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雁阵
              杨闻宇
                  我的故乡在关中。儿时,村西河滩的上空,随时可以见到高翔的雁阵,平展展的雁行总是斜斜地排成“一”字或者“人”字,凌空而过。“鸣则相和,行则接武,前不绝贯,后不越序”,“行如兄弟影连空”,尤其是那硕大、规整的“人”字,仿佛就是我启蒙之际认识的第一个大字。
                  雁落平川,无所谓什么秩序。一旦飞离地面,翅开先作字,风里自成行,便迅即展示出强劲不息、运行不辍的生命真谛。那人字造型酷似箭镞,这是用一个个单体生命集中组成的顶风逆上、不畏云冷霜寒、不惧露重雾湿的箭镞,这是能够穿越弥漫的风云,征服重重苦难的箭镞。远征之际,这是生命具有进取性与穿透力的最简洁、最凝重的符号。
              “清音天地远,塞影月中微”,夜空有月,仅仅是清淡月痕,雁阵也要兼程而进。唯有黑得不见五指的秋夜,我们村西河滩上才落满申途歇息的大雁。滩地润泽,湿软的沙土下草根如织,栖雁有饮有啄。宿雁之周围,有专司警戒的雁奴。“雁奴辛苦候寒更,梦破黄芦雪打声”,世间用兵,兵家学雁,军营四周后来才有了忠诚机警的哨兵。军队昼夜行止倘无哨兵,还能称作军旅吗?
                  雁阵联翩而过。日暮时分河滩满员,后至的雁群就收拢暮色降落在近河的田地里。萌芽的小麦正在土地里窝根,雁阵栖过一宵,那麦根就被拔光啄尽了。翌日清晨,雁去地空,遍地是横七竖八的绿蓁蓁的雁屎。在一个不见星月的夜里,父亲与临巷一位叔叔边扯闲话,边携着我往河滩方向转悠,近得麦地垄畔,他俩不出声了,父亲轻轻从兜里摸出去年春节时剩下的一根一拃长的鞭炮,用叔叔的烟锅儿点燃捻儿,倏地抛向空中,“砰”的一声炸响,火花迸溅,地动天摇,“嘎嘎嘎,嘎嘎嘎”,失魂落魄的雁唳声拔地而起,凉意如泼水,似乎有逸散的鸿毛忽地扑上了我的脸颊。我仰起头,什么也看不见,只觉得大羽扑闪的风声驮着众多大雁惊炸的嘹唳声簸荡了几下,仿佛有什么巨物升空四散,散开了,也消失了,瞬息之间,一切复归于平静。
                  远征的雁阵联袂而进,不惧风雨雷电,可最惊悸的恐怕莫过于地上隐蔽处射出的弓箭,“望月惊弦影”,尘世间潜伏的凶险致使它们对天际眉月也形成杯弓蛇影式的幻象了。父亲扔起的旧年鞭炮,虽是声威溅火,却不属于弓箭之列--庄稼人过日子,也实在不容易。可那个漆黑的夜间,被轰散的惊慌失措的大雁,后来又如何着落呢?
              大雁,年年岁岁,春分后北翔,秋分后南返,南下不过衡阳,北出雁门山止栖于朔漠。空中的直线距离,绝不下于3000里。近些年,大雁的踪迹渐渐少见了。那一年去衡阳,也只见到雁的石雕与焊接在低矮栏杆上的铁皮剪影,排列成阵,双翅一一上举,却是怎么也飞不起身了。
                  人的尊严是高贵的,超尘的。每当仰视天空,即使仰得脖颈作痛,眸子发酸,倘使能望见人字形的雁阵缓缓地掠过长天,或多或少总能悟出些生命的底蕴,又倏忽间感到自己的渺小。谁能想到,这才过去三四十年,不知延续了几千几万年的“落日天风雁字斜”的绝妙景象,在我的视野里就悄无声息地抽离了,销毁了,再也无缘相会了。五湖四海,空中从今往后没有了雁阵雁影的,又何止是关中的天空呢?
                  长天人字少,斯世正颓波。不时仰首望月而终于不见雁影,我这心头是有些空落。世上最可宝贵的是它们身上的凝聚力:雁影排列成阵,可为凌空远征;军人组织成阵,方能御敌戍国。我从戎36载,生命基本上是在军旅中度过的。或许是出于怀旧吧,而今沉入晚年,也依然怀恋着悄然消逝了的雁阵。
              (2013年11月29日《光明日报》)(1)从表达方式看,第一、二两段主要有什么不同?
              (2)第三段中有两处古诗引用,简要说说其不同作用。
              (3)第五至七段,作者着重表达对“雁阵”的哪些情感?
              (4)赏析第四段中画线句的艺术特点。
              (5)文章结尾说“依然怀恋着悄然消逝了的雁阵”,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探究。
            • 2.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离太阳最近的树
              毕淑敏
                  三十年前,我在西藏阿里。
                  这世界的第三极,平均海拔五千米,冰峰林立,雪原寥寂。不知是神灵的佑护还是大自然的疏忽,在荒漠的皱褶里,有时会不可思议地生存着一片红柳丛。它们有着铁一样锈红的枝干,风羽般纷披的碎叶,偶尔会开出谷穗样细密的花,对着高原的酷寒和缺氧微笑。这高原的精灵,是离太阳最近的绿树,百年才能长成小小的一蓬。到藏区巡回医疗,我骑马穿行于略带苍蓝色调的红柳丛中,曾以为它必与雪域永存
                  一天,司务长布置任务--全体打柴去!
              我以为自己听错了,高原之上,哪里有柴?!
                  原来是驱车上百公里,把红柳挖出来,当柴火烧。
                  我大惊,说,红柳挖了,高原上仅有的树不就绝了吗?
                  司务长回答,你要吃饭,对不对?饭要烧熟,对不对?烧熟要用柴火,对不对?柴火就是红柳,对不对?
                  我说,红柳不是柴火,它是活的,它有生命。做饭可以用汽油,可以用焦炭,为什么要用高原上唯一的绿色!
                  司务长说,拉一车汽油上车,路上就要耗掉两车汽油。焦炭运上来,一斤的价钱等于六斤白面。红柳是不要钱的,你算算这个账吧!
