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人工智能发展进入新阶段。经过60多年的演进,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超级计算、传感网、脑科学等新理论新技术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强烈需求的共同驱动下,人工智能加速发展,呈现出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群智开放、自主操控等新特征。当前,新一代人工智能相关学科发展、理论建模、技术创新、软硬件升级等整体推进,正在引发链式突破,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从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加速跃升。
                  人工智能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把发展人工智能作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加紧出台规划和政策,围绕核心技术、顶尖人才、标准规范等强化部署,力图在新一轮国际科技竞争中掌握主导权。
                  人工智能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将进一步释放历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积蓄的巨大能量,并创造新的强大引擎,重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各环节,形成从宏观到微观各领域的智能化新需求,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引发经济结构重大变革,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实现社会生产力的整体跃升。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非常艰巨,必须加快人工智能深度应用,培育壮大人工智能产业,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人工智能带来社会建设的新机遇。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人口老龄化、资源环境约束等挑战依然严峻,人工智能在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广泛应用,将极大提高公共服务精准化水平,全面提升人民生活品质。
                  人工智能发展的不确定性带来新挑战。人工智能是影响面广的颠覆性技术,可能带来改变就业结构、侵犯个人隐私、挑战国际关系准则等问题,将对政府管理、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乃至全球治理产生深远影响。在大力发展人工智能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可能带来的安全风险挑战,加强前瞻预防与约束引导,最大限度降低风险,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发展。
                   我国发展人工智能具有良好基础。加速积累的技术能力与海量的数据资源、巨大的应用需求、开放的市场环境有机结合,形成了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独特优势。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人工智能整体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缺少重大原创成果,在基础理论、核心算法以及关键设备、高端芯片、重大产品与系统、基础材料、元器件、软件与接接口等方面差距较大;科研机构和企业尚未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态圈和产业链,缺乏系统的超前研发布局;人工智能尖端人才远远不能满足需求;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础设施、政策法规、标准体系亟待完善。
              (摘编自《国务院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有删改)(1)下列关于“人工智能”,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 新一代人工智能引发了链式突破,推动了经济社会各领域从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加速跃升。
              B.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正在谋求人工智能发展,是因为人工智能能有效保障国家安全。
              C. 培育壮大人工智能产业,会进一步解放生产力,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提升国家竞争力
              D. 人工智能是影响面广的颠覆性技术,会带来改变就业结构、侵犯个人隐私、挑战国际关系准则等问题。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______
              A. 人工智能发展归因于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超级计算、传感网、脑科学等新理论新技术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强烈需求的共同驱动。
              B. 人工智能在引发经济结构重大变革、实现社会生产力的整体跃升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影响
              C. 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具备独特优势,主要是我国加速积累的技术能力世界领先,且与数据资源、应用需求、开放的市场环境有机结合。
              D. 文章分析了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战略态势,以此说明我国抢抓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构筑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先发优势,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______
