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仁寿县太君吴氏墓志铭

              曾巩

                 仁寿县太君、抚州金谿吴氏,尚书都官员外郎、赠尚书刑部侍郎、抚州临川王公讳益之夫人,卫尉寺丞讳用之之妇,年六十有六,嘉祐八年八月辛巳卒于京师,十月乙酉葬于江宁府之蒋山。

                 夫人好学强记,老而不倦,其取舍是非,有人所不能及者。然好问自下,于事未尝有所专也。其平生养舅姑甚孝。盖侍郎七子,而少子五人,吴氏出也。然夫人之爱其长子,甚于少子,曰:“吾爱之甚于吾子,然后家人爱之能不异于吾子也。”故其子孙已壮大,有不知为异母者。居久之,二长子前死,夫人已老矣,每遇其嫠妇异甚,而身为字其孤儿,忘其力之惫也。其处内外亲疏之际,一主于恩,有谗讪踞骂己者,数困苦,常置之,不以动声色,亦未尝有所含怒于后也。有以穷归己者,急或分衣食,不为秋毫计惜,以其故至不能自给,然亦未尝不自若也。其嫁三从之孤女如己女,而待长子之母族如己族,盖笃行如此,而天性之所有也。其自奉养,未尝择衣食;其视世俗之好,无足累心者。方其隐约穷匮之时,朝廷尝选用其子,坚让至于数十,或谓可强起之,夫人曰:“此非吾所以教子也。”卒不强之。

                 及处显矣,其子尝有归志,而以不足于养为忧。夫人曰:吾岂不安于命哉?安于命者,非有待于外也。”其子为知制诰,故事,其母得封郡太君,夫人不许言,故卒不及封。此夫人之德见于行事之迹,而余以通家,故熟于耳目者也。夫人之考讳畋,畋之配黄氏,两人者皆有善行,乡里称之。而黄氏兼喜阴阳数术学,故夫人亦通于其说。七子者,曰安仁、安道、安石、安国、安世、安礼、安上。安仁宣州司户参军,安石尚书工部郎中、知制诰,安世太平州当涂县主簿,安礼大名府莘县主簿,余未仕也。女三人,长适尚书虞部员外郎、沙县张奎,次适前衢州西安县令、天长朱明之,次适扬州沈季长。孙男九人,曰雱、旁、瓬、方、亢、防、斿、旃、旂。孙女九人,长适解州安邑县主簿徐公翊,次许嫁太庙斋郎吴安持,余尚幼。

                 铭曰:

                 嗟若人兮,洵好善兮。始终一德,仁七子兮。

                 遗弃细故,笃九族兮。脱珥推食,光惠施兮。

                 以义易利,能无累兮。纵心委命,志弥邵兮。

                 谓宜百岁,奄忽逝兮。风有《采苹》,经所首兮。

                 原念美实,辑此辞兮。庶几德音,与古对兮。

              (1) 对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3) 下列句子分编四组,全都能够体现吴氏“心胸宽广、仁爱”的一组是( )

              ①然夫人之爱其长子,甚于少子

              ②其嫁三从之孤女如己女,而待长子之母族如己族

              ③朝廷尝选用其子,坚让至于数十

              ④有谗讪踞骂己者,数困苦,常置之,不以动声色,亦未尝有所含怒于后也

              ⑤而黄氏兼喜阴阳数术学,故夫人亦通于其说

              ⑥夫人不许言,故卒不及封

              (4) 下列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身为 其孤儿   字:养育
              B.不强之   卒:死,去世
              C.夫人之 讳畋   考:父亲
              D.次 扬州沈季长   适:出嫁,嫁给
            • 2.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1)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列句子中,“而”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施施而行

              (3)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4) 下列对小说《祝福》选段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这故事倒颇有效,男人听到这里,往往敛起笑容,没趣的走了开去;女人们却不独宽恕了她似的,脸上立刻改换了鄙薄的神气,还要陪出许多眼泪来。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寻来,要听她这一段悲惨的故事。直到她说到呜咽,她们也就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一面还纷纷的评论着

              A.其 也                       隙:闲暇             
              B.而起                      觉:睡觉
              C.外与天                     际:交会              
              D.心凝形                   释:解除束缚
            • 3.