                  挖红柳的队伍,带着铁锨、镐头和斧,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红柳通常都是长在沙丘上。一座结实的沙丘顶上,昂然立着一株红柳。它的根像一只巨大章鱼的无数脚爪,缠附至沙丘逶迤的边缘。
                  我很奇怪,红柳为什么不找个背风的地方猫着呢?生存中也好少些艰辛。有人说,你本末倒置了。不是红柳长在沙丘土,是因为有了这棵红柳,固住了流沙。随着红柳的渐渐长大,流沙被固住得越来越多,最后便聚成了一座沙山。红柳的根有多广,那沙山就有多大。
                  啊,红柳如同冰山。露在沙上的部分只有十分之一,伟大的力量埋在地下。
                  红柳的枝叶算不得好柴薪。它们在灶膛里像闪电一样,转眼就释放完了。炊事员说它们一点后劲也没有。真正顽强的是红柳强大的根系。它们如盘卷的金属,坚挺而硬韧,与沙砾黏结得如同钢筋混凝土。一旦燃烧起来,能持续而稳定地吐出熊熊的热量,好像把千万年来,从太阳那里索得的光芒,压缩后爆裂出来。金红的火焰中,每一块红柳根,都弥久地维持着盘根错节的形状,好像一颗傲然不屈的英魂。
                   把红柳根从沙丘中掘出,蕴含着很可怕的工作量。红柳与土地生死相依,人们要先费几天的时间,将大半个沙山掏净。这样,红柳就枝丫遒劲地腾越在旷野之上,好似一副镂空的恐龙骨架。这时需请来最有气力的男子汉,用利斧,将这活着的巨型根雕与大地最后的联系一一斩断,整个红柳丛就訇然倒下了。
              连年砍伐,人们先找那些比较幼细的红柳下手,因为所需气力较少。但一年年过去,易挖的红柳绝迹,只剩下那最古老的树灵了。
                  掏挖沙山的工期越来越漫长,最健硕有力的小伙子,也折不断红柳苍老的手臂了,于是人们想出了高科技的法子--用炸药!
                  只需在红柳根部,挖一条深深的巷子,用架子把火药探进去,人伏得远远的,将长长的药捻点燃。深远的寂静之后,只听轰的一声,再幽深的树怪,也尸骸散地了。
                  我们风餐露宿。今年可以看到去年被掘走红柳的沙丘,好像做了眼球摘除术的伤员,依旧大睁着空洞的眼睑,怒向苍穹。但这触目惊心的景象不会持续太久,待到第三年,那沙丘已烟消云散了,好像此地从来不曾生存过什么千年古木,堆聚过亿万颗沙砾。
                  听最近到过阿里的人讲,红柳林早已被掘净烧光,连根须都烟消灰灭了。
                  有时深夜,我会突然想起那些高原上的原住民,它们的魂魄,如今栖息在何处云端?那些曾被困住的黄沙,是否已飘洒到世界各地?从屋顶上扬起的尘雾,通常会飞得十分遥远。
              (1)下列对本文的分析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A.第二段末尾“曾以为它必与雪域永存”一句为后文做铺垫,与倒数第二段“红柳林早已被掘净烧光”形成呼应和对比。
              B.文章借红柳被砍伐的遭遇,委婉地表达了对历经苦难,坚忍不拔,最终献出宝贵生命的仁人志士的崇高品质的赞美。
              C.用炸药这一高科技手段替代人力对付古老的红柳,效果极佳,证明了人类在与自然作斗争中的聪明才智和绝对优势。
              D.红柳通常选择生长在迎风的沙丘上,根系十分发达,坚挺而硬韧,燃烧时间持久,因而历来是西藏地区最好的燃料。
              E.本文感情强烈,多处运用比喻手法,描写细腻、生动,表达了作者对人们虐杀红柳的愚蠢而粗暴的行为的强烈谴责。,
              (2)请简要分析下面两句话的含意。
              ①(红柳)对着高原的酷寒和缺氧微笑。
              ②……去年被掘走红柳的沙丘,好像做了眼球摘除术的伤员,依旧大睁着空洞的眼睑,怒向苍穹。
              (3)联系全文,简要概括文章最后一段的两个问句有什么作用。
              (4)“红柳不是柴火,它是活的,它有生命。”这句话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态度?请结合本文并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和感悟。不少于200字。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惠州西湖一日
              彭  涯
                  ①假如给你一日时光停留在惠州,你当然会选择与美相伴,与这里的西湖共度一日的生命。
                  ②一丝偶然的牵引最容易让人流出那被尘封的情感,一路风尘赴命定之约。这之前记忆不曾留下有关西湖的痕迹,没有知识准备的直接接触,生动新奇。“天下西湖三十六”,惠州西湖当然不是最华丽的,当年这里不是得意者的天堂,而是失意者的故乡,所以一直以来,雕琢不多,附会也少,还是自然清新的本色。自王朝云伴苏东坡谪惠,这湖就有了灵魂,有了生命,与其人一样,得意时不张狂,失意也不露消沉之色。“一自坡公下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千年的湖绝非一时兴起挖个水坑放几条小船可比。
                  ④西湖曾经很远,离我二十年;西湖很近,离马路只烟头一闪一灭的距离。岸边一样是尖锐的嘈杂,物欲横流,人气蒸腾。湖山做温柔的抵抗,眠鸥浴露,洗眼净心,这情景陡增了我柔可克刚的信念。温柔就是力量!这里四季并不分明,你依然能神往于她动人的风姿。黄昏时分,千年的诗意沁人心脾,白云酣醉,湖上好风如水。
                  ⑤真诚地来,就会迎面撞上永生在文字里的人物,也是囚禁在时光中的英雄。那唱“大江东去”的人,也曾吟“临断岸新绿生时,是落红带愁流处”,不留纠缠的酸腻,只有清醒的凉意、自觉的苦闷,沉净如秋水长天。旷达人生的感伤也是明亮的,然纵有高才雅量,也难免悟透现实而又不合时宜的悲凉,只有朝云能解,只有知已落泪。
                  ⑥最是那传说惹人疲惫,在月白风清之夜,西湖孤山上,苏东坡因思念而梦见已逝的朝云来到面前,衣裙是湿的,因问原由,朝云说:“湖上无路,妾涉水而来。”梦醒后发愿建堤。传说凄美,如樱花似雨落,轻轻地打在会疼的心上。
                  ⑦几年不读书写字,真过了些清静的日子,时候到了就免不了沉淀的思绪又泛了上来,却已酿造不成某种情怀,风云再起时江湖已改,山河依旧处梦里情怀。今日只因“湖山此地曾埋玉,风月其人可铸金”,所以我要歌唱,我会感伤。子期不听,伯牙摔琴谢知音;朝云一泪,东坡绝唱敬红颜。
                  ⑧二十年前,井边汲水的少年听到“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留下无名的感伤,二十年后心花开放时却是清晰的寂寥。今人只慕天才高放,千古文章;不识一泪永驻红颜,已漏隔世遗香。
                  ⑨身在大好湖山,怀想风流人物,我当在“一亭孤月冷梅花”的夜晚来看你挂泪的容颜。一日不短,二十年不长。你是镜中一湖春水,等待风来;我是走进镜中的人,不知还能不能出来。你等待了很久,我也等待,香魂归来在晚秋。
                  ⑩街灯眩目,只因忘记了星空。在这个演员登台而将英雄当成道具的年代,在这个各路烟尘都敢与日月争辉的年代,我还是要以人们生活的土地立脚,借西湖之水抽空将天空打扫。仰望星辰,勇敢的人们将洒下热泪;低头看水,何日能“见志士弹冠而起”?
