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回答下列各题。
              也是水湄
              张晓风
                  那条长几就摆在廊上。
                  廊在卧室之外,负责数点着有一阵没一阵的夜风。
                  那是四月初次懊热起来的一个晚上,我不安地坐在廊上,十分不甘心那热,仿佛想生气,只觉得春天越来越不负责,就那么风风雨雨闹了一阵,东渲西染地抹了几许颜色,就打算草草了事收场了。
              这种闷气,我不知道找谁去发作。
                  丈夫和孩子都睡了,碗筷睡了,家具睡了,满墙的书睡了,好像大家都认了命,只有我醒着,我不认,我还是不同意。春天不该收场的。可是我又为我的既不能同意又不能不同意而懊丧。
                  我坐在深褐色的条几上,几在廊上,廊在公寓的顶楼,楼在新生南路的巷子里。似乎每一件事情都被什么阴谋规规矩矩地安排好了,可是我清楚知道,我并不在那条几上,正如我规规矩距背好的身份证上长达十个字的统一编号,背自己的身高、体重、履历、年龄、籍贯和家属。可是,我一直知道,我不在那里头,我是寄身在浪中的一片白,在一霎眼中消失,但我不是那浪,我是那白,我是纵身在浪中而不属于浪的白。
                  也许所有的女人全是这样的,像故事里的七仙女或者田螺精,守住一个男人,生儿育女,执一柄扫把日复一日地扫那四十二坪地(算来一年竟可以扫五甲地),像吴刚或薛西佛那样擦抹永远擦不完的灰尘,煮那像“宗教”也像“道统”不得绝祠的三餐。可是,所有的女人仍然有一件羽衣,锁在箱底。她并不要羽化而去,她只要在启箱检点之际,相信自己曾是有羽的,那就够了。那夜,我就坐在几上又不在几上,兀自怔怔地发呆。
                  我决定还要坐下去。是为了跟夜僵持?跟风僵持?抑是跟不明不白就要消失了的暮春僵持?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不要去睡,而且,既不举杯,也不邀月,不跟山对弈,不跟水把臂,只想那样半认真半不认真地坐着,只想感觉到山在,水在,鸟在,林在,就好了,只想让冥漠大化万里江山知道有个我在就好了。
                  我就那样坐着,把长椅坐成了小舟。而四层高的公寓下是连云公园,园中有你纠我缠的榕树,榕树正在涨潮,我被举在绿色的柔浪上,听绿波拍舷的声音。
                  于是,渐渐地,我坚持自己听到了“流水绕孤村”的潺湲水声,真的,你不必告诉我那是巷子外新生南路上的隆隆车声,车子何尝不是“车如流水”呢?一切的音乐岂不是在一侧耳之间温柔,一顾首之间庄严的吗?于无弦处听古琴,于无水处赏清音,难道是不可能的吗?
                  何况,新生南路的前身原是两条美丽的夹堤,柳枝曾在这里垂烟,杜鹃曾把它开成一条“丝路”,五彩的丝,而我们房子的地基便掘在当年的稻香里。
                  我固执地相信,那古老的水声仍在,而我,是泊船水湄的舟子。
                  新生南路,车或南,车或北,轮辙不管是回家,或是出发,深夜行车不论是为名为利,那也算是一种足音了。其中某个车子里的某一把青蔬,明天会在某家的餐桌上出现,某个车子里的鸡蛋又会在某个孩子的便当里躺着,某个车中的夜归人明天会写一首诗,让我们流泪,人间的扯牵是如此庸俗而又如此深情,我要好好地听听这水声。
                  如果照古文字学者的意思,“湄”就是“水草交”的意思,是水跟岸之间的亦水亦岸亦草的地方,是那一注横如眼波的水上浅浅青青温温柔柔如一带眉毛的地方。这个字太秀丽,我有时简直不敢轻易出口。
              今夜,新生南路仍是圳水,今夜,我是泊舟水湄的舟子。
                 忽然,我安下心来,春仍在。虽然这已是阴历三月的最后一夜了。正如题诗在壁,壁坏诗消,但其实诗仍在,壁仍在,因为泥仍在。曾经存在过的便不会消失。春天不曾匿迹,它只是更强烈地投身入夏,原来夏竟是更朴实更浑茂的春。正如雨是更细心更舍己的液态的云。
                  今夜,系舟水湄,我发现,只要有一点情意,我是可以把车声宠成水响,把公寓爱成山色的。
                  就如此,今夜,我将系舟在也是水湄的地方。
              (有删节)(1)联系上下文,理解第(5)段中作者感到“懊丧”的原因。
              (2)理解第(8)段中“可是,所有的女人仍然有一件羽衣,锁在箱底。她并不要羽化而去,相信自己曾是有羽的,那就够了”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3)联系全文,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忽然,我安下心来,春仍在。虽然这已是阴历三月的最后一夜了。正如题诗在壁,壁坏诗消,但其实诗仍在,壁仍在,因为泥仍在。曾经存在过的便不会消失。春天不曾匿迹,它只是更强烈地投身入夏,原来夏竟是更朴实更浑茂的春。正如雨是更细心更舍己的液态的云。”这一段的作用。
