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王罕字师言,以荫知宜兴县。县多湖田,岁诉水,轻重失其平。罕躬至田处,列高下为图,明年诉牒至,按图示之,某户可免,某户不可免,众皆服。西方用兵,仍年科箭羽于东南,价踊贵,富室至豫贮以待鬻。罕白郡守,倍其直市之,而令民输钱。旁州闻之,皆愿如常州法。累迁判官。修太宗别庙,中贵人大虑材,将一新之。罕白是特岁久丹漆黯暗,但当致饰耳,榱栌皆如故,唯易一楹,省十万。出为广东转运使。侬智高入寇,罕行部在潮,广州守仲简自围中遣书邀罕,罕报曰:“ 吾家亦受困,非不欲归,顾独归无益,当求所以相济者。”遂还惠州。州之恶少年正相率为盗,惠人要罕出城,及郊,遮道求救护者数千计。罕择父老可语者问以策,曰:“吾皆有田客,欲给以兵,使相保聚。”罕曰:“有田客者如是,得矣,无者奈何?”乃呼耆长发里民,补壮丁。募有方略者,许以官秩、金帛,使为甲首。久之,无至者。有妇人诉为仆夺钗珥,捕得之,并执夺攘者十八辈,皆决口置道左,传曰:“此耆长发为壮丁不肯行者也。”观者始有怖色。乃简卒三千,顺流而下。将至广,悉众登岸,营于南门。智高临观,相去三十步,见已严备,不敢犯。罕徐开门而入,智高遂解去。徙知潭州。为政务适人情不加威罚有狂妇数诉事出言无章却之则勃骂前守每叱逐之罕独引至前委曲徐问久稍可晓。乃本为人妻,无子,夫死,妾有子, 遂逐妇而据家资,屡诉不得直,因愤恚发狂。罕为治妾而反其资,妇良愈,郡人传为神明。以光禄卿卒,年八十。
              (节选自《宋史•王罕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的一项是 ______
              A.为政/务适人情/不加威罚/有狂妇/数诉事出言无章/却之/则勃骂前守/每叱逐之/罕独引至前/委曲徐问久/稍可晓。
              B.为政务适人情/不加威罚/有狂妇/数诉事出言无章/却之则勃骂/前守每叱逐之/罕独引至前委曲/徐问久/稍可晓。
              C.为政/务适人情/不加威罚/有狂妇数诉事/出言无章/却之则勃骂前守/每叱逐之/罕独引至前委曲徐问/久稍可晓。
              D.为政务适人情/不加威罚/有狂妇数诉事/出言无章/却之则勃骂/前守每叱逐之/罕独引至前/委曲徐问/久稍可晓。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的一项是 ______
              A.户部,六部之一,古代掌管全国户口、财赋、土地以及水利工程的官署。
              B.缗钱,指以千文结扎成串的铜钱,汉代作计算税课的单位,后泛指税金。
              C.属,用在人称代词后表复数。如《鸿门宴》中:“吾属皆且为所虏。”
              D.枭首,古代酷刑,把人头砍下挂在城门上示众。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的一项是 ______
              A.王罕征税公平,深受众人信服。在宜兴为政期间,针对百姓的申诉,他根据百姓田地位置的高低来决定是否免交租税,让人心服口服。
              B.王罕善理政事,为国节省财力。为太宗修建别庙时中贵人提出木材要全部换新,王罕说这只是年久丹漆黯淡,加以粉饰即可,最终只更换了一根楹柱。
              C.王罕考虑事情周到,做事讲究策略。侬智高入侵,针对有些人有田客(佃户)而有些人没有田客的实际情况,就呼令耆长征发居民,补充壮丁,解了侬智高入侵之围。
              D.王罕真诚为民,为狂妇讨回公道。王罕面对狂妇委婉地慢慢加以询问,花了很长时间渐渐明白事情原委并做出了公正判决,狂妇精神状况最终恢复清醒。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吾家亦受困,非不欲归,顾独归无益,当求所以相济者
              ②遂逐妇而据家资,屡诉不得直,因愤恚发狂。
            • 2.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汉兴有,此四人者,当秦之世,避而入商雒深山,以待天下之定也。自高祖闻而召之,不至。其后吕后用留侯计,迎而致之。四人既至,从太子见,高祖客而敬焉,太子得以为重,遂用自安。
                  其后谷口有郑子真,蜀有严君平,皆修身自保,非其服弗服,非其食弗食。成帝时,元舅大将军王凤以礼聘子真,子真遂不诎而终。
                  君平于成都市,以为“卜筮者贱业,而可以惠众人。有邪恶非正之问则依为言利害与人子言依于孝与人弟言依于顺与人臣言依于忠各因势导之以善从吾言者已过半矣”。 裁日阅数人,得百钱足自养,则闭肆下帘而授《老子》。博览亡不通,依老子、严周之指著书十余万言。
                  扬雄少时从游学,以而仕京师显名,数为朝迁在位贤者称君平德。杜陵李强素善雄,久之为,喜谓雄曰:“吾真得严君平矣。”雄曰:“君备礼以待之,彼人可见而不可得诎也。”强心以为不然。及至蜀,致礼与相见,卒不敢言以为从事,乃叹曰:“扬子云诚知人!”