              萧摩诃,字元胤,兰陵人也。摩诃随父之郡,年数岁而父卒,其姑夫蔡路养时在南康,乃收养之。稍长,果毅有勇力。侯景之乱,高祖赴援京师,路养起兵拒高祖,摩诃时年十三,单骑出战,军中莫有当者。及路养败,摩诃归于侯安都,安都遇之甚厚,自此常隶安都征讨。及任约、徐嗣徽引齐兵为寇,安都谓摩诃曰:“卿骁勇有名,千闻不如一见。”摩诃对曰:“今日令公见矣。”及战,安都坠马被围,摩诃独骑大呼,直冲齐军,齐军披靡。稍解去,安都乃免。大建五年,众军北伐,摩诃随都督吴明彻济江攻秦郡。时齐遣大将尉破胡等率众十万来援,其前队有“苍头”、“犀角”、“大力”之号,皆身长八尺,膂力绝伦,其锋甚锐。又有西城胡,妙弓矢,弦无虚发,众军尤惮之。及将战,明彻谓摩诃曰:“殪此胡,则彼军夺气,君有关、张之名,可斩颜良矣。”明彻遣人伺,知胡在阵,乃自酌酒以饮摩诃。摩诃饮讫,驰马冲齐军,胡挺身出阵前十馀步,弓未发,摩诃遥掷铣鋧,正中其额,应手而仆。齐军“大力”十馀人出战,摩诃又斩之,于是齐军退走。会隋总管贺若弼镇广陵,窥觎江左,后主委摩诃备御之任。祯明三年正月元会,征摩诃还朝,贺若弼乘虚济江,袭京口,摩诃请兵逆战,后主不许,及弼进军钟山,摩诃又请曰:“贺若弼悬军深入,声援犹远,且其垒堑未坚,人情惶惧,出兵掩袭,必大克之。”后主又不许。及隋军大至,将出战,后主谓摩诃曰:“公可为我一战。”摩诃曰:“从来行阵,为国为身,今日之事,兼为妻子。”众军南北亘二十里,首尾进退,各不相知。贺若弼及见众军,因驰下阵,广达首率所部进薄,弼军屡却,俄而复振,更分军趣北突诸将,孔范出战,兵交走,诸将支离,阵犹未合,骑卒溃散,摩诃无所用力焉,为隋军所执。及京城陷,贺若弼置后主于德教殿,令兵卫守,摩诃请弼曰:“今为囚虏,命在斯须,愿得一见旧主,死无所恨。”弼而许之。摩诃入见后主,俯伏号泣,仍于旧厨取食而进之,

              辞诀而出,守卫者皆不能仰视。寻从汉王谅诣井州,同谅作逆,伏诛,时年七十三。

                 摩诃讷于语言,恂恂长者,至于临戎对寇,志气奋发,所向无前。年来弱冠,随侯安都在京口,性好射猎,无日不畋游。及安都东征西伐,战胜攻取,摩诃功实居多。

                 史臣曰:萧摩诃气冠三军,当时良将,虽无智略,亦一代匹夫之勇矣;然口讷心劲,恂恂李广之徒欤!


              (1) 对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列各组的两个句子中,分别表明萧摩诃“匹夫之勇”和“忠于陈”的一组是( )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及作者观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驰下 阵   置:布置
              B.明彻遣人 伺   觇:窥视
              C.弓未发   彀:拉满弓
              D.弼 而许之   哀:悲痛
            • 4.

              赠医师葛某序

              明·宋濂

                  古之医师,必通于三世之书。所谓三世者,一曰《针灸》,二曰《神农本草》,三曰《素女脉诀》。《脉诀》所以察证,《本草》所以辨药,《针灸》所以祛疾。非是三者,不可以言医。故记《礼》者有云“医不三世,不服其药”也。传经者既明载其说,复斥其非,而以父子相承三世为言,何其惑欤!

