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许子良传

              明·宋濂

              许子良,字肖说,东阳人。姿禀卓荦,幼诵书,一览通大义。及壮,驰骋经史,精文辞,尤长于科目之学。生徒欣欣从之,旬月间,辄知为文肯綮。嘉定丙子,以诗赋江东漕司,试礼部不利。嘉熙戊戌,始登进士第,年已五十余矣。

              调余姚簿,未上。用宰相乔行简荐,监镇江西酒库。前此赢率自入,子良不纳一札以上归公家,官吏相顾骇叹。淮东转运司辟主管帐司。濒江有芦场三十里所,民资其利,守边吏议清野,欲悉削去,子良谏之止。迁知晋陵县,版籍纷乱,官赋多放失。诸司督逋急如雷电,吏窜匿殆尽,前令以不良去。子良为逃亡,考隐漏,催科定繇,条绪粲然。

              俄监安溪酒库,改宣教郎、知都昌县。库藏赤立,子良节缩浮冗,两年之间,供输遂有余。豪右设诡名以欺租赋,莫敢何问。子良列其主名揭于市,复从而一之。豪右惭愤,阴图中子良,无隙可乘而止。未几,有旨俾阅滞狱八十余,子良为翻案,一一谳之。虽累岁不引决者,一旦曲直皆白。

              复转朝散郎,改知台州。弊蠹相仍,负上供钱三百余万。于良节缩如都昌,凡典例所宜得者亦谢去。居半载,郡计裕如。子良听讼,据案与两造相尔汝,以察其情。情既得,即决遣之,吏袖手旁睨具文书而已。同僚与吏无所容其私,皆忌之。吏白每岁以钱折米二万斛,子良又不许。而禁卒有不便者,于是嗾其殴狱吏以撼之,且相与出危言。子良知堕其计,即委印出关去。事上,降两官。贾似道开阃荆湖,辟主管机宜文字,且为辨其非,叙朝散郎。事有难处,他人不能置笔者,经子良议定,人无异辞。

              景定庚申三月,卒于沔川,年七十五。

              (选自《宋濂全集》,有删改)

              (1) 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诗赋 江东漕司          魁:居首位
              B.前此赢 率自入       羡:多余的
              C.子良为 逃亡           稽:核查
              D.且为辨其非            辜:辜负
            • 2.

              上梅直讲【注】

              苏轼

                  轼每读《诗》至《鸱鸮》,读《书》至《君奭》,常窃悲周公之不遇。及观史,见孔子厄于陈蔡之间,而弦歌之声不绝;颜渊、仲由之徒,相与问答。夫子曰:“‘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耶?吾何为于此?”颜渊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子油然而笑曰:“回,使尔多财,吾为尔宰。”夫天下虽不能容,而其徒自足以相乐如此。乃今知周公之富贵,有不如夫子之贫贱。夫以召公之贤,以管、蔡之亲,而不知其心,则周公谁与乐其富贵?而夫子之所与共贫贱者,皆天下贤才,则亦足以乐乎此矣!

                  轼七八岁时,始知读书。闻今天下有欧阳公者,其为人如古孟轲、韩愈之;而又有梅公者,从之,而与之上下其议论。其后益壮,始能读其文词,想见其为人,意其飘然脱去世俗之乐,而自乐其乐也。方学为对偶声律之文,求升斗之禄,自度无以进见于诸公之间。来京师逾年,未尝窥其门。

                  今年春,天下之士,群至于礼部,执事与欧阳公实亲试之。轼不自意,获在第二。既而闻之,执事爱其文,以为有孟轲之风,而欧阳公亦以能不为世俗之文也而取,是以在此。非左右为之先,非亲旧之请属,而向之十余年间,闻其名而不得见者,一朝为知己。退而思之,人不可以苟富贵,亦不可以徒贫贱。有大贤焉而为其徒,则亦足恃矣。苟其侥一时之幸,从车骑数十人,使闾巷小民,聚观赞叹之,亦何以易此乐也!