                  君平年九十余,遂以其业终,蜀人爱敬,至今称焉。及雄著书言当世士,称此二人。其论曰:“或问: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盍势诸名,卿可几?曰:君子德名为几。梁、齐、楚、赵之君非不富且贵也,恶乎成其名!谷口郑子真不诎其志,耕于岩石之下,名辱于京师,岂其卿?岂其卿?楚两龚之洁,其清矣乎!蜀严湛冥,不作苟见,不治苟得,久幽而不改其操,虽随、和何以加诸?举兹以旃,不亦宝乎!”
                  自园公、绮里季、夏黄公、角里先生、 郑子真、严君平皆未尝仕,然其风声足以激贪励俗,近古之逸民也
              《汉书•郑子真、严君平传》
              (1)下列对文章中划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有邪恶非正之问/则依蓍龟。为言/利害与人子言/依于孝与人弟言/依于顺与人臣言/依于忠各因势导之以善/从吾言者,已过半矣
              B.有邪恶非正之问则依蓍龟。/为言利害与人子/言依于孝与人弟/言依于顺与人臣/言依于忠各因势导之/以善从吾言者/已过半矣
              C.有邪恶非正之问则依蓍龟。/为言利害/与人子言依于孝/与人弟言依于顺/与人臣言依于忠/各因势导之/以善从吾言者/已过半矣
              D.有邪恶非正之问/则依蓍龟。为言利害/与人子言依于孝/与人弟言依于顺/与人臣言依于忠/各因势导之以善/从吾言者/已过半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______
              A.园公、绮里季、夏黄公,角里先生就是汉代有名的隐士“商山四皓”,隐士就是古代那些居于乡野山林的人,有的向往入仕但却无机会无能力入仕,有的是没有文化的农夫樵子细民野老,有的是入仕后辞官归隐山林。
              B.卜筮,古代人民卜筮是为了求吉利,卜一次得不到吉兆,可以再卜几次。但通常情况下卜三次还不是吉兆的话,要进行的事情就暂时中止,待择吉日再卜,这就叫“卜筮不过三”。
              C.蓍龟,指的是蓍草和龟甲,古人以为蓍千岁生三百茎,难能可贵,能预知吉凶;而龟乃长寿之物,古人认为其能通神,所以把它们作为卜筮的理想工具。
              D.益州牧,与《陈情表》中“二州牧伯”的“牧伯”一样是对州郡长官的尊称。伯者,主一州之长;牧者,言牧养下民。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严君平博览群书,他还根据老子和庄子的理论写下十几万字的著作。
              B.元舅大将军王凤用厚礼聘子真,想要子真辅佐他,郑子真却不愿屈服于他人;杜陵李强也用厚礼聘君平,希望君平辅佐他,严君平也不愿屈服,无声地拒绝了李强。
              C.杨雄很了解严君平的性格,多次对朝廷官吏称赞严君平的品行,还写书称赞他不做苟合之事,不操苟且之业,长久幽居却不改变节操,堪称国家的宝贝。
              D.郑子真、严君平与园公、绮里季、夏黄公、角里先生同样都是隐士,但后四人在太子恳请下出来辅佐太子,协助政事,而郑子真与严君平不肯当官也不肯出来协助政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裁日阅数人,得百钱足自养,则闭肆下帘而授《老子》。
              ②郑子真、严君平皆未尝仕,然其风声足以激贪厉俗,近古之逸民也。
            • 3.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九年,岁在,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曲水,列坐。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列坐其 次:次序
              B.不能之于怀 喻:明白
              C.虽舍万殊 趣:兴趣
              D.夫人之相 与:一起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______
              A.永和,文中指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于纪年的一种名号,一般由皇帝发起。
              B.癸丑,古人常用“天干”十一个字和“地支”十个字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
              C.禊事,古代的一种风俗,三月三日人们到水边洗澡,嬉游,以祈福消灾。
              D.流觞,古人于弯曲的水渠旁集会时,在上游放置酒杯,杯随水流,流到谁面前,谁就取杯把酒喝下。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 4.
