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
                                             白鹿原奏响一支老腔
                  我第一次看老腔演出,是前两三年的事.朋友跟我说老腔如何如何,我却很难产生惊诧之类的反应.因为我在关中地区生活了几十年,却从来没听说过老腔这个剧种,可见其影响的宽窄了.开幕演出前的等待中,作曲家赵季平也来了,打过招呼握过手,他在我旁边落座.屁股刚挨着椅子,他忽然站起,匆匆离席赶到舞台左侧的台下,和蹲在那儿的一位白头发白眉毛的老汉握手拍肩,异常热乎,又与白发白眉老汉周围的一群人逐个握手问好,想必是打过交道的熟人了.我在入座时也看见了白发白眉老汉和他跟前的十多个人,一眼就能看出他们都是地道的关中乡村人,也就能想到他们是某个剧种的民间演出班社,也未太注意,赵季平重新归位坐定,便很郑重地对我介绍说,这是华阴县的老腔演出班社,老腔是了不得的一种唱法,尤其是那个白眉老汉…老腔能得到赵季平的赏识,我对老腔便刮目相看了,再看白发白眉老汉,安静地在台角下坐着,我突然生出神秘感来.
                  轮到老腔登台了,大约八九个演员刚一从舞台左边走出来,台下观众便响起一阵哄笑声.我也忍不住笑了.笑声是由他们上台的举动引发的.他们一只手抱着各自的乐器,另一只手提着一只小木凳,木凳有方形有条形的,还有一位肩头架着一条可以坐两三个人的长条板凳.这些家什在关中乡村每一家农户的院子里,锅灶间都是常见的必备之物,却被他们提着扛着登上了西安的大戏台.他们没有任何舞台动作,用如同在村巷或自家院子里随意走动的脚步,走到戏台中心,各自选一个位置,放下条凳或方凳坐下来,开始调试各自的琴弦.
              锣鼓敲响,间以两声喇叭嘶鸣,板胡、二胡和月琴便合奏起来,似无太多特点.而当另一位抱着月琴的中年汉子开口刚唱了两句,台下观众便爆出牚声;白毛老汉也是刚刚接唱了两声,那掌声又骤然爆响,有人接连用关中土语高声喝彩,“美得很!”“太斩劲了!”我也是这种感受,也拍着手,只是没喊出来,他们遵照事先的演出安排,唱了两段折子戏,几乎牚声连着掌声,喝彩连着喝彩,无疑成为演出的一个高潮.然而,令人惊讶的一幕出现了,站在最后的一位穿着粗布对门襟的半大老汉找着长条板凳走到台前,左手拎起长凳一头,另一头支在舞台上,用右手握着的一块木砖,随着乐器的节奏和演员的合唱连续敲击长条板凳,任谁也意料不及的这种举动,竟然把台下的掌声和叫好声震哑了,出现了鸦雀无声的静场,短暂的静默之后,掌声和欢呼声骤然爆响,经久不息…
                  我在这腔调里沉迷且陷入遐想,这是发自雄浑的关中大地深处的声响,抑或是渭水波浪的涛声,也像是骤雨拍击无边秋禾的啸响,亦不无知时节的好雨润泽秦川初春返青麦苗的细近于无的柔声,甚至让我想到柴烟弥漫的村巷里牛哞马叫的声音…
                  我能想到的这些语言,似乎还是难以表述老腔撼人胸腑的神韵;听来酣畅淋漓,久久难以平复,我却生出相见恨晚的不无懊丧自责的心绪.这样富于艺术魅力的老腔,此前却从未听说过,也就缺失了老腔旋律的熏陶,设想心底如若有老腔的旋律不进响动,肯定会影响到我对关中乡村生活的感受和体味,也会影响到笔下文字的色调和质地.后来,有作家朋友看过老腔的演出,不无遗憾地对我说过这样的话,你的小说《白鹿原》是写关中大地的,要是有一笔老腔的画面就好了.我却想到,不单是一笔或几笔画面,而是整个叙述的文字里如果有老腔的气韵弥漫.
                  直到后来小说《白鹿原》改变成话剧,导演林兆华在其中加入了老腔的演唱,让我有了一种释然的感觉.从此老腔借助话剧《白鹿原》登上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舞台.
                  后来还想再听老腔,却难得如愿.不过两年之后,我竟然在中山音乐堂再次过足了老腔的瘾.那天,无论白毛老汉,还是其他演员,都是尽兴尽情完全投入地演唱,把老腔的独特魅力发挥到最好的程度,台下观众一阵强过一阵的掌声,当属一种心灵的应和、纯正的观众东府地方的发音,观众能听懂多少内容可想而知,何以会有如此强力的呼应和感染力?我想到的是旋律,一种发自久远时空的绝响,又饱含着关中大地深厚的神韵,把当代人潜存在心灵底层的那一根尚未被各种或高雅或通俗的音律所淹没的神经撞响了,这几乎是本能地呼应着这种堪为大妹的民间原生形态的心灵旋律.
                  我在那一刻颇为感慨,他们------无论秦腔或老腔------原本就这么唱着,也许从宋代就唱着,无论元、明、清,以至民国到解放,直到现在,一直在乡野在村舍在庙会就这么唱着,直到今晚,在中山音乐堂演唱,我想和台上的乡党拉开更大的距离,便从前排座位离开,在剧场最后找到一个空位,远距离欣赏这些乡党的演唱,企图排除因乡党乡情而生出的难以避免的偏爱.这似乎还有一定的效应,确凿是那腔自身所产生的震撼人的心灵的艺术魅力…在我陷入那种拉开间距的纯粹品尝的意境时,节目主持人濮存昕却做出了一个令全场哗然的非常举动,他由台角的主持人位置快步走到台前,从正在吼唱的演员手中夺下长条板凳,又从他高举着的右手中夺取木砖,自己在长条板凳上猛砸起来,接着扬起木砖,高声吼唱.观众顿时沸腾起来.这位声名显赫的濮存昕已经和老腔融合了,我顿然意识到自己拉开间距,寻求客观欣赏的举措是多余的.
              (1)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斩劲了:非常给力
              B.气韵弥漫:韵味充满(作品)
              C.乡党:志同道合的同乡
              D.哗然:因惊讶和赞赏而沸腾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作者产生神秘感的原因是看见演唱老腔的是白发白眉老汉等一群关中农民
              B.演员以木砖连续敲击长条板凳发出的响声经常掩盖了观众的掌声与叫好声.
              C.朋友为小说《白鹿原》没有写老腔的笔墨而感到遗憾,作者对此深有同感.
              D.老腔从宋代唱到现在,从乡野唱到音乐厅,说明这种表演形式一直很流行.
              (3)作者对老腔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请结合全文作简要说明.
              (4)文中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来表现老腔的艺术魅力.请举两例并加以分析.
              (5)作者在小说《白鹿原》中并没有写到老腔,为什么本文题目却是“
              鹿
              上奏响一支老腔”?
              (6)文章第四段运用了多种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老腔的感受.请结合具体语句加以赏析.
