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吾不如
              李国文
                  “吾不如”一词,多次出现于古人的说辞之中。在史籍上,最常见到,也是最常引用的例子,莫过于汉高祖刘邦的“吾不如”了。
                  司马迁在《史记•高祖本纪》里这样写道:“天下已定。五月,高祖置酒洛阳宫。高祖曰:‘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一连问了两个“为什么”,我们仿佛看到,他那一脸的得意之色,骄矜之意;我们也仿佛听到,他那张狂,牛气,任性,矫情的口吻。
              一个胜利者,当他凯旋时,一个成功者,当他收获时,一个春风得意之人,当所有的大门都为他打开时,在他的潜意识中,肯定有一种乐意被人拍拍马屁的冲动,有一种极想被人恭维崇拜的期待。虽然吹牛拍马,溜须捧场,是一门不学成材、不教自会的学问,但有拍得好、捧得好者,也有拍得不好、捧得不好者。好的,有本事令被拍者、被捧的,于不知不觉中接受你的拍,你的捧,斯为上乘。
                  这年,他54岁,从公元前209年起义,至此,不过七年工夫,居然由亭长而汉王,由汉王而汉帝,成为一国之君。试想一下,坐在龙椅上的他,面对自己鱼龙变化的命运,天渊差别的境遇,怕也有些不大相信这美梦果然成真的。所以,他等待大家的马屁和吹捧,让他找到天子的感觉。虽然,吹、拍、舔、溜,不免下作;虽然,谄、媚、哄、捧,十分肉麻,然而,它却是立分尊卑的一杆秤。所谓“置酒洛阳宫”,说白了,就是他召开的一次赛马大会,看谁马得好,看谁马得快。
                  于是,一个叫高起,一个叫王陵的马屁精跳出来。
              “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掠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
                  这两位当然也算善马屁者,不过,吹捧的力度不够,溜须的水准稍差,哪有韩信曾经的“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一拍,拍得刘邦那一份滋润呢!高起、王陵的马屁,哪能让他感到尽兴、觉得满足呢!于是,他亲自操刀,自拉自唱地给自己马屁起来。
              “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接下来,韶乐齐鸣,杯盏互动,载歌载舞,欢呼震天的热闹,司马迁没有描写,但这种极尽顶礼膜拜的宏大场面,乃中国历朝历代之常规,是可以想象得知的。这就是刘邦名垂青史的三个“吾不如”了。
                  再看“被不如”的这三位,便知道刘邦的这番话,犹如不说。
                  洛阳宫的这次盛会,是大汉王朝开国第一会,张、萧、韩三位功勋之臣,不可能缺席。如果他们三位在场,为什么没有表态?你不认为蹊跷吗?当然不一定要肉麻地谢主龙恩,可司马迁笔下只字未提,显然另有隐情。看来堪称人精的这三位,明白得很,坐轿子的矮半截儿,绝不会因为摸了你的顶,以为从此就不抬轿子而坐轿子。他们太了解刘邦了。没有态度,其实就是态度。即使陛下将他们吹捧上天,高不可攀,作过亭长的他还是要在天之上的,因为水涨船必高嘛!
              (选自《文学自由谈》2011年第2期)(1)结合本文内容,简要分析刘邦为什么要“置酒洛阳宫”。
              (2)如何理解文中画线句的含义?
              ①说了,犹如不说。
              ②抬轿子的永远比坐轿子的矮半截儿,绝不会因为摸了你的顶,以为从此就不抬轿子而坐轿子。
              (3)文章提及韩信认为刘邦“不能将兵,而善将将”的例子在内容和结构上有哪些作用?
              (4)司马迁为什么不描写臣子们“顶礼膜拜的宏大场面”且“只字未提”三位功臣的表态?请加以探究。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题。
              无处栖落的乡愁
              熊红久
                  ①阳光灿烂得很不真实,就像不相信眼前被拆得七零八落的楼房,是我所熟悉的那条街道一样。离开小城不到三年,再回来时,竟感觉是走在了别人的故乡里,这很容易让人产生恍惚的错觉。但路标是真实的,行人是真实的,那些如梭川流的车辆也是真实的。
                  ②以前,走在这条宽阔的北京路上,就像走在一条怀旧的录像带上。两边的许多店铺是我所熟悉的,有些已经经营了一二十年了,我甚至还记得一些店主年轻的模样。很多故事,在我徜徉的时候散漫地漂浮上来,就像潜泳的鱼儿忽然跃出水面,让整个池塘波光粼粼。我很快就捕捉到了一种叫做温暖的物质,在目光引导下,进行内心的光合作用,在身体里慢慢升腾。我知道,这就是魂牵梦绕的家乡情。
                  ③离开养育自己的这方土地,虽然不过千里,却一下子有了被推出去的感觉。乡情便在推力的作用下,诞生出来,它约定了我回望的走向。我想,如果思念像光线,那故乡一定是呈放射状的,多少游子,从四面八方投过来能量,作用于同一个家园。
