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
                  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论语•里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论语•颜渊》)
              (1)请写出《论语》中能与“为人谋”相对应的、体现孔子“忠恕”之道的句子。
              (2)曾子认为“为人谋”就应该尽心竭力,而孔子认为对待朋友应“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对“不可则止”有两种不同的理解:第一种理解是“不听就算了”,第二种理解是“不听就暂且不言”。结合自身交往实践,你更倾向于哪一种理解?为什么?
            •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白 沙逸 事    ①白沙先生尝戴玉台巾,扶青玉杖,插花帽檐,往来山水之间,风流潇洒,油然自得。身在万物之中,而心出万物之外,斯乃造化之徒。 可以神遇而不可以形迹窥者,所谓古之狂者非耶。王青萝云:“白沙之学,从孔颜之乐而得。”然乐有虚实,颜子之乐实,曾点之乐虚,白沙其得颜子之实者耶。
                  ②白沙初应聘至广,车由城南至藩台,观者数千万人,图其貌者以百数十计,市井妇孺皆称为陈道统,其感人若是。其人身长八尺,面方而玉润,左脸有七黑子,如北斗状。耳长贴垂,两目炯然如星,望而知为非常人。洪觉山云:“先生生相甚异,颡中双颅隆然若辅弼,两耳旁各有黑子,左七类北斗,右六类南斗。噫, 天之生有道君子,固皆有以异于人乎哉。。”
                 ③邓制府之于白沙,尝令本县月给白米一石,岁致僮仆二名。白沙辞之曰:“执事所称逋、野,诚隐逸士。如今日之赐,使逋、野受之,宜也。其不受,未见其让之过也。献章何敢自列于古之名流哉?献章无寸善可以及人, 有田二顷,耕之足以自养,未敢受赐于当道焉。自列于古之名流,其怠于自修亦甚矣。”李副使又欲为买园池,亦辞之,其介如此。
                  ④嘉鱼李世卿,三从白沙,其始也居七月,继也一岁,又继则居二岁矣。某日,师弟子相与登高望远,追逐云月,赋诗饮酒以为欢。至于何物而为道,何物而为学,白沙不言。曰:“吾以待世卿之自得也。”世卿曰:“吾亦待吾自得之也。”白沙曰:“吾与世卿朝夕无所不言,所未言者,此心通塞往来之机,生生化化之妙,非见闻之所及者。将以待世卿深思而自得之,非敢有爱于言也。”此白沙深于爱世卿者也。
              注:①白沙:陈献章,广东新会人,明代思想家。②孔颜:孔子与弟子颜渊的并称。③逋、野:林逋、魏野。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其貌者以百数十计 图:描画
              B.左七北斗 类:类似
              C.岁僮仆二名 致:给予
              D.未见其之过也 让:责备
              (2)将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白沙先生是“有道君子”的一组是 ______
              ①身在万物之中,而心出万物之外 ②颜子之乐实,曾点之乐虚 ③其人身长八尺,面方而玉润 ④献章何敢自列于古之名流哉 ⑤李副使又欲为买园池,亦辞之
              ⑥吾以待世卿之自得也
              A.①③⑤B.②⑤⑥
              C.②③④D.①④⑥
              (3)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作者认为白沙先生风流潇洒、自然随性,只能通过精神感知的方法认识他。
              B.白沙先生面相奇特,洪觉山因此发出有道君子有不同于常人的地方的感慨。
              C.邓制府、李副使给了白沙先生一些生活上的帮助,先生诚恳地表示了谢意。
              D.李世卿三次从学白沙先生,白沙先生在教授他时,很注重让李世卿自我领悟。
              (4)把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可以神遇而不可以形迹窥者,所谓古之狂者非耶。
              译文: ______
