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韦嗣立,字延构,与承庆异母。少,母遇承庆严,每笞,辄解衣求代,母不听,即遣奴自捶,母感寤,为均爱。,累调双流令,政为二川最。承庆解凤阁舍人,武后召嗣立谓曰:“尔父尝称二子忠且孝,堪事朕。比兄弟称职,如而父言。今使卿兄弟自相代。”即拜凤阁舍人。
                  时学校废,刑滥及善人,乃上书极陈:“永淳后,庠序隳散,胄子衰缺,儒学之官轻,章句之选弛。贵阀后生以侥幸升,寒族平流以替业去。垂拱间,仕入弥多,公行私谒,选补逾滥;不闻,猛暴相夸。陛下诚下明诏,追三馆生徒,敕王公以下子弟一入太学,尊尚师儒,发扬劝奖,海内知响。 然后审慎铨选,各呈所能,以之临人,则官 无旷,民乐业矣。”
                  长安中,拜凤阁侍郎、同风阁鸾台平章事。时州县非其人,后以为忧。李峤、唐休璟曰:“今朝廷重内官,轻外职,每除,皆诉不行,非过累不得遣。请选台阁贤者分典大州,自近臣始。”后曰:“谁为朕行?”嗣立曰:“内典机要,非臣所堪,请先行 以示群臣。”后悦,以本官检校汴州刺史,由是左肃政大夫杨再思等十八人悉补外。
                  嗣立与韦后属疏,帝特诏附属籍,顾待甚渥。营别第骊山鹦鹉谷帝临幸命从官赋诗 制序冠篇赐况优备因封嗣立逍遥公名所居曰清虚原幽栖谷。出为许州刺史,以定策立睿宗,赐封百户,徙汝州。
              开元中卒,年六十六,赠兵部尚书,谥曰孝。
              (《新唐书•韦嗣立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营别第骊山鹦鹉谷/帝临幸/命从官赋诗/制序冠篇/赐况优备/因封嗣立逍遥公/名所居曰清虚原幽栖谷
              B.营别第骊山鹦鹉谷/帝临幸/命从官赋诗制序/冠篇/赐况优备/因封嗣立逍遥公/名所居曰清虚原幽栖谷
              C.营别第骊山鹦鹉谷/帝临幸/命从官赋诗/制序冠篇/赐况优备/因封嗣立逍遥公名所居/曰清虚原幽栖谷
              D.营别第骊山鹦鹉谷/帝临幸/命从官赋诗制序/冠篇/赐况优备/因封嗣立逍遥公名所居/曰清虚原幽栖谷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友悌,指兄弟相友爱。“申之以孝悌之义”中的“悌”指兄长爱护弟弟。
              B.第进士,即考中进士。没考中称为落第。第,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
              C.经术,指经学,是解释儒家经典字面意义、阐明其蕴含义理的学问。
              D.牧守,守护,治理。后用来指州郡的长官,州官称牧,郡官称守。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韦嗣立心地善良。韦嗣立与韦承庆是同父异母兄弟,嗣立生母常责罚韦承庆,嗣立请求代承庆受罚,终于感化母亲。
              B.韦嗣立政绩卓著。韦嗣立任双流令,政绩在二川地区最为优秀;武则天赞扬了嗣立的能力,让他接替兄长的官职。
              C.韦嗣立针砭时弊。当时教育废弛,士子求官公然请托,韦嗣立谏言令王公以下的子弟全都进入太学,提倡重视儒学。
              D.韦立为国分忧。很多人都不愿出京做官,皇帝心忧,韦嗣立以才能有限不堪 执内为由,与十八京官主动请求外调。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然后审慎铨选,各呈所能,以之临人,则官无旷,民乐业矣。
              ②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王羲之《兰亭集序》)
            • 2.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革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讯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余与四人火以人 拥:持,拿。
              B.于是余有 叹:叹惜。
              C.夫以近则游者众 夷:平坦。
              D.不得夫游之乐也 极:尽情享受