                  ④由于工作的繁忙和生活的节奏,大多以车代步了,来去匆匆,一晃而过,让我们忽略掉了许多宝贵的细节。很多年没有心无杂念地品读一条街了,当我把自己的步履按照阅读的节奏慢下来的时候,一些沉淀在岁月深处的画面,被记忆打捞出来,冲刷掉泥沙,竟然熠熠生辉了。往事总喜欢对号入座,很多情节就像树杈上的苞蕾。当我开始想它们的时候,那些凋敝已久的面孔,抖落掉灰尘,排列有序地站在路边,桃花一样,开了。
                  ⑤北京路中央有座桥,叫北京桥,二十年前是小城最著名的景点。虽然不足百米,却是花岗岩雕栏,大理石铺面。首次进城的人,大都要站在桥头留影,以示佐证。
                  ⑥桥北侧有一长串背着相机的人,一把椅子,一块展板,就是一家商户。遇有顾客照相,店家都围拢过来,长枪短炮,煞是壮观。你全部问遍,都是一个价,两元一张,这是行规。到了晌午,如果还有没开张的,有人来照相,大家都会推荐到该处。在这座草原小城,大家都彼此熟悉,彼此照应,和气生财。多挣几块,富不了;少挣几块,穷不掉。在这里居住,生活悠闲,消费低廉。做生意看上去更像是找了件事做,与金钱似乎没有太多的关系。
                  ⑦桥南侧是六七家擦皮鞋的小摊,有两家兼配钥匙,有三家修鞋。只有老刘,既不修鞋,也不配钥匙,只一心擦皮鞋。人从摊位走过,别的摊主都会盯着你的鞋,嘴里急切地喊着:老板!擦鞋!老刘不。没活时,叼着一只细细的烟嘴,冲着你的目光微笑。见你望他了,才冒出一句:老板,打个亮撒!既不迫切,又不轻待,浓浓的川味。一只小靠椅,一个小木箱,摆放成了主顾的服务态势。他就坐在对面的木箱板上。顾客坐在椅子上,与他伸出的双脚,刚好构成了很好的视角,轻易就能看见老刘脚上两只擦得锃亮的皮鞋。低头劳作时,能看见他灰白的头发。我模仿川音说,刘总,焗一下么。他呵呵笑两声,并未停止手里的活计,都五十多岁的人了,焗啥子哟。他的头随着身子晃动,我的视线被搅得一片灰白。
                  ⑧夏天,脱掉鞋子,老刘会从箱子里拿出一个木制的脚踏,上面有许多突出的疙瘩,来回滚动,按摩足穴。冬天,他会掏出一只手工缝制的厚厚的棉脚套,不像别人那样,丢给你,而是抓住你的脚,亲自套上。脚暖暖地蜷缩在棉套里,心也暖暖的。还有一只燃烧的小铁炉,他不时地把手凑上去,把鞋油和自己的手都烘烤一下。给鞋面抛光时,他把鞋子凑近嘴边,猛哈几口热气。温度通过白色哈气传递到鞋面上,也传递到了我的感动里。我不知道这道工序是不是有助于提升擦鞋的质量,但他对鞋的重视,至少提升了我与服务者之间情感。
                  ⑨站在北京桥头,看看自己落满灰尘的皮鞋,却找不到一家鞋摊。这么好的天气,这么好的时间,人都到哪去了?刚准备离开,身后传来浓浓川音:老板,打个亮撒。老刘背着箱子,从一间小门面房出来。四处张望,而后小心翼翼放下箱子。我看了半天像是你,好久没有来喽。老刘不知我的姓,他也从来不问。他记住了每张面孔,那是他记忆里的姓。我问今天是怎么回事,老刘说,这里干不成了,来了新领导,要改造这条街,说北京桥太小了,要拆掉重建。说我们影响市容,都被清理了。他还告诉我,暂时寄居在这个小门面房,做点回头生意。下个月这间小门面房也要拆了,他也不知道去哪里。在这蹲了十几年了,有感情了。我听出了老刘嗓音里的伤感。他俯身擦鞋时,头还是怀旧式地晃着,却一片雪白了。
                  ⑩站在桥头,掏出手机,想把这座桥的最后影像留存下来。忽然有些酸楚,这些承载着我们思念温度和故事细节的老建筑,是这个城市凝固的相册,每一页都记录着游子的乡愁。一旦都被拆毁了,我们的情感,会不会像一只只迷途荒野的鸟儿,找不到可以栖落的枝头。
              (1)从全文看,与家乡有关的哪些内容引发了作者的“乡愁”?请加以概括。
              (2)赏析文中划线句子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
              ①但路标是真实的,行人是真实的,那些如梭川流的车辆也是真实的。
              ②当我开始想它们的时候,那些凋敝已久的面孔,抖落掉灰尘,排列有序地站在路边,桃花一样,开了。
              (3)文中多处运用了细节描写,请从⑧⑨段中选择一处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4)文章题目是“无处栖落的乡愁”,却用了大量笔墨写老刘,你如何理解作者的这种安排?
            • 3.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美人如花隔云端
              苗千
                  诗人俞心焦在他的代表作《墓志铭》中,开篇就语出惊人:“在我的祖国/只有你还没有读过我的彳守/只有你未曾爱过我。”在高能物理学领域,也有一群科学家,他们现在都怀着像诗人一样强烈而痛苦的感情,在追寻一种假想中的基本粒子。经过多年的追寻,科学家们从满怀信心到希望渺茫,仿佛处处都见到了这个粒子留下的痕迹,却始终不见这个粒子的真面目。他们一定也在呼唤甚至是责备这个追求已久却始终不得一见的粒子:在我的研究领域里,只有你还未曾出现!