              (4)题目“也是水湄”富含深意,请结合文本内容加以探究。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笑谈大先生(节选)
              陈丹青
                  ①我问自己:为什么我这样子喜欢鲁迅呢?我来试着以一种私人的方式,谈论鲁迅先生。
                  ②我喜欢看他的照片,他的样子,我以为鲁迅先生长得真好看。
                  ③文革中间我弄到一本日记本,里面每隔几页就印着一位中国五四以来大作家的照片,郭沫若、茅盾、老舍、冰心的样子,各有各的性情与份量。近二十多年,胡适之、梁实秋、沈从文、张爱玲的照片,也公开发布了,也都各有各的可圈可点,尤其胡适同志,真是相貌堂堂。
                  ④五四那一两代人,模样就摆在那里。前些日子,我在三联买到两册抗战照片集,发布了陈公博、林伯生、丁墨村、诸民谊押赴公堂,负罪临刑的照片,即便在丧尽颜面的时刻,他们一个个都还是书生文人的本色。他们丢了民族的脸,照片上却是没有丢书生相貌的脸。我斗胆以画家的立场对自己说:不论有罪无罪,一个人的相貌是无辜的。
                  ⑤这时我就想到鲁迅先生。老先生这张脸非常不卖帐,又非常无所谓,非常酷,又非常慈悲,看上去一脸的清苦、刚直、坦然,骨子里却透着风流与俏皮……
                  ⑥而且鲁迅先生非得那么矮小,那么瘦弱,穿件长衫,一付无所谓的样子站在那里。他要是长得跟肖伯纳一般高大,跟巴尔扎克那么壮硕,便是一个致命的错误。可他要是也留着于右任那把长胡子,或者象沈君儒那样光脑袋,古风是有了,毕竟还是不像他。他长得非常像他自己,非常地“五四”;非常地“中国”,又其实非常地摩登……西洋人因为西洋的强大,固然在模样上占了便宜,可是真要遇见优异的中国人,那种骨子里的儒雅凝炼,脱略虚空,那种被彼得•卢齐准确形容为“高贵的消极”的气质,实在是西方人所不及。你将鲁迅先生的相貌去和西方文豪比比看,真是文气逼人,然而一点不嚣张。
                  ⑦我这不是以貌取人么?是的,在最高意义上,一个人的相貌,便是他的人。但以上说法只是我对老先生的一厢情愿,单相思,并不能证得大家同意的。好在私人意见不必证得同意,不过是自己说说而已。
                  ⑧我喜欢鲁迅,还因为老先生好玩,就文学论,就人物论,他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
                  ⑨“好玩”这个词,说来有点轻佻,这是现在小青年随口说的话,形容鲁迅先生,对不对呢?我想来想去,还是选了这个词。
                  ⑩老先生去世,到明年整七十年了。七十年来,崇拜鲁迅的人,说他是愤怒激烈、疾恶如仇、“没有半点媚骨的人”;厌恶鲁迅的人,则说他是心胸狭窄、不知宽容、睚眦必报、有失温柔敦厚的人。总之,这些正反两面的印象与评价,都仿佛鲁迅是个很凶、很严厉、不通人情的人。
                  鲁迅先生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
                  ……
              (1)阅读全文,说说作者喜欢鲁迅先生的原因所在。
              (2)第④段中写道“五四那一两代人,模样就摆在那里”,仔细阅读③④两段文字,概括“五四那一两代人”的模样的特点。
              (3)第⑥段中划线的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请加以赏析。
              (4)中国古语说“相由心生”,西方的谚语说“只要看见你的容颜,我便仿佛来到你的心灵深处”,对于“相”和“心”,结合以上文章,谈谈你的想法。
            • 3.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
              人在风中
              刘心武
                   ①一位沾亲带故的妙龄少女,飘然而至,来拜访我。我想起她的祖父,当年待我极好,却已去世八九年了,心中不禁泛起阵阵追思与惆怅。与她交谈中,我注意到她装扮十分时髦,发型是“男孩不哭”式,短而乱;上衫是“阿妹心情”式,紧而露脐;特别令我触目惊心的,是她脚上所穿的“姐妹贝贝”式松糕鞋。她来,是为了征集纪念祖父的文章,以便收进就要出版的她祖父的一部文集里,作为附录。她的谈吐,倒颇得体。但跟她谈话时,总不能不望着她,就算不去推敲她的服装,她那涂着淡蓝眼影、灰晶唇膏的面容,也使我越来越感到别扭。事情谈得差不多了,她随便问到我的健康,我忍不住借题发挥说:“生理上没大问题,心理上问题多多。也许是我老了吧,比如说,像你这样的打扮,是为了俏,还是为了酷?总欣赏不来。我也知道,这是一种时尚。可你为什么就非得让时尚裹挟着走呢?”
