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唐人古体
                  古体诗,亦名古诗、古风或往体诗,指的是产生于唐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试体.它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不过唐人的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杂言也多以七言为主体.
                  五七言古诗自汉魏以来已经有了悠久的传统,至唐代又发生了新变.唐代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人的思想感情的复杂化,要求诗歌作品在表现范围上有较大的开拓,加上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的近体诗走向定型化,更促使这种少受时空限制的古诗朝着发挥自己特长的道路迈进.一般说来,较之魏晋六朝诗歌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唐人的古诗则趋向笔力驰骋、气象峥嵘、边幅开阔、语言明畅,不仅抒写波澜起伏的情感心理活动,还直接叙述事件,刻画人物,铺捧场景,发生议论,使诗歌表情达意的功能得到空前的发挥.唐代诗人中也有接近于汉魏古诗含蓄淳厚作风的,如王、孟、韦、柳,但较为少见.不构成唐人古诗的主流.另外,在音节上,唐代古诗受今体诗的影响,或则吸取声律的和谐与对仗的工整,或则有意走上反律化的途径,皆不同于晋、宋以前诗歌韵调的纯任自然.所以明代格调论者以唐人古诗为汉魏以来古诗的“变体”,并不算错.只是他们从伸正黜变、荣古虐今的传统观念出发,贬抑唐人古诗的成就,甚至宣言“唐无五言古诗”(李攀龙《唐选诗序》),那就太过分了.清王士禛《古诗选》在五言古诗部分选了一百多位汉魏六朝作家的作品,于唐人只取陈于昂、张九龄、李白、韦应物、柳宗元五家,还说是“四唐古诗之望,可以略暗焉”(《古诗选.五言诗凡例》),显示出同一偏见.倒是明末许学灵在《》中强调指出“唐人五古自有唐体”,它以敷陈充畅为特色,不能拿汉魏古诗委婉含蓄的作风来硬加绳尺,可谓通达之见.
                  至于同属唐人古体,五言和七言又有所差别,这个问题比较微妙,须细心体察.我们看五七言的区分,虽只在每句相差两个字上,但造成的节奏感和韵调感却很不一样.五言字少,念起来有一种安详舒缓的气度,近乎平时的语调;七言音促,上口时会给人以发扬蹈厉的感觉,类似于朗诵或歌唱表演的声腔.试读“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惑.窃比稷与契”(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或者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杜甫《石壕吏》)这样的句子,无论叙事还是抒情,口气何等自然平实,不带任何拖腔.但如“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干门,细柳新蒲为谁颦”(杜甫《襄江头》),以至于“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夜报清昼同,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命在破竹中”(杜甫《洗兵马》)则不管是悲慨还是喜颂,是仄脚还是平收,念起来都有一种异乎寻常说话的调门.抑扬顿挫,铿锵成韵.我国古代传统上有读诗和歌诗的区分,西洋歌剧音乐亦有宣叙调与咏叹调的歧异,五言和七言在调式上的分别大抵如此.这就是为什么五七言古诗尽管都起源于民歌,而五言诗在东汉叶以后即日渐脱离音乐,取得独立的发展,七言诗却长时期停留在乐府歌行体的范围内,直到唐代还常以七言短章合乐歌唱的缘故.
                                                                 (节选自陈伯海《唐诗学引论》,有删改)

              1.关于古体诗,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古体诗产生于唐代以前,在唐出现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生命力更强的近体诗后,逐渐走向衰微.
              B.古体诗的格律限制并不严格,因而形成了篇幅可长可短,押韵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与声律的特点.
              C.古体诗在形式上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唐人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更似绝句律诗.
              D.五七言古体至唐而新变,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唐人古体虽为“古体”,其实已与以往古风不同.

              2.下列关于“汉魏古诗”和“唐人古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魏古诗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在作品表现范围上,不像唐人所作古诗那样开阔.
              B.就含蓄淳厚的作风而言,汉魏古诗略胜一筹;就表情达意的功能而论,唐人古诗则更具优势.
              C.唐人古诗有的在今体诗的影响下表现为声律和谐与对仗工整,有的继承汉魏古诗有意“反律化”.
              D.两者各具特色,由汉魏古诗到唐人古诗,是变化,是拓展;一味地贬抑唐人古诗,失之偏颇.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王士禛对唐人五言古诗只认可五家,足见其偏见;明许学夷明察唐人五古特色,其观点可谓通达.
              B.本文第三段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明确了唐人古体中的五言和七言在节奏感和韵律感方面的不同.
              C.本文引用的语句分诗论和诗句两类,其作用是帮助读者准确把握不同时代古体诗形式和内容的异同.
              D.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抒情悲慨,读来抑扬顿挫,铿锵成韵.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同诗歌、散文、戏剧一样,对于中国现代小说形式发展的评价,离不开五四初期的语言变革对于中国现代小说由传统向现代转换的决定性意义这个“基点”.每次语言变迁都带来中国现代小说形式的发展和变化.初期现代小说对各种语言资源的综合,直接推动了中国现代小说写实性、抒情性、象征性等原则的确立,孕育了中国现代小说的诗化、散文化等美学风格,也使得现代小说的复调叙述成为可能;政治文化语境下语言方式的变动,推动了小说形式的进一步发展,“小说语言的政治化”带来的“标语口号”、“概述”、“讽刺”、“直语”等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小说文体带来“审美危机”,而作为对政治语言的反援,又是小说发展了限制性语态、隐喻和幽默修辞封个等文体表现形式;30年代新媒体影响下的语言变迁,催生了新的小说语言方式,带来了现代都市新小说的形式,如跳跃的小说节奏、画报体小说、电影化小说等形式的发展;40年代小说语言的“口语化”,带来了小说形式的戏剧化追求,推动了章回体等传统小说形式的再利用和再发展.
