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古诗词鉴赏
              如梦令
              严蕊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1)按照字数的多少分类,这首词属于    
              (2)《如梦令》这首词写了什么意象,流露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是?
              (3)谈谈你对加点的字的理解。
            • 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夜归丁卯桥村舍    
              许浑
              月凉风静夜,归客泊岩前。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
              紫蒲低水槛,红叶半江船。自有还家计,南湖二顷田。
              【注】许浑(生卒年不详),字用晦(一作仲晦),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律诗尤佳,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晚年归丹阳丁卯桥村舍闲居。
              (1).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是如何描写“夜泊”之景的?请简要赏析。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 3.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下列各题。
              山坡羊•西湖杂咏  薛昂夫

              山光如淀,湖光如练,一步一个生绡面。叩逋仙,访坡仙,拣西湖好处都游遍,管甚月明归路远。船,休放转;杯,休放浅。
              【注释】①生绡:没经过漂煮的丝织品。古人用来作画,所以也指画卷。②逋仙:指北宋诗人林逋,他曾隐居西湖,赏梅养鹤。③坡仙:指北宋文学家苏轼,他任杭州刺史时在西湖筑堤。
              (1)这首元曲写到的“西湖好处”有哪些?
              (2)同是表达游湖之感,元曲中的“管甚月明归路远。船,休放转;杯,休放浅”与唐代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的尾联,分别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 4.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村晚
              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1)简析本诗中作者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
              (2)本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3)这首诗在写景时用了哪些技巧?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 5. 暮过山村
              贾岛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夕,边烽不过秦。萧条桑柘处,烟火渐相亲。
              (1)首联重在表现什么?请简要说明。
              (2)“边烽不过秦”表现了作者什么思想?
              (3)尾联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境?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4)结合全文看,作者内心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6.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以下题。
              行香子•题罗浮
              葛长庚
              满洞苔钱,买断风烟,笑桃花流落睛川。石楼高处,夜夜啼猿。看二更云,三更月,四更天。
              细草如毡,独枕空拳,与山麋野鹿同眠,残霞未散,淡雾沈绵。是晋时人,唐时洞,汉时仙。
              【注】①罗浮:据传说,浮山为蓬莱之一阜,唐尧时,浮海而至,与罗山并体,故称“罗浮”。②葛长庚,南宋道士,能诗赋,长于书画,晚年隐居著述。③苔钱:因苍苔形圆如钱,故名。
              (1)词的上片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描绘罗浮山的自然风光?请简要赏析。
              (2)词的下阕描写了作者怎样的生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7. 阅读下面的词,然后回答问题。
              行香子
              许古
              秋入鸣皋,爽气飘萧。挂衣冠、初脱尘劳。窗间岩岫,看尽昏朝。夜山低,晴山近,晓山高。
              细数闲来,几处村醪。醉模糊、信手挥毫。等闲陶写,问甚风骚。乐因循,能潦倒,也消摇。
              【注】①醪:láo.浊酒。 ②消摇:逍遥。
              (1)“挂衣冠、初脱尘劳”两句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心境?
              (2)简要赏析上阕结句“夜山低,晴山近,晓山高”。
              (3)根据下阕内容,简要概括词人的形象特征。
            • 8.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试描绘“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所展现的美景。
              (2)常建的“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与王维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两句中的“空”字在表达作用上有何异同?
            • 9.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
              自兴国往筠宿石田驿南二十五里野人
              苏 轼
              溪上青山三百叠,快马轻衫来一抹。
              倚山修竹有人家,横道清泉知我渴。
              芒鞋竹杖自轻软,蒲荐松床亦香滑。
              夜深风露满中庭,惟见孤萤自开阖。
              (1)简析首联运用的修辞手法及表达的情感。
              (2)诗中哪些方面可见“野人舍”的特点? 
              (3)结合尾联,赏析“孤萤”这一形象的作用。
            • 10.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双调•蟾宫曲  自乐
              [元]孙周卿
              草团标①正对山凹。山竹炊粳,山水煎茶。山芋山薯,山葱山韭,山果山花。山溜响②冰敲月牙,扫山云惊散林鸦。山色元佳,山景堪夸,山外晴霞,山下人家。 
              (选自《太平乐府》)[注]①草团标:茅屋。②山溜响:山间泉流叮咚作响。溜,小股水流。
              (1)本曲每句都有都有“山字”,在内容表达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扫山云惊散林鸦”与“月出惊山鸟”(王维《鸟鸣涧》)两句中“惊”的起因各是什么?有什么相同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