                  这个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基本粒子,就是被称为“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它因英国理论物理学家皮特•希格斯而被命名。1964年,希格斯和其他几名物理学家几乎同时提出了一个基本粒子模型,被称为“标准模型”。 它包含了将近200种微观粒子并且描述了这些粒子间的相互作用,而所有的这些微观粒子都是由17种最基本的粒子由不同的方式结合构成的。在这17种基本粒子中,16种基本粒子都已经被发现,唯有至关重要的假想中的希格斯玻色子至今还没有被发现。希格斯玻色子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在标准模型中是由它和其他粒子相互作用而赋予其他粒子质量。标准模型中的希格斯玻色子可以解释为什么有的粒子具有质量,而有的粒子又没有质量(比如光子).这个标准模型虽然还没有包含宇宙万物,尚不能解释引力还有近期引起科学家们极大兴趣的暗物质和引起宇宙加速膨胀的暗能量,却已经包含了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而这几种作用在极高能的情况下趋于一致,它是人类在构造一个大统一物理学体系过程中至今为止迈出的最大的一步,如果把标准模型比为一个房子,希格斯玻色子就是那根至关重要的房梁。
                  标准模型显示出了强大的预测能力,让人不得不信服。在标准模型描述的17种基本粒子中,有7种基本粒子是被预测先于被发现的,而且这些粒子被发现之后其性质都与预测相同。标准模型的预测已经帮助高能物理学家们赢得了3次诺贝尔物理奖。因此科学家们现在大多相信,即使标准模型与事实不符,相差也“不会太大”。正是因为如此,希格斯玻色子才犹如一个神话传说中的拥有无双美貌的女子,让科学家们前赴后继地追求,却始终不能见得一面
                  预测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是理论物理的一个神来之笔,高能物理学家们寻找希格斯玻色子的故事却充满了艰辛和苦涩。“存在还是不存在,这是一个问题。”希格斯玻色子的藏身之处不停地缩小,2011年8月在印度孟买举办的国际轻子和光子会议上,科学家们公布的实验结果已经把希格斯玻色子可能的藏身之处大大缩小,排除了大部分最容易观测到的区域,更加精确地确定了希格斯玻色子的质量范固(如果它存在的语),同时也把标准模型理论逼到了死角。欧洲核子中心的研究主管贝托鲁奇说:“未来的12个月里我们一定会有发现,如果希格斯玻色子真的存在的话,我们将会找到它;如果它不存在的话,那么它的缺失也会指引我们寻找新物理学的路径。”如果能够证明希格斯玻色子不存在,也是一个重大的科学发现,虽然这不会帮希格斯教授赢得一个诺贝尔物理奖。“在没有光明的地方,黑暗也是一盏灯。”如果希格斯玻色子真的不存在,这场科学史上最著名的,耗时最长、花费最多的大搜寻以失败告终,这个结果也会为物理学指引出一个新的方向,这个大搜寻的故事也必将被载入科学史册,它象征了人类对于一种统一理论的追求,也展示了人类对于物质世界的好奇心。“长相思,摧心肝。”希格斯玻色子若是真的犹如神话中的神女,只是存在于神话中而无法相见,那么科学家们也终归要回到现实,越过标准模型,继续寻找新的科学之美。
              (选自《三联生活周刊》,有删节)(1)文章用《墓志铬》中的诗句开篇有什么好处?
              (2)人们为什么要探寻希格斯玻色子?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请简要分析下面两句话的语言特点。
              ①它包含了将近200种微观粒子并且描述了这些粒子间的相互作用,而所有的这些微观粒子都是由17种最基本的粒子由不同的方式结合构成的。
              ②希格斯玻色子才犹如一个神话传说中的拥有无双美貌的女子,让科学家们前赴后继地追求,却始终不能见得一面。
              (4)科学家追寻希格斯玻色子的过程给人怎样的启示?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 4. 课外现代文阅读
              远离古典(作者:肖复兴)    ①我们常常爱听古典音乐,自以为非常感动,自以为听懂了。其实,我们根本没有听懂。我们离古典一天比一天遥远。
                  ②据说,当年歌德听贝多芬的音乐时异常感动,竟热泪盈眶。这激恼了贝多芬,他愤怒地跑过去冲歌德说:你根本没有听懂我的音乐!可到了柴可夫斯基的时代,托尔斯泰听柴可夫斯基的音乐,感动得热泪盈眶的时候,柴可夫斯基上前向托尔斯泰表示衷心的感谢。
                  ③岁月是一位残酷的雕刻师,无情地雕塑着托尔斯泰、柴可夫斯基和我们,而且将古典一并雕塑得适合于我们和时尚的口味。
                  ④古典一词classic源于罗马上层阶级使用的拉丁语,包含着这样几层意思:谐调、高雅、持久、典范。古典,追寻的是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的精神,这种精神的追求,实际是对那个时代理想的追求。它带有均匀而有节制、淳朴而纯真的人类原始理想--返朴归真。
                  ⑤在这时期,声乐开始转为器乐。这一转折,至为重要。器乐让人们感受的是均匀、细腻、柔和、严谨,而不是让人们如听歌词一样听出明确的含义,让歌词和富于情节性的歌剧淹没音乐本身。这是对巴洛克时期那种华丽热烈、宫廷贵族气息浓郁音乐的一种反拨。
                  ⑥歌德自己说:“不爱音乐的人,不配做人。虽然爱音乐,也只配做半个人。只有对音乐倾倒的人,才可完全称作人。”他就是这样认识古典音乐的。他说得极端,过于热情洋溢,离古典的意义遥远,难怪贝多芬对他要愤怒地叫喊。
                  ⑦连歌德和托尔斯泰都离古典遥远,我们可以不必责备自己对古典的误解,不必责备自己对古典的远离。我们也就可以理解了为什么詹姆斯•拉斯特、保罗•莫里亚将古典的音乐肆意改编成小品加上强烈的打击乐,以为是重返古典或是对古典全新的诠释;我们也就可以理解了为什么书摊上摆满了将古典名著断章截句截肢为摘抄和词典,供青年人写情书时参考,以为是挖掘古典对今天的发酵作用;我们也就可以理解了为什么一下子如球迷一样冒出这样多的发烧友,将贝多芬如私家财产藏在首饰盒中一样任其尘埋网封,将巴赫塞进高级组合音响看音响的名牌和效果比听音乐本身更兴味浓郁……
                  ⑧古典被我们简化。古典被我们肢解。古典被我们附庸风雅。古典被我们化为实用。
                  ⑨听古典音乐,便非常像是看奥林匹克运动会。四年一届的奥运会,我们都是从奥林匹亚山取下圣火,以为重返古希腊的辉煌。其实,我们早已将奖励给胜利者的橄榄枝叶变成了金碧辉煌实用的金牌。我们高举那熊熊燃烧的火炬,同举一把仿古的打火机没什么两样。 我们离奥林匹亚山越来越远,我们却越来越跑得兴致勃勃。
                  ⑩古典,在远离着我们。我们却以为古典是走进文化高雅高层次高档位的一层涂料、一层珍珠美容霜、一剂养生驻颜的回春药。
                  ⑪古典,是一种水。我们以为能够制造世上任何一种水:蒸馏水、矿泉水、太空水、纯净水……古典,是圣水,只流自天国,流自心灵,流自遥远的原始人类的青春期。我们人类已经太老了。我们在漫长的成长的历史中赢得了一些什么,也无可奈何地失去了一些什么。
                  ⑫是的,古典是一种水。我们太爱把它当成一种老酒或美酒,灌装进瓶子或罐子中,或调制成颜色鲜艳的鸡尾酒,斟进高脚杯中,自以为是珍惜、收藏或品味。其实我们只是把它当成点缀、摆设、显示和象征。
              ⑬古典,确实已经成为了一种象征。
              (1)“古典”一词包含哪些含义?(不超过50字)
              (2)理解下面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及作用:
              ①我们高举那熊熊燃烧的火炬,同举一把仿古的打火机没什么两样。
              ②古典,确实已经成为了一种象征。
              (3)纵观全文,说说古典为什么一天比一天远离我们。
              (4)本文体现了作者对艺术怎样的态度与认识?