                  夫医为道,必志虑渊微,机颖明发,然后可与于斯,虽其父不能必传其子也。

                  吾乡有严生者,三世业医矣。其为医,专大观之方,他皆愦愦,绝弗之。又有朱聘君,家世习儒,至聘君始以医鸣,医家诸书无不精览。

                  一少年病肺气上,喀喀鸣喉中,急则唾,唾血成缕。严曰:“此瘵也,后三月死。”聘君曰:“非也,气升而腴,中失其枢;火官司令,烁金于炉。是之谓肺痿,治之生。”已而果然成生。一六十翁患寒热,初,毛洒淅,齿击下上,热继之,盛如蒸甑。严曰:“此痰也,不治将瘥。”聘君曰:“非也。脉淫以芤,数复乱息;外强中干,祸作福极,是之谓解㑊。药之则瘳,不药则剧。”已而果剧,治乃愈。一妇女有哕疾,每吐涎数升,腥触人;人近亦哕。严曰:“此寒哕也,法宜温。”聘君曰:“非也。阳阴未平,气苞血聚;其势方格,靡有攸处,是之谓恶阻。在法不当治,久则自宁,且生男。”言后辄验。

                  夫严生之医三世矣,聘君则始习为之,而优劣若是者,医其可以世论否耶?嗟夫!昔之名医众矣未暇多论若华元化若张嗣伯若许智藏其治证皆入神初不闻其父子相传也。自传经者惑于是非,使《礼》经之意晦而不白,三千年矣。世之索医者,不问其通书与否,见久于其业者,则瞀瞀焉从之。人问其故,则日是记《礼》者云尔也,其可乎哉!

                  葛生某,淮之钜族也,明于医,三世之书皆尝习而通之。出而治疾,决死生,验瘥剧,若烛照而龟卜,无爽也者。士君子或不能具药,辄注之,不索其偿,士君子翕然称誉之。名上丞相府,赐七品服,俾提举诸医官。有疾者遂倚之以为命。呜呼!若葛生者,其无愧古之医师者欤!

                  注:①大观之方:即大观年间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②火官司令,烁金于炉:意为心火过大有伤于肺。

              ③解协(xìe yì):中医指困倦无力、懒得说话、抑郁不欢的症状。

              (1) 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 下列对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专 大观之方   事:从事,这里指学习
              B.他皆愦愦,绝弗之     省:明白,领悟
              C.之则瘳,不药则剧    药:用药治疗
              D.士君子或不能 药    具:全都
            • 5.

              箫至忠,沂州丞人。少与友诸路,会雨雪,人引避,至忠曰:“宁有与人期可以失信?”卒友至乃去,众叹服。仕为伊阙、洛阳尉。迁监察御史,劾奏凤阁侍郎苏味道赃贪,超拜吏部员外郎。中宗神龙初,为御史中丞,始,至忠为御史,而李承嘉为大夫,尝诸御史曰:“弹事有不咨大夫,可乎?”众不敢对,至忠独曰!“御史,天子耳目也,其所请奏当专达,若大夫许而后论,即劾大夫者,又谁白哉?”承嘉惭。至是承嘉为户部尚书,至忠劾祝钦明、窦希价与承嘉等罪,百僚震悚。

                 节愍太子以兵诛武三思而败,宗楚客等谂待御史冉祖雍上变,言相王与太子谋。帝欲按之,至忠泣曰:“往者,天后欲以相王为太子,而王不食累日,独请迎陛下,其让德天下莫不闻。陛下贵为天子,不能容弟,受罗织耶?窃为陛下不取。”帝纳其言,止。寻授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俄为侍中、中书令。韦后尝为其弟洵与至忠殇女冥婚。唐隆元年,至忠以后党应坐,而太平公主为言,出为晋州刺史,治有名。太平浸用事,至忠乃自附纳,且丐还。主以至忠子任千牛死韦氏难,意怨望易动,能助己,请于帝。拜刑部尚书,复为中书令,封酂国公,乃参主逆谋。先天二年,主败,至忠遁入南山。数日,捕诛之,籍其家。

