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各句文学常识中,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明代散文家归有光的《项脊轩志》中提到的“归宁”,指女子出嫁;“归”是指出嫁的女子回娘家看望父母
              B.元杂剧指元代盛行的北曲杂剧.从结构上说,一般是-本四折;从内容上说,主要由曲词、宾白、科范三部分组成
              C.朔,农历每月的第一天;望,农历每月的十五;晦,指农历每月的三十,即最后一天
              D.禊,一种古代的风俗祭祀.古人一直于农历三月三,游于水滨,举行祭祀、淋浴、采兰等活动,以消除不祥
            • 2.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指南录后序》是文天祥为自己的诗集《指南录》写的序文,诗集命名为《指南录》,取“…,不指南方不肯休”的句意.作者已经为诗集写了《自序》,故本篇称为“后序”,也称“跋”
              B.《七录斋集》是明代文学家张溥的诗文集.张溥,崇祯四年进士,天启年间曾在家乡组织“应社”,崇祯时组织“复社”,批评朝政
              C.《品质》作者高尔斯华绥,英国作家,获1932年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有《福尔赛世家》
              D.《拿来主义》的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1918年他第一次以“鲁迅”的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 3. 下列各项文学常识正确的是(  )( 3分 )
              A.老舍,本名舒庆春,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戏剧家,著有短篇小说《牛天赐传》、《骆驼祥子》等,长篇小说《赶集》等
              B.郁达夫,原名郁文,字达夫,幼名阿凤,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沉沦》、小说《迟桂花》,诗歌《致橡树》等
              C.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中国南宋文豪,“唐宋八大家”之一
              D.韩愈,字退之,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卒谥文,世称韩文公.唐代文学家,与柳宗元共同倡导中国唐代古文运动
            • 4. 下列对课文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愈是唐朝古文运动的领袖人物.《祭十二郎文》把抒情与叙事结合在一起,联系家庭、身世和生活琐事,反复抒写他对亡侄的无限哀痛之情,被誉为祭文中的千年绝调
              B.《种树郭橐驼传》一文巧妙地给郭橐驼立传,通过橐驼介绍养树的经验,再“移之官理”,揭露了统治者的苛政繁令对百姓的骚扰侵害,提出让百姓安居乐业的主张
              C.《后赤壁赋》中化鹤的描写是虚幻的构思,反映出作者欲超尘出世、摆脱尘世烦恼的幻想,表明作者内心面对前途、理想、抱负的迷茫,希望在儒家思想中寻求解脱
              D.《秋声赋》写秋以立意新颖著称,欧阳修选择了新的角度入手,虽然承袭了写秋天肃杀萧条的传统,但却烘托出人事忧劳更甚于秋的肃杀这一主题
            • 5. 根据语境,在空格内填写短语.
                  荆轲处变不惊,无私无畏,发图见匕刺秦王;樊哙拥盾闯帐,    ,披肝沥胆    .两位勇士的壮举都成为历史的佳话.
            • 6. 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子》是春秋中期思想家庄周及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所著,包括内篇、外篇与杂篇,其《逍遥游》中有“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的句子,其中“晦”指阴历每月初一,“朔”指阴历月末最后一天
              B.《荀子》是战国末期继孔孟之后的儒学大师荀况所作,一小部分出自其弟子之手.《劝学》是其中的一篇,主要阐述了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方法和态度
              C.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时期著名的田园诗人,他的代表作有《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等,《归去来兮辞》一文表达了他辞仕归隐的决心
              D.鲁迅在小说《铸剑》中将古代传说旧材新用,推陈出新,表达了自己的战斗意志、复仇理念和寂寞的情绪.此篇收录在历史故事短篇小说集《故事新编》
            • 7.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和“楚辞”分别是我国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诗圣”杜甫写了大量有现实主义特色的作品,而“诗仙”李白则是浪漫主义的杰出代表
              B.“杂剧”是元代流行的戏曲,代表作有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牡丹亭》;“传奇”是明清时的戏曲,代表作有汤显祖的《西厢记》、孔尚任的《桃花扇》
              C.法国的巴尔扎克创作了总标题为《人间喜剧》的一系列小说,其中有《欧也妮•葛朗台》等;英国的剧作家莎士比亚也是位诗人,他推动了十四行诗的发展
              D.法国诗人波德莱尔开启了现代主义的先河,他的作品《应和》被称作“象征派的宪章”;而爱尔兰诗人叶芝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重要诗作有《当你老了》
            • 8. 文学名著阅读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公孙瓒战败,吕布举画戟要刺.一旁的张飞挺丈八蛇矛上阵来战吕布.接着关羽舞着青龙偃月刀来夹攻.两人仍战不倒吕布.这时刘备来助战.三人围住吕布转灯儿般厮杀.最后吕布乘胜退兵,刘、关、张紧追至虎牢关下.