            •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套  袖
              铁凝
                  多年前的一个秋天,我因事去天津。行前朋友嘱我带封信给孙犁老师。我脸上竟显出了难色,我怕见大作家,尽管他的优美篇章有些我几乎可以背诵。我还听人说过,孙犁的房间高大幽暗,人也很严厉,少言寡语,连他养的鸟在笼子里叫得都不顺畅。向我介绍孙犁同志很注意细节的渲染,而细节是最能给人以印象的。我怎么也忘不掉这点:连孙犁的鸟都怕孙犁。
                  我带了信,终于走进了孙犁老师的“高墙大院“.这是一座早已失却了规矩和章法的大院,如今各种凹凸不平的土堆、土坑在院里自由地起伏着,稍显平整的一块地,一户人家还种了一小片黄豆。
              那天黄豆刚刚收过,一位老人正蹲在拔了豆秸的地里聚精会神地捡豆子。我先看到老人的侧面,就猜出了那是谁。
                  见我,他站起来,把手里的黄豆亮给我们,微笑着说:“别人收了豆子,剩下几粒不要了。我捡起来,可以给花施肥,丢了怪可惜的。”
                  他身材很高,面容温厚,语调洪亮,夹杂着淡淡的乡音。说话时目光很少朝你直视,你却时时感觉到他的关注。他穿一身普通的灰色衣裤,当他腾出手来和我握手时,我发现他戴着一副青色棉布套袖。他引我们进屋,高声询问我写作、工作情况。很快就如释重负。我相信戴套袖的作家是不会不苟言笑的。戴着套袖的作家给了我一种亲近感。
                  再次见到孙犁老师,是次年初冬。那天很冷,还刮着风。他刚裁出一沓沓粉连纸,和保姆准备糊窗缝。见我进屋,孙犁老师迎过来说:“铁凝,你看我是不是很见老?我这两年老得特别快。”
              “您是见老。”我说。
                  接着我便发现,孙犁老师两只袄袖上,仍旧套着一副干净的青色套袖。套袖的颜色是凝重的,但人却洋溢着一种干练的活力,一种不愿停下手、时刻准备工作的情绪。
                  我又见孙犁老师,是和六七位同行一道。那天他没捡豆子,也没糊窗缝,正坐在写字台前。桌面摊开着纸和笔,大约是在写作。看见我们,他立刻停下工作,招呼客人就坐。我还是先注意了一下他的袖子,又看见了那副套袖。
                  那天他很高兴,随便地和大家聊着天,却并没有摘去套袖的意思。这次我才意识到,戴套袖并不是老人的临时“武装”。
                  一副棉花套袖,到底联系着什么,我说不清。我没问过孙犁老师为什么总戴着套袖。也许,他也会说是为了爱护衣服,但我深信,孙犁老师珍爱的不仅仅是衣服。不然,为什么一位山里老人的靛蓝衣裤,就能引他写出《山地回忆》那样的名篇?尽管《山地回忆》里的一切和套袖并无联系,但它联系着织布、买布。作家没有忘记,战争年代山里一个单纯、善良的女孩子为他缝过一双结实的布袜子。而作家更珍爱的,是那女孩子为他缝制袜子所付出的劳动和在这劳动中倾注的难以估价的感情,展现的中华民族乐观向上、坚忍不拔的天性。是这种感情和天性,滋养着作家的心灵。
                 正月已近。“正月里来是新春”,春天是开拓、创造的季节。春天永远属于勤劳、质朴、潜心创造着的人。春天离珍惜它的人最近。
              (1)下列对作品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本文借物抒情,通过叙写“我“对套袖逐步深入的认识过程,颂扬了孙犁老师的简朴美德和潜心创造的精神。
              B.“套袖’’是行文的线索,作者三见孙犁老师,次次都写到了套袖,并通过套袖反映出孙犁老师的不苟言笑与宽容。
              C.作者说孙犁老师的住处是高墙大院,并特意用了引号,强调了孙犁老师的院落高大,与他的大作家身份相匹配。
              D.孙犁老师是大作家,“我“怕见大作家,套袖消除了“我”对孙犁老师的怕。戴着套袖的孙犁给了“我”亲近感。
              E.文章以赞美春天收束全文,抒发了作者对孙犁老师勤于耕作的深深敬意,又深化了主旨,升华了感情,余味无穷。
              (2)作者开篇就以拟人的手法写养在笼中的鸟都怕孙犁,为什么这么写?
              (3)作者说“但我深信,孙犁老师珍爱的不仅仅是衣服”,你认为孙犁珍爱的还有什么?作者提及孙犁在《山地回忆》中写的“布袜子”有何用意?
