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过融上人兰若
              綦毋潜
              山头禅室挂僧衣,窗外无人溪鸟飞。
              黄昏半在下山路,却听钟声连翠微。
              【注】融,诗人所要寻访的和尚的名字;上人,对和尚的尊称;翠微,青翠的山色。
              (1)从诗的前两句来看,诗人所拜访的僧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2)“钟声连翠微”历来为人赞赏,你认为它有哪些值得称道之处?请简要赏析。
            • 2.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南柯子
              王  炎
              山冥云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
              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注】①王炎(1138~1218):字晦叔,号双溪,江西婺源人,几次任地方官,存词52首。②三农:指春耕、夏耘和秋收。
              (1)这首词选材和立意另辟蹊径,请结合词句予以分析。
              (2)这首词抒情方式上呈多样化,请结合词句加以赏析。
            • 3. 阅读下面的元词,然后回答问题。
              鹊桥仙
              [元]滕宾
              斜阳一抹,青山数点,万里澄江如练。东风吹落橹声遥,又唤起、寒云一片。
              残鸦古道,荒鸡村店,渐觉楼头人远。桃花流水小桥东,是那个、柴门半掩。
              【注】滕宾,一名斌,生卒不详,大约宋末元初人。曾任翰林学士,出为江西儒学提举。后辞官弃家入黄安(今湖北红安)天台山为道士。
              (1)词的上阕的前三句有哪些意象?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词的下阕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作简要赏析。
            • 4. 阅读下面的唐诗,按要求作答。
              南邻
              杜甫
              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栗未全贫。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
                  【注】①锦里:成都地名。②角巾:四方有角的头巾。
              (1)颔联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氛围?
              (2)结合全诗,说说作者眼中的“南邻”是怎样的形象?
              (3)这首诗采用了截取人物典型装束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这种写法在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曹操的《短歌行》中也有体现。任选这两首诗歌中的一首,写出其中采用了“截取人物典型装束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的诗句,并分析其表现了人物的何种特征。
            • 5.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陵峰采药触兴为诗
              帛道猷
              连峰数千里,修林带平津。
              云过远山翳,风至梗荒榛。
              茅茨隐不见,鸡鸣知有人。
              闲步践其径,处处见遗薪。
              始知百代下,故有上皇民
              【注释】①帛道猷:东晋高僧,性率真淡泊,雅好游览题咏。②翳:遮蔽。 ③上皇民:古代皇朝遗民。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一、二句写山峰起伏,绵绵相连;山下平野上碧绿的树林环绕清澈的河流。
              B.本诗三、四句描写动景,风至云过,视线延伸到更广阔的“远山”“荒榛”之境。
              C.本诗的作者面对古朴静谧的田园风光,超然物外,没有流露出自己的情感态度。
              D.本诗格调高妙,清新闲适,富有山野气息,超凡脱俗的情志寄托在山水美景里。
              (2)本诗“茅茨隐不见,鸡鸣知有人”两句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境作简要分析。
            • 6.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题目。
              次韵傅惟肖
              萧德藻
              竹根蟋蟀太多事,唤得秋来篱落间。
              又过暑天如许久,未偿诗债若为颜。
              肝肠与世苦相反,岩壑嗔人不早还。
              八月放船飞样去,芦花丛外数青山。
              【注】傅惟肖,字应求,宋代南安人。曾知清江县。萧德藻:南宋诗人,自号千岩老人。曾任湖北参议、湖州乌程令等职。
              (1)赏析第二句“唤得秋来篱落间”中“唤”字的巧妙之处。
              (2)请从思想情感的角度,赏析全诗。
            • 7. 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回答问题。
              南邻
              杜甫
              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栗未全贫。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
              (1)这首诗可分为几个层次?它们分别写了什么内容?请简要概括。
              (2)从全诗看,诗人的邻居锦里先生是个怎样的人?请做简要分析。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