                  《传》曰:“不怨天,不尤人。”盖“优哉游哉,可以卒岁”。执事名满天下而位不过五品其容色温然而不怒其文章宽厚敦朴而无怨言此必有所乐乎斯道也轼愿与闻焉!

              (选自《古文观止》)

              【注】  梅直讲,即梅尧臣,字圣俞,北宋诗人。他曾任国子监直讲。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画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 下列句子中加画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
              (3)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4) 下列全都能表明苏轼对快乐的认识的一项是 ( )

              ①而夫子之所与共贫贱者,皆天下之贤才,则亦足以乐乎此矣

              ②而向之十余年间,闻其名而不得见者,一朝为知己

              ③苟其侥一时之幸,从车骑数十人,使闾巷小民,聚观而赞叹之

              ④有大贤焉而为其徒,则亦足恃矣

              ⑤方学为对偶声律之文,求升斗之禄

              ⑥《传》曰:“不怨天,不尤人。”盖“优哉游哉,可以卒岁”

              (5)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回,使尔多财,吾为尔   宰:掌管
              B.而又有梅公者,从之   游:交往
              C.非左右为之先   容:介绍,推荐
              D.其为人如古孟轲、韩愈之   徒:弟子
            • 3.

              叶嘉传

                  叶嘉,闽人也。其先处上谷。曾祖茂先,养高不仕,好游名山,至武夷,悦之,遂家焉。尝曰:“吾植功种德,不为时采,然遗香后世,吾子孙必盛于中土,当饮其惠矣。”茂先葬郝源,子孙遂为郝源民。

                  至嘉,少植节操。或劝之武。曰:“吾当为天下英武之精,一枪一旗,岂吾事哉!”因而游见陆先生,先生奇之,为著其行录,传于时。上读其行录而善之,敕建安太守召嘉,给传遣诣京师。

                  郡守始令采访嘉所在,命赍书示之。嘉未就,亲至山中,为之劝驾,始行。天子见之,曰:“吾久卿名,但未知其实尔,我________试哉!”因顾谓侍臣曰:“视嘉容貌如铁,资质刚劲,难以遽用,必槌提顿挫之_______可。”遂以言恐嘉曰:“砧斧在前,鼎镬在后,将以烹子,子视之如何?”嘉勃然吐气,曰:“臣山薮猥士,幸惟陛下采择至此,可以利生,虽粉身碎骨,臣不辞也。”上笑,命以名曹处之,又加枢要之务焉。

                  上敕御史欧阳高、金紫光禄大夫郑当时、甘泉侯陈平三人与之同事。欧阳疾嘉初进有宠,计欲之。嘉虽见侮,为之起立,颜色不变。上为责欧阳,怜嘉,视其颜色,久之,曰:“叶嘉真清白之士也。其气飘然,若浮云矣。”遂引而宴之。少顷,上鼓舌欣然,曰:“始吾见嘉,未甚好也,久味其言,殊令人爱,朕之精魄,不觉洒然而醒。《书》曰:启乃心,沃朕心。嘉_____谓也。”于是封嘉钜合侯,位尚书,曰:“尚书,朕喉舌之任也。”由是宠爱日加。

                  后因侍宴苑中,上饮逾度,嘉辄苦谏。上不悦,曰:“卿司朕喉舌,而以苦辞逆我,余岂堪哉!”遂唾之,命左右仆于地。嘉正色曰:“陛下必欲甘辞利口然后爱耶?臣言虽苦,久则有效。陛下亦尝试之。岂不知乎!”上因含容之,然亦以是疏嘉。

                  嘉既不得志,退去闽中。上______不见嘉月余,劳于万机,神茶思困,颇思嘉。因命召至,遂恩遇如故。居一年,嘉告老,上曰:“钜合侯,其忠可谓尽矣。”遂得爵其子,又令郡守择其宗支之良者,每岁贡焉。

