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①徐子曰:“仲尼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
                  ②孟子曰:“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过,君子耻之。”
              《孟子▪离娄下》    ③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孟子▪尽心上》    ④上善若水。水善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 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忧。
              《老子》第八章    ⑤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老子》第66章    ⑥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老子》第78章(1)解释下面句子加点的词
              ①仲尼称于水
              ②故声闻过,君子耻之
              ③水善万物而不争
              (2)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______
              A.盈科后进 B.可立待也
              C.孔子登东山小鲁 D.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3)翻译下面的句子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4)第②则孟子所持的观点对我们的学习有怎样的启示?
            • 2.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设鱼樵对
              贝 琼
                  ①客之京师,遇业渔者偕老樵休于道,意若有德者。因诘之曰:“渔樵末事也,方今明天子侧席求士如不及,盍舍尔渔与樵以图富贵乎?”
                  ②对曰:“公卿大夫以至齐民,贵贱虽不伦,其道一也。渔于民,吾渔于河;彼樵于国,吾樵于山,吾何异彼哉!且彼大宫室,盛舆马,妇女不蚕而锦绣,子弟不田而粱肉,非民之钓饵、国之斧斤       ?民日削,国日坏,彼犹未已也。小覆家,大赤族,呜呼!”今吾薪給于爨,未始赭山而樵也;鱼给于食,未始绝河而渔也,视彼不已廉乎?一饱之余,息于树,忘吾柯矣:濯于流,忘吾筌矣,无覆家,赤族之忧,所获多矣。 吾何易彼哉!”客惭而谢曰:“仆之昧于道也,请从若游。”
                  ③曰:“又有大者焉。渤澥之东,其深无极,曰有珠焉,在大鲸之腹。吾渔而有之,可以光六合。邓林之西,其广万里,曰有材焉。临虎豹之穴,吾伐而取之,可以栋九庙。”此吾渔樵之所获也大矣,岂苟富贵而蹈祸者同辙哉!”
                  ④客谢之曰:“大哉,夫子之志乎!愿终身执御焉。”遂录其对。
              (1)在第②段       填入适当的一项是: ______
              A.也   B.乎   C.耳   D.焉
              (2)渔樵者说“吾何易彼哉”,联系第②段,简要分析渔樵者不愿与公卿大夫交换位置的原因。
              (3)对第③段“又有大者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渔樵者境界极高,不求利己无害。
              B.渔樵者眼界甚宽,遍游江河湖海。
              C.渔樵者收获颇丰,官吏望尘莫及。
              D.渔樵者成就甚大,客者难以理解。
              (4)客的问与答表现了客怎样的心理变化?
            • 3.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荆轲者,卫人也。其先乃齐人,徒于卫,卫人谓之庆卿。而之燕,燕人谓之荆卿。 荆卿好读书击剑,以术说卫元君,卫元君不用。其后秦伐魏,置东郡,徙卫元君之支属于野王。
                 荆轲尝游过榆次,与盖聂论剑,盖聂怒而目之。荆轲出,人或言复召荆卿。盖聂曰:“曩者吾与论剑有不称者,吾目之;试往,是宜去,不敢留。”使使往之主人,荆卿则已驾而去榆次矣。使者还报,盖聂曰:“固去也,吾曩者目摄之!”
                 荆轲游于邯郸,鲁句践与荆轲博,争道,鲁句践怒而叱之,荆轲嘿而逃去,遂不复会。
                  荆轲既至燕,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荆轲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沈深好书;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其之燕,燕之处士田光先生亦善待之,知其非庸人也。
                  居顷之,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太子曰:“愿因先生得结交于荆卿,可乎?”田光曰:“敬诺。”即起,趋出。太子送至门,戒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田光俯而笑曰:“诺。”偻行见荆卿,曰:“光与子相善,燕国莫不知。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形已不逮也,幸而教之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光窃不自外,言足下于太子也,愿足下过太子于宫。”荆轲曰:“谨奉教。”
              (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注】①曩者:从前,之前。②争道:争夺棋局上的格道。③嘿:同“默”。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
              B、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
              C、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
              D、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
              (2)下列对文中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击剑,用剑相击刺的运动和技法。
              B、支属,亲属、宗支。“支”指附属于总体的一个部分。
              C、太子,泛指帝王的儿子。
              D、筑,古代弦乐器,形似琴,有十三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这篇传记一开始先用几段文字交代荆轲的身世籍贯,从文中可知,“荆卿”是燕国人对他的称呼。
              B、荆轲与盖聂论剑,盖聂对他怒目而视;与鲁句践玩博戏,鲁勾践发怒呵斥,都反衬了他的隐忍。
