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错 误
              --中国故事常见的开端
                                                 张晓风
                在中国,错误不见得是一件坏事,诗人愁予有首诗,题目就叫《错误》,末段那句“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四十年来像一枝名笛,不知被多少嘴唇呜然吹响。
              《三国志》里记载周瑜雅擅音律,即使酒后也仍然轻易可以辨出乐工的错误。当时民间有首歌谣唱道:“曲有误,周郎顾”,诗人多事,故意翻写了两句:“欲使周郎顾,时时误拂弦”,是无限机趣,描述弹琴的女孩贪看周郎的眉目,故意多弹错几个音,害他频频回首,风流俊赏的周郎哪料到自己竟中了弹琴素手甜蜜的机关。
                在中国,故事里的错误也仿佛是那弹琴女子在略施巧计,是善意而美丽的--想想如果不错它几个音,又焉能赚得你的回眸呢?错误,对中国故事而言有时几乎成为必须了。如果你看到《花田错》《风筝误》《误入桃源》这样的戏目不要觉得古怪,如果不错它一错,哪来的故事呢!
                我们先来讲《红楼梦》吧,女娲炼石补天,偏偏炼了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本来三万六千五百是个完整的数目,非常精准正确,可以刚刚补好残天。女娲既是神明,她心里其实是雪亮的,但她存心要让一向正确的自己错它一次,要把一向精明的手段错它一点。“正确”,只应是对工作的要求,“错误”,才是她乐于留给自己的一道难题,她要看看那块多余的石头,究竟会怎么样往返人世,出入虚实,并且历经情劫。
              就是这一点点的谬错,于是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便有了一块顽石,而由于有了这块顽石,又牵出了日后的通灵宝玉。
                整一部《红楼梦》原来恰恰只是数学上三万六千五百分之一的差误而滑移出来的轨迹,并且逐步演化出一串荒唐幽渺的情节。世上的错误往往不美丽,而美丽又每每不错误,惟独运气好碰上“美丽的错误”才可以生发出歌哭交感的故事。
              《水浒传》楔子里的铸错则和希腊神话“潘朵拉的盒子”有此类似,都是禁不住好奇,去窥探人类不该追究的奥秘。但相较之下,洪太尉“揭封”又比潘朵拉“开盒子”复杂得多。他走完了三清堂的右廊尽头,发现了一座神秘的建筑:门缝上交叉贴着十几道封纸,上面高悬着“伏魔之殿”四个字,据说从唐朝以来八九代天师每一代都亲自再贴一层封皮,锁孔里还灌了铜汁。洪太尉禁不住引诱,竟打烂了锁,撕下封条,踢倒大门,撞进去掘石碣,搬走石龟,最后又扛起一丈见方的大青石板,这才看到下面原来是万丈深渊。刹那间,黑烟上腾,散成金光,激射而出。仅此一念之差,他放走了三十六座天罡星和七十二座地煞星,合共一百零八个魔王……
              《小浒传》里一百零八个好汉便是这样来的。
                中国的历史当然不该少了尧舜孔孟,但如果不是洪太尉伏魔殿那一搅和,我们就是失掉夜奔的林冲或醉打出山门的鲁智深,想来那也是怪可惜的呢!
                一部《镜花缘》又是怎么样的来由?说来也是因为百花仙子犯了一点小小的行政上的错误,因此便有了众位花仙贬入凡尘的情节。犯了错,并且以长长的一生去截补,这其实也正是部分的人间故事吧!
                这一段段美丽的错误都好得令人艳羡称奇!
                从比较文学的观点看来,有人以为中国故事里往往缺少叛逆英雄。像宙斯,那样弑父自立的神明,像雅典娜,必须拿斧头开父亲脑袋自己才跳得出来的女神,在中国是不作兴有的。还算捣蛋精的哪吒太子,一旦与父亲冲突,也万不敢“叛逆”,他只能“剔骨剜肉”以还父母罢了。
                中国的故事总是从一件小小的错误开端,诸如多炼了一块石头,失手打了一件琉璃盏,太早揭开坛子上有法力的封口。不是叛逆,是可以理解的小过小犯,是失手,是大意,是一时兴起或一时失察。“叛逆”太强烈,那不是中国方式。中国故事只有“错”,而“错”这个既是“错误”之错,也是“交错”之错,交错不是什么严重的事,只是两人或两事交互的作用--在人与人的盘根错节间就算是错也不怎么样。像百花之仙,待历经尘劫回来,依旧是仙,仍旧冰清玉洁馥馥郁郁,仍然像掌理军机令一样准确的依时开花。就算在受刑期间,那也是一场美丽的受罚,她们是人间女儿,兰心惠质,生当大唐盛世,个个“纵其才而横其艳”,直令千古以下,回首乍望的我忍不住意飞神驰。
                年轻,有许多好处,其中最足以傲视人者莫过于“有本钱去错”,年轻人犯错,你总得担持他三分--有一次,我给学生订了作业,要他们每人念几十首诗,录在录音带上缴来。有的学生念得极好,有时又念又唱,极为精彩。有的却有口无心,苏东坡的“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不知怎么回事,有好几个学生念成“一年好景须君记”,我听了,一面摇头莞尔,一面觉得也罢,苏东坡大约也不会太生气。本来的句子是“请你要记得这些好景致”,现在变成了“好景致得要你这种人来记”,这种错法反而更见朋友之间相知相重之情了。
                在中国,那些小小的差误,那些无心的过失,都有如偏离大道以后的叉路。叉路亦自有其可观的风景,“曲径”似乎反而理直气壮的可以“通幽”。错有错着,生命和人世在其严厉的大制约和惨烈的大叛逆之外也何妨采中国式的小差错小谬误或小小的不精确。让叉路可以是另一条在路的起点,容错误是中国故事里急转直下的美丽情节。
              (有删节)(1)文章的开头引用郑愁予的诗句的作用是什么?