              (2)下列有关文学知识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作者王安石,北宋人,字临川,号半山,有《临川先生文集》,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B.地理中的“阴”与“阳”。古代称山的南面或水的南岸为“阳”,称山的北面或水的北岸为“阴”。
              C.古人称谓一般不直呼其名,而可称籍贯、字号、官名、排行等,如“庐陵萧君圭君玉”就含有籍贯、姓氏、官名和字。
              D.古人之所谓“浮图”和“庐冢”即为和尚和寺院。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本文是一篇游记,但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不重山川风物之美的描写和景物的叙述,或者寄托某种情致怀抱,而重在借景生论,因事说理。以说理为目的,记游的内容只是说理的材料和依据。
              B.用“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比喻人生的最高境界,但这种境界“人之所罕至”,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达到的怎样才能达到。有力(不断的艰苦努力)、有物(一定的物质条件)的人才能到达。
              C.文章两部分之间使用了过渡句“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开启下文,第三段第一句“于是余有叹焉”,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使文章前后衔接,过渡自然。
              D.作者从第一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联想到“古书之不存”,从“音谬”联想到“谬其传”的情况不可“胜道”,自然地得出治学必须“深思慎取”的结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②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 3.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王结,字仪伯,易州定兴人。结生而聪颖,读书数行俱下,终身不忘。尝从董朴受经,年二十余,游京师,上执政书,陈时政八事,宰相不能尽用之。时仁宗在潜邸,或荐结充宿卫,乃集历代君臣行事善恶可为鉴戒者,日陈于前,仁宗嘉纳焉。大德十一年,以结为典牧太监,近侍以进,结言:“昔唐庄宗好此,卒致祸败,殿下方育德春宫,视听宜谨。”仁宗优纳之。
                  出为顺德路总管,教民务农兴学、孝亲弟长、戢奸禁暴。属邑巨鹿沙河有唐魏征、宋璟墓,乃祠二公于学,表其言论风旨,以厉多士。改东昌路,境有黄河故道,而会通堤遏其下流,夏月潦水,坏民麦禾。结疏为斗门以泄之,民获耕治之利。至治二年,参议中书省事。时拜住为丞相结言为相之道当正己以正君正君以正天下除恶不可犹豫犹豫恐生它变服用不可奢僭奢僭则害及于身丞相是其言。未几,除吏部尚书,荐名士宋本、韩镛等十余人。
                  泰定元年春,进士,以结充读卷官。迁集贤侍读学士、中奉大夫。是岁,诏结知经筵,扈从上都。结援引古训,证时政之失,冀帝有所感悟。闻之,亦召结等进讲,结以故事辞。
                  元统元年,中宫命僧尼于慈福殿作佛事,已而殿灾,结言僧尼亵渎,当坐罪。左丞相疾革,家人请释重囚禳之,结极陈其不可。先时,有罪者,北人则徙广海,南人则徙辽东,去家万里,往往道死。结请更其法,移乡者止千里外,改过听还其乡,因著为令。至元元年,诏复入翰林,养疾不能应诏。二年正月二十八日卒,年六十有二。
              (节选自《元史•列传六十五》)(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时拜住为丞相/结言为相之道/当正己以正君/正君以正天下/除恶不可犹豫/犹豫恐生/它变服用/不可奢僭/奢僭则害及于身/丞相是其言/
              B.时拜住为丞相/结言为相之道/当正己以正君/正君以正天下/除恶不可犹豫/犹豫恐生/它变服用/不可奢僭/奢僭则害/及于身丞相是其言/