                 至忠始在朝,有风望,容止闲敏,见推为名臣。外方直,纠撼不法,而内无守,观时轻重而去就之。始为御史,桓彦范等颇引重。五王失政,更因武三思得中丞,附安乐公主为宰相。及韦氏败,遽发韦洵垄,持其女枢归。后依太平,复当国。尝出主第,遇宋璟,璟戏曰:“非所望於萧傅。”至忠曰:“善乎,宋生之言。”然不能自返也。娣嫁蒋钦绪,钦绪每戒之,至忠不听。叹曰:“九世卿族,一举而灭之,可哀也已!”不喜接宾客,以简俭自高,故生平奉赐,无所遗施,籍没,珍宝不可计,然玄宗贤其为人,后得源乾曜,亟用之,谓高力士曰:“若知吾进乾曜遽乎?吾以其貌言似萧至忠。”力士曰:“彼不尝负陛下乎?”帝曰:“至忠诚国器,但晚谬尔,其始不谓之贤哉?”

                 赞曰:“异哉,玄宗之器萧至忠也,不亦惑乎?至忠本非贤,而帝以乾曜似之,遽使当国。或称帝不以罪掩才,益可怪叹

              (《新唐·萧至忠传》,有删改)

              [注]①谂:shěn,唆使。②上变:向朝廷千发谋反等非常事迹。③浸用事:逐渐掌权。④垄:坟冢。⑤娣:妻妹。


              (1) 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一组是( )
              (3)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体现萧至忠投机势利的一组是( )

              ①太平浸用事,至忠乃自附纳

              ②意怨望易动,能助己

              ③始为御史,桓彦范等颇引重

              ④更因武三思得中丞,

              ⑤及韦氏败,遽发韦洵垄,持其女柩归

              ⑥娣嫁蒋钦绪,钦绪每戒之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至忠少与友 诸路   期:约定
              B.尝 诸御史曰   让:责备
              C.及 没,珍宝不可计。   籍:官职
              D.至忠诚国器,但晚 尔   谬:错误
            • 6.

              论梁元帝读书

              清·王夫之

                   江陵陷,元帝焚古今图书十四万卷。或问之,答曰:“读书万卷,犹有今日,故焚之。”有恶其不悔不仁而归咎于读书者,曰:“书何负于帝哉?”此非知读书者之言也。帝之自取灭亡,非读书之故,而抑未尝非读书之故也。取帝之所撰著而观之,搜索骈丽,攒集影迹,以夸博记者,非破万卷而不能。于其时也,君父悬命于逆贼,宗社垂丝于割裂;而晨览夕披,疲役于此,义不能振,机不能乘,则与六博投琼、耽酒渔色也,又何以异哉?夫人心一有所倚,则圣贤之训典,足以锢志气于寻行数墨之中,得纤曲而忘大义,迷影迹而失微言,且为大惑之资也,况百家小道,取青妃白之区区者乎?

                     或曰:“读先圣先儒之书,非雕虫之比,固不失为君子也。”夫先圣先儒之书,岂佛徒之言,书写读诵而有功德者乎?读其书,察其迹,析其字句,遂自命为君子,无怪乎为良知之说者起而斥之也。

                    夫读书将以何为哉?辨其大义,以修己治人之体也;察其微言,以善精义入神之用也。乃善读者有得于心而正之以书者鲜矣,而如太子弘之读《春秋》而不忍卒读者鲜矣,而如穆姜之于《易》,能自反而知愧者鲜矣。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志定而学乃益,未闻无志而以学为志者也,以学而游移其志异端邪说流俗之传闻淫曼之小惠大以蚀其心思而小以荒其日月元帝所为,至死而不悟者也,恶得不归咎于万卷之涉猎乎?儒者之徒,而效其卑陋,可勿警哉?

                                                                                                                                                              (取材于清王夫之《论梁元帝读书》)

              注释:①六博投琼:古赌博游戏。 ②取青妃白:比喻卖弄文字技巧。

              (1) 下列语句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 下列各组加下划线虚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晨览夕 ,疲役于此        披:覆盖
              B.六博投琼、耽酒 色          渔:谋取
              C.且为大惑之 也              资:借口
              D.非 雕虫之比                  雕虫: 雕琢词句,用于贬义或自谦
            • 7.