                  ②少女听了我的批评,依然微笑着,客气地说:“时尚是风。无论迎风还是逆风,人总免不了在风中生活。”少女告辞而去,剩下我独自倚在沙发上出神。本想“三娘教子”,没想到却成了“子教三娘”。
                  ③前些天,也是一位沾亲带故的妙龄少女,飘然而至来拜访我,她的装束打扮,倒颇清纯。但她说起最近的一些想法,比如想尝试那些与中国传统格格不入的西方陋习,甚至毒品,以便“丰富人生经验”,跻身“新新人类”等等,我便竭诚地给她提出了几条忠告,都是我认定的在世为人的基本道德与行为底线。
                  ④妙龄少女很多,即使同是城市白领型的,看来差异也很大。那看去清纯的,却正处在可能失纯的边缘。那望去扮酷的,倒心里透亮,不但不需要我的忠告,反过来还给我以哲理启示。
                  ⑤几天后整理衣橱,忽然在最底下,发现了几条旧裤子。我回想起那是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讨到手的。那时“国防绿”的军帽、军服、军裤乃至军用水壶,都强劲风行,我怎么能置身于那审美潮流之外?还有两条喇叭裤,是20年前,在一种昂奋的心情里置备的;那时我已经38岁,却沉浸在“青年作家”的溢美之词里,记得还曾穿着喇叭开度极为夸张的那一条,大摇大摆地去拜访过那位提携我的前辈,也就是,如今穿松糕鞋来我家,征集我对他的感念的那位妙龄女郎的祖父;仔细回忆时,那前辈望着我的喇叭裤腿的眼神,凸现着诧异与不快,重新浮现在了我的眼前,只是,当时他大概忍住了涌到嘴边的批评,没有就此吱声
                  ⑥人在风中,风来不可抗拒,有时也毋庸抗拒。风有成因。风既起,风便有风的道理。风就是风,它来了,也就预示着它将去。凝固的东西就不是风。风总是多变的。风既看得见,也看不见。预报要来的风,可能总也没来,没预料到的风,却会突然降临。遥远的地球那边一只蝴蝶翅膀的微颤,可能在我们这里刮起一阵劲风。费很大力气扇起的风,却可能只相当于蝴蝶翅膀一颤的效应。风是单纯的、轻飘的,却又是诡谲的、沉重的。 人有时应该顺风而行,有时应该逆风而抗。像穿着打扮,饮食习惯,兴趣爱好,在这些俗世生活的一般范畴里,顺风追风,不但无可责备,甚或还有助于提升生活情趣,对年轻的生命来说,更可能是多余精力的良性宣泄。有的风,属于刚升起的太阳;有的风,专与夕阳作伴。好风,给人生带来活力;恶风,给人生带来灾难。
                  ⑦像我这样经风多多的人,对妙龄人提出些警惕恶风的忠告,是一种关爱,也算是一种责任吧。但不能有那样的盲目自信,即认定自己的眼光判断总是对的。有的风,其实无所谓好或恶,只不过是一阵风,让它吹过去就是了。于是又想起了我衣柜底层的喇叭裤,我为什么再不穿它?接着又想起了那老前辈的眼光,以及他的终于并没有为喇叭裤吱声。无论前辈,还是妙龄青年,他们对风的态度,都有值得我一再深思体味的地方。
              (取材于刘心武的同名散文)
              (1)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A.文中两位妙龄少女的形象,实际上是当代青年的缩影。
              B.文中两位妙龄少女的外表和内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强烈的反差。
              C.文章第④段中的“哲理启示”是人不能让时尚裹挟着走。
              D.文章第⑥段运用了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行文铺排,思想深邃。
              E.本文在结尾用含蓄的语言揭示主旨,如画的留白,发人深省,余味悠长。
              (2)阅读文本,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文章开头详尽描写少女的穿着妆容,有什么作用?
              ②文章以“人在风中”为题目有何深意?
              (3)阅读第⑤段划线句子,你是否同意前辈的做法,并说明理由。
              (4)文章第⑥段说“人有时应该顺风而行,有时应该逆风而抗”,这句话有什么含义?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不少于200字)
            •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空  巢
              朱以撒
                  ①夏日过了秋日来了,晚秋萧瑟,叶落纷纷,成群的鸟就离巢远行了,它们到温暖的南方,重新筑它们的巢。而留在北方的巢,随着叶片落尽而暴露无遗,北风扫过来,大雪压下来,巢日渐衰败破落,像一堆乱糟糟的垃圾。空巢是时光的脚印,时光走得越远,这个脚印就越模糊、残损,到了一定的时候,那些还带着羽毛的枯枝就不断地掉落下来。
                  ②有一个日子,我应朋友之约到一个村子里散心。村子很大,人迹却稀疏。村头村尾,现代气派的住宅一座接着一座,可是大多房门紧闭,闻不到鲜活的人气。我感受着它的豪华,也感受着豪华中的枯寂。问及这些人哪去了,说是到大洋彼岸淘金去了。这使我想起了空巢。空巢已经成了一种象征,象征着主人的富有。他们有意设计这一个个空巢,为的是给别人看。他们在这个豪华空巢筑好之后,一阵热闹,又再度远走他乡,回到彼岸那个要寒酸得多的客居住所。他们把异乡当作了故乡,留给老家的是一个华丽的空壳,像蛇蜕一般,闪动着银色的光亮,只是没有生命在内。风吹过,什么响声都有,就是没有生命的吟咏。让我奇怪的是它引起了留守本土的村民的歆羡,似乎村子的形象就是这些空巢,自己在空巢面前无来由地气短,好像自己被生活大大地亏待了。其实他们日子过得也不赖,打打鱼做点小生意,一家子和和美美。但是他们满眼都是别人的空巢,算计着自己何时也能拥有一座空巢,牵引住来往行人的目光。
                  ③有一类空巢是我常会在旅行途中顺便走进的。在一些古旧的四合院,一代一代地繁衍,人丁兴旺,曾在某一些日子里达到饱和,一天到晚都充溢着几代人或稚嫩或昂扬或浑厚或深沉的声响。这样的家族给人的感觉就是旺盛。人们乐于与这种人家接近,缘于这类宅院的欢笑、和睦和协调气息,让人觉得这里盛满了寻常人家生活的全部内容。十年、二十年过去,这些宅院明显萧条和空旷了,年轻人都走远了,去追求他们的梦。外边世界要比老宅广大得多,使他们的才情得以无限量地扩张。只有年关将近,他们才像候鸟般返回,使老宅重新焕发生气。只是新春来了,他们又离巢远行,继续新的里程,老宅又一度归于岑寂。越往后,他们返回的次数越少,一次又一次难以聚齐,不是少了这个就是少了那个,而老宅也有不少地方颓了倾了。前尘梦影交迭,旧时月色重来。有的老宅因着这些远行者的声名,贴上了名人故居的标签,引得四面八方的人来参观。但岁月的风雨已把老宅摧残成千疮百孔的空巢,在飘摇中任人指认、品评。有些人记住了,有些人以为和自己无关,看过以后也就淡忘了。时光越往后移,这类空巢越多。人们寄寓的心愿,似乎教化的一部分内容,就由空巢来承担。譬如我们会说,某位名人就是从这里走向世界的,提示人们不要忘记了这个起点。
                  ④南方是游移的放纵的不安分的,这使得许多人居无定所,没有固定的温馨的巢。他们的巢总在路上,是背上那个移动的壳子。没有固定居所的日子就是漂泊的日子,漂泊的日子更多一分风险和一大串未知数,匆忙仓皇,在急切中穿行。可是有些人恰恰适应这种节奏,这大致可以追溯到古人游历的风尚、仗剑而行、四海为家、天当被地当床的浪漫主义情怀。现在年轻的漂泊者正在重温这一壮举。只是日子变得越发实际,其中滋味若何,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
                  ⑤每次冬天到北方,我都要目击空巢。空巢在瑟瑟寒风中发抖,谁也不知道它们的主人是鸟类中的哪一种,更没人关注它们年复一年的变化,我只是在目击时荡起淡淡的思想上的涟漪。但愿来年春天,里面能传出雏鸟们参差不齐的欢叫。
              (原文有删改)
              (1)文章第二、三、四段描写了哪几类“空巢”?分别具有什么特点?