            • 2.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在母语的屋檐下
                  少年时代的伙伴自大洋彼岸归来探亲,多年未见,把盏竟夜长谈,我们聊到故乡种种情形,特别谈到了家乡方言,兴之所至,后来俩人干脆用家乡话谈起来.
                  本来以为这么多年不使用,很多方言都已忘记,不料却在此时鲜明地复活了,恍惚中,甚至忆起 了听到这些话时的具体情景,眼前浮现出了说话人的模样.友人感慨:真过瘾.
                  在一种语言中浸润得深入长久,才有资格进入它的内部,感知它的种种微妙和玄奥,那些羽毛上的光色一样的波动,青瓷上的油彩一般的韵味.几乎只有母语,我们从牙牙学语时就亲吻的语言,才应允我们做到这一点.
                  关于母语,英文里的一个说法,最有情感温度,也最能准确地贴近本质:mother tongue,直译就是“妈妈的舌头”.从妈妈舌头上发出的声音,是生命降临时听到的最初的声音,浸润着爱的声音.多么深邃动人的诗意!在母语的呼唤,吟唱和诵读中,我们张开眼睛,看到万物,理解生活,认识生命.
                  诗作为浓缩提炼过的语言,是语言的极致.它可以做为标尺,衡量一个人对一种语言熟悉和理解的程度.“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坍了”,说的是世事沧桑,人生无常.“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说的是心绪流转,昨日遥遥,没有历史文化为之打底,没有人生经历作为铺垫,就难以深入地感受和理解其间的沉痛和哀伤,无奈和迷茫.它们宜于意会,难以言传.
                  每一种语言都连接着一种文化,通向一种共同的记忆.文化有着自己的基因,被封存在作为载体和符号的特有的语言中,仿佛一千零一夜的故事中,阿里巴巴的山洞里,藏着稀世的珍宝.
              “芝麻开门吧!”咒语念起,山洞石门俨然敞开,堆积的珠宝付光跃彩.
                  但洞察和把握一种语言的奥秘,不需要咒语,时间是最重要的条件.在一种语言中沉浸得足够久了,自然就会了解其精妙.有如窖藏老酒,被时光层层堆叠,然后醇香.瓜熟蒂落,风生水起,到了一定的时候,语言中的神秘和魅惑,次第显影.音调的升降平仄中,笔画的横竖撇捺里,有花朵摇曳的姿态,水波被风吹拂出的纹路,阳光下明媚的笑容,暗夜里隐忍的啜泣.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只有母语,才有这样的魅力和魄力,承担和覆盖.日升月落,春秋代序;昼夜不舍的流水,远古沉默的荒野;鹰击呼啸着射向天空,羊群蠕动成地上的云团;一颗从眼角滑落的泪珠有怎样的哀怨,一声自喉咙迸发的呐喊有怎样的愤懑.一切,都被母语捕捉和绾结,表达和诉说.
                  我骄傲于自己母语的强大生命力,五千年的漫长历史,灾祸连绵,兵燹不绝,而一个个方块汉字,就是一块块砖石,当它们排列衔接时看,遍仿佛垒砌了一个广阔而坚固的壁垒,牢牢守卫了一种古老的文化,庇护了一代代呼吸沐浴着它的气息的亿兆的灵魂.
                  童年在农村度过,记事不久的年龄,有一年夏天,大人在睡午觉,我独自走出屋门到外面玩,追着一只蹦蹦跳跳的兔子,不小心走远了,一直走进村外一片茂密的树林中,迷路了,害怕得大哭.但四周没人听到,只好在林子里乱走,过了好久,终于从树干的缝隙间,望见了村头一户人家的屋檐.
                  一颗悬空的心倏的落地了.
                  对于长期漂泊在外的人,母语熟悉的音调,带给他的正应该是这样的一种返归家园之感,一个汉语的子民,寄居他乡,母语便是故乡的方言土语;置身异国,母语便是方块的中文汉字.“官秩加身应谬得,乡音到耳是真归”,故乡的语言,母语的最为具体直观的形式,甚至关联到了存在的确凿感.
                  因为时时相与,反而熟视无睹,就像对于一尾悠然游弋的鱼儿,水的环抱和裹抉是自然而然的,不需要去意识和诘问的,但一当因某种缘故离开了那个环境,就会感受到置身盛夏沙漠中般的窒息.被拘禁于全然陌生的语言中,一个人也仿佛涸辙之鲋,最渴望母语的濡沫,那亲切的音节声调,是一股直透心底的清凉水流
                  每一种语言的子民们,在自己的母语的河流中,泅渡,游憩,俯仰,沉醉,吟咏,创造出灿烂的文化,并经由翻译传播,成为说着不同语言的人们共同的精神财富.以诗歌为证,《鲁拜集》中波斯大诗人伽亚谟及时行乐的咏叹,和《古诗十九首》里汉代中国人生命短暂的感喟,贯穿了想通哲学追问;中世纪的意大利,彼特拉克对心上人劳拉的十四行诗倾诉,和晚唐洛阳城里,李商隐写给不知名恋人的无题七律,或者隽永清晰,或者宛转迷离,各有一种入骨的缠绵,让不同的语言彼此尊重,在交流中使各自的美质得到彰显和分享.
                  热爱来自母亲的舌尖上的声音,应该被视为是一个人的职责,他的伦理的基点,他可以走向天高地阔,但母语是他的出发地,是他不断向前伸延的生命坐标轴线上,那一处不变的原点.
                                                                          (原载《光明日报》,有删节)
              (1)作者回忆童年迷路的经历,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赏析文中画线的文字.
              (3)作者深情地诠释了母语的多重意义,请结合全文加以概括.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文中引用英语mother tongue,是为了引出“妈妈的舌头”这一形象说法,强调母语的温馨可亲.
              B.作者用“羽毛上的光色一样的波动”“青瓷上的釉彩一般的韵味”来形容母语的微妙和玄奥,是说母语宜于意会,难以言传.
              C.文中引用阿里巴巴的故事,旨在说明封存在语言中的文化基因如珠宝般珍贵.
              D.文中列举“昼夜不舍的流水”“亘古沉默的荒野”“一颗从眼角滑落的泪珠”等意象,意在说明,只有用母语才能准确言说它们的内在情韵.
              E.文章融记叙、议论、抒情为一体,引经据典,华美而不失厚重,有较深的文化意蕴.
            • 3.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湖殇
                                                 熊久红
                  ①当一双脚站在干涸的湖底的时候,其实,那种心痛的感觉,就像是自己踩在了自己的骨头上.
                  ②我说的是,在西部腹地,看着被戈壁荒漠一寸寸吞噬掉的艾比湖;我说的是,面对一片白色的盐碱,以及狂风掠过时卷起的漫漫沙尘.
                  ③对湖而言,它首先带给我们的,应该是那粼粼的波光,是鸥鸟的翔鸣,是蓝天白云的倒映,是渔歌唱晚的恬静,这些特征是湖带给我们的生活体验,也是湖应有的生命品质.而我脚下的艾比湖,正在丧失这些青春,就像一个散失了光鲜的干瘪水果,躺成一汪奄奄一息的物证,那些越来越多从湖底裸露出来的丑陋的盐碱污泥,总是让我联想到一具行将风干的木乃伊,一个湖的木乃伊.
