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对联又称楹联是中华文化瑰宝,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下面三副对联分别是岳阳楼、黄鹤楼和滕王阁的对联,依次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一)上联:一楼萃三楚精神,云鹤俱空横笛在;
              下联:二水汇百川支派,古今无尽大江流。
              (二)上联:风物正凄然,望渺渺潇湘,万水千山皆赴我;
              下联:江湖常独立,念悠悠天地,先忧后乐更何人。
              (三)上联:我辈复登临,目极湖山千里而外:
              下联:奇文共欣赏,人在水天一色之中。
              A.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
              B.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
              C.滕王阁、岳阳楼、黄鹤楼
              D.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
            • 2.
              下列诗句填入所给《早春南征寄洛中诸友》一诗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
              楚色穷千里,行人何苦赊。芳林逢旅雁,候馆噪山鸦。
              春入河边草,_____。东风一樽酒,新岁独思家。
              A.疏柳映新塘
              B.潮平路带沙
              C.花开水上槎
              D.胡霜拂剑花
            • 3.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我国文学史上,散文是最为重要的文学体裁之一。它包括汉以后的赋与骈体文,也包括说理著作中具有文学色彩的作品。最早的成篇散文可以追溯到《尚书》,先秦时期,哲学家用散文说理,史学家用散文记事,都具有很强的文学色彩。
              B.古人有名有字。婴儿出生三个月时由父母命名供长辈呼唤,男子20岁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女子15岁许嫁时举行笈礼取字。古人名与字在意义上都存在一定的关联:或相同,如屈原字平;或相近,如毛泽东字润之;或相反,如韩愈字退之;或相顺(字为名的补充解释或修饰),如赵云字子龙;或相延(字为名的延伸义), 如辛弃疾字幼安。
              C.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礼仪的制度化使中国古代的社会生活具有很强的伦理道德色彩。古人很注意日常交往的礼节,宾主的座次以坐北朝南为尊,其次是坐西朝东,再次是坐南朝北,最卑的是坐东朝西。
              D.科举考试按等级可以划分为院试(又叫童试)、乡试(又叫秋闱)、会试(又叫春闱)、殿试。进士是古代科举考试殿试及第者之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的人。进士分为三等,称三甲:一甲3人称进士及第,二甲若干称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会试和殿试通常由礼部负责,而以后则由吏部负责管理文职官员的任免、考选、升降、调动等事。
            • 4.
              根据名著内容回答。
              (1)《三国演义》中刘玄德三顾茅庐, ______ 五关斩将, ______ 七步成章。
              (2)《雷雨》中的人物都有着各种各样的挣扎。周萍抓住 ______ 不放手,想由一个新的灵魂来洗涤自己; ______ 抓住周萍不放手,想重拾起一堆破碎的梦而救出自己。
              (3)《欧也妮•葛朗台》:“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账!”这句话是谁说的?体现他什么性格特点?
            • 5.
              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执敲扑而鞭笞天下”一句形象地写出秦始皇用严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的百姓
              B.“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概括了陈涉起义的结果
              C.本文全篇分析了秦灭亡的种种原因,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文
              D.文章最后一段得出的结论“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就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 6.
              桃花颜色鲜艳美丽,因此诗人常借以比喻美丽的女子。下列诗歌中的桃花,不具有这种寓意的一项(  )
              A.一夜清风动扇愁,背时容色入深秋。桃花眼里汪汪泪,忍到更深枕上流。(唐•韩偓《新秋》)
              B.暮春三月日重三,春水桃花满禊潭。广乐逶迤天上下,仙丹摇衍镜中酣。(唐•张说 《三月三日定昆池奉和萧令得潭字韵》)
              C.浅色桃花亚短墙,不因风送也闻香。凝情尽日君知否,还似红儿淡薄妆。(唐•罗虬《红儿诗》)
              D.每坐台前见玉容,今朝不与昨朝同。良人一夜出门宿,减却桃花一半红。(唐•施肩吾《佳人览镜》)
            • 7.
              古诗常用典故,对下列词句中用典所涉及的历史人物,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②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③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④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鸦社鼓。
              A.①周瑜   ②诸葛亮   ③刘裕     ④拓跋焘
              B.①诸葛亮 ②刘备     ③刘义隆   ④拓跋焘
              C.①诸葛亮 ②孙权     ③刘义隆   ④拓跋焘
              D.①周瑜   ②诸葛亮   ③刘裕     ④拓跋宏
            • 8.
              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辇本指人拉的车子,经常指帝王所乘的车.
              B.鄙人是谦词,用于对别人称自己,也可用于称呼别人.
              C.尺籍伍符是指记载军令、军功的簿籍和军士中各伍互相作保的守则.
              D.持节,古代使臣奉命出行,持符节以为凭证.
            • 9.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贾谊、欧阳修、苏洵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散文家,他们各自的代表作《过秦论》《伶官传序》《六国论》都是有名的史论散文
              B.关汉卿、王实甫、汤显祖都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窦娥冤》《西厢记》和《牡丹亭》
              C.钱钟书是现代著名学者、小说家,代表作有学术论著《谈艺录》《管锥编》和长篇小说《围城》等
              D.弗兰茨•卡夫卡是奥地利小说家,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代表作是《变形记》
            • 10.
              意象是诗歌表达情意的主要手段,我国古代诗歌中有大量的意象意义比较固定,下面对诗句中意象意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月亮:思乡
              B.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大雁: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归乡的渴望
              C.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浮云:象征着游子漂泊不定
              D.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捣衣:羁旅愁思的情愫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