                  ⑪离去,不做沉重的回眸,只是离去。别了,那二十年中流出的一日时光。
              (1)请简要分析文章第⑥段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
              (2)解释下列句子在文中的含义。
              ①西湖曾经很远,离我二十年;西湖很近,离马路只烟头一闪一灭的距离。
              ②今人只慕天才高放,千古文章;不识一泪永驻红颜,已漏隔世遗香。
              (3)请简要赏析第⑧段话的表达特色。
              (4)作者说,苏东坡是“囚禁在时光中的英雄”,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 4.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托尔斯泰的眼泪
               余 杰
                 ①年轻的艺术家夏里亚宾跟友人、音乐家拉赫玛尼诺夫一起去看望托尔斯泰。夏里亚宾回忆文章中这样写道:“要知道,这是我有生以来初次面对这样一位以其语言和思想令世人激奋的巨匠。以前我只是从画像上见过列夫•托尔斯泰,现在是活生生的本人。”以前,他从照片上得出的印象,托尔斯泰不仅是精神的巨人,而且身材魁梧:高大、健壮、宽肩阔背。但是,此时此刻的托尔斯泰却是中等偏矮的个子。托翁亲切随和地向他伸出手来,小伙子感到非常害羞。即使是比夏里亚宾年长的拉赫玛尼诺夫,也感到很紧张,双手冰凉,小声说:“如果让我演奏,真不知怎么办--我的手都冻僵了。”
                 ②果然,托尔斯泰请拉赫玛尼诺夫弹一曲。夏里亚宾忐忑不安,看来自己也要被点将唱歌了。不出所料,托翁让两人一起表演歌曲《老伍士》.托翁恰好坐在他的对面,两手插在短衫的皮腰带里。夏里亚宾有时无意中把目光投向托翁,发现托翁兴致勃勃地盯着自己,注视着自己的眼睛和嘴巴。当夏里亚宾含着泪水唱出将被枪毙的士兵最后一句话:愿上帝保佑你们回到家乡吧。托翁抽出手来擦去了流下的两滴眼泪。
                 ③许多人把写过《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的托尔斯泰看作是遥不可及的巨人,当然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真正的伟大却是平凡。托尔斯泰的那一串眼泪让我们窥见了他作为普通人的脆弱。在听演唱的时候,他并没有把自己当作“托尔斯泰”来看待,他完完全全地投入到演唱者所创造的艺术氛围之中。这时,他成了一个普通的听众。正是在这种平常的心境下,他不知不觉地流下了眼泪。这个时候的托尔斯泰才是最自由的,也是最美的。流泪的托尔斯泰比海伦还要美丽,我觉得。
                 ④在托尔斯泰生命的最后一年里,与他最亲近的人物之一是年轻的秘书费•布尔加科夫。布尔加科夫是托尔斯泰热情的崇拜者,当时是莫斯科大学的学生。他在《列夫 •托尔斯泰一生的最后一年》中回忆到第一次到托翁家的情形。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穿着西伯利亚式的毡靴,精神抖擞、容光焕发地走进来。“我真高兴,非常高兴,”他说,“你来了,我需要您的帮助……”片刻之后,托翁关切地问:“您的嘴唇怎么这么干哪?您不舒服吗?”布尔加科夫回答说,可能是累了,因为晚上在车厢里没有睡好。“那你就躺着吧,”托翁指着沙发对布尔加科夫说,“休息一下,好好休息休息!”当我读到这个片断时,久久不想翻过去。这是一座怎样的大山啊,你已经感受不到它的高度。有的半高的山,很有些凌人的气质,做出一副张牙舞爪的样子来。
                 ⑤看看真正的大山吧--这位代表着一个时代精神的最高成就的老人是怎样待人接物的:一见面,托翁就把年轻人当作家里人。托翁面对20出头、名不见经传的小伙子时,就像是老爷爷见到小孙子一样。托翁真不愧是大作家,一个照面就发现了年轻人干裂的嘴唇。那句问候,真是让人如坐春风。一切繁文缛节都显得多余了。
                 ⑥那些汗牛充栋的颂歌,在这样一些细节面前轻如鸿毛。流着眼泪的托尔斯泰,是不需要任何颂歌的。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许多人把托尔斯泰看作是遥不可及的巨人,这其实是不准确的。生活中的托尔斯泰和常人一样有喜怒哀乐。
              B.“一切繁文缛节都显得多余了”,这句话意在表明托尔斯泰是真诚关心别人的。没有过多的客套,没有程式化的接待,有的是对每一位来访者最真诚的关心、问候。
              C.选文引述了费•布尔加科夫《列夫•托尔斯泰一生的最后一年》中回忆第一次到托翁家的情形时说到“当我读到这个片段时,久久不想翻过去”,这是因为这一细节描写取材于生活小事,写得非常精彩。
              D.文章以年轻艺术家夏里亚宾和音乐家拉赫玛尼诺夫以及年轻的费•布尔加科夫来衬托对比托尔斯泰的“真正的伟大却是平凡”的特点。
              E.夏里亚宾、拉赫玛尼诺夫两人拜访托翁并合作表演《老伍士》.托尔斯泰被眼前的这两位年轻人深深感动了,以致流下了眼泪。
              (2)文章第①段花大量笔墨写夏里亚宾和拉赫玛尼诺夫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3)文中第③段中说“真正的伟大却是平凡”,托尔斯泰的伟大与平凡体现在哪些地方?请简要说明。
            • 5. 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问题。