              C.时拜住为丞相/结言/为相之道当正己/以正君/正君以正天下/除恶不可犹豫/犹豫恐生它变/服用不可奢僭/奢僭则害/及于身丞相是其言/
              D.时拜住为丞相/结言/为相之道/当正己以正君/正君以正天下/除恶不可犹豫/犹豫恐生它变/服用不可奢僭/奢僭则害及于身/丞相是其言/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太史,官职名。史官之长,秦称太史令,汉属太常,魏晋以后太史仅掌管推算历法。
              B.俳优,古代以乐舞谐戏为业的艺人,其表演以科诨为特色,兼音乐、戏剧、歌舞。
              C.廷试,又称殿试,科举制度中皇帝对会试录取的举人在殿廷上亲发策问的考试。
              D.中宫,秦汉以后王后演变成皇后,则用来称皇后居住的宫室,或称皇后本身。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王结自幼聪颖,过目不忘。他曾跟随太史董朴学习经书。二十多岁时,游学京师时,向宰相尚书陈述了有关时政的八件事务,但未被全部采用。
              B.王结借古讽今,直言劝谏。大德十一年担任典牧太监时,曾经劝谏仁宗莫学当年唐庄宗宠幸艺人而招来祸败,宜视听谨慎,仁宗高兴地接受了意见。
              C.王结为官注重教化,为民解忧。在学校修魏征、宋璟墓二公祠,表彰他们的言论风度,以此劝勉士人。在东昌路时疏通会通堤河道,使百姓获耕种之利。
              D.王结为官公正,为人宽厚。元统元年,僧尼受命在慈福殿做佛事,不久殿中起火,王结说僧尼虽轻慢,但可以免罪;还请求更改关于流放囚犯的法令。
              (4)把下列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或荐结充宿卫,乃集历代君臣行事善恶可为鉴戒者,日陈于前,仁宗嘉纳焉。
              ②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苏洵《六国论》)
            • 4.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张蒲,玄则,河内修武人,本名谟,后改为蒲。汉太尉延之后。父攀,慕容垂御史中丞、兵部尚书,以清方称。蒲少有父风,颇涉文史,以端谨见知,为慕容宝阳平、河间二郡太守,尚书左丞。太祖定中山,宝之官司叙用者,多降品秩。既素闻蒲名,仍为尚书左丞。天兴中,以蒲清谨方正,迁东部大人。后拜太中大夫。太宗即位,为内都大官,赐爵泰昌子,参决庶狱,私谒不行,号为公正。
                 初,丁零翟猛雀驱逼吏民入白涧山,谋为大逆。诏蒲与冀州刺史长孙道生等往讨。道生等以大兵击之,蒲曰:“良民所以从猛雀者,非乐乱而为,皆逼凶威,强服之耳。今若直以大军临之吏民虽欲返善其道无由又惧诛夷必并势而距官军然后入山恃阻诳惑愚民。其变未易图也。 不如先遣使喻之,使民不与猛雀同谋者无坐,则民必喜而俱降矣。”道生甚以为然,具以奏 闻。太宗诏蒲军前慰喻。乃下数千家,还其本属,蒲皆安集之。猛雀与亲党百余人奔逃。蒲与 道生等追斩猛雀首,送京师。
                  后刘裕寇窃河表,以蒲为南中郎将、南蛮校尉,隶平南大将军长孙嵩往御之。裕入长安,乃还。后改为寿张子,与安平公叔孙建将兵自平原东渡,徇下刘义符青兗诸郡。诏加陈兵将军、济州刺史。又与建攻青州,不克而还。
                  世祖即位,以蒲清贫,妻子衣食不给,乃出为相州刺史。扶弱抑强,进善黜恶,教化大行。始光三年于州,年七十二。吏民痛惜之。 蒲在谋臣之列,屡出为将,朝廷清论,常为称首。赠平东将军、广平公,谥曰文恭。
              (节选自《魏书•张蒲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今若直以大军临之/吏民虽欲返善/其道无由/又惧诛/夷必并势而距官军/然后入山恃阻/诳惑愚民
              B.今若直以大军临之/吏民虽欲返善/其道无由/又惧诛夷/必并势而距官军/然后入山恃阻/诳惑愚民
              C.今若直以大军临之吏民/虽欲返善/其道无由/又惧诛夷/必并势而距官军/然后入山恃阻/诳惑愚民