              A. 人工智能迈入新阶段,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
              B. 人工智能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发动机,会给经济建设带来新机遇。
              C. 人工智能发展具有不确定性,会带来新的挑战和安全风险。
              D. 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基础良好,基础设施、制度设计、标准化体系等软件、硬件建设已经趋于完善。
            • 2.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手工艺,即手工从事的技巧或艺术。中国手工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工匠们靠常年熟练的功夫,制作出各式各样的器物或艺术品。这些制品体现了人们对美的理解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饱含了独特的文化记忆和民族情感,蕴含着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精髓。
                  民间手工艺品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生活习俗。 在古代,民间手工艺品作为节令品,几乎一年四季随着人民的风俗活动而增添喜庆的气氛。
                  按照功用,剪纸、木版年画、面塑、彩塑、绢花、灯彩等置于案头、粘贴于墙壁或悬挂于室内,供人们欣赏;陶罐、彩印花布、蓝印花布、木雕糕点模子、竹编器皿等则 属实用类;而宗教、祭祀用到的,主要有彩塑神佛像,纸扎人物、车马、楼阁等。按照 行业,可分为雕塑(如木雕、砖雕、彩塑、面塑、吹糖人)、印染(如蓝印花布、蜡染)、 刺绣(如香荷包、布老虎)、编织(如竹编、草编)、陶器、服饰以及木版年画、剪纸、 风筝、皮影、木偶、绒制工艺品、绢花、灯彩、彩扎狮头、面具、民间玩具等。有些工 艺一直流传到现在。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宫廷手工艺也是手工艺的一个重要部分。因为皇家需要,当 时最顶级的师傅被集中在一起。其生产机构规模庞大,工匠众多,工艺品更加精致,大都具有富丽华贵的风格,图案繁缛,彰显皇家气派。
              手工艺生产主要靠世代的口口相传,大都传承有序,而且大多“传子不传女”,以防止技艺外传。在农村,编织、花边等手工艺,则因由妇女承担,而由母传女、世代相 传。今天,这些旧的传承方式依旧存在,而一些相关企业和工艺院校的出现,使传承模 式更加丰富,也更有活力。
                  当前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及经济原因,使得年轻人大都不愿意再穷其一生坚守老手艺。 面对汹涌而来的全球化浪潮和大机器生产的冲击,传统手工艺技能与作品渐渐消失,引起有识之士的关注与反思。
                  但是,仍有许多人默默守护着传承。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更多的人在温饱之后,有了对传统手工艺品的需求,并且这种需求日渐高涨。手工艺的 创作和生产应该是一种作坊形式,它的最终表现形式是“艺术作品”而不是“批量产品”。 手工艺作品饱含传统的信息,作品因手工原因而变得鲜活,工匠师傅的亲手操作使其具 有艺术品味,制品具有唯一性等,都是手工艺受欢迎的原因,也是其生命力所在。
                  继承与创新是永恒的命题,所谓传统是文化积淀的精华,所谓创新是在传统基础上 的整合与再创造。而遵循艺术规律的创新会被大家认可,积淀下来,形成“传统”。所以传统是创新的传承,而有些创新的东西将逐渐会变成传统。让我们共同努力,把缺失 的慢慢找回来。相信在浮躁的社会里,我们的内心都在渴望平静,渴望回归自然的和谐。 相信民族手工艺的发展前景一定会更加广阔。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表述,有关手工艺传承方式的一项是______
              A.匠人们把对生活的美好追求和对美的理解融入自己的作品中,代代沉淀下来,各 种样式的工艺品就有了独特的文化记忆。
              B. 手工艺是工匠们依靠手工制作器物或艺术品的技巧或艺术。其范围极广,技艺精 湛,内涵深厚,有较长的渊源。
              C.古代手工艺大都传承有序、口口相传,除一些由妇女承担的编织、花边等手工艺外,大都传子不传女,以防自家技艺传给外人。
              D. 中国手工艺形式多样,种类繁多,表达并承载了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期盼,蕴含着 民族情感和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精髓。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______
              A.部分不适合男子操作的民间工艺一般由女子传承。在农村,编织、花边等手工艺, 多由妇女承担,母传女,代代延续。
              B. 民间手工艺品按功用可分为欣赏类、实用类、宗教祭祀类,按行业则可分为雕塑、 印染、编织、陶器、服饰等各分支。
              C.民间手工艺品与人民群众的生活习俗息息相关,它们几乎一年四季伴随着古代人 民的风俗活动,为之增添喜庆气氛。
              D. 宫廷手工艺是为皇家服务的。其制品与民间的相比,更加精致,多具有富丽华贵 的风格,图案繁缛,彰显着皇家气派。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继承与创新是一个永恒的命题,它们之间有时可以转化,传统需要创新,创新的 艺术形式和作品也必将成为传统。
              B. 当今,人们对纯手工工艺品的需求更加强烈,是因为有识之士的反思,也因为传 统手工艺品的文化内涵及工艺品的唯一性。
              C. 汹涌而来的全球化浪潮和大机器工业生产,导致了传统手工艺技能与作品渐渐 消失,这应该引起人们的关注。
              D.手工艺品饱含传统信息,因其为手工制作而变得鲜活、有艺术性。其最终表现形 式应该是“艺术品”而不是“产品”。
            • 3. 你认为本文在语言上有何特点?写几点看看。
            • 4. 你认为文中还有哪些句子写得妙?找出来,品一品,写上几句。
