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先秦诸子可视为一次“人文的宗教觉醒”,这次觉醒之所以被认为更具系统性,就在于它包含了这三方面的大觉醒。。
                  首先,它不仅是发现、承认与确信有一个绝对者,而且自觉地以更多的环节、事件来叙述、展示绝对者,甚至以更多的概念与分析来指示绝对者。在近代学者的研究中,通常会罗列出“天”或“道”的多种含义,比如根据儒道法墨文献中有关“天”的论述而把天分解为神圣的主宰之天、义理(伦理)之天、命运之天、自然之天等,并以此论说人文觉醒的去神化乃至无神化。而实际上,在先秦的这些人文论说中,天的多重含义恰恰是被用来申述天的绝对性的不同环节:不管是义理之天,还是命运之天、自然之天,甚至所谓物质之天,都可被归到作为神圣绝对者的“上天”之下,绝对之天据此获得更丰富、更具体的内容。因此,在这里的天并不因被分解、分层而失去了绝对性与统一性,倒是因获得了更丰富的统一性而获得了更生动具体的绝对性。
                   其次,在重新确认与确信绝对者之为万事万物与一切美善之源头,因而是一切正当性之根基的同时,发现并确立了人在与绝对者关系中的特殊地位。在诸如“人能弘道”“人能修德以配天”“真人”能无待而任“自然”等这类论说里,都隐含着从人与绝对者的相互性关系角度来理解绝对者,理解人本身在这个世界上的特殊地位以及人本身的绝对性存在的哲理。在这个意义上,这次人文觉醒既是对绝对者的觉悟,也是对人自身的觉悟。我们甚至可以说,这次人文觉醒之所以为人文觉醒就在于它在宗教启示下通过自觉到绝对者而发现、肯定人自身存在的绝对性。
                   第三,发现并申述了绝对者以人类能够认识并加以遵循的某种原则来体现、实施他在人类现实生活中的意志或意旨,因此,人类的现实生活并不只是一种世俗的生活,同时也是一种神圣的生活。不管是对于个体,还是对于群体(国家),生活并不仅仅只是满足各种自然欲望,更不是只按自然欲望行事而为所欲为,而是首先要遵循与担当一些来自上天启示给我们的原则,比如通过圣人作则而垂示给我们的规范,或者通过上智者之先觉而显明给我们的仁爱法则。因此,人类的生活并不只是活着,不只是享受各种感性欲望的满足,而首先是要贯彻、遵循某种神圣原则,成就某种神圣事业。
                   因此,周代人文思想的兴起实质上是深化了对绝对者的觉悟与论说。在这个意义上,正如柏拉图的理念论与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哲学都是某种意义上的神学一样,周代诸子百家的人文思想也是一种神学。如果说周代之前的宗教觉悟启示了人文思想,那么后者则深化化并增强了关于绝对者的觉悟与信念。就此而言,周代人文思想的兴起不仅不是如近代学者推断的那样削弱甚至取代了对天或神的绝对性信仰,相反,倒是加强深化了这种信仰。
              (摘编自黄裕生《中国文化具有“本原性”在文明相遇中成就自身》)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道德经》中的“天之威,无不正”与《论语》中的“天丧予”,两处的“天”都被当作了绝对者。
              B.先秦诸子关于“人能弘道”“人能修德以配天”的论述,强调了人在与绝对者的关系中占主导地位。
              C.先秦诸子认为,上天是通过圣人的作则垂范和上智者先觉的仁爱法则两种途径给人们正确的行为启示。
              D.周代之前的宗教觉悟启示了周代诸子百家的人文思想,而诸子百家自身又加强了对这种思想的觉悟。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本文主要观点是“先秦诸子的人文思想没有削弱甚至取代对天或神的绝对性的信仰,反而加强深化了这种思想”。
              B.近代学者根据先秦文献在研究中把“天”分解为多重含义,目的是证实先秦诸子人文觉醒中的去神化和无神化。
              C.文章主体部分引用大量论据,层层深入,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先秦诸子在人文思想上的宗教觉醒,说理透彻明白。
              D.文章最后把先秦诸子的思想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哲学理论进行类比,强调了先秦诸子思想中的神学性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今天人们仍然相信“天道酬勤”“道法自然”等说法,这里的“天道”“自然”都可以看作是对先秦诸子思想的延续。
              B.只有理解了先秦诸子关于“绝对者是一切正当性之根基”,我们才会明白封建统治者为什么总喜欢自称为“天子”。
              C.如果发生了严重的自然灾害或人为的战争,古人就会认为是人类自身的行为引起上天的发怒,人类就应该受到惩罚。
              D.先秦诸子的思想强调人类的生活只有贯彻、遵循上天启示给人们的原则,才能摒弃世俗的生活,体现出活着的意义。
            • 2.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左 传 的“闲 笔”
              “闲笔”不是游离于叙事主题之外对无关紧要情节的描述,而是叙事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左传》开启的一种独特的文学笔法。从《左传》中大量的细笔、趣笔、奇笔、偶笔的运用上看,“闲笔”已经是春秋时期历史文学的历史转向,标志着一种自然轻松充满趣味的文学笔法的成熟。
              《左传》叙事往往愈是紧张处,愈使用“闲笔”,以缓解惊心动魄的历史故事带来的某些精神压力,从而制造一种紧张与悠闲参差错落的美学效果。《左传》叙事常常在宏大处用“闲笔”,由细琐的世俗生活,显现恢宏的政治主题,从而组成巨细映衬、大小对比的叙事单元,表达一种小事件推动大历史的历史观念。
                  春秋人对优游闲暇从容不迫的审美精神有特别的喜爱。襄公二十四年晋楚棘泽之役,晋人张骼、辅跞向楚军挑战,二人毫无畏惧,坐在战车上一面弹琴,一面冲入楚军阵营。这种从容镇定的悠闲,不仅表现在战场上的从容不迫,也转化为春秋文学的精神品格。“闲笔”写出了春秋人的精神世界,也表现了春秋文学的艺术品格。
              “闲笔”往往描写的是看似无关紧要的小事件,却具有叙事结构与主题的双重意义。从结构上说,历史的发展过程总是起伏跌宕的,“闲笔”的加入更能揭示历史的真实,“闲笔”往往是“正笔”的有机构成,没有了“闲笔”,“正笔”也显得呆板僵滞,失去了生命的活力。而从主题上说,“闲笔”常常通过小事件、小情趣显示历史的大主题、大格局。彻底说来,“闲笔”比“正笔”更突显了《左传》在文学史上的思想跨越和艺术进步。