              雪 白王开岭    叫人感念和思痛的东西愈来愈多了。比如雪。
                  在我的印象里,雪是世界上最辽阔最庄严最富有诗意和神性的覆盖物。她使我隐约想到“圣诞、人类、福祉、博爱、命运”这些宗教和集体意味很浓的词。
                  那神秘无极的洁白;庞大的包容一切的寂静;纯银般安谧宽仁的光芒;浑然天地梦色绝尘的巍峨与澄明……
              拿什么更美的形容她呢?她已被拿去形容世间所有美的意境了。
                  童年时,我的心里溢满了雪。比大地上的棉花多得多。那时候,大地依然贫穷,贫穷的孩子常常想:要是地里的雪全变成棉花该多好呵……如今,我们身上有的是厚厚的棉花了,而大地,却失去了那洁白的相濡以沫的覆护。
                  那时候,一个冬天常常有好几场惊心动魄的大雪。有时连续着,不舍昼夜地下;天凛地冽,银装素裹。夜晚白得耀眼,像火把节,像过年,很令人鼓舞和感动。记得初中语文里有篇杜鹏程的《夜走灵官峡》,一开头即是“纷纷扬扬的大雪又下了一整夜……”
                  那种盛大的雪况现在回忆起来很有些隐隐动容和“俱往矣”的悲壮。不知如今的孩子会不会问:真有那么多的雪么?
                  是真的。雪不仅多,而且美。
                  记得当时班里有个家境很穷的女生,又瘦又黑,像棵细细的老也长不大的豆芽儿。-次作文课上她灵机一动把雪比喻成了“雪花膏”,她说:“那天夜里,我看见天上飘起了雪花膏……”她念的时候同学们全笑了,连戴眼镜的老师也哧哧笑了,说她是“异想天开”。于是老师接着给我们讲“异想天开”是什么意思。我就是从此学得这个成语的。老师讲“异想天开”的时候女生趴在水泥桌上(当时课桌是用水泥板搭的)呜呜哭出了声……不久,她因家贫便辍了学。
                  许多年后,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我记起了这件事。我猛然发现那个“雪花膏”的比喻其实是多么生动而富有诗意啊!
                  雪。雪花膏的雪。女孩儿的雪。
                  在我所见过的比喻中,这是最珍贵最难忘的一个。也是最伤感的一个。
                  要知道当时穷人家的女儿是用不起雪花膏的。美丽的如诉如泣的雪花膏。
                  不知从何时起,有个声音问:我们的雪呢?
                  从前的那些梦想,有的很快就兑现了,比如棉花,比如雪花膏和课桌……另外一些虽遥遥无期,但我们并不苛求,慢慢来,一切都会有的,没有的都会有的……
                  是的,我们相信,时间已悄悄印证了这点。但另一个事实是:我们曾经有过的,现在却没有了。
                  比如雪。我们有了无数的雪花膏,甚至有了比雪花膏还雪花膏的雪花膏,可我们的雪呢?那“千树万树梨花开”的雪呢?
                  偶尔碰上一回,可那是怎样的情景啊--
                  稀稀落落粉针或粉末状的碎屑,仿佛老人凋谢的白须,给风一击,给地面轻轻一震,即消殒了。
                  这哪里是雪?分明是雪的骸,是死去的雪。
                  衰败的迹象即这个时侯显露的。我留意到了冬日的憔悴,地温的爬升,空气的浮躁,河流、树木和鸟的稀少……眯起眼睛,我辨认出菜叶上的斑点,阳光中的尘埃和可疑的飞来飞去的阴影……最后,我还跟踪一只绿色的苍蝇,于是发现了第二,第三……
                  从前不是这样子的。
                  纯洁简美的东西愈来愈少。地球上,已很难留得住雪了。
                  人类创造一切的同时也破坏着一切,许多优雅的古典的秩序被打碎了,颠覆了,消解了,包括季节、生态、法则、价值、信仰和艺术……我们狂妄地征伐却失去了判断,拼命地拥有又背叛着初衷,我们消灭了贫穷还消灭了什么?
                  这是一个欲望大得惊人的掘金年代。抒情的方式正在消失。只有物的欲望。欲望。
                  我感到了不安,感到了冬天背后那双忧郁哀怨的眼睛,那些威胁她的莫名的危险……我开始了怀念,怀念那些已经流逝和几要逝去的东西,比如童年、雪、自然和本色,比如古典、村野、棉布、美和纯净……
               (选自《精美散文读本》)
              (1)本文开头写到“叫人感念和思痛的东西愈来愈多了。比如雪”,根据全文内容,请分条概述作者感念雪的原因。
              (2)请简述“不知从何时起,有个声音问:我们的雪呢?”这一段在文中的作用。
              (3)作者“感到了不安的”东西有哪些?请作简要陈述。
            • 6.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回答下列各题。

              梁实秋
                  ①我爱鸟。
                  ②从前我常见提笼架鸟的人,清早在街上溜达(现在这样有闲的人少了).我感觉兴味的不是那人的悠闲,却是那鸟的苦闷。胳膊上架着的鹰,有时头上蒙着一块皮子,羽翮不整的蜷伏着不动,哪里有半点瞵视昂藏的神气?笼子里的鸟更不用说,常年关在栅栏里,饮啄倒是方便,冬天还有遮风的棉罩,十分的“优待”,但是如果想要“抟扶摇而直上”,便要撞头碰壁。鸟到了这种地步,我想它的苦闷,大概是仅次于贴在胶纸上的苍蝇,它的快乐,大概是仅优于在标本室里住着吧?