            • 6.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
              登泰山记
              于坚
                  ①虽然这个时代最时髦的登山方向是朝着海拔去,朝珠穆朗玛去,朝阿尔卑斯去。但泰山依然是中国最伟大的圣山,至少在普通人心目中。登泰山不难,不必有什么登山装备,甩着两只手,最多在山门那里花5元钱买根竹手杖。泰山的一个意思,就是任何人都可以登上去。“泰,安”《字汇》“宇泰定者,发乎天光。”《庄子•庚桑楚》“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论语•尧曰》此山如果不泰,而是奇险危绝,那么大多数人是爬不上去的。比如华山,现在旅游的人多了,因为开通了缆车,过去能够登上去的,基本上是探险家。泰是一种普遍广大深厚永恒的定力,共享的范围广阔。所以登泰山是一种赶庙会式的活动,红男绿女、南腔北调、扶老携幼,浩浩荡荡、摩肩接踵,不是去探险,而是回家,回到某种永恒的怀抱中,安于泰。所以《公羊传》说:曷为祭泰山、河海?山川有能润于百里者,天子秩而祭之。触石而出,肤寸而合,不崇朝而遍雨乎天下者,唯泰山尔。
                  ②上泰山的路有很多条,只有孔夫子的老乡--本地居民知道。大多数游客都只有走用石阶修起来的,要收门票的这条。泰山本是舒缓陡峻地势不同的,登山的直线一修,山势就成了一直达山顶的陡坡,省略了原始山路的七弯八拐,时间也快多了。但许多路段很无趣,石阶一蹬接着一蹬,登山者喘气喘得像是在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年轻人还要比赛,最短时间抵达山顶成了登山唯一目的。我估计孔子当年登山,必是依着山势,之字攀登,“仁者乐山”如何乐得,乐的就是它是山,山有山的路,要在林泉松壑之间绕行,顺着地势,它高你高,它矮你矮,它平你平,它陡你陡;它雾出高岫,你拨雾而深,它泉过低谷,你涉水而湿;水一样地随物赋形,顺着山之路,而不是一条强行霸占的直线,泰山没有这种直线。登顶也不是唯一目的,对山势本身的体会才是登山之乐。现代人虽然不登珠峰,但心思与登山队员还是一样,只盼着登顶这条“拯救之道”,而忽略“途中”。更快的,还可以直接坐车子到山腰,再乘缆车,几分钟就可直奔山顶,省略了泰山。泰山之顶,如果不是盖了许多庙宇,原始的样子,最高处就是几块枯石,就像失去了头发的秃子。
                  ③我们一行,也逃不脱“抢占制高点”这种时代哲学的影响,第一日上山就错过了泰山经石峪金刚经石刻,那石刻在登山直线的一侧,旁枝逸出处,泰山的一条缝里面,秘藏于松树之间。眼见行人个个低头赶路,就担心自己走慢了泰山就要被高速列车运走似的,错过了“圣经”。
                  ④当我在一个春天抵达泰山时,发现它其实草木葱茏,流水潺潺,满山鲜花,松、柏、柳、杨、槐、梧桐、瓦松、山柳、花楸、垂枝朴、石竹、麻栎、海棠、野樱花、核桃树、枣树、杏树、桃树……万木林立,山谷苍翠。飞禽走兽想必也是有的,只是躲着我们。最美的是山北的泰山美人梨,正大群大群地开着花,像是刚刚下了一场小雪。山谷中到处是敦实的美石肥岩,深厚浑圆,其间溪流潺潺,山景柳暗花明,峰回路转,雾去云生,真是一座可以颐养生命的灵山。据说历代帝王来泰山封禅,都要“食素斋,整洁身心”,素斋,就是大地的原生态,生命的本源。齐鲁大地,呆板的大平原上忽然出现这样一座天赐的花果松柏清泉美石之山,那就不仅是给养,也是启示。世界已经如何,世界应当如何,泰山是一种准绳。道法自然不是乱法,上善若水,法的是泰山。“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如果荒山绝岭,大漠孤烟,孔子大约也生不出“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的哲思吧。这就是“泰”。
                  ⑤一路上的文人刻的字,大都在歌颂孔子。我以为山顶大约也是孔庙独尊,却不独孔庙,还有佛寺、道观、土地庙、祭天台……诸神共享山头,并未独尊孔子,泰山依然诸神共处,这也是泰山一泰。
                  ⑥这时,有个老者背着香挤进庙里,要借个火点香,持火炬的小伙子硬是不给他点,要收钱。老人给了钱,才点着了香。2000年过去,孔教居然式微,日薄西山。“礼失而求诸野。”文明并非只有直线前进一途,“求诸野”也可以说是回到开始,轮回。历史上先例不少,比如西方的文艺复兴,就是从发现希腊重新得道。比如宋儒,也是回到孔子,重新说法。
                  ⑦下山途中在农家餐馆用午膳。据说泰山上可食用的野菜有50多种。
                  ⑧咏而归,小歇时瞥见路边有牌子指示通往经石峪的路,就离开直线拐了进去。谷忽然露出底,是一大片平坦的花岗岩,《金刚经》就刻在上面。雄劲飞扬,仿佛刚刚镌入,
              不知道是谁写的,书者已逝,继续将这些字往深里刻或者磨去它的,乃是泰山。
                  ⑨沉默良久,咏而归。
              (选自《读者》2012年17期,有删改)(1)作者在第②段中想象孔子登山的情形,有何用意?
              (2)结合全文,简要概括“泰山”之“泰”的内涵。
              (3)第④段中画线句子描写了泰山春景,请简要赏析其表达特色。
              (4)刘勰说“登山则情满于山”,《登泰山记》饱含情感张力,试探究文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甜蜜蜜的庄奴
              张国圣
                  走进寓所房间,《甜蜜蜜》歌词作者庄奴和老伴邹麟刚做完下午的康复训练,正坐在轮椅上看窗外的风景。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青杠老年护养中心的院长邓庆凑到老人耳边大声地说:“庄老,记者按约好的时间过来了。”
                  庄奴面无表情,一动不动地盯着窗外。邓庆走到轮椅的另一侧,又凑到他耳边大声重复了一遍。过了一小会儿,庄奴转过脸瞟了她一眼:“什么记者?和谁约的?”