              C、燕国隐士田光知道荆轲不是一个平庸之人,当太子丹想通过田光结识荆轲时,田光就推荐了他。
              D、荆轲与屠狗者、高渐离的交往,特别是酒后在街上狂歌哭笑,表现了荆轲想报仇而不得的苦恼。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荆卿好读书击剑,以术说卫元君,卫元君不用。
              ②居顷之,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
            • 4.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所如,凌万顷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______
              A.击空明兮流光                   向青草更青处漫B.纵一苇所如                      凌万顷茫然
              C.举酒客                              举匏以相属
              D.吾生之须臾                       民生之多艰
              (2)下列对原文中加波浪线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望,农历每月十六。纪日的用字还有朔(农历每月初一)、晦(农历每月月末)。
              B.孟,古人以伯、仲、叔、季或孟、仲、季为兄弟排行,“孟”与“伯”均说明排行老大。
              C.下,战胜、攻下,与之同义的还有“既克,公问其故”的“克”、“破荆州”的“破”等。
              D.槊,长矛。“横槊赋诗”即横执长矛昑《短歌行》,这是描写曹操的“雄壮”形象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关于箫声的描写,既有对音乐形象的描摹,又有对音乐效果的渲染。比较而言,对音乐形象的描摹详而对音乐效果的渲染略。
              B.吹箫之“客”回答苏子的话,先将曹操的生命精彩推到极致,后用“而今安在哉”转折,揭示出生命的短暂与渺小。
              C.苏子开导“客”的话,以“水与月”作比,从“变”与“不变”的角度观照世间万物,得出“万物与我皆同、无须艳羡”的结论。
              D.全文以“乐”为起始,以“喜”收束,中间夹杂苏子与“客”各自的哲学观点,结构与王羲之《兰亭集序》完全一致。
              (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尝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 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
                  贾生既辞往行,闻长沙卑湿,自以寿不得长,又以谪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贾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 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贾生之死时年三十三矣。及孝文,孝武皇帝立,举贾生之孙二人至郡守。
              (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有删节)【注】①绛、灌、东阳侯、冯敬:指绛侯周勃、颍阴侯灌婴、东阳侯张相如、御史大夫冯敬,均为西汉开国功臣。②釐:胙肉,祭过神的福食;受釐,一种祈神降福的仪式。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
              B.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
              C.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
              D.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秀才,原指才之秀者,汉以后成为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也作为学校生员的专称。
              B.博士,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C.拜,古代指授予任命官职,同样意思的词语还有“征、辟、除、迁、授”等。
              D.崩,古代称帝王的死,古人把天子的死看得很重,用山塌下来作为比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贾谊博学多才,越级升迁。他十八岁时就因为善于吟诵诗文而闻名于河南郡,后被廷尉吴公推荐召到中央政府,二十余岁就被任命为博士。
              B.贾谊议政遭谤,被贬长沙。他作太中大夫时参与政事,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建议,得到汉文帝赏识,但遭到权贵毁谤,被文帝疏远,外放到长沙。
              C.贾谊通晓鬼神,折服文帝。他任长沙王太傅期间,被文帝召回长安,文帝向他询问鬼神之事,贾谊回答时,文帝听得入神,挪动座位,靠近贾谊。
              D.贾谊有远见卓识,以国为重。他任梁怀王太傅期间,文帝封淮南厉王的四个儿子为列侯,贾谊劝谏,认为多封诸侯,会给国家带来祸患。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
            • 6.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王方翼,字仲翔,并州祁人。祖裕,随州刺史,尚①同安大长公主。方翼早孤,母李,为主所斥,居凤泉墅。方翼尚幼,杂佣保,执苦不弃日。垦田植树,治林垠,完墙屋,为富家。高宗立,而。女弟为皇后,调安定令,诛灭大姓,奸豪胁息。。,其友赵持满诛死,尸诸道,亲戚莫敢视,方翼曰:‚栾布哭彭越,义也;周文王掩骼,仁也。绝友义,蔽主仁,何以事君?‛遂往哭其尸,具礼收葬。金吾校尉劾系,帝嘉之,不罪。
                  再迁肃州刺史。州无隍堑,寇易以攻,方翼乃发卒建楼堞,厮②多乐水自环,烽逻警明。。间,河西蝗,独不至方翼境,而它郡民或馁死,皆走方翼治下。 乃出私钱作水磨,簿其赢,以济饥瘵③,构舍数十百楹居之,全活甚众。
                  方翼兼检校安西都护,筑碎叶城,面三门,纡还多曲以诡出入,五旬毕。西域胡纵观,莫测其方略,悉献珍货。永淳初,十姓阿史那车簿啜叛,围弓月城,方翼引军战伊丽河。败之,斩首千级。俄而敌兵十万踵至,方翼次热海,进战,矢著臂,引佩刀断去,左右莫知。所部杂虏谋执方翼为内应方翼悉召会军中厚赐以次出壁外缚之会大风杂金鼓而号呼无闻者杀七千人。 即遣骑分道袭敌,皆惊溃,乌鹘引兵遁去,擒首领突骑施等三百人,西。震服。初,方翼次葛水,暴涨,师不可度,沉祭以祷,师涉而济。
                  西域平,以功迁夏州都督。属牛疫,民废田作。方翼为耦耕法,张机键,力省而见功多,百姓顺赖。明年,召方翼议西域事,引见奉天宫,赐食帝前。 帝见衣有污濯处,问其故,具对热海苦战状。视其创,帝咨嗟久之,赐赉良厚。