              ②天之生有道君子,固皆有以异于人乎哉。
              译文: ______
              ③有田二顷,耕之足以自养,未敢受赐于当道焉。
              译文: ______ 。
            • 3.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王子安,东昌名士,困于场屋。入闱后期望甚切。近放榜时,痛饮大醉,归卧内室。忽有人曰:“报马来。”王踉跄起曰:“赏钱十千!”俄又有入者曰:“汝中进士矣!”王大喜,起而呼曰:“赏钱十千!”又移时,一人急入曰:“汝殿试翰林,长班在此。”果见二人拜床下,衣冠修洁。王呼赐酒食,家人又给之,暗笑其醉而已。久之,王自念不可不出耀乡里,大呼长班,凡数十呼无应者。家人笑曰:“暂卧候,寻他去。”又久之,长班果复来。王捶床顿足,大骂:“钝奴焉往!”长班怒曰:“措大无赖!向与尔戏耳,而真骂耶?”王怒,骤起扑之,落其帽。王亦倾跌。
                  妻入,扶之曰:“何醉至此!”王曰:“长班可恶,我故惩之,何醉也?”妻笑曰:“家中止有一媪,昼为汝炊,夜为汝温足耳,何处长班,伺汝穷骨?”自笑曰:“ 昔人为鬼揶揄,吾今为狐奚落矣。”
                  异史氏曰:“秀才入闱,有七似焉:初入时,白足提篮似丐。唱名时,官呵隶骂似囚。其归号舍也,孔孔伸头,房房露脚,似秋末之冷蜂。其出场也,神情惝倪,天地异色,似出笼之病鸟。望报也,草木皆惊,梦想亦幻。时作一得志想,则顷刻而楼阁俱成;作一失志想,则瞬息而骸骨已朽。此际行坐难安,则似被絷之猱。忽而飞骑传人,报条无我,此时神色猝变,嗒然若死,则似饵毒之蝇,弄之亦不觉也。初失志心灰意败,大骂司衡无目,笔墨无灵,势必举案头物而尽炬之;炬之不已,而碎踏之;踏之不已,而投之浊流。从此披发入山面向石壁再有以‘且夫’‘尝谓’之文进我者定当操戈逐之无何日渐远气渐平技又渐痒遂似破卵之鸠只得衔木营巢从新另抱矣。如此情况,当局者痛哭欲死, 而自旁观者视之,其可笑孰甚焉?王子安方寸之中,顷刻万绪,想鬼狐窃笑已久,故乘其醉而玩弄之。”
              (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有删节)
              (1)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王怒,起扑之   骤:急忙
              B.望报也 迨:等到
              C.王自念不可不出耀乡里 耀:炫耀
              D.神情,天地异色 惝倪:恍惚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从此披发入山/面向石壁/再有以‘且夫’‘尝谓’之文进我者/定当操戈逐之/无何日渐远/气渐平/技又渐痒/遂似破卵之鸠/只得衔木营巢/从新另抱矣
              B.从此披发/入山面向石壁/再有以‘且夫’‘尝谓’之文进我者/定当操戈/逐之无何/日渐远气渐平/技又渐痒/遂似破卵之鸠/只得衔木营巢/从新另抱矣
              C.从此披发入山/面向石壁/再有以‘且夫’‘尝谓’之文/进我者定当操戈逐之/无何日渐远气渐平/技又渐痒遂似/破卵之鸠只得衔木营巢/从新另抱矣
              D.从此披发/入山面向石壁/再有以‘且夫’‘尝谓’之文/进我者定当操戈逐之/无何/日渐远气渐平/技又渐痒遂似/破卵之鸠只得衔木营巢/从新另抱矣
              (3)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______
              A.热衷功名的王子安,久困考场多年,由于担心辜负了家人对自己的期望,他在放榜前,先用酒将自己麻醉,以逃避“候榜”时的煎熬。
              B.王子安内心充满了科举高中的欲望,因而被狐仙戏弄。作品把王子安的幻觉同狐仙的恶作剧联系起来写,行文流畅而有波澜。
              C.王子安幻境中想到的是“自念不可不出耀乡里,大呼长班”,这说明当时的一些士子图谋的乃是个人名利和虚荣。
              D.“异史氏曰”用形象的比喻描绘了秀才入闱的七种情景,揭示了科举制度扭曲个体心灵和摧残人性的本质。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昔人为鬼揶揄,吾今为狐奚落矣。”
              ②而自旁观者视之,其可笑孰甚焉?