              《左传》常常在风云激荡处宕开笔墨,写出一两件小事件、小情节,以小事件显示大历史发生的具体情景,以细微处展示大人物真实的心理动态。《左传》定公十年,宋景公宠爱向魋,将公子地的四匹白马转送给向魋,引起公子地的不满,向魋准备逃亡,宋景公伤心欲绝,竟然“目尽肿”,一个细节写出了景公内心的无限悲伤,这是中国叙事文学第一次写出一个人双泪长流两目红肿的动人细节。
                  钱钟书《管锥编》有“一饭之恩仇”的论述,他指出,一饮一饭,分配不均,看似小事却往往引发政治的连环报复,甚至造成激烈的流血冲突、朝野动荡。《左传》中有很多这样的事件记载。宣公四年,郑国大夫子宋、子家一起朝见,子宋以其“食指动”,预言此日“必尝异味”,而恰逢郑灵公烹制楚人送来的大鼋,两人相视而笑。郑灵公故意召见子宋而不分给他大鼋,子宋染指而出,两人最终杀死了郑灵公。襄公二十八年记齐国“公膳日双鸡”,而饔人却将鸡更换成鸭子,御者又换掉鸭肉只送上肉汁残汤,这让子雅、子尾愤怒异常,从而导致齐国庆氏集团被逐事件的发生,而这场宫廷流血事件又恰恰改变了齐国的政治走向,致使陈氏家族在崔、庆之乱中渔翁得利,篡取了齐国的政权。
              “细笔”不细,“闲笔”不闲,《左传》的眼光是独到的,宏大的历史往往从细微处走来,大历史常常是由一连串小事件构成的。
              (摘编自《光明日报》12月 25日
              (1)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 在《左传》中“闲笔”涉及的小事件、小情节常在风云激荡处出现,看似无关紧要,却具有叙事结构与主题上的双重意义。
              B.“正笔”的生命活力离不开“闲笔”,《左传》也正是借助“闲笔”才显示出其在文学史上的思想跨越和艺术进步。
              C.“闲笔”往往是叙事愈紧张出现的频率愈高,它的出现能使历史故事的叙述张弛有度,制造出一种参差错落的美学效果。
              D.“闲笔”既是一种文学笔法,也是春秋文学艺术品格的体现,某些叙述还能从小处体现春秋人的精神世界、审美偏好。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左传》描写晋楚棘泽之役中,晋人张骼、辅跞坐在战车上一面弹琴,一面冲入楚军阵营的情景,于紧张的战事描述中传递出悠闲轻松的意味。
              B.“目尽肿”这一个细节便展现出宋景公的伤心欲绝,可见《左传》善于从细微处展示人物的心理,这也是中国叙事文学中首次出现的动人细节。
              C.《左传》记述了郑灵公故意召见子宋而不分给他大鼋,终招致杀身之祸这一事件,《管锥编》中也用同样的史实来佐证“一饭之恩仇”的论述。
              D.齐国“公膳”上双鸡被替、只送上肉汁残汤之事,激起了大臣的愤怒并最终导致齐国易主。这足见小事件能够直接改变国家的政治走向。
              (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文章依据《左传》中细笔、趣笔、奇笔、偶笔的大量运用,推论出“闲笔”这一文学概念的出现可提前到春秋时期。
              B.正是因为历史的发展过程是跌宕起伏的,所以闲笔才更能显示出历史的大主题、大格局,并最终比“正笔”更能体现艺术上的进步。
              C.文章通过对“闲笔”不闲、“细笔”不细的探讨,揭示了《左传》独到的眼光,也印证了细微处、小事件影响大历史的观点。
              D.文章围绕美学效果和文学价值这两个角度,列举相应的事例,逐层递进地论证了“闲笔”是叙事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
            • 3.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嵌在新诗和旧体诗之间的“凝视”
              杨绣丽
                  应该有一个湖泊,这座湖泊可以称为“凝视”。
                  萨特认为,“他人的凝视带来羞耻或骄傲,并呈现出凝视对面的我本身,使我有了生命”。拉康则认为在诗歌中我们的词语将受到万物的影响,他说:“通过凝视,我进入了光,我接受的正是来自凝视的影响。”在我们的哲学系统中,这种凝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万物的秉性流淌在诗的血液里。
                  在这些年的诗歌创作过程中,我感受到文学的“凝视”包含了三个层面:视力、视角和视野。视力代表天赋、才华,视角是生活经验带来的条件反射,视野则是最高层次的境界,体现情怀。天才诗人具有独特的视力,诗句奇特而充满想象;至于视角,每个人人生经历不同,观照事物角度也不同。而旧体诗中最为重要的凝视,以其持久关注,格物致知,深入物理,产生出一张人文情怀的事业,这可以说是旧体诗流动不息的古典风骨。
                  新诗作为中国文学土壤上生长出来的树木,无疑受到西方现代诗歌的疑视般的照耀或者说是浇灌。有趣的是,西方现代诗坛中很多大人物又受到中国古典诗歌穿越千年风云的“凝视”,像英美诗坛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庞德就对中国旧体诗推崇有加。
                  但是,我们今天网络上的很多诗歌,应该说越来越缺少凝视,既缺少对万物的凝视、对心灵的凝视,也缺少对古典诗的凝视。我们有很多还值得一读的新诗,体现的主要还是视角的个人化、差异感。但在情怀的挖掘和追寻中,众多的新诗丧失了旧体诗那种风骨,而风骨往往就是普世的情怀。譬如说城市诗。其实古人中有很好的城市诗作,像辛弃疾的《青玉案》,不只关注城市元宵夜,更在“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落寞和追求中树立了情怀,孕育出风骨。而我们今天很多城市诗,只呈现了万物生长的表面,却很难穿透现实的薄膜,深入到情怀。所以新诗的视野,还是要向古人学习,向旧体诗学习。
                  我想,新诗必须而且永远会从古诗中获得古典的“凝视”。当新诗勇于接受旧体诗的“凝视”,自觉接受古典诗光辉的影响,我们的诗歌之路一定会开开拓得更深,我们的心灵湖泊一定会来得更为广阔而辽远……
              (《博览群书》2017年第10期,有删改)
