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樊哙传
                  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与高祖俱隐。初从高祖起丰,攻下沛。高祖为沛公,以哙为舍人。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击泗水监丰下,破之。……项羽在戏下,欲攻沛公。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时独沛公与张良得入坐,樊哙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到营。营卫止哙,哙直撞入,立帐下。项羽目之,问为谁。张良曰:“沛公参乘樊哙。”项羽曰:“壮士。”赐之卮酒彘。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项羽曰:“能复饮乎?”哙曰:“ 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且沛公先入定咸阳,暴师霸上,以待大王。大王今日至,听小人之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项羽默然。沛公如厕,麾樊哙去。 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诮让项羽,沛公事几殆。黥布反时,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哙等见上流涕曰:“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  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高帝笑而起……
                  太史公曰:“吾适丰沛,问其遗老,观故萧、曹、樊哙、滕公之家,异哉所闻!方其鼓刀屠狗卖缯之时,岂自知附骥之尾,垂名汉廷,德流子孙哉?”(节选自《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1) 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3)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樊哙“勇猛豪爽”的一组是( )

              ①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 ②营卫止哙,哙直撞入,立帐下。

              ③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 ④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

              ⑤哙乃排闼直入。 ⑥哙等见上流涕。

              A.以屠狗 为事为事:为职业。
              B.项伯常 屏蔽之 屏蔽:用屏风遮挡着。
              C.暴师霸上   暴师:使军队暴露。
              D.问其 遗老     遗老:前朝的旧臣民。
            •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一)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卻,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二)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

              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

              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

              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一上一下,以和为量,浮游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此神农、黄帝之法则也。若夫万物之情,人伦之传,则不然。合则离,成则毁;廉则挫,尊则议,有为则亏,贤则谋,不肖则欺。胡可得而必乎哉!悲夫,弟子志之,其唯道德之乡乎!”

              (选自《庄子集释》,有删改)

              (1) 下列句中画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2) 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依乎 天理                  天理: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结构。
              B.臣以神 遇                 遇:会合,接触
              C.此木以 不材得终其天年       不材:不成材
              D.弟子 之                 志:志向
            • 3.

              杨业,并州太原人。父信,为汉麟州刺史。业幼倜傥任侠,善骑射,好畋猎,所获倍于人。尝谓其徒曰:“我他日为将用兵,亦犹用鹰犬逐雉兔尔。”弱冠事刘崇,为保卫指挥使,以骁勇闻。累迁至建雄军节度使,屡立战功,所向克捷,国人号为“无敌”。

              太宗征太原,素闻其名,尝购求之。既而孤垒甚危,业劝其主继元降,以保生聚。继元既降,帝遣中使召见业,大喜,以为右领军卫大将军。师还,授郑州刺史。帝以业老于边事,复迁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会契丹入雁门,业领麾下数千骑自西陉而出,间至雁门北口,南向背击之,契丹大败。以功迁云州观察使,仍判郑州、代州。自是,契丹望见业旌旗即引去。

              雍熙三年,大兵北征,以忠武节度使潘美为云、应路行营都部署,命业副之。 未几,诏迁四州之民于内地,令美以所部之兵护之。时契丹国母萧氏与其大臣耶律汉字、南北皮室及五押惕隐领众十余万,复陷寰州。业谓美等曰:“今辽兵益盛,不可与战。”监军王侁曰:“君侯素号无敌,今见敌逗挠不战,得非有他志乎?”业曰:“业非避死盖时有未利徒令杀伤士卒而功不立今君责业以不死当为诸公先。

              将行,泣谓美曰:“此行必不利。”因指陈家谷口曰:“ 诸君于此张步兵强弩,为左右翼以援,俟业转战至此,即以步兵夹击救之,不然,无遗类矣。”美即与侁领麾下兵阵于谷口。自寅至巳,使人登托逻台望之,以为契丹败走,欲争其功,即领兵离谷口。美不能制,乃缘交河西南行二十里。俄闻业败,即麾兵却走。业力战,自午至暮,果至谷口。望见无人,即抚膺大恸,再率帐下士力战。身被数十创,士卒殆尽,业犹手刃数十百人。马重伤不能进,遂为契丹所擒,其子延玉亦没焉。业因太息曰:“上遇我厚,期讨贼捍边以报,而反为奸臣所迫,致王师败绩,何面目求活耶?”乃不食,三日死。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2)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帝以业 于边事            老:终老
              B.至雁门北口              间:从小路
              C.乃 交河西南行二十里      缘:沿着
              D.望见无人,即抚 大恸      膺:胸脯
            • 4.

              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九世孙。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苏廷页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南入会稽,与吴筠善。筠被召,故白亦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沈香子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頮面,稍解,授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擿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与知章、李适之、汝阳王璡、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酒八仙人”。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月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安禄山反,转侧宿松、匡庐间,永王璘辟为府僚佐。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赦免。 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寻阳,坐事下狱。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年六十余。
              白晚好黄老度