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景公有所爱槐,令吏谨守之,植木县之,下令曰:“犯槐者刑,伤槐者死。”有不闻令,醉________犯之者。公闻之曰:“是先犯我令。”使吏拘之,且加罪焉。

                  其女往辞晏子之家,托曰:“负郭之民贱妾,请有道于相国,不胜其欲,愿得充数乎下陈。”晏子闻之,笑曰:“婴其淫于色乎?何为老而见奔?虽然,是必有故。”令之。

                  女子入门,晏子望见之,曰:“怪哉!有深忧。”进而问焉,曰:“所忧何________?”对曰:“君树槐县令,犯之者刑,伤之者死。妾父不仁,不闻令,醉而犯之,吏将加罪焉。妾闻之,明君莅国立政,不损禄,不益刑,又不以私恚害公法。不为禽兽伤人民,不为草木伤禽兽,不为野草伤禾苗。吾君欲________树木之故,杀妾父,孤妾身。此令行于民而法于国矣。虽然,妾闻之,勇士不以众强凌孤独,明惠之君不拂是以行其所欲。此譬之犹自治鱼鳖者也,去其腥臊者而已。今君出令于民,苟可法于国而善益于后世,则父死亦当矣,妾为之收亦宜矣。甚乎!今之令不然。以树木之故,罪法妾父,妾恐其伤察吏之法,而害明君之义也。邻国闻之,皆谓吾君爱树而贱人,________可乎?愿相国察妾言,以裁犯禁者。”晏子曰:“甚矣!吾将为子言之于君。”使人送之归。

                  明日,早朝,而复于公曰:“婴闻之,穷民财力以供嗜欲,谓之暴;崇玩好,威严拟乎君,谓之逆;刑杀不称,谓之贼。此三者,守国之大殃也。今君穷民财力,以美饮食之具,繁钟鼓之乐,极宫室之观,行暴之大者。崇玩好,县爱槐之令,载过者驰,步过者趋,威严乎君,逆民之明者。犯槐者刑,伤槐者死,刑杀不称,贼民之深者。君享国,德行未见于众,而三辟著于国,婴恐其不可以莅国子民也。”公曰:“微大夫教寡人,几有大罪以累社稷。今子大夫教之,社稷之福,寡人受命矣。”

                  晏子出公令趣罢守槐之役拔置县之木废伤槐之法出犯槐之囚。

              (节选自《晏子春秋》,有删改)

                  【注】晏子,名婴,春秋时齐国国相。

              (1) 请用“/”给下面语句断句。

              晏  子  出  公  令  趣  罢  守  槐  之  役  拔  置  县  之  木  废  伤  槐  之  法  出  犯  槐  之  囚。

              (2) 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使吏拘之,且加罪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君出令于民,苟可法于国而善益于后世,则父死亦当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微大夫教寡人,几有大罪以累社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翻译下面的句子。
              (1)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
              (2)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赤壁赋》)
            • 3.

              来俊臣,京兆万年人。父操,博徒也;与里人蔡本善,本负博数十万不能偿,操因纳其妻,先已娠___________生俊臣,冒其姓。

                  天资残忍,喜反复,不事产。客和州为奸盗,捕送狱,狱中上变,刺史东平王续按讯无状,杖之百。天授中,续以罪诛,俊臣上书得召见,自陈前上琅邪王冲反状,为续所抑。武后以为谅,擢累侍御史,按诏狱,数称旨。后阴纵其惨,胁制群臣,前后夷千馀族。生平有纤介,皆入于死。拜左台御史中丞,中外累息,至以目语

                  俊臣乃引侯思止、王弘义、郭弘霸、李仁敬、康韦、卫遂忠等,阴啸不逞百辈,使飞语诬蔑公卿,上急变。每擿一事,千里同时辄发,契验不差,时号为“罗织”,牒左署曰:“请付来俊臣或侯思止推实必得”。后信之,诏于丽景门别置狱,敕俊臣等颛按事,百不一贷。弘义戏谓丽景门为“例竟”,谓入者例皆尽也。俊臣与其属朱南山、万国俊作《罗织经》一篇,具___________支脉纲由,咸有首末,按以从事

                  俊臣鞫囚,不问轻重,皆注醯于鼻,掘地为牢,或寝以匽溺,或绝其粮,囚至啮衣絮以食,大抵非死终不得出。每赦令下,必先杀重囚乃宣诏。又作大枷,各为号:一、定百脉,二、喘不得,三、突地吼,四、着即臣,五、失魂胆,六、实同反,七、反是实,八、死猪愁,九、求即死,十、求破家。后以铁为冒头,被枷者宛转地上,少选而绝。凡囚至,先布械于前示囚,莫不震惧,皆自诬服。