              (1)下列对“凝视”相关阐述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萨特认为,“他人的凝视带来羞耻与骄傲,并呈现出凝视对面的我本身,使我有了生命”,他强调了“凝视”对自我的重要性。
              B.拉康说,“通过凝视,我进入了光,我接受的正是来自凝视的影响”,他认为诗歌语言将受到“光”的凝视,受到万物的影响。
              C.在中国古典诗歌系统中,“凝视”是指万物的秉性流淌在诗歌的血液中,从而使得诗人和读者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D.文学的“凝视”包含了视力、视角和视野三个层面,视力只为天才所有,视角关乎经历,视野关乎情怀。
              (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______
              A.“持久关注,格物致知,深入物理”,体现了诗歌流动不息的古典风骨和人文情怀,是旧体诗中最重要的“凝视”。
              B.中国新诗受到西方现代诗歌的“凝视”,西方很多现代诗人又受到中国古典诗歌的“凝视”,这说明“凝视”可以跨时跨域发生。
              C.我们还是有很多值得一读的新诗的,比如有些城市诗,因着它们个人化的视角和普世情怀,在众多无风骨的网络诗中独树一帜。
              D.将中国诗歌之路开拓得更深更广,重要的途径是自觉接受古典诗光辉的照耀,穿透现实的薄膜,深入到情怀。
            •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人祭祖的历史十分悠久。到目前为止,可以追溯到的最早的祭祀行为是由甲骨文中有关祖先祭祀的文字记载的,如“报”“又”“岁”等。这些祭祀性文字表明祭祀是商王朝为了祓禳避祸、祈福求吉而举行的。他们需要定期举行祭祀活动,虽然仅通过部分甲骨文文字无法了解当时祭祀的具体情况,但至少可以得知殷人已经开始祭祀他们的祖先,并将祖先视为可祈福求助的神灵。这和《说文解字》对“祭”的解释相吻合,“祭,祭祀也。从示,以手持肉”。祭字本意就是用手持肉,献给神灵,沟通神人关系。
                  到了周代,祭祖礼仪更增加了稳固国家统治和维持社会稳定的政治含义。从社会结构上看,周代是典型的宗法社会。周王自称天子,是“大宗”,同姓诸侯尊其为大宗子。这种宗法关系直接体现在宗庙设置上。即通过国家礼制严格限定不同身份群体的庙数差异,彰显他们的社会等级差异。虽然周代创制的这种宗庙体制没有被后世延续,但祭祖的文化传统却经久不衰,成为后世维系家族人伦关系、巩固国家统治的重要凭据。礼有仪有义,仪是外在表现形式,义是内在价值意蕴,两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将孝道观念和祭祖礼仪完美结合起来的是汉代诸儒。可以说汉儒对中国祭祖礼仪发展的历史贡献是重大的,他们找到了中国人重祭的本源--孝,并进行了深度的理论阐发和身体实践,使祭礼最终获得了自己的灵魂支撑。自“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孝作为儒家主要的思想观念,成为汉王朝立国的重要思想根基,“导民以孝,则天下顺”。汉朝通过优待孝子、不孝之罪入刑律、举孝廉、颁布养老令、推行三年丧制、诵读《孝经》等方式,将孝文化提升到稳固国家政治统治的高度。同时,汉代统治者将孝道作为一种普世性价值观,着力推广到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等社会各个层面,并逐渐形成了汉代以家族伦理为核心,并逐步向社会伦理和政治伦理扩展的孝文化系统。
                  汉代以后,中国人的祭祖礼仪既有了规范的礼仪表现形式,又继续追寻着以孝为核心的价值取向,自此长期活跃在人们的节日礼仪生活中,但是在传统社会,礼被认为是区分社会等级身份的工具。根据“礼不下庶人”的古礼规定,庶民长期被排斥在国家礼仪制度之外。庶民即寻常百姓,他们是不拥有任何政治、文化特权的底层。所以,先秦至隋唐时期,祭祖礼仪长期是贵族独有的特权,庶民祭祖行为被排斥在国家礼制范畴之外,只能以民间习俗的方式延续着。这种两分的局面在宋代出现了转机,当时受科举制度推行引起的社会阶层结构的调整,使士庶阶层的严格界限被打破,祭祖礼仪逐渐变成不同阶层共享的文化权利。
                  中国祭祖礼仪发展过程中的一件大事是《家礼》的出现,它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祭祖礼仪的历史发展轨迹和形态面貌。《家礼》是一代通儒朱熹编写的冠、婚、丧、祭四礼指南。他认为,祭礼问题不限于礼仪本身,也关系着家族形态、社会文化发展和国家基层管理等一系列重要问题。他建议人们不用过于拘泥《仪礼》《书仪》等繁琐的礼仪要求。为了保证祭礼的可操作性,他对传统祭礼仪节进行了大胆的细化、分割、提炼,最后按照祭祀时间、地点、人物、器物、仪节五个主要方面,制定了祭礼基本模式。这个模式也成为宋明以来中国人举行祭祖礼仪的标准范式。
              (选自邵风丽《祭祖礼仪的文化传统》,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迄今可追溯的中国人最早的祭祀行为就是祭祖,甲骨文中的祭祀性文字说明殷人通过祭祀祖先来避除灾祸、祈求庇佑。
              B.汉代儒生对“孝”进行理论阐发,并且身体力行,将孝道观念与祭祖礼仪完美结合,使祭祖礼仪有了灵魂支撑。
              C.随着儒家地位在汉朝的确立,孝成为了当时立国的重要思想基础,并慢慢发展为以家族伦理为核心、向社会和政治伦理扩展的孝文化系统。
              D.在古代很长的一段时期里,普通百姓无法进行国家礼制范畴内的祭祖活动,这一现象在科举制推行之后才有了改观。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______
              A.商朝举行祭祀活动,向被他们看作神灵的祖先祈福求助,这与《说文解字》中对“祭”字的解释是一致的。
              B.周代是宗法社会,不同身份群体的庙数有差异,直接体现为周天子自称“大宗”,同姓诸侯尊其为大宗子。
              C.孝道在汉代能成为一种渗透到社会各方面的普世性价值观,与统治者在立法、选才、教育等方面的大力推广有关。
