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科学的非科学功能
              吴以义
                     ①如果我问一位学生,任何一位,科学之于我们有什么意义,大概都会得到一种颇为不屑的微笑。出于对我的无知和年龄的怜悯,他们大概会给我稍作解释:科学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我们须臾不可或缺的手机电脑,我们吃的抗菌素和害虫吃的农药,都是科学给我们生活带来幸福的显例。但是如果我反驳说你的例子都是技术成果,而你把科学和技术混为一谈,似乎在历史上和在定义上都缺乏根据,就像亚里士多德说的,这是把每一个女人都叫妈妈,你的自以为是的信心可能会稍许减退。让我们来作一个稍微细致一些的考察。
                     ②从历史上说,现代科学起源于16到18世纪初的科学革命,日心说的确立常被用来标志这一历史进程。这一大家都说是很伟大的事究竟有什么伟大呢?平心而论,是太阳绕地球转还是地球绕太阳转对我们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呢?福尔摩斯就不知道谁绕谁转,不仍旧是比苏格兰场高明不知多少的大侦探吗?
                     ③至于技术的发明,倒是给社会带来了可以看得见的好处。但是常常被用来标记产业革命的蒸汽机,它的发明和当时的科学其实并没有明显的关系。事实上,关于热机的理论研究,还要再过六七十年才出现。
                     ④如果我们把科学定义为对自然的理解,而技术是对自然的利用,那么我们会看到,在历史上,这两者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互独立地发展的,这两者之间的密切联系,粗略地说,直到一两百年前才真正出现。而且所谓的“密切联系”到底是怎么回事儿,还需要另外的细致说明。说实在的,给我们带来留声机、电灯泡的爱迪生到底能不能解麦克斯韦方程式,我们还真的说不上来呢。
                     ⑤那么,科学到底为我们提供了什么呢?科学帮助我们理解,帮助我们构建我们厕身其间的宇宙的图景,帮助我们了解我们周围的世界。它的成果,尤其是在其发展的初期,并不常常导致直接的物质利益。但是我们人之作为人,应当也不止于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如果仅仅满足于饱食、暖衣、逸居,于禽兽亦不远。
                     ⑥我们想要了解、进而理解我们厕身其间的环境。在这种对理解的追求中,我们发展了后来被称为科学方法的认识模式,从观察到假说,到推理,到验证。从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到牛顿力学再到这一图景的最终确立,我们证明了我们的理性有能力理解我们周围的世界,而理性的最终权威也由是确立。正是科学发展了现代思维方式:一种从现象出发,以理性为指导的思维方式;正是这种思维方式,在以后的两三百年中,在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里,屡战屡胜,屡试不爽。科学为我们提供的,是一种全新的认识模式,作为科学革命在科学领域之外的一个直接后续事件,启蒙运动把人类的认识水准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⑦国人对科学和技术的认识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1642年伽利略死牛顿生,正值科学发展之初,崇祯皇帝正和李自成酣战中原,没人在乎地球绕太阳转还是太阳绕地球转;到了1879年麦克斯韦死爱因斯坦生,同治光绪时期的士人看见的是洋人的坚船利炮,是已经充分发展起来了的技术。和深藏不露的科学精神恰成对比的技术,这种物化了的力量,所向披靡,而国人穷于应付。作为技术的基础和前导的、与之密切结合的科学,对于未经准备的中国知识界来说,竟成了一种无法理解、无法消化的外在。即使像郭嵩焘、严复这样的先进分子,对于科学的这一层意义,尚觉隔膜,遑论当时仍把洋人视为异类的一般读书人了。
                     ⑧我们可以在狭义上谈论科学,这是一种知识,这是一个体系--本文标题中的第二个“科学”正是在这一意义上使用的。
                     ⑨但是科学还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维模式,一种判定的标准,一言以蔽之,一种理性的不可动摇的至上的权威,一种和现代化相匹配的文化。科学的这种功用,也就是本文标题中第一个“科学”的意义。从历史上看,这种功用更为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不理解这一点,就不能真正地理解科学,也不能真正地理解历史。
              (选自《科学》2012年第4期,有删改)
              【注】①苏格兰场:英国伦敦警察厅的代称。
              (1)-(2)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题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
              (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A.科学和技术是对自然的直接利用,可以给生活带来便利,使我们的生活充满幸福。
              B.16到18世纪初的科学革命,不仅孕育了现代科学,而且影响了后来的启蒙运动。
              C.科学和技术是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因为它们始终是密切联系并不断共同发展的。
              D.人们对科学孜孜不倦地追求,并没有仅停留在日常穿衣吃饭居住等物质利益方面。
              E.科学是技术的基础和先导,是一种物化的力量,它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2)根据文意,下列例子能体现科学的非科学功能的一项是    
              A.爱迪生经过大量的实验,发明留声机和电灯泡,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为人类世界带来了光明和欢乐。
              B.霍金对广义相对论以及宇宙学的研究,为人类进一步探索宇宙的起源与发展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路。
              C.比尔•盖茨的微软操作系统,推动了科技的进步,改变了信息获取的方式,使我们的生活快捷便利。
              D.袁隆平利用遗传育种的理论培育出了高产的水稻品种,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
              (3)第⑦段写“国人对科学和技术的认识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有何作用?