                  从语言变迁与中国现代文学形式演进的角度,不仅可以准确评价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中的得与失,也能更加客观地评价同样作为语言艺术的中国古典文学,重新来看待和审视文言之于文学形式的意义.新文化运动提倡者从当时的文化发展大目标出发,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完成了白话语言方式的确立,这种历史功绩自然不能抹杀.但当年有许多学者对五四语言革命中彻底丢弃文言文的观念和实践持保留态度,他们的言论、思考和忧虑中的合理成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被人们重新认识.时过境迁,尤其是在冷静面对白话语言给文学带来的一些困境时,在追寻白话语言的“艺术化”加工过程中,当年新文化运动提倡者事后的反思性意见,与五四白话文运动中以“学衡”为代表的反对派意见,在语言与文学关系问题的许多认识上有着惊人的一致.而且很多现代文学史上的代表性作家在创作实践中,在各类文学文本的写作中,也吸收了大量文言的因素和成分,甚至创作了大量的文言诗词,其造诣也是很高的.这不仅证明了文言作为文学语言的生命力,并未因白话文的兴起而消失,而且也表明:事实上文言也参与了语言变迁与中国现代文学形式演进的过程.
                                                                                (所选文段有删改)

              (1)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对各种语言资源的综合运用孕育了中国现代小说诗化、散文化等美学风格,进而推动了写实性、抒情性、象征性等原则的确立.
              B.“小说语言的政治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给中国现代小说文体带来“审美危机”,但客观上仍然起到了推动小说形式发展的作用.
              C.在五四白话文运动中,“学衡”一排对中国古典文学色语言艺术持否定态度,但并不是所有学者都支持彻底抛弃文言文的极端做法.
              D.冲语言变革的角度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形式的发展,其最重要的意义在于重新看待和审视文言文对文学形式的重大价值.
              (2)从内容出发,最适合做选文标题的一项是    
              A.中国现代小说形式的发展历程
              B.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的得与失
              C.语言变革影响中国现代文学形式的发展
              D.中国现代小说形式的发展深受语言变迁的影响
              (3)根据相关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指出文言在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中的两点作用.
            • 3.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考据、批评与欣赏
                                              朱光潜
                  ①把快感、联想当作美感,是一般人的误解.有一种误解是学者们所特有的,就是把考据和批评当作欣赏.
                  ②拿我在国外大学读的莎士比亚这门功课来说,英国的教授整年地讲“版本的批评”;莎士比亚的某部剧本在哪一年印第一次“四折本”,哪一年印第一次“对折本”,各有几次翻印,某一个字在第一次“四折本”怎样写,后来在“对折本”,里又改成什么样…自然他们不仅讲这一样,对来源和作者生平也很重视:莎士比亚大概读过些什么书?《哈姆雷特》是根据哪些书写的?他和戏院和同行的关系如何?“哈姆雷特”是不是作者现身说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者们个个埋头于灰封虫咬的故纸堆中,寻找片纸只字就以为至宝.
                  ③这些功夫都属于中国人说的“考据学”.这门课的教授只做这种功夫,对我们也只讲他研究的那一套.至于学生能否欣赏剧本本身,他并不过问.从美学观点来说,我们该如何看待这种考据工作呢?
                  ④考据所得的是历史知识,可以帮助欣赏,却不是欣赏本身.欣赏之前要有了解.只就欣赏说,版本、来源以及作者生平都是题外事,因为美感经验全在欣赏形象本身.但就了解说,这些历史的知识却非常重要,要了解《洛神赋》,就不能不知道曹植和甄后的关系;要了解《饮酒》诗,就不能不先考定原本中到底是“悠然望南山”还是“悠然见南山”.
                  ⑤但若只了解而不能欣赏,则没有走进文艺的领域.通常富于考据癖的学者难免犯两种错误.第一种错误是穿凿附会.他们以为作者字字有来历,便拉史实来附会它.他们不知道艺术是创造的,虽然可以受史实的影响,却不必完全受其支配.第二种错误是因考据而忘欣赏,他们好比食品化学专家,把一席菜的来源、成分以及烹调方法研究得有条有理之后,便袖手旁观,不肯染指,而我是饕餮汉,对于考据家的苦心孤诣虽十二分地敬佩、感激,但我认为,最要紧的事还是伸箸把菜取到口里来咀嚼,领略领略它的滋味.
                  ⑥在考据学者们自己看来,考据就是一种文学批评,但是一般人所谓的文学批评,意义实不仅如此.文学批评学者向来有派别的不同,所认识的文学批评的意义也不一致.区分起来,除开上述帮助了解的文学批评,主要还有两类.
                  ⑦第一类是“法官”式的文学批评.“法官”要有“法”,也便是“纪律”,“法官”式的学者心中预存几条纪律,用来衡量一切作品,符合它们的就是美,违背它们的就是丑.他们向作家下批语说:“亚里士多德明明说过坏人不能做悲剧主角,你何以要用一个杀皇帝的麦可白?”但文艺是创造的,谁能拿死纪律来限制活作品?
                  ⑧第二类就是近代法国印象主义的文学批评.这一派学者可说是“饕餮者”:只贪美味,尝到美味便把印象描写出来,法郎士说:“依我看来,文学批评和历史一样,只是一种给深思好奇者看的小说;一切小说,精密地说起来,都是一种自传.凡是真正的文学批评家都只叙述他的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这是印象派文学批评家的信条.他们主张,文学批评应当时艺术的、主体的,各人应以自己的嗜好为标准.
                  ⑨“法官”式的文学批评所持的是“批评的态度”,印象派的文学批评所持的是“欣赏的态度”,它们是相反的.批评的态度是冷静的,不杂情感;欣赏的态度则注重我的情感和物的姿态的交流.批评的态度须用反省的理解;欣赏的态度则全凭直觉,批评的态度预存美丑的标准,把我放在作品之外去评判它的美丑;欣赏的态度则忌杂有任何城建,把我放在作品里面去分享它的生命.遇到文艺作品如果始终持批评的态度,则我是我而作品是作品,得不到真正的美感经验.