                  赞曰今叶氏散居天下皆不喜城邑惟乐山居氏于闽中者盖嘉之苗裔也天下叶氏虽多然风味德馨为世所贵皆不及闽。闽之居者又多,而郝源之族为甲。嘉以布衣遇天子,爵彻侯,位八座,可谓荣矣。然其正色苦谏,竭力许国,不为身计,盖有以取之。

              (选自《东坡食集》,有删改)

              【注】  ①叶嘉:叶之嘉者,指茶叶。②陆先生:陆羽,唐朝人,著《茶经》,被后人称为“茶圣”。③传:传车,驿站的车马。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画线词语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 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虚词,正确的一项是 ( ) ①我_____试哉 

              ②必槌提顿挫之_____可

              ③嘉_____谓也 

              ④上_____不见嘉月余

              (3) 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4) 下列语句,全都直接表现叶嘉美德的一组是 ( ) ①养高不仕,好游名山 

              ②容貌如铁,资质刚劲

              ③粉身碎骨,臣不辞也 

              ④为之起立,颜色不变

              ⑤其气飘然,若浮云矣 

              ⑥劳于万机,神苶思困

              (5)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或劝之 武  业:从事;以……为业
              B.吾久 卿名  饫:饱。指所闻已多
              C.计欲 之  倾:倾慕
              D.颜色不变  颜色:脸色
            • 4.

              (一)

                  贞元十一年,获与郑师俭遇,郑歔欷言曰:“豫章之回,次南阳大泽。见一贫翁乘驴,驴甚瘠;一丈夫肩负杂物,可三十觔;妻抱半岁婴孩,童稚驱行两人。山路初尽,始行陂泽。属久霖雨,泥水深,老翁瘠驴往往颠踣。丈夫__________翁之子也,每见驴倒,掷其负,若泥若水无顾惜,扶抱洗拭,泪辄盈目。倒既数,悲不自胜,遂以所负置诸驴,而负其父。平田积雨,潦淖到胫。不至店舍,竟无憩歇。父在子上殊自安畅子在父下亦尽欢心父与子笑子与父笑如同乘高车连辔逸骑。怡怡__________,欣欣焉。爱其事父母能竭其力也,又痛自欲竭力,已无其所。赠绢一疋,令与驴驴,代以载父。其人将求驴者三店,知欲分路,却其绢曰:‘无驴可博,愿复本绢。’始嘉其孝,又贵以忠,为度一绢博驴未就,更与一绢,自此东西。”

                  某以如其人所行,是难能也,是亦皇唐纯孝一人焉。论曰:负父信孝矣,而赠绢非孝欤?

               “唯其有之,是以似之”。郑与南阳孝子偕孝矣。

              ([唐]欧阳詹《南阳孝子传》,有删改)

              【注】  ①觔:同“斤”。②唯其有之,是以似之:语出《诗经·小雅·裳裳者华》。

              (二)

                  郑孝子立本,父相德,坐事戍西域。立本长,知痛哭,废寝食。及年十八,辞母寻父。母初止之,不听,临行哭而戒之曰:“汝父左手小指缺一节,中有横纹,幸而相见,以此为验也。”历半年,行抵库车,查军籍无父名。未知所往。会军将高魁元,闻立本操中土音,问之,具以告。魁元惊曰:“汝父我友也。曩昔戍绥来县。”由是历蒙古塔,至乌鲁木齐,急奔绥来县访问,则父已病殁数年矣。立本长号过市,恸不欲生,濒死者再。他日启墓,门人悉会。祭毕开棺,体肤悉化,惟左手独存,缺指横纹宛然,远近骇异,以为天留只手,以待孝子辨认也。立本益哀哭不能止。众上其事于都统,沿途具夫役,给驿马,护孝子负骨__________归。

              (选自《名人轶事》,有删改)

              (三)