              (4)科学到底为我们提供了什么?请根据文意分点作答。
            • 2.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第下列各题。
              中国古代的天文
              李政道
                     古代西方人的一种观念是“天圆地方”,我们老祖宗却认为“天圆地圆”,有黄道、赤道。两千多年前,诗人屈原在其著作《天问》中引证天是圆的,地也是圆的。他说:
                     九天之际,安放安属?隅隈多有,谁知其数?
                     九天是指坐标,就是昊天(东)、阳天(东南)、赤天(南)、朱天(西南)、成天(西)、幽天(西北)、玄天(北)、鸾天(东北)钧天(中间向上),一共是九个坐标位置。屈原说,如果天圆地平,就会相交,成“九天之际”。“安放安属?”相交的点放在哪里呢?“隅隈多有,谁知其数?”天地相交显然不合理。因此,天是圆的,地一定也是圆的。天如蛋壳,地如蛋黄,各自可转。所以中国古代天文就是赤道、黄道两个圆轨道。
                     他下面再问:天是圆形的,还是椭圆形的?
                     东西南北,其修孰多?南北顺椭,其衍几何?
                     其中东西是经度,南北是纬度。他问的是经度长一些,还是纬度长一些。实际上,地球的赤道直径与南北两极的距离相差22公里,屈原当然没有求出来,不过他这种解析问题的能力及有关天圆地圆的推测都令人佩服。
                     《周礼》说:“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璧的外围是圆的,中间有圆孔,代表天。可是,为什么天中有礼?琮的造形更奇怪了,外面是方的,中间也有一个圆孔穿过去。外边为什么是方的?为什么璧代表天,琮代表地?另外,商代还有一种玉器叫璇玑,造型很像璧。璧,璇玑,琮,它们的关系是什么?《虞书•舜典》注疏:“璇,美玉也;玑为转运,径八尺,圆周二丈五尺强,王者正天文之器。”
                     璇玑是一个大的天文仪器。我们今天看到的璇玑玉器,直径仅约33厘米,可能是模型,是商代的文物。那么璇玑怎样做天文仪器呢?
                     每颗恒星和行星,都要转圈,都各自沿着一个圆在走。但大球面上有一点不动,就是天球面和地球的轴的相交点,叫做正极。我们可以设想,璇玑或璧、琮的前身可能是一个旋转式天文仪器,目的就是把这个旋转轴的指向定准于正极。怎样做到这个要求呢?
                     我的猜想是:假如要定准正极,一定要有一根长管。如果转盘的直径是8尺,那么管子的长度应约是转盘直径的2倍,这个管子对着正极。再做一个形状像璇玑的大盘子;边上有三个凹口,每一个凹口正好对着一个星,星在天空转,这个盘子随着星转,竹管是不动的,要定正极的位置,必须通过管子对着正极,然后让盘子随天转动,把三颗星的位置扣住。
                     竹管一定要和地固定,方法是用一些大石头把它绑起来,每块大石成方形,约高一尺。竹管四周均有大石块,这样造型的古代天文仪就有两个部分:一是大璇玑那样的盘子,凹口对着星,随天上的星面转,代表天;一是这些大石头绑住的长竹管,跟地永恒,代表地。假如用很细的针在竹管一端开一个直径为2毫米的孔,管子长15尺左右,它测量正极分类的精确性能达到0.013度。
                     我还有一个想法,就是在商朝时正极没有任何明显的星。人们为了纪念炎黄古代天文学的成功,就制作了璇玑这种小型玉器,后来把璇玑变得更简单:一部分变成璧,竹管和外包的大石块就变成琮。因而“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
              (选自《中国国家天文》创刊号,有删改)(1)从原文看,下列对古人“天圆地圆”观念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人很早就有天圆地圆的观念,如把天比作蛋壳,把地比作蛋黄,认为存在赤道和黄道两个圆形的轨道。
              B.东西是经度,南北是维度,经度与纬度哪个长一些呢?作者认为,这样提问本身就表明在屈原心目中天和地都是圆的。
              C.璧为圆形,中有圆孔,代表天;琮为方形,中有圆孔,代表地。《周礼》所谓,“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可为印证。
              D.璧为圆形,可以代表天。可是,琮为方形,怎能代表地呢?作者认为,琮的方形是特意加上去的,起装饰作用。
              (2)下列对中国最初的天文仪器的设想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一根用来对准正极的长竹管,一个边上开有三个凹口的状如璇玑的转盘,把这个转盘固定在长竹管上,这可能就是中国最初的天文仪器。
              B.用一些方形大石块把一根长竹管固定在地上,把一个边上开有三个凹口的状如璇玑的转盘穿在长竹管上,这可能就是中国最初的天文仪器。
              C.中国最初的天文仪器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大璇玑那样的边上开有三个凹口的大盘子,二是固定长竹管的一些方形大石块。
              D.在中国最初的天文仪器璇玑中,从直接观察天象的作用看,用来固定长竹管的那些方形大石块是必不可少的。
              (3)“后来,把璇玑变得更简单:一部分变成璧,竹管和外包的大石块就变成琮。”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和推断,准确的一项是    