                  ⑩我是倾向于印象派的,不过我也明白它的缺点,比如看一幅图,内行有内行的印象,外行有外行的印象,它们的价值是否相同呢?我小时候欢喜读《花月痕》一类的东西,现在想来不禁赧颜,究竟是从前对还是现在对呢?文艺虽无普遍的纪律,而美丑的好恶却有一个道理,遇见一个作品,只说“我觉得好”还不够,还应说出觉得好的道理.
              ⑪总之,考据、批评都不是欣赏,但是欣赏却不可无考据与批评.有的人太看重考据和批评的功夫,有的人又太不肯做脚踏实地的功夫,以为有文艺的嗜好就可以谈文艺,这都是很大的错误.
                                                                                          (有删改)
              【注】①《花月痕》:清代长篇小说,情调缠绵哀怨.
              (1)第②段画线的词语“现身说法”在文中是指    
              (2)第②段详细列举“功课”内容,对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流露出作者对纯考据工作不满的态度.
              B.证明考据学者只做这种无意义的功夫.
              C.有助于读者对考据工作形成感性认识.
              D.为“考据对欣赏是题外事”提供证据.
              (3)概括“法官”式文学批评的特点.
              (4)以下对文章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①段提出文章讨论的对象,总领全文.
              B.第②~⑤段着重阐述了作者对考据的看法.
              C.第⑨⑩段分别对第⑦⑧段进行了深入分析.
              D.第⑪段总括了上文,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5)下列推断与文章一致的一项是    
              A.把考据和批评当作欣赏的人不都是学者.
              B.如果不欣赏形象本身,就不能得到美感经验.
              C.在考据学者们自己看来,文学批评也是一种考据.
              D.“法官”式文学批评者不认为《麦克白》是一部悲剧.
              (6)分析作者与印象派在文学批评观点上的异同.
            • 4.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
                                              成人不自在
                                                郭英德
              《西游记》记录了孙悟空从出生、成长、奋斗,直到成为“斗战圣佛”的曲折过程,揭示了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成人不自在.
                  孙悟空的出生,和普通人大不一样,他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摆脱了人与生俱有的社会关系.用小说的话,就是“不服麒麟辖,不服凤凰管,又不服人间王位约束”.那么,作为一个原生态的人,他是不是就获得了真正的“自在”呢?这还不行.他发现自己生活的环境太狭隘了,来来回回就在花果山上,交往的就是些猴兄猴弟.他想要拥有更大的空间和世界,所以去寻仙问道,有了种种法力.一个筋斗云翻出十万八千里,生活空间如此之大,可以为所欲为,来去自如.有了这么广阔的生存空间,就获得真正的“自在”了吗?还是不行.孙悟空有一天突然悲叹起来,他看到老猴死去,想到自己迟早也要死去,于是到阎罗殿去把自己的名字从生死符中勾掉,从而拥有了绝对意义上的“自在”.
                  但是对社会人来说,这却触犯了规范,社会不允许没有经过任何修炼就得到这种绝对自由.孙悟空扰乱了正常的秩序,这必定要受到惩罚.社会要么剿灭他,要么改造他.小说采用了寓意性的写法,用“如来佛的掌心”代表一种无所不能的社会规范,个人有再大的能耐也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个体人”一旦步入社会,就不可能再有绝对的自由自在了.
                  孙悟空遇到唐僧,投身西天取经的事业,这是偶然的事情吗?不完全是.小说有一个寓意性的写法--“金箍儿”.金箍儿是有形的东西,但却有无形的含义.孙悟空头上的金箍儿是怎么戴上的?是他自己戴上的.他看到藏着金箍儿的花帽子漂亮,就自己给自己戴上了.这说明孙悟空是心甘情愿地接受社会规范,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的.“金箍儿”有一个很雅的名字,叫“定心真言”.只有把孙悟空的心“定”住,他才能真正地长大成人.
                  于是,西天取经,是孙悟空充分发挥个人能力的过程,更是他收心敛性的过程.西天取经赋予孙悟空的任务,就是保护唐僧一步一步走到西天去,跋山涉水,不能偷懒.这是一种人生的命题,人生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人生最大的价值不在于目的,而在于过程.西天取经的八十一难,并没有内在的逻辑联系.那些周而复始、形形色色的险阻与妖魔,都不过是孙悟空修心过程中所遇障碍的象征.
                  任何社会中的人都面临着“自在”和“成人”的两难处境.你生活在社会当中,一方面希望有更多自由,另一方面又发现面临着种种约束.这是两难的,人的一生就是在这种两难处境当中找到最佳位置.在这个意义上,孙悟空是成功的.
              (1)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述层次.
              (2)文中“如来佛的掌心”“紧箍咒”“八十一难”分别意味着什么?
              (3)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西天取经”的寓意.