              (2)文章第三段写到“名人故居”,试分析“某位名人就是从这里走向世界的,提示人们不要忘记了这个起点”中“起点”的意味。
              (3)文章最后说“但愿来年春天,里面能传出雏鸟们参差不齐的欢叫”,这句话在行文结构上有何作用?联系全文,简要说说你对作者来年愿望的理解。
            • 5.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回答下列各题。
              沙漠雨
              范若丁
                  不久前我在腾格里沙漠,有幸遇到难得一见的沙漠雨。
                  那日车离银川,天色阴暗,行半日过中卫,有人就说前方是沙坡头了。一听“沙坡头”几个字,车中昏昏欲睡的我不觉一惊,抬头凝视,窗外一片模糊,车头玻璃上淅淅沥沥,雨水如注,在纷乱雨丝里看不清远处。
              雨越下越大,车像被雨墙堵住似的很不情愿地停下来。冒雨下车,一副震慑心灵的景色展现眼前。这就是沙坡头!它雄踞黄河西岸,滚滚而来的腾格里大沙漠在滚滚而去的黄河边戛然而止,形成高约百余公尺的沙漠斜坡,故得名。大漠与大河在此交汇,黄沙与黄水在此交融,浩浩汤汤,天地一色;云腾雾罩,气象万千;沙坡头独立黄河与大漠之间,仪态从容而庄严。雨仍在下,晃动的雨帘给周围景象涂上一层空茫、寂远的色调,令人感到如入传说之秘境,倏然忘机。当地人说,来人有福了,百年不遇的雨,让你们赶上。四万多平方公里的腾格里沙漠边缘,年降雨量只有180毫米,今天一起下给你们看了。
                  我向沙漠深处走去。边缘是一个受到联合国表彰的治沙林场。行约数里,绿色渐浅渐远,绿树变成黄沙,连天空的颜色似乎也无情地变了,黄色,黄色,……仔细看却不是天空,而是与天空连成一片的沙漠。这沙漠多大啊,把天都挤走了,挤破了。腾格里大沙漠豁然展现于面前,我忍不住想向一个空漠的神祗膜拜。
                  腾格里由无数10至30米高的沙丘链组成,从遥远的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滚滚南下。由于它的沙层厚达120米左右,厚度在世界沙漠中首屈一指,又被称为沙漠之王。我在雨中欣赏着这个沙漠王者,它的威仪令大雨无声,不要说喧嚣了,连一点点热闹都没有;沙漠雨没有雨脚,雨点像被沙吸附着,激不起一点水花。无声无痕的雨,只悄悄化成湿气,把沙的颜色染深、表层结硬,这帮助了沙地漫步的我,在因雨而结实了的沙脊上,沿着蜿蜒的丘链前行,十分惬意。毫无规则的沙丘接连不断,在随意挥洒的沙丘链牵引下变成巨大迷宫。 风在这里是有形的,看着沙丘的尖脊,似看到风的具象,看到凝固的风;风雕刻了沙丘,也雕刻了它自己;风和沙丘流动着,这些雕像千变万化。我向沙漠深处走去,时而下到沙谷,有时爬上丘脊,我在一株沙柳前站立良久,那沙柳的枝条竟摆动起来,是被浪涛推动的那种摇摆,我的身子不觉也随之而漂浮,浪涛在我身下。无边寂静里传来沙声、涛声和歌声,是沙在唱歌吗?我似听到多年前的一首歌:“沙漠像黄海海浪,咆哮奔腾到远方。”不知是谁写的歌,总是一种生活记忆吧。许多人的生活与沙漠发生过联系,许多故事和许多在诗中被吟诵的景观与沙漠有关。“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次,虽然我没有看到大漠落日,没有看到烽火台上狼粪燃起的孤烟,但心里却闪现着诗的意象。风沙漫卷历史画卷,蒙恬走过,卫青走过,许许多多留下名字和没有留下名字的将军、士兵、僧人、商人从画卷中走过,但金戈铁骑、贩夫走卒、厮杀声、驼铃声和累累白骨都在空旷的沙原上消失了,像沙漠雨不留一点声响。只有王维这两句诗跨越千年,仍在风沙中轰鸣。
                  在许多人建功立业的沙坡头上,如今只有一座雕像---王维的雕像。也许这不公平,但事实如此!
                  雨小了,我在沙坡头上高大的王维雕像下徘徊。为什么沙坡头独崇王维呢?只是因为王维于开元二十五年(737)奉唐玄宗命以监察御史身份出塞宣慰路经此地,写下《使至塞上》中的这两句诗吗?答案似乎是肯定的。这两句诗道出了此地奇特的壮丽风光,意境雄浑,千年来为人所传诵,竟令一掬无名黄沙扬名海宇,究竟是沙坡头成就了王维,还是王维成就了沙坡头呢?