                  ③我开始欣赏鸟,是在四川。黎明时,窗外是一片鸟啭,不是吱吱喳喳的麻雀,不是呱呱噪啼的乌鸦,那一片声音是清脆的,是嘹亮的,有的一声长叫,包括着六七个音阶,有的只是一个声音,圆润而不觉其单调,有时是独奏,有时是合唱,简直是一派和谐的交响乐。不知有多少个春天的早晨,这样的鸟声把我从梦境唤起。等到旭日高升,市声鼎沸,鸟就沉默了,不知到哪里去了。一直等到夜晚,才又听到杜鹃叫,由远叫到近,由近叫到远,一声急似一声,竟是凄绝的哀乐。客夜闻此,说不出的酸楚!
                  ④在白昼,听不到鸟鸣,但是看得见鸟的形体。世界上的生物,没有比鸟更俊俏的。多少样不知名的小鸟,在枝头跳跃,有的曳着长长的尾巴,有的翘着尖尖的长喙,有的是胸襟上带着一块照眼的颜色,有的是飞起来的时候才闪露一下斑烂的花彩。几乎没有例外的,鸟的身躯都是玲珑饱满的,细瘦而不干瘪,丰腴而不臃肿,真是减一分则太瘦,增一分则太肥那样的秾纤合度,跳荡得那样轻灵,脚上像是有弹簧。看它高踞枝头,临风顾盼--好锐利的喜悦刺上我的心头。不知是什么东西惊动它了,它倏的振翅飞去,它不回顾,它不悲哀,它像虹似的一下就消逝了,它留下的是无限的迷惘。有时候稻田里伫立着一只白鹭,拳着一条脚,缩着颈子,有时候“一行白鹭上青天”,背后还衬着黛青的山色和釉绿的梯田。就是抓小鸡的鸢鹰,啾啾的叫着,在天空盘旋,也有令人喜悦的一种雄姿。
                  ⑤我爱鸟的声音鸟的形体,这爱好是很单纯的,我对鸟并不存任何幻想。有人初闻杜鹃,兴奋的一夜不能睡,一时想到“杜宇”“望帝”,一时又想到啼血,想到客愁,觉得有无限诗意。我曾告诉他事实上全不是这样的。杜鹃原是很健壮的一种鸟,比一般的鸟魁梧得多,扁嘴大口,并不特别美,而且自己不知构巢,依仗体壮力大,硬把卵下在别个的巢里,如果巢里已有了够多的卵,便不客气的给挤落下去,孵育的责任由别个代负了,孵出来之后,羽毛渐丰,就可把巢据为己有。那人听了我的话之后,对于这豪横无情的鸟,再也不能幻出什么诗意出来了。我想济慈的“夜莺”,雪莱的“云雀”,还不都是诗人自我的幻想。与鸟何干?
                  ⑥鸟并不永久的给人喜悦,有时也给人悲苦。诗人哈代在一首诗里说,他在圣诞的前夕,炉里燃着熊熊的火,满室生春,桌上摆着丰盛的筵席,准备着过一个普天同庆的夜晚,蓦然看见在窗外一片美丽的雪景当中,有一只小鸟跼蹐缩缩的在寒枝的梢头踞立,正在啄食一颗残余的僵冻的果儿,禁不住那料峭的寒风,栽倒地上死了,滚成一个雪团!诗人感喟曰:“鸟!你连这一个快乐的夜晚都不给我!”我也有过一次类似经验,在东北的一间双重玻璃窗的屋里,忽然看见枝头有一只麻雀,战栗的跳动抖擞着,在啄食一块干枯的叶子。但是我发现那麻雀的羽毛特别的长,而且是蓬松戟张着的;像是披着一件蓑衣,立刻使人联想到那垃圾堆上的大群褴褛而臃肿的人,那形容是一模一样的。那孤苦伶仃的麻雀,也就不暇令人哀了。
                  ⑦自从离开四川以后,不再容易看见那样多类型的鸟的跳荡,也不再容易听到那样悦耳的鸟鸣。只是清早遇到烟突冒烟的时候,一群麻雀挤在檐下的烟突旁边取暖,隔着窗纸有时还能看见伏在窗棂上的雀儿的映影。喜鹊不知逃到哪里去了。带哨子的鸽子也很少看见在天空打旋。黄昏时偶尔还听见寒鸦在古木上鼓噪,入夜也还能听见那像哭又像笑的鸱枭的怪叫。再令人触目的就是那些偶然一见的囚在笼里的小鸟儿了,但是我不忍看。
              【注】①瞵视:瞪着眼看。昂藏:仪表雄伟、气质不凡的样子。②跼蹐(jújí):拘束,不敢放纵。
              (1)请简要概括这篇散文的写作思路。
              (2)第二段写鸟儿的“苦闷”,有什么作用?