              B.孙坚私藏玉玺离开,袁绍大怒,派人送信给荆州刺史刘表,让他半路上截击孙坚.刘表派兵截击孙坚,孙坚在众将保护下,杀出重围,回到江东,从此孙坚与刘表结怨.后来孙坚起兵攻打荆州,结果中计,死于刘表军士乱石、飞箭之下,年止三十七岁.
              C.袁绍起兵讨伐曹操,令陈琳起草檄文,文中历数了曹操的罪状,把曹操写得一无是处,连曹操的祖宗三代也被奚落了一番,号召各州兵马起来反曹.时逢曹操患头风,陈琳起草的讨曹檄文使得曹操发汗而病愈.
              D.曹操设计围关公于土山,并使张辽前往劝降.关公提出三个条件:一是只降汉帝不降曹操,二是必须供奉刘备的两位夫人,三是一旦有了刘备的消息,马上辞去.曹操答应了,关羽告甘、糜二夫人后暂投曹操.曹操待关公不薄,赠送关公锦战袍,关公送曹操赤兔马以还礼.
              E.徐州太守陶谦向北海太守孔融求援.孔融部队正要出发,一支起义的黄巾军来借粮食,孔融不肯,黄巾军便把北海城四面围住.孔融派太史慈星夜求见刘备,刘备收到信件后同关羽、张飞点精兵三千,往北海郡进发.关羽斩黄巾军余党首领管亥于马下.太史慈、张飞、刘备驱兵掩杀,城上孔融也驱兵出城,两下夹攻,余党溃散,解了北海之围.
            • 9. 下列对《三国演义》的叙述中,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为了除掉董卓,司徒王允巧使连环计,让董卓和吕布为了争夺歌伎貂蝉而发生冲突.他先是把貂蝉作为歌伎献给董卓,几天后,又将吕布请到家中,把歌伎貂蝉作为义女许给吕布为妾.吕布在董卓府中见到貂蝉,以为是董卓夺了自己所爱,心中顿生嫌怨.
              B.袁绍在官渡被曹操打败后,逃回冀州,袁绍的两个儿子袁熙.袁谭以及外甥高干领兵前来助战,于是袁绍重整人马,来战曹操,曹操采用“十里埋伏”之计,又绝自己部队的后路,曹军士兵置死地而后生,勇猛作战,在仓亭再次击败袁绍.袁绍两次兵败,不由气病交加,后又得知儿子袁尚战败,吐血而亡.
              关羽得知刘备的下落,当即将官印吊于屋中,并留下书信,带上嫂嫂,不辞而别,奔向刘备.路经东岭关.洛阳城.沂水关.荣阳城.黄河渡口,因为未得到曹操的文书,各关隘的守将皆不放行,关羽迫不得已斩了曹操的六员大将,连闯五道关口.
              C.关羽得知刘备的下落,当即将官印吊于屋中,并留下书信,带上嫂嫂,不辞而别,奔向刘备.路经东岭关.洛阳城.沂水关.荣阳城.黄河渡口,因为未得到曹操的文书,各关隘的守将皆不放行,关羽迫不得已斩了曹操的六员大将,连闯五道关口.
              D.刘备寄于曹操篱下,以在后院种菜来掩人耳目一日,曹操派人来请刘备去喝酒,坐饮畅谈.曹操问刘备天下谁是英雄,刘备答的很多人的名字,曹操只是摇头.曹操说:“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备闻言吃一大惊,匙箸掉落在地.此时雷声大作,刘备借雷声掩饰自己的吃惊.
              E.华雄被关羽斩了之后,吕布亲自出马,无人能敌.关羽冲出和他交锋50多回合不分胜负,张飞上来夹攻,30回合战不倒吕布.刘备也上来助战,三英战吕布,打得非常激烈.吕布虚刺刘备一戟便败退.
            • 10. 下列有关汉字及对联的说法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现在一般认为最古老的汉字是出现在商代的一种刻在龟甲兽骨上的“甲骨文”
              B.对联,也叫楹联.对子等,是由骈文和律诗的形式演变而成,形成于唐宋,盛行于明清
              C.对联由上联和下联组合而成,字数多少无定规,但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对联无论长短,上联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平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
              D.对联张贴时,要按照传统习惯,上联在右边,下联在左边,左右以面对欣赏者为分别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