                  ④青年时期的艾比湖有着1200平方公里的水面;有着几万乃至十几万只野鸭水鸟嬉戏的场面;有着浩浩荡荡芦苇环卫的辽阔水域;有着长河落日大漠孤烟的宁静致远.这些深深的怀念,使得我对眼前的景象,有着撕心裂肺的悲怆.
                  ⑤在蛮荒的疆域里安插一个湖,应该是上帝对自己分配不公的一个补偿,她带给我们的是对绝望灵魂的抚慰,是对生存状态的重估,是能枕着入眠的一个梦境,而这个梦,曾经真真实实地存在过,在记忆的回望里,碧波荡漾.
                  ⑥那是八十年代中期,一直对巴金的《海上日出》心存缱绻,期待感受红日出海的璀璨景象.新疆离海太远,使只好以湖的水域,模仿海的苍茫了.从首府放暑假回来,邀几位同学,骑车六十里,去艾比湖看日出,以弥补对海的贫瘠和渴望.
                  ⑦由于道路的崎岖到湖边时,太阳早已三尺竿头了.虽没赶上看日出,却被眼前一望无际、绵延至深的芦苇荡所震撼,清风拂过,波涛汹涌.一如百万雄兵拥围着这一城的浩淼,湖的浅滩上,密密麻麻布满了野鸭、灰鸭、斑头雁,随便朝水中甩一片卵石,都会惊飞几十只水鸟,空中盘旋两圈,又栖落水中.湖面很宽,即使极目远眺,也看不见对岸的轮廓.靠近水边是一排沙滩,赤脚从上面走过,可以感受到温热潮润的细沙与脚趾间密切接触的惬意.几行浅浅的脚印,一派浪漫的行程.
                  ⑧二十多年的时间,都无法淡化湖在往事里的色彩,这幅精美的画面早已长在岁月深处,每一次温故,都在重新涂染一遍色彩,所以,停靠在回忆中的湖,其实,一直都很鲜艳,多少次在梦里,潮涨潮落,清波涟涟.
                  ⑨但眼前的残败,总让人恍然隔世,觉得这个每年被大风从湖底卷起无数沙尘和盐尘的,这个每年以几平方公里的速度一点点消失的,这个在干涸湖底随处可见禽鸟尸骨和枯苇干枝的,不是记忆里的那个湖啊!它与往日被我们时常念想的碧水清波毫无瓜葛.
                  ⑩多么希望艾比湖的枯萎是一次误诊!
              ⑪但更多时候,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串的数字.近50年,我国失去的湖泊有243个,其中,新疆的数量最多,达62个.罗布泊消失于1972年;台特玛湖消失于1974年;玛纳斯湖消失于1974年;艾丁湖消失于1987年.这听上去多少有些像宣读阵亡名单,但它们确实是从我们眼中一个一个消失的.
              ⑫那些缭绕碧波的绿茵,那些水中游戏的鱼鸟,那些湖面泛舟的渔人,那些环湖晚炊的村庄,都随着湖的消失而泯灭了.
              ⑬通过同伴的结局,艾比湖一定看到了自己悲情的归宿,所以,湖才有了泪的咸涩.如果能发出呐喊,我想,湖是一定要向上天控诉的,控诉那贪婪者、破坏者、无知者、傲慢者,控诉他们以自己的短视,替子孙们挖掘着墓穴.
              ⑭时常看到一些赞美艾比湖的文章,对它仅剩的三分之一的水域,进行热情歌颂,听上去就像是对着一个病入膏肓的人,赞美她美丽的服饰和迷人的发髻,不知道在鱼缸里长大的鱼,会不会朗诵有关海的诗句.
              ⑮我在为一个湖悲哀的时侯,突然想起了那些鸟,那些以湖为生的水禽,它们的翅膀,如何才能越过灾难,飞抵梦想的天堂.
                                                                                          (有删改)
              (1)第①段中的比喻贴切形象,表现力强,请加以赏析.
              (2)作者描绘了八十年代中期游湖所见景色,用意是    
              (3)本文是抒情散文,第⑪段却用了若干数据和年份,有何效果?
              (4)结合全文,分析标题“湖殇”的含义.
              (5)以第⑫~⑮段为例,评析本文语言运用上的特点.
            • 4. 窗前那片绿色    ①我常喜欢站在窗前向外眺望,远山、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尽收眼底。我家的窗口很大,但我总觉得这窗口还缺少点什么。
                  ②缺少点什么?缺少一抹淡淡的绿色,在窗前。也许,这是我对生活产生的不应有的奢望。
                  ③我的这点心绪,有一天让细心的妻子发现了。已经记不清是哪个双休日的早晨,妻子早锻炼爬惠山回来,捎带了一束绚丽的鲜花,她无声地把这束鲜花插进了那只久搁的玻璃花瓶里,然后轻轻地放在窗前我那张旧书桌上。
                  ④淡淡的绿,淡淡的香,我的眼睛为之一亮。昔日缺点什么的窗口,在这个清晨变得如此让人赏心悦目。我心里有种难以诉说的喜悦。
                  ⑤淡淡的绿,淡淡的香,我惆怅,心底又飘出几许淡淡的哀愁。绿色,难道不能永恒吗?看来,我渴望的窗前那一抹绿色,(A)只不过是一个虚幻的梦罢了。
                  ⑥想不到梦有时真能成真!
                  ⑦一天清晨,我走近窗口时意外地发现,窗对面竞有一片淡淡的绿色。我好兴奋,虽说这绿色在我窗口对面,并不属于我。可以想象,对面窗口的主人是一个种花的好手,他在窗台下搭了一个很大的花架,花架上摆放的盆景千姿百态,有铁树,有茶花,有五针松,还有许多我都叫不上名称的花。那浓浓的绿,绿了窗口,也绿了空气。谁只要看上一眼,便难以忘怀。
                  ⑧这个窗口的主人是谁?我好几次有意伫立在窗口,想认识一下花的主人,但每次都失望,在我心中,对面的窗口似乎有一种神秘的诱惑。
                  ⑨“这是新搬来的。你不是想在窗前有点绿色吗?”妻子说。
                  ⑩尽管无缘相识,但在我想象中,要搞成这样一个气派的花坛,没有一点高超的手艺,岂能行?这个新来的主人,一定是位喜欢美化生活的人。因为要摆弄这些花草,每天非得花去不少时间。想得越多,那窗口的绿色就越有魅力。我忍不住想冒昧地去敲开这家主人的门,可我没去。
                  ⑪为何非要见识这位主人呢?
                  ⑫留一点想象在心间,(B)不是生活给予的一个温馨的梦吗?
                  ⑬一个春日,街道搞居民花展,我家虽拿不出一盆花去参展,但我也凑个热闹,去欣赏了一番。在众多的错落有致摆放的盆景中,我突然在一盆造型别致、颇具神韵的五针松前落了脚,好熟悉的绿,好熟悉的虬枝,这一定是我那对面窗口的主人的杰作。当组委会宣布五针松获一等奖时,我随即用目光死死盯住了人群,他一定是我神交已久的芳邻!