                  “糟了!庄老可能忘了。”邓庆站起身,背对着庄奴嘀咕了一句,又趴下身子给他解释,“《光明日报》的记者,前两天和您约好的。”
                  “我怎么没看见?”庄奴依旧望着窗外。我赶紧上前打招呼。
                  “一直下雨,你今天一来就阳光灿烂。光明日报,名字多好!”庄奴掩饰不住得意,一边笑一边鼓掌,接着竖起大拇指左右摇晃。
                  “庄老反应快得很,他在捉弄我们!”邓庆最先明白过来,笑着对他说,“庄老,你真是我们的老宝贝!”
              邓庆推着轮椅往外走,庄奴注意到房间里多了一个花篮,刚放下的大拇指又竖了起来:“谢谢!花很美丽!”
              93岁的庄奴,就是这样一个甜蜜蜜的可爱老头儿。
                  1921年2月22日,庄奴出生在北京,父亲是冯玉祥的一位部下,给他取名王景羲。充满欢声笑语的童年,为其日后的歌词创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温馨的日子很快结束了。日寇侵华,庄奴家陷入困境。国难当头,热血青年纷纷投笔从戎。庄奴瞒着父母,与同学们一起报考了飞行学校。大家一路唱着《游击队进行曲》和《黄河大合唱》,赶赴大后方接受训练。
              南渡黄河时,庄奴被其一泻千里的雄浑气势所震撼,又感念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毅然将自己字改成黄河。“有些文章说我的别名是黄河,那不对。”庄奴说,“黄河是我的大名,我身份证上的名字就是黄河。”
              宋朝诗人补之《视田五首赠八弟无斁》有“庄奴不入租,报我田久荒”,他便以“庄奴”为笔名。后来有很多评论文章说,这个人歌词写得不错,就是“庄奴”这个名字叫得不好。庄奴说:“庄奴用锄头耕种,我用笔写词,都是为他人作嫁衣。”
                  有一天,一个人拿份歌谱来请庄奴填词。庄奴问是谁唱,长什么模样?来人告诉他,演唱者是邓丽君,脸圆圆的,声音甜甜的。庄奴一看旋律,也是甜甜的感觉,脑海里马上冒出三个字--甜蜜蜜。
              不到5分钟,传唱至今的《甜蜜蜜》就写成了。此后,庄奴创作的《何日君再来》《海韵》《原乡人》《小城故事》《又见炊烟》《踏浪》等许许多多歌曲,都是随着邓丽君那“甜蜜蜜”的歌声而风靡的。
              邓丽君演的歌中,大约八成都是由庄奴作词。有人说,没有庄奴就没有邓丽君,邓丽君的奇迹也是庄奴的奇迹,但庄奴只是在邓丽君10多岁时远远地见过她一面。那时,邓丽君初登舞台,庄奴担任评委,对她并没有什么特殊印象。
                  其实,庄奴并不是邓丽君的“御用词人”。他的创作风格多变,不同情绪、不同意境、不同节奏的歌词都信手拈来。他为已故歌手高凌风作词的歌曲《冬天里的一把火》,1987年春晚由费翔翻唱后红遍祖国大陆。
              在庄奴创作的巅峰期,台湾歌坛成名的歌手几乎都唱过由他作词的歌。他也以3000多首脍炙人口的作品,谱写了一部属于自己的“流行音乐史”。
                  有人说庄奴的作品是“小歌词,大手笔”,文字洗练,意象优美。庄奴很喜欢这个评价,他说自己的创作追求“小而美”。但是,“小而美”不容易,“歌词要简单易懂,又要传情达意,写出人们的心声。要让人们心头一震,眼前一亮,就要别出心裁。”
                  庄奴、乔羽、黄霑并称华语词坛“三杰”。他和乔羽为中央电视台的中秋晚会合写过主题歌《月儿圆》,两家交情很深,和黄霑却从未谋面。
                  “黄霑的歌词写得好,歌的旋律也好,很有气势。他最年轻,却走得最早,再也不能见到了。我的老搭档们也都先后走了,现在很少有人唱好歌给我听了。”庄奴说。但是他仍然坚持写作,小品文、诗歌、散文,都不长,“要好记,别人才记得住。”
                  1993年,老来丧妻的庄奴与邹麟喜结连理,成为重庆女婿。婚后一年,庄奴中风,右腿和右手几乎不能行动。在邹麟的细心照料下重新站起来后,他为夫人写了一首《手杖》:“你就是我的手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手杖,这辈子有了你,才懂得竖起来脊梁,挺起胸膛。”
                  今年2月22日是庄奴的93岁生日,护养中心特地为他举办了生日音乐会。老人即兴为护养中心创作了短诗《青草地》。
                  庄奴用家挂了几十年的对联自勉:“和时间赛跑的人,圆慈悲为怀的心。”“我要活到100岁,写到100岁。”庄奴说。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节)
              (1)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A.当光明日报社的记者按照约定去采访时,庄奴最初假装表现得不很热情,原来是为了和记者开个玩笑。
              B.“93岁的庄奴,就是这样一个甜蜜蜜的可爱老头儿”,不仅交代了传主的年龄,也紧扣题目传神地写出了主的性格特征。
              C.庄奴是一位优秀的词作家。为了纪念高凌风的去世而创作的歌曲《冬天里的一把火》,在1987年春晚曾红遍中国大陆。
              D.因为庄奴、乔羽是华语词坛“三杰”中的两人,一起创作了央视中秋晚会主题歌《月儿圆》,所以他们两人交情很深。
              E.本文通过对词作家庄奴现实生活的记叙和往事的回忆,为我们刻画出一个幽默、积极进取、有爱心的和蔼老人形象。
              (2)庄奴为什么两易其名?两次改名刻画出的传主形象特点有何不同?
              (3)从全文看,庄奴在歌词创作方面有哪些特点?