              D.周人传承下来的祭祖文化有维系家族人伦关系、巩固国家统治的重大意义,朱熹对祭礼问题的看法与此有共通之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虽然中国人的祭祖传统年代久远,但借助出土文物、各类文献等资料,我们有可能了解到商代祭祀的具体情况。
              B.祭祖礼仪在周代有稳固国家统治和维持社会稳定的政治含义,这充分说明“礼”不仅是一种外在形式,也是一种价值内涵。
              C.晋代李密《陈情表》中所说的“圣朝以孝治天下”与汉代“导民以孝,则天下顺”的思想都强调了孝在国家治理方面的重要性。
              D.宋代以前的祭礼较为繁复,不具备可操作性,因而朱熹对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祭礼的基本模式才由此制定。
            • 5.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所谓后真相,是指在新媒体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与客观事实相比,个人的情感和信念更能影响舆论的走向。有人认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后真相时代,人们不再对事实感兴趣,只是追随个人感受。当今时代,新媒体技术使信息传播日益直观化、去中心化,受众面对海量信息时往往不明真相甚至不问是非,这为网络谣言的传播提供了温床。
                  过去,谣言主要以口耳相传的人际传播为主,当谣言的内容迎合了受众的某些心理时,它就会在一定范围快速传播。今天,互联网技术正以“连接一切”的力量构建新的传播模式,它不仅重构了个体之间的关系网,而且通过“连接”和“聚合”的方式为个体赋权,使社会成员都能参与公共事务讨论,海量信息借助互联网技术“井喷”式地传播开来。当谣言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传播时,就能造成远比口耳相传时代更大的社会轰动效应。
                  调查发现,目前我国网民群体中青少年网民所占比重较大,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网民所占比重较小,网民往往容易被一些煽动性较强的网络谣言所蒙蔽,并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参与网络谣言传播。同时,群体心理学和从众行为研究表明,群体中大多数成员的行为、观点往往会对个体成员施加压力,从而强化其从众行为。受网络压力的影响,网民往往没有能力也不愿详尽调查某一热点事件背后的真相,而是习惯于遵从群体的感性判断,宣泄对热点事件的情绪。
                  解决网络谣言问题,一种思路是从技术层面入手。网络技术虽然助长了谣言传播,但也为核实信息、阻断谣言传播提供了手段。例如,对于虚假新闻这种典型的网络谣言表现形式,脸谱公司表示,将在德国推广虚假新闻过滤工具。由于这类技术对于过滤虚假新闻、阻断网络谣言传播具有积极作用,将来可能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技术过滤有助于在较短时间内减缓网络谣言的蔓延。其实,一些网络谣言之所以能够造成较大的社会影响,是因为它们在某些方面迎合了部分网民的心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整个社会的心理状况。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谣言的传播在某种程度上是社会现实问题的反映。因此,阻断网络谣言,既要靠技术手段屏蔽谣言,也要深入探究网络谣言传播背后的网民心理、社会心理。在多元价值、多元利益、多元诉求相互碰撞的今天,面对形形色色的网络谣言,我们要深入观察和思考,既要靠技术解决网络谣言传播问题,又要着力解决各种社会现实问题,铲除网络谣言传播的社会土壤。
              (选自解冰《有效应对网络谣言须双管齐下》,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在新媒体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个人的情感和信念完全取代了客观事实,影响左右着舆论的走向。
              B.不管是口耳相传的人际传播,还是借助互联网技术传播,往往都是谣言内容迎合了受众的某些心理。
              C.群体心理学和从众行为研究表明,很多网民在明知信息虚假的情况下,也会为了宣泄情绪散布谣言。
              D.推广虚假新闻过滤工具,可以过滤虚假新闻、阻断网络谣言传播,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网络谣言。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文章开篇解释“后真相”概念,不仅巧妙提出了要论述的问题,也为后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供依据。
              B.列举网民群体青少年比重大,接受到高等教育的比重小,意在从心智和知识方面探索谣言传播的深层原因。
              C.论证解决网络谣言问题,文章既谈到技术层面,又谈到处理好现实问题、铲除谣言传播土壤的社会层面。
              D.对于网络谣言,文章先交代其产生的背景,接着逐层论述不同时代的传播方式,最后提出了解决方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信息传播的直观化、去中心化,受众对海量信息不明真相甚至不问是非,是滋生网络谣言的主要原因。
              B.如果谣言不是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传播,那么可能就不会造成比口耳相传时代大许多的社会轰动效应。
              C.在一个群体中,个体成员往往会受到大多数成员的行为、观点对其施加的压力,从而强化其从众行为。
              D.只要深入探究网络谣言传播背后的网民心理、社会心理,用技术手段屏蔽谣言,就可以避免谣言出现。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魅力之谜    最近的一项研究指出,那些具有超凡魅力的人拥有异常的能力,能够用自己的情绪去影响他人。这项研究是由德国心理学家理冯•威斯曼教授领导的,他是第一个考察情绪感染力和公共领域内的魅力问题的科学家。“魅力是一个难以确切定义的事情,对于某个人是否拥有魅力,我们大家都会有感觉,但是却很难解释出他为什么有魅力。”他说,“研究成果表明,情绪感染起了很大的作用。”