                  这不是偶然现象,中国许多名胜都与诗人的吟诵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文化是民族血脉里最重要的血液,一个民族的心理积淀最本质的成分是文化;诗歌强于兵器,文功重于武功,这就是为什么率兵数十万击退匈奴贵族,先后收复过河南(今内蒙古河套一带)的秦朝大将蒙恬和汉朝大将卫青的功绩早已被黄沙掩埋,而诗人的佳句得以广布流传的原因。
                  我留连在王维雕像旁。雨还在下,我在沙坡头看到了一场罕见的雨。
              (1)沙坡头的主要景观有哪些?请结合全文简要概述。
              (2)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3)文章结尾,作者为什么说“我在沙坡头看到了一场罕见的雨”?
              (4)文中指出:中国许多名胜都与诗人的吟诵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这并非偶然现象。请根据你的了解举例加以阐释(王维与沙坡头除外)。
            • 6.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松 侣
              宗璞
                  一位朋友曾说她从未注意过木槿花是什么样儿,我答应木槿花开时,邀她来看。过了些时,偶然走过图书馆,却见两排木槿,花朵已全落尽了。一路很是怅然,似乎不只失信于朋友,也失信于木槿花。又因木槿花每一朵本是朝开夕谢的,不免伤时光之不再,联想到自己的疾病,不知还剩几多日子。
                  回到家里,站在院中三棵松树之间,那点脆弱的感怀忽然消失了。我感到镇定平静。三松中的两棵高大稳重,都似很有魅力,可以倚靠。第三棵不高,枝条平伸作伞状,使人感到亲切。它们似乎说,好了,不要小资情调了,有我们呢。
                  它们当然是不同的。它们不落叶,无论冬夏,常给人绿色的遮蔽。那绿色十分古拙,不像有些绿色的鲜亮活跳。它们也是有花的,但不显著,最后结成松塔掉下来,带给人的是成熟的喜悦,而不是凋谢的惆怅。它们永远散发着清净的气息,使得人也清爽,据说像负离子发生器一样,有着实实在在的医疗作用。
                  更何况三松和我的父亲是永远分不开的。我的父亲晚年将这住宅命名为三松堂,言“庭中有三松抚而盘桓,较渊明犹多其二焉”,其寄意深远,可以揣摩。我站在三松之下感到安心,大概因为同时也感到父亲的思想、父亲的影响和那三松的华盖一样,仍在荫庇着我。
                  父母在堂时,每逢节日,家里总是很热闹。70年代末,放鞭炮之风还未盛,我家得风气之先,不只放鞭炮,还要放花,一道道彩光腾空而起,煞是好看。这时大家又笑又叫。放了几年,家里人愈来愈少了。剩下的人还坚持这一节目。以后因子侄辈纠缠,也还放了两年。再以后,没有高堂可娱,青年人又大都各奔前程,几乎走光,三松堂前便再没有节日的喧闹。
                  这一切变迁,三松和院中的竹子、丁香、藤萝、月季和玉簪都曾亲见。其中松树无疑是祖字辈的,阅历最多,感怀最深,却似乎最无话说。只是常绿常香,默默地立在那里,让人觉得,累了时它总是可以靠一靠的。
              这三棵松树似是家中的一员,是亲人,是长辈。燕园中还有许许多多松柏枞桧之类的树,便是我的好友了。
                  在第二体育馆之北,有一片用松墙围起来的园子,名为静园。这两年,每天清晨坚持散步是我性命攸关的大事。散步的路径,总寻找松柏之处,静园外超过千步的松墙边便成为好地方。一到墙边,先觉清气扑人,一路走下去,觉得全身的血液都换过了。
                  临湖轩前有一处三角地,也围着松墙。其中一段路两边皆松,成为夹道。那松的气息,更是向每个毛孔渗来。最主要的是那气息,清到浓重的地步,劈头盖脸将人包裹住了。这时便想,若不能健康地活下去,实在愧对造化的安排。
                  走出夹道不远,有一处小松林,空气自然是好的。我走过时,总见六七位老太太在一起做操,一面拍拍打打,一面大声谈家常。譬如昨天谁的媳妇做的什么饭,谁的孙子念的什么书。松树也不嫌聒噪,只管静静地进行负离子疗法。
                  中国文学中一直推崇松的品格。松树的不畏岁寒,正可视为不阿时不媚俗的一种节气。这是“士”应有的精神境界,所以都愿意以松为友。白居易《庭松》诗云:
                  即此是益友,其友须贤才。顾我犹俗士,冠带走尘埃。未称为松主,时时一愧怀。
                  最后两句用松之德要求自己勉励自己,要够格作松的主人。松不只给人安慰,给人健康,还在道德上引人向上,世之益友,又有几人能做到呢?
                  自然界中,能为友侣的当然不只松柏一类。人若能时时亲近大自然,会较容易记住自己的本色。嵇康有诗云:“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纵然手不能举足不能抬,纵然头上悬着疾病的利剑,我们也要俯仰自得,站稳自己的位置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A.作者由松树自然联想到与之永远分不开的父亲,父亲虽然离去了,但他的思想和人格还一直影响着“我”,使“我”感到安心。
              B.作者回忆一家人在松树下放鞭炮的热闹情景,目的是与父母离世后家庭的冷清、寥落形成对比,表达物是人非家道衰落的伤感情怀。
              C.文章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融记叙、描写、议论、抒情于一炉,既有可读性,也有哲理性,给读者深刻的启发。
              D.文章由松联想到与之相关的人和事,再由“三松”写及“松墙”和“小松林”,以“松”为中心意象,连缀全篇,衔接紧凑,构思严谨。
              E.文章写小树林里老太太们运动、聊天等喧闹的场景,突出她们生活的安闲快乐,而这正是默默付出的小松林带给她们的。
              (2)结合全文,说说你对文章结尾处划线句子的理解。
              (3)请联系全文,对作者以“松”为“侣”的原因加以探究。
            • 7.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历史的母本
              余秋雨
                  在中国文化史上,让我佩服的人很多,让我感动的人很少
                  这很自然。因为文人毕竟只是文人,他们或许能写出不少感动人的故事,自己却很少有这种故事。
                  有时仿佛也出现这种故事了,例如有的文人舍己救驾,有的文人宁死不降,但这又与文化史关系不大。他们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是以忠臣或守将的身份进入了政治史和军事史,而不是以文人的身份推进着文化史。
                  既能够牵动中国文化史,又能够牵动我们泪眼的人物在哪里?