              (2)文中作者选择的中国故事中一共写到了几个“错误”?根据这些内容,概括文中“错误”的含义。
              (3)结合文意,鉴赏画线的语句。
              (4)从文章主旨的角度,赏析文章的行文思路。
              (5)下列对于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______
              A.“风流俊赏的周郎哪料到自己竟中了弹琴素手甜蜜的机关”这一句中运用了借代的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具有丰富的画面感。
              B.“错误,对中国故事而言有时几乎成为必须了”说明善意而美丽错误是中国故事里普遍的现象,只有这样才能演绎出美丽的故事。
              C.文章说“叛逆、太强烈,那不是中国方式”,“中国方式”指的是可以理解的小过小犯,是失手,是大意,是一时兴起或一时失察的错误。
              D.倒数第二段从故事中的错误写到生活中的错误,说明故事中的精彩在生活中也有,这样写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E.这篇文章开头说“在中国,错误不见得是一件坏事”,结尾又说“在中国,那些小小的差误,那些无心的过失,都有如偏离大道以后的岔路”,首尾呼应,旨在告诉人们,不但要有容错的胸怀,还要有犯错的勇气。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梅汝璈:孤寂的大法袍
                有天晚上,北京顶银胡同停电。梅汝璈枯坐在家中吱吱作响的藤椅上。黑暗中他轻轻地哼起了清华学校早年的校歌:“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岿立中央。东西文化,荟萃一堂……”这一幕发生在上世纪60年代初。今天,梅汝璈的儿子梅小璈回忆自己的父亲时,一下就想到了这一幕。他对记者谈起父亲的晚年时,有些唏嘘。他用了这样一个形容词:“孤寂”。
                梅小璈说,虽然上世纪60年代初,父亲尚不足花甲之年,可他心知肚明,属于他的那个“东西文化,荟萃一堂”的时代已经逝去了。新中国在学科建制上完全照搬“老大哥”苏联,全国只有为数不多的几所大学保留了法律系,且讲授的内容都是苏联的社会主义法学。这让毕业于清华学校、留学于美国斯坦福大学、在芝加哥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的梅汝璈常常感到无所适从。他努力按照党对“旧知识分子”改造的要求,虔诚地学习俄语,试图不被形势甩下。据梅小璈说,现在他家还能找到父亲当年抄写俄文单词的小本。在苏联法学教材上,还有父亲留下的铅笔批注。
                作为一个留美法学博士,梅汝璈曾执著坚持的那些法学信念渐渐失去了依托--三权分立;司法独立……这是法哲学奠基人孟德斯鸠奠定的理论,又在杰斐逊等人的实践中加以完善的。显然,这一切已不合时宜。“文革”中,梅汝璈在一份“检查”里写道:“我实际上只是一本破烂过时的小字典而已。”
              “其实,他个人的小环境还是不错的,起码在物质上。如果以季羡林的《牛棚杂忆》为参照系,他并没有受太大的罪。”梅小璈在解释父亲晚年的孤寂心境时如是说,“但他的学科没有了,他的学术没有了。”
              在那个年代,“梅汝璈”三字变成一个空洞的符号。充盈其间的,不是这个人的赤子情怀和渊博学识,而是一个随“形势”沉浮的抽象指称。有研究者曾这样评价这位外交部前顾问:“梅汝璈名字出现的频率和受关注的程度,基本上是中日关系的晴雨表。”在上世纪整个50年代和60年代初,一旦中日关系出现“问题”了,他就会被邀请出面撰写文章;而中日关系“良好”时,他的名字则不愿被各方的人们所提及。
                但梅汝璈注定名垂青史。这位晚年“孤寂”的大法官,曾书写过现代中国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1946年3月19日,受命担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法官的梅汝璈博士离开上海,远赴东京。当日,《中央日报》等中国最权威的媒体,同时在显著版面刊出标题:“清算血债: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官梅汝璈今飞东京”。
              东京帝国饭店,盟军最高统帅部中国联络官为梅法官举办接风宴会。宴会上,时任国民政府教育次长兼国立中央大学校长的顾毓琇,将一柄装饰华贵的宝剑赠予梅汝璈。梅汝璈深深鞠躬,双手过顶接剑。他说:‘红粉送佳人,宝剑赠壮士’。可惜我非壮士,受之有愧。”顾毓琇说:“你代表四万万五千万中国人民和千百万死难同胞,到这侵略国的首都来惩罚元凶祸首。天下之壮烈事,以此为最。君不为壮士谁为壮士!”听罢,梅汝璈拔剑出鞘,动情地表示:“戏文中常有‘尚方宝剑,先斩后奏’。如今系法治时代,必须先审后斩。否则,我真要先斩他几个,方雪我心头之恨。……对这些战犯必予严惩,非如此,不能稍慰千百万冤死的同胞。我既受国人之托,定将勉力依法行事,断不使战争元凶逃脱法网!”
                这位“壮士”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在这场历时达两年半之久、人类司法史上所罕见的大规模审判中,受审的28名日本甲级战犯,除两名病死狱中,1名因精神病终止审判外,东条英机、广田弘毅、松井石根、土肥原贤二、板垣征四郎、武藤章、木村兵太郎等7人被判处绞刑,梅津美治郎等16人被判处无期徒刑,判处有期徒刑者2人。今天,由梅汝璈亲属捐赠的东京审判判决书底稿和梅汝璈当时身穿的法袍,已被收藏于国家博物馆。
              这位慷慨激昂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大法官,曾经的一席话至今在我们耳边徘徊不去:“我不是复仇主义者。我无意于把日本帝国主义者欠下我们的血债写在日本人民账上。但是,我相信,忘记过去的苦难可能招致未来的灾祸。”
              相关联接:
              (1)东京审判中,一些法官们不赞成处以死刑,甚至有人主张以国家犯罪不应追究个人责任等原因无罪释放25名战犯。梅汝璈根据审判过程中两年来收集的日军暴行,主张对南京大屠杀主犯松井石根必须处以死刑,并全力争取将几个侵华首恶判决死刑。最后,表决结果以6票对5票的微弱优势,终于将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等七名罪恶累累的首犯送上了绞刑架!