              阅读下面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张凤,字子仪,安平人。父益,官给事中。凤登宣德二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谳江西叛狱,平反数百人。正统三年十二月,法司坐事尽系狱,遂擢凤本部右侍郎。以主事擢侍郎,前时未有也。明年命提督京仓。六年改户部,寻调南京。适尚书久阙,凤遂掌部事。贵州奏军卫乏粮,乞运龙江仓及两淮盐于镇远府易米。凤以龙江盐杂泥沙,不堪易米给军,尽以淮盐予之,然后以闻。帝嘉赏。 又言留都①重地,宜岁储二百万石,为根本计。从之,遂为令。南京粮储,旧督以都御史,十二年冬命凤兼理。廉谨善执法,号“板张”。景泰二年进尚书。四年改兵部,参赞军务。户部尚书金濂卒,召凤代之。时四方兵息,而灾伤特甚。帝屡诏宽恤。凤偕廷臣议上十事,明年复先后议上八事,咸报可。凤以灾伤蠲赋多,国用益诎,乃奏言:“国初天下田八百四十九万余顷,今数既减半,加以水旱停征,国用何以取给。京畿及河南、山东无额田,甲方垦辟,乙即讦其漏赋。请准轻则征租,不惟永绝争端,亦且少助军国。”报可。给事中成章等劾凤擅更祖制,杨穟等复争之。帝曰:“国初都江南,转输易。今居极北,可守常制耶?”四方报凶荒者,凤请令御史勘实。议者非之。英宗复辟,调南京户部,仍兼督粮储。五年二月卒。凤有孝行性淳朴故人死聘其女为子妇教其子而养其母终身同学友苏洪好面斥凤过及为凤属官犹然凤待之如初,闻其贫即赒给之。
              注:留都,这里指南京。
              《明史》•卷一百五十七,列传第四十五)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凤有孝/行性淳朴/故人死聘其女为子妇/教其子而养其母终身同学友苏洪好面斥凤过/及为凤属官/犹然凤待之如初
              B.凤有孝行/性淳朴/故人死/聘其女为子/妇教其子/而养其母终身/同学友苏洪好面斥凤过/及为凤属官犹然/凤待之如初
              C.凤有孝行/性淳朴/故人死/聘其女为子妇/教其子而养其母终身/同学友苏洪好面斥凤过/及为凤属官犹然/凤待之如初
              D.凤有孝行/性淳朴/故人死/聘其女为子妇/教其子而养其母终身同学友苏洪好面斥凤/过及为凤属官犹然/凤待之如初
              (2)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张凤公平公正。他曾审理江西反叛案,为数百人平了反,又因为廉洁谨慎,善于执法,被人们称为“板张”。
              B.张凤实事求是。在处理贵州上奏军卫缺粮事件时,没有用掺有泥沙的龙江盐换米,全部用淮盐来换米,上报朝廷后,皇上因此嘉奖他。
              C.张凤远见卓识。面对四方战事平息、灾荒特别严重的情况,张凤与廷臣商议,多次向朝廷提出建议,回报都说可行。
              D.张凤敢于更改祖制。认为国家减免的租税多,导致国家用度不足,便上奏请求批准全国减轻征税,这样可以永绝争端,而且有助军国之用。
              (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又言留都重地,宜岁储百万石,为根本计。