              克宁,武皇之弟也。凡征行无不卫从,于昆弟之间,最推仁孝,小心恭谨,武皇尤友爱之。

              五年正月,武皇疾笃,克宁等侍疾,垂泣辞诀。克宁曰:“王万一不讳,后事何属?”因召庄宗侍侧,谓克宁、张承业曰:“亚子累公等。”言终弃代。将发哀,克宁纪纲军府,中外无哗。

              初,武皇奖励军戎,多畜庶孽,衣服礼秩如嫡者六七辈,比之嗣王,年齿又长,各有部曲,朝夕聚谋,皆欲为乱。庄宗英察,惧及于祸,将嗣位,让克宁曰:“儿年孤稚,未通庶政,虽承遗命,恐未能弹压大事。季父勋德俱高,众情推伏,且请制置军府,候儿有立,听季父处分。”克宁曰:“亡兄遗命,属在我儿,孰敢异议者!儿但嗣世,中外之事,何忧不办。”视事之日,率先拜贺。

              庄宗嗣位,军民政事,一切委之,权柄既重,趣向者多附之。李存颢者,以阴计克宁曰:“兄亡弟及,古今旧事,季父拜侄,理所未安,富贵功名,当宜自立,天与不取,后悔无及。”克宁曰:“公毋得不祥之言!我家世立功三代父慈子孝天下知名苟吾兄山河有托我亦何求公无复言,必斩尔首以徇。”克宁虽慈爱心,而日为凶徒惑乱。群凶之妻复以此言干克宁妻孟夫人,说激百端,夫人惧事泄及祸,屡让克宁,由是愈惑。

              会克宁因事杀都虞候李存质,又请兼领大同节度, 以蔚、朔为属郡,又数怒监军张承业、李存璋,由是知其有贰。庄宗召张承业、李存璋谓曰:“季父所为如此,无犹子之情,骨肉不可自相鱼肉,吾即避路,则祸乱不作矣。” 承业曰:“老夫亲承遗托,言犹在耳。存颢辈欲以太原降贼,王乃何路求生?不即讨除,亡无日矣。”因令吴珙、存璋为之备。二月二十日,会诸将于府第,擒存颢、克宁于坐。庄宗垂泣数之曰:“儿初以军府让季父,季父不忍弃先人遗命。今已事定,复欲以儿子母投畀豺虎,季父何忍此心!”克宁泣对曰:“盖谗夫交构,吾复何言!”是日,与存颢俱伏法。克宁仁而无断,故及于祸。

              (选自《旧五代史·列传》)

              (1) 

              4.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2) 

              5.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我家世立功/三代父慈子孝/天下知名/苟吾兄山河有托/我亦何求公/无复言
              B.我家世立功三代/父慈子孝/天下知名/苟吾兄山河有托/我亦何求/公无复言
              C.我家世立功/三代父慈子孝/天下知名/苟吾兄山河有托/我亦何求/公无复言
              D.我家世立功三代/父慈子孝/天下知名/苟吾兄山河有托/我亦何求公/无复言
            • 8.

              王定国①诗集叙

              (宋)苏轼

                  太史公论《诗》,以为“《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以余观之,是特识变风、变雅耳,乌睹《诗》之正乎?昔先王之泽衰,然后变风发乎情,虽衰而未竭,是以犹止于礼义,以为贤于无所止者而已。若夫发于性止于忠孝者,其诗岂可同日而语哉!古今诗人众矣,而杜子美为首,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

                  今定国以余故得罪,贬海上三年,一子死于贬所,一子死于家,定国亦病几死。余意其怨我甚,不敢以书相闻。而定国归至江西,以其岭外所作诗数百首寄余,皆清平丰融,蔼然有治世之音,其言与志得道行者无异。幽忧愤叹之作,盖亦有之矣,特恐死岭外,而天子之恩不及报,以忝其父祖耳。孔子曰:“不怨天,不尤人。”定国且不我怨,而肯怨天乎!余然后废卷而叹,自恨期人之浅也。

                  又念昔日定国过余于彭城,留十日,往返作诗几百余篇,余苦其多,畏其敏,而服其工也。一日,定国与颜复长道游泗水,登桓山,吹笛饮酒,乘月而归。余亦置酒黄楼上以待之,曰:“李太白死,世无此乐三百年矣。” 