                  一项针对200多名参加以发现科学新人为目的“名望实验室”比赛参赛者的研究证明,那些被认为具有非凡魅力的人,在测评情绪感染力的问卷中都得到了很高的分数,这表明这些人具备用自己的情绪感染其他人的能力。为了搞清楚究竟是什么使得某个人变得很有魅力,研究者要求所有参加“名望实验室”比赛的选手填写一张有13个问题的情感交流测试表,该表用来确定一个人能在多大程度上用自己的情绪感染其他人。该表包含了这样一些问题:当你与别人交谈时,你能否打动他们?你喜欢成为被人注意的中心吗?当你听到优美的舞蹈音乐时,你仍然能不为所动吗?在魅力等级和问题表得分之间显示出了清楚的关系。这表明,那些具有很强魅力的人能够轻易地和不知不觉地将他们自己的情绪状态传递给周围的人。
                  有趣的是,那些在魅力程度和情绪感染测试表上得分高的人,也就是那些在比赛中表现优秀的人。因此,魅力显然是科学沟通方面的一个主要因素。那么,某些人是如何成功地做到用自己的情绪来感染别人的呢?研究者认为,有魅力的人擅长使别人能够拥有和他们一样的感觉,他们能够建立一种情绪气氛,并且多半让人印象深刻,而测试表能帮助人们了解他们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如果你想让自己变得更有魅力,那么不妨尝试一下这些方法:使用开放式的身体姿势--不要让胳膊或腿相互交叉,让你的手远离你的脸,当你说话时,让你的手分开,并且将手掌向上或向前;让人们知道他们很重要,以一种诚恳微笑的思考表情,表现出你喜欢他们身上的某种东西;当你与人谈话时,要不时地点头,拍两下那个人的上臂;不断地改变你说话的语调和语速;要始终保持昂扬乐观的情绪;当你需要制造紧张气氛或强调某个问题时,应该缓慢地放低你的声音。
              (选自《科学时报》)(1)下列不属于“拥有魅力”原因的一项是______
              A.能在测评情绪感染力的问卷中得到高分。
              B.能不知不觉地向周围的人传递自己的情绪状态。
              C.能建立一种情绪气氛,并且多半让人印象深刻。
              D.能用一些科学沟通的方法,使自己更有感染力。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______
              A.具有超凡魅力的人能够用自己的情绪去影响他人,但魅力之谜还不能做出解释。
              B.在测评情绪感染力问卷中得到很高分数的人,具备用自己的情绪感染其他人的能力。
              C.在“名望实验室”比赛中表现优秀的人,擅长使别人能够拥有和他们一样的感觉。
              D.说话抑扬顿挫或在适当的时候缓慢地放低你的声音,会有助于提升你的个人魅力。
              (3)依据原文,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感染别人才能证明一个人拥有魅力,因此,我们不必在意自己在众人面前表现出内心的痛苦或愤怒。
              B.当我们感受到一个人拥有非凡魅力时,这说明他的情绪已经影响了我们,也说明他的情绪感染力较强。
              C.情绪感染力的高低与魅力的高低密切相关,那些从事强调情绪感染力职业的人要比从事其他职业的人更有魅力。
              D.魅力与人的表情有关,只要脸上带着诚恳微笑的思考表情,你就会是一个魅力无限的人。
            • 7.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丝绸之路是民族交流融合的舞台
              “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唐汉风。”古代丝绸之路架起了一座交流物产、连通人心的桥梁,对我国各民族交流融合、对东西方经济文化交往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续写古代丝绸之路的传奇,不仅要看到其对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还要看到其在民族交流融合方面的纽带作用。
                  古代丝绸之路大体有草原道、绿洲道、茶马道以及海上道四条。除了汉族,北方和西北游牧民族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开拓者,他们的马队和骆驼队踏出了一条横贯欧亚大陆的草原丝路。他们的迁徙浪潮、相互交往以及游牧经济特点,使其自然而然地成为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角色。早期月氏、乌孙、匈奴等民族,在开通草原古道、推动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继月氏、乌孙、匈奴等民族之后,鲜卑、柔然、吐谷浑、突厥、吐蕃、回纥、契丹、党项、蒙古等民族,都曾和丝绸之路结下不解之缘,有的一度控制了草原道和绿洲道,成为经营东西方贸易的主角。公元439年,鲜卑建立的北魏政权统一了我国北方,使丝绸之路自汉代以来再度繁荣起来。北魏、西夏占据河西走廊后,吐谷浑控制的“青海道”和吐蕃控制的“青唐道”成为中原和南方通往西域的通道。因此,“青海道”又称“吐谷浑道”,“青唐道”又称“吐蕃道”。再看回纥,其与唐朝绢马贸易换回的绸绢,除了供汗国贵族享用,还通过“草原道”大量转输到西方。“安史之乱”后,吐蕃完全占据了河西走廊及陇右地区,传统的丝绸之路东段受到阻遏,唐朝和西域各国的交往一度绕道回纥居住地。因此,这一时期的草原丝路有“回纥道”之称。“吐谷浑道”“吐蕃道”“回纥道”……丝绸之路上民族交流融合绵延不断,开遍了民族交流融合之花。
                  在肯定我国古代北方和西北游牧民族为丝绸之路的开拓与繁荣作出重要贡献的同时,更要充分认识中原王朝的主体作用。张骞出使西域之后,汉、唐、元、明各朝代为了经营西域,保障丝绸之路畅通,在丝绸之路沿途设置馆舍以提供食宿,建立都护府、都督府、州、县等以加强治理。这些措施对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和安全具有决定性作用。