            •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朱震,字子发,荆门军人。登政和进士第,仕州县以廉称。胡安国一见大器之,荐于高宗,召为司勋员外郎,震称疾不至。会江西制置使赵鼎入为,上谘以当世人才,鼎曰:“臣所知朱震,学术深博,廉正守道,士之冠冕,使位讲读,必有益于陛下。”上乃召之。既至,上问以《易》《春秋》之旨,震具以所学对。上说,擢为祠部员外郎,兼川、陕、荆、襄都督府详议官。震因言:“荆襄之间沿汉上下膏腴之田七百余里若选良将领部曲镇之招集流亡务农种谷寇来则御寇去则耕不过三年兵食自足  观衅而动,席卷,此以逸待劳,万全计也。”迁秘书少监兼侍时郭千里除将作监丞,震言:“千里侵夺民田,曾经按治,愿寝新命。”从之。是时,虔州民为盗,天子以为忧,选良太守往慰抚之。将行,震曰:“使居官者廉而不扰,则百姓自安,虽诱之为盗,亦不为矣。愿诏新太守到官之日,条具本郡及属县官吏有贪墨无状者,一切罢去,听其自择慈祥仁惠之人,有治效者优加奖劝。”上从其言。故事,当丧无享庙之礼。时徽宗未袱庙,太常少卿吴表臣奏行明堂之祭。震因言:“《礼记》云‘丧三年不祭,惟天地社稷为越绋而行事’,《春秋》书‘夏五月乙酉,吉,禘于庄公’,《》曰‘讥始不三年也’.国朝景德二年,真宗居明德皇后丧,既易月而除服。当时未行三年之丧,专行以日易月之制可也,在今日行之则非也。” 七年,震谢病丐祠,旋知礼部贡举,会疾卒。
              (节选自《宋史•朱震传》)
              【注】①胡安国:北宋著名学者。②袱庙:安葬逝者之前,先在祖庙祭祀,并安放逝者的牌位。③明堂:古代举行朝会、祭祀等大典的场所。④越绋:指不受私丧的限制,在丧期参加祭祀天地社稷的典礼。⑤禘:一种祭祀大典。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荆襄之间/沿汉上下/膏腴之田七百余里/若选良将领部曲镇之/招集流亡/务农种谷/寇来则御寇/去则耕不过三年/兵食自足/
              B.荆襄之间/沿汉上下/膏腴之田七百余里/若选良将领部曲镇之/招集流亡/务农种谷/寇来则御/寇去则耕/不过三年/兵食自足/
              C.荆襄之间/沿汉上下/膏腴之田七百余里/若选良将领/部曲镇之/招集流亡/务农种谷/寇来则御/寇去则耕/不过三年/兵食自足/
              D.荆襄之间/沿汉上下/膏腴之田七百余里/若选良将领/部曲镇之/招集流亡/务农种谷/寇来则御寇/去则耕不过三年/兵食自足/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参知政事:唐初开始出现参知政事职衔,宋代曾成为常设官职,职权、礼遇接近宰相。
              B.河南:宋代,全国划分为若干个行省,河南是其中之一,地域与现在的河南省相当。
              C.经筵:汉唐以来帝王为研习经史而专门设立的御前讲席,宋代开始称经筵。
              D.《公羊传》:是我国古代阐释《春秋》的著作之一,相传为战国时齐人公羊高所著。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朱震学识渊博,为官清正廉洁,著名学者胡安国非常器重他,将他推荐给宋高宗,朱震以身体有病为由,没有接受高宗的征召。
              B.赵鼎入朝担任参知政事,向皇上推荐了朱震,皇上召见朱震并听了他的答对后很高兴,提拔他担任祠部员外郎,兼任川、陕、荆、襄都督府的详议官。
              C.朱震认为造成虔州一带老百姓偷盗成风的根本原因在于各级官员贪腐扰民,他建议皇上,应由当地百姓自行选择有仁爱之心的人担任太守。
              D.宋徽宗去世后还没有举行祭祀祖庙的典礼,太常少卿吴表臣奏请朝廷举行明堂祭祀大典,朱震认为丧期未满,不应该举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时郭千里除将作监丞,震言:“千里侵夺民田,曾经按治,愿寝新命。”
              ②七年,震谢病丐祠,旋知礼部贡举,会疾卒。
            • 6.