            • 4.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程千里,人。身长七尺,骨相魁岸,有勇力。本碛西募人,累以戎勋,官至安西副都护。天宝十一载,授十二载兼北庭都护充安西北庭节度使突厥首领阿布思先率众内附隶朔方军玄宗赐姓名曰李献忠李林甫遥领朔方节度用献忠为副将后有诏移献忠部落隶幽州,献忠素与禄山有隙,惧不奉诏,乃叛归碛北,数为边患。玄宗愤之,命千里将兵讨之。
                  十二载十一月,千里兵至碛西,以书喻葛禄,令其相应。献忠势穷,归葛禄部。 葛禄缚献忠并其妻子及帐下数千人,送之千里,飞表献捷,天子壮之。十三载三月,千里献俘于勤政楼,斩之于朱雀街,以功授右金吾卫大将军同正,仍留佐羽林军。禄山之乱,诏千里于河东召募,充河东节度副使、云中太守。
                  十五载正月,迁上党郡长史、特进,摄御史中丞,以兵守上党。贼来攻城,屡为千里所败,以功累加开府、礼部尚书、兼御史大夫。
                  至德二年九月,贼将蔡希德围城,数以轻骑挑战。千里恃其骁果,开悬门,率百骑,欲生擒希德。劲骑搏之,垂将擒而希德救兵至,千里敛骑而退,桥坏坠坑,反为希德所执。仰首告诸骑曰:“ 非吾战之过,此天也!为我报诸将士,乍可失帅,不可失城。”军人闻之泣下,昼夜严兵城守,贼竟不能拔。千里至东都,安庆绪舍之,伪署特进,囚之客省。及庆绪败走,为严庄所害。
                  其年十二月,上御丹凤楼大赦,节文曰:“忠臣事君,有死无贰;烈士徇义,虽殁如存。其李憕、卢奕、袁履谦、张巡、许远、张介然、蒋清、庞坚等,即与追赠,访其子孙,厚其官爵,家口深加优恤。”自是赦恩,无不该于节义,而程千里终以生执贼庭,不沾褒赠。
              (选自《旧唐书•程千里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十二载/兼北庭都护/充安西北庭节度使/突厥首领阿布思先率众内附/隶朔方军/玄宗赐姓名曰李献忠/李林甫遥领朔方节度/用献忠为副将/
              B.十二载/兼北庭都护/充安西北庭节度/使突厥首领阿布思先率众内附/隶朔方军/玄宗赐姓名/曰/李献忠李林甫遥领朔方节度/用献忠为副将/
              C.十二载/兼北庭都护/充安西北庭节度使/突厥首领阿布思先率众/内附隶朔方军/玄宗赐姓名曰李献忠/李林甫遥领朔方/节度用献忠为副将/
              D.十二载/兼北庭都护/充安西北庭节度/使突厥首领阿布思先率众内附/隶朔方军/玄宗赐姓名曰/李献忠/李林甫遥领朔方节度/用献忠为副将/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京兆:地名,古代的二级行政单位,所管辖范围大致相当于陕西西安及其附近所属地区。
              B.奉诏:接受皇帝的命令。奉,这里意为恭敬地献上。诏,帝王所发的文书命令,亦即诏书。
              C.御史中丞:官名,汉朝为御史大夫的次官,唐复置御史大夫,亦往往缺位,仍以中丞代行其职。
              D.仪同三司:非三司而仪制同于三司。唐代称御史大夫、中书、门下为三司。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京兆人程千里,身长七尺,相貌魁梧伟岸,勇猛有力。他本来是被招募到碛西的军人,凭借多次的战功,做官做到了安西副都护。
              B.李献忠因为跟安禄山不睦而背叛唐朝朝廷逃回到碛北,并多次侵扰边疆。唐玄宗对李献忠感到很愤恨,下令程千里率兵讨伐他。
              C.贼将蔡希德在至德二年九月包围城池,多次带领骑兵前来挑战。程千里自恃骁勇果敢,打开悬门,率领一百个骑兵,想要活捉他。
              D.唐朝朝廷要求忠臣侍奉君主,嘉许杀身报国而贬斥叛变成为贰臣,程千里因被叛贼活捉而投靠了贼廷,所以没有得到褒扬和追赠。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葛禄缚献忠并其妻子及帐下数千人,送之千里,飞表献捷,天子壮之。
              ②非吾战之过,此天也!为我报诸将士,乍可失帅,不可失城。
            •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下列各题。
                  庄暴见孟子曰:“暴见于王,王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曰:“好乐何如?”
                  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王变乎色,曰:“ 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 好世俗之乐耳。
                  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乐由古之乐也。”
                  曰:“可得闻?”