                  丝绸之路密切了我国古代民族关系,也密切了东西方关系。中原、江南以及巴蜀的名茶不仅输入西方,也输入西域、青藏高原与漠北,饮茶逐渐成为北方与西部民族的习俗。在西夏与宋朝的贸易中,“惟茶最为所欲之物”。同时,西域和中亚、欧洲的物产和文化也传入内地,今天内地随处可见的石榴、葡萄、胡葱、胡萝卜、大蒜、菠菜、芫荽、苜蓿,都是汉朝时从西域传入内地的。到了唐朝,丝绸之路的东端终点长安、洛阳成为西域文化的荟萃之地,上至宫廷、下至百姓无不受西域文化的影响,穿胡服、习胡俗、食胡饼、听胡音成为时尚。在唐朝著名的十部乐中,西域音乐就占五部。到了宋朝,中国的茶叶和丝绸被大量贩运到西方,西方的乳香、硇砂、玉石、珊瑚、玛瑙、琥珀、琉璃等被大量转售到中国。元朝时,中西交通空前畅通,中国的雕版与活字印刷术、火药等通过丝绸之路传到欧洲,欧洲和阿拉伯的天文、数学、医药、建筑等科学技术也传入中国。
                  中华民族是诸多民族相互接触、融合形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毫无疑问,在这个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中,丝绸之路是重要的沟通渠道与交流舞台。丝绸之路像一条纽带,联结着农耕文明和草原文明,联结着内地汉族人民与边疆少数民族人民。未来,“一带一路”延伸之处必将是人文交流活跃之地,它不仅会继续描绘我国各民族交流融合五彩斑斓的画卷,还会进一步架起东西方各民族交流交往的桥梁。                       
              (节选自2017年3月8日人民网)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古代丝绸之路大体有草原道、绿洲道、茶马道、以及海上道四条,是东西方之间的一座交流物产、连通人心的桥梁。
              B、古代丝绸之路不仅对沿路各民族经济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在各民族交流融合方面也起到了联结纽带作用。
              C、游牧民族和汉族共同开拓了丝绸之路,无数的马队和骆驼队踏出了一条横贯欧亚大陆的草原丝路。
              D、为了推动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之间的交流,早起月氏、乌孙、匈奴等民族在开通草原丝路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许多游牧民族都曾和丝绸之路结下了不解之缘,甚至因为控制了草原道和绿洲道,成为经营东西方贸易的主角。
              B、控制了草原道的游牧民族,在与中原王朝交易时换回绸绢,除了供本国贵族享用外,还将其大量传输到西方。
              C、汉代开启的丝绸之路在后世并非总是畅通无阻,它既遇到过衰败和阻遏,也曾经经历过再度的繁荣和兴盛。
              D、丝绸之路的开拓以及之后的繁荣,离不开沿途各民族的共同努力,但其中发挥主要作用的还是中原王朝。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______  
              A、中原王朝在丝绸之路沿途设置馆舍提供食宿,建立州府等加强治理,就是为了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
              B、丝绸之路促进了我国古代各民族之间甚至东西方之间的交流,这种交流不局限于物质方面,还有文化和思想。
              C、丝绸之路是民族沟通的渠道与交流的舞台,它使诸多民族相互接触、融合,并进而形成了多元统一体的中华民族。
              D、“一带一路”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延续,它不但描绘出各民族交流融合的画卷,还将架起东西方交流交往的桥梁。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明清时代农业依然是社会经济的第一基础,农业人口依然是帝制国家统治的基本对象,所以“重农抑商”的言论与政策表现都依然存在,在某些特定语境下甚至表达得很激烈。但是“农商皆本”的言论已经表达得很清晰,并且愈来愈成为朝野共识,“利商”、“惠商”而非“抑商”,成为国家政策的基调。
                  明朝初年,曾颁布一系列与商业相关的政策,其中有被误读为抑制商业政策者。如洪武十八年(1385年),朱元璋曾谕户部:“朕思足食在于禁末作,足衣在于禁华靡。尔宜申明天下庶民各守其业,不许游食。”明代“游食”,并不等于经商,“庶民各守其业”包括商人继续经商,并非禁止人们经商。其他如初入商业者需有一定规模的资本,坐贾需在营业地占籍等政策,都是从稳定社会成员职业、地域性征,从而稳定社会秩序角度出发的政策,具有抑制商业的实际作用,但并非以抑制商业为最终目标。其次,明初商税并不沉重,大致三十税一,同时对军民婚丧嫁娶所用物品及舟车丝布之类免税。明中期以后,商税名目增多,收税机构增设,税率也有所提高。不过,万历中期矿监税使四出,盘剥商民现象,是出自皇权滥用,并不体现明代基本政策,所以遭到朝野一致反对,并在万历帝死去后立即终止,故在将万历皇帝派出矿监税使作为明朝抑商证据的时候,要注意其复杂性。通明一代,商税趋于由轻到重,但商税总额与社会商业总规模相比,仍然处于较低水平。而且,万历初将“一条鞭法”推行全国,赋税负担更大程度地落实在土地上面,使得一些富商大贾以“无田而免差”,规避大量赋税负担。
                  相对于商业规模,明代商业税率偏低而非偏高。这种情况,一方面表示明朝政府财税观念仍然盘桓在农本经验之中,没有调整明白;另一方面表示明朝政府并无意于通过高税收压制商业,使之难以发展。清朝人口大幅度增加,商业规模也较明代更为庞大,而且朝廷随着商业税收增加而日益看重商业税收在政府财政中的地位,相应管理制度也从涣散仅取其大意转向精细严格。
                  明清外贸政策,曾经多受诟病,被一些学者视为“闭关锁国”。然而近年大量研究表明,此种认识,夸大了该时期的封闭性。综合官方、民间、海路、陆路贸易趋势,并考虑到明清时代前所未有的全球贸易对中外经济往来的影响,应视为“有限开放”更为贴切。 
              (选自《明清商业与帝制体系关系论纲》,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 明清时代农业是社会经济的第一基础,但“重商”的呼声已高过“重农”。
              B. 明初的一些政策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商业的发展,但是这并不是统治者的本意。