              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译文:我很想奉旨赴京就职,但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重;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但报告申诉不被允许
              B.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译文:项脊轩一共遭过四次火灾,能够不被焚毁,大概是有神灵在保护着吧
              C.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译文:(大鹏)飞到九万里高空然后再去南方干什么呢?
              D.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译文:原本知道把生和死看做一样是无稽之谈,把长寿和夭折等量齐观是荒谬不经的
            • 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韦陟字殷卿,京兆万年人。父安石晚有子,及为并州司马,始生陟及斌,俱少聪敏,颇异常童。神龙二年,陟始十岁,拜温王府东阁祭酒,累迁秘书太堂丞,有文彩,善隶书,辞人、秀士已游其门矣。开元初,丁父忧,杜门不出八年,与弟斌相劝励,探讨典坟,俱有盛名。张九龄一代辞宗,为中书令。引陟为中书舍人,时人以为美谈。
                  后为礼部侍郎。陟好接后辈,尤鉴于文,虽辞人后生,靡不谙练。曩者主司取与,皆以一场之善,登其科目,不尽其才。陟令举人自通所工诗笔,先试一日,知其所长,然后依常式考核,片善无遗,美声盈路。李林甫忌之,出为襄阳太守,寻移河东太守,充本道采访使。十二年入考,右相杨国忠恶其才望,恐其践台衡,乃引河东人吴象之谓日:“子能使人告陟乎?吾以子为御史。”象之乃告陟与御史中丞吉温结托,欲谋陷朝廷,又诱陟侄韦元志证之。陟坐贬昭州平乐尉。会禄山反,陷洛阳, 弟斌为贼所得。国忠欲构陟与贼通应,潜令吏卒伺其所居。陟坚卧不动。
                  肃宗即位于灵武,有诏令陟赴行在。深器之,拜御史大夫。 杜甫上表论房琯有大臣度,辞旨迂诞,肃宗怒,令陟讯之。陟因入奏曰:“杜甫所论房琯事,不失谏臣大体。”上由此疏之。时朝臣立班多不整肃,至有班头相吊哭者,乃罢陟御史大夫,授吏部尚书。因宗人伐墓柏,坐不能禁,出为绛州刺史。
              陟早有台辅之望,间被李林甫、杨国忠所挤。及中原兵起,天下事殷,陟常自谓经纬之器
                  遭后生腾谤明主见疑常郁郁不得志乃叹曰吾道穷于此乎有志不伸得非天命乎因遘疾,卒于虢州,时年六十五,赠荆州大都督。
              (1)下列对文中回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陟常自谓负经纬之器/遭后生腾谤明主/见疑常郁郁/不得志/乃叹曰/吾道穷于此乎/有志不伸/得非天命乎
              B-陟常自谓负经纬之器/遭后生腾谤明主/见疑常郁郁/不得志/乃叹曰/吾道穷于此乎/有志不伸得/非天命乎
              C.陟常自谓负经纬之器/遭后生腾谤/明主见疑/常郁郁不得志/乃叹曰/吾道穷于此乎/有志不伸/得非天命乎
              D.陟常自谓负经纬之器/遭后生腾谤/明主见疑/常郁郁不得志/乃叹曰/吾道穷于此乎/有志不伸得/非天命乎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隶书,汉字书法的常见字体之一,一般认为由楷书发展而来,行云流水、书写快捷、飘逸易识,有很强的实用性和艺术性。
              B.典坟,三坟五典的简称,三坟指伏羲、神农、黄帝的书,五典指少昊、颛顼、帝喾、尧、舜的书。后泛指各种古典书籍。
              C.行在,也称行在所,指天子巡幸的地方。安史之乱中长安被叛军攻占,唐肃宗在灵武登基称帝,灵武在当时就成为行在所。
              D.谏臣,一般都是忠君报国、刚正不阿之士,他们会对君主的过失直言进谏规劝。文中韦陟认为杜甫上表论房琯事并无过错。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韦陟聪颖好学,才华显于当世。他年幼时十分聪敏,十岁就开始做官。曾多年闭门不出,用心攻读,享有盛名。张九龄引荐他担任中书舍人。
              B.韦陟关心后辈,善于选拔人才。他担任礼部侍郎时,喜好和后辈交往,对后辈文人十分熟悉。选拔人才结合考生特长进行考核,得到众人赞誉。
              C.韦陟为人正直,敢于仗义执言。安史之乱期间'他担任御史大夫时为杜甫直言辩护,但也因此被唐肃宗疏远,不得不离开朝廷出任绛州刺史。