              (2)在文革期间,由于极左意识形态操纵,高中历史课本都不记入南京屠杀。当时梅汝璈写的《关于谷寿夫、松井石根和南京大屠杀事件》遭到了莫须有的指责,被扣上煽动“民族仇恨”、“鼓吹战争报复”,还有人甚至从截然相反的方面指责文章夸耀侵略者的勇猛,为军国主义张目,迹近“汉奸”“卖国贼”。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______ 。
              A、面对新中国“苏联式”的学科建制和国内为数不多的大学保留法律系,且只讲授苏联社会主义法学的现实,梅汝璈无能为力,无可奈何,深深地失望。
              B、三权分立、司法独立等法学观念是以孟德斯鸠理论为基础,由杰斐逊等人在实践中完善的。曾在美国留学的梅汝璈曾执着坚持这些法学信念。
              C、以季羡林等人的遭遇为参考,梅汝璈没有遭遇身体上的痛苦和物质生活的匮乏,但是学科没有了,学术没有了,这使他遭受了精神的孤寂。
              D、梅汝璈对日本侵华这段历史的态度,至今对我们仍有启发。但是在一些历史时期,梅汝璈的观点和作品被误解和曲解。
              E、在长达两年半、人类司法史上规模罕见的东京审判中,梅汝璈孤军奋战,对28名日本甲级战犯,分别处以相应的惩罚。
              (2)作为一位法官,梅汝璈在东京审判中表现出哪些可贵的精神?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本文的题目“孤寂的大法袍”有怎样的含义?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甲骨文中的“马”是最好辨认的字之一。它写出来是马的侧面像,长脸,尖耳,两条腿,背上还有鬃毛,一条长马尾。后来金文、大篆、小篆一路演变,“马”字慢慢变成了四条腿,头背融合,等到隶书时,基本固定成了“馬”。从中可见国人驯化马的历史相当早。在商后期的安阳殷墟、西安老牛坡、山东前掌大等地发现了大量的马车坑、马殉葬坑等,但在晚商之前的考古挖掘中却极少看到马的踪迹。没有铺垫,也找不到过渡环节,骏马们就这么突然之间横空出世,踏入中华民族的世界。
                最早的关于马匹驯养的记载,应该是《易经》。以传说而论,中国第一匹著名的马当属龙马,是伏羲在孟河遇到的。它是马的形象,浑身披挂龙鳞,赤纹绿色,还有一对翅膀。周代终于有了确凿无疑关于马文化的记载。马车和车战的兴起,让养马产业得到发展,马成了身份的象征。周穆王的八骏不仅拥有各自帅气的名字,还无不高端大气上档次。《水经注》记载,它们是夸父山桃林里的野马,被相马高手造父慧眼识珠调教成了精英。义山曾诗云:“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秦始皇要比美周穆王,《古今注》说始皇养了七匹骏马。伯乐《相马经》里曾介绍好马标准说:一匹好马,头要像兔子,耳朵像狐狸,眼睛和脖颈像鸟,脊背像鱼鳍。因此,始皇七骏中出了一匹头像兔子的纯白骏马,名叫“白兔”。吕温侯、关老爷的坐骑赤兔,意思就是头似兔子的红毛骏马。楚汉相争时西楚霸王项羽跨下又出现了精壮擅于奔驰的名马乌骓。“骓”本意为苍白毛杂色的马,前面冠以一个“乌”字,即指通体黑毛但有杂色的马。严格来说,乌骓不是具体某匹马的名字,而是一类马的统称。到汉文帝时经济复兴,共有九匹骏马,号九逸。
                汉武帝时从大宛国横空出世了一种名马--汗血宝马。根据史料记载,张骞通西域以后,回报说乌孙和大宛国有一种汗血宝马,是天马后裔。这些天马天生神骏,而且一跑起来浑身流的汗如血色一般。武帝听说后,派人攻打大宛。大宛王撑不住了,为表示臣服,每年向中原进贡两匹汗血宝马。汉武帝把乌孙马称为西极马,把大宛马称为天马,并为此特意作了一首《西极天马歌》:“天马来兮从西极,经万里兮归有德。承灵威兮降外国,涉流沙兮四夷服。”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从此,汗血宝马就成了中国最高等级骏马的代名词。那时的出土文物上,秦与西汉初年的马个头矮,四肢短,脖子粗。而从汉武帝开始,马的形象优美起来,高头曲颈,宽胸壮腹,四腿修长。甘肃武威雷台东汉墓出土了一批青铜马,其中最有名的一件叫“马踏飞燕”。这个铜马的形象,应该是典型的大宛血统。隋文帝的狮子骢,也有汗血血统,十分神骏,可朝发西京,暮至东洛。唐太宗的十匹骏马号为十骥,昭陵六骏的浮雕仍可见其当年风姿。
                马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与一个国家的军事力量紧密相连。“国之大事,在祀与戎”,骑兵的优劣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正是由于马与军事的这种联系,关系到了国家的兴衰荣辱,这种动物才会被人类视为珍宝,用人类最伟大的艺术--绘画、雕塑和精美的工艺来呈现。
                                                                 (摘编自马伯庸《大话中国马》,有删改)
              (1)下列有关“中国马”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______
              A.穆王八骏都是出自夸父山桃林里的野马,但最终被造父调教成了能够“日行三万里”的精英,还各自得到了帅气的名字。
              B.无论是秦始皇七骏之一的“白兔”,还是关羽的赤兔马,都是头像兔子的骏马,这可以以伯乐《相马经》里对好马标准的记载为佐证。
              C.乌骓马是指通体黑毛但又有杂色的马,是一类马的统称;也指西楚霸王项羽那匹既精壮而又擅于奔驰的名马乌骓。
              D.天生神骏且一跑起来浑身就流出血色般汗水的汗血宝马全部出自大宛,它们在汉武帝时成了我国最高等级骏马的代名词。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______
              A.“马”字从甲骨文到后来金文、大篆和小篆的一路演变,直到隶书时基本固定成形,可见我国驯化马匹的历史相当早。
              B.在传说中,我国第一匹著名的马是伏羲在孟河遇到的龙马。它具有马的形象,却浑身披挂着龙鳞,赤纹绿色,还有一对翅膀。
              C.我国在周代才有了关于马文化的确凿记载,此时马车和车战刚兴起,养马产业得到发展,马也成了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D.汉武帝为了得到汗血宝马而派人攻打大宛,还为乌孙马和大宛马特意作了一首《西极天马歌》的诗,足见武帝对宝马的喜爱。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甲骨文中的“马”字是马的侧面形象,它们脸长耳尖尾长,背上还有鬃毛,是非常生动形象的象形字,所以能被人很好地辨认出来。
              B.综观我国晚商之前与商后期的考古挖掘与发现,我国的马匹驯化技能似乎是在商代后期才突然开窍,然后极其突兀地兴盛起来。
              C.甘肃武威雷台东汉墓出土的“马踏飞燕”铜马是典型的汗血宝马,它的形象优美,高头曲颈,宽胸壮腹,四腿修长,十分神骏。
              D.古代骑兵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而马与这个国家的军事力量紧密相连,起着重要作用,关系到国家兴衰荣辱。
            •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①哲学不等于政治,哲学家也不是政治家,有的哲学家甚至想方设法远离政治,但哲学不可能脱离政治。哲学总是具有自己独特的政治背景,总是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蕴涵着政治,总是具有这样或那样的政治效应。马克思之所以重视否定性的辩证法,是因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这就是说,马克思之所以重视辩证法,背后有现实问题,有政治内涵,这就是批判、否定资本主义,实现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如果我们只是看到辨证法的学理性,而没有看到它背后的现实问题和政治内涵,就没有真正理解马克思的辩证法,就没有真正理解马克思为什么强调辩证法在本质上是“批判的和革命的”。往前讲,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之前,法国启蒙哲学登上历史舞台,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摇旗呐喊。德国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之前,德国古典哲学登上历史舞台,为德国的资产阶级革命鸣锣开道。往后看,海德格尔哲学“从头到尾都是政治的”。即使解构主义哲学也不是所谓“纯粹哲学”,与政治无关。用解构主义大师德里达的话来说,解构主义是通过解构既定的话语结构来挑战既定的历史传统和现实的政治结构。