              A.璇玑是一个大的天文仪器,璧和琮都是直接从这种天文仪器简化而来的。
              B.由于璧和琮都是从璇玑简化而来的,所以都保留了观测天文现象的功能。
              C.代表天的璧和代表地的琮,可能都是从玉器璇玑简化而来的。
              D.今天所能见到的璧和琮,都是礼器和饰物,是由竹管和大石块简化而来的。
            • 3.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当图象“遭遇”数字    ①大数据似乎一夜之间渗透进人们的生活,人们却还没来得及给自己身处的时代起一个确切的名字。一说是图象时代,一说是数字时代。可以肯定的是,这都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最基本方式:一是文字,一是图形。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它们时而交错,时而分离。
                  ②500年前达•芬奇在一位建筑家《建筑十书》的插图中,画了一个有两种不同姿势的《维特鲁威人》:□
                  ③自古希腊至中世纪,直到文艺复兴,人们终于完成了对透视法的研究和运用。把这些经验感性空间和逻辑理性空间结合起来,画家们可以在二维平面上再现客观空间的三维视觉真实感。透视法成了确立文艺复兴美术里程碑地位的奠基石之一。比如达•芬奇《最后的晚餐》,巧妙地设置在米兰圣玛丽亚感恩教堂的墙壁尽头。画面利用透视原理,使人们的视线在穿过一扇扇的门远远看去时,其天花板的透视线、厅堂的建筑结构,随画面做了自然延伸。最绝的是十二门徒分在两侧,这四组人像愤怒、惊恐、怀疑、剖白,在视线上的冲突、紧张和透视线的互相作用和引导下,最终落点全部都汇聚到耶稣的脸上。
                  ④今天,数字和图象再一次生成令人惊艳的新视觉图象方式,强力冲击了对于传统图象的产生和认知。视频、文献、图象、视觉符号等形成的泛视觉的图象,直接影响了美术的创作方式和呈现方式。从美国超写实主义画家查克•克劳斯的艺术之路,可以看出时代新兴科技--电脑对艺术家的影响。最初他用手指头蘸丙烯和油画颜料,模拟照片作画,后来他的画面追求电脑数字生成的色块图案逐格堆积,形成具有马赛克般花纹透明玻璃感的逼真肖像。
                  ⑤图象和数字的合力能不能超越文字的垄断和隔膜,更有效地助力人类文明的发展呢?几千年前,传说人类之间由于语言不通,使通天的巴别塔不断建造和不断崩塌,充满了冲突和悲剧。海德格尔质疑人类建造的方式出了问题:“把世界有意地制造出来的这种无条件的贯彻意图的活动,被无条件地设置到人的命令的状态中去,这是从技术的隐蔽本质中出现的过程。”他对于这种违背自然规律和人的天性的技术征服充满了担忧,所以他认为“归根到底,这是要把生命的本质交付给技术制造去处理”。海德格尔质疑人们的生存模式,“是我们诗意的栖居吗?也许我们完全非诗意地栖居着”。他把艺术和科学并列为现代的根本现象,把让生活变得美妙的艺术,“视为人类生命的表达”。
                  ⑥海德格尔描述了一种不同于中世纪的和古代的现代世界图象的时代。当然他的“图象”是有深意的。他说:“图象在这里并不是指某个摹本,而是指我们在‘我们对某物了如指掌’这个习语中可以听出的东西。这个习语要说的是:事物本身就像它为我们所了解的情形那样站立在我们面前。”“所以,从本质上看来,世界图象并非意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象,而是指世界被把握为图象了。”
                  ⑦今天所说的大数据,不是简单的数字加图象。数字要累积成海量(Volume),具备各种信息种类和来源的多样化(Variety),再进行快速有效处理(Velocity),经过筛选提取分析成为可共享的价值诉求(Value).而图象也只有经过上述4V的综合,才能生成感知世界和认识世界的图象方式。所以不能简单地认为把握了图象就把握了世界,因为图象不是图象方式。也不能简单地担心可视化时代的文字会被图象代替,因为图象方式的内涵和深层,是对语言方式的理性逻辑和抽象分析。现在看到图象时,它的背后却是数字,而这一大串数字一旦发生重组和变更,就会产生万花筒般的新图象。
              (1)标题中“遭遇”一词在文中的意思是    
              2、把下列语句组织起来填入第②段方框中,语意最连贯的一项是    
              ①分开的双腿碰触到圆圈边缘,正好形成等边三角形
              ②当他站直时,水平伸出的双臂等于身高
              ③以肚脐为圆心划一个圆时,向上抬举的手臂的指尖触碰到圆圈边缘,并且正好和头顶相平
              ④他所展现的比例精妙与和谐,成了将数字和图象结合的经典名作
              ⑤这是一个四指为一掌,四掌为一足,六掌为一腕尺,四肘尺合全身,肘部到手的中指尖的长度为身高的五分之一,而肘部到腋窝的长度为身高八分之一的完美男人的比例
              A.④②①③⑤B.②①③⑤④
              C.③①②⑤④D.②③①④⑤
              (3)推敲作者行文思路,概括第③段的内容。
              (4)第⑤⑥两段引用了海德格尔的言论,对此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他认为,文字的垄断和隔膜是巴别塔悲剧的根本原因。
              B.他认为,技术制造会隐蔽和征服自然规律和人的天性。
              C.他向往“诗意”,认为艺术与科学是人类生命的表达。
              D.他认为图象不该是复制,而是对世界了解的具象化。
              (5)分析第⑦段的作用。
              (6)从全文看,当图象“遭遇”数字,会对人类文明产生哪些影响?
