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步出城东门

                                  【汉】无名氏

                             步出城东门,遥望江南路。

                             前日风雪中,故人从此去。

                             我欲渡河水,河水深无梁。

                             愿为双黄鹄,高飞还故乡。

              [注]①黄鹄:传说中的大鸟,一举千里,仙人所乘。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具有一种近于民歌的素朴风格,很耐人寻味。
              B.这首诗开头两句写主体人物的活动,为下文抒发思想情感作铺垫。
              C.“前日风雪中,故人从此去”回忆风雪飘飞的环境中,友人离去的情景。
              D.这首诗虚实结合,作者想象与友人化为两只黄鹄飞回故乡的情景。

              E.这首诗分为前后两段,最后两句抒情含蓄委婉,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审美空间。
            • 2.
                                                                              蝶 恋 花

                                                                              王国维

              满地霜华浓似雪。人语西风,瘦马嘶残月。一曲阳关浑未彻。车声渐共歌声咽。

              换尽天涯芳草色。陌上深深,依旧年时辙。自是浮生无可说。人间第一耽离别。

              下列对本词的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逐渐跟音乐分离,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蝶恋花”是词牌,双调共60字,上下阙格律一致,压仄声韵。
              B.王国维,古代著名学者、文艺批评家。有《人间词话》、《宋元戏曲考》、《观堂集林》等学术专著行世。其著作《人间词话》提出“境界说”,认为“境界”乃词中胜境。
              C.“阳关”是唐人送别的歌,一般要唱三遍。作者匆匆送别,一曲阳关还没唱完就上路了,车轮渐行渐远渐无声,写出了作者离别的悲伤,也更添了一分对前途的迷茫。
              D.“换尽天涯芳草色,陌上深深,依旧年时辙”是虚写,暗含抒情的意味。芳草象征青春,车辙象征着离别,用回忆抒发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深深眷恋和不舍。
              E.这是一首写羁旅行役的词。“人间第一耽离别”的“耽”与《诗经·卫风·氓》里“士之耽兮,犹可说也”的意思相同,都指“沉迷”,词人告诫大家勿要沉陷在离别之情中不能自拔。
            • 3.

              野泊对月有感

              周 莘

              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病客情。

              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

              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

              欲问行朝①旧消息,眼中盗贼尚纵横。

              【注】①行朝,指朝廷迁移不定。

              对本诗的分析概括不恰当的两项( )

              A.本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律诗是一种诗歌体裁,盛行于唐代,属于古体诗的一种,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

              B.首联承题,上句切合题目“野泊对月”的内容,下句点明了“野泊”之因:“逋逃”指逃难在外,漂泊无家,故有“野泊”。

              C.后人评周莘此诗“最近杜味”。如本诗颔联与杜甫《登岳阳楼》中“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联都使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境界开阔,情感悲壮。

              D.诗歌颔联上句写动景,下句写静景。诗人立于洞庭荒野,仰望天空北斗横斜,耳畔传来岳阳城凄凉的角声。动静结合,渲染了空茫凄凉的意境。

              E.颈联写了酒化成过客之泪如愁绪滴溅,浪花仿佛卷动归乡之心使人暗自惊叹的内容,与尾联共同表现了“野泊”时所思、所感、所痛。
            • 4.

              野  望①

              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②,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③。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①本诗作于诗人定居草堂的第二年,即上元二年(761年)。②三城戍:岷山三城的堡垒,与吐蕃临界,为蜀边要塞。③涓埃: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A.诗分古体和近体,这是一首七言古体诗,前三联皆对仗工整,不同于常见的中间两联对仗,颇显诗人的诗律功底。
              B.首联扣题中“望”字,视角由近及远:从终年积雪的岷山、重兵驻防的三城到清澈见底的锦江和横跨江面的万里桥。
              C.颔联的“海内风尘”指战乱,切合首联的“三城戍”;“天涯涕泪”切合与离别相关的“万里桥”。
              D.尾联最后点出深沉的忧虑:三城列兵防戍,蜀地百姓赋役沉重,杜甫深为民不堪命而对世事产生日转萧条的隐忧。
              E.此诗前三联写“野望”,由向内审视转为向外观察,尾联才指出由这一变化的原因,艺术结构上颇有控纵自如之妙。
            • 5.

              贾客词

              刘驾

              贾客灯下起,犹言发已迟。

              高山有疾路,暗行终不疑。

              寇盗伏其路,猛兽来相追。

              金玉四散去,空囊委路歧。

              扬州有大宅,白骨无地归。

              少妇当此日,对镜弄花枝。

              下列对诗歌有关内容的赏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A.《贾客词》是一首五言律诗。诗文不加雕饰,从容讲述故事,如行云流水,语言格外晓畅。
              B.人评刘驾最能“以诗鸣于时”,诗开篇以同情再现贾客灯下的起身赶路,表现出经商的艰辛。
              C.“终不疑”语谓贾客未料夜行而身入死地,一如既往地走捷径,为悲惨的结局埋下了伏笔。
              D.扬州是唐时繁华都会,也是商贾集散地,诗末点明住地扬州有深意,可使悲剧更具普遍意义。
              E.贾客故事里寇盗可谓凶残,侧面反映出晚唐社会动乱、经济凋敝,以及百姓朝不保夕的命运。
            • 6.

              【双调】沽美酒兼太平令

              张养浩

                  在官时只说闲,得闲也又思官,直到教人做样看。从前的试观,那一个不遇灾难:楚大夫行吟泽畔,伍将军血污衣冠,乌江岸消磨了好汉,咸阳市干休了丞相。这几个百般、要安,不安,怎如俺五柳庄逍遥散诞。

                  【注】①张养浩:元代政治家、文学家,曾弃官归隐,朝廷七聘不出。②伍将军:指春秋时吴国大夫伍子胥。③干休:徒然被杀害。④丞相:指秦丞相李斯,后为赵高所害,腰斩于咸阳市。

              下面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此曲兼有“沽美酒”和“太平令”两曲牌,两者皆属“双调”这一宫调,依照曲牌对曲子句数的规定,本曲有13句。
              B.开头两句作者写自己居官之时意欲归隐,待过上闲适的生活后,却因思恋官场而心有不甘,道出矛盾而悔恨的心理。
              C.“直到教人做样看”是说作者于人前故作平静之状,来掩饰内心的纠结,能看出那时候作者的精神还未至自由之境。
              D.作者大量用典,列举出屈原等古人从政得祸的例子,借此慨叹仕途的险恶,渗透出作者脱离官场、远祸全身的心理。
              E.整首曲词句式参差中见整齐,整齐中而又富有变化,音韵畅达自然,用语平白如话,构成了和谐而婉约的艺术特色。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