              (4)庄奴的人生给你怎样的有益启示?请从不同的角度简要探究。
            • 8.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
              母  亲莫言     ①我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县一个偏僻落后的乡村。5岁时,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岁月。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紫红色的洗衣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那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地紧缩。 
                   ②这一幅画面,是我人生记忆的起点,也是我文学道路的起点。储存在我脑海里的记忆以及这种感受生活和记忆事物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我小说的面貌和特质。这个记忆的画面中更让我难忘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
                   ③母亲没读过书,不认识文字,她一生中遭受的苦难,真是难以尽述。战争、饥饿、疾病,在那样的苦难中,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她活下来,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她在饥肠辘辘、疾病缠身时还能歌唱?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那是我们家最艰难的时刻,我总担心母亲走上绝路。每当我下工归来,一进门就要大声喊叫,只有听到母亲的回答,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有次下工回来,母亲没有回答我的呼喊。我感到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不由地大声哭起来。这时,母亲从外边背着一捆柴草走了进来。她对我非常不满,她认为一个人尤其是男人不应该随便哭泣。她追问我为什么哭。我不敢对她说出我的担忧。母亲理解了我的意思,她对我说: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
                   ④母亲的话虽然腔调不高,但使我陡然获得了一种安全感和对于未来的希望。这是一个母亲对她忧心忡忡的儿子做出的庄严承诺。活下去,无论多么艰难也要活下去!现在,尽管母亲已被阎王爷叫去了,但她面对苦难挣扎着活下去的勇气,将永远伴随着我,激励着我。
                   ⑤在那些饥饿的岁月里,我看到了许多因饥饿而丧失人格尊严的情景,譬如为了得到一块豆饼,村里粮食保管员让一群孩子学狗叫。学得像,他便把那块豆饼远远掷了出去,孩子们蜂拥而上抢夺那块豆饼。我也曾是那些学狗叫中的一个。回家后,父亲和爷爷严厉地批评了我。爷爷对我说:嘴巴就是一个过道,何必为了一块豆饼而学狗叫呢?人应该有骨气!他们的话,当时并不能说服我,但我感到了话里的一种尊严,这是人的尊严。人,不能像狗一样活着。
                   ⑥我的母亲教育我,人要忍受苦难,不屈不挠地活下去;我的父亲和爷爷又教育我人要有尊严地活着。他们的教育,使我获得了一种面临重大事件时做出判断的价值标准。
                   ⑦饥饿的岁月使我体验和洞察了人性的复杂和单纯,认识到了人性的最低标准,看透了人的本质的某些方面。多年后,当我拿起笔来写作的时候,这些体验,就成了我的宝贵资源。我的小说里之所以有那么多严酷的现实描写和对人性的黑暗毫不留情的剖析,是与过去的生活经验密不可分的。当然,在揭示社会黑暗和剖析人性残忍时,我也没有忘记的一面,因为我的父母、祖父母和许多像他们一样的人,为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这些普通人身上的宝贵品质,是一个民族能够在苦难中不堕落的根本保障。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叙述的四件事。
              (2)在第①节中,作者是怎样描写母亲捶打野菜的场景的?为什么说这场景是他文学道路的起点?
              (3)第③段中,“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在文章结构和内容上有何作用?
              (4)本文题目为“母亲”,为什么还写到贝鲁特老太太及“我”的父亲和爷爷,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好处。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蓝墨水的上游
              陈启文
                  ①汨罗江,是湘江在湘北境内最大的一条支流。他有两个源头,一个源出江西修水,另一具源自湖南平江,这两股支流在平江城西合流之后,从东南向西北流到这里,就要流到洞庭湖口了。离湖口不远的地方有一个水潭--河泊潭。我知道,我已走到了屈原投江的地方。屈原在这里写完《离骚》的最后一章,就投江了。可怜屈子,想死也死不了,投江后怎么也沉不下去。他顺着河流漂了一阵,又被水浪推回了岸边。他在这里嚎啕了一阵,仿佛突然清醒过来了,但不是清醒了怎么活,而是清醒了怎么死。这次,他在衣裤里填满了泥沙,他和这些泥沙一起沉了下去。他给这里创造了一个地名--沉沙港。
                  ②早先的沉沙港,早已被土埋了。我记得这里有一个渡口,可以一直渡到河那边的屈子祠,一个人站在对岸看着这条河流,眼睛里流露出某种神圣的哀伤。那是屈原,一尊默然矗立的雕像。在老百姓那里,他不是一个诗人,而是一个好人,一个实诚人。越是好人特少的年代,他就越是被人想起。
                  ③还有杜甫。杜甫也是一个好人,一个实诚人。他坐着一条船,从湘江到汨罗江,然后他好像是在这里迷路了。他一路上可遭罪了,但他不想死,可他还是死了,他是饿死的。杜甫墓,就在汨罗江上游的平江境内。这两个诗人以不同的死亡方式,把湘江的一条支流,变成了一个伟大民族诗歌的上游,--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