              D.韦陟命途多舛,深感壮志难酬。他才华出众'极有声望,但仕途坎坷,先后遭到李林甫、杨国忠的排挤或陷害,感慨有一身本领却无法施展。
              (4)把文中画横线的甸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弟斌为贼所得。国忠欲构陟与贼通应,潜令吏卒伺其所居。
              ②杜甫上表论房琯有大臣度,辞旨迂诞,肃宗怒,令陟讯之。
            • 8.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尹师鲁墓志铭
                  师鲁,河南人,姓尹氏,讳洙。然天下之士识与不识皆称之曰师鲁,盖其名重当世。而世之知师鲁者,或推其文学,或高其议论,或其材能。至其忠义之节,处穷达,临祸福,无愧于古君子,则天下之称师鲁者未必尽知之。
                  师鲁为文章,简而有法。博学强记,通知今古,长于《》。其与人言,是非非,务穷尽道理乃已,不为苟止而妄随,而人亦罕能过也。 遇事无难易,而勇于敢为,其所以见称于世者,亦所以取嫉于人,故其卒穷以死。
                  师鲁少举进士及第,为绛州正平县主簿、河南府户曹参军、邵武军判官。迁山南东道掌书记、知伊阳县。王文康公荐其才,召试,充馆阁校勘,迁太子中允。天章阁待制范公贬饶州谏官御史不肯言师鲁书言仲淹臣之师友愿得俱贬。贬监郢州酒税,又徙唐州。遭父丧,,复得太子中允、知河南县。赵元昊反,陕西用兵,大将葛怀敏奏起为经略判官。其后诸将败于好
                  水,韩公降知秦州,师鲁亦徙通判濠州。久之,韩公奏,得通判秦州。迁知泾州,又知渭州,兼泾原路经略部署。又知潞州,为政有惠爱,潞州人至今思之。累迁官至起居舍人,直龙图阁。
                  师鲁当天下无事时独喜论兵,为《叙燕》、《息戍》二篇行于世。其为兵制之说,述战守胜败之要,尽当今之利害。又欲训土兵代戍卒,以减边用,为御戎长久之策,皆未及施为。而元昊臣,西兵解严,师鲁亦去而得罪矣。然则天下之称师鲁者,于其材能,亦未必尽知之也。
                  初,师鲁在渭州,将吏有违其节废者,欲按军法斩之而不果。其后吏至京师,上书讼师鲁以公使钱贷部将,贬崇信军节度副使;徙监均州酒税。得疾,无医药,舁至南阳求医。 疾革,隐几而坐,顾稚子在前,元甚怜之色,与宾客言,终不及其私。享年四十有六以卒。
                                                                                                         (节选自《欧阳修集•居士集卷二十七》
              (1)下列对文中画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天章阁待制范公/贬饶州/谏官/御史不肯/言师鲁上书言/仲淹/臣之师友/愿得俱贬。
              B.天章阁待制范公/贬饶州谏官/御史不肯言/师鲁上书/言仲淹/臣之师友愿得俱贬。
              C.天章阁待制/范公/贬饶州谏官/御史不肯言/师鲁上书/言仲淹臣之师友/愿得俱贬。
              D.天章阁待制范公贬饶州/谏官/御史不肯言/师鲁上书/言仲淹臣之师友/愿得俱贬。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或高其议论,或其材能        多:赞美
              B.上书讼师鲁以公使钱部将      贷:宽恕
              C.长于《》《春秋》:是指中国现存的最早的编年体史书,作为鲁国的编年史,由孔子修订而成,中国古代儒家典籍“五经”之一。
              D.遭父丧,                  服除:守丧期满。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师鲁具有“忠义之节”。天下的士人认识他的和不认识他的都称呼他师鲁,可见他的名声被当时人看重。
              B.师鲁仕途不太顺利。考中进士后为官许多年,多次被调动官职、贬官,有时还不得已辞去官职,其原因有他仗义执言,敢作敢为,也有“遭父丧”。
              C.师鲁军事才能突出。他在著作中表述了作战、守卫成功失败的要义和抵御外敌的长久之策,可惜未能全部施行。
              D.师鲁可谓勤政爱民。在潞州任职,百姓都拥戴他;在渭州任职时的所作所为,堪称秉公执法,后被人借事中伤,遭贬官。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和课文选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遇事无难易,而勇于敢为,其所以见称于世者亦所以取嫉于人,故其卒穷以死。
              ______
              ②疾革,隐几而坐,顾稚子在前,无甚怜之色,与宾客言,终不及其私。