            •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动物冬眠之谜
                  动物的冬眠是一种奇妙的现象。人们观察了若干种动物冬眠,发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现象。
                  在加拿大,有些山鼠冬眠长达半年。冬天一来,它们便掘好地道,钻进穴内,将身体蜷缩一团。它们的呼吸,由逐渐缓慢到几乎停止,脉搏也相应变得极为微弱,体温更直线下降,可以达到5℃.这时,即使用脚踢它,也不会有任何反应,简直像死去一样,但事实上它却是活的。
                  动物的冬眠真是各具特色。熊在冬眠时呼吸正常,有时还到外面溜达几天再回来。雌熊在冬眠中,让雪覆盖着身体。一旦醒来,它身旁就会躺着1~2只天真活泼的小熊,显然这是冬眠时产生的仔儿。动物冬眠的时间长短不一。西伯利亚东北部的东方旱獭和我国的刺猬,一次冬眠能睡上200多天,而苏联的黑貂每年却只有20天的冬眠。
                  动物的冬眠,完全是一项对付不利环境的保护性行动。引起动物冬眠的主要因素,一是环境温度的降低,二是食物的缺乏。科学家们通过实验证明,动物冬眠会引起甲状腺和肾上腺作用的降低。与此同时,生殖腺却发育正常,冬眠后的动物抗菌抗病能力反而比平时有所增加,显然冬眠对它们是有益的,使它们到翌年春天苏醒以后动作更加灵敏,食欲更加旺盛,而身体内的一切器官更会显出返老还童现象。
                  由此可见,动物在冬眠时期神经系统的肌肉仍然保持充分的活力,而新陈代谢却降低到最低限度。今天医学界所创造的低温麻醉、催眠疗法,便是因此而得到的启发。
                  和我们人类一样,动物中的鸟兽都是温血动物,那么冷血动物昆虫又是怎样熬过漫长的冬季呢?许多冬眠的昆虫会不会冻结呢?昆虫学家进行了长期的观察和研究,终于查明了昆虫越冬的部分奥秘。冬天,为了防止汽车散热器结冰,人们要加入防冻液。昆虫竟然也会采用相似的办法,在严寒的冬季保护自己。
                  在冬天,昆虫要保持活动,不被冻僵是至关重要的。活的组织一旦被冻结,膨胀的冰晶体势必使细胞膜受到破坏,造成致命的创伤。当细胞里液体不足,不能保持维护生命所必需的酶活性时,即使没有完全被冻结,也会造成死亡。那么,昆虫是怎样解决这一难题的呢?它们主要是靠降低体内液体的冰点,从而提高抗寒能力,办法就是产生大量的“防冻液”。昆虫是怎样制造防冻液的呢?天暖之后又怎样将防冻液除掉呢?为什么要除掉防冻液?这些问题直到现在仍找不到答案。
                  值得补充的是,科学家们又发现,蛙类也会自制防冻液。在实验室中,科学家们将许多青蛙冷冻起来,5~7天后,再慢慢地使之解冻,这些青蛙解冻后依然活着。经过认真分析和研究,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人们在防冻剂中常用的物质:丙三醇。与昆虫相似的是,到了春天,这些青蛙的体液中再也找不到这一物质了。
                  至今,人们尚未能完全揭开动物冬眠的奥秘。但是科学家们通过不断探索已经认识到,研究动物的冬眠不仅妙趣横生,而且颇有价值。
              (1)下列各项对“昆虫越冬”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昆虫是冷血动物,为了熬过漫长的冬季,而保持活动,不被冻僵,昆虫会产生大量的防冻液来降低冰点,提高抗寒能力。
              B.人类由昆虫为防冻而制造“防冻液”得到启发,研制出防止汽车散热器结冰的防冻液。
              C. 冬天昆虫的细胞里液体不足,不能保持维护生命所必需的酶活性时,会造成死亡。
              D. 活的组织如果被冻结,膨胀的冰晶体便会使细胞膜受到破坏,会给昆虫带来致命的创伤。
              (2)下列各项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加拿大,山鼠冬眠时呼吸停止,脉搏微弱,体温下降,就像死去一样,但实际上它是活的。
              B.当不利的环境来临时,如气温过低或食物缺乏,动物便进入冬眠状态。
              C.今天医学界所创造的低温麻醉、催眠疗法,便是受了动物冬眠的启发。
              D.人们对昆虫和其他动物制造防冻液进行冬眠现象只是初步了解。
              (3)下列各项对原文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冬眠使动物甲状腺和肾上腺作用降低,而生殖腺却发育正常,使冬眠中雌熊产下的仔儿抗菌抗病能力有所增加。
              B.翌年春天,动物苏醒以后,动作更加灵敏,食欲更加旺盛,而身体内的一切器官更会显出返老还童现象。
              C.与昆虫相似的是,蛙类也会自制防冻液,天暖之后又能将防冻液除掉。
              D.研究动物冬眠,不仅妙趣横生,而且颇有价值,这是科学家们通过不断探索已经认识到的。
            •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PM2.5,一个耳熟能详的词汇。对它的准确定义是“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的总称”,又被称为细颗粒物或入肺颗粒物。由于体积小,重量轻,PM2.5可以在空气中滞留很长时间,在空气中被大气环流带到较远的地方。PM2.5的比表面积比较大,可以吸附更多的病毒细菌和各种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污染物。空气中的PM2.5,可以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泡,在肺泡内积聚,干扰肺内的气体交换,引发各种疾病。因此,PM2.5对健康的危害特别严重。
                  1982年,美国已经开始展开有关PM2.5的前瞻性研究,并于2002年将论文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虽然起步较晚,但中国同样不缺乏这方面的研究。从2004年开始,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潘小川就开始监测空气中PM2.5的日均浓度。研究显示,PM2.5的增长与医院急诊相关疾病的病人的人数成正相关