                  俊臣知群臣不敢斥己,乃有异图,常自比石勒,欲告皇嗣及庐陵王与南北衙谋反,因得骋志。遂忠发其谋。初俊臣屡掎摭诸武太平公主张昌宗等过咎后不发至是诸武怨共证其罪有诏斩于西市年四十七。人皆__________庆,曰:“今得背着床瞑矣!”争抉目、肝、醢其肉,须臾尽,以马践其骨,无孑馀,家属籍没。

                  方俊臣用事,托天官得选者二百馀员,及败,有司自首,后责之,对曰:“臣乱陛下法,身受戮;忤俊臣,覆臣家。”后赦其罪。

              (节选自《新唐书·来俊臣传》)

                  (周)兴,少习法律,自尚书史积迁秋官侍郎,屡决制狱,文深峭,妄杀数千人。武后夺政,拜尚书左丞。天授中,人告子珣、兴与丘神勣谋反,诏来俊臣状。初,兴未知被告,方对俊臣食,俊臣曰:“囚多不服,奈何?”兴曰:“易耳,内之大瓮,炽炭周之,何事不承。”俊臣曰:“善。”命取瓮__________炽火,徐谓兴曰:“有诏按君,请尝之。”兴骇汗,叩头服罪。诏诛神勣而宥兴岭表,在道为雠人所杀。

              (节选自《新唐书·周兴传》)

                  【注】  ①颛:专门。②醯:醋。③匽:厕所。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授中,续以罪诛,俊臣上书得召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外累息,至以目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易耳,内之大瓮,炽炭周之,何事不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翻译下面句子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2)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3)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 5.
              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断句。
              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算减则贫耗。
            • 6.
              把教材中的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2)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
            • 7.
              下列对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文:所以木材经墨线划过(斧锯加工)就直了,金属刀剑拿到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就能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
              B.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译文:秦有剩余的力量抓住他们的弊端而制服他们,追赶逃走的败兵,倒下的尸体上百万,流淌的血液可以漂浮起盾牌
              C.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译文:然而陈涉不过是个拿破瓮做窗户、用草绳系门板的贫家子弟,是耕田作奴隶的人,是被迁谪戍边的兵卒
              D.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译文:他跟他年岁差不多,懂得的道理也不相上下。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耻辱;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认为是近于谄媚
            • 8.

              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春秋》文成数万,其指数千,万物之散聚皆在《春秋》。《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故曰“臣弑君,子弑父,非一旦一夕之故也,其渐久矣。”故有国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前有谗而弗见,后有贼而不知。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守经事而不知其宜,遭变事而不知其权。为人君父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蒙首恶之名。为人臣子而不通于《春秋》乏义者,必陷篡弑之诛,死罪之名。其实皆以为善,为之不知其义,之空言而不敢辞。夫不通礼义之旨,至于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夫君不君则,臣不臣则诛,父不父则无道,子不予则不孝。此四行者,天下之大过也。以天下之大过予之,则受而弗敢辞。故《春秋》者,礼义之大宗也。夫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法之所为用者易见,而礼之为禁者难知。

                  壶遂曰:“孔子之时,上无明君,下不得任用,故作《春秋》,垂空文断礼义,一王之法。今夫子上遇明天子,下得守职,万事既具,咸各序其宜,夫子所论,欲以何明?”太史公曰:“《春秋》采善贬恶,推三代之德,褒周室,非独讥刺而已也。汉兴以来,臣下百官力诵圣德,犹不能尽其意。且士贤能而不用,有国者之耻;主上明圣而德不布闻,有司之过也。且余尝掌其官,废明圣盛德不载,灭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业不述,堕先人所言,罪莫大焉!余所谓述故事,整齐其世传,非所谓作也,而君比之《春秋》,谬矣。

                  于是论次其文。七年而太史公遭李陵之祸,幽于缧绁,乃喟然而叹曰:“是余之罪也夫!是余之罪也夫!身毁不用矣。”退而深惟曰:“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于是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自黄帝始。

              节选自《史记·太史公自序》

                  【注】①渐:渐进发展②经事:常规之事。③论次:论述编次。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为人君父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蒙首恶之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余所谓述故事,整齐其世传,非所谓作也,而君比之于《春秋》,谬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断句。

                  祸 福 无 门 惟 人 自 召 善 恶 之 报 如 影 随 形 是 以 天 地 有 司 过 之 神 依 人 所 犯 轻 重 以 夺 人 算 算 减 则 贫 耗。

            • 10.
              翻译下面句子。
              ①是寡人之过也。
              ②越国以鄙远。
              ③朝济而夕设版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