                  孝子吴姓,忘__________名。少孤,喑哑不能言。一日,正担水入肆门,适恩宰梅公子盛服至,误泼水溅公子服,怒且叱,肆中执事人急趋至,拱曰:“公子莫怒,此吴家哑孝子也。”公子惊询其事迹,转怒为喜,假青蚨五竿赠之。孝子坚却不敢受,执事人举无名指示之。盖凡哑者,均以无名指为母耳。孝子见之,知公子怜伊有老母,始伏地稽首拜,呀呀指天地,感激非常。担水讫,荷钱归,甫近村,见母正倚闾,遽欢喜呼啸,泥滑,几倾倒。母见钱,惊问何来;孝子口呀呀指划,伊唔不能道一字。母恐其因贫误行窃,遍问邻右,亦不知其所由来。叱使膝立,怒曰:“吾宁有残疾担水子,不愿有邪心穿窬子也!”自扶仗诣质库,遍问执事人,始知实是公子持赠。始诵佛而回。顾往返虽五里,然究因老病,步履迟滞,半日始归村。视孝子犹跪地不敢动。

              (选自《夜雨秋灯录》卷一,有删节)

              (1) 对下列各句中加画线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 依次填入文中空白处的词语, 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丈夫__________翁之子也 

              ②怡怡__________,欣欣焉

              ③护孝子负骨__________归 

              ④孝子吴姓,忘__________名

              (3) 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 )
              (4)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出孝子们“纯孝”的一组是 ( )

              ①遂以所负置诸驴,而负其父

              ②无驴可博,愿复本绢

              ③知痛哭,废寝食

              ④立本长号过市,恸不欲生

              ⑤孝子口呀呀指划

              ⑥自扶仗诣质库

              (5) 下面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令与驴 驴,代以载父  博:交换
              B.更与一绢,自此 东西      东西:各奔东西
              C.立本 长,知痛哭          稍:渐渐
              D.肆中执事人急趋至,拱 曰    谢:道谢
            • 5.

              秦晋崤之战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__________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崤。崤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__________!”秦师遂东。

                  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左右免胄而下,超乘者三百乘。王孙满尚幼,观之,言于王曰:“秦师轻而无礼,必败。轻则寡谋,无礼则脱。入险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

                  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曰:“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不腆敝邑,为从者之淹,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且使遽告于郑。

                  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兵、秣马矣。使皇武子辞焉,曰:“吾子淹久于敝邑,唯是脯资饩牵竭矣。为吾子之将行也,郑之有原圃,犹秦之有具囿也,吾子取其麇鹿,以闲敝邑,若何?”杞子奔齐,逢孙、扬孙奔宋。孟明曰:“郑有备矣,不可冀也。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灭滑而还。

                  晋原轸曰:“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天奉我也。奉不可失,敌不可纵。纵敌患生,违天不祥。必伐秦师!”栾枝曰:“未报秦施而伐其师,其为死君乎?”先轸曰:“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吾闻之:‘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谋及子孙,可谓死君乎!”遂发命,遽兴姜戎。子墨衰绖,梁弘御戎,莱驹为右。夏四月辛巳,败秦师于崤,获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以归。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

                  文嬴请三帅,曰:“彼实构吾二君,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君何辱讨焉?使归就戮于秦,__________逞寡君之志,若何?”公许之。先轸朝,问秦囚。公曰:“夫人请之,吾舍之矣。”先轸怒曰: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不顾而唾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释左骖,以公命赠孟明。孟明稽首曰:“君之惠,不以累臣衅鼓,使归就戮于秦,寡君之以为戮,死__________不朽。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

                  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曰:“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不替孟明,曰:“孤之过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选自《左传》)

                  【注】  ①乘:数词“四”,古时一车四马称为一乘,因一乘有四马,故乘又常作数词“四”用。②衰绖:指丧服。


              (1) 对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 依次填入文中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且行千里,__________谁不知?