                ②同时,政治需要哲学。如果说“哲学家不时地以其哲学名义,投身于政治研究乃至政治进程中”,那么,“政治家或有时利用哲学概念使其政治企图合理化,或有时寻求哲学的忠告”(汉斯•斯鲁格语)。的确如此。没有经过哲学论证其合理性的政治缺乏理性和逻辑力量,缺乏理念和精神支柱,很难获得人民大众的拥护。毛泽东之所以重视哲学,提出实事求是,就是为了批判教条主义,从而正确解决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问题;邓小平之所以重视哲学,重申实事求是,就是为了批判“两个凡是”,从而正确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问题。离开了这一政治背景,仅仅从学理的角度去理解实事求是,把实事求是还原为一般唯物论和认识论原理,就索然无味。当 然,哲学命题的理论意义和政治效应并非等值,但哲学具有这种或那种政治效应却是无疑的,而且同一个哲学命题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会产生不同的政治效应。
                ③哲学不应成为某种政治的传声筒或辩护词,因为哲学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即科学性、反思性、批判性;哲学也不应远离或脱离政治,因为哲学和时代的统一性首先是通过其政治效应来实现的。哲学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是以抽象的概念体系来反映特定的社会关系和现实的社会运动,体现特定的阶级或社会集团的利益、愿望和要求。博大精深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这样,明快泼辣的法国启蒙哲学是这样,艰涩隐晦的德国古典哲学是如此,高深莫测的解构主义哲学也不例外。学哲学,就是要培养自己具有自觉的哲学意识,同时具有敏锐的政治眼光,并使二者达刮高度统一,从而真正理解现实,把握历史趋势。
                                                                     (摘编白杨耕《哲学的位置在哪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哲学全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政治背景,全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蕴涵着政治,全都具有一角-的政治效应。
              B.解构主义哲学与政治有关,表现在通过解构既定的话语结构来挑战既定的历史传统和现实的政治结构。
              C.因为马克思重视否定性的辩证法,所以马克思批判、否定资本主义,为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而斗争。
              D.政治家有时利用哲学概念使政治企图合理化,有时需要哲学的忠告,这是政治需要哲学的表现。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______
              A.政治经过哲学论证其合理性,具有理性和逻辑力量,具有理念和精神支柱,才可能获得人民大众的拥护。
              B.哲学的科学性、反思性、批判性决定了它具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所以哲学也不应远离或者脱离现实政治。
              C.哲学具有政治效应是一定的,但哲学命题的理论意义和政治效应并非等值,不同的历史条件会产生不同的政治效应。
              D.哲学学派有着共同的特点,但它们也有各自的特点,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大精深,解构主义哲学高深莫测。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哲学与政治相辅相成,哲学家想脱离现实政治去研究哲学是不可能的,因为哲学与政治是密切联系的。
              B.在马克思的辩证法产生之前,法国和德国的哲学都为各自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摇旗呐喊或者鸣锣开道。
              C.使自觉的哲学意识与敏锐的政治眼光达到高度统一,才能真正理解现实,把握历史趋势,这就需要学哲学。
              D.毛泽东和邓小平提出实事求是,都是为了批判错误思想,解决中国社会主义革命或者建设的道路问题。
            •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4 )题。
                                             学界典范
                                             冯鹏生
                   ①启功先生的一生就像展现于人间的一道彩虹,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增添了无限的光辉。现在他已离我们远去,但人们仍在深切地怀念他。启功先生逝世于20 05 年6 月3 0 日,寿年9 6 岁。他是名闻遐迩的书画家、鉴定家、训诂学家、文学家、史学家,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遗产。尤其他那种卓荦大气、蔼然待人的风尚深深地铭刻在了我的心中。
                   ②记得在1963年的秋天,聆听过先生关于“董其昌书画作品鉴析”的讲座,那时我12岁。后来,在“文革”中又有幸聆听先生教诲,即使在那种缄口齐喑的情况下,先生仍显示出了实事求是、坚持真理、雅然风趣的品尚。虽认识先生很早,但一般情况下,不敢前往问学打扰。大概是在1978年左右,先生为出版二十四史事,在中华书局校点“清史”。忘记了是一种什么机缘,先生通知我将一篇关于《装潢历史沿变》的稿子送去。当我骑车来到中华书局的传达室时,先生已在那儿等候。我那个时候写的稿子值得请先生斧正吗?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尽管如此,过了几日,先生竟通知我到他的小乘巷寓所见面。
                   ③几位兄长陪我到了小乘巷先生的一间狭小的卧室兼工作室,室内到处堆放着书籍和纸张,我们只好坐在先生的卧床上。未等寒暄,先生便伏案翻开了我那篇所谓文章,逐字逐句地念,随之以铅笔改谬。
                   ④当看到书画形式沿变的段落时,先生说:“立轴条幅画,唐时已定型,不是有杜甫为王宰山水图的题诗吗?‘壮哉昆仑方壶图,挂君高堂之素壁。’当时的书画形式,并不完全是横卷。”在座的几位都为先生顺手拈来的诗句所折服。因稿子冗长,先生边看边改,已近午饭时刻,我们几个起身告辞,记得当时都没说声感谢的话。倒是先生,有些歉意似的说:“到吃饭的时候,走啦。”接着他又像哄孩子要给些糖果似的说:“等等!”先生挑选了一幅法书,挥笔题上了我的上款,随之卷起十多幅他的字说:“这是最近写的,送给孩子们的老师,他们会喜欢。”我惭然接了过来。因为赐我的那幅墨宝有上下款,先生过于自谦,故而一直置之书橱,30年来,从未敢张挂。
                     ⑤后些年先生身兼多职,诸事繁多,我再未有过名为“看望”、实为“打扰”的举动。但凡经我向先生索取“赐墨”或题写书名堂号的,我多是请人代办,且一一应愿。记得1 98 6 年的一天,先生还着人转来一幅写给我的法书,诗意含蓄,并有题记数行,经反复咀嚼,方领悟到,其诗是在鞭策我于事业上应图精进。其边题褒责皆有:我曾有出语不当处,应自省,反映了先生对人的真淳之意;所指我的“擅长”,褒奖有过,故而此幅也未曾示人,折叠置书架20 多年矣。
                    ⑥如今回想起来,我烦劳先生的事情太多了,不知耽误了他多少宝贵的时间。即是在“稿酬”通行的情况下,凡我托办的事情,并没给过一次报酬,我也未有一杯热茶敬给先生,反倒让先生为我付出了那么多的精力。先生病中,多次拟随他人去医院看望,总是唯恐“添乱”而作罢,只是请人带去祝愿。在先生仙逝4 年后的今天,尤感深深的愧疚和忏悔。
                    ⑦先生逝世,四方哀吊。我去的是北京师范大学所设置的灵堂。早早起床,沐浴更衣,怀抱96朵白色康乃馨,奔向了北师大。把花束置放在祭台上,后退几步,便不自觉地双腿跪下,含着泪水,虔诚地三叩首。因为时间尚早,灵堂里只有我和守灵者,便无所顾忌地像孩子似的向先生说:“总想去看望,唯恐添乱,如今后悔,启功先生安息吧,晚生永远怀念您!”