                  今余老不复作诗,又以病止酒,闭门不出,门外数步即大江,经月不至江上,眊眊②焉真一老农夫也。而定国诗益工,饮酒不衰,所至翱翔徜徉,穷山水之胜,不以厄穷衰老改其度。今而后,余之所畏服于定国者,不独其诗也。

              【注】  ①王定国:北宋文人,名巩,工诗。受苏轼“乌台诗案”的株连,被贬岭南。②眊眊(mào):昏乱,糊涂。

              (1) 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 以下几句话,分别为四组,全都表明王定国豁达或洒脱的一组是                       

                 ①虽衰而未竭,是以犹止于礼义 

                 ②以其岭外所作诗数百首寄余,皆清平丰融,蔼然有治世之音 

                 ③特恐死岭外,而天子之恩不及报 

                 ④余苦其多,畏其敏,而服其工也

                 ⑤定国与颜复长道游泗水,登桓山,吹笛饮酒,乘月而归 

                 ⑥所至翱翔徜徉,穷山水之胜,不以厄穷衰老改其度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余 其怨我甚       意:猜想。

               

              B.余然后 卷而叹     废:废弃。

               

              C.自恨 人之浅也     期:看待。

               

              D.又念昔日定国 余于彭城    过:拜访。
            • 9.

              离骚(节选)  屈原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1) 对下列句子中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謇朝谇而夕替                替:贬黜
              B.固前圣之所厚                 厚:推崇
              C.宁溘死以流亡兮               流亡:流离失所
              D.进不入以离尤兮               离尤:遭受指责
            • 10.

              杜五郎传

              【宋】沈括

              颍昌阳翟县有一杜生者,不知其名,邑人但谓之杜五郎。所居去县三十余里,唯有屋两间,其一间自居,一间其子居之。室之前有空地丈余,即是篱门,杜生不出篱门,凡三十年矣。

              黎阳尉孙轸曾往访之,见其人颇萧洒,自陈:“村民无所能,何为见访?” 孙问其不出门之因,其人笑曰:“以告者过也。” 指门外一桑曰:“十五年前亦曾到此桑下纳凉,何谓不出门也?但无用于时,无求于人,偶自不出耳,何足尚哉 ?”问其所以为生,曰:“昔时居邑之南,有田五十亩,与兄同耕。后兄之子娶妇,度所耕不足赡,乃以田与兄,携妻子至此。偶有乡人借此屋,遂居之。唯与人择日,又卖一药,以俱粥,亦有时不继。后子能耕,乡人见怜,与田三十亩,令子耕之,尚有余力,又为人佣耕,自此食足。乡人贫,以医卜自给者甚多,自食既足,不当更兼乡人之利,自尔择日卖药,一切不为。”又问:“常日何所为?”曰:“端坐耳,无可为也。” 问:“颇观书否?”曰:“二十年前,亦曾观书。” 问:“观何书?”曰:“ 曾有人惠一书册,无题号。其间多说《净名经》,亦不知《净名经》何书也。当时极爱其议论,今亦忘之,并书亦不知所在久矣。”

              气韵闲旷,言词清简,有道之士也。盛寒,但布袍草履,室中枵然,一榻而已。问其子之为人,曰:“村童也。然质性甚淳厚,未尝妄言,未尝嬉游,唯买盐酪,则一至邑中,可数其行迹,以待其归,径行径还,未尝傍游一步也。”

              予时方有军事,至夜半未卧,疲甚,与官属闲话,轸遂及此,不觉肃然,顿忘烦劳。

              (节选自《梦溪笔谈》)

              (1) 对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 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杜五郎父子处世卓异的一组是

                   ①杜生不出篱门,凡三十年矣          ②乃以田与兄

                   ③尚有余力,又为人佣耕              ④端坐耳,无可为也

                   ⑤唯与人择日,又卖一药,以俱粥      ⑥未尝傍游一步也

               

              (4) 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所居 县三十余里        去:距离

               

              B.所耕不足赡            度:估计,推测

               

              C.以告者 也                  过:经过
              D.径行 还                    径:直接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