              ②必死是间,余收尔骨__________!

              ③__________逞寡君之志,若何?

              ④寡君之以为戮,死__________不朽。

              (3) 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 )
              (4) 以下六句话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蹇叔直接谏阻秦穆公不要冒险行事的理由的一组是 ( )

              ①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②晋人御师必于崤。

              ③师之所为,郑必知之。  ④勤而无所,必有悖心。

              ⑤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⑥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5) 下面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轻则寡谋,无礼则   脱:轻率,放任
              B.以乘 先,牛十二犒师  韦:熟牛皮
              C.则束载、 兵、秣马矣  厉:严格约束
              D.彼实 吾二君  构:挑拨离间
            • 6.

              孔子困于陈蔡

                  孔子困于陈蔡之间,即三经之席,七日不食,藜羹不糁,弟子皆有饥色,读《诗》、《书》,习礼乐不休。子路进谏曰:“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不善者,天报之以祸。今夫子积德累仁,为善久矣,意者尚有遗行乎?奚居之隐也?”孔子曰:“由来!汝小人_________,未讲于论也。居,吾语汝。子以知者为无罪乎?则王子比干何为刳心而死?子以义者为听乎?则伍子胥何为抉目而悬吴东门?子以廉者为用乎?则伯夷、叔齐何为饿于首阳之山?予以忠者为用乎?则鲍叔何为而不用?叶公子高终身不仕,鲍焦抱本而立,子推登山而燔?故君子博学深谋,不遇时者众矣。_________独丘哉?贤不肖者材也,遇不遇者时也。今无有时,贤安所用哉?故虞舜耕于历山之阳,立为天子,其遇尧也;傅说负土而版筑,以为大夫,其遇武丁也;伊尹故有莘氏僮也,负鼎操俎调五味,而立为相,其遇汤也;吕望行年五十,卖食棘津,年七十屠于朝歌,九十_________为天子师,则遇文王也。管夷吾束缚自槛车,以为仲父,则遇齐桓公也。百里奚自卖五羊之皮,为秦伯牧牛,为大夫,则遇秦缪公也。虞丘名闻于天下以为令尹让于孙叔敖则遇楚庄王也伍子胥前功多后戮死非知有盛衰也前遇阖闾后遇夫差也。夫骥盐车,此非无形容也,莫知之也,使骥不得伯乐,安得千里之足?造父亦无千里之手矣。夫兰苣生于茂林之中,深山之间,不为人莫见之故不芬。夫学者非为通也,为穷而不困,忧而志不衰,先知祸福之终始,而心无惑焉。故圣人隐居深念,独闻独见。夫舜亦贤圣矣,南面而治天下,惟其遇尧也。使舜居桀、纣之世,能自免于刑戮之中,则为善矣,亦何位_________有?桀杀关龙逢,纣杀王子比干,当此之时,岂关龙逢无知,而王子比干不慧乎哉!此皆不遇时也。故君子务学,修身端行而须其时者也,子无惑焉。”

              (选自《韩诗外传》有删节)

                  【注】  ①三经:日本关嘉《说苑纂注》认为“三经”指《诗》、《书》、《礼》。②糁:饭粒。③讲:明白,知晓。论:通“伦”,道理。④鲍焦:春秋时隐士,耕田而食,穿井而饮,非妻所织不穿。子贡讥笑他,他抱树而死。⑤傅说:商朝人,传说曾在傅岩之野筑土打墙,遇商王武丁,举为宰相,天下大治。⑥有莘氏:古代氏族名。⑦朝歌:商朝都城,故址在今河南淇县。⑧茞:香草。


              (1) 对下列各句中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 依次填入文中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由来!汝小人_________。

              ②_________独丘哉?

              ③九十_________为天子师。

              ④亦何位_________有?