              (节选自《新唐书•王方翼传》有删改)【注】①尚:匹配,多指高攀婚姻。②厮:通“斯”。分开。③瘵:困顿。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所部杂虏谋执方翼为内应/方翼悉召/会军中厚赐/以次出壁外/缚之会大风/杂金鼓/而号呼无闻者/杀七千人
              B.所部杂虏谋执方翼为内应/方翼悉召会军中/厚赐/以次出壁外/缚之/会大风/杂金鼓/而号呼无闻者/杀七千人
              C.所部杂虏谋执方翼为内应/方翼悉召会军中/厚赐以次/出壁外/缚之/会大风/杂金鼓/而号呼无闻者/杀七千人
              D.所部杂虏谋执方翼为内应/方翼悉召/会军中厚赐/以次出壁外/缚之/会大风/杂金鼓/而号呼无闻者/杀七千人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从祖,亲属关系的称谓词,是从祖祖父,从祖王父的简称,指的是祖父的亲兄弟。年长于祖父称为伯祖,年幼于祖父则称为叔祖。
              B.居母丧,为母亲守孝。居丧,又称为守孝、值丧或丁忧,是人们为了表达对死者的哀悼之情而产生的一种习俗。居丧制度还可分为丧礼制度和丧服制度。
              C.仪凤,唐高宗李治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用于纪年的专有称号,另外还可以用来表示祈福、歌颂和改朝换代。
              D.西戎,中国古代对西北少数民族的总称。古代居住在中原地区的汉民族自称华夏,称华夏周围四方的族人为东狄、西戎、南夷、北蛮。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王方冀坚强乐观。他幼年丧父,与母亲李氏相依为命,为减轻母亲负担,他常与佣人一起辛勤劳作,历经艰辛使家境逐渐殷实富足。
              B.王方冀重情重义。他的友人赵持满被杀,赵的亲戚没有人敢探看收尸。王方冀礼数周全地埋葬了他,唐高宗听说后对他很赞赏。
              C.王方冀骁勇善战。永淳初年,他在热海引军作战,杀敌无数,令敌军惊慌溃散,又乘胜追击,生擒了敌首,西戎从此归服。
              D.王方冀精明能干。他在担任肃州刺史和夏州都督时,两地遭遇了天灾人祸,但他都能找到应对的办法。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乃出私钱作水磨,簿其赢,以济饥瘵,构舍数十百楹居之,全活甚众。
              ②帝见衣有污濯处,问其故,具对热海苦战状。视其创,帝咨嗟久之,赐赉良厚。
            • 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一)
                  鲁朱家者,与高祖同时。鲁人皆以儒教,朱家用侠闻。所藏活豪士百数,其余庸人不可胜言。然终不其能,歆其德,诸所尝施,唯恐见之。振人不赡,先从贫贱始。家无余财,衣不完采,食不重味,乘不过构牛。专趋人急,甚己之私。 既阴脱季布将军之厄,及布尊贵,终身不见也。自以东,莫不延颈愿交焉。
              --节选自《史记•游侠列传》
              (二)    勾践十五年,谋伐吴。谓大夫种曰:“孤用夫子策,免于天虐之诛,还归于国。吾诚已说于国人,国人喜悦。而子昔日云有即来陈之,今岂有应乎?”种曰:“吴之所以强者,为有子胥。今伍子胥忠诛而死,是天气前见,亡国之证也。愿君尽意,以说国人。”
                  越王说于国人:“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以大国报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诚更其术。于是乃葬死问伤,有忧,贺有喜,送往迎来,除民所害,然后卑事夫差,往宦士三百人于吴。七年不收国,民家有三年之畜。国之父兄复请曰:“诚四封之 内,尽吾君子,子报父仇,臣复君隙,敢有不尽力者乎?臣请复战,以除君王之宿仇。”越王悦而之。
              --节选自《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
              (三)    荆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 击柯,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笑,箕踞以骂曰:“事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 子也。”左右既前,斩荆轲。
              -节选自《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然终不其能 伐:夸耀
              B.有忧,贺有喜 吊:慰问
              C.越王悦而 许:赞许
              D.秦王柱而走 还:通“环”,绕。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______
              A.所藏活豪士百数 故荆轲逐秦王
              B.专趋人 孤用夫子
              C.朱家用侠闻 倚柱
              D.敢有不尽力者乎 尽失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和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______
              A.自以东,莫不延颈愿交焉
              B.而子昔日云有即来陈之
              C.愿君尽意,以说国人
              D.事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4)下列关于选文内容的理解和概括准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汉代侠客朱家扶危济困,好义乐施,但是接受过他帮助的人,往往不愿意再见他。
              B.越王勾践在谋划攻打吴国的过程中,信赖大夫文种,不信伍子胥,于是借机杀掉了他。
              C.勾践伐吴前,历经了纳谏存种,等待时机,改变内政,积蓄国力,聚拢民心的艰难历程。
              D.秦王庭御医夏无且是荆轲的内应,他和荆轲联手追击秦王,致使秦王在逃避中负伤。
              (5)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______
              A.儒教,与佛教、道教并称为三教,以“儒家思想”为最高信仰,尊孔子为先师。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逐渐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影响深远。
              B.《史记》居二十四史之首,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3000多年的历史,由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和8书组成。