            • 5. 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小说亟待提升诗性品质
              仕永波
                  小说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属于艺术之范畴,必须具有艺木的终极属性,即诗性。诗性当是小说作为一种文学形式的突出特征。小说必须立足于现实且对现实进行艺术化和文学化处理,而不能直接描摹现实,过度的绝对的“写实”、过分注重“故事性”,则会使其沦为平庸。唯有“艺术的真实”,才能使小说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恒久的魅力,才能使读者感受到浓郁的诗意。而反观当下的小说创作,一些作品过分注重对于真实的开掘和叙写,偏执地沉溺于故事性追求,而缺乏或者忽略将其提纯为艺术的手段和能力,以至于使作品几近于新闻、纪实等体式,迎合了大众猎艳猎奇阅读心理,却丧失了其原本应有的文学蕴涵和诗性品格。另外,现今某些小说创作者似乎过度热衷于书写“恶”与“丑”,而忽略了对“美”的发掘。小说并非不可以写“恶”与“丑”,但写的话应是为了反衬出“美”,而且要注意限度和分寸,过度书写甚或是带着欣赏的眼光、陶醉的心态去表现“恶”和“丑”,只会使人心生厌恶,而不可能使人感受到“美”和“诗意”,这显然有悖于文学的审美追求和目的。
                  还有,要重视小说的语言。语言能力始终是一位小说创作者必须具备的首要能力,语言水平也始终是标示小说水准的首要特征。而当下某些作家,在创作诗歌、散文时,也许还能重视语言的运用与雕琢,但在创作小说时,由于过分注重故事性,则往往忽视或者漠视语言。这就造成了一些作品语言水准的低下,准确性欠佳,冗长、粗鄙、直露的语言在小说文本中横行。语言应该是小说的本体,而不应该是可有可无的附加物,小说文学性、艺术性的实现以及小说诗性的呈现,都要借助于语言。语言水平的低下,就是作品文学性和艺术性的低下,容易造成诗性的缺失。小说创作者们应该秉持汪曾祺“写小说就是写语言”的理念来进行小说创作,重视炼字造句,重视叙述语言风格的选取,追求语言的准确性,力求“每一个字、每一句话的无可替代性”。此外,还应充分重视汉语作为表意语言和非形态语言的特点,避免过度使用“欧化”句法,而应从古代文言文中汲取营养,在简约和内蕴上下足功夫,方能彰显出汉语有别于其他语言的特有魅力,使语言更具诗意,从而整体提升作品的诗性。唯其如此,方能在语言层面上为诗性的建构增加一枚沉重的砝码。
                  最后,要注重意象的营构。“意象”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范畴,曾是中国古典诗歌中最为出彩的因子。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认为创作者应该“窥意象而运斤”。其实,意象并非为诗歌所专属,它广泛存留于各种艺术形式中。如果在小说中能营构出鲜活的意象,必然能够增强其诗性魅力,从而焕发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意象应该成为小说内容和意旨的聚合体与浓缩体,它涵盖、表征、提炼小说文本的终极诉求。一个鲜活的意象能够产生恒久的诗意和震撼力,能够在读者的心中芳华常驻,让读者时时品味--正如“交叉小径的花园”之于博尔赫斯,“边城”之于沈从文,“晚饭花”之于汪曾祺,“野地”之于张炜……带给读者的诗意感受和审美冲击力是何其强烈而持久!凡此诗性十足的小说作品,似乎皆离不开一个鲜活而成功的意象。这昭示出意象的营构对于小说诗性建构的重要性。当代小说创作者们应该从中汲取经验,在自己的作品中苦心经营意象,因为意象是主观和客观、现实与抽象的统一体,如果能够塑造出一个鲜活的意象,不仅能够增强作品的诗性,承载更广阔的思想蕴涵,而且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主旨,同时也能够生发出事半功倍的审美效应。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小说必须具有诗性。诗性是艺术的终极属性,不能直接地描摹现实,而要在现实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化和文学化处理。
              B.过分注重“故事性”和绝对“写实”会使小说平庸且缺乏诗意,唯有“艺术的真实”才能使读者感受到浓郁的诗意。
              C.小说作品如果过分注重对事实的开掘和叙写,偏执地沉溺于故事性追求,就会丧失其原本应有的文学内涵和诗性品格。
              D.小说创作者过度书写“恶”与“丑”,忽略对“美”的发掘,就背离了文学的审美追求和目的,使读者心生厌恶。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一项是______
              A.因为语言能力是小说创作者必须具备的首要能力,语言水平始终标示着小说的创作水准,因此必须重视小说的语言表达。
              B.当下某些作家,在创作诗歌、散文时,还能重视语言的运用与雕琢,但在创作小说时,却往往忽视或者漠视语言。
              C.小说创作者们应该秉持“写小说就是写语言”的理念来进行小说创作,重视炼字造句,追求语言耕地这意的准确性。
              D.语言应该是小说的本体,而不应该是可有可无的附加物,小说文学性和艺术性的实现以及小说诗性的呈现,需要借助于语言。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意象”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范畴,曾是中国古典诗歌中最为出彩的因子。刘勰认为创作者应该“窥意象而运斤”。
              B.意象不为诗歌所专属,它广泛存留于各种艺术形式中。如果在小说中出了鲜活的意象,则必然会增强小说的诗性魅力,从而使小说焕发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C.意象应该成为小说内容和意旨的聚合体与浓缩体,它涵盖、表征、提炼小说文本的终极诉求,也能够在读者的心中芳华常驻。
              D.当代小说创作者们如果能够塑造出一个鲜活的意象,不仅能够增强作品的诗性,而且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 6.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①无论是欣赏还是创造,都必须见到一种诗的境界。这里“见”字最紧要。凡所见皆成境界,但不必全是诗的境界。一种境界是否能成为诗的境界,全靠“见”的作用如何,要产生诗的境界,“见”必须具备两个重要条件。第一,诗的“见”为“直觉”(intuition).有“见”即有“觉”,觉可为“直觉”,亦可为“知觉”(perception).要产生诗的境界,“见”所须具的第二个条件是所见意象必恰能表现一种情趣,“见”为“见者”的主动,不纯粹是被动的接收。所见对象本为生糙凌乱的材料,经“见”才具有它的特殊形象,所以“见”都含有创造性。比如天上的北斗星本为七个错乱的广电,和它们临近星都是一样,但是现于见者心中的则为像斗的一个完整的形象。这形象是“见”的活动所赐予那七颗乱点的。仔细分析,凡所见物的形象都有几分是“见”所创造的。凡“见”都带有创造性,“见”为直觉时尤其如此。凝神观照之际,心中只有一个完整的孤立的意象,一无比较,无分析,无旁涉,结果常致物我由两忘而同一,我的情趣与物的意态遂往复交流,不知不觉之中人情与物理互相渗透。比如注视一座高山,我们仿佛觉得它从平地耸立起,挺着一个雄伟峭拔的身躯,在那里很镇静地庄严地俯视一切。同时,我们也不知不觉地肃然起敬,竖起头脑,挺起腰杆,仿佛在模仿山的那副雄伟峭拔的神气。前一种现象是以人人情衡物理,美学家成为“移情作用”(empathy),后一种现象是以物理移人情,美学家称为“内模仿作用”(innerimitation)