                  ⑭他来了。他挤出了人群,戴一副墨镜,不高的个儿,在一位年轻少妇的搀扶下,走向领奖台。
                  ⑮“居民同志们,这是一位盲人的杰作!”组委会主任显得异常激动。
                  ⑯人群中,顿时响起了一片掌声。
                  ⑰我惊呆了,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和眼睛。
                  ⑱(C)这就是我孕育了整整一个冬天的梦! 他就是构成神秘、构成诱惑、驱使我想要去采访的那个窗口的主人。
                  ⑲他,怎么会是那个看不到半点绿色的盲人!在一片黑暗的世界里,他为什么如此苦苦地迷恋窗前的那一片绿色?
                  ⑳何为绿色?面对着他,我猛然有悟。
                  ㉑也许,人生就是这样,只要精神的青藤不死,即使在失落光明和希望的地方,往往也能长出新的绿芽!
                  ㉒我从窗前读懂了一首诗,一首绿的诗,一首关于生命的诗。
              (1)第⑦段中“那浓浓的绿,绿了窗口,也绿了空气”,你如何理解这三个“绿”字?答:    
              (2)“我惊呆了,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和眼睛”的原因是什么?答:    
              (3)说说文中画线的三个句子中的“梦”的含义。
              答:(A)    
              (B)    
              (C)    
              (4)文章结尾,为什么说读懂了“一首关于生命的诗”?结合文章,联系生活,谈谈你的看法。
              答:    
              (5)仿写下面句子: 
              人生就是这样,只要精神的青藤不死,即使在失落光明和希望的地方,往往也能长出新的绿芽!
              人生就是这样,只要    ,即使    ,往往也能    !
            •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战争
              [美]迈尔尼
                  1941年9月,我在伦敦被炸伤,住进了医院,我的军旅生涯就此黯然结束.我对自己很失望,对这场战争也很失望.
                  一天深夜,我想给一位朋友打电话,接线生把我的电话接到了一位妇女的电话线上,她当时也正准备跟别人通话.
              “我是格罗斯文诺8829,”我听见她对接线生说,“我要的是汉姆普斯特的号码,你接错了,那个倒霉蛋并不想跟我通话.”
              “哦,我想是.”我忙插嘴.
                  她的声音很柔和,也很清晰,我立刻喜欢上了它.我们相互致歉后,挂上了话筒.可是两分钟后,我又拨通了她的号码,也许是命中注定我们要通话,我们在电话中交谈了20多分钟.
              “你干吗三更半夜找人说话呢”她问.
                  我跟她说了原因,然后反问“那么你呢?”
                  她说她老母亲睡不好觉,她常常深夜打电话与她聊聊天,之后我们又谈了谈彼此正在读的几本书,还有这场战争.
                  最后我说:“我有好多年没这样畅快地跟人说话了.”
              “是吗?好了,就到这里吧,晚安,祝你做个好梦.”她说.
                  第二天整整一天,我老在想昨晚的对话情形,想她的机智、大方、热情和幽默感.当然还有那悦耳的口音,那么富有魅力,像乐曲一样老在我的脑海里回旋.到了晚上,我兼职什么也看不进.午夜时,格罗斯文诺8829老在我脑海里闪现.我实在难以忍受,颤抖着拨了那个号码.电话线彼端的铃声刚响,就马上被人接起来.
              “哈罗?”
              “是我.”我说,“真对不起,打扰你了,我们继续谈昨晚的话题,行吗?”
                  没说行还是不行,她立即谈起了巴尔扎克的小说《贝姨》.不到两分钟,我们就相互开起玩笑,好像是多年的至交.这次我们谈了45分钟.午夜时光和相互的不认识,打破了两人初交时的拘谨.我们提议彼此介绍一下各自的身份,可是她婉言谢绝了.她说这会把事情全弄糟,不过她留下了我的电话号码.我一再许诺为她保留,直到战争结束.于是她说了一些她的情况,17岁时她嫁给一个自己不喜欢的男人,以后一直分居.她今年36岁,唯一的儿子在前不久的一次空袭中被炸死了,年仅18岁.他是她的一切.她常常跟他说话,好像他还活着.她形容他像朝霞一样美,就跟她自己一样,于是她给我留下了一幅美丽的肖像,我说她一定很美,她笑了,问道:“你怎么知道的?”
                  我们越来越相互依赖,什么都谈.我们在大部分话题上看法相似,包括对战争的看法,我们开始读同样的书,以增加谈话的情趣.每天夜晚,不管多晚,我们都要通一次话.如果哪天我因事出城,没能通话,她就会埋怨说她那天晚上寂寞得辗转难眠.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愈来愈渴望见到她.我有时吓唬她说我要找辆出租车立刻奔到她跟前.可是她不允许,她说如果我们相见后发现彼此并不相爱,她会死掉的.整整12个月,我是在期待中度过的.我们的爱情虽然近在咫尺,却绕过了狂暴的感情波澜,正平稳地驶向永恒的彼岸.通话的魅力胜过了秋波和拥抱.
                  一天晚上,我刚从乡间赶回伦敦,就连忙拿起话筒拨她的号码.一阵嘶哑的尖叫声代替了往日那清脆悦耳的银铃声,我顿时感到一阵晕眩.这意味着那条电话线出了故障或者被拆除了.第二天仍旧是嘶哑的尖叫.我找到接线生,请求他们帮我查查格罗斯文诺8829的地址,起先他们不理睬我,因为我说不出她的名字.后来一位富有同情心的接线小姐答应帮我查查.
              “当然可以.”她说,“你好像很焦急.是吗?嗯,这个号码所属的那片区域前天夜里挨了炸弹,号码主人叫…”
              “谢谢,”我说,“别说了,请你别说了.”
                  我放下了话筒.
                                                                                 (沈东子译,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小说以“1941年9月,我在伦敦被炸伤”开头,不仅是为了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更是为了强调这是作者的一段亲身经历.
              B.“我有好多年没这样畅快地跟人说话了”,话中有话,既委婉地表达了“我”对女主人公的喜爱之情,又为两人进一步交往作了铺垫.
              C.得知事情真相时“我”只说了句“别说了,请你别说了”,就放下了话筒,这看似不合常情的表现,背后传达的却是难以言说的悲哀.
              D.接线生的失误让两人相识,心灵的需要让他们相恋,无情的轰炸让他们永别,小说情节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设计自然而精巧.
              E.小说不仅描写了战时一对普通恋人的悲欢离合,也以真实的笔触,描绘了一幅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画卷,表现了民众的必胜信念.