              (3) 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 )
              (4) 孔子在文中列举的事例,大多是一个人的经历就能从正反两方面证明机遇的重要。以下六个事例的主人公编为四组,全都有这类经历的一组人物是 ( )

              ①比干  ②伍子胥  ③傅说  ④百里奚  ⑤虞丘  ⑥吕望

              (5) 下面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吾 汝  语:告诉
              B.为大夫  举:推举
              C.夫骥 盐车  罢:通“疲”,疲惫不堪
              D.而王子比干不 乎哉  慧:聪明
            • 7.

              来俊臣,京兆万年人。父操,博徒也;与里人蔡本善,本负博数十万不能偿,操因纳其妻,先已娠___________生俊臣,冒其姓。

                  天资残忍,喜反复,不事产。客和州为奸盗,捕送狱,狱中上变,刺史东平王续按讯无状,杖之百。天授中,续以罪诛,俊臣上书得召见,自陈前上琅邪王冲反状,为续所抑。武后以为谅,擢累侍御史,按诏狱,数称旨。后阴纵其惨,胁制群臣,前后夷千馀族。生平有纤介,皆入于死。拜左台御史中丞,中外累息,至以目语

                  俊臣乃引侯思止、王弘义、郭弘霸、李仁敬、康韦、卫遂忠等,阴啸不逞百辈,使飞语诬蔑公卿,上急变。每擿一事,千里同时辄发,契验不差,时号为“罗织”,牒左署曰:“请付来俊臣或侯思止推实必得”。后信之,诏于丽景门别置狱,敕俊臣等颛按事,百不一贷。弘义戏谓丽景门为“例竟”,谓入者例皆尽也。俊臣与其属朱南山、万国俊作《罗织经》一篇,具___________支脉纲由,咸有首末,按以从事

                  俊臣鞫囚,不问轻重,皆注醯于鼻,掘地为牢,或寝以匽溺,或绝其粮,囚至啮衣絮以食,大抵非死终不得出。每赦令下,必先杀重囚乃宣诏。又作大枷,各为号:一、定百脉,二、喘不得,三、突地吼,四、着即臣,五、失魂胆,六、实同反,七、反是实,八、死猪愁,九、求即死,十、求破家。后以铁为冒头,被枷者宛转地上,少选而绝。凡囚至,先布械于前示囚,莫不震惧,皆自诬服。

                  俊臣知群臣不敢斥己,乃有异图,常自比石勒,欲告皇嗣及庐陵王与南北衙谋反,因得骋志。遂忠发其谋。初俊臣屡掎摭诸武太平公主张昌宗等过咎后不发至是诸武怨共证其罪有诏斩于西市年四十七。人皆__________庆,曰:“今得背着床瞑矣!”争抉目、肝、醢其肉,须臾尽,以马践其骨,无孑馀,家属籍没。

                  方俊臣用事,托天官得选者二百馀员,及败,有司自首,后责之,对曰:“臣乱陛下法,身受戮;忤俊臣,覆臣家。”后赦其罪。

              (节选自《新唐书·来俊臣传》)

                  (周)兴,少习法律,自尚书史积迁秋官侍郎,屡决制狱,文深峭,妄杀数千人。武后夺政,拜尚书左丞。天授中,人告子珣、兴与丘神勣谋反,诏来俊臣状。初,兴未知被告,方对俊臣食,俊臣曰:“囚多不服,奈何?”兴曰:“易耳,内之大瓮,炽炭周之,何事不承。”俊臣曰:“善。”命取瓮__________炽火,徐谓兴曰:“有诏按君,请尝之。”兴骇汗,叩头服罪。诏诛神勣而宥兴岭表,在道为雠人所杀。

              (节选自《新唐书·周兴传》)

                  【注】  ①颛:专门。②醯:醋。③匽:厕所。

              (1)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2) 依次填入文中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先己娠__________生俊臣  ②具__________支脉纲由,咸有首末