              C. 明中期以后,商税加重,万历中期,盘剥商民现象更是抑制了商业的发展。
              D. 清朝商业管理变得精细严格,取决于商业规模扩大后其财政地位提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文章按时间顺序,主要论述了从明到清,政府对商业发展的政策、态度。
              B.文中引用朱元璋的话,表明明初一些所谓的“抑商”政策纯属人们的误读。
              C.文章先总领全文,然后具体评析明清商业政策,最后批评明清外贸政策。
              D.文章末段提出的观点新颖:明清并非“闭关锁国”,而是“有限开放”。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 明清利商、惠商成为国家政策的基调,是因为“农商皆本”越来越成为朝野共识。
              B. 明政府财税观念仍未摆脱农本经验,无意以重税压制商业,故商业税率偏低。
              C. 万历初,赋税负担主要落在土地上,表明明政府对农民的压迫非常深重。
              D. 闭关锁国忽略了明清外贸的开放性,实际上明清外贸还是受到了全球贸易的影响。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无论是阅读或是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比如说“烟”,它的直指的意义见过燃烧体冒烟的人都会明白。只是它的联想的意义远离不易捉摸,它可以联想到燃烧弹,鸦片烟榻,庙里焚香,“一川烟水”“杨柳万条烟”“烟光凝而暮山紫”“蓝田日暖玉生烟”--种种境界。直指的意义载在字典,有如月轮,明显而确实;联想的意义是文字在历史过程上所累积的种种关系。有如轮外月晕,晕外霞光。其浓淡大小随人随时随地而各各不同,变化莫测。科学的文字越限于直指的意义就越精确,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尤其是在诗方面。直指的意义易用,联想的意义却难用,因为前者是固定的后者是游离的,前者偏于类型后者偏于个性。既是游离的个别的他就不易控制。而且它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义含糊甚至支离。比如说苏东坡的“惠山烹小龙团”诗里三四两句“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天上小团月”是由“小龙团”茶联想起来的,如果你不知道这个关联,原文就简直不通。如果你不了解明月照着泉水和清茶泡在泉水里那一点共同的情沁肺腑的意味,也就失去原文的妙处。这两句诗的妙处就在不即不离若隐若约之中。它比用“惠山泉水泡小龙团茶”一句话来得较丰富,也来得较含混有蕴藉。难处就在于含混中显得丰富,由“独携小龙团,来试惠山泉”变成“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这是点铁成金,文学之所以为文学就在这一点生发上面。
                  这是一个善用联想意义的例子,联想意义也是最易误用而生流弊。联想起于习惯,习惯老是喜欢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最大,一人走过人人就都跟着走,越走就越平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字被人用得太滥也是如此。从前作诗文的人都依*“文料触机”,“幼学琼林”“事类统编”之类书籍。要找词藻典故,都到那里去乞灵。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西施”,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叙离别不外“柳岸灞桥,做买卖都有“端木遗风”,到现在用铅字排印数籍还是“付梓”“杀青”。象这样例子举不胜举。他们是从前人所谓“套语”,我们所谓“滥调”。一件事物发生时立即使你联想到一些套语滥调,而你也就安于套语滥调,毫不斟酌地使用它们,并且自鸣得意。这就是近代文艺心理学家所说的“套版反应”。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老是倾向于套板反应,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因为就作者说,“套版反应”和创造的动机是仇敌;就读者说,它引不起新鲜而真切的情趣。一个作者在用字用词上离不掉“套版反应”,在运思布局上面,甚至在整个人生态度方面也就难免如此。不过习惯力量的深度常非我们的意料所及。沿着习惯去做总比新创更省力,人生来有惰性。常使我们不知不觉的一滑就滑到“套板反应”里去。你如果随便在报章杂志或是尺牍宣言里面挑一段文章来分析,你就会发现那里面的思想情感和语言大半都由“套板反应”起来的。韩愈谈他自己做古文“惟陈言之务去”。这是一句最紧要的教训。语言跟着思维情感走,你不肯用俗滥的语言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滥的思想情感;你遇事就会朝深一层去想,你的文章也就是真正是“作”出来的,不致落入下乘。
              (朱光潜《咬文嚼字》节选)(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烟”的直指的意义见过燃烧体冒烟的人都会明白,但它的联想的意义迷离不能捉摸。
              B.科学的文字越限于直指的意义就越精确,文学的文字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尤其诗方面。
              C.从前作诗文的人倚靠《文料触机》《幼学琼林》《事类统编》之类书籍就能作出好诗来。
              D.因为直指的意义是固定的,联想的意义是游离的,所以前者易用,后者却难用。
              (2)下面对“套板反应”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人们在写文章时不加斟酌地使用一些套语滥调就是所谓的“套板反应”,它是创造动机的仇敌。
              B.“套板反应”不只是用字用词的问题,它还会影响到文章的运思布局,甚至一个人的人生态度。
              C.报章杂志、尺牍宣言里的思想感情和语言都由“套板反应”起来的,引不起读者新鲜而真切的情趣。
              D.克服写作时的“套板反应”要“唯陈言之务去”,不用俗滥的语言,也就不会用俗滥的思想情感。