            •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文化发源的地方,我们称之为“中原”,印度河、两河、尼罗河三个河域加在一块儿都没有中国大。中原腹地之大等于一个小世界,在这个小世界里边没有严重的交通阻碍,也没有被分割得支离破碎。于是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的龙山文化,从东到西,每个邻接地区的文化都有差不多的面貌,其延续性是非常缓慢的改变。从北到南也一样。这种横向的延续性表示此地交通良好,人们彼此互相学习,一方面在同一块土地上有许多中心在互相挑战,另一方面在挑战和比较中又互相学习,同与异辩证式地组合在一起。在这个地区活动的人类总数跟世界上另外三个古文明地区加起来差不多,其异样性也跟那三个地区的异样性加起来差不多,而在异样性那么强的地区可以产生一致性那么高的现象,其实非常特殊。
                  就物资来说,以安阳为中心,向外画50公里到60公里的半径圈里,什么样的资源都有。而黄土层又构成特殊的条件,黄土并不天然肥沃,有赖人为的努力,有一分力气下去出一分东西,放两分生出两分,不放就什么都没有。耕作也像尼罗河一样,要长期地保持一块耕地才能有好的收获。长期改良耕种地区的条件,稳定性很强,于是造成地缘的土著和亲缘的结合,同一地点的乡亲住在一起久了就变成一家人,使得在土著之外也有亲缘上紧密的结合。
                  新石器时代中原村落的高密度是世界少有的,为什么会如此呢?这是由于中国的移民从一个母群、一个小村落移殖出去时,走到哪儿都会碰到别的小村落,早已有人居住在那里。没有空阔的开拓空间,人们只能在夹缝里求生存,甲、乙、丙三个村落都有过剩人口,甲村落出去的人一下又碰到乙村落和丙村落,唯一可以利用的是甲、乙、丙之间的空隙地方。凡此空隙只有到丘陵、河谷、丛林或沼泽里头去,花点力气把土地变为可用。所以,中国的移民形态是填空隙,而不是长程移民。这个特性使母群和子群之间的距离并不疏远,互相依存的关系就可以保持很长久的时间。演变的后果是,大量人口在高密度的分布之下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这就有利于形成大型的复杂政团。这样扩展的政团可以是没有界限的。政团以人群作基础,而人群基础就符号来说,可以是血缘基础的同姓。这种结合的过程和两河流域型有点相像,不过不以地缘关系而以亲缘作为结合的方式。这种情况在商代以后有所变化。商代的政治单位有两种平行的系统,一种是地区性的邑,一种是亲缘性的族。到了西周,以宗法取胜,邑变成族的附属品,周代选择以血缘来结合人群,这个选择形成中国很大的特色,扩大的政团遂以亲缘的团体扩大,反映在词汇上是“天下一家”。我们的国与家不分,我们的扩张可以造成普世性的帝国,而这个普世性的帝国是建立在亲缘关系上的。照理说,亲缘系统的排他性是很强的,但是我们超脱这种排他性,产生了“民胞物与”“民吾同胞”的观念。中国以亲缘来带动扩张的需求,这是其他三个文明所没有的特色,表现在社会关系上就是亲缘关系是所有关系里的基因。
              (节选自许倬云《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质》)(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的龙山文化,在每个邻接地区的表现都比较相似,其呈现出来的延续性虽有改变,却相当缓慢。
              B.新石器时代的中原族群,没有空阔的开拓空间,只能在夹缝里求生存,唯一可以利用的是村落与村落之间的空隙地方。
              C.虽然亲缘系统的排他性很强,但是中国古代文化在产生的最初阶段却不具有排他性,而是产生了“民胞物与”“民吾同胞”的观念。
              D.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原地区的人口数量和异样性与世界其他三个古文明地区的总和差不多,却产生了一致性很高的文化,这是相当特殊的情况。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古代中原地区交通条件良好,有利于居于此地的人们更好地互相学习,同时多中心也在互相挑战,学习与挑战辩证式地组合在一起。
              B.虽然新石器时期的安阳地区周边物资丰富,但其发展依然有赖人为的努力,黄土地上的耕作状况仍然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C.新石器时代中原村落呈现高密度的原因是,移民走到哪儿都会碰到别的小村落,人们花力气把丘陵、河谷、丛林或沼泽这样的空隙变为了可用土地。
              D.西周时期,邑变成族的附属品,以血缘来结合人群的选择形成中国很大的特色,这是深受“天下一家”影响的表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色与其起源地的特定环境是分不开的。如果中原不是那么广阔,有比较严重的交通阻碍,或者很早就被分割得支离破碎,产生的文化应该另有特质。
              B.古代中国的移民形态是填空隙,而不是长程移民。前者使母群和子群之间的依存关系得以维持,而后者将导致母群和子群脱离互相依存的关系。
              C.政团以人群作基础,而人群基础就符号来说,可以是血缘基础的同姓。例如炎帝和黄帝之间,两个族群号称兄弟关系,后来融合;又如祝融八姓,八个不同的姓之间有共同的符号,尊奉共同的神祝融。
              D.以亲缘来带动扩张的需求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色。亲缘关系是中国古代所有社会关系里的基因,是中国古代文化在世界文明中保持自身特质的重要因素。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对“舆论暴力”的清醒批判
              --关于电影《搜索》
                  《搜索》不过是揭开了今日某些媒体权力膨胀的一角:一段随机抓拍的手机视频未经任何求证,连起码的平衡报道原则都不顾,就冠以道德批判的倾向性标题发布;次日虽然收到了当事人的道歉视频,但为了保持公众对于事态与媒体的关注度,不惜压而不报。操纵事件继续发酵。影片中媒体及其从业者为收视率和关注度炒作的“白领不让座事件”,不过是现实社会中成百上千类似案例中的一例,但已足以揭示某些媒体被所谓“效应”绑架的糟糕现实。