                  ②移情作用是极端的凝神注视的结果,它是否发生以及发生时的深浅程度都随境随时随人而异。直觉有不发生移情作用的,下文当再论及。不过欣赏自然,即在自然中发现诗的境界时,移情作用往往是一个要素。“大地山河以及风云星斗原来都是死板的东西,我们往往觉得它们有情感,有生命,有动作,这都是移情作用的结果。比如云何尝能飞?泉何尝能跃?我们却常说云飞泉跃。山何尝能鸣?谷何尝能应?我们却常说山鸣谷应,诗文的妙处往往都从移情作用得来。例如‘菊残犹有傲霜枝’句的‘傲’,‘云破月来花弄影’句的‘来’和‘弄’,‘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句的‘清苦’和‘商略’,‘徘徊枝上月,空度可怜宵’句的‘徘徊’、‘空度’和‘可怜’,‘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句的‘相看’和‘不厌’,都是原文的精彩所在,也都是移情作用的实例。
                  ③从移情作用我们可以看出内在的情趣常和外来的意象相融合而互相影响。比如欣赏自然风景,就一方面说,心情随风景千变万化,睹鱼跃鸢飞而欣然自得,闻胡笳暮角则黯然神伤;就另一方面说,风景也随心情而变化生长,心情千变万化,风景也随之千变万化,惜别时蜡烛似乎垂泪,兴到时青山亦觉点头。这两种貌似相反而实相同的现象就是从前人所说的“即景生情,因情生景”。情景相生而且相契合无间,情恰能称景,景也恰能传情,这便是诗的境界。每个诗的境界都必有“情趣”(feeling)和“意象”(image)两个要素。“情趣”简称“情”,“意象”即是“景”。吾人时时在情趣里过活,却很少能将情趣化为诗,因为情趣是可比喻而不可直接描绘的实感,如果不附丽到具体的意象上去,就根本没有可见的形象。我们抬头一看,或是闭目一想,无数的意象就纷至沓来,其中也只有极少数的偶尔成为诗的意象,因为纷至沓来的意象零乱破碎,不成章法,不具生命,必须有情趣来融化它们,贯注它们,才内有生命,外有完整形象。克罗齐在《美学》里把这个道理说得很清楚:
                  艺术把一种情趣寄托在一个意象里,情趣离意象,或是意象离情趣,都不能独立。史诗和抒情诗的分别,戏剧和抒情诗的分别,都是繁琐派学者强为之说,分其所不可分。凡是艺术都是抒情的,都是情感的史诗或剧诗。
                  这就是说,抒情诗虽以主观的情趣为主,亦不能离意象;史诗和戏剧虽以客观的事迹所生的意象为主,亦不能离情趣。
                  ④诗的境界是情景的契合。宇宙中事事物物常在变动生展中,无绝对相同的情趣,亦无绝对相同的景象。情景相生,所以诗的境界是由创造来的,生生不息的。以“景”为天生自在,俯拾即得,对于人人都是一成不变的,这是常识的错误。阿米儿(Amiel)说得好:“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种心情。”景是各人性格和情趣的返照。情趣不同则景象虽似同而实不同。比如陶潜在“悠然见南山”时,杜甫在见到“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时,李白在觉得“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时,辛弃疾在想到“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时,姜夔在见到“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时,都见到山的美。在表面上意象(景)虽似都是山,在实际上却因所贯注的情趣不同,各是一种境界。我们可以说,每人所见到的世界都是他自己所创造的。物的意蕴深浅与人的性分情趣深浅成正比例,深人所见于物者亦深,浅人所见于物者亦浅。诗人与常人的分别就在此。同是一个世界,对于诗人常呈现新鲜有趣的境界,对于常人则永远是那么一个平凡乏味的混乱体。
                  ⑤这个道理也可以适用于诗的欣赏。就见到情景契合境界来说,欣赏与创造并无分别。
                   □□□□
                  ⑥因为有创造作用,我所见到的意象和所感到的情趣和姜夔所见到和感到的便不能绝对相同,也不能和任何其他读者所见到和感到的绝对相同。每人所能领略到的境界都是性格、情趣和经验的返照,□□性格、情趣和经验是彼此不同的,□□无论是欣赏自然风景或是读诗,各人在对象(0bject)中取得(take)多少,就看他在自我(Subject-ego)中能够付与(give)多少,无所付与便不能有所取得。□□如此,同是一首诗,你今天读它所得的和你明天读它所得的也不能完全相同,□□性格、情趣和经验是生生不息的。欣赏一首诗就是再造(recreate)一首诗;每次再造时,都要凭当时当境的整个的情趣和经验做基础,所以每时每境所再造的都必定是一首新鲜的诗。诗与其他艺术都各有物质的和精神的两方面。物质的方面如印成的诗集,它除着受天时和人力的损害以外,大体是固定的。精神的方面就是情景契合的意境,时时刻刻都在“创化”中。创造永不会是复演(repetition),欣赏也永不会是复演。真正的诗的境界是无限的,永远新鲜的。
              (有删节)
              (1)下列有关本文“诗的境界”的说法最不恰当的一项是______
              A.要“见”到是的境界,一是见必为直觉,二是所见意象恰能表现一种情趣。
              B.在欣赏自然,发现诗的境界时,移情作用很重要,而内模仿作用并不重要。
              C.情景相生,契合无间,情恰能称景,景恰能传情,此即作者所说诗的境界。
              D.诗的境界是由创造而来的,生生不息;且是无限的,永不复演,永远新鲜。
              (2)有关第③段和第⑤段中的“这个道理”,下例说法最不恰当的一项是______
              A.第③段中的“这个道理”是指意象要映照出情趣来,而不可独立。
              B.第⑤段中的“这个道理”是指景象是情趣的映像,情趣不同则景象有异。
              C.第③段中的“这个道理”是指情趣要寄托在意象上,而不可独立。
              D.第⑤段中的“这个道理”是指景象虽同而情趣不同,而人的所得也有异。