                    ⑧先生旅途漫长,艰难坎坷,但心胸坦荡,意气骏爽,宏著等身,吐纳自深,酌处万机,适度得宜,令人仰慕,堪称学界之楷范。揣其成因,我认为恰如宋王安石云:“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摘自《新华文摘》,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______
              A.启功先生是闻名遐迩的书画家、鉴定家、训诂学家、文学家、史学家,他的一生像展现于人间的一道彩虹,为中华文化增添了无限光辉。
              B.我将《装潢历史沿变》的稿子给先生看时,心中想到自己资历尚浅,不值得让启功先生为我斧正,但先生却很细致地修改校对。
              C.启功先生治学严谨、博学强识,在为我修改文章过程中,看到书画形式沿变的段落,立刻想到前人有关诗句,并与我的观点发生很大分歧。
              D.文中表达了我对启功先生的敬仰与怀念之情,启功先生霭然待人,曾着人转来一幅写给我的法书,赞扬我的优点同时也指出我的缺点。
              E.这篇文章大量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等方式,表达我对启功先生的深切怀念,特别是在得知先生逝世后,我哀恸万分、悲痛欲绝。
              (2)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启功先生的形象。
              (3)请结合文章分析作者写作此文的原因。
              (4 )结合文章谈谈你对结尾处的引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理解,并联系现实说说你的感悟。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陈复礼:耄耋大师赤子情
                                                      刘伟忠
                陈复礼先生是著名的世界摄影大师,与吴印成先生、郎静山先生并称摄影界“华夏三老”。陈老今年97岁高龄,从事摄影长达六十多年。他的摄影艺术成就得到了海内外文艺界的广泛认可,饮誉无数。1996年,中国摄影家协会曾专门召开陈复礼摄影艺术研讨会。“年方十八高大全,亦父亦师亦友一巨人”--这是当时中国摄影界给予陈复礼的集体评价。那一年,陈复礼80岁。
                1916年7月20日,陈复礼出生在广东潮安县官塘镇石湖村,其父陈必名先生饱读诗书,喜爱潮州音乐、戏曲,尤其醉心于笔墨丹青。陈复礼出生于这样的家庭,一方面具有天然的艺术基因,一方面从小就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陈复礼八岁启蒙,上了六年小学后,又读了一年私塾,读完了《论语》《孟子》《左传》等诸多古籍经典。1931年,15岁的陈复礼就读于潮州韩山“广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又称韩山师范,以“总评甲等”的成绩毕业。之后遭逢战乱,“过番”①东南亚,泰国求亲,越南靠友,后又辗转老挝、柬埔寨。直至中年移居香港,生活才算安定下来。
                陈复礼回忆说:到越南后,为生存奔波无暇学画,后来在一本法国杂志上看到了台湾摄影家郎静山的摄影作品,感受到摄影也可以如此富有画意,便开始对摄影着迷。画画需要安稳的环境,而摄影却比较灵活,比较适合他当时的生活状态。
              “诗情画意王摩诘,镜里丹青复礼陈。”这是原广东省委书记王匡对陈复礼的评价。王匡认为,正如唐朝诗人王维的诗句中渗透着画意一样,陈复礼的镜头下散发着浓厚的丹青气息。他将中国画运用空白和墨线来区分物体的方法融入摄影,在黑白摄影中,运用单色来表现被拍摄物体的质感和立体感,体现出中国传统绘画去粗取精、删繁就简、虚实相间、藏露结合的精华。
                在风光摄影彰显中 国画意的基础上,陈老进一步吸收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配套元素,将书法、篆刻、诗歌等以题句、落印的方式融入到照片中。他的许多摄影作品,还以著名诗词或化用诗词来命名。这个时候,“中国画意”已经不足以概括他的作品风格,而只能形容为“中国气派”。
                高扬着“中国气派”的旗帜。沿着吸收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道路阔步向前,陈复礼收 获了他的另一大发明--“影画合璧”。所谓影画合璧,在兼具中国画意、书法、诗词、篆刻等文化元素于一体的照片上,补充中国传统绘画,绘画题材与照片题材有机融合,成为一幅新的合璧作品。陈复礼先后与李可染、吴作人、刘海粟、启功、古元、范曾、黄胄、李苦禅、黄永玉、程十发等20多位书画名家合作“影画合璧”作品。现在,参与合作的书画家很多已经故去,这些独特的艺术品变得更加珍贵。
                在早期作品中,陈复礼通过摄影镜头表现出对劳苦大众的同情、爱怜和寄望,也寄托着自己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体悟。他的代表作之一《战争与和平》,以铁丝网中的鸽子为主角,配以布满乌云的天空背景。其子陈惊雄说:“这与父亲的经历也是紧密相关的。日本侵华战争迫使他背井离乡,日本侵入泰国迫使他辗转越南,在越南又赶上越法之战,与战争结下了不解之缘。所以通过镜头表现出来的对和平的热爱尤其强烈。”
                在改革开放之前,陈复礼的作品以拍摄祖国的名山大川为主,展示华夏大地的秀美风光。改革开放后,陈复礼的作品开始捕捉时代的脉搏,记录社会的变迁,渗透了浓厚的时代色彩。如果说风光摄 影着重体现了陈复礼追求的“美”,那么一系列写实性较强的作品则体现了“真”和“善”。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一些丑恶社会现象,陈复礼也没有规避,他以镜头为武器,或夸张、或映射,进行犀利的批判。
                历尽沧桑的一代大师,如今终于可以静享天伦,颐养天年。但陈复礼先生对摄影艺术界的影响并没有停止发酵,就在2011年的香港苏富比春拍中,他的两幅作品《喜雨》《朝晖颂》作为中国艺术精品亮相,引起了海内外摄影艺术界的关注。作为当代摄影中国气派的代表者,陈老的影响注定是深远的。
              【注】①过番:旧时闽南人称到南洋谋生
              【相关链接】:
              ①潮汕一向有艺术之乡的美誉。自小耳濡目染,受影响非常大。举一个例,潮汕的屋脊,那些画,门口的那些画,尽管是农民的画、工匠的画,但都有一定的艺术造就。我自小看这些,深深理解潮汕乡土文化,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自自然然,不知不觉跟着这条路走。
                                                                            (陈复礼《我的艺术之路》)
              ②经过一千多年来历代中国画家的刻意经营,在山水和风景创作方面,已发展到了高深的境界。从事风景摄影,而不考虑到中国画的创作方法,将是莫大的损失。
                                                                    (陈复礼《论中国画意与风景摄影》)
              ③用闻一多先生的话来讲:“诗人的使命是爱,爱自己国家,爱自己的人民。”陈复礼先生用他六十年的影艺生涯倾诉着一位艺术家对自己祖国的无限热爱,用他的无数作品艺术地再现了时代的发展和中国社会的进步。他的作品也因此赢得了广大民众的喜爱。
                                                     (摘自赵阳在“陈复礼摄影艺术六十年座谈会”上的致辞)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______
              A.陈复礼是著名的摄影大师,与吴印成、郎静山齐名,他们涉足摄影艺术的时间大体相同,艺术成就也难分伯仲,因而并称为摄影界“华夏三老”。
              B.陈复礼虽然家境贫寒,但自幼饱读古籍史书:青年时代就读于韩山师范,成绩非常优异,后来遭逢战乱辗转于东南亚多个国家,却不曾放弃对艺术的追求。