              C.图穷匕见,是荆轲刺杀秦王高潮的开端。荆轲,战国末期卫国人,是著名刺客,喜好读书击剑,为人慷慨侠义,后游历到燕国,为燕太子丹所用,试图刺杀秦王。
              D.《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以谋臣策士为中心,记载了战国初年至秦灭六国这一时期各国政治、外交的情状。全书为西汉刘向编订。
              (6)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既阴脱季布将军之厄,及布尊贵,终身不见也。
              ②荆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7)用“∥”为下面的语段断句
              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虽负担者亦然花开时士庶竞为游遨往往于古寺废宅有池台处为市井张幄帟笙歌之声相闻至花落乃罢。
            • 8.
              下列语句,朗读节奏错误的一项是(  )
              A.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
              B.我/如烈火/一样地燃烧
              C.我/在我脑筋上/飞跑
              D.我的我/要爆了
            • 9.
              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
              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诚能得樊将军首,与
              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 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 之首,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 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之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
                  乃为装遣荆轲。
                  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乃令秦武阳为副。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 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 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节选自《荆轲刺秦王》)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
              B.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
              C.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
              D.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足下,对对方的尊称,译为“您”。属于历史词,现已不再使用。
              B.金,先秦甚至秦汉时期,白银还没有成为货币,“金”就是铜。
              C.祖,此处指临行时祭祖先,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D.变徵,古时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樊於期因为家境贫困受到太子丹的接济,所以当太子丹希望得到樊将军的首级来献给秦国,以便完 成刺秦计划时,樊於期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B.荆轲对樊於期说,刺秦王的目的是“解燕国之患”,“报将军之仇”,除“燕国见陵之耻”,表现了荆 轲为国分忧的思想品质。
              C.过了一阵还没动身,太子嫌荆轲走晚了,怀疑他有改变初衷和后悔的念头,就又请求他早点动身,这一情节表现了太子丹生性多疑的性格特点。
              D.易水诀别的场面,作者通过“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等细节描写,渲染了凄凉 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②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 10.
              文言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遂至秦, 持千金之资 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 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执兵,皆阵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契以报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荆轲笑武阳                顾:照顾。
              B.诸郎中执                   兵:兵器
              C.秦王还柱而                走:逃跑。
              D.轲自知事不                就:完成。
              (2)下列对原文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持千金之资物:币在古时指书写礼单和泛指修好通聘问的书札礼单和礼品。
              B.乃朝服,设:九宾是我国古代外交上最为隆重的礼节,有九个迎宾赞礼的官员司仪施礼,并延引上殿。
              C.诸执兵,皆阵殿下:郎中本是官名,即帝王侍从官的通称。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及差遣。战国始有,秦汉治置。
              D.必得契以报也:太子是封建时代君主的儿子中被预定继承君位的人。中国古代社会的承袭制度是长子继承制,女性没有继承权。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节选部分叙述了荆轲借献图之机行刺秦王、失利被杀的过程。
              B.文中塑造了一个沉着冷静、勇敢无畏、舍生忘死的荆轲形象。
              C.侍医夏无且想用自己随身的药囊捉住荆轲,解救秦王。
              D.文中描写了秦王遇刺时惊惶失措、事后惊魂未定的情状。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②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