              D.今若直以大军临之吏民/虽欲返善/其道无由/又惧诛/夷必并势而距官军/然后入山恃阻/诳惑愚民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字:是对名的解释或补充,对名有表述、阐明的作用,因此又称作“表字”。
              B.拜:授予官职。古代表示官职任命的词语还有除、举、封等,表示官职提升的词有擢、拔等。
              C.泰常:年号,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新皇帝登基常常创立新的年号,称作“建元”。
              D.卒:古代称大夫的死。古代帝王和王后死叫“崩”,古代诸侯王死叫“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张蒲颇有声名,屡获任用。太祖平定中山之后,早就听说了张蒲的名声,仍旧任命他为尚书左丞,太宗即位后也任用了他。
              B.张蒲出谋献策,平定了翟猛雀叛乱。张蒲认为百姓跟从翟猛雀是被威胁逼迫的,于是向皇上报告请求采用安抚之策并被采纳。
              C.张蒲多次带兵作战。张蒲曾跟随平南大将军长孙嵩抵御刘裕,还与安平公叔孙建率领军队攻下刘义符青、兗等郡。
              D.张蒲治理有方。张蒲出任相州刺史时,扶弱抑强,选拔任用善人罢黜奸恶,他的去世让吏民痛心惋惜。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不如先遣使喻之,使民不与猛雀同谋者无坐,则民必喜而俱降矣。
              ②蒲在谋臣之列,屡出为将,朝廷清论,常为称首。
            •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寄欧阳舍人书
              [宋]曾巩
                  巩顿首再拜,舍人先生:
                  去秋人还,蒙赐书及所撰先大父墓碑铭,反复观诵,感与惭并。
                  夫铭志之著于世,义近于史,亦有与史异者。盖史之于善恶无所不书,而铭者,盖古之人有功德、材行、志义之美者,惧后世之不知,则必铭而见之,或纳于庙,或存于墓,一也。苟其人恶,则于铭乎何有?此其所以与史异也。其辞之作,所以使死者无有所憾,生者得致其。而善人喜于见传,则勇于自立;恶人无有所纪,则以愧而惧。至于通材达识,义烈节士,嘉言善状,皆见于篇,则足为后。警劝之道,非近乎史,其将安近?
                  及世之衰,为人之子孙者,一欲褒扬其亲,而不本乎理。故虽恶人,皆务勒铭以夸后世。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为,又其子孙之所请也,书其恶焉,则人情之所不得,于是乎铭始不实。后之作铭者,常观其人。 苟托之非人,则书之非公与是,则不足以行世而传后。故千百年来,公卿大夫至于里巷之士,莫不有铭,而传者盖少。其故非他,托之非人,书之非公与是故也。
                  然则孰为其人而能尽公与是欤?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无以为也。盖有道德者之于恶人,则不受而铭之,于众人则能辨焉。而人之行,有情善而迹非,有意奸而外淑,有善恶相悬而不可以实指,有实大于名,有名于实。犹之用人,非畜道德者恶能辨之不惑、议之不徇?不惑不徇,则公且是矣!而其辞之不工,则世犹不传,于是又在其文章兼胜焉。故曰,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无以为也。岂非然哉!
                   然畜道德而能文章者虽或并世而有亦或数十年或一二百年而有之其传之难如此其遇之难又如此若先生之道德文章固所谓数百年而有者也。先祖之言行卓卓,幸遇而得铭,其公与是,其传世行后,无疑也。而世之学者,每观传记所书古人之事,至其所可感,则往往衋然不知涕之流落也,况其子孙也哉!况巩也哉!其追睎祖德,而思所以传之之由,则知先生推一赐于巩而及其三世。其感与报,宜若何而图之?
                  抑又思,若巩之浅薄滞拙,而先生进之;先祖之屯蹶否塞以死,而先生显之。则世之魁闳豪杰不世出之士,其谁不愿进于门?潜遁幽抑之士,其谁不有望于世?善谁不为,而恶谁不愧以惧? 为人之父祖者,孰不欲教其子孙?为人之子孙者,孰不欲宠荣其父祖?此数美者,一归于先生!既拜赐之辱,敢进其所以然。所谕世族之次,敢不承教而加详焉?