              C.陈复礼最初迷上摄影,既是生活环境使然,也与偶然遭逢的机遇有关。在跨入这一 行之后,他就从未懈怠,直至耄耋之年,还不断有艺术精品问世。
              D.陈复礼与多位第一流的书画名家合作“影画合璧”作品,现在,参与合作的书画家很多已经谢世,这些独特的艺术品就 更是价值连城。
              E.陈复礼的摄影作品展示华夏大地的秀美风光,捕捉时代的脉搏,也犀利地批判社会的丑恶现象,他的作品始终坚持的是“真”“善”“美”的有机结合和完美统一。
              (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年方十八高大全,亦父亦师亦友一巨人”这句话的理解。
              (3)请概括说明陈复礼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摄影艺术的主要成就。
              (4)陈复礼成为享誉中外的摄影 艺术大师,有哪些因素促成了他的成功?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微”文化与“被碎片化”
                                                  刘阳
                美国著名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尼尔•波兹曼,曾大声疾呼要对电视保持警惕,倘若他看到今天的媒体变迁状况,或许会将矛头调转,指向比电视更小的屏幕--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而他所担忧的过分依赖技术来追求最高效率对文化积淀的侵蚀,用于阐释眼下人们的文化生活方式会更恰如其分。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智能手机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和消费文化的主要载体,我们的文化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微博,在生活节奏极快的现代社会,已成为人们在无数个碎片化的闲暇时间里获取信息和表达自我最便捷的方式。正是在微博热的“点化”下,一系列以“微”著称的文化消费形式应运而生--字数不超过140字的微小说、对话不超过140字的微访谈、时间不超过300秒的微电影……在拥有无限空间和容量的数字化世界里,它们如无数个碎片向我们袭来,充塞着所有时间。
              “微博了一年,没怎么看电视,把放那儿的时间变成了刷屏,觉得时间被浪费,其实是换了个地方挥霍而已。”电影导演何平在自己微博上抒发的这番感慨,或许正好说出了我们面对“微”文化时隐约的焦虑。
              1971年,经济学家赫伯特•西蒙对现代人的注意力匮乏症做出了最好的诊断:信息消耗的是接收者的注意力,信息的聚敛必然意味着注意力匮乏。在海量的“微”文化产品面前,人们的种种欲罢不能,恰好印证了这个观点--在适应了140个字的阅读之后,许多人很难再捡起一部几百页的书本;在习惯了不超过几百秒的电影之后,要在影院里看一场两三个小时的电影会变得如坐针毡。当我们的时间和注意力被多如牛毛的“微”文化产品肢解时,读一本书、看一部电影、欣赏一场演出,甚至直面内心的冥想与沉思,都变成了奢侈的事。
              “微”文化产品的另一个副作用是逻辑思维的“被碎片化”导致的思维能力弱化。虽然文化产品的思想文化含量并非取决于其规模或篇幅的大小,但以“微”文化产品如此“迷你”的体量,要承载起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力量却几乎是不可能的。当我们陶醉于它带来的短暂快感时,很难再就某一人、某一事进行一探到底的研究和追问。于是,完整的、有纵深感的知识体系也就难以形成,系统的、层层递进的逻辑思维也便搁于浅滩。对于一个国家或者民族来说,这样的文化产品即使再多,也只是如细沙堆积。而探求与追问精神的缺失,则会最终将我们引入迷失自我的无限苍茫。
                上世纪早期,英国文学家奥尔德斯•赫胥黎在其著作《重访美丽新世界》里,对人们在汪洋如海的信息中日益变得被动和自私而感到忧心忡忡--真理淹没于无聊烦琐的世事,人们毁于他们热爱的东西。这则来自上个世纪的箴言,对今天的我们来说有着别样的意义。在碎片化的时间里,用“微”文化消费代替“无所事事”固然是种进步,但如果它变成阻碍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桎梏,则应引起我们的反思。从“没有时间”到“更没有时间”,从“碎片化”到“被碎片化”,这是一个颇有些尴尬的冷笑话。
              (选自2012年04月13日《人民日报》,有删改)(1)下列不属于本文所说的“‘微’文化”的一项是 ______
              A.字数较少的文字作品,如字数不超过140字的微博、字数不超过140字的微小说等。
              B.时间较短的音像作品,如时间不超过300秒的微电影、手机电话中的音乐彩铃等。
              C.篇幅较短的宣传作品,如墙上只有24字的宣传标语、电视中插播的商品宣传广告等。
              D.字数较少的新闻作品,如对话不超过140字的微访谈、手机信息中的新闻短讯等。
              (2)关于“被碎片化”理解,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在现代社会,因“‘微’文化”的产生和流行导致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原本连续
              的大块的时间被肢解成无数个碎片。
              B.“微”文化产品越来越多,人们的注意力也被肢解为碎片,都没有耐心读书,甚至
              没有耐心去冥想与沉思。
              C.“微”文化产品使人的逻辑思维“被碎片化”,从而导致思维能力弱化,很难再就
              某一人、某一事进行彻底的研究和追问。
              D.在“微”文化产品流行的时代,如果把“被碎片化”内容都拼接起来,那么就可以
              形成完整的、有纵深感的知识体系。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______
              A.尼尔•波兹曼大声疾呼要对电视保持警惕,是因为他担心电视技术的发展会对人类
              的文化积淀产生负面的影响。
              B.电影导演何平认为玩微博比看电视更浪费时间,他的感慨其实也代表了许多人面对
              “微”文化时的焦虑。
              C.赫伯特•西蒙认为,现代人的注意力之所以匮乏,是因为现代社会信息量非常大,
              人们不得不时时接收信息。
              D.在汪洋如海的信息中,人们会日益变得被动和自私,这正是奥尔德斯•赫胥黎感到
              忧心忡忡的原因。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生态文明美:当代环境审美的新形态
                                                      陈望衡
                环境审美观具有历史性。迄今为止,人类主要经历过渔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三种文明类型。这三种文明类型的环境审美观各有其独特属性。当代环境审美的新形态是生态文明美。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审美兼顾了对象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是自然美的基础,社会属性即自然物对人的以“居”为核心的生活的意义,这两者的统一实质就是自然的文明化。当代的自然环境审美,自然属性中彰显了生态性,社会属性中强调了生态性之于人的意义,综合起来就是凸显了生态文明的内涵。当代的自然环境审美观认为自然环境美,美在生态文明(以生态为载体的文明)。