                  还有比墨子和屈原更让我们感动的人物吗?
                  有。他叫司马迁。
                  我早就确认他是中国文化史上第一让我感动的人物,却一直难于表达感动的程度。
                  我认为司马迁最艰深的感人之处,有以下三个层次。
                  第一,司马迁让所有的中国人成了“历史中人”。
                  《史记》以不可超越的“母本”形态一鸣惊人,成为今后两千多年一代代编史者自觉仿效的通例。因此,是他,使中华民族形成了前后一贯的历史兴趣、历史使命和历史规范,成为世界上罕见的始终有史可循、以史立身的文明群体。
                  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本人虽然早已去世,却是全部《二十五史》的总策划。他使书面上和大地上的两千多年历史变成同一部通史。
                  他使历朝历代所有的王侯将相、游侠商贾、文人墨客在做每一件大事的时候都会想到悬在他们身后的那支巨大史笔。他给了纷乱的历史一副稳定的有关正义的目光,使这种历史没有在一片嘈杂声中戛然中断。中华文明能够独独地延伸至今,可以潇洒地把千百年前的往事看成自家日历上的昨天和前天,都与他有关。
                  第二,司马迁以人物传记为主干来写史,开启了一部“以人为本”的中国史。
                  这是又一个惊人的奇迹,因为其他民族留存的历史大多以事件的纪年为线索,各种人物只是一个个事件的参与者,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司马迁把它扭转了过来,以一个个人物为核心,让各种事件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司马迁在《史记》中描写的那些著名人物,早已成为中国文化的“原型”,也就是一种精神模式和行为模式,衍生久远,最终组成中国人集体人格的重要部件。
                  这种轻事而重人的选择,使司马迁这位史学家能够“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因而同时具备了文学家和哲学家的素质。
                  更重要的是,他的这种选择使早已应该冷却的中国历史始终保持着人的体温和呼吸。中国长久的专制极权常常会采取一系列反人性的暴政,但是有了以人为本的历史观念,这种暴政实行的范围和时段都受到了制衡。人伦之常、人情人品,永远实实在在地掌控着千里巷陌,万家灯火。
                  第三,他在为中国文化创建“以史立身”、“以人为本”传统的时候,自己正承受着难以启齿的奇耻大辱。
              他因几句正常的言论获罪,被处以“宫刑”。当时他三十八岁,作为一个年岁已经不轻的大学者,面对如此奇祸,几乎没有例外都会选择赴死,但是,就在这个生死关口上,他决定活下来,以自己非人的岁月来磨砺以人为本的历史,以自己残留的日子来梳理中国的千秋万代,以自己沉重的屈辱来换取民族应有的尊严,以自己失性的躯体来呼唤大地刚健的雄风。
                  而且,他一一做到了,他全部做到了,他真的做到了
                  我想,说到这里,我已经约略勾画了司马迁最艰深的感人之处。
              (节选自余秋雨《寻觅中华》,有删改)(1)阅读全文,概括司马迁最艰深的感人之处。(每条不超过4字)
              (2)分析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①在中国文化史上,让我佩服的人很多,让我感动的人很少。
              ②他一一做到了,他全部做到了,他真的做到了!
              (3)结合全文,谈谈你对题目“历史的母本”的理解。
              (4)作者在文中说,司马迁是以文人的身份推进着文化史。你怎么看?请结合本文和《史记》谈谈你的看法。
            • 8. 阅读下列两段文字,完成下题
                  ①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②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1)第①段文字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
              (2)第②段文字中,煤的形成指什么?
              (3)“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其缘由是:    
            • 9. 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最具中国性的文人--梁实秋
                 提起梁实秋,很多人都会条件反射般地想到“资本家的乏走狗”“与抗战无关论”之类的名称,想到他与鲁迅,与左翼文人之间的争论和恩怨。如果我们抛开这些,而以一个客观的立场来衡量他,就会发现一个与我们的成见不一样的梁实秋。
                 鲁迅、梁实秋都是现代中国屈指可数的大家,他们一个深刻,一个通达;一个锐敏,一个温煦;一个忧郁沉痛,一个旷达潇洒;一个终生与现实苦斗而身心疲惫,一个与现实保持距离而洁身自爱。两人区别甚大,然又各具风采。梁实秋晚年曾云:“曳杖街头人不识,绿窗前营自家生计,富与贵,浮云耳。”诚如此言,梁实秋一生淡漠名利,胸襟洒脱,对人生,他总是保持着一种充满智慧的微笑,而且,一直笑到最后。梁锡华在《一叶知秋》中评论他说:“他有胡适先生的温厚亲切,闻一多先生的严肃认真,徐志摩先生的随和风趣。”而余光中对他的印象是:“他的谈吐,风趣中不失仁蔼,谐谑中自有分寸,十足中国文人的儒雅加上西方作家的机智,近于他散文的风格。”