              (2)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3)小说以“电话”为枢纽连接人物、安排情节.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小说写的只是战争中的一个小故事,却用了“战争”这样一个大题目,你认为这样处理合适吗?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吴文俊的数学世界
                  吴文俊小学时成绩平平,也没有显示出独特的数学才华,初中时数学甚至得过零分,高中时最喜欢的是物理而非数学,但他从小就对读书有浓厚兴趣,初中时国文成绩一直不错,尽管高三时物理得了满分,但教物理的赵贻经老师却看出了他的数学潜力,力荐他入数学系.正始中学决定,吴文俊必须报考数学系,才能得到每年一百块大洋的奖学金,加之他父母又不放心独子离开上海,吴文俊就进入了上海交大数学系,所谓“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吴文俊向来是以兴趣为先导来读书的,因为他对物理有兴趣,甚至一度想要转系.是大三时教数学的武崇林老师帮助他摆脱了专业上的困惑,使他认识到数学的巨大魅力.
                  1940年,吴文俊从交大毕业,先后在育英中学、培真中学担任数学教员,直到1946年见到了影响他一生的恩师陈省身,他才由一个普通的中学数学老师成为数学研究所的专业研究员.对于吴文俊的数学研究,他的学生高小山总结说:“吴先生做拓扑研究,一下子就能抓住核心问题,为代数拓扑学的兴起作出了影响深远的贡献.他从事机器定理证明也是这样,极其敏锐地看出了信息时代数学的发展趋势,他的研究受到中国古代数学的启发,汲取了中国传统数学的养分.使用吴先生的方法,几乎所有数学定理的证明,都可以由计算机来完成,从而让人类把精力放到更加宏观的层面上去思考问题.”
                  对吴文俊来说,虽然最初选择数学是被动的,但综观其一生,数学已逐渐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从事数学研究,吴文俊特别强调数学思维.他说:“要创新,就要独立思考,就不能总是跟着人家亦步亦趋,当然开始的时候参考借鉴也是必要的,牛顿就说过,他之所以获得成功,因为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远,所以不能忽略学习,可是除了学习之外,还要能够独立思考,这是创新的必要条件.现在摆在中国面前的是,数学就要靠下一代、下下代在创新方面取得巨大成功,中华民族才可以得到复兴.”吴文俊自己的经历就是很好的例子.他在数学上的一些列成就,特别是他运用机械化思想来考察数学,发现了数学的不同侧面,并建立了新的模式,这全面得益于他的独辟蹊径.
                  对我国的数学基础教育,吴文俊也颇有心得.我国中学生多次在国际奥数竞赛中获奖,被当作我国数学教育成功的证明,但吴文俊更赞同丘成桐的观点:“奥数应该是一种建立在兴趣之上的研究性、高层次学习,中国的奥数学习过分关注海量题目,直接与考试、竞赛挂钩,对系统学数学不利.作为基础学科,应着重引导学习的兴趣,不应当过分追求功利.”吴文俊同样清醒认识到:“竞赛获奖固然可贵,但也不能看得过重,因为它不能代表学生对数学的深度理解,也不能有效地训练数学思维.”他认为,数学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数学的思维方式.
                  有人曾揶揄数学家迂腐,吴文俊不但不迂腐,而且兴趣广泛,内心充满童趣,他说:“我是个想怎样就怎样的人,想玩就玩,想工作了就会安安静静地工作,从不多想.”他喜欢看电影、读历史小说,也喜欢看围棋比赛.老伴说他“贪玩”,他却说:“读历史书籍、看历史影片,帮助了我的学术研究;看围棋比赛,更培养了我的全局观念和战略眼光.”
                  吴文俊37岁时就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四十多年后,他再次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如此长的学术生命,在数学界是非常罕见的.当记者提出疑问时,吴文俊反问道:“我为什么不能保持这么长的学术生命?”在他看来,学术生命是能够终生保持的,很多人做不到,那是他们自己的问题,应该自我反省.他特别强调研究数学要下扎实的工夫.他说:“外国许多数学家,尽管有的我非常佩服,可是我并不认同他们靠所谓巧思妙想研究数学的办法.应该根据客观实际具体分析,一切以事实为主.这是我主要的想法.”
                                                                       (摘编自柯琳娟《吴文俊传》)   
              【相关链接】
                  ①1974年,吴文俊转向中国数学史研究,从中得到启发,开创了具有中国传统数学特点的数学机械化之路.他提出的“吴方法”,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古代数学基于“计算”的传统,与通常基于逻辑的方法根本不同,首次试想了高效的几何定理自动证明.国际机器证明研究领域的权威人物S•穆尔说:“在吴文俊之前,机械化的几何定理证明处于黑暗时期,而吴的工作个整个领域带来光明.”
                                                     (黄婷、邱德胜《数学大师:华罗庚、陈省身、吴文俊》)
                  ②一般说来,吴教授的工作,都是独辟蹊径,不袭前人,富有创造性的.
                                                              (陈省身为吴文俊颁发杰出科学家奖时的评语)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在上海交大读书期间,吴文俊因为对数学不感兴趣,曾一度想转到物理系,后来遇见一位高明的数学老师武崇林,他才打消了转系念头.
              B.吴文俊清楚地看到信息时代数学的发展趋势,受到中国古代数学的启发,提出了用计算机实现数学定理证明的方法,作出了影响深远的贡献.
              C.吴文俊能够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数学研究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期待着未来的中国数学家开拓创新,取得巨大成就,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
              D,外国不少数学家只靠巧思妙想研究数学,尽管名气很大,吴文俊却并不认同他们的研究成果,而是坚持用自己以客观为主的方法研究数学.
              E.吴文俊在拓扑学、机器定理证明、数学机械化等领域都取得了很多独创性成果,获得了国际数学界同行的高度任何与评价.
              (2)吴文俊的数学研究为什么能够取得创造性成果?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3)对我国的数学基础教育,吴文俊有哪些心得?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4)作为一位杰出的数学家,吴文俊对物理学、文学艺术等也有广泛的兴趣.请结合材料,就兴趣广泛与专业研究的关系进行分析.
            • 7. 一代通儒顾炎武
                 顾炎武从科举制度桎梏中挣脱出来后,便一改旧习,自警“能人不为文人,能讲不为讲师”力倡“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为了一抒山河壮怀、广交天下贤哲,也为了摆脱纠缠.躲避豪绅叶方恒的陷害,他以游为隐,将家事稍作安排,便只身出游.最初往来于山东、北京、江苏、浙江之间,自康熙元年起,其游踪扩至河北、河南、山西、陕西.以友人所赠二马二骡载书自随,南北往返,风尘仆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把自己的后半生献给了著述事业.顾炎武每到一处,必考察当地风土人情、山川地理,如与平日所闻不符,便打开书卷验证.旅途中则在鞍上默诵诸经注疏,偶有遗忘,就翻书温习.据他在《书(为顾宁人征天下书籍启)后》回忆,自己曾临泰山,谒十三陵,登恒山,抵太原,“往来曲折二三万里,所览书又得万余卷”.他把所搜集到的地理文献资料一分为二,将有关水利、贡赋、经济、军事部分,编为《天下郡国利病书》,有关地理沿革、建制、山川、名胜部分,则编为《肇城志》.