              (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文中运用例证法分析,如果月轮是直指的意义,那么轮外月晕、晕外霞光是联想的意义。
              B.“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之所以妙,就在于它巧妙的使用了文字联想的意义。
              C.现在用铅字排印书籍还是“付样”“杀青”,阐述联想意义也最易误用面生流弊,形成“套板反应”。
              D.文章运用正反对比分析对文字联想意义的使用,有善用和误用两种效果截然不同的情况。
            •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网络文艺评论重“网感”更要重“美感”
              胡一峰
                  ①2017年,被视为网络文艺回归理性、走向规范的分水岭。如果说此前网络文艺的发展态势是“网络”裹挟着“文艺”狂飙突进,今年开始网络文艺将进入“文艺”再塑“网络”精耕细作的新阶段。与此相对的是,网络文艺评论却稍显逊色,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创作者和评论者普遍更关注、重视“网感”。“网感”有时却被等同于“颜值”“恶搞”“炒作”等,如果重“网感”轻“美感”甚至以“网感”取消“美感”,评论就会陷入以点击率论成败、以市场份额论英雄、以“点赞”“吐槽”论优劣的误区。
                  ②文艺的永恒追求是真善美。人们希望从文艺中获得美的享受,从而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美感是衡量文艺作品极为重要的尺度,也是文艺评价应秉持的基本标准。因此,网络文艺评论仅重视“网感”不够,还应捕捉并发掘“美感”,探究“网感”和“美感”相互作用的机制。
                  ③每当一种新兴艺术走向成熟,其从业群体渐趋壮大,总会伴随着文艺评论家的群体“分裂”和新生。当年电影批评摆脱“文学式评论”争论和“影评人”共同体的群体自觉,都是很好的例证。网络文艺评论已经走到类似的关口,而网络文艺评论家这一新“身份”的真正确立,除了对“网感”捕捉之外,更重要的还在于把握网络文艺的“美感”,并作学理化阐发。
                  ④网络文艺的纵深发展,进一步显露出与传统文艺的差别,而且按照自己的逻辑发生着内部细分,新的艺术样态也不断涌现,这使其复杂性大大加强。与此相应的则是网络文艺“美感”的动态变化。在视频网站或数字博物馆欣赏、消费、品评艺术获得的美感与在电影院里、电视机前或博物馆中也是不一样的,“进入”网络游戏所营造的互动空间得到的感受,与坐在电脑屏幕前观看影视作品更是有很大差别。
                  ⑤因此,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美学或艺术理论评论家,面对网络文艺大家族特别是其新生代成员时,理论手段和概念工具的缺失就会清晰地凸现出来。而随着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发达,可以预见,文艺对感官的触动还将迎来一场全新的变革,一种前所未有因而也很难套用现成理论加以阐释的美感体验也将来临。这些都在呼唤一种新的美学,要求网络文艺评论不但要深入研究互联网对人的认知、心理、情绪以及真假、美丑、善恶等价值判断的影响,而且要探究这种影响发生的机制,在此基础上追踪美感在网络文艺语境下产生和变化的轨迹,进而阐明网络文艺重塑美感体验的内在机理。
                  ⑥网络文艺将迎来持续发展的浪潮,作为新时代网络文艺评论家应该“网感”“美感”两手抓,既像一个听风者敏锐捕捉兴起于网络的审美新风尚,又像一个严谨的地质学家,揭示网络文艺这座文化新矿的构造,从而为网络文艺的健康发展打开一片更广阔的空间。
              (选自2018年3月23日《人民日报》,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当前,网络文艺正在回归理性、走向规范,步入精耕细作的新阶段,这意味着一度丧失文艺本质的网络文艺将重返文艺阵营,重塑美感形象。
              B.网络文艺创作者过度看重网感,对网感存有错误认知,甚至以此“绑架”评论者,这是网络文艺评论发展逊色于网络文艺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C.真正成熟的网络文艺评论要求文艺评论家既要对“网感”有精准的把握,更要善于提炼和把握网络文艺带给人的独特审美体验。
              D.网络文艺美感的表现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在数字博物馆欣赏艺术,在电影院里观看影视作品所获得的独特美感就是它的具体呈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第①段从网络文艺及网络文艺评论的现状写起,指出了后者的发展滞后于前者,点明了二者发展不同步的主要原因。
              B.第②段强调了美感在文艺及文艺评论中的重要地位,从正面提出了网络文艺评论要重网感、更要重美感的中心观点。
              C.第③④段由一般到具体,采用类比论证、对比论证及比喻论证的方法,进一步强化了美感在网络文艺及其评论中的地位。
              D.第⑤⑥段展望了网络文艺未来的发展前景,对网络文艺评论家的努力方向提出了具体要求,并揭示了其工作的重要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网感是网络文艺在生产、传播和接受时与“网生代”心理产生共振时表现出来的特性,准确捕捉了网感,也就等于把握了网络文艺的美感。
              B.能否使人们获得美的享受,是衡量网络文艺作品极为重要的尺度:准确把握、深入挖掘网络文艺的美感,是网络文艺评价应秉持的基本标准。
              C.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的推动下,新的网络文艺样态会不断涌现,美感体验将更加丰富,传统的文艺形式终将被网络文艺所取代。
              D.如果网络文艺评论家能够清晰地阐明网络文艺重塑美感体验的内在机理、弥补并完善其理论手段和理论工具,网络文艺的繁荣成熟则指日可待。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