                  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曰:“不与人。”
                  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
                  曰:“不若与众。”
                  “臣请为王言乐:今王鼓乐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疾首而相告曰:‘ 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疾首蹙安页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矣。”
              (《孟子•梁惠王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王暴以好乐 语:告诉。
              B.好世俗之乐耳 直:只,仅仅。
              C.举疾手而相告曰 蹙:皱眉头。
              D.今王与百姓同乐,则 王:诸侯王。
              (2)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庄暴见孟子曰:‘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文中这样写的作用是用庄暴不懂得音乐与政事的关系,说明音乐在政事上的重要性。
              B.听了孟子的问话“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时,“王变乎色”。“王变乎色”的原因是为自己不喜欢先王之乐而爱好世俗之乐感到羞愧。
              C.孟子说:“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由古之乐也。”“今之乐由古之乐也”,在孟子看来,其问题不在爱好新乐或古乐,而在于能否施行仁政。
              D.孟子由欣赏音乐推及欢乐,技巧十分高明。“臣请为王言乐”,这里的“乐”当解释为“欢乐”,而不能(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
              ②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六年,赵衰成子、栾贞子、咎季子犯、霍伯皆卒。赵盾代赵衰执政。七年八月,襄公卒。太子夷皋少。晋人以难故,欲立长君。赵盾曰:“立襄公弟雍好善而长先君爱之且近于秦秦故好也立善则固事长则顺奉爱则孝结旧好则安。”贾季曰:“不如其弟乐。辰嬴于二君,立其子,民必安之。”赵盾曰:“辰嬴贱,在九人下,其子何震有!且为二君嬖,淫也。 为先君子,不能求大而出在小国,僻也。母淫子僻,无威;陈小而远,无援:将可乎!”使士会如秦迎公子雍。贾季亦使人召公子乐于陈。赵盾废贾季,其杀阳处父。十月,葬襄公。十一月,贾季奔翟。是岁,秦缪公亦卒。
                  灵公元年四月,秦康公曰:“昔文公之入也无卫,故有吕、郤之患。”乃多与公子雍卫。太子母缪嬴日夜抱太子以号泣于朝,曰:“先君何罪?其嗣亦何罪?舍適而外求君,将安此?”出朝,则抱以适赵盾所,顿首曰:“先君奉此子而属之子,曰‘ 此子材,吾受其赐;不材,吾怨子’。今君卒,言犹在耳,而弃之,若何?”赵盾与诸大夫皆患缪嬴,且畏诛,背所迎而立太子夷皋,是为灵公。发兵以距秦送公子雍者。赵盾为将,往击秦,败之令狐。先蔑、随会亡奔秦。秋,齐、宋、卫、郑、曹、许君皆会赵盾,盟于扈,以灵公初立故也。
                  四年,伐秦,取少梁。秦亦取晋之郩。六年,秦康公伐晋,取羁马。晋侯怒,使赵盾、赵穿、郤缺击秦,大战河曲,赵穿最有功。七年,晋六卿患随会之在秦,常为晋乱,乃令魏寿馀反晋降秦。 秦使随会之魏,因执会以归晋
                  八年,周顷王崩,公卿争权,故不赴。晋使赵盾以车八百乘平周乱而立匡王。是年,楚庄王初即位。十二年,齐人弑其君懿公。
              (选自《史记•晋世家》)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辰嬴于二君 嬖:宠爱。
              B.辰嬴贱,在九人下 班:次序,位次。
              C.舍適而外求君,将安 置:弃置,放弃。
              D.乃令魏寿馀反晋降秦 详:通“佯”,假装。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立襄公弟/雍好善/而长先君/爱之且近于秦/秦故好也/立善则固/事长则顺/奉爱则孝/结旧好则安。
              B.立襄公弟雍/好善而长/先君爱之/且近于秦/秦故好也/立善则固/事长则顺/奉爱则孝/结旧好则安。
              C.立襄公弟雍/好善而长先君/爱之且近于秦/秦故好也/立善则固事/长则顺奉爱/则孝结旧/好则安。
              D.立襄公弟/雍好善而长先君/爱之且近于秦/秦故好也立善/则固事长/则顺奉爱/则孝结旧/好则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晋襄公死后,关于拥立谁做国君一事,大臣们意见不一致,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晋国因为多次遭遇灾难的缘故,想立年长的人做国君。
              B.赵盾认为辰嬴地位低贱,她的儿子乐没有什么威望,同时公子乐出居在陈国这样的小国,距离晋国远,没有后援,就不赞成公子乐做国君。