                  愧甚,。巩再拜。
              [注]①宋仁宗庆历六年夏,曾巩写信请欧阳修为已故的祖父曾致尧作一篇墓碑铭。碑铭写好后,曾巩于庆历七年写此信致谢。②衋(xì)然:伤心痛苦的样子。③屯蹶否塞:困苦挫折,时运不通。④魁闳:高大,俊伟。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生者得致其 严:尊敬
              B.则足为后 法:效法
              C.有名于实 侈:夸大
              D.愧甚, 不宣:不尽,不一一细说
              (2)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______
              A.亦有与史异者 无信,不知其可也
              B.苟其人恶,则于铭乎何有? 师道不传也久矣
              C.又其子孙之所请也 勇气闻于诸侯
              D.敢进其所以然 臣死不避,卮酒安足辞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作者认为“铭志”与“史传”的内容侧重不同,前者表现人的美善言行,后者对人的善恶都一一加以记载,因此二者在警世劝诫上的作用完全不同。
              B.作者在信中剖析了今铭“不实”的原因:一是请铭的人一味想要美誉显扬其亲长而不根据事理原貌撰铭,二是撰铭之人碍于人情不得不做溢美之词。
              C.这是一篇独具特色的感谢信,它没有平常的客套和空泛的溢美之辞,而是通过对铭志作用及流传条件的分析,表达了对道德文章兼胜的赞许与追求。
              D.本文重章法,结构谨严,环环相扣,起承转合如行云流水,曲径通幽,层层递进,正是这种“纡徐”之笔,把作者的感谢与敬佩,表达得酣畅淋漓。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然 畜 道 德 而 能 文 章 者 虽 或 并 世 而 有 亦 或 数 十 年 或 一 二 百 年 而 有 之 其 传 之 难 如 此 其 遇 之 难 又 如 此 若 先 生 之 道 德 文 章 固 所 谓 数 百 年 而 有 者 也。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苟托之非人,则书之非公与是,则不足以行世而传后。
              ②为人之父祖者,孰不欲教其子孙?为人之子孙者,孰不欲宠荣其父祖?
            • 6.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下列小题。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论语•雍也》)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所不能学也。”
              (《论语•述而》)(1)“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可看出孔子怎样的品格?
              (2)孔子曾说“我欲仁,斯仁至矣”,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如何实现“仁至”的理解。
            • 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李崇字永隆。英果有筹算,胆力过人。周元年,以父贤勋,封回乐县侯。时年尚小,拜爵之日,亲族相贺,崇独泣下。贤怪而问之对日无勋于国而幼少封侯当报主恩不得终于孝养是以悲耳贤由此大奇之。州主簿,非其所好,辞不就官,求为将兵都督。随宇文护伐齐,以功最,擢授。周武帝平齐,引参谋议,以功加授开府,封裹阳县公,邑一千户。高祖为丞相,迁左司武上大夫,加授上开府仪同大将军。寻为怀州刺史,进爵郡公,加邑至二千户。尉迟迥反,遣使招之。崇初欲相应,后知叔父穆以并州附高祖,慨然太息日:“合家富贵者数十人,值国有难,竞不能扶倾继绝,复何面目处天地间乎!” 韦孝宽亦疑之,与俱卧起。其兄询时为元帅长史,每讽谕之,崇由是亦归心焉。及破尉迟,拜大将军,寻进位
                  开皇三年,除幽州总管。突厥犯塞,崇辄破之。奚、契丹等慑其威略,争来内附。其后突厥大为寇掠,崇率步骑三千拒之,转战十余日,师人多死,遂保于砂城。突厥围之。城本荒废,不可守御,晓夕力战,又无所食,每夜出掠贼营,复得六畜,以继军粮。突厥畏之,厚为其备,每夜中结阵以待之。崇军苦饥,出辄遇敌,死亡略尽,迟明奔还城者,尚且百许人,然多伤重,不堪更战。突厥意欲降之,遣使谓崇曰:“若来降者,封为特勤。”崇知必不免,令其士卒日:“ 崇丧师徒,罪当死,今日效命以谢国家。待看吾死,且可降贼,方便散走,努力还乡。若见至尊,道崇此意。”乃挺刃突贼,复杀二人。贼乱射之,卒于阵,年四十八。豫邬申永浍亳六州诸军事、豫州刺史,谥曰壮。子敏嗣。
              (节选自《隋书•李崇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贤怪/而问之/对日/无勋于国/而幼少封侯/当报主恩/不得/终于孝养,是以悲耳/
              B.贤怪而问之/对日/无勋于国/而幼少封侯/当报主恩/不得终于孝养/是以悲耳/
              C.贤怪而问之/对日/无勋于国/而幼少封侯/当报主恩/不得/终于孝养/是以悲耳/
              D.贤怪/而问之/对日/无勋于国/而幼少封侯/当报主恩/不得终于孝养/是以悲耳/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起家:起之于家而任官职。古代指由平民出身而晋升为官员。