                  如果说不经制约的媒体话语在影片中是恶的始作俑者,但这一行为还需借助网络这一当代社会最大的表征,集聚足够多的芸芸之众,才能制造出致人死亡的惨剧。网络言论凭借其匿名性、快闪性和众声喧哗的特点,让一些参与者可以不负责任地匿名发言而呈泥沙俱下之状,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还会演变成素质低下的妄言詈语的狂欢舞台。正如影片《搜索》中所示,叶蓝秋所遭受的舆论压力主要来自网络论坛的谩骂和“道德审判”,她之所以要切断与外界的联系,躲到一家隐秘的旅馆,也是因为网络上的“人肉搜索”已经把批判从虚拟的状态转移到现实中真实的她身上,甚至于连累到她供职的公司和老板。网络匿名是把双刃剑,面对强势的公权力时,它可以成为另一个抒发的渠道:然而面对弱势的个体和群体时,它也可能变成作恶的挡箭牌。智者必须对此有高度的警惕。
                  无论是媒体还是网络,都只是一个平台,其善恶正邪的来源,归根到底是它们背后的人。影片《搜索》虽谈不上有意为之,但却客观上揭示了一个不乏深刻的社会现象--普通人甚至也是针对弱势者的施暴者。这种舆论暴力来源于一种“道德自觉”:无论是公共汽车上大声疾呼的售票员,还是闻腥起劲的媒体人,抑或是街头被随即采访的路人,他们之所以对叶蓝秋同声谴责,盖因他们自觉居于道德高点,他们自有着一种“共约”的正义感--这本来是这个社会向善与良性发展的希望和基础--然而问题是,很多很多的人在根本上是习惯性的“受众”,他们没有独立思考的传统,他们对正义与否的判断建立在媒体选择性和倾向性的信息过滤上,以及建立在某种自负的经验上;他们凭着某种表象来判断是非善恶,于是乎有时候就不免以讹传讹,人云亦云,以及感情用事,转移发泄。
                  生活在网络社会,习惯于虚拟生存的现代人另一项最大的威胁在于生活真实感和人际切身感的丧失。失去了真实感,言论施暴与围攻,就会十分轻率和随意;如同网络游戏中的厮杀,没有了切身关联,人就丧失了换位思考、感同身受的痛觉。斯蒂芬•斯皮尔伯格在拍摄《辛德勒的名单》时,坚持让每一个角色都用历史真实人物的名字,并在影片最后让演员及其所扮演的角色原型相挽而出,目的就是要给观众一种切身感--这些人不是虚构的,他们曾经,如今仍然跟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里。如何在虚拟世界里保持本真性和切身感,或者二者选其一,这是摆在当下网民面前的一道问题。
              (文章选自2012年7月13日《解放日报》,作者:刘海波,有删节)
              【注】《搜索》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癌症患者叶蓝秋因在公交车上拒绝让座,被人拍下视频,传至网络,引发人肉搜索,最终不堪重压自杀身亡。
              (1)下列关于“舆论暴力”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影片《搜索》中“舆论暴力”源自于某些媒体为了保持公众对于事件的关注度,不惜对相关重要信息压而不报,操纵事件发酵的权力膨胀。
              B.借助网络平台,集聚众多不负责任匿名发言的网民,对当事人进行谩骂和“道德审判”甚至“人肉”搜索,是当前“舆论暴力”的主要形式。
              C.影片《搜索》中“舆论暴力”的施暴者,虽谈不上有意作恶,但因为缺少独立思考能力、被所谓的道德和正义裹挟,最终制造了一出惨剧。
              D.网络社会中生活真实感和人际切身感的丧失会让言论施暴与围攻变得十分轻率和随意,这也是“舆论暴力”产生的重要原因。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媒体的报道会对公众有极大的引导作用,所以其新闻报道应该遵循平衡报道原则,而不应带有道德的倾向性。
              B.网络言论具有匿名性、快闪性和众声喧哗的特点,呈现出泥沙俱下之状,将演变成素质低下的妄言詈语。
              C.网络上的“人肉搜索”把虚拟与现实联系起来,严重影响当事人的正常生活,作者对这种行为深恶痛绝。
              D.生活中的许多人,对是非善恶的判断往往建立在对媒体信息的习惯性接受和某种自负的经验上,不免以讹传讹,人云亦云。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媒体及其从业者追求收视率和关注度本身无可厚非,但完全被“效应”绑架,蓄意操纵舆论,则值得高度警惕。
              B.网络匿名也有好的一面,它可以让我们表达合理诉求,宣泄对强势公权的不满,而又让自己得到有效保护。
              C.“舆论暴力”的根源不是媒体,也不是网络,而是它们背后的人丧失了正义感,使社会失去了向善与良性发展的希望和基础。
              D.换位思考有助于我们更深地体察他人的痛苦,因此,不管是在现实社会还是网络世界,它都是我们避免“作恶”的有效方法。
            • 7. 人的觉醒与魏晋风度    魏晋时期,社会变迁在意识形态和文化心理上的表现,是占据统治地位的两汉经学的崩溃。代之而兴的是门阀士族地主阶级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其基本特征,就是人的觉醒。
                  《古诗十九首》以及风格与之极为接近的苏李诗,在对日常人事的咏叹中,直抒胸臆,深发感喟:“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被钟嵘推为“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的这些“古诗”中,却有多少个字用于这种人生无常的慨叹!它们与友情、离别、相思、怀乡、行役、命运、劝慰、愿望、勉励……结合糅杂在一起,愈显其沉郁和悲凉。这种感喟,从建安直到晋宋,从中下层直到皇家贵族,在相当一段时间和空间内弥漫开来,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音调。
                  生命无常、人生易老本是古往来一个普遍命题,魏晋诗篇中这一命题的咏叹之所以具有如此感人的审美魅力,与其所包含的具体时代内容密不可分。从黄巾起义前后起,整个社会日渐动荡,接着便是战祸不已,疾疫流行,死亡枕藉,连大批的上层贵族也在所不免。于是,如何有意义地自觉地充分把握住这短促而多苦难的人生,便突现出来了。它实质上标志着一种人的觉醒。正因为如此,才使那些公开宣扬“人生行乐”的诗篇也抒发着一种向上的、激励人心的意绪情感:在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底下的,是“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老骥长嘶,建安风骨的人生哀伤是与其建功立业“慷慨多气”结合交融在一起的。在“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后面的,是“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企图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去找寻人生的慰藉和哲理的安息。正由于有这种内容,便使所谓“人的觉醒”没有流于颓废消沉;正由于有人的觉醒,才使这种内容具备美学深度。