              C.太子夷皋的母亲抱着太子日日夜夜在赵盾家里哭泣,赵盾和各位大臣都顾忌缪嬴,也害怕被诛杀,只好拥立太子夷皋做了国君,这就是灵公。
              D.为了拥立太子做国君,赵盾亲自带兵抵抗秦国护送公子雍的军队,取得了胜利,并和齐、宋、卫、郑、曹、许等国在扈邑签订盟约,稳定晋国。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为先君子,不能求大而出在小国,僻也。
              ②此子材,吾受其赐;不材,吾怨子。
              ③秦使随会之魏,因执会以归晋。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 寡人耻之,愿比死者壹洒之,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地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彼 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孟子•梁惠王上》)
              注①晋国:韩、赵、魏三家分晋,被周天子和各国承认为诸侯国,称三家为三晋,所以,梁惠王自称魏国也为晋国。②东败于齐,长子死焉:公元前341年,魏与齐战于马陵,兵败,主将庞涓自杀,太子申被俘。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彼其民时 夺:夺取。
              B.地百里而可以王 方:方圆。
              C.壮者以暇日其孝悌忠信 修:学习。
              D.王往而 征:征讨。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本文采用问答的形式,梁惠王问孟子怎样才能够替死者报仇雪耻,引起孟子施行仁政的劝谏。
              B.晋国到了梁惠王时期,国力强盛,但是,也多次打过败仗,梁惠王并为此失去了大儿子。
              C.孟子在这里阐述的“仁政”主要是减少刑罚,薄赋税,促农耕,在闲暇时期,教以孝悌忠信的思想。
              D.孟子认为只要施行“仁政”,在别的国家“陷溺其民”时,梁惠王征伐,就没有与之匹敌的。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寡人耻之,愿比死者壹洒之,如之何则可?
              ②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
            • 8.
              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①也。(《论语•里仁》)
              ②非其义也,非其道也,一介②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孟子•万章上》)
              [注]①不处:不享有。②一介:一点点小东西。
              (1)请概括上面两个选段主张的共同之处。答: ______
              (2)上面两个选段主张的不同之处是什么?请简要分析。答: ______ 。
            • 9.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谢弘微,陈郡阳夏人也。父思,武昌太守。从叔峻,司空琰第二子也,无后,以弘微为嗣。弘微本名密,犯所继内讳,故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弘微家素贫俭,而所继丰泰,唯受书数千卷,遗财禄秩,一不关豫。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曜、弘微并以文义赏会。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瞻等才辞辩富,弘微每以约言服之,混特所敬贵,号曰微子。义熙八年,混以刘毅党见诛,妻晋陵公主以混家事委之弘微。弘微经纪生业,事若在公,一钱尺帛出入,皆有文簿。高祖受命,晋陵公主降为东乡君。自混亡,至是九载,而室宇修整,仓廪充盈,门徒业使,不异平日,田畴垦辟,有加于旧。中外,道俗义旧,入门莫不叹息,或为之涕流,感弘微之义也。 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太祖镇江陵,弘微为文学。去职。居丧以孝称,服阕逾年,菜蔬不改。兄曜历御史中丞,元嘉四年卒。弘微蔬食积时,哀戚过礼,服虽除,犹不啖鱼肉。弘微少孤,事兄如父,兄弟友穆之至,举世莫及也。弘微口不言人短长, 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九年,东乡君薨,资财钜万,园宅十余所,奴僮犹有数百人。弘微一无所取,自以营葬。曰:“亲戚争财,为鄙之甚。今分多共少,不至有乏,身死之后,岂复见关。”十年,卒,时年四十二。上甚痛惜之,使二卫千人营毕葬事。追赠太常。
              (节选自《宋书•谢弘微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B.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C.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D.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以字行,是指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某人的字得以通行使用,他的名反而不常用。
