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父爽为县吏赵师韫所杀,卒能手刃父仇,束身归罪。
              (2)执而诛之,所以正邦典,而又何旌焉?
              (3)其非经背对,不亦甚哉!
            • 2.
              下列文言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现在人家正好比是菜刀,我们则好比是鱼和肉,告辞什么呢?)
              B.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原因大概都出在这里吧.)
              C.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既没有伯伯叔叔,也没有哥哥弟弟,门庭衰微福气浅薄,很晚才有了儿子.)
              D.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北海虽然十分遥远,乘着羊角旋风还是能够达到;早晨虽然已经过去,而珍惜黄昏也为时不晚.)
            • 3.
              对下列各文言句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有什么受伤呢?不过是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啊!
              B.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戴帽子的有五六个人,未戴帽子的有六七个人
              C.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聚会在桃花芬芳的名园,畅叙这兄弟间的天伦之乐
              D.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宗庙祭祀,诸侯会盟和共同朝见天子,不是诸侯又是谁呢?
            • 4.
              (1)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2)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3)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4)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5)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 5.
              翻译
              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放浪曲蘖,恣情山水,走齐、鲁、燕、赵之地,穷览朔漠。其所见山奔海立,沙起云行,风鸣树偃,幽谷大都,人物鱼鸟,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之于诗。其胸中又有一段不可磨灭之气,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故其为诗,如嗔如笑,如水鸣峡,如种出土,如寡妇之夜哭,羁人之寒起。当其放意,平畴千里,偶尔幽峭,鬼语秋坟。文长眼空千古,独立一时,当时所谓达官贵人、骚士墨客,文长皆叱而奴之,耻不与交,故其名不出于越。悲夫!
              --选自袁宏道《徐文长传》①放浪曲蘖:指放纵饮酒。曲蘖,酿酒时发酵用酒母,此代指酒。
              ②鬼语秋坟:像鬼在秋天坟地里说话。形容其作品风格幽峭。
            • 6.
              将下列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2)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 7.

              送陈经秀才序

              欧阳修

                 伊出陆浑,略国南,绝山而下,东以会河。山夹水东西,北直国门,当双阙。隋炀帝初营宫洛阳,登邙山南望,曰:“此岂非龙门邪!”世因谓之龙门,非《禹贡》所谓导河自积石而号龙门者也。然山形中断,岩崖缺砑,若断若鑱。当禹之治水九州,披山斩木,遍行天下,凡水之破山而出之者,皆禹凿之,岂必龙门?

                 然伊之流最清浅,水溅溅鸣石间。刺舟随波,可为浮泛;钓鲂揭鳖,可供膳羞。山两麓浸流中,无岩崭颓怪盘绝之险。而可以登高顾望。自长夏而往,才十八里,可以朝游而暮归。故人之游此者,欣然得山水之乐,而未尝有筋骸之劳,虽数至不厌也。

                 然洛阳西都,来此者多达官尊重,不可辄轻出。幸时一往,则驺奴从骑,吏属遮道,唱呵后先,前傧旁扶,登览未周,意已怠矣。故非有激流上下、与鱼鸟相傲然徙倚之适也。然能得此者,惟卑且闲者宜之。

                 修为从事,子聪参军,应之主县簿,秀才陈生旅游,皆卑且闲者,因相与期于兹。夜宿西峰,步月松林间,登山上方,路穷而返。明日,上香山石楼,听八节滩,晚泛舟,傍山足夷犹而下,赋诗饮酒,暮已归。后三日,陈生告予且西。予方得生,喜与之游也,又遽去,因书其所以游以赠其行。

                 注:天圣九年,26岁的欧阳修被派往洛阳任留守推官。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山夹水东西,北直国门,当双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能得此者,惟卑且闲者宜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后三日,陈生告予且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翻译下面文言语句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茱相较,或未易量。
            • 9.

              赵简子,名鞅,为赵氏孤儿赵武之孙。晋定公时,赵简子为执政大夫。

                  王孙圉(yǔ),楚国大夫,为人机敏,善言辩,每出使诸侯,不辱使命。

                  楚晋常有行李之往来。十九年,王孙圉于晋,定公飨之。赵简子鸣玉以见,问王孙圉曰:“楚之白珩犹在乎?”对曰:“然。”简子曰:“为宝也,几何矣?”

                  王孙圉对曰:“未尝为宝。楚之所宝者,曰观射父。能作训辞,以行事于诸侯,使无以寡君为口实。又有左史倚相,能道训典而叙百物,以朝夕献善败于寡君,使寡君无忘先王之业。又能上下于鬼神,顺道其欲恶,使神无有怨痛于楚国。又有薮曰云连徒洲,金、木、竹、箭之所生也,龟、珠、角、齿、皮、革、羽、毛,所以备赋,以戒不者也。所以共币帛,以宾享于诸侯者也。若诸侯之好币具,而导之训辞,有不虞之备,而皇神相之,寡君其可以免罪于诸侯,而国民保焉。此楚国之宝也。若夫白珩,先王玩也,何宝之焉?”

                  “圉闻国之宝,六而已。圣能制议百物以辅相国家则宝之玉足以庇荫嘉谷使无水旱之灾则宝之;龟足以宪否,则宝之;珠足以御火灾,则宝之;金足以御兵乱,则宝之;山林薮泽足以备财用,则宝之。六宝则足矣,若夫哗嚣之美,楚虽蛮夷,不能宝也。

              (节选自《国语》,有删改)

                  【注】①白珩(héng):楚国著名的佩玉。②观射(yì)父:楚国大夫。③训辞:教导之言,这里指外交辞令。④左史:周代史官分左史、右史。左史记言,右史记事。⑤上下:指天地。⑥薮:大泽。⑦宪:表明。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为宝也,几何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神无有怨痛于楚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六宝则足矣,若夫哗嚣之美,楚虽蛮夷,不能宝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下列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相如估计秦王特意用欺诈手段假装作给赵国十五城
              B.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处在深重的忧患中,一定会竭尽诚心来对待臣民
              C.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所以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防备其他盗贼的进入和意外之事
              D.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依靠他人的力量却躲避他,是不仁义的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