                  ③人皆__________庆        ④命取瓮__________炽火

              (3) 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 )
              (4) 下列各组全都能表现酷吏“凶残”特点的是 ( )

                  ①生平有纤介,皆入于死

                  ②自陈前上琅邪王冲反状

                  ③弘义戏谓丽景门为“例竟”,谓入者例皆尽也

                  ④以马践其骨,无孑馀,家属籍没

                  ⑤臣乱陛下法,身受戮;忤俊臣,覆臣家

                  ⑥屡决制狱,文深峭,妄杀数千人

              (5)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咸有首末,按以 从事  从事:僚属
              B.被枷者宛转地上, 少选而绝  少选:不久
              C.争抉目、 肝、醢其肉  擿:摘取
              D.诏来俊臣 状  鞫:审问
            • 8.

              贞观初,太宗与黄门侍郎王珪宴语,时有美人侍侧,本庐江王瑗之姬也,瑗败,籍没入宫。太宗指示珪曰:“庐江不道,贼杀其夫而纳其室,暴虐之甚,何有不亡者乎!”珪避席曰:“陛下以庐江取之为是邪,为非邪?”太宗曰:“安有杀人而取其妻,卿乃问朕是非,何也?”珪对曰:“臣闻于《管子》曰:齐桓公之郭国,问其父老曰:‘郭何故亡?’父老曰:‘以其善善而恶恶也。’桓公曰:‘若子之言,乃贤君也,何至于亡?’父老曰:‘不然。郭君善善而不能用,恶恶而不能去,所以亡也。’今此妇人尚在左右,臣窃以为圣心是之。陛下若以为非,所谓知恶而不去也。”太宗大悦,称为至善,遽令以美人还其亲族。

              贞观三年,李大亮为凉州都督,尝有台使至州境,见有名鹰,讽大亮献之。大亮密表曰:“陛下久绝畋猎,而使者求鹰。若是陛下之意,深乖昔旨;如其自擅,便是使非其人。”太宗下书曰:“以卿兼资文武,志怀贞确,故委藩牧,当兹重寄。比在州镇,声绩远彰,念此忠勤,岂忘寤寐?使遣献鹰,遂不曲顺,论今引古,远献直言。披露腹心,非常恳到,览用嘉叹,不能已已,有臣若此,朕复何忧!宜守此诚,终始若一。《诗》云:‘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古人称一言之重,侔于千金,卿之所言,深足贵矣。今赐卿金壶瓶、金碗各一枚,虽无千镒之重,是朕自用之物。卿立志方直,竭节至公,处职当官,每副所委,方大任使,以申重寄。公事之闲,宜观典籍。兼赐卿荀悦《汉纪》一部,此书叙致简要,论议深博,极为政之体,尽君臣之义,今以赐卿,宜加寻阅。”                                  (选自《贞观政要》)                                                               

              (1) 下列各项中对加下划线字解释有误的是( )
              (2) 下列各项加下划线字意义用法相同的是( )
              (3) 下列各项都能表明唐玄宗善于纳谏的是( )

              ①安有杀人而取其妻   ②太宗大悦,称为至善 ③比在州镇,声绩远彰  ④卿之所言,深足贵矣 ⑤今赐卿金壶瓶、金碗各一枚

              (4) 下列各项中,对文章分析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太宗 指示珪曰             指示:用手指点着,让……看
              B.臣窃以为圣心 之         是:认为正确
              C.大亮献之               讽:暗示
              D.在州镇                 比:相像
            • 9.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必不得已而去,斯三者何先 / 以其无礼
              B.夜则兵围所寓舍 / 敛货财送其行
              C.用亡郑以陪邻 / 激于义而死者也
              D.死生,昼夜事 / 子曰:“隐者。”
            • 10. 下列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击沛公于坐——相如持壁却立
              B.愿伯具言臣不敢倍德也——师道不传也久矣
              C.申之孝悌之义——勇气闻于诸侯
              D.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九国之师逡巡不敢进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