              (3)把下列语句组织起来填入第⑤段方框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______
              ①如果我不认识这九个字,这句词对于我便无意义,就失其诗的功效。如果它对于我能产生诗的功效,我必须能从这九个字符号中,领略出姜夔原来所见到的境界。
              ②在见到那种境界时,他必觉得它有趣,在创造也是在欣赏。这九个字本不能算是诗,只是一种符号。
              ③在读他的这句词而见到他所见到的境界时,我必须使用心灵综合作用,在欣赏也是在创造。
              ④比如说姜夔的“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一句词含有一个情景契合的境界,他在写这句词时,须先从自然中见到这种意境,感到这种情趣,然后拿这九个字把它传达出来。
              A.①③②④B.②①④③
              C.③②①④D.④②①③
              (4)根据文意,第⑥段四处方框□中填入最恰当的关联词是______
              A.因而,因此,即使,所以
              B.然而,所以,不但,因为
              C.因而,所以,即使,因为
              D.然而,因此,不但,所以
              (5).根据文意,以下说法最不恰当的一项是______
              A.欣赏自然有时是在发现诗的境界,发现诗歌境界有时也是欣赏自然。
              B.风景会随着人的心情变化而变化,心情也会随着风景的变化而变化。
              C.欣赏一首诗,有时也是一种创造,创作一首诗有时候也是一种欣赏。
              D.世上没有同样的情趣,因而所欣赏风景与领略诗的境界也绝不相同。
              (6)根据文意,下列作为本文题目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
              A.移情与内模仿作用
              B.诗歌的境界与情景
              C.诗歌的欣赏与创造
              D.意象与情趣的契合。
            • 7.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绘画史上的悲剧意识
                  中国历史上有过一些很出色的人物画家如顾恺之、阎立本、吴道子等等,他们的作品,或线条匀停紧挺,或设色富丽谐洽,或神貌逼真鲜明,但总的说来,他们所画的人物与他们自身的生命激情未必有密切的血缘关联。他们强调传神,但主要是很传神地在描绘着一种异己的著名人物或重要场面。有没有可能,让艺术家全身心的苦恼、焦灼、挣扎,痴狂在画幅中燃烧,人们可以立即从笔墨、气韵、章法中发现艺术家本人,并且从根本上认识他们,就像欧洲人认识拉斐尔、罗丹和梵高?
                  徐渭的葡萄图、《墨牡丹》、《黄甲图》、《月竹》以及《杂花图长卷》都让人精神陡然一震。他的生命奔泻出淋漓而又洒泼的墨色与线条,躁动的笔墨后面游动着不驯和无奈。
                  徐渭遭遇过复杂的家庭变故,又曾惶恐于政治牵连。他厌弃人世、厌弃家庭、厌弃自身,但他又多么清楚自己在文化艺术史上的千古重量,这就产生了特别残酷、也特别响亮的生命冲撞。而实际上他的佯狂背后埋藏的都是悲剧性的激潮。在中国古代画家中,人生经历像徐渭这样凄厉的人不多,即便有,也没有能力把它幻化为一幅幅生命本体悲剧的色彩和线条。
                  明确延续着这种在中国绘画史上很少见到的强烈悲剧意识的,便是朱耷。他具体的遭遇没有徐渭那样惨,但作为已亡的大明皇室的后裔,他的悲剧性感悟却比徐渭多了一个更寥廓的层面。他的天地全都沉沦,只能在纸幅上拼接一些枯枝、残叶、怪石来张罗出一个个地老天荒般的残山剩水,让一些孤独的鸟、怪异的鱼暂时躲避。这些鸟鱼完全挣脱了秀美的美学范畴,而是夸张地袒露其丑,以丑直锲人心,以丑傲视甜媚。它们是秃陋的,畏缩的,不想惹人,也不想发出任何音响的,但它们却都有一副让整个天地都为之一寒的白眼,冷冷地看着,而且把这冷冷地看当作了自身存在的目的。它们似乎又是木讷的,老态的,但从整个姿势看又隐含着一种极度的敏感,它们会飞动,会游弋,会不声不响地突然消失。毫无疑问,这样的物象也都走向了一种整体性的象征。
                  比朱耷小十几岁的原济也是明皇室后裔,用他自己的诗句来说,他与朱耷都是“金枝玉叶老遗民”。他虽与朱耷很要好,心理状态却有很大不同,精神痛苦没有朱耷那么深,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与更广阔的自然有了深入接触,悲剧意识有所泛化。
              (1)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______
              A.中国历史上有过一些很出色的人物画家如顾恺之、阎立本、吴道子等等,他们所画的人物与他们自身的生命激情未必有密切的血缘关联。他们强调传神,但主要是很传神地在描绘着一种异己的著名人物或重要场面
              B.拉斐尔、罗丹和梵高在画幅中表现艺术家身心状态,能让人们立即从笔墨、气韵、章法中发现艺术家本人,并且从根本上认识他们。
              C.徐渭的佯狂背后埋藏的都是悲剧性的激潮并把凄厉的人生经历幻化为一幅幅生命本体悲剧的色彩和线条。
              D.原济与朱耷心理状态有很大不同,精神痛苦没有朱耷那么深,因此他与更广阔的自然有了深入接触,悲剧意识有所泛化
              (2)下列有关朱耷绘画悲剧意识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______
              A.朱耷绘画有强烈悲剧意识的,明确延续着徐渭的画风。
              B.朱耷绘画悲剧意识与他的人生遭遇有关,作为已亡的大明皇室的后裔,他的悲剧性感悟却比徐渭多了一个更寥廓的层面
              C.朱耷绘画悲剧意识表现为他的天地全都沉沦,只能在纸幅上拼接一些枯枝、残叶、怪石来张罗出一个个地老天荒般的残山剩水,连孤独的鸟、怪异的鱼都好像躲避在画幅之外
              D.朱耷笔下的鱼鸟都有一副让整个天地都为之一寒的白眼,而且把这冷冷地看当作了自身存在的目的。它们看起来是木讷的,老态的,但从整个姿势看又隐含着一种极度的敏感。
              (3)依据原文信息,下列推论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 唐朝画家阎立本的名作《步辇图》描绘的是一种异己的重要场面,很难让人们可以立即从笔墨、气韵、章法中发现艺术家本人。
              B 徐渭遭遇过复杂的家庭变故,又曾惶恐于政治牵连。他厌弃人世、厌弃家庭、厌弃自身,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他的画风,使他的作品有一种强烈的悲剧意味,反而获得了一种别开生面的美