              B.姻亲,指由于婚姻关系结成的亲戚,它与血亲有同有异,只是血亲中的一部分。
              C.母忧是指母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
              D.私禄中的“禄”指俸禄,即古代官员的薪水,这里强调未用东乡君家钱财营葬。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弘微出继从叔,一心只爱读书。他是陈郡阳夏人,从叔谢峻将他作为后嗣。新家比原来家庭富有,但他只是接受数千卷书籍,其余财物全不留意。
              B.弘微简言服众,此举受到重视。他参与集会,常与子弟们诗文唱和,住在乌衣巷,称为乌衣之游;又极有文才口才,受到叔父谢混赏识,称为微子。
              C.弘微为人审慎,治业井井有条。谢混去世以后,他掌管产业,犹如替公家办事,账目分明;九年以后,多个方面得到很大发展,人们见后无不感叹。
              D.弘微事兄如父,临财清正廉洁。他对谢曜感情极深,谢曜去世,他哀戚过礼,除孝后仍不食荤腥。东乡君死,留下巨万资财、园宅,他一无所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
              ②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
            • 10.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杨靖,字仲宁,山阳人。洪武十八年进士,选吏科。明年擢户部侍郎。时任诸司者,率进士及太学生,然时有不法者。帝制《大诰》,举通政使蔡瑄、左通政茹瑺、工部侍郎秦逵及靖以讽厉之曰:“此亦进士、太学生也,能率职以称朕心。”其见称如此。
                  二十二年进尚书。明年五月,诏在京官三年皆迁调,著为令。乃以赵勉与靖换官。谕曰:“ 愚民犯法,如啖饮食。设法防之,犯者益众。推恕行仁,或能感化。自今惟犯十恶并杀人者死,余罪皆令北边。”又曰:“在京狱囚,卿等覆奏,朕亲审决,犹恐有失。在外各官所拟,岂能尽当?卿等当详谳,然后遣官审决。”靖承旨研辨,多所平反。帝嘉纳之。尝鞫一武弁门卒捡其身得大珠属僚惊异靖徐曰伪也安有珠大如此者乎碎之。帝闻,叹曰:“靖此举,有四善焉。不献朕求悦,一善也;不穷追投献,二善也;不奖门卒,杜小人侥幸,三善也;千金之珠卒然而至,略不动心,有过人之智,应变之才,四善也。”
                  二十六年,兼太子宾客,并给二禄。已,坐事免。会征龙州赵宗寿,诏靖谕安南输粟饷师。以往。安南相黎一元以陆运险艰,欲不奉诏。靖宣示反覆开谕,且许以水运。一元乃输粟二万,至沲海江,别造浮桥以达龙州。帝大悦,拜靖左都御史。 靖公忠有智略,善理繁剧,治狱明察而不事深文①。宠遇最厚,同列无与比。三十年七月,坐为乡人代改诉冤状草,为御史所劾。帝怒,遂赐死。时年三十八。
              (《明史•列传第二十六》)【注】 ①深文,出自《史记•酷吏列传》,指苛刻地或歪曲地引用法律条文,把无罪的人定成有罪。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尝鞫一武弁/门卒捡其身得/大珠属僚/惊异/靖徐曰/伪也/安有珠大如此者乎/
              B.尝鞫一武弁/门卒捡其身/得大珠/属僚惊异/靖徐曰/伪也/安有珠大如此者乎/
              C.尝鞫一武弁/门卒捡其身/得大珠/属僚惊异靖/徐曰/伪也安有珠/大如此者乎/
              D.尝鞫一武弁/门卒捡其身得/大珠属僚/惊异/靖徐曰/伪也安有珠/大如此者乎/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庶吉士”,由考中进士的人当中有潜质者担任,为皇帝近臣,负责起草诏书,有为皇帝讲解经籍的职责。
              B.“刑部尚书”,中国古代官署刑部的主官。刑部尚书的官职最早出现于隋,明、清两代沿袭此制。
              C.“输粟”,文中指运输粮食;明清时,富家子弟为得功名、官职而向官府捐纳财货,也称输粟。
              D.“白衣”,在古代为被贬的官员所穿,所以便用它来指被贬谪的官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杨靖深受皇上嘉许。皇上曾拿他和另外几个称职的官员与那些不法的进士太学生相比,称赞杨靖等人做事尽职尽责。
              B.杨靖做事稳妥恰当。打碎武弁身上的那颗宝珠,是他深思熟虑的结果,他在打碎之前就想到了这样做可以有四点好处。
              C.杨靖审时度势,办事灵活。安南相黎一元因为陆运艰险,想不奉诏运粮,杨靖就允许他用水运的方式,成功解决了运粮的问题。
              D.杨靖知法犯法。因给乡人代改反映冤情的诉状,被御史弹劾,皇上十分恼怒,他最终被皇上赐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愚民犯法,如啖饮食。设法防之,犯者益众。推恕行仁,或能感化。
              译文: ______
              ②靖公忠有智略,善理繁剧,治狱明察而不事深文。
              译文: ______ 。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