              (3)文章第四段的语言表达很有特色,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赏析。
              (4)这篇散文作者善于联想,在写鸟的各种情态时,十分自然地联想到了济慈、雪莱、哈代有关鸟的作品,还联想到自己经历中有关鸟的种种镜头。请联系作品探究这样联想的好处。
            • 7.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邹汉明
                  瓦是江南的黑眉毛。在一个优美的弧度里,江南的娟秀,江南的妩媚,随着木格子花窗里一个眼神的流转,江南的性格就在高处的一片瓦楞上一览无遗了。粉墙黛瓦,原本就是江南的老底子,江南的主色调,千百年来一直没有变更过。黑与白,再加上大红,就是民间江南一年四季的脸色。瓦的黑眉毛,配合着白粉墙那张光泽细腻的脸,就显现着一种古老的朴素--这种朴素庇护着幅员辽阔的水乡的居民。这样的色调最是适合回忆--江南也只有在回忆中才容光焕发。
                  眼前的江南,这道弯弯的眉毛在一种怪异的时尚中已经被拔得差不多了。江南只剩下一堵单调的白粉墙,仿佛是民间文化近一百年里受尽惊吓后的一个惨白背影。没有瓦的江南,还算江南吗?江南的瓦,就是标有江南日期的一个邮戳。
                  老底子江南的瓦,是土窑里用稻柴烧制出来的。我小时候,为了一点微薄的报酬,曾去大队的土窑上劳动--扒开码得整整齐齐的瓦面上的稻柴灰,我将它们自土窑里取出,搬到场地上。这是我与瓦有过的最亲密的一次接触。我得感谢江南的瓦,感谢那些瓦的碎片。我的少年时代几乎是相伴着一堆碎瓦片长大的。我家门前不远处,有很大的一堆碎瓦,据说是开挖河道时堆成的,平时,这堆碎瓦成了我玩乐的对象。我将它们一片片取出,对着平静如镜的水面一一削去。瓦片跳跃着前进,水面上顿时出现一连串的波纹。这种游戏乡下叫做削水漂--我玩,削水漂玩出了精。长大后,在城市里,我看到成人的另一种削水漂方法,并由此发明了一个隐喻,将大把大把的钱扔进某个地方,没了,就说打了水漂--看来,玩乐也是有它一成不变的主题的。且说这一堆瓦片。也让村里的蛮横少年吃足了苦头,他们时常成群结队来欺侮小他们几岁的我。更多的时候,我捡起这些碎瓦片当武器,奋力掷到他们的脑袋上……对于瓦,我因此有了一种本能的亲近,因为它曾经庇护了我孤单的童年,捍卫了我小小的尊严。
                  时间渐渐地远去了,仿佛那些碎瓦片,沉到了水底,又被淤泥覆盖。但是每到梅雨季节,我仍会对着镶嵌在天空里的一片瓦楞发愣--黑色的瓦楞上不时会看到颤巍巍的小植物--这就是瓦楞花,纤细得须凝神才能看清楚,孱弱得仿佛是诗人呼出的最后一口精气,风一来就会吹走。还有,长夜漫漫的日子,雨滴聚集在瓦楞沟里,形成江南的檐雨。檐雨滴答,孤寂的神经被一条怯生生的水线拎着--这情景,这声音,如果让嘉兴南门东米棚下的赢弱少年朱生豪看到,听到,怕又要做梦,又要失眠--“要是我们两人一同在雨声里做梦,那境界是如何不同,或者一同在雨声里失眠,那也是何等有味。”(朱生豪写给宋清如的信,如今成了两人合葬墓的墓志铭)檐雨清脆的滴答声,徒增少年的孤寂。现在好了,这样连成一片的瓦楞在江南已经见不到了。雨声已经没有了依傍,不知道一位罕见天才的孤独还在不在,不知道那根失眠的神经是不是还垂直在天地之间。
                  我有时候会傻傻地思量:没有了瓦,寒冬腊月里,江南的白雪下到什么地方去呢?天上的雪,原是为了瓦在地上千年的等待应约而来的。瓦于我,是一份眷恋。瓦与雪,一黑一白,共同构成了江南最初的诗意--或许还是最饱满的诗意。
              (选自《江南词典》略有改动)【注】:朱生豪(1912-1944)浙江嘉兴人;翻译家,诗人。共译莎剧31部半。是我国第一部外国文学全集一《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者。在听说日本等外国某些人嘲笑中国翻译不出莎士比亚的著作,是“一个没有文化的国家”后,他立志翻译《莎士比亚全集》,坚持十年,历尽心血,终于译出《莎士比亚全集》.1987年宋清如先生将朱生豪的31部莎士比亚戏剧翻译手稿捐献给嘉兴市图书馆收藏。
              (1)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A.作者用“瓦是江南的黑眉毛”写出了普通的瓦能传递出江南的娟秀与妩媚的特点。
                B.没有了黑黑的瓦做屋顶,江南也就失去了自己的性格,江南也就迷失了自我。
                C.我眷念瓦,只是因为它曾经庇护了我孤单的童年,捍卫了我小小的尊严。
                D.江南黑白搭配的色调既能突出江南朴素的风格,也能构成江南饱满的诗意。
                E.“雨声已经没有了依傍,不知道一位罕见天才的孤独还在不在”意思是说江南现在很少下雨,也就少了清脆滴答的雨声,生活也就少了许多诗意与多愁善感。
              (2)瓦对于江南的重要性有哪些?结合文本,简要举例分析。
              (3)“要是我们两人一同在雨声里做梦,那境界是如何不同,或者一同在雨声里失眠,那也是何等有味。”作者引用该句有何作用?
              (4)作者认为:“没有瓦的江南,还算是江南吗?江南的瓦,就是标有江南日期的一个邮戳。”你赞同作者的观点吗?联系现实说说自己的理由。
            • 8.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上善若水
                  ①一定要在黄昏时分听《二泉映月》.琴弓的马尾吃住了夕阳最后的光芒,晚风习习。这时候你可以来闻,青草的香透窗而来;这时候你要坐下来静静地摆弄出一个姿势来听,映月的泉水,把满月的金黄锯开一个回环的小缝儿,听觉、悟觉,款款地把一段旧事牵扯出来,让它从树影斑斑的暗处淌出,在寂寞阳光深处,在波折动移的阐释之外,打通你生命所有的孔窍。你抬起头时,大地已在眼睛的速梦中白茫茫一片,你会感觉到其中闪亮着人间好景--月下泉音。
                  ②这是华彦钧先生留培我们这个世界的一个最好的礼物。这住潦倒的流浪艺人把他身上具备的最后力量涌现在琴弓的马尾上。我看到了丘陵和山冈,看到了泉水流经时溅湿了我的思想,而华彦钧先生关于他对光明月色的向往--正拖着一尾素泉一粼一粼地向我涌来。
                  ③现在没有多少人能知道华彦钧先生,只知道瞎子阿炳。五十多年来,凡是演奏过他的作品、听说过他的人,都无法将他忘记,对他的思念几乎成了一种迈不过去的心槛。他与我们站成了一个遥远的距离,不仅是时空的,还有心理的,包括他凄婉的爱情。华彦钧,是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人们对他的尊称。他的俗名叫阿炳,因为双眼枯萎,人们又叫他瞎子阿炳。他的眼睛看不到阳光由赤红褪成淡金了,偶或云色水汽轻浅淡薄时也感觉不到天穹明净高远了。绵密的时间从他眼前划过时,凉意渐生,秋凉叶黄,冬雪凌乱。沉潜于被岁月流失的缤纷世间。他的心在遍地霉朽腐烂的土地上居然长出了茎状的芽苞,是为了道出他深藏心声的赌博吗?