                  随后,潘小川等人利用模型计算PM2.5对北京市人群的健康威胁,发现当PM2.5浓度增加10微克/立方米时,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循环系统疾病死亡和非意外总死亡的死亡百分率分别上升0.76%、0.43%和0.67%。
              PM2.5浓度升高既有气象原因,也有污染排放原因,其中污染排放为首的主要因素有:汽车尾气的排放,使用柴油的大型车是“重犯”,包括大型公交车、各单位的班车,以及大型运输卡车等;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向大气排放大量的工业废气,包括可燃性气体、含硫化物的气体、有毒的气体以及含放射性物质的气体等,这些气体随着废气的排放扩散到空气中;工地建筑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正在城镇化中崛起的新型城市,建筑工地扬尘、“泥头车”上路撒漏扬尘以及城市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均会促使PM2.5浓度升高。
                  为了更好地控制PM2.5的浓度,专业人士建议出台整治施工工地扬尘和餐饮油烟污染、限制燃煤锅炉使用、加强清扫保洁作业、生活垃圾填埋处理等一系列问题的措施。抑制交通污染,包括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网络、抑制私车发展,机动车限行以及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整治交通拥堵等等;加强工业污染防治,从源头抓起,开展工业生产项目的环境评价准入制度,进一步加大对水泥厂、化工厂、冶炼厂和火电厂等大气污染排放企业的监控,确保达标排放,对大气污染较重的企业根据具体情况要采取停产、限产措施,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同时,也可借鉴英美国家关于空气污染防控法案举措,加快我国清洁空气的立法保护。
              (节选自2013年1月《南方周末》,有删改)【注】①比表面积:指单位质量物料所具有的总面积。分外表面积、内表面积两类。②正相关:指两个变量变动方向相同,一个变量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变化时,另一个变量亦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变化。不过日常生活中常说的“正比”多与“正相关”混淆。正比,有一个确定的比例系数。
              (1)下列有关PM2.5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细颗粒物PM2.5,是“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的总称”。
              B.PM2.5之所以能够在空气中被大气环流带到较远的地方,是因为它的体积小,重量轻,且能够在空气中滞留很长时间。
              C.由于比表面积较大,因此在PM2.5上可以吸附更多的有害物质。
              D.PM2.5主要是通过影响人们呼吸系统的正常运转,引发各种疾病,因此对人们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
              (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美国最早于1982年开始有关PM2.5前瞻性研究,中国在此方面虽起步较晚,但至今也十年的研究。
              B.根据潘小川教授等人利用模型计算,当空气中PM2.5的浓度增加10微克/立方米,就会造成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上升0.76%。
              C.PM2.5浓度升高既有气象原因,也有污染排放的原因,其中污染排放是客观因素。
              D.只有减少在城市化过程中因建筑和道路交通而产生的扬尘才会降低PM2.5浓度。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为了控制PM2.5的浓度,整治工地扬尘、餐饮油烟污染,限制使用燃煤锅炉,加强清洁作业,处理好生活垃圾等措施是不可或缺的。
              B.要想整治好交通污染,必须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网络,禁止私车发展,以求达到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的目标。
              C.在工业领域一定要开展工业生产项目的环境评价准入制度,加大对大气污染排放企业的监控,也可以适当地采取停产、限产措施。
              D.为了更好地控制PM2.5的浓度,制定适应我国国情的空气污染防控法案是必然的趋势。
            • 6.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光污染:美丽外衣下的环境杀手    光照的不合理使用带来了一种可怕的灾难--光污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的由人为因素造成的光污染主要有:
                  ①.当太阳光照射强烈时,城市里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等装饰反射光线,明晃白亮、眩眼夺目。夏天,玻璃幕墙强烈的反射光进入附近居民楼房内,增加了室内温度,影响正常的生活。有些玻璃幕墙是半圆形的,反射光汇聚还容易引起火灾。烈日下驾车行驶的司机会遭到玻璃幕墙反射光的突然袭击,眼睛受到强烈刺激,因此很容易诱发车祸。
                  ②.夜幕降临后,商场、酒店的广告灯、霓虹灯令人眼花缭乱。有些强光束甚至直冲云霄,使得夜晚如同白天一样,即所谓人工白昼。在这样的“不夜城”里,夜晚难以入睡,人体正常的生物钟被扰乱,导致白天工作效率低下。人工白昼还会伤害鸟类和昆虫,强光可能破坏昆虫在夜间的正常繁殖过程。
                  娱乐场所的多种光源造成的彩光污染。舞厅、夜总会都安装有黑光灯、旋转灯、荧光灯以及闪烁的彩色光源。据测定,黑光灯所产生的紫外线强度大大高于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对人体有害且影响持续时间长。人如果长期接受这种照射,可能罹患多种疾病,甚至白血病和其它癌变。彩色光源让人眼花缭乱,不仅对眼睛不利,而且干扰大脑中枢神经,使人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失眠等症状。最新研究表明,这种污染不仅影响人的生理功能,还会影响心理健康。