                生态文明时代前的自然环境审美,强调自然环境中的生命意味。这生命意味的立足点是人的生命,凡是从自然物身上有意识地或无意识地感受到了人的生命,那对象就具有了生命的意味。重视自然的生命意味,虽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是重视生态,但它们的实质是不同的。一般的重视生命的意味,不会强调生命与生命之间、生命与非生命之间的关系,更不会考虑到地球上诸多生命良性的发展。生态着眼于生命的整体性与相关性,关注的是种群的生命,种群的生命实际上并不是由种群自身所决定的,它受制于与它相关的其他种群生命和非生命的自然条件。生态观对生命的理解较一般的生命观深刻得多。
                从生态文明的视界来看自然环境审美,自然环境的美在生态与文明的统一即生态文明。生态文明的审美视界较之自然生命的审美视界主要有五个方面不同:第一,强调并凸显自然环境美中的生态性。自然性是自然美得以存在的基础,是其区别于社会美的关键。生态文明视界下的自然环境审美更强调并凸显自然性中的生态性。第二,将人与自然的和谐提升到生态平衡的高度。按生态文明审美观,必须突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平衡意义。失去生态平衡,就是对美的否定,它迟早会给人类带来灾难。第三,将生命意味的美提升到生态意味的美。生命意味的美让人的审美视界专注于某一生命的形象展现,而生态意味的美则让人的审美视界扩展到生命的联系与网络。生态的网络系统只存在于人的理解与想象之中,它的审美实现呈不断的发散状态。第四,生态审美导入生态公正理念,体现出生态的兼容性。传统审美张扬人的主体性,而在生态文明审美视界下,审美对象的地位受到尊重。第五,荒野的审美价值为人们所重视。当荒野被人们接纳并视为生命之根时,其实它已经“人化”了。正是凭借工业文明提供的物质基础和科技成就,加上建立在工业文明基础上的生态文明为人们提供的视野与观念,人们才能欣赏荒野的美。
              (选自《光明日报》2015年07月15日14版,略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渔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是迄今为止人类所经历过的三种文明类型,这三种文明类型的环境审美观各有其独特属性。
              B.自然属性是自然美的基础,社会属性即自然物对人的以“居”为核心的生活的意义,这两者的统一实质就是自然的文明化。
              C.人的生命是生命意味的立足点,凡是从自然物身上有意识地或者无意识地感受到了人的生命,那对象就具有了生命的意味。
              D.按生态文明审美观,必须突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平衡意义。打破生态平衡,就是对美的否定,它早晚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______
              A.环境审美观具有历史性,生态文明美是当代环境审美的新形态。自然环境美,美在生态文明,这是当代自然环境审美观的观点。
              B.生态观对生命的理解是,种群的生命受制于与它相关的其他种群生命和非生命的自然条件,实际上并不是由种群自身所决定的。
              C.自然美能够存在的基础和它跟社会美区别开的关键是自然性,生态文明视界下的自然环境审美更强调并凸显自然性中的生态性。
              D.生命意味的美让人的审美视界扩展到生命的联系与网络,然而生态意味的美却是让人的审美视界专注于某一生命的形象展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当代的自然环境审美视角下,自然属性中彰显了生态性,社会属性中强调了生态性之于人的意义,两者结合则凸显了生态文明的内涵。
              B.因为生命意味的立足点是人的生命,所以重视自然的生命意味,不仅在某种意义上就是重视生态,而且它们的实质也是基本相同的。
              C.所谓自然环境审美,从生态文明的视界来看,就是自然环境美在生态文明;自然环境的美,应当体现通常所说的生态与文明的统一。
              D.传统审美张扬人的主体性,生态审美导人生态公正思想,体现出生态的兼容性,在生态文明审美视界下,审美对象的地位也获得尊重。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饶宗颐的书写情怀
                                                      方孝坤
                有人把饶宗颐比作一座山、一片海、一座孤独的海岛。学术界称他为“国际瞩目的汉学泰斗”、“整个亚洲文化的骄傲”。
                香港特首曾荫权说:国学大师饶宗颐以旷世之才,文通六国,学富五车,堪为一代鸿儒。
                文化部前副部长郑欣淼说:饶公继承了我们传统文化最精致典雅的一部分。他研究之广、学问之深,古今一人而已。
                北京大学季羡林教授说:近年来,国内出现各式各样的大师,而我季羡林心目中的大师就是饶宗颐。
                饶氏家族是近代潮州首富,书香门第,少年饶宗颐就是在自家的藏书楼“天啸楼”中打下了学问的根基,同时也打下了书画的坚实基础。他幼年即从唐人欧阳询及颜真卿之楷书及宋人行草入手。现在其潮洲故居壁上,仍存有他13岁时以欧体楷书所写对联,笔力刚健,不似幼年人之作。他的梨俱室还藏有他20多岁所书的扇面,也是典型欧体行书,他的早年学书经历似乎跟常人无异,但表现出的天赋则大异常人。
                饶宗颐对前人书画艺术有极高观察力及转化能力。他的书法能够神追古人又极具个性。他曾对张猛龙碑、龙门二十品等北碑,及唐欧阳询化度寺碑,深入研习其笔法,之后他广阅众碑之余,偶然涉笔写其他北碑与唐碑,皆能写得形神俱似而又匠心独运。他写金冬心漆书,参入了爨宝子,汉简隶体写得比金冬心还要灵动,他的隶书,扎根汉碑而广参汉镜铭、砖文、木简,同时吸收了清代隶书的意趣,既沉雄刚健,又生动有趣。行草方面,师法古人,自上而下,博精约取。篆书则广泛吸收古文字修养,独具特色。在工具的选择上,饶宗颐善用茅龙笔,且扩展其功能。亦书亦画,各体皆能,其成就远远超越茅龙笔书法的创始人理学大家陈白沙先生。
                饶宗颐的书法得益于他在书画上的博、厚、通。
              在学习古人上,饶宗颐博学诸家,转益多师,楷书除上述诸家外,更取法瘗鹤铭、张猛龙碑、爨宝子碑及龙门造像。章草取法简而参以急就章。行草好唐怀素与宋黄山谷、米南宫。隶书取径张迁碑、石门颂及开通褒斜石刻,而参入清人意趣,篆书于天发神谶碑,浸淫至深。正是在广博的学习和积累过程中,其书写技巧得到锤炼和升华,其书法视野得到开拓,其书法学养得以丰厚。其学书过程不仅遍临经典,而且结合自己的学术实践和思考对传统书法及其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并且留下了精辟的理论,为后人提供了更多的营养。饶宗颐的“学书十要”对书法技法、学书的路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发人深省。
                饶宗颐之所以能够在学术和书画上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我认为有两点非常重要,一是他有一颗童心--一颗探索世界的不知疲倦的童心,他自己曾经表述过,他孜孜以求的学术之路其实都是在玩,似轻松幽默的话语包含了他的达观和童真,没有这份童真,就没有他对这个世界的探索精神,没有这份童真就没有他的独特的书画艺术。另外一点是他的书写情怀,所谓书写情怀,就是生活之闲暇可以以书画以寄情,生活之沧桑可以以书画以移情,生活之劳碌可以以书画以悦情。
                2003年8月底,饶公患上了轻度中风,他的右手偏瘫,不能提笔。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主任郑炜民博士去看望他,饶宗颐跟郑炜民说:“炜民,我将用左手写字画画,学高凤翰一样。”当时饶公已经用左手执笔,练习写字。到2003年12月24日,饶公来学术馆,走进他的画室内,开始画画;他已经用右手执笔绘画的,很快就画成一幅《灵鹫山图》,这幅画的题字则是大约半年后才加写上去的。饶公先左手,后右手,凭着顽强的毅力和执著恢复了左手的功能,重新利用他的智慧的手书写性情,挥洒人生,他的书画情怀和书写实践验证了书画延年益寿的功能。