              B.仪同三司,官名,始于东汉,本意指非三公(司马、司徒、司空)而给以三公同等的待遇。
              C.上柱国:原为保卫都城安全的军将,后为中央最高武官或为功勋的荣誉称号。
              D.赠:古代指皇帝为已死的官员加封,亲属则不属于加封之列。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李崇年幼受爵,感恩孝顺。李崇因为父亲的缘故而被封官受爵,他一方面为无功受封而感念帝王,另一方面又为报恩而不能侍奉父母而感伤。
              B.李崇不恋官位,功高受赏。李崇刚作州主簿时,因为这不是他的爱好,于是辞去主簿一职改作都督,后军功显赫,不断受到封赏。
              C.李崇深明大义,顾全大局。当尉迟迥谋反时,李崇曾经思想上有过摇摆,但得知叔父归附高祖的情况后,终于有了扶国济困之心。
              D.李崇以弱敌强,为国尽忠。李崇多次打败突厥人的进犯,威名远播。砂城一役,他以少敌众,拼死抵抗,后兵败殉国。
              (4)把文中面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韦孝宽亦疑之,与俱卧起。其兄询时为元帅长史,每讽谕之,崇由是亦归心焉。
              ②崇丧师徒,罪当死,今日效命以谢国家。
            • 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苏轼, 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 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嘉佑二年,试 礼部。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 《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
                  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初,祖宗时,差役行久生弊。王安石相神宗,改为免役。司马光为相,知免役之害,不知其利,欲复差役,轼曰:“差役、免役,各有利害。免役之害,掊敛民财,敛聚于上而下有钱荒之患。差役之害,民常在官,不得专力于农,而贪吏猾胥得缘为奸。此二害轻重,盖略等矣。”光不以为然。轼又陈于政事堂,光忿然。轼曰:“昔韩魏公刺陕西义勇,公为谏官,争之甚力,韩公不乐,公亦不顾。 轼昔闻公道其详,岂今日作相,不许轼尽言耶?”光笑之。
                  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
                  轼与弟辙,师父洵为文,既而得之于天。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自为 举子至出入侍从,必以爱君为本,忠规谠论,挺挺大节,群臣无出其右。但为小人忌恶挤排,不使安于朝廷之上。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注:①磔裂诡异之弊:割裂文辞、追求怪异的流弊。磔,zhé,分裂。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B.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C.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D.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2)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字”是古时对一个人的称呼,一般应该是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时由乡中长老或贵宾所取,可以与名的意思一致,也可以相关,甚至相反。
              B.礼部是中国古代官署之一,掌管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长官为礼部尚书。
              C.《春秋》是由孔子修订的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它与《乐经》、《尚书》、《诗经》、《礼记》合称“五经”。
              D.举子即举人,授予通过乡试者。乡试在省城举行,每三年一次,皇帝亲派主考官,因在八月举行故称“秋闱”,乡试第一名称为“解元”。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苏轼才华出众。欧阳修在梅圣俞面前很是推崇苏轼,听到欧阳修这话的人刚开始都很厌烦,很长时间之后,大家才真正信服了欧阳修的话。
              B.苏轼勤政爱民。黄河决口,徐州城将要被洪水冲毁,苏轼说服卒长带领手下人尽力筑堤,自己住在城墙上,过家门不入,最终保全了徐州城。
              C.苏轼敢于直言。苏轼和司马光就差役制和免役制的利弊争论不休、各执己见,司马光很愤怒,苏轼用司马光做谏官时的事情对他进行反驳。
              D.苏轼仕途坎坷。苏轼自从中举以来,一直以爱戴君王为本,其忠心耿直、正直无畏远在群臣之上,但被小人嫉妒和排挤,不能安然在朝廷中任职。
              (4)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②轼昔闻公道其详,岂今日作相,不许轼尽言耶?
