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梅    雨
              柳宗元
              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
              愁深楚猿夜,梦断越鸡晨
              海雾连南极,江云暗北津
              素衣今尽化,非为帝京尘
              【注释】①梅雨:江南一带在杨梅成熟时,常阴雨连绵,这段时间,就称作梅雨季节。②楚、越:指江南的永州,作者当时被贬谪于此。③北津:北去回乡的渡口。④素衣:本句诗谢脁诗“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的化用。
              (1)本诗的颔联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诗句分析。
              (2)结合全诗,体会尾联的思想情感。
            • 2.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题。
              望江南•池阳道中
              李  纲
              归去客,迂骑过江乡。茅店鸡声寒逗月,板桥人迹晓凝霜。一望楚天长。
              春信早,山路野梅香。映水酒帘斜扬日,隔林渔艇静鸣榔。杳杳下残阳。
              (1)结合词中的相关内容,分析词人的两种主要感情。
              (2)上片中“茅店鸡声寒逗月,板桥人迹晓凝霜”两句,化用了唐朝温庭筠的诗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你认为是诗句好,还是词句好?请阐述自己的理由。
            • 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晚泊七里滩
              许 浑
              天晚日沈沈,归舟系柳阴。
              江村平见寺,山郭远闻砧。
              树密猿声响,波澄雁影深。
              荣华暂时事,谁识子陵心。
              【注】①沈沈:通“沉沉”。②子陵:严子陵,刘秀同窗好友。刘秀登基后,屡次征召子陵入朝;子陵婉拒,后隐居于七里滩(今浙江桐庐县南)。
              (1)颈联写景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2)从全诗看,诗中表达了作者哪两种思想感情?
            • 4. 阅读杜甫的《秋兴八首•其一》,完成后面的问题。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1)首联开门见山,点明时间、地点。于叙写景物之中为全诗定下了怎样的感情基调?
              (2)此诗末二句,关合全诗。前人称尾联:“标举兴会,略有五重,所谓嵯峨萧瑟,真不可言。”请赏析。
            • 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绝句二首(其二)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燃”和“又”两字在诗中各有什么表达效果?
              (2)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与“情”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的赏析。
            • 6.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南柯子•忆旧
              [宋]仲  殊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
              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
              【注】①家:句末语气词,加强语气。
              (1)试结合诗句分析,作者在这首词的上阙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把旅途中的见闻感受情景并茂地表现出来?
              (2)这首诗具有丰富的情感内涵,请简要概括。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