                 顾炎武把《论语》中的“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作为自己的治学宗旨和处世之道,虚怀若谷,严于律己,注重友情.在他看来,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难成.交友是益学进道的重要途径,古人学有所得,未尝不求同志之人,所以,寻友交友构成他为学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学交友过程中,他始终推友之长,虚心己待人,以友为师,其高尚品格足为后世楷模.他晚年所撰《广师》,从学术视野、学术贡献、博闻强记、文风雅正、治学态度等方面,对同时代的十位“同学之士”加以称许.其弟子潘未在《日知录》序中,盛赞其师足迹半天下,所至交其天下贤豪长者.天下无贤不肖,皆知先生为通儒.
                 顾炎武一生,始终关注“国家治乱之源,生民根本之计”,早年奔走国事,中年谋求匡复,即使暮年独居北方,依旧念念不忘“东土饥荒”“江南水旱”,直到逝世前,病魔缠身,他仍然以“救民水火”为己任.他主张,天生豪杰必有所任,“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正是自己的责任.顾炎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关注,有其特定的原因,今天看来固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对于一个旧时代的思想家和学者来说,却是难能可贵的.面对明清交替的现实,顾炎武从历史反思中得出结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后世学者将他的这一思想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颇有道理的.
                                                                     (摘编自陈祖武《顾炎武评传》
              相关链接
              ①顾炎武(1613-1682),明清之际思想家、学者.初名绛,字宁人,学者称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遍游华北,所至访问风俗,搜集材料,学问广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槽、兵农以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晚年治经侧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反对空谈“心、理、性、命”,提倡“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著作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顾亭林诗文集》等.(摘自《辞海》第六版)
              ②我生平最敬慕亭林先生为人…深信他不但是经师,而且是人师.(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顾炎武之所以不顾家庭,离家出游,固然有躲避豪绅陷害、以游为隐的因素,但更重要的还是为了实现他一抒山河壮怀、广交天下贤哲的理想.
              B.顾炎武以二马二骡载书自随,沿途考察人文地理,验证文献记载,搜集著述材料,把行万里路与读万卷书结合在一起,大大开阔了他的学术视野.
              C.顾炎武南北往返,在二三万里的旅途中,览书万余卷,写成《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等著作,终成一代大家.
              D.顾炎武足迹半天下,广交贤豪长者,又在《广师》中对十位“同学之士”推崇备至.他的地址潘耒称赞他,天下无贤不肖,无不知道顾炎武为通儒.
              E.顾炎武一生奔走,始终以豪杰自视,虽没有完全实现他“救民水火”“兴太平之事”的雄心壮志,但唯其如此,才成就了他的著述事业.
              (2)从《日知录》的成书过程来看,顾炎武治学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的概括.
              (3)梁启超生平最敬慕顾炎武的为人,认为他不但是经学大师,而且是世人楷模.这是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4)后人将顾炎武“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请结合材料及相关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锄
                                                   李锐
                  拄着锄把出村的时候又有人问:“六安爷,又去百亩园呀?”
                  倒拿着锄头的六安爷平静地笑笑:“是哩.”
              “咳呀.六安爷,后晌天气这么热,眼睛又不方便,快回家歇歇吧六安爷!”
                  六安爷还是平静地笑笑:“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咳呀,锄了地,受了累,又没有收成,你是图啥呀六安爷?”
                  六安爷已经不清这样的回答重复过多少次了,他还是不紧不慢地笑笑:“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斜射的阳光晃晃地照在六安爷的脸上,渐渐失明的眼睛,给他带来一种说不出的静穆,六安爷看不清人们的脸色,可他听得清人们的腔调,但是六安爷不想改变自己的主意,照样拄着锄把当拐棍,从从容容地走过.
              百亩园就在河对面,一抬眼就能看见.一座三孔石桥跨过乱流河,把百亩园和村子连在一起,这整整一百二十亩平坦肥沃的河滩地,是乱流河一百多里河谷当中最大最肥的一块地.西湾村人不知道在这块地上耕种了几千年几百代里,西湾村人不知把几千斤几万斤的汗水撒在百亩园,也不知从百亩园的土地上收获了几百万几千万的粮食,更不知这几百万几千万的粮食养活了世世代代多少人.但是,从今年起百亩园再也不会收获庄稼了,煤炭公司看中了百亩园,要在这块地上建一个焦炭厂.两年里反复地谈判,煤炭公司一直把土地收购价压在每亩五千元,为了表示绝不接受的决心,今年下种的季节,西湾村人坚决地把庄稼照样种了下去,煤炭公司终于妥协了,每亩地一万五千块,这场惊心动魄的谈判像传奇一样在乱流河两岸到处被人传颂.一万五千块,简直就是一个让人头晕的天价.按照最好的年景,现在一亩地一年也就能收入一百多块钱.想一想就让人头晕,你得受一百多年的辛苦,留一百多年的汗,才能在一亩地里刨出来一万五千块钱吶!胜利的喜悦中,没有人再去百亩园了,因为合同一签,钱一拿,推土机马上就要开进来了.
                  可是,不知不觉中,那些被人遗忘了的种子,还是和千百年来一样破土而出了.每天早上嫩绿的叶子上都会有珍珠一样的露水,在晨风中把阳光变幻德五彩缤纷.这些种子们不知道,永远不会再有人来伺候它们,收获它们了.从此往后,百亩园里将是炉火熊熊,浓烟滚滚的另一番景象.
                  六安爷舍不得那些种子,他掐着指头计算着出苗的时间,到了该间苗锄头遍的日子,六安爷就拄着锄头来到百亩园.一天三晌,一晌不落.
                  现在,劳累了一天的六安爷已经感觉到腰背的酸痛,满是老茧的手也有些僵硬,他蹲下身子摸索着探出一块空地,然后坐在黄土上很享受地慢慢吸一支烟,等着僵硬了的筋骨舒缓下来.等到歇够了,就再拄着锄把站起来,青筋暴突的臂膀,把锄头一次又一次稳稳地探进摇摆的苗垅里去,没有人催,自己心里也不急,六安爷只想一个人慢慢地锄地,就好像一个人对着一壶老酒细斟慢饮.
                  终于,西山的阴影落进了河谷,被太阳晒了一天的六安爷,立刻感觉到了肩背上升起的一丝凉意,他缓缓地直起腰来,把捏锄把的两只手一先一后举到嘴前,轻轻地晬上几点唾沫,而后,又深深地埋下腰,举起了锄头,随着臂膀有力的拉拽,锋利的锄刃闷在黄土里咯嘣咯嘣地割断了草根,间开了密集的幼苗,新鲜的黄土一股一股地翻起来.六安爷惬意地微笑着,虽然看不清,可是,耳朵里的声音,鼻子里的气味,河谷里渐起的凉意,都让他顺心,都让他舒服,银亮的锄板鱼儿戏水一般地,在禾苗的绿波中上下翻飞.于是,松软新鲜的黄土上留下两行长长的跨距整齐的脚印,脚印的两旁是株距均匀的玉茭和青豆的幼苗.六安爷种了一辈子庄稼,锄了一辈子地,眼下这一次有些不一般,六安爷心里知道,这是他这辈子最后一次锄地了,最后一次给百亩园的庄稼锄地了.
                  沉静的暮色中,百亩园显得寂寥、空旷,六安爷喜欢这天地间昏暗的时辰,眼睛里边和眼睛外边的世界是一样的,他知道自己在慢慢融入眼前这黑暗的世界里.