                  当许多国人为美丽城市夜景感到骄傲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到:这些所谓的“不夜城”恰恰是中国光污染的重灾区。改善城市形象的初衷或许可以理解,但目前我国的城市规划中,照明规划仍然处于无序状态。
                  看美国大片,我们曾误以为纽约是一座不眠的城市。其实纽约市对夜间照明设计和规划是有严格的规定的,像霓虹灯这种设施只允许集中建在时代广场周围,其他地方要么不允许出现,要么对面积和亮度进行限定。纽约并非每天都是一种表情,只有在节假日才会出现灯火通明的景象,而且凌晨两点后必须关灯。站在帝国大厦俯瞰纽约全城,只见中心商业区有一大片亮光,四周很多地方是黑漆漆的一片。
                  当国际上的城市开始摒弃“不夜城”思维的时候,国内大多数城市还在不惜重金打造一座座“不夜城”。面对日益严重的光害,我们难道又要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
              (选自《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有删改)(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频繁地出入舞厅、夜总会等娱乐场所就会罹患白血病和其它癌变。
              B.随着城市的发展,在我国,越是大城市,就越是光污染的重灾区。
              C.美国纽约对非商业区的霓虹灯设施在面积和亮度上都有严格的要求。
              D.面对光污染的现状,作者无奈地认同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论调。
              (2)依照第四段段首画线处的表述形式,在文章①②横线处分别填入相应内容,说出该段所写的光污染类型及其成因。(每处不超过20字)
              (3)假如要在非商业区的高速路旁,修建一座类似文中美国帝国大厦一样的地标式建筑,作为某跨国集团办公机构的总部。请你运用文中所学知识,针对如何尽量减少光污染的问题,提出你的建议并说明建议的原因。(2条)
            • 7. 科技文阅读。
                  “黑箱”是控制论中的概念。意为在认识上主体对其内部情况全然不知的对象。“科技黑箱”的含义与此有所不同,它是一种特殊的存贮知识、运行知识的设施或过程,使用者如同面对黑箱,不必打开,也不必理解和掌握其中的知识,只需按规则操作即可得到预期的结果。例如电脑、手机、摄像机、芯片,以及药品等,可以说,几乎技术的全部中间和最终成果都是科技黑箱。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科学知识是基础,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则对科学知识进行选择。除此以外,科技黑箱中还整合了大量人文的、社会的知识,并且或多或少渗透了企业文化和理念。这样,在电脑或手机中就集成了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管理学、经济学、美学,以及对市场的调研和政府的相关政策等知识。
                   科技黑箱是特殊的传播与共享知识的媒体,具有三大特点。首先,它使得每一个使用者--不仅牛顿,都能直接“站在巨人的肩上”继续前进。试想,如果要全世界的电脑使用者都透彻掌握电脑的工作原理,掌握芯片上的电子理论,那需要多少时间?知识正是通过科技黑箱这一途径而达到最大限度的共享。如今,计算机天才、黑客的年龄越来越小,神童不断出现,他们未必理解计算机的制作过程就能编写软件、破译密码。每一代新科技黑箱的出现,就为相对“无知识”的年轻一代的崛起与赶超提供了机会。其次,处在相对低端的科技黑箱往往与语境和主体无关,而处于高端的科技黑箱则需满足特定主体在特定场合乃至心理的需要。人们很少能对一把锤子做什么改进,而使用一个月后的电脑则已经深深地打上了个人的印记,这就说明,在认识变得简单易行之时,实践变得复杂和重要。最后,当科技为我们打开一扇又一扇门的时候,我们能拒绝它的诱惑不进去吗?而一旦进去,我们的行为能不受制于房间和走道的形状吗?表面上是使用者在支配科技黑箱,然而科技黑箱却正在使用者 “不知情”的情况下,对使用者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就是说使用者被生产方对象化了。
                   值得注意的是,科技黑箱在使科技知识被使用者广泛共享之时,也往往使这部分知识因共享而贬值甚至被人遗忘。那么还要不要学习集成于科技黑箱中已经贬值的科技知识,例如电磁理论、牛顿力学,甚至四则运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技术所构成的平台还有一个历史维度。时至今日,历史上的很多技术已经失传或过时,但是也有相当多的技术流传至今,例如中国的针灸,以及散落在各古老民族中的特殊技法等科技黑箱都是如此。这提示我们,对于历史上存在过的知识应予宽容。此外,由于使用者不必从头学起即可操作科技黑箱,于是就可能发生对科技黑箱的滥用。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科技黑箱无疑会使得双刃剑的哪一刃都变得更为锋利。
              (1)下列对于科技黑箱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黑箱,在认识上主体对其内部情况全然不知;而科技黑箱,则至少它的设计者理解和掌握其中所含有的知识。
              B.与黑箱不同,科技黑箱的操作是可控的,使用者不必透彻掌握其工作原理,只需按规则操作即可得到预期的结果。
              C.几乎技术的全部中间成果和最终成果,如电脑、手机,都集成了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等知识,可以说,是科技造就了科技黑箱。
              D.科技黑箱是一种特殊的存贮知识、运行知识的设施或过程,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对科学知识进行了修正。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当今世界,每一个科技黑箱的使用者都能像牛顿一样“站在巨人的肩上”继续前进,这个“巨人”就是科技黑箱。