              由人的觉醒意识的出现到人的存在风貌的追求,其间正以门阀士族的政治制度和取才标准为中介。自曹丕确定九品中正制度以来,对人的评议不再停留在东汉时代的道德、操守、儒学、气节的品评,人的才情、气质、格调、风貌成了重点所在。“朗朗如日月之入怀”“双眸闪闪若岩下电”“若登山临下,幽然深远”……无不要求以漂亮的外在风貌表达出高超的内在人格。
                  “以形写神”和“气韵生动”,在这一时期被提出,是毫不偶然了。所谓“气韵生动”就是要求绘画生动地表现出人的内在精神气质、格调风度,而不在外在环境、事件、形状、姿态的如何铺张描述。“以形写神”也是这个意思。顾恺之说,“四体妍媸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即是说,“传神”要靠人的眼睛,而并不靠人的形体或在干什么;眼睛才是灵魂的窗子。这种美学趣味和标准,与前述人物品评一致,它们共同体现了这个时代的精神--魏晋风度。
              (节选自李泽厚《美的历程》,有改动)(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魏晋风度”出现的原因的一项是    
              A.魏晋时期,社会动荡,战祸不已,原本在意识形态和文化心理上占据统治地位的经学解体,门阀士族地主阶级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兴起。
              B.魏晋时期,由于社会原因,人生短促而多苦难,但一些人没有随波逐流,而是努力思考把握人生的方法,这种探寻标志着一种人的觉醒。
              C.当时对人的评议标准发生了重大变化,以九品中正制度为代表,门阀士族的政治制度和取才标准, 使那个时代对人的存在风貌有了更高的追求。
              D.“气韵生动”“以形写神”就是要求绘画生动地表现出人的内在精神气质、格调风度,它与“朗朗 如日月之入怀”等表达出的内在人格,共同体现了魏晋风度。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的觉醒是魏晋时期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基本特征,它突出地表现在如何有意义地自觉地充分把握住短促而苦难的人生,活出生命的意义和精彩。
              B.正因为整个社会日渐动荡、死亡枕藉,当时的文人写下的“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等诗句,也表达出积极向上的情绪。
              C.《古诗十九首》中,人生无常的慨叹与友情、离别、命运、劝慰、愿望、勉励等结合糅杂在一起形成的感喟,成为从建安直到晋宋时期的典型音调。
              D.魏晋时期对人的评价实现了从关注人的道德、操守、儒学、气节到关注人的才情、气质、格调、风貌,以漂亮的外在风貌表达出高超的内在人格的转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钟嵘评价《古诗十九首》“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可见,他也认为《古诗十九首》常常表达人生无常的慨叹。
              B. 顾恺之说“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要从眼睛去表现一个人的才情、气质、格调、风貌等,这与“双眸闪闪若岩下电”的说法异曲同工。
              C. 建安风骨的人生哀伤与建功立业交融在一起,正是人生短暂才更想建功立业,正是希望建功立业才 更觉人生短暂,二者互为因果。
              D. 魏晋风度的形成源于当时的社会变迁,它不仅表现为人物品评中对人的存在风貌的追求,而且表现 为在创作中追求“以形写神”和“气韵生动”的美学趣味和标准。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文艺的语言是社会交际的工具,所以说文艺有社会性。我们虽看重文艺的社会性,却与一般从社会学观点谈文艺者所主张的不同。在他们看来,政治经济中的种种社会势力对于文艺倾向有决定性作用;在我们看来,这些势力虽可成为文艺风气转变的助因,而它的主因仍在作者对于读者的顾虑。各时代、各派别的文艺风气不同,因为读者的文化程度和审美趣味不同。汉人的典丽的词赋,六朝人的清新的骈俪文,唐宋人的平正通达的古文,多少都因为当时读者特别爱好那种味道,才特别发达。中国古代文艺欣赏者首先是作者的朋友和同行的文人,所以唱和的风气特盛,而文艺作品一向是用来给别人欣赏的,味道有特别的偏好。在西方,有爱听英雄故事的群众才有荷马史诗和中世纪传奇,有喜欢看戏的群众才有希腊悲剧和伊丽莎白后朝的戏剧。近代人喜欢看小说消遣,所以小说最盛行,这些都是很粗浅的事例,如果细加分析,文学史上体裁与风格的演变,都可以证明作者时时在迁就读者。
                  一个作者需要读者,就不能不看重读者;但是如果完全让读者牵着鼻子走,作者在艺术上也决不能有伟大的成就。就一般情形说,读者与作者比,文化程度较低,审美趣味较劣,也较富于守旧性。因此,作者常不免处在两难境遇:如果一味迎合读者,揣摩风气,他的艺术就难超过当时已达到的水准;如果一味立异为高,孤高自赏,他的艺术至少在当时找不到读者。在历史上,作者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因袭者,守成者;一是反抗者,创新者。不过这只是就粗浅的迹象而言,如果看得精细一点,文学史上因袭和反抗两种势力并非绝不相谋。纯粹的因袭者决不能成为艺术家,真正艺术家也绝不能只反抗而不因袭。所以聪明的艺术家在应因袭时因袭,在应反抗时反抗。他接受群众,群众才接受他;但是他也要高出群众,群众才受到他的启迪。这话看来像圆滑骑墙,但是你想一想曹植、陶潜、阮籍、杜甫、韩愈、苏轼、莎士比亚、歌德、易卜生、托尔斯泰,哪一个大家不是如此?