                  ④他活着时知音难觅,生命末了遇到了一个知音--杨荫浏教授。教授使他死后知音遍布天下。所以说知音不在多,一个足矣。杨荫浏是在建国初期为抢救濒临灭绝的文化遗产而寻访阿炳的。阿炳在一个黄昏演奏了乐器二胡,他当时的演奏肯定不如现在的音乐人演奏得好,但是他有一种朴雅的气韵,一种无言的召唤。他在撞击杨荫浏心灵的同时,也在为自己的命运叹息和落泪,他不知道杨荫浏的心此刻已经碎了。阿炳望着杨荫浏,扬荫浏看到的是一张嵌在稀疏的头发下边的脸,那是一张坚硬的存在的脸啊,两只眼睛犹如苍凉的两潭死水,却有着一股不言而喻的气势。杨荫浏说,此曲只应天上有!阿炳张了张嘴。幸福刹那就溢满了瞎子的眼窝。阿炳说,我这个曲儿还没有名。杨荫浏想了想说,就叫“二泉映月”吧。阿炳感叹了一声:遇到神仙了!
                  ⑤生命中最美好的年华和生活中最坚实的部分从道观起始,夸他魂牵梦绕而又无以为继,也成就了他生命的辉煌和危途。他跪在干瘪的玉皇像前,张着空洞的眼,他听到呜嘤的风穿过厅堂,一些散板乐段,拖着长音飘来,他读出了一股很浓的味儿,是音乐的味儿,他从此和庄周一样化蝶了。阿炳,何等规模的一个落魄道人啊,当他把二胡吊挂在自己的胸腔时。他深凹的眼睛就明澈了,而引领他的那个女人,一位平常的“雅”人,在惠山的小桥上,混沌中的风景是让人惊艳的。
                  ⑥我是在电视里看到这样的景致的:一男一女,臃肿和消瘦,弦子和琵琶。穿过风声雨雾走近来。我恍然、寒意,还有小小的惊悸,恨不真切是当时。一个往极致里推的景啊,景啊,“自有定数,何待再说”!
                  ⑦这世界上真的是有神仙?假如说真有神仙,谁敢说阿炳不是神仙!此曲只应天上有啊。我的一位女友说:“这一辈子最想嫁的人就是阿炳,陪他走过磨难多端的时光,在他用生命悟出来的音乐中幸福到死。”我最初理解她时我以为她是作秀,现在,当我明白了什幺叫惊世绝唱时,我同时也明白了什么叫惊世绝想。
                  ⑧惠山的泉啊,不碍不滞,向死而生,阿炳以肉体在人世间极为短暂的旅行中完成了对爱如此细腻、温情而深切的体验;他内心存在着怜悯和大痛,一切都化成了联翩而至、跳跃闪烁的意象,并散发出了悠长绵密的醇香。难怪日本著名指挥家小译征尔说,《二泉映月》应当跪下来听。老子曰:“上善若水。”难怪杨荫浏先生要赋予它泉的灵性。泉不落水相,在有月亮的晚上跳泼着银色的光芒,像一个宽阔的胸膛,将世间美好的亮聚集到一起,运化,运化,运化。
                  ⑨我惊骇我在《二泉映月》中已经深陷得太久,太久,太久了。
              (选自《中国现当代随笔•今世今生》文化艺术出版社,有增删。作者:葛水平)
              (1)第①段的描写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概括。
              (2)为什么说“《二泉映月》应当跪下来听”?请简要分析。
              (3)请简要分析文中阿炳的形象。
              (4)本文主要写阿炳和《二泉映月》,为什么却取题为“上善若水”?请加以探究。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寂     寞
              龙应台
                  ①曾经坐在台北市议会的议事大厅中,议员对着麦克风咆哮,官员在挣扎解释,记者的镁光灯闪烁不停,语言的刀光剑影在政治的决斗场上咄咄逼人。我望向翻腾暴烈的场内,调整一下自己眼睛的聚焦,像魔术一样,“倏”一下,议场顿时往百步外退去,缩小,声音全灭,所有张开的嘴巴、圆瞪的眼睛、夸张的姿态、拍打桌子的扬起的手,一瞬间变成黑白默片中无声的慢动作,缓缓起,慢慢落……
                  ②我坐在风暴中心,四周却一片死静,这时,寂寞的感觉,像沙尘暴的漫天黑尘,以鬼魅的流动速度,细微地渗透地包围过来。
                  ③曾经三十天蛰居山庄,足不离户。坐在阳台上记录每天落日下山的分秒和它落下时与山棱碰触的点的移动。有时候,迷航的鸟不小心飞进屋内,拍打着翅膀从一个书架闯到另一个书架,迷乱惊慌地寻找出路。
                  ④在特别湿润的日子里,我将阳台落地玻璃门大大敞开,站在客厅中央,守着远处山头的一朵云,看着这朵云,从山峰那边弥漫飘过来、飘过来,越过阳台,全面进入我的客厅,把我包裹在内,而后流向每个房间,最终分成小朵,从不同的窗口飘出,回归山岚。
                  ⑤冰箱永远是空的。好朋友上山探视,总是带点牛奶面包,像一个社会局的志工去探视独居老人。真正断炊的时候,我黄昏出门散步,山径边有农人的菜田,长出田陌的野菜,随兴拔几把回家,也能煮汤。
                  ⑥夏天的夜空,有时很蓝。我总是看见金星早早出现在离山棱很近的低空,然后月亮就上来了。野风吹着高高的枫香树,叶片飒飒作响,老鹰独立树梢,沉静地俯视开阔的山谷,我独立露台,俯视深沉的老鹰。
                  ⑦我细细在想,寂寞,是个什么状态;寂寞,该怎么分类?