              B.越是高端的科技黑箱,主体对它的干预就越大;在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上,实践也随之变得更加复杂和重要。
              C.知识通过科技黑箱这一途径达到最大限度的共享,这是现在计算机天才、黑客和神童不断出现的根本原因。
              D.使用者表面上是在支配着科技黑箱,但实际上他们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受到了科技黑箱潜移默化的影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的科技黑箱能够为相对“无知识”的年轻一代提供崛起和赶超的机会,他们即使没有掌握科技黑箱中的知识,也可以享用这些知识。
              B.由于科技黑箱使用简单方便,于是就可能发生滥用的现象,其直接后果就是科技这把双刃剑的那一刃都变得更加锋利。
              C.科技黑箱不仅包括当代的高科技成果,也包括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很多技术,如中国的针灸以及各古老民族中的特殊技法。
              D.要不要学习集成于科技黑箱中已经贬值的科技知识,作者并没有给出直接的答案,但提示我们,应当对这些知识予以宽容。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暗物质    天文学家们是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意识到宇宙中存在着看不见的暗物质。1933年,瑞士的天文学家弗里茨•兹威基(Fritz Zwicky)对距离地球3.2亿光年、由超过3000个星系组成的星系团进行了长期的观测。
                他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方法来测量星系团的质量。第一种方法是对大量星系的运动速度进行分析。因为速度与引力有关,所以可以间接估计出星系团的质量。用这个方法得到质量称为“力学质量”。另一种方法是通过星系团内星系的亮度来估计质量。因为恒星质量越大就越亮。这样得到的质量称为“光度质量”。按说力学质量和光度质量应该相近,然而实际得到的结果是,力学质量比光度质量高了400倍左右!也就是说,力学质量里的绝大部分是我们看不到(不发光)的物质。如果没有这部分“看不见的物质”的作用,那么这个星系团的引力就不足以将其中的星系像现在这样束缚在一起。
                  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正式提出了“暗物质”这个名称。现在普遍认为,组成星系团的质量中,星系只占了很小的比例,而星系际介质约占20%,暗物质的比例则高达70%~80%.暗物质的所谓“看不见”,不单单是说用我们的肉眼在可见光波段看不见,而是说不论探测什么波段的电磁波,比如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伽马射线等,都看不到它。也就是说,暗物质不发出任何波段的光。
                  但是暗物质到底是什么,现在还不清楚。我们先来看看科学家已经排除了哪些暗物质的“候选者”吧。
              人们首先想到暗物质会不会是那些用光学望远镜很难发现的暗天体,例如行星、褐矮星、衰老的白矮星、中子星、黑洞等。但是所有暗天体加起来,也达不到星系总质量的10%,不足以扮演暗物质的重要角色。
                  那么,扩大范围,暗物质是由原子组成的吗?研究认为,由原子构成的物质也不足暗物质的
              1
              5
              ,依然无法满足暗物质所需要的量。
                  在宇宙的早期可能存在小型的“原初黑洞”,它们不是从原子组成的恒星演化而来的,所以并不能将之从暗物质候选者中排除掉。但是原初黑洞是否真的存在现在还并不清楚。
                  子弹星系团是由两个星系团碰撞而形成的。科学家利用引力透镜研究其质量分布的变化发现,暗物质与其他物质几乎没有相互作用,在碰撞的过程中会相互穿越而过。这个性质使人想到了中微子,它既不是原子组成的,也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相互作用,而且中微子数量庞大,每秒钟都会有上百万个中微子穿过我们的身体。那么中微子是不是暗物质呢?
                  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提出,宇宙中如果只有“可见物质”的话,那么从宇宙诞生至今的这段时间里,就来不及形成现在所观测到的宇宙中的某些结构。1985年,英国苏塞克斯大学的卡洛斯•弗伦克(Carlos Frenk)团队提出,暗物质对于宇宙中恒星和星系等小结构的产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首先,由于偶然性,有些地方的暗物质会聚集得多一些,所以引力更强,暗物质就更易积聚,密度渐渐变大;接下来,由原子组成的物质(气体)也被引力拉过去,很快进一步坍缩,生成恒星和星系等结构;然后,一些星系进一步汇集,形成星系团。就这样,在暗物质的作用下,从星系到星系团,一步步形成了宇宙中的大尺度结构。
                  但是上述方案的成立是有条件的,就是暗物质必须是很“冷”的,这意味着它们是由低速的粒子构成的。计算显示,如果运动的速度太大,粒子弥散的范围太广,星系这样的小尺度结构就难以形成了。而中微子是以接近光速运动的“热”粒子,加上它的质量也太小,因此也被从暗物质的候选者中排除了。
                  宇宙中有暗物质,但是暗物质到底是什么,现在还不清楚。
              (节选自2015年12月《科学世界》)(1)下列对文中“暗物质”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暗物质不发出任何波段的光,所以不单单我们的肉眼在可见光波段看不见,而且探测任何波段的电磁波都看不到它。
              B.现在普遍认为,组成星系团的质量中,暗物质所占比例比星系和星系际介质所占比例高得多。
              C.20世纪80年代,有科学家提出,暗物质对于宇宙中恒星和星系等小结构的产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D.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经过近百年的研究,宇宙中存在的暗物质逐渐被科学家们认识。
