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句子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而乃手共搏之
              A.愿得将军之首献秦
              B.使工药淬之
              C.故荆轲逐秦王
              D.箕踞骂日
            • 2.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1、下列划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徘徊于斗牛之间 斗牛:星宿名,指斗宿和牛宿
              B、纵一苇之所如,万顷之茫然 凌:超越
              C、鱼虾而友麋鹿 侣:意动,以鱼虾为友
              D、苏子愀然,襟危坐 正:整理 2、下列划线的字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苏子与客泛舟游赤壁之下 吾祖死
              B、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在哉 沛公
              C、少,月出于东山之上 朝济而夕设版
              D、侣鱼虾友麋鹿 秦师轻无礼 3、下列选项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

              A、客有吹洞箫者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B、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C、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D、何为其然也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4、对下列各句中划线词活用情况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

              江陵,顺流而东也
              ②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鱼虾而友麋鹿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A、①和②不同 ③和④相同
              B、①和②相同 ③和④不同
              C、①和③相同 ②和④相同
              D、①和④不同 ②和③相同
            • 3.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1.对划线词的用法及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

              A.山川相,郁乎苍苍——缪:通“缭” 盘绕
              B.顺流而也——东:名词作状语,向东,
              C.鱼虾而友麋鹿——侣:名词意动 以……为伴
              D.客亦夫水与月乎——知:动词, 了解
              2.下列句子句式与“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相同的一项
              [     ]

              A.何为其然也?
              B.固一世之雄也
              C.不能喻之于怀
              D.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3.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
              [     ]

              ① 浩浩如冯虚御风 ② 生吾前,其闻道固先乎吾
              ③ 侣鱼虾友麋鹿  ④ 于是荆轲遂就车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D.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 4. 下列句子,“言”的意思与“佚之狐言于郑伯曰”的“言”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B.察纳雅言
            C.广故数言欲亡
            D.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 5. 下列各句中加黑的“谢”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     ]

            A.往昔初阳岁,家来贵门      
            B.阿母媒人,女子先有誓   
            C.家事夫婿,中道还兄门     
            D.多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 6.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赠盖邦式序
            (宋)马存   

              予有盖邦式,尝为予言:“司马子长之文章有奇伟气,窃有志于斯文也,予其为说以赠我。”予谓:“子长之文章不在书,学者每以书求之,则终身不知其奇。予有《史记》一部,在天下名山大川、壮丽奇怪之处,将与子周游而历览之,庶几可以知此文矣。”
              “子长生平喜游,方少年自负之时,足迹不肯一日休,非直为景物役也,将以尽天下大观以助吾气,然后吐而为书。今于其书观之,则其平生所尝游者皆在焉。南浮长淮,诉大江,见狂澜惊波,阴风怒号,逆走而横击,故其文奔放而浩漫;泛沅渡湘,吊大夫之魂,悼妃子之恨,竹上犹斑斑,而不知鱼腹之骨尚无恙乎?故其文感愤而伤激;北过大梁之墟,观楚汉之战场,想见项羽之喑呜,高帝之谩骂,龙跳虎跃,千兵万马,大弓长戟,交集而齐呼,故其文雄勇猛健,使人心悸而胆栗;西使巴蜀,跨剑阁之鸟道,上有摩云之崖,不见斧凿之痕,故其文斩绝峻拔而不可攀跻;讲业齐鲁之都,观夫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彷徨乎汶阳洙泗之上,故其文典重温雅,有似乎正人君子之容貌。凡天地之间万物之变,可惊可愕,可以娱心,使人忧,使人悲者,子长尽取而为文章,是以变化出没,如万象供四时而无穷,今于其书观之,岂不信哉!”
              “予谓欲学子长之文,先学其游可也。不知学游以求奇而欲操觚弄墨,纫缀腐熟者,乃其常常耳。昔公孙氏善舞剑而学书者得之,乃入于神;庖丁氏善操刀,而养生者得之,乃极其妙,事固有殊类而相感者,其意同故也。今天下之绝踪诡观,何以异于昔,子果能为我游者乎?吾欲观子矣。醉把杯酒,可以吞江南吴越之清风;拂剑长啸,可以吸燕赵秦陇之劲气,然后归而治文著书,子畏子长乎?子长畏子乎?不然断编败册,朝吟而暮诵之,吾不知所得矣。”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吊大夫之魂,悼妃子之——恨:怨恨
            B.不知鱼腹之骨尚无乎——恙:病痛
            C.公孙氏善舞剑而学者得之——书:书法
            D.事固有类而相感者——殊:不同 
            2.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而”与例句中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其文雄勇猛健,使人心悸胆栗
            A.其文斩绝峻拔不可攀跻
            B.子长尽取为文章
            C.事固有殊类相感者
            D.断编败册,朝吟暮诵之
            3.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学者每以书求之,则终身不知其奇
            B.将与子周游而历览之,庶几可以知此文矣
            C.想见项羽之喑鸣,高帝之谩骂
            D.其文典重温雅,有似乎正人君子之容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司马子长之文章有奇伟气,窃有志于斯文也,子其为说以赠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非直为景物役也,将以尽天下大观以助吾气,然后吐而为书。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今天下之绝踪诡观,何以异于昔。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下列各句中“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B、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C、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D、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 8. 与例句中的“于”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当其欣所遇……曾不知老之将至
            A.后之览者,亦将有感斯文。
            B.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怀。
            C.况修短随化,终期尽。
            D.会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 9. 下列划线词解释相当于“而”的是
            [     ]

            A、余独好修为常
            B、长太息掩涕兮
            C、既替余蕙纕兮
            D、制芰荷为衣兮
          • 10. 下列句子中划线虚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①夜缒出,见秦伯 ②其人居远未来,为留待
            B.①臣得有以报太子 ②度我至军中,公
            C.①顷未发,太子迟之 ②因击沛公于坐,杀
            D.①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②寿毕,请剑舞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