                  ⑧有一年的十二月三十一日晚上,朋友们在我的山居相聚,饮酒谈天,十一时半,大伙纷纷起立,要赶下山,因为,新年旧年交替的那一刻,必须和家里那个人相守。朋友们离去前还体贴地将酒杯碗盘洗净,然后是一阵车马滚滚启动、深巷寒犬的声音。五分钟后,一个诗人从半路上来电,电话上欲言又止,意思是说,大伙午夜前刻一哄而散,把我一个人留在山上,好像……他说不下去。
                  ⑨我感念他的友情温柔,也记得自己的答复:“亲爱的,难道你觉得,两个人一定比一个人不寂寞吗?”
                  ⑩他一时无语。
                  ⑪寂坐时,常想到晚明张岱。他写湖心亭:
                  ⑫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雪、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⑬深夜独自到湖上看大雪,他显然不觉寂寞--寂寞可能是美学的必要。但是,国破家亡、人事全非、当他在为自己写墓志铭的时候呢?
                  ⑭蜀人张岱,陶庵其号也。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书蠹诗魔,劳碌半生,皆成梦幻。
                  ⑮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帙,缺砚一方而已。布衣疏莨,常至断炊。回首二十年前,真如隔世。
                  ⑯有一种寂寞,身边添一个可谈的人,一条知心的狗,或许就可以消减。有一种寂寞,茫茫天地之间“余舟一芥”的无边无际无着落,或许只能各自孤独面对,素颜修行。
              (1)①②两段文字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2)第⑥段用“沉静”、“深沉”形容老鹰,谈谈你对这一形象的理解。
              (3)文章后半部分,作者联想到张岱,并引用其文章和墓志铭的意图是什么?
              (4)文章结尾提到“有一种寂寞,或许只能各自孤独面对,素颜修行”,联系全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 10. 窗前那片绿色    ①我常喜欢站在窗前向外眺望,远山、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尽收眼底。我家的窗口很大,但我总觉得这窗口还缺少点什么。
                  ②缺少点什么?缺少一抹淡淡的绿色,在窗前。也许,这是我对生活产生的不应有的奢望。
                  ③我的这点心绪,有一天让细心的妻子发现了。已经记不清是哪个双休日的早晨,妻子早锻炼爬惠山回来,捎带了一束绚丽的鲜花,她无声地把这束鲜花插进了那只久搁的玻璃花瓶里,然后轻轻地放在窗前我那张旧书桌上。
                  ④淡淡的绿,淡淡的香,我的眼睛为之一亮。昔日缺点什么的窗口,在这个清晨变得如此让人赏心悦目。我心里有种难以诉说的喜悦。
                  ⑤淡淡的绿,淡淡的香,我惆怅,心底又飘出几许淡淡的哀愁。绿色,难道不能永恒吗?看来,我渴望的窗前那一抹绿色,(A)只不过是一个虚幻的梦罢了。
                  ⑥想不到梦有时真能成真!
                  ⑦一天清晨,我走近窗口时意外地发现,窗对面竞有一片淡淡的绿色。我好兴奋,虽说这绿色在我窗口对面,并不属于我。可以想象,对面窗口的主人是一个种花的好手,他在窗台下搭了一个很大的花架,花架上摆放的盆景千姿百态,有铁树,有茶花,有五针松,还有许多我都叫不上名称的花。那浓浓的绿,绿了窗口,也绿了空气。谁只要看上一眼,便难以忘怀。
                  ⑧这个窗口的主人是谁?我好几次有意伫立在窗口,想认识一下花的主人,但每次都失望,在我心中,对面的窗口似乎有一种神秘的诱惑。
                  ⑨“这是新搬来的。你不是想在窗前有点绿色吗?”妻子说。
                  ⑩尽管无缘相识,但在我想象中,要搞成这样一个气派的花坛,没有一点高超的手艺,岂能行?这个新来的主人,一定是位喜欢美化生活的人。因为要摆弄这些花草,每天非得花去不少时间。想得越多,那窗口的绿色就越有魅力。我忍不住想冒昧地去敲开这家主人的门,可我没去。
                  ⑪为何非要见识这位主人呢?
                  ⑫留一点想象在心间,(B)不是生活给予的一个温馨的梦吗?
                  ⑬一个春日,街道搞居民花展,我家虽拿不出一盆花去参展,但我也凑个热闹,去欣赏了一番。在众多的错落有致摆放的盆景中,我突然在一盆造型别致、颇具神韵的五针松前落了脚,好熟悉的绿,好熟悉的虬枝,这一定是我那对面窗口的主人的杰作。当组委会宣布五针松获一等奖时,我随即用目光死死盯住了人群,他一定是我神交已久的芳邻!
                  ⑭他来了。他挤出了人群,戴一副墨镜,不高的个儿,在一位年轻少妇的搀扶下,走向领奖台。
                  ⑮“居民同志们,这是一位盲人的杰作!”组委会主任显得异常激动。
                  ⑯人群中,顿时响起了一片掌声。
                  ⑰我惊呆了,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和眼睛。
                  ⑱(C)这就是我孕育了整整一个冬天的梦! 他就是构成神秘、构成诱惑、驱使我想要去采访的那个窗口的主人。
                  ⑲他,怎么会是那个看不到半点绿色的盲人!在一片黑暗的世界里,他为什么如此苦苦地迷恋窗前的那一片绿色?
                  ⑳何为绿色?面对着他,我猛然有悟。
                  ㉑也许,人生就是这样,只要精神的青藤不死,即使在失落光明和希望的地方,往往也能长出新的绿芽!
                  ㉒我从窗前读懂了一首诗,一首绿的诗,一首关于生命的诗。
              (1)第⑦段中“那浓浓的绿,绿了窗口,也绿了空气”,你如何理解这三个“绿”字?答:    
              (2)“我惊呆了,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和眼睛”的原因是什么?答:    
              (3)说说文中画线的三个句子中的“梦”的含义。
              答:(A)    
              (B)    
              (C)    
              (4)文章结尾,为什么说读懂了“一首关于生命的诗”?结合文章,联系生活,谈谈你的看法。
              答:    
              (5)仿写下面句子: 
              人生就是这样,只要精神的青藤不死,即使在失落光明和希望的地方,往往也能长出新的绿芽!
              人生就是这样,只要    ,即使    ,往往也能    !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