              C 朱耷笔下的鱼鸟夸张地袒露其丑,以丑直锲人心,以丑傲视甜媚,完全挣脱了秀美的美学范畴,这种“审丑”的画风与拉斐尔、罗丹和梵高是相近的。
              D 朱耷原济都是明皇室后裔,但朱耷与广阔自然的接触深入度不如原济。
            • 8.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中华民族的孝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国历史上,“孝”是进入家庭观念中最早的伦理道德范畴。传说尧时,“虞舜,性至孝”,感天动地,“帝尧闻之,遂以天下让焉”。这可能就是中华孝文化的雏形。“孝”大兴于周代,其初始意指尊祖敬宗、报本返初、生儿育女和延续生命;至孔子,使“孝”从其宗教与哲学意义转化为“善事父母”的纯粹伦理意义,从宗族道德转化为家族道德;至《孝经》,“孝”这个反映家庭亲子关系的道德观念被全面政治化了。
                  孝文化在中国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孔子提出了“孝为仁之本”,而儒家思想也就是以“仁”为中心的道德思想,可见“孝”在儒家思想中的重要地位。在《孝经》中,“孝”被置于道德规范的最高地位,“孝者,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意思说,孝是道德的根本,一切教化都从此产生。“孝”,作为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本位,可以说是一切传统道德规范的核心。
                  孝文化对“孝”有明确的规定,并强调“孝”与“顺”的一致。曾子认为:“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尊亲”不仅指尊敬,更有一系列礼仪规定;“弗辱”就是要安分守己,不许玷污祖上的名声和家族的尊严,还要珍爱父母给予的身体;“能养”并非一般的供养,而是敬养。在中国的孝文化中,还强调“顺”,即顺从父母的意愿,孔子对孝的简洁解释是“无违”,儒家所提倡的“孝”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服从长上的意志。
                  孝文化有着重要的政治内涵。“孝”本是规范家庭内部亲子关系的伦理道德,但传统的中国社会是家国同构、君父同伦,“孝”也就具有了重要的政治意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君为天下父,行孝道就是行忠道,忠孝是一体的。《孝经》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敬父母只是孝的开始,进德修业才是孝之终。这与儒家伦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相一致,与儒家“身-家-国”的模式相统一。可见,“孝”已经同时向个体道德领域和政治领域扩展,它起源于个体道德修养,贯穿于家庭中赡养父母和家庭和睦,终于进德修业,对国家和社会履行职责。
                  孝文化对“不孝”有明确的规定。在《孟子》中,孟子提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赵岐为其做了如下注解:“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从精神层面提出致亲于义则为“孝”,陷亲于不义则为“一不孝”。可见,孝不是简单的恭敬顺从,而是以“义”作为“孝”的评判标准。“家贫亲老,不为禄仕”则从物质层面,即温饱与否和是否为考取功名而努力提出“孝”的标准。最后,“不娶无子,绝先祖祀”又从发展的层面,即后继是否有人的角度提出“孝”的标准。此处的“无后”并不是侧重“不娶无子”,而是强调“绝先祖祀”,即无人继承衣钵才是真正的无后,真正的大不孝。
              (选自《中西方孝文化探析》,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中华民族的孝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孝”由一种反映伦理道德的家庭观念逐渐发展变化,后来被全面政治化了。
              B.“孝”大兴于周,其初始意为尊祖敬宗、报本返初、生儿育女和延续生命,有别于“善事父母”的伦理意义。
              C.孔子提出“孝为仁之本”的观点,确立了“孝”在中华传统道德的地位,“孝”是一切传统道德规范的核心。
              D.传统中国社会家国同构、君父同伦的特点为“孝”向政治领域扩展奠定了社会基础,“孝”也就具有了重要的政治内涵。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______
              A.曾子认为“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孝”不仅要求内心尊敬,更应体现在一定的礼仪上,敬养是“孝”的底线。
              B.文章第四段采用对比论证的方法,将“孝”的丰富内涵与儒家伦理思想作对比,突出孝文化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C.“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可见违背自己意愿、一味顺从,最终使“亲”陷于不义之中,这也是不孝顺。
              D.文章第五段引用孟子及赵岐的话,是为了帮助读者进一步明确什么是中国孝文化中“真正的不孝”,从而增强了说服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孔子对“孝”有积极推动作用,他使“孝”从其宗教与哲学意义转化为纯粹伦理意义,从宗族道德转化为家族道德。
              B.孝文化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孝”是儒家核心思想“仁”的根本,是道德的根本,一切教化都从此产生。
              C.中华民族的孝文化有双重意义,即家庭意义和社会意义,对“孝”与“不孝”都有明确的规定,优于西方孝文化。
              D.孟子提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赵岐认为“不孝”的重点在于“绝先祖祀”,只要有人继承衣钵,就不算是大不孝。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对《孔雀东南飞 并序》所表现的主题思想,人们一直以来大多赞成唐弢先生的观点:揭示出封建礼教和门阀制度的罪恶。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焦母如此仇恨兰芝,仇恨到宁可舍弃儿子,宁可断后?真是她要维护封建礼教、门阀制度?