                饶宗颐就是一位让人崇敬和瞻仰的书法大师。
                                                             (摘编自《传记文学》2013年10月第281期)
              (1)下列对传记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______
              A.有人把饶宗颐比作一座孤独的海岛,一方面肯定他的巨大成就让人难以企及,另一方面也暗示了他的一些思想还不能被世人理解。
              B.饶氏家族是近代潮州首富,书香门第,少年饶宗颐就是在自家的藏书楼“天啸楼”中打下了坚实的学习基础,幼年即从唐人欧阳修及颜真卿之楷书及宋人行草入手,早年学书经历大异常人。
              C.饶宗颐的隶书,吸收了清代隶书的意趣;行草方面博精约取;篆书广泛吸收古文字修养。从中可以看出饶宗颐对前人书画艺术有极高的观察力和转化能力。
              D.饶宗颐自己曾经表述过,他孜孜以求的学术之路其实都是在玩,可见,他在进行学术研究时只有轻松和乐趣,从来都不会感到疲劳。
              E.正是有学养和人格作为支撑,饶宗颐才成为了一位让人崇敬和瞻仰的书法大师。他的才情和他的锲而不舍的精神使他变得越来越丰厚。
              (2)饶宗颐是一位让人崇敬和瞻仰的书法大师,他是怎样成就这一点的呢?请概括回答。
              (3)文章开篇引用了学术界和一些名人对饶宗颐的评价,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有人评价饶宗颐“以其博洽周流、雅人深致的境界,成为当代罕有的国学宗匠”,请结合文本并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博”的认识。
            •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在既有的殷商甲骨文残片中,已经多次出现“登人”字样。这里的“登人”即登记人口的意思。
                当时的登记人口是以人丁为计量单位,目的是征集兵丁组建军队。西周时创建了原始的人口登记办法。据《周礼》记载:“司民掌登万民之数,自生齿以上,皆书于版。”当时已设立了掌握户籍的官职“司民”。
              秦朝户籍管理更加严格和完备,登记的内容非常详细,对不报、虚报和假报户口的或未经官府批准而檀自更籍的,统统严加惩罚,还做出了迁徒时必须审核和必须办理更籍手续等规定。
                汉代的户籍管理实行“编户齐民”,从法律意义上说,所谓“编户齐民”,是指所有编入户籍的居民,不论东西南北,不分男女老幼,都是国家的公民,具有平等的权利与义务。20世纪20年代出土的张掖郡居延汉简记载这样的一个户籍信息:“徐宗,年五十;妻一人;子男(户主儿子)一人;男同产(户主兄弟)二人;女同产(户主姐妹)二人。宅一区直三千;田五十亩,直五千;用牛二,直五千。”内容已经相当详备。
                唐朝在申报户籍信息的时候,必须接受一道叫做“团貌”的程序。就是衙门在居民登记户籍时,要查看相貌。因此,唐代的户籍档案通常还记录有人户的体貌特征。在敦煌出土的唐代籍帐残卷中,就发现不少户籍资料都注明了诸如“右足破,耳下小瘤,面有黑子”之类的文字。这些对体貌特征的描述相当于今天户籍中的照片,可以防止作伪,也可作为民户脱籍逃亡后的追捕线索。另外,在唐代“贱民”是没有户籍的,他们只能依附于“良民”。
                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战乱局面,因此全国人口增长迅速,开宝九年(976年),全国户数为309万户,大观四年(1110年)则达到峰值2088万户。当然,短时间内人口不会如此膨胀,但是它却从另外一方面表明户口统计更加完整(少数民族因为政府的“羁磨之策”也不断被编入户)。宋朝的户籍制度不再区分“良民”与“贱民”,而是根据居城或居乡,划为“坊郭户”与“乡村户”,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城乡居民户口。又根据居民有无田产,划分“主户”与“客户”,再以家庭财产之多寡,将主户划为不同户等。宋朝的税制,完成了从以人头税为主到以财产税为主的转变。
                宋代商品经济相对发达,因此流动性强。一些地方,由于“主户少而客户多,往来不定,口尤难记”。宋代城市是开放的,任何人都可以流入,且管理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一个人移居到一个地方生活一年以上,便可获得当地户籍。
                明朝创造以登记人口为主的“黄册”和以登记土地为主的“鱼鳞册”,标志着中国古代户口调查登记制度的相对成熟。这个制度肇创于明太祖朱元璋,虽然随着形势的变化时有增损,但其基本框架和根本原则,终明之世并无改变。沿袭元朝做法,明政府将全国户口按照职业划为民户、军户、匠户等籍,各色户籍世袭职业,不容更改。
                清初沿用明代的黄册制度,在黄册之外,另编《赋役全书》和《编审册》作为配套。由于康熙和雍正两朝实行“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和“摊丁入亩”政策,赋税与人丁之间没有了直接的联系,统计户口的意义也就不如以往那么重要,因此户籍管理相比明朝宽松。但是这也从另一方面保证了户籍统计比以前更加科学、客观。
                                                                 (摘编自曾庆江《户籍册上的古代中国》)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人口管理办法的一项是 ______
              A.殷商时期就产生了原始的人口登记办法,在既有的殷商甲骨文残片中,已经多次出现“登
              人”字样。这里的“登人”即登记人口的意思。
              B.汉代实行“编户齐民”的户籍管理办法,所谓“编户齐民”,是指所有编人户籍的居民,不论东西南北都是国家的公民,具有平等的权利与义务。
              C.唐朝在申报户籍信息的时候,必须接受一道叫做“团貌”的程序。就是衙门在居民登记户籍时,要查看相貌。“团貌”相当于今天户籍上的照片。
              D.明朝创造以登记人口为主的“黄册”和以登记土地为主的“鱼鳞册”,并沿袭元朝,将人民按照职业分工划分出民户、军户、匠户等籍。
              (2)下列不属于宋代开宝九年至大观四年人口激增原因的一项是 ______
              A.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战乱局面,国家进人一个休养生息的和平稳定时期,因此人口有大幅度的增长。
              B.宋代户籍管理不再区分“良民”、“贱民”,过去的“贱民”也可拥有户籍,因此人口有大幅的增长。
              C.宋代户籍管理日趋成熟,统计技术更加科学,加上商品经济繁荣,因此出现了短时期内人口的激增。
              D.宋代政权稳定经济繁荣,不少过去属于“羁摩”之地的少数民族人口也被编人户籍,因此人口大增。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周礼》记载:“司民掌登万民之数,自生齿以上,皆书于版。”由此可以推知,早在西周时期我国就已有人口管理制度的雏形了。
              B.宋代在中国历史上最早实行城、乡户籍管理,并根据有无田产和财产多少来进行户籍登
              记,完成了税制从人头税到财产税的转变。
              C.明朝以“黄册”和“鱼鳞册”来分别登记人口和土地,标志着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相对成熟。明政府沿袭元朝将户口按职业划分,不容更改。
              D.清朝户籍统计比以前更加科学、客观,是因为赋税与人丁之间没有了直接的联系,统计户口纳税服役的意义也就不如以往那么重要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