                  很多天以后,人们跟着推土机来到百亩园,无比惊讶地发现,六安爷锄过的苗垅里,茁壮的禾苗均匀整齐,一颗一颗蓬勃的庄稼全都充满了丰收的信心.没有人能相信那是一个半瞎子锄过的地.于是人们想起六安爷说了无数遍的话,六安爷总是平静固执地说,“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小说开头寥寥几句对话,六安爷这个勤劳而孤僻的老家形象已经跃然纸上,同时,他与村人的分歧也开始显露,并为下文情节发展埋下了伏笔.
              B.西湾村人与煤炭公司“惊心动魄的谈判”,是小说中隐约可见的叙事背景,也是深刻的社会背景,巧妙地将六安爷的个人感受跟时代的变化连接起来.
              C.小说中写到百亩园将要变成焦炭厂,往日的田园风光将会被“炉火熊熊,浓烟滚滚”的景象所取代,深化了作者关于生态问题的思考及小说的环保主题.
              D.关于六安爷锄地的描写生动而富有诗意,传达了六安爷在百亩园劳作时惬意舒畅的感觉,这样的写法强化了小说所表达的人与土地分离的悲凉感.
              E.综合全文来看,六安爷的“平静固执”,说明他作为一个老人,一方面已经饱经沧桑,看透世事变迁,另一方面也难免思想保守,无法与时俱进.
              (2)小说以“锄”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小说较为夸张地连续使用“几万”“几百万”之类的词语描述百亩园的历史,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试简要分析.
              (4)“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这句话,既是理解六安爷的关键,也是理解小说主旨的关键,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玻璃      贾平凹
                 约好在德巴街路南第十个电杆下会面,去了却没看到他.我决意再等一阵,踅进一家小茶馆里一边吃茶一边盯肴电杆.旁边新盖了一家酒店,玻璃装嵌,还未完工,正有人用白粉写“注意玻璃”的字样.
                 吃过一壶茶后,我回到了家.妻子说王有福来电话了,反复解释他是病了,不能赴约,能否明日上午在德巴街后边的德比街再见,仍是路南第十个电杆下.第二天我赶到德比街,电杆下果然坐着一个老头,额头上包着一块纱布.我说你是王得贵的爹吗,他立即弯下腰,说:我叫王有福.
                 我把得贵捎的钱交给他,让给娘好好治病.他看四周没人,就解开裤带将钱装进裤衩上的兜里,说:“我请你去喝烧酒!”
                 我谢绝了.他转身往街的西头走去,又回过头来给我鞠了个躬.我问他家离这儿远吗,他说不远,就在德巴街紧南的胡同里.我说从这里过去不是更近吗,老头笑了一下,说:“我不走德巴街.”
                 他不去德巴街,我却要去,昨日那家茶馆不错.走过那家酒店,玻璃墙上却贴出了一张布告--昨天因装修的玻璃上未作标志,致使一过路人误撞受伤.
                 敬请受伤者速来我店接受我们的歉意并领取赔偿费.
                 我被酒店此举感动,很快想到王有福是不是撞了玻璃受的伤呢,突然萌生了一个念头:既然肯赔偿,那就是他们理屈,何不去法院上告,趁机索赔更大一笔钱呢?我为我的聪明得意,第二天便给王有福打电话,约他下午到红星饭店边吃边谈.
                 红星饭店也是玻璃装修,我选择这家饭店,是要证实他是不是真的在酒店挂伤的.他见了我,肿胀的脸上泛了笑容,步履却小心翼翼,到了门口还用手摸,证实是门口了,一倾一倾地摇晃着小脑袋走进来.
              “我没请你,你倒请我了!”他说.
              “一顿饭算什么!”我给他倒了一杯酒,他赶忙说:“我不敢喝的,我有伤.”
              “大伯,你是在德巴街酒店撞伤的吗?”
              “你…那酒店怎么啦?”
              “这么说,你真的在那儿撞的!”
              “这…”
                 老头瓷在那里,似乎要抵赖,但脸色立即赤红,压低了声音说:“是在那儿撞的.”一下子人蔫了许多,可怜得像个做错事的孩子.
              “这就好.”我说.
              “我不是故意的.”老头急起来.“我那日感冒,头晕晕的,接到你的电话出来,经过那里,明明看着没有什么,走过去,咚,便撞上了.”
              “你撞伤了,怎么就走了?”
              “哗啦一声,我才知道是撞上玻璃了.三个姑娘出来扶我,血流了一脸,把她们倒吓坏了,要给我包扎伤口,我爬起来跑了.我赔不起那玻璃呀!”
              “他们到处找你哩.”
              “是吗?我已经几天没敢去德巴街了,他们是在街口认人吗?”
              “他们贴了布告…”
                  老头哭丧下脸来,在腰里掏钱,问我一块玻璃多少钱.
                  我嘿嘿笑起来.
              “不是你给他们赔,是他们要给你赔!”
              “赔我?”
              “是赔你.”我说,“但你不要接受他们的赔偿,他们能赔多少钱?上法院告他们,索赔的就不是几百元几千元了!”
                 老头愣在那里,一条线的眼里极力努出那黑珠来盯我,说:“你大伯是有私心,害怕赔偿才溜掉的,可我也经了一辈子世事,再也不受骗了!”
              “没骗你,你去看布告嘛!”
              “你不骗我,那酒店也骗我哩,我一去那不是投案自首了吗?”
              “大伯,你听我说…”
                 老头从怀里构出一卷软沓沓的钱来,放在桌上:“你要肯认我是大伯,那我求你把这些钱交给人家.不够的话,让得贵补齐.我不是有意的,真是看着什么也没有的,谁知道就有玻璃.你能答应我,这事不要再给外人说,你答应吗?”
              “答应.”
                 老头眼泪花花的,给我又鞠了下躬,扭身离开了饭桌.
                 我怎么叫他,他也不回头.
                 他走到玻璃墙边,看着玻璃上有个门,伸手摸了摸,没有玻璃,走了出去.
                 我坐在那里喝完了一壶酒,一口莱也没吃,从饭馆出来往德巴街去.趁无人理会,我揭下了那张布告:布告继续贴着,只能使他活得不安生.顺街往东走,照相馆的橱窗下又是一堆碎玻璃,经理在大声骂:谁撞的,眼睛瞎了吗?!
                 我走出了狭窄的德巴街.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约好在德巴街路南第十个电杆下会面”,是对地下斗争题材影视作品的模仿,为后文悬念丛生的情节作出铺垫.
              B.发现王有福正是受伤的路人后,“我”劝他到法院上告酒店,寻求更多赔偿,因为“我”不仅热心帮助朋友,也有打官司的经验.
              C.王有福不情愿承认自己误撞酒店玻璃受伤,主要是因为妻子有病,家庭生活很困难,害怕酒店迫究责任,让他赔偿报失.
              D.“我”经过照相馆时,见经理面对碎玻璃大骂,这一细节暗示此地这类纠纷不少,王有福担心的“投案自首”之事是经常发生的.