                  我们知道,汉代在武帝以前,统治阶级主张的一直是“无为而治”,朝廷对地方、对百姓并不怎么干涉、管束。直到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礼教才开始影响人们,但影响并不深刻。这一点在《孔雀东南飞 并序》一文中,我们也能感知。兰芝被休回家后,只有十多天时间,就有县令派人上门为“窈窕世无双,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的三公子提亲;接着又有太守派人为“娇逸未有婚”的五公子说媒。当兰芝应婚后,太守家“金车玉作轮”“流苏金镂鞍”“赍钱三百万”“杂彩三百匹”“从人四五百”,浩浩荡荡去迎亲,没有因为兰芝是二婚,是寒门,就有丝毫的慢待。可见当时人们并不十分看重门阀等级,也不看重头婚二婚,看重的主要还是人品和相貌。这一点恐怕比现代更开明、开放。连太守、县令都不怎么看重的所谓封建礼教与门阀,焦母作为一个普通妇女,真的会那么看重吗?
                  焦母丧夫,儿子外出公干,女儿尚小,内心孤独郁闷却无处诉说,兰芝正好成了她发泄苦闷的对象。所以在她眼里,兰芝的一切都是“无礼节”“自专由”。“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并不是每一个家庭的媳妇都难做,只是“君家”的儿媳才难为。可见焦母的行为只是个人行为,并不代表整个时代。焦母是出于个人情感与私心才时时处处刁难儿媳。这种刁难不是在维护封建礼教,而是在排解内心苦闷的近于变态的情绪。
                  所以我认为,纯粹是一个寡母强烈的“恋子情结”所产生的嫉妒与变态心理,活生生拆散了一对鸳鸯,导致了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悲剧。
                  从刘兄来看,说刘兄是封建礼教的帮凶,实在是冤枉他了。他对兰芝的一番开导,合情合理。在兰芝与仲卿不可能复合的情况下,他希望妹妹趁年轻,尽快再找个好婆家,有什么错呢?再说,不嫁县令的儿子也就罢了,如果连太守的儿子都不愿嫁,以后谁还敢再上门提亲?兰芝本就是二婚,已经二十岁了,这在当时已是大龄青年。与仲卿的复合不可能,如果又没人再敢提亲,那结局是可想而知的。作为长兄,审时度势,劝导妹妹认清形势,这是应该的,也是必需的。就算有错,不过是有点虚荣心罢了。这是每一个平常人都可能有的虚荣心。正是这样的虚荣心,才使刘兄这个人物更真实,情节更生动。说他“热衷富贵”“时刻希望往上爬”“自私自利”,这么上纲上线,罪状似乎太大。如果他真是一心只想往上爬,那县令的儿子来求亲,他就会牢牢把握机遇了,哪里还会坐等太守的儿子再来说媒呢?
                  因此,作品的主题思想应该是:以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悲剧为线索,细致地描写了兰芝与焦母之间的婆媳矛盾,深刻地揭示了焦母因恋子情结而产生的嫉妒与变态心理,有力地表现了兰芝的美丽、贤惠与反抗精神。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有删改)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文中画横线的“合情合理”的一项是______
              A.在兰芝与仲卿不可能复合的情况下,刘兄希望妹妹趁年轻,尽快再找个好婆家。
              B.不嫁县令的儿子也就罢了,如果连太守的儿子都不愿嫁,以后谁还敢再上门提亲。
              C.如果刘兄真是一心只想往上爬,那县令的儿子来求亲,他就会牢牢把握机遇了。
              D.作为长兄,审时度势,劝导妹妹认清形势,这是应该的,也是必需的。
              (2)下列各项中,对作者得出末段主题的理由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直到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礼教才开始影响人们,但影响并不深刻。
              B.太守、县令都不怎么看重的所谓封建礼教与门阀,焦母作为一个普通妇女,也不会那么看重的。
              C.焦母强烈的恋子情结所产生的嫉妒与变态心理,拆散了这对鸳鸯,导致了刘、焦的爱情悲剧。
              D.刘兄有点错,他帮助刘母劝兰芝;刘兄也有点虚荣,尽管这是每一个平常人都可能有的虚荣心。
              (3)下列各项中,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______
              A.县令、太守相继来刘家为其儿子提亲,这说明当时的人们并不十分看重门阀等级、头婚二婚等问题。
              B.现代人的婚姻爱情观更看重地位、头婚、富贵,不大看重人品,这一点看来还不如刘兰芝时代更开明、开放。
              C.焦母与兰芝都想在感情上独占仲卿,因而婆媳之间的矛盾很难调和,于是焦母处处为难兰芝,这是唯一原因。
              D.《孔雀东南飞》的主题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揭示出封建礼教和门阀制度的罪恶,而是写出了病态的心理的危害。