                 梁实秋是他那一代作家中最具有“中国性”的作家之一,他的生活习惯、审美趣味、处世态度等都具有传统中国的影子。他出生、成长于北京,受传统文化影响很深,对古老中国在情感上具有一种亲切感。因而尽管他在清华学校受的是美式教育,后又赴美留学,但他骨子里却还是中国化的。
                 然而,恰是这个最具“中国性”的作家后半生却是飘零孤岛,远离故土,饱受相思之苦。1987年11月,梁实秋病逝于台北,遵照他“觅地埋葬,选台北近郊坟山高地为宜,地势要高”的遗嘱,被安葬在台湾淡水北新庄北海公园墓地。梁夫人透露说:“为的是让他能够隔海遥望魂牵梦绕的故乡。”此时,让人不禁想起那千古名句:“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既惜且悲,唏嘘不已。
                    1937年7月28日,北京城陷入日军的铁蹄之下,作为一个最具中国性的文人,梁实秋内心无比沉痛,他涕泣着对大女儿梁文茜说:“孩子,明天你吃的烧饼就是亡国奴的烧饼了。”
                 北京沦陷后,梁实秋面临着走或留的两难选择。走,意味着要抛妻别子,远离年迈的父母,任由他们在日军的铁蹄下浮沉;留,则意味着要忍受亡国奴的耻辱,甘当日军铁蹄下的顺民。考虑再三,他最终决定只身逃离北京。他先到天津,后转道济南奔赴南京。在济南车站,梁实秋遇到他从前的一位学生。两人之间的对话耐人寻味:“老师到哪里去?”“到南京去。”“去做什么?”“赴国难,投效政府,能做什么就做什么。”“师母呢?”“我顾不得她,留在北平家里。”
                 辗转抵达南京后,情况并不像他所预期的那样乐观:“到南京我很失望”,“南京在敌机轰炸之下,人心浮动”,“各方面的情形很乱”。南京政府对于梁实秋等知识分子如何安置迟迟没有着落,他油然生出“报国有心、投效无门之感”。周旋两天后,梁实秋接到的命令是 “急速离开南京,在长沙待命”。在开往长沙的船上,面对“伤兵难民挤得船上甲板水泄不通”的情景,梁实秋“精神陷入极度痛苦”。三天后,邸达岳阳,洞庭湖烟波浩淼,岳阳楼巍然高耸。于此地,梁实秋想起了飘泊一生、有家难归的杜甫,感慨万端,心头涌起杜甫的诗句:“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乱世羁旅,千古同嗟,想必梁实秋此时对杜甫这首诗的理解更有一份身世之慨吧。
                    1938年夏,梁实秋以参议员身份来到重庆,几经周折,定居于重庆北碚。他与吴景超、龚业雅夫妇合建了一所瓦房,取名“雅舍”,不过是一所标准的四川乡下的低级茅舍,“窗户要糊纸,墙是竹篾糊泥制灰,地板踩上去颤悠悠的吱吱作响”。
                 居重庆期间,梁实秋受邀出任教科书编委会主任一职。“抗战期间我有机会参加了这一项工作,私心窃慰,因为这是特为抗战时期需要而作的”。尽管任编委会一职全天工作,他却拒绝接受薪金,原因是他认为自己作参政员已领了一份津贴。当时他并不宽裕,以至于家人来到重庆后,生活立即陷入困顿之中,即使这样,他仍然坚持拒绝接受薪俸,并坦言:“人笑我迂,我行我素。”
                 梁实秋具有深厚的中国文学基础,他的散文集《雅舍小品》,能在平凡中显真诚,于小节处蕴含哲理,最合乎知识分子的品味和格调,既博且雅,一派从容,篇幅虽不长,但能让人体会人生,参悟智慧。梁实秋精研西洋文学,但下笔却是最道地的中文,在温柔敦厚中又能力求儒雅简洁,绝无生硬欧化的痕迹。同时,我们也该看到他由家国之痛所引发的身世之感:“冬天一到,蚊子自然绝迹,明年夏天谁知道我还是否住在‘雅舍’。”跳跃的笔锋,转折的语意,清晰地传送出梁实秋内心的飘泊感和忧患感。
              (1)下面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A.提起梁实秋的名字,很多人都会条件反射般地想到“资本家的乏走狗”之类的名称,可见人们对梁实秋的成见颇深。
              B.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梁实秋是饱含着深深敬意与赞美之情的,相较于鲁迅,作者更喜爱梁实秋。
              C.梁实秋因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生活习惯、审美趣味、处世态度等都具有传统中国的影子,是迄今最具有“中国性”的作家之一。
              D.面对“伤兵难民挤得船上甲板水泄不通”,梁实秋“精神陷入极度痛苦”。这其中既有国破之痛,也有自己不被重用的失落之感。
              E.全文主题鲜明,思路清晰,语言畅美,运用叙述、描写、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为读者客观地呈现了梁实秋先生可敬的精神风貌。
              (2)简析第二自然段中引用传主以及梁锡华、余光中言论的作用。
              (3)作者为什么说梁实秋是那一代最具“中国性”的文人?结合全文,分析其“中国性”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
              (4)文章说“鲁迅、梁实秋都是现代中国屈指可数的大家”“两人区别甚大,然又各具风采”,二者你更喜欢哪一位,请简述理由。
            • 10.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城郭之轻徐 剑    元世祖忽必烈的上都正北门城门只剩下残垣断壁,一个又一个世纪,惟有一片片盛开的金莲花在怒放。