              E.玻璃墙伤人事件的背后,交织着伦理观念、法治观念、诚信意识等不同理念的矛盾、困惑与冲突,是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一面镜子.
              (2)“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3)小说中的王有福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4)是否状告酒店,“我”与王有福的态度不同.你更认同谁的态度?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
            •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人生当架几座桥
                  ①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谈起他一生的理想和追求时,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我10岁那年,叔叔送我一本地图。在中国地图一页,我看见台湾地区用墨涂黑了。我问:‘为什么台湾要用墨涂黑呢?’叔叔说:‘台湾是中国的领土,因为我国和日本打仗打输了,被日本人占了。’我当时很气愤,心想,中国的领土为什么被日本人抢占了呢?一定要把台湾夺回来!”从此,茅以升下定决心,一定要学好知识,掌握本领,报效国家。
                  ②茅以升从小天资聪慧,但他更得益于后天的勤奋刻苦。中学时,祖父教他读古文。祖父先将文章抄录一遍,要求他在第二天上课前背熟。没想到,祖父刚抄录完,茅以升已能背诵出来。茅以升锻炼记忆力的故事很多,最著名的是他背诵圆周率的故事。1940年,茅以升任职的唐山工程学院迁到贵州平越县。校庆那天举行游艺会,同学们欢迎茅院长表演个节目。茅以升不会唱歌、跳舞,就说:“我表演背圆周率吧。”他一口气背到小数点后一百位,同学们热烈鼓掌,赞叹不已。
                  ③1933年春天,茅以升受命在钱塘江上建造一座现代化的大桥。当时在杭州民间流传一句谚语,叫作“钱塘江上造桥”,意思是指不可能做成功的事。因为钱塘江的潮水和流沙都是别处罕见的。潮水来时,潮头壁立,毁坏力惊人。流沙是极细极轻的沙粒,一遇水流即被冲刷走。江底流沙覆盖,深达40多米。所以,杭州人说“钱塘江无底”,在钱塘江上造桥被认为是异想天开。而当时,中国所有的现代化大桥都是外国人修的。经过调查研究之后,茅以升认为在钱塘江上造桥是可以成功的。
                  ④钱塘江大桥正式开工后,遇到的困难一个接一个。外面传着闲言碎语,说什么“这样干下去,哪里会成功?”银行也中断了贷款。茅以升的母亲听到这些事后对他说:“唐僧取经,八十一难;唐臣(茅以升的号)造桥,也有八十一难。只要有孙悟空,有他那如意金箍棒,你也同样能渡过难关。”那时的“孙悟空”就是造桥的全体员工,“如意金箍棒”就是科学里的一条法规:利用自然规律,克服自然界的一切障碍。茅以升充分发挥工程技术人员和建桥工人的智慧,先后攻克了80多个难题,发明了“射水法”“沉箱法”等施工方法,大大提高了工程效率。
                  ⑤钱塘江大桥既是我国桥梁建筑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又是我国桥梁工程师的摇篮。茅以升把工地办成学校,吸收大批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参加工程实践,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桥梁工程人才。我国一些重要桥梁工程,如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的一些负责人都曾经历过钱塘江大桥建设的洗礼。建国后,茅以升又参与修建我国第一座跨越长江的大桥--武汉长江大桥,先后担任专家组组长、技术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总设计师,为武汉长江大桥的顺利建成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⑥建桥讲究处处平衡与和谐。一座瘸腿、不平衡的桥梁,怎能让车辆行人平安到达彼岸?同样,人架设知识的桥梁也是如此。茅以升既通晓工程技术,在文史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他一生学桥、造桥、写桥,在中外报刊发表文章200余篇。他写的《桥名谈往》《二十四桥》,博古通今,文笔极好。特别是他在《人民日报》上连载的《桥话》,更是难得的文学佳作。毛泽东曾对茅以升说:“你的《桥话》我看了,写得很好。你不仅是个科学家,而且也是个文学家哩!”
                  ⑦无论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还是在和平的日子,茅以升都始终如一地勤奋工作,即便到了晚年仍然壮心不已。他说:“我还有一桩心事,就是台湾问题。1945年,台湾光复后,我曾到台湾去参加过一次学术会议,看到了台湾的迷人景色,还看望了那里的老同学和朋友。1955年,我到日本访问,恰好住在下关(原名马关)的‘春帆楼’.当年,李鸿章签字把台湾割让给日本就是住在‘春帆楼’.看到李鸿章住过的房子,我的心情很不平静。我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架设连接海峡两岸人民的大桥。这是我在有生之年想要完成的一件大事。”
              (取材于《郭梅尼人物通讯选》)
              【相关链接】
                  ①茅以升(1896-1989),中国桥梁工程专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茅以升于30年代打破外国人的垄断,在自然条件比较复杂的钱塘江上主持修建了一座基础深达47.8米的双层公铁两用桥。钱塘江桥的建成,成为中国桥梁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摘自《中国大百科全书》)
                  ②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茅以升内心有一种预感。他下令在大桥南2号桥墩上留下一个长方形大洞,对于这个原设计中没有的重大改变,茅以升没有向任何人解释原因。持续3个月的淞沪会战终以上海陷落结束,11月16日,南政府决定炸桥以阻断敌人,深明大义的茅以升心情沉重地点了点头:“造桥是爱国,炸桥也是爱国!”一语未竟,热泪夺眶而出。原来在桥下预留的大洞,就是为这一天预备的。12月23日,茅以升正式接到炸桥的密令。当晚,他来到书桌前,奋笔写下8个大字:“抗战必胜,此桥必复”。这一愿望终于在抗战胜利后得以实现,在茅以升的亲自主持下,钱塘江大桥又得以成功修复。
              (摘自“百度百科”)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钱塘江的地质和水文条件极其复杂,在钱塘江上造桥被认为是异想天开,茅以升受命建造钱塘江大桥,面临着重重困难。他带领全体建桥人员艰苦努力,终于做成了“一件不可能成功的事”。
              B.茅以升的母亲是一位知书达理、颇具识见的老人,她对茅以升的成长具有重要影响。在建造钱塘江大桥的困难时刻,正是母亲的鼓励和点拨,才使得茅以升能够坚持下去。
              C.钱塘江大桥“建成一炸毁一修复”的经历,说明大桥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茅以升虽然不是政治家,但他对当时国家面临的内忧外患有着清醒的认识,并提前做好了应对的准备。
              D.因为天资聪慧,茅以升从小就过目成诵,记忆力惊人。他协助祖父抄录古文,不待祖父抄完,他就能全文背诵;多年以后,他背诵圆周率,能一口气背到小数点后一百位。
              E.茅以升的一生,就像桥梁一样,讲究处处平衡与和谐。他不仅在桥梁科学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而且不管时代如何变迁,他都勤奋工作,并始终关注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统一。
              (2)为什么材料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了茅以升对台湾的关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茅以升是一位著名的桥梁工程专家,材料中有哪些体现?请简要归纳。
              (4)你认为可以从茅以升身上获得哪些有益的人生启示?请结合材料,谈谈自己的看法。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