                  一般人都以为文艺风气全是由少数革命作家形成的。我对此颇表怀疑。从文艺史看,一种新兴作风在社会上能与势力,固然因为有大胆的作者,但主要是因为有同情的读者。唐代诗人如卢仝、李贺未尝不独树一帜,他们却未能形成风气。一种新风气的形成,表示作者的需要,也表示读者的需要;作者非此不揣摩,读者非此不爱好,于是相习成风,弥漫一时。等到相当时期以后,这种固定的作风由僵化而腐朽,读者看腻了,作者也须另辟途径。文艺的革命和政治的革命是一样的,只有领袖而无群众,决不能成功。作者与读者携手,一种风气才能养成,才能因袭;作者与读者携手,一种风气也才能破坏,才能转变。作者水准高,可以把读者的水准提高,这道理是人人承认的;读者的水准高,也可以把作者的水准提高,这道理也许不那么浅显,却是同样正确。
              (摘编自朱光潜《谈语文》)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社会学观点谈文艺的人认为,政治经济中的种种社会势力对于文艺倾向有决定性作用。
              B.作者在创造时要注重读者的反应,但不能一味地迁就读者,否则就不能有伟大的成就。
              C.作者有守成者与创新者之分,其实,在文学史上这两种势力并不互相抗衡,而是相通的。
              D.无论是破坏一种风气,还是养成一种风气,都需要作者与读者一起共同携手打造。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各时代、各派别的文艺风气会受到读者的文化程度和审美趣味的影响,某种文体特别发达,都是因为当时爱好这种文章的人特别多。
              B.一般来说,读者相比作者而言,他们文化程度较低,审美趣味较劣,也比较守旧,因此,作者在创作时就会有一定的顾虑,往往处于两难境地。
              C.唐代诗人如卢仝、李贺独树一帜,诗风大胆,有一定的成就,但没有形成一种风气,其主要的原因是没有同情他们的读者。
              D.作者与读者相辅相成,互相助进,作者水准高,也可以把读者的水准提高,反过来,读者的水准高,也可以把作者的水准提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艺有其社会性,作者经常会迁就读者,文学作品的体裁与风格的演变就是明证。
              B.聪明的艺术家在处理因袭和反抗时的方法非常得当,他既接受群众,也会高于群众。
              C.古代的文艺作品,唱和风气很盛,文艺作品是给别人欣赏的,其格调低俗。
              D.新风气往往是在旧风气的打破中形成的,也是源自于作者与读者这两方的需要。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穿越小说是国内近几年创作量最多、最受读者欢迎的网络小说,它的魅力不仅来源于它的曲折跌宕的英雄传奇、成长故事、爱情长跑,来源于书中塑造出的一群性格特征鲜明的人物形象,更来源于体现在其内在结构里的个人主义道德模式诉求。
                     当下穿越小说中,人物的行为方式与价值取向体现出的个人主义色彩虽然招致众多文评家的非议,但这种个人主义,还远未发展至极端利己主义,而是限定在一种价值观念和思想道德体系之内,较为真实地反映了当下杜会人们的道德取向。
                     无论是在穿越英雄小说还是在穿越言情小说中,每一部书里都至少有一至两位主人公在拥有顽强、自信、热情、不甘落后等进取品质的同时,还善于谋算、精明狠辣,为实现个人的目的利益不择手段。但是,这个目的一定是合理的,更多的是为了追求基本需求满足以及基本需求满足之后的生命的意义。目的合理,这一类人就成为心机深沉、智慧超绝又不失良善的成功者典范,是正面形象,一定赢在最后。目的不合理,就成为反面人物,是最后的输家。也就是说,穿越小说家们实际是赞同个人为上、利益至上的关系处理原则,但前提是所有行动都要出自合理的目的,这已成为穿越小说的内在精神结构。
                     如何判断穿越人物的行动目的是否合理呢?穿越小说里的人物们遵循的是一套政治民主原则:崇奉个性、自由、民主、平等和博爱,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以及个人对幸福追求的权利。实际上个人主义作为一种政治民主思想,本就意味着民主、自由和平等最为重要,家族、集体、社会和国家应减少对个人的干预和限制。在穿越小说里,男主人公们穿越到古代后,往往肩负的最重要任务就是传播民主、自由和平等的思想,而穿越女主人公们,虽然到古代的目的是经历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但民主、自由和平等的思想也时时刻刻呈现在小说的字里行间。
                     与其他类型小说的道德诉求有一个很大不同的是,穿越小说从不耻于谈钱,也从不耻于“好逸恶劳”,很多穿越主人公们的梦想,就是潇洒地在古代走一遭,赚很多很多钱,寻一个风景秀丽处,醉生梦死过“米虫”生活。值得注意的是,穿越男、穿越女们虽然都想做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米虫”,却也勤劳、热情,不甘落后。这种对金钱的坦然与热爱,其实也是个人主义的一种体现,因为个人主义主张维护的是财产私有制,自然对私有财产及获取私有财产的行动与方法持着尊重倡扬的态度。
                     托尔斯泰说过,“艺术家的目的不在于无可争辩地解决问题,而在于迫使人们在无穷尽的、无限多样的表现形式中热爱生活”。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追逐财富、崇奉金钱的现象很普遍,个人主义的道德诉求早已充满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穿越小说之所以广受欢迎,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正是在于它这种个人主义的内在精神结构和整个社会的精神结构是关联呼应的。小说阅读快感的产生基于文本与读者生活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包括差异性相关与相似性相关。穿越小说与当下社会的精神结构共振是一种相似性相关,而它提供的背景又是异时空的,适度拉开了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形成一种差异性相关,所以,它既能够复现读者在生活中所体验过的种种关系和感受引发读者共鸣,又能使读者获得一种在现实社会生活中难以得到的心理补偿。
                     但文学作为一种精神存在方式,除了娱乐消遣外,也负有对人的生存状态深刻的道德关注甚至终极关怀的责任,从这个意义上说,穿越小说家们还得加强自己的哲学素养。
              (有删改)
              (1)下列有关“穿越小说的内在精神结构”的表述,准确无误的是    
              A.穿越小说的内在精神结构就是个人主义的道德模式诉求,它主张个人为上,为了个人的利益,人们可以不择手段。
              B.穿越小说的内在精神结构与当今处在市场经济体系中的人们追逐财富、崇奉金钱、好逸恶劳的价值追求都是相同的。
              C.穿越小说的内在精神结构反映了当下社会人们的道德取向,它们之间能产生共振,从而让读者在阅读小说时获得阅读快感。
              D.穿越小说的内在精神结构具体表现为传播民主、自由和平等的思想,经历伟大的爱情,以及追求金钱、享乐这三个方面。