              当年,忽必烈可汗为构筑这座登基之城,将金国、中原、中亚和欧洲掳来的10万战俘和工匠云集此地,用泼水成冰的旱船运来中原的花岗石,用数万匹战马拖来了长白山的巨松,大队大队的战俘、奴隶用牛皮系成的缆绳,拖着蛇纹状的大理石走向金莲川草地。整整三年,忽必烈大帝以横扫欧亚狂飙的战争方式,于1259年建起了这座皇城王宫。翌年,忽必烈在这里登上元朝帝国皇帝春秋大位,先称开平府,四年后加号上都,成为夏天帝国皇帝和大臣将军办公狩猎的一代陪都,与北京的大都并称为两都。
                  在娘胎羊水中就浸泡着中原文化优越感的汉地文人,自然不屑为忽必烈陛下作一篇辞章艳丽的两都赋了,可是却成全了威尼斯青年马可•波罗。他骑着堂吉诃德的那匹瘦马,不辨东西南北地闯入上都,眼睛霍然一亮,被这座繁华国际大都会惊诧了。那是看了一眼就会终身难忘的城郭,清澈的溪流从山间哗哗流淌,玉带般地抛撒在空旷的草地上,运河上错落地横跨着一座连一座的汉白玉拱桥,金碧辉煌的大理石台阶浸在水中,摇着长桨的轻舟在人工码头前卸下一筐筐碧绿的青菜。伫立在皇宫的阳台上,俯视井字形的城市,四座城楼伸向遥远的天际,风儿伸出一只无形的巧手,在城隅之上精心雕塑簇簇云团,载着元上都在缓缓流动。
                  天上之城!伫立在石桥之上,俯瞰着流水淙淙,马可•波罗惊呼喟叹,再也无法将其从记忆中抹去。环顾左右,前方花岗岩石铺陈的中轴大衢上,牵着骆驼的波斯人、亚美尼亚人、叙利亚人、埃及商旅匆匆走过,扭动腰身、跳肚皮舞的波斯女人吸引了一群孩子在身后乱跑乱蹿。当马可•波罗正在好奇地张望之际,一队手持长矛的蒙古骑兵将他团团围住,惊喜地说,就是他,大汗找的正是他。
                  马可•波罗被押进了忽必烈的木兰花园,在木兰树下流连的大汗转过身来,伸出戴满一枚枚稀世宝石和巨钻的白皙手指,多年不握剑柄战刀的柔软手指,指着葡萄架下一盘尚未下完的国际象棋说,已经有一百多个恺撒的子孙输了,死于朕的剑下,你若赢了,就是朕的座上宾。
                  一看到故乡的国际象棋,马可•波罗恢复平静。棋盘上王后和武士正朝他微笑,心便淡定了。那天一盘棋整整走了一个下午,落日照在元帝国皇帝的皇冠上,他看见了忽必烈额头上沁出一颗颗汗珠。
              他赢定帝国皇帝了。最后一颗王兵落子时,马可•波罗拿掉了国王。忽必烈伸出双手热情地拥抱罗马青年:年轻人,朕的朋友,治国如下棋,你就将游历过朕的王土城池,就像这棋盘上的黑白方格线一样,如实讲来,朕要听真话。
                  是,陛下!马可•波罗如释重负地吁了一口气。新来乍到,不懂东方语言,他像演哑剧一样描绘皇帝治下的城市,让忽必烈陛下跟着自己猜哑谜。最后,忽必烈朝雨雾飘渺的元上都轻轻一指,问马可•波罗,大元帝国皇城还能存在多少年?一百年。雨后黄昏的宫殿里乍暖还寒,灰盆里渐冷的檀香木灰烬余烟袅袅,马可•波罗一言成谶。他梦中的天上之城元上都真的只存活了一百年。
                  劫数来临在忽必烈大帝病殁64年之后,揭竿而起的农民造反派--红巾军,复仇般地点了一把大火,把元上都焚毁了。
                  放火焚烧前朝宫殿,这种毁灭文明的变态,在中国的历史上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每逢改朝换代之际,从草莽中举起义旗的绿林、惯匪、和尚、巫师、长工、放牛娃,打下江山后,急不可耐想做的一件事就是以征服者的雄姿,将皇亲国戚地主老财的妻子女儿占为己有,然后往深宫豪宅投去一束火把,火光冲天之际,报仇泄恨的快感达到了巅峰之状。新的暴发户往往比老一代造反者更变态、更疯狂。一场兵燹过后,文明的车辙重新退回50年、100年,在一片战争废墟的灰烬中重新起步,中国人也在一次次激进的血光之灾中痛失了渐进式改良或天鹅绒革命的最小社会震荡。
                  烧毁了!元上都废墟静静地守望着西沉的落日,着迷地冥想着自己杳然的日子。
                  逆光下一片片一簇簇野茅草,盘根错节,草叶如锋,闪着剑刃般的光带,怒张地刺向天穹,刺向落日,那是葬身废都里的蒙古武士喋血倒下时的最后一剑,在湛蓝的天幕上留下一道道伤痕。
                  辽阔的草原不属于我们,我们正一点一点地失去自己,也失去了草原。
                  唱一首蒙古人的《天堂》吧,击节而歌,我的泪水涌了出来。我梦中的天堂陷落了,英雄之城坍塌了,化作一朵蒲公英,在广袤的草地飘荡,飘荡,无家可归!英雄之魂无家可归!
                  城郭如此之轻。
              (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第二自然段介绍忽必烈在征战之际同时掳掠战俘和工匠构筑上都,历时三年整,并在此登基称帝,可见其豪华奢侈。
              B.马克•波罗像波斯人、亚美尼亚人、埃及商旅等一样因为仰慕中国而骑着堂吉诃德的那匹瘦马来到元上都。
              C.第三自然段巧妙地运用了拟人、描写、动静结合等手法写出了元上都的繁荣美丽,写人写景,栩栩如在眼前。
              D.马克•波罗会吉普赛人的占卜术,根据雨雾飘渺的元上都环境回答忽必烈大元帝国皇城能存在100年,结果一语成谶。
              E.作者睹物思史,通过这篇散文表达了他对中华文明多次惨遭暴虐地摧毁的痛心,提出了“渐进式”自我更新的想法。
              (2)从全文来看,文章结尾一句独立成段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有什么作用?
              (3)文章第一自然段写到“金莲花”,倒数第二自然段写到“蒲公英”,分别运用了什么手法?寄寓了什么思想?
              (4)文章说:“放火焚烧前朝宫殿,这种毁灭文明的变态,在中国的历史上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你能就此前或此后的历史举例证明吗?谈谈你对这种事情的看法。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