              ______
              ③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______
            • 9.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袁盎者,楚人也,字丝。父故为群盗,徙处安陵。高后时,盎尝为吕禄舍人。及即位,盎兄哙任盎为中郎。
                  绛为丞相,朝罢趋出,意得甚。上礼之恭,常自送之。袁盎进曰:“以丞相何如人?”上曰:“社稷臣。”盎曰:“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吕后,大臣相与共畔诸吕,太尉主兵,适会其成功,所谓功臣,非社稷臣。丞相如有骄主色,陛下谦让,臣主失礼,窃为陛下不敢也。”后朝,上益庄,丞相益畏。 已而绛侯望袁盎曰:“吾与而兄善,今儿廷毁我!”盎遂不谢。
                 及绛侯免相之国国人上书告以为反征系清室①宗室诸公莫敢为言唯袁盎明绛侯无罪。绛侯得释,盎颇有力。绛侯乃大与盎结交。
                 淮南厉王朝,杀辟阳侯,居处骄甚。袁盎谏曰:“诸侯大骄必生患,可适削地。”上弗用。淮南王益横。及棘蒲侯柴武太子谋反事觉,治,连淮南王,淮南王征,上因迁之蜀,槛车传送。袁盎时为中郎将,乃谏曰:“陛下素骄淮南王,弗稍禁,以至此,今又暴摧折之。淮南王为人刚,如有遇雾露,行道死,陛下竟为以天下之大弗能容,有杀弟之名,奈何?”上弗听,遂行之。
                  淮南王至雍病死,闻,上辍食,哭甚哀。盎入,顿首请罪。上曰:“以不用公言至此。” 盎曰:“上自宽,此往事,岂可悔哉!且陛下有高世之行者三,此不足以毁名。” 上曰:“吾高世行三者何事?”盎曰:“陛下居代时,太后尝病,三年,陛下不交睫,不解衣,汤药非陛下口所尝弗进。夫曾参以布衣犹难之,今陛下亲以王者修之,过曾参孝远矣。夫诸吕用事,大臣专制,然陛下从代乘六乘传驰不测之渊,虽贲、育之勇不及陛下。陛下至代邸,西向让天子位者再,南面让天子位者三。夫许由一让,而陛下五以天下让,过许由四矣。且陛下迁淮南王,欲以苦其志,使改过,有司卫不谨,故病死。”于是上乃解,曰:“将奈何?”盎曰:“淮南王有三子,唯在陛下耳。”于是文帝立其三子皆为王。盎由此名重朝廷。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节选)
              [注]①清室:也作“请室”,专门囚禁官吏的监狱。②槛车:囚车。③代:汉初封国名。④曾参,字子舆,孔子弟子,以孝著称。⑤乘传(chéng  chuán):古代驿站用四匹下等马拉的车。⑥贲、育:指孟贲(bēn)、夏育,古代著名的武士、勇士。⑦许由:又称洗耳翁。传说尧打算把君位让给他,他逃往箕山,农耕而食;尧又请其为九州长官,他到颍水边洗耳,表示不愿听到。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及绛侯免/相之国国人上书/告以为反/征系清室宗室/诸公莫敢为言/唯袁盎明/绛侯无罪
              B.及绛侯免相之国/国人上书告以为反征/系清室宗室/诸公莫敢为言/唯袁盎明/绛侯无罪
              C.及绛侯免/相之国国人上书/告以为反征系/清室宗室诸公莫敢为言/唯袁盎明绛侯无罪
              D.及绛侯免相之国/国人上书告以为反/征系清室/宗室诸公莫敢为言/唯袁盎明绛侯无罪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孝文帝:北魏孝文帝。孝文帝的改革,对各族人民的融合和各族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他病逝后,谥号为孝文皇帝,庙号为高祖。
              B.侯,一种爵位名称。爵位或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C.陛下:对帝王的尊称。陛,指帝王宫殿的台阶;陛下,原来指的是站在台阶下的侍者,臣子向天子进言时,不能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下的侍者而告之。后来“陛下”是臣子对帝王的尊称。
              D.崩:中国古代称帝王或皇太后、太皇太后的死为驾崩。死,在古汉语里也是有等级的,不同职级有不同称谓,《礼记》中讲,天子死叫“崩”,庶人死叫“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袁盎出身卑微,父亲曾当过强盗,吕后掌权时,他还是寄身吕禄门下的家臣,孝文帝时靠哥哥保任他为中郎。
              B.袁盎为人敢言直谏,强调等级名分和“礼”的规范,他对绛侯骄矜无礼的行为就感到不满并向孝文帝提出了谏言,要文帝坚守君臣礼节。