            • 9.
              文言文阅读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六岁善文辞,九岁得颜师古注《汉书》读之,作《指瑕》以擿其失。麟德初,刘祥道巡行关内,勃上书自陈,祥道表于朝,对策高第。年未及冠,授朝散郎,数献颂阙下。沛王闻其名,召署府修撰,论次《平台秘略》.书成,王爱重之。是时,诸王斗鸡,勃戏为文《檄英王鸡》,高宗怒曰:“是且交构。”斥出府。
                  勃既废,客剑南。尝登葛愦山旷望,慨然思诸葛亮之功,赋诗见情。闻虢州多药草,求补参军。倚才陵藉,为僚吏共嫉。官奴曹达抵罪,匿勃所,惧事泄,辄杀之。事觉当诛,会赦除名。 父福畸,繇雍州司功参军坐勃故左迁交趾令。勃往省,度海溺水,痔而卒,年二十九。
                  初,道出钟陵,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泛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 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尤喜著书。
                  初,祖通,隋末居白牛溪,教授门人甚众。尝起汉、魏尽晋作书百二十篇,以续古《尚书》,后亡其序,有录无书者十篇,勃补完缺逸,定著二十五篇。尝谓人子不可不知医,时长安曹元有秘术,勃从之游,尽得其要。尝读《易》,夜梦若有告者曰:“《易》有太极,子勉思之。”寤而作《易发挥》数篇,至《晋卦》,会病止。
                  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王、杨、卢、骆”,号“四杰”。炯尝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议者谓然。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文艺上》,有删改和改动)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 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
              B. 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
              C. 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
              D. 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对策,汉代应荐举、科举的人对答皇帝有关政治、经义的策问叫“对策”。后代也有用这种方法取士的。
              B.檄,古代官府用以征召、晓喻或声讨的文书。亦谓以文书征召、晓喻或声讨。文中用前者意。
              C星分翼轸,古人用天上二十八宿(列星)的方位来区分地面的区域,某个星宿对着地面的某个区域,叫作某地在某星的分野。
              D.《易》,《周易》的简称。它与《诗》《书》《礼》《乐》《春秋》并称为“六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王勃才华横溢。他年幼时就善写文章,曾挑出颜师古所注《汉书》的错误,上书刘祥道后得到表奏推举。
              B.王勃喜好医学。他被逐出沛王府后,曾请求补授虢州参军;后来还跟长安人曹元行医学习。
              C.王勃缺少政治的敏锐性。他出于戏谑之心写了《微英王鸡》,还因为害怕私藏官奴曹达之事暴露而将其杀害。
              D.王勃的文学才名颇受赞许。膝王阁宴会时,都督后来很欣赏他;而杨炯等评议者也非常认可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父福畸,繇雍州司功参军坐勃故左迁交趾令。勃往省,度海溺水,痔而卒,年二十九。
              ②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