              (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力学质量里的绝大部分我们看不到(不发光)的物质,将星系团中的星系像现在这样束缚在一起。
              B.因为速度与引力有关,所以科学家对大量星系的运动速度进行分析,就可以准确得出星系团的质量。
              C.宇宙中因为有“可见物质”和“暗物质”的共同作用,从宇宙诞生至今的这段时间里,才可能形成现在所观测到的宇宙中的某些结构。
              D.暗物质必须是很“冷”的,因为它们是由低速的粒子构成的。而中微子是以接近光速运动的“热”粒子,因此也被从暗物质的候选者中排除了。
              (3)请结合文章,总结成为暗物质,都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 9.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 物种起源》绪论节选       当我在比格尔号皇家军舰上充当自然学者的时候,我曾深深地被栖息在南美洲的生物分布的一些事实以及该洲现存生物和古生物在地质上的关系的一些事实所打动。本书以后几章将要叙述这些事实。归国以后,在1837年我就想到,如果耐心地搜集和思索可能与这个问题有任何关联的各种事实,也许能够对于这个问题得到一些了解。经过了五年的工作之后,我曾专心思索这个问题,并且写出若干简短笔记。1844年,我把这些简短笔记扩大为结论的纲要,这些结论我当时认为是正确的。从那时起直到现在,我曾不间断地专心于同一事物的研究。我希望读者能够原谅我讲这些私事,我之所以说明这些事情,是为了要表明我并没有轻率地下结论。
                     现在(1859年)我的工作已将近结束了。但是因为要完成它还需要许多年月,又因为我的健康很坏,所以被催促来发表这个“摘要”。特别诱使我这样做的原因,是华莱斯先生现在正在研究马来群岛的自然史,对于物种起源,他得到了差不多与我完全相同的一般结论。1858年,他寄给我一篇关于这个问题的论文,并且要求我把它送给赖亦尔爵士。赖亦尔爵士把这篇论文交给林那学会,并刊登在第三卷会报上。赖亦尔爵士和虎克博士是知道我的工作的人,虎克博士曾读过我1844年的“纲要“.他们给我荣誉,认为可以把我的原稿中的若干提要和华莱斯的优秀论文同时发表。
              (1)“这个问题”指代什么? 
              (2)可以看作“我并没有轻率地下结论”的理由是哪些?
              (3)根据原文,作者早日发表“摘要”的原因是什么?
            • 10.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列各题。
                  笄(jī),《说文》解释为“簪也”,是一种簪发用具。就目前所知,早于仰韶文化的遗物是河北磁山遗址出土的骨笄。有两种样式:一作尖头圆箸状,长18厘米;一作柳叶簪式,长约10厘米,距今已有七八千年的历史了。稍后,到仰韶文化时期,当以西安半坡遗址出土实物数量形式具代表性。在1900余件各类发饰、耳饰、颈饰、手饰、腰饰和嵌饰中,石陶笄和骨笄占很大比例,总数达715件之多。可分三种:棒式的、两头尖的和丁字形的,大多重在实用,造型简质。制作上刻意进行装饰的例子,应数甘肃永昌鸳鸯池遗址出土的骨笄为最出色,是距今四千多年的遗物。笄首用胶黏物(或树脂混合体)作成圆锥状,表面嵌埋着36枚白色管珠,首端贴盖一楕圆形骨片,上作同心圆刻纹五圈,是一件别具匠心的工艺品。东部,如大汶口文化的发笄,以石质居多,首端出台肩,似应有笄帽附饰。有的笄且作箭镞形,或古代曾用镞箭簪发。其遗制在兄弟民族中仍有保留,如《皇清职贡图》图说中即谓傜妇盘发贯箭,三、五、七支不等,西南藏族人猎手也是把弩箭插在头发里,亦成一格。这种情形和《诗经》中提到的“六笄”“六珈”,晋代“五兵钗”可能都相关联。
                  笄的应用,在当时又与中原华夏民族的结发形式有密切关系。束发盘髻或辫发盘髻之类方式和以后的束发于顶,着某种冠子,则皆须用笄方能约束。如为断发、披发、散发等形式,便应用不会广,甚或毫无所用。考古发掘中边缘地区似数量较少,自西往东至黄河中游即渐增多,隐约反映了历史上民族融合风习相尚的情况。到后来,安阳殷墟五号墓,妇好一人即随葬精美玉笄二十余件,雕花骨䈂四百九十余件,其贯插簪戴形式必已相当复杂,又十分讲究。奴隶主豪华习气的炽盛,于此可见一斑。
              (取材于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1)关于“笄”的解说,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目前所知历史上最早的“笄”是骨质的。
              B.西安半坡遗址的“笄”属于仰韶文化时期。
              C.四千多年前的“笄”,造型上崇尚“简质”。
              D.在古代,“笄”既有实用性,也带有工艺性。
              (2)“考古发掘中边缘地区似数量较少”,最直接的原因是    
              A.“笄”与边缘地区民族生活关系不密切。
              B.边缘地区民族多断发、披发、散发形式。
              C.边缘地区与黄河中游地区文化尚未融合。
              D.边缘地区的奴隶主崇尚简朴,反对奢华。
              (3)结合下面相关资料,简述本文在研讨“笄”的形制过程中,对“二重证据法”的运用。
              【相关资料】
                  1925年,学者王国维提出:“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训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此二重证据法惟在今日始得为之。”强调运用“地下之新材料”与古文献记载相互印证,以考证古代历史文化,被称为“二重证据法”,对20世纪中国学术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学者陈寅恪曾对“二重证据法”做过如下概括:其一,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其二,取异族之资料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正;其三,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