              (2)根据文意,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从文本看,穿越小说广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是创作量多,内容丰富,情节曲折,且人物有着鲜明突出的性格特征。
              B.穿越小说的主人公不仅顽强、自信,富有热情,积极进取,而且都精明能干,智慧超绝,且不失良善。
              C.穿越小说人物要么是追求基本需求满足,要么是追求生命的意义,前者目的不合理,其人物是反面角色,后者合理,其人物属正面形象。
              D.穿越小说也是文学,作为精神存在的方式,不仅要有娱乐消遣的功能,还应从道德层面关注人的生存状态,甚至要担负终极关怀的责任。
              (3)根据原文,下列分析和评价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能联系整个社会的精神结构来分析穿越小说中人物的个人主义表现,同时揭示了其个人主义的本质,因而文章显得理性、深刻。
              B.与许多评论家所持的态度不同,作者在很大程度上对穿越小说中表现出的个人主义色彩是认同的,认为它限定在一种价值观念和思想道德体系之内。
              C.穿越小说有着异时空的背景,拉开了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从而使读者在阅读小说中能够获得一种在客观生活中很难得到的心理补偿。
              D.文章一开始就提出了观点,然后从人物品性、目的追求等角度对个人主义道德模式做了具体阐释,最后借托尔斯泰的话指出它存在的问题。
            •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学中有历史.当今历史学家大都认为,没有什么文献资料不是史料,不但文学作品,即如佛经、道藏、信札、家谱、账本、碑铭等也无一不是,而且随着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展,史料范围还在不断扩大.从“三言二拍”里可以看到晚明市井生活的真实面貌,这对于研究社会史的人几乎是一个常识.陈寅恪以诗证史,也为大家所熟悉.但在“五四”以前,史料范围并非如此宽泛,文学作品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也并非史料,有些文献到底属于文学还是史学,一两千年来都没有一致的看法.神话传说就是如此,其中相当突出的例子是《山海经》.
                  神话传说是文学,史前时代,无文字可征,只有传说,暂当历史.三皇五帝至今未曾坐实,但“炎皇子孙”已经成为口头语,甚至成为历史共识.新的传说还会不断产生,能否成史颇为可疑,但以神话传说研究历史,却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在历史上,《山海经》究竟应归于文学还是史学,曾是死结.王国维《古史新证》说“而疑古之过,乃并尧、舜、禹之人物而变疑之,其于怀疑之态度及批评之精神不无可取,然惜于在于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这些古史材料就包括《山海经》《穆天子传》等文献.在《汉书•艺文志》里,《山海经》列于数术类.此后该书在目录学里的角色转换过几次,《隋书•经籍志》将《山海经》列于史部地理类,也就是将它看成史书了.
                  历史是讲真实的,《山海经》一般被视为荒诞不经,连司马迁写《史记》都不敢采用.虽然《山海经》里平实的山川地理内容应归于史部,但其中大量的神话故事却显然有悖信史,所以清人编《四库全书》,言其“侈谈神怪,百无一真,是直小说之祖耳”,将其改列于子部小说家类.这个死结直到“五四”以后才大致解开.解开的途径有二:一是将《山海经》分而治之,不把它看作一部成于一人一时之书,神话归神话,历史归历史;二是神话中也有历史的成分在,仍可以之证史或补史.分而治之者,以为《山海经》中的《五藏山经》是比较雅正的部分,谭其骧就写了《<五藏山经>的地域范围》一文,分析《山经》写作时的地理知识水平.将历史成分发掘出来的,自然以王国维用《山海经》来印证甲骨文中殷商先王亥为最明显的例子.
                  上面说的是介于文学与史学之间的文献,至于纯粹的文艺作品,当然也能从中发掘史料.但发掘史料是一回事,把整个作品当成真史就很可虑了.《红楼梦》反映了清代前期的历史现实没有错,可是如果过分坐实到具体历史人物身上,就未免失之穿凿了.戏说之类当然是文学,但读者观众往往误以为是历史.如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张诚、徐日昇当时担任与俄国谈判的翻译,工作是以拉丁语作为中介的,而电视剧《康熙王朝》中他们说的却是俄语,观众看到这个情节时被误导也就难以避免了.
                  (摘编自周振鹤《历史中的文学与文学中的历史》)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当今历史学界,历史学家的研究领域不断地扩展,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都有可能成为他们研究历史的资料
              B.古代的史学家选取史料的范围比较狭窄,他们并未广泛采用“以诗证史”或将小说用于社会历史研究之类的方法
              C.王国维在《古今新证》中认为,有些历史学家如果能充分利用史料,就不会“疑古”,怀疑尧、舜、禹等人物的真实性
              D.历史学者对《山海经》有不同认知,《隋书•经籍志》把它列入史部,视为史书,王国维则把它作为古史材料看待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很多人认为《山海经》的记载荒唐夸张,与真实的历史差别较大,司马迁也持这种观点,因此《史记》并不采用《山海经》
              B.《四库全书》的编者认为,《山海经》所记的神话传说并无真实可言,不宜归入史部,而应列入子部小说家类
              C.谭其骧和王国维利用《山海经》研究历史的方法不同,前者是将神话和历史分而治之,后者则从神话中发掘史料
              D.电视剧《康熙王朝》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了虚构,其中部分情节与历史事实有出入,不能从这类作品中发掘史料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即使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也会产生新的传说,这些传说将来会不会成为研究这个时代的史料也未可知
              B.“五四”之前,很多涉及历史的神话传说之所以没有成为广泛使用的史料,是因为这些作品在史学和文学归类问题上存在争议
              C.在历史研究中,当代学者会把文学作品作为史料看待,在他们看来,《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艺术手法差异并不重要
              D.文学作品能否成为史料,取决于历史学家的眼光,而历史学家对文学与史学关系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当时的学术背景.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