            • 1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吕坤,宇叔简,宁陵人。万历二年进士。为襄垣知县,有异政。调大同,历郎中。迁山东参政、山西按察使、陕西右布政使。二十五年五月疏陈天下安危。入,不报。坤逕称痍乞休,中旨许之。于是给事中戴士衝劾坤机深志险,谓石星大误东事,孙矿滥杀不辜,坤願不言,无大臣节。给事中刘道亨言往年孙丕扬勳张位,位疑疏出坤手,故使士術勳坤。位奏辨。帝以坤既罢,悉置不问。初,坤接察山西时,尝撰《闽范图说》,购入禁中。郑贵妃因加十二人,且为制序,属其伯父承恩重刊之。士衡遜劾坤因承恩进书,结纳宫,包藏祸心。坤持疏力辨。未几,有妄人为《闺范图说》跋,名曰《忧危竑议》,略言:“坤撰《闺范》独取汉明德后者后由贵人进中宫坤以媚郑贵妃也坤疏陈天下忧危无事不言独不及建储意自可见。“其言绝狂诞,将以害坤。帝归罪于士衡等,其事遂寝。坤刚介峭直,留意正学。居家之日,与后进讲习。所著述,多出新意。初,在朝与吏部尚书孙丕扬善。后丕扬复为吏部,屡推坤左都御史未得命,言:“ 臣以八十老臣保坤,冀臣得亲见用坤之效。不效,甘失举之罪,死且无憾。”已,又荐天下三大贤,沈鲤、郭正域,其即坤。丕扬前后推荐,疏至二十余上,帝终不纳。福王封国河南,賜庄田四万顷。坤在籍,上言:“国初分封亲藩二十有四,赐田无至万顷者。河南已封周、赵、伊、徽、郑、唐、崇、潞八王, 若皆取盈四万,占两河郡县且半,幸圣明裁减。”复移书执政言之。会廷臣亦力争,得减半。卒,天启初赠刑部尚书。
                                                                                                                                (选自《明史•吕坤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坤撰《闺范》/独取汉明德后者/后由贵人进中/宫坤以媚郑贵妃也/坤疏陈天下/忧危无事/不言独不及建/储意自可见
              B.坤撰《闺范》/独取汉/明德后者/后由贵人进/中宫坤以媚郑贵妃也/坤疏陈天下忧危/无事不言/独不及建储意/自可见
              C.坤撰《闺范》/独取汉明德后者/后由贵人进中宫/坤以媚郑贵妃也/坤疏陈天下忧/危无事不言/独不及/建储意自可见
              D.坤撰《闺范》/独取汉明德后者/后由贵人进中宫/坤以媚郑贵妃也/坤疏陈天下忧危/无事不言/独不及建储/意自可见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疏,文中指呈给皇帝的奏章。又如,“硫草”指奏章的草稿,“疏直”即呈上奏章直陈。
              B.内侍,在宫中供使唤的人。唐朝全部以太监充当,因此内侍又成为宦官的专称。
              C.掖,文中指掖庭,宫中的旁舍,是皇帝居住的地方。如“后外祖母邓朱出入宫掖”
              D.坐,文中指中国古代因他人犯罪而使与犯罪者有一定关系的人连带受刑的一种制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吕坤在万历二年就考中了进士,曾先后担任襄垣知县、山东参政、山西按察使、陕西右布政使等职务。
              B.吕坤上疏皇上,皇帝不予答复,戴土衡认为吕坤心计深、野心大,没有大臣的气节。吕坤因而称病请求退休。
              C.戴士衡弹劾吕坤,有人写《忧危竑议》陷害吕坤,但他们没有得逞,皇帝将罪过归于戴土衡等人。
              D.吏部尚书孙丕扬屡次推举吕坤担任左都御史,这说明吕坤有才德,也说明孙丕扬是一个正直的重才之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臣以八十老臣保坤,冀臣得亲见用坤之效。
              ______
              ②若皆取盈四万,占两河郡县且半,幸圣明裁减。
              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