            •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新诗的“变”与“常”
               吕进
                  新诗是中国诗歌的现代形态。几千年的中国古典诗歌到了现代发生了巨变,所以“变”是新诗的根本。对新诗的“新”的误读,造成了新诗百年发展道路的曲折,造成了在新文学中充当先锋和旗帜的新诗至今还处在现代文学的边缘,还在大多数国人的艺术鉴赏视野之外。在一些论者那里,新诗似乎是一种没有根基、不拘形式、随意涂鸦、自由放任的艺术。
                  其实,“变”中还有一个“常”的问题。“变”就是“常”,而且是一种永恒的“常”。中国新诗的繁荣程度取决于它对新的时代精神和审美精神的适应程度,新诗的“变”又和中国诗歌的“常”联系在一起。诗既然是诗,就有它的一些“常态”的美学元素。无论怎么变,这些“常”总是存在的,它是新诗之为诗的资格证书。重新认领这些“常”,是当下新诗振衰起弊的前提。
                  中国诗歌的“常”来源于又外在于古典诗歌,活跃于又隐形于现代诗歌当中。也就是说,“常”不是诗体,不是古典诗歌本身,“常”是诗歌精神,是审美精神。
                  在诗歌精神上,中国诗歌从来崇尚家国为上。气不可御的李白,沉郁顿挫的杜甫,虽然他们的艺术个性相距甚远,但是他们的诗词总是以家国为本位的。他们对个人命运的咏叹和同情,常常是和对家国的兴衰的关注联系在一起的。“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是古诗发展的一个规律。在创作过程中,诗人必然寻求审美静观,他走出世界以观照世界,走出人生以观照人生。没有“走出”,没有审美距离,就没有诗美体验,也就没有诗。但这是创作状态。玩世玩诗、个人哀愁之作在中国不被看重,中国诗歌的评价标准从来讲究“有第一等襟抱,才有第一等真诗”,以匡时济世、同情草根的诗人为大手笔。这是中国诗歌的一种“常”。
                  新诗可以不都写现代格律诗。但是,中国古典诗歌是格律诗传统,而格律诗的要义就是诗对形式和音乐性的寻求。注重听觉,注重吟诵,因而注重格律,这是中国古诗的“常”。用心从诗质上去捕捉诗情的音乐性,用耳从形式上去捕捉诗的音乐性,这是中国诗歌为读者造就的审美习惯和审美标准。许多新诗人对此有所感悟。徐志摩在《翡冷翠的一夜》的创作中加强了音乐性,闻一多说,这是徐诗“一个绝大的进步”。从“感情泛滥”到“情感羁勒”,说明徐志摩的形式感和音乐感的加强。没有形式感和音乐感的人绝对称不上是诗人。
                  中国诗歌在传播上也有“常”。在诗歌创作寻言的时候,总是尽量用最浅显的语言来构成诗的言说方式。“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诸如此类的诗章在我们民族中流传千年,和言说方式非常有关。重建写诗的难度,重建读诗的易度,这是新诗必须注意的我们民族诗歌之“常”。
                  新诗,新其形式需是诗。新诗在“变”中就有时时回望“故乡”的必要。在“变”中继承“常”是非常重要的。                               (选自《人民日报》2010年3月15日)
              (1)下列关于中国诗歌的“常”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中国诗歌在精神上从来崇尚家国为上,以匡时济世、同情草根的诗人为大手笔。
              B.新诗无论怎么变,“常”都是存在的,它是新诗之为诗的资格证书,所以新诗有的时候要在“变”中继承“常”。
              C.在传播上,尽量用最清晰的语言来构成诗的言说方式,并且要注重听觉,注重吟诵。
              D.中国诗歌的“常”来源于又隐形于古典诗歌,活跃于又外在于现代诗歌当中。“常”是诗歌的精神,是审美精神。
              (2)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中国诗歌一直讲究以“有第一等襟抱,才有第一等真诗”为评价标准,而玩世玩诗,个人哀愁之作在中国不被看重。
              B.中国诗歌为读者造就的审美习惯和审美标准是用心从诗质上去捕捉诗情的音乐性,用耳从形式上去捕捉诗的音乐性。
              C.在创作过程中,诗人必然寻求审美静观,他走出世界以观照世界,走出人生以观照人生。这便是创作的境界。
              D.当徐志摩的诗从“情感泛滥”到“情感羁勒”时,证明了他在诗歌创作上形式感和音乐感的加强。
              (3)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合理的一项是______
              A.变是新诗的根本,作者认为新诗似乎是一种没有根基,不拘形式,随意涂鸦、自由放任的艺术。
              B.重建写诗的难度,重建读诗的易度是民族诗歌之“常”,在新诗未来发展创作过程中也同样值得我们重视。
              C.现今中国新诗的繁荣程度彰显了新诗对新时代精神和审美精神的适应程度。
              D.在“变”中继承“常”,在“变”中时时回望“故乡”,新诗就会在未来文学中充任先锋和旗帜的作用,就一定可以进入国人艺术鉴赏的视野之内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