              C.淮南王是孝文帝的弟弟,他待人处世十分骄横。后来因为谋反的事牵连到淮南王,孝文帝贬谪他到蜀地,是想让他的心志受些劳苦,使他改正过错。由于官吏护卫得不谨慎,淮南王到雍地就病死了。
              D.孝文帝住在代国的时候,太后患病,三年的时间,凡汤药不是他亲口所尝过的,就不准进奉给太后,深具孝心。袁盎认为孝文帝的孝比起曾参的孝来那是超过得很多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及从课文中选取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已而绛侯望袁盎曰:“吾与而兄善,今儿廷毁我!”
              ②盎曰:“上自宽,此往事,岂可悔哉!且陛下有高世之行者三,此不足以毁名。”
              ③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 1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 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 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 其欲出者,而余亦悔 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游褒禅山记》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______
              A. 而葬之  最终         B. 则其好游者不能也   穷尽,走尽
              C. 而余亦悔随之 自己     D. 则或其欲出者      责怪
              (2)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______
              A.唐浮图慧褒始于其址   筑舍定居
              B.以其乃华山之阳之也   名称
              C.其进愈难,而其愈奇   见到的景象)
              D.明:火尚足以也       照明
              (3)下列句子的句式不同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A.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之阳名之也
              B.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C.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D.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4)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有碑仆 道路 B.何可胜也哉    道理
              C.策之不以其   正确的方法      D.从郦山下,芷阳间行   取道
              (5)下列语句对课文的分析不恰当的是
              A. 本文是一篇游记,但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不重山川风物之美的描写和景物的叙述,或者寄托某种情致怀抱,而重在借景生论,因事说理。以说理为目的,记游的内容只是说理的材料和依据。
              B. 作者从第一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联想到“古书之不存”,从“音谬”联想到“谬其传”的情况不可“胜道”,自然地得出治学必须“深思慎取”的结论
              C. 文章两部分之间使用了过渡句“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开启下文,第三段第一句“于是余有叹焉”,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使文章前后衔接,过渡自然。
              D. 用“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比喻人生的最高境界,但这种境界“人之所罕至”,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达到的,怎样才能达到?有力(不断的艰苦努力)、有物(一定的物质条件)的人才能到达。
              (6)将课文中相关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