                  ④第一次读到余光中这句诗,我正在这条河边求学,我们那个学院,正处在平江青冲到汨罗古镇长乐之间,同我故乡的那条大河相比,那时的汨罗江,碧清碧清的,感觉比空气更清澈,更透明。她给我生命中留下了最美好的一段记忆。在恍惚如梦的追忆之中,每天黄昏我都要去那条河里去游泳。那里的河滩,平缓,辽阔,河水在河中静静流淌,河床的颜色极为鲜艳,那里有各种植物,有各种动物,它们大都是水陆两栖的,属于生命中最暧昧的种群。河床上最多的植物是木蓿,一种匍匐生长的野菜,一种牲口最爱吃的野菜。埋头吃草的水牛,有鲜绿的草汁从它们的嘴边流出来。那时这里有很多的树和鸟,鸟落到了枝头,枝头上便有了歌唱。听见鸟唱,但看不见鸟。鸟躲在绿荫里。它旁边可能还有一只。我听见另一只鸟,在唱。每天黄昏,当我们赤膊走向河流时,一行行碧树,全都默不作声地披着霞光,每一匹叶子轮廓分明。一泓清泉,就被这样一大片碧绿的树掩映着,水中投下斜长的树影,水于是透明,碧绿。。而河流总是愈明净,愈深邃。干净的河水里,晃动着我们年轻的身影,晚霞透过繁茂的枝叶照在我们身上,那时我们的身影也是干净的。是的,我曾潜入很深的水里,那么深,也有神奇的阳光照进来,照亮了水底下的动物和植物,一条条鱼闪亮的鳞片,在最深的地方闪烁出来。还有风,神奇的风,仿佛从另一个世界刮过。我之所以对这一切感到神奇,只因为我是人,我误入了一个不属于我的世界,很快我就支持不住了,我从水底下冒了出来,而我纯粹因为好奇的短暂进入,已给那个碧清碧清的世界制造了一场不小的恐怖,那一泓清泉突然变得浑浊了,很多的鱼惊恐万状地跳起来,它们可能被我搅浑的水呛着了,想换口新鲜空气。但它们活泼跳跃的样子却是人类很欣赏的,甚至觉得是很诗意的。
                  ⑤那些年我写了很多诗。
                  ⑥但现在,这条河流已经毫无诗意和灵气了。河里漂满了船,但不是为屈子招魂的龙舟,也不是杜甫坐过的那一叶扁舟,那是淘金船,挖沙船。金子是好东西,现在,沙子也变成了好东西。我一路上看看到的是坍塌的江岸,连绵的沙堆,倾倒河谷里的垃圾。更有大量的矿砂、尾堆,把把这条河流挤得越来越逼仄,汨罗江只剩下了半边水,半条命了。这条昔日的黄金水路,现在几乎看不到一条渡船,船已经很难走通了,连河流自己也走不通了。那如水的温柔,被日复一日的逼得严厉起来,河岸被她日夜冲刷得支离,破碎,江畔的农舍,田地,正在咧开了一道道裂缝,河边的土路,狭窄而倾斜,也是到处布满了裂缝。这条路,正在被人类走成一条真正的绝路,你感到它随时都会断裂,塌陷,随时都会跌入更深的疯狂。
                  ⑦不仅是汨罗江。我已经穿越了无数的河流,都已经很难寻觅见一泓清泉了。流失的不仅是水土,我感到血管里的血也在流失,--渴。渴得最厉害时,嗓子里有腥甜的味道,那其实是血的味道。血是腥甜的,只有最干渴的旅人才能感觉到。
              (1)作者第③段中说:“这两个诗人以不同的死亡方式,把湘江的一条支流变成了一个伟大民族诗歌的上游。”其中的“上游”该怎样理解?
              (2)在第④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3)赏析第④段中画线的句子。
              (4)作者在第⑥段中说:“这条路,正在被人类走成一条真正的绝路。”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5)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一段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请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理解。
            • 10. 阅读下面这篇散文,完成下列各题。

              乾坤草亭
              朱良志
                 明代王世贞家有弇山固,园中有一小亭,小亭坐落在丛树之中,四面花草扑地,绿荫参差,匾额上书“乾坤一草亭”。八大山人也曾画有《乾坤一草亭图》.一个小草亭,为何扯上广袤无垠、神秘无比的乾坤?又如元代画家吴镇,喜欢独泛小舟于湖中,自称是“浩荡乾坤一浮鸥”。一只小鸟,为什么说是浩荡乾坤中的一只小鸟?而唐代船子和尚诗云:“世知我懒一何嗔,宇宙船中不管身。”小舟居然也成了宇宙中的一只船。
                 宇宙、乾坤,说其大;小亭、小舟,言其小。在小亭中有囊括乾坤的期望,在小舟中有包裹江海的运思。小,是外在的物;大,是内在的心。从物上言之,何人不小!但从心上言之,心可超越,可飞腾,可在小亭而妙观天下,可泛小舟而浮沉乾坤。王维不是有“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诗句吗?水虽穷,路虽尽,但云起了,风来了,我是一片云,我是一缕风,在这样的心灵中,哪里还会有穷尽时!
                 乾坤中的一草亭,江海中的一浮鸥,宇宙中的一只船。反映出人的生命困境以及从此困境中突围的可能路径。这是一种深层的生命自信,我们每个人都是渺渺宇宙的一个点,八大山人也有此认知,他早年号雪个、个山,自称“个山人”,这个“个”就是乾坤中之一“个”,一点。个,也可解释为竹,雪个,即皑皑白雪中的一枝竹,白色天地中的一点青绿。在《个山小像》中,八大山人录其友人赞语:“个,个,无多,独大。美事抛,名理唾……大莫载兮小莫破。”八大山人想要告诉人们的是:我山人是天地之中的一个点,虽然只是一点,当我抛弃欲望的追求,唾弃名理的缠绕,获得自身的独立的时候,我就可以齐同世界,拥有世界,我就是大全。八大山人笔下的一朵小花,一枝菡萏。一羽孤鸟,都是一“个”,一点,一个充满圆足的生命。八大的自尊缘此而出。
                 清初诗人张潮将人的境界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牖中窥月,这是一般的境界,没有改变山里人只知道山里事的看世界的方式;第二个层次是庭中望月,看到的世界不再是洞中之天,而是较为广阔的天地;第三个层次是台上玩月,则有“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的悠然,有  包裹八极、囊括乾坤的境界,它站在世界的高台之上。这不是自高自大,而是心灵的悠游回环。
                 中国画中通透的小亭,八面无一物的小亭,就是这样的心灵高台,无边的世界就在高台玩月的  灵境中荡漾。那小舟也是如此,它在小河中荡漾,在开阔的湖面荡漾,在茫茫的大海中荡漾,在  无形的宇宙中荡漾,说它是“宇宙船”又有何不可?中国画家不是看一只鸟就画这只鸟、有一朵花就画这朵花的人,中国画的主流不是将画作为写实的工具,而是当作表达内在生命体验的工具。画的是这个亭子。但所要表达的生命体验却不在这亭子中,所谓不离亭子,不在亭子。高明的画家其实都想到那高台上去玩月。   
              (有删改)(1)请简要说明第三段中“个”的含义。
              (2)简要分析文章第四段的论述层次。
              (3)结合对文末“不离亭子,不在亭子”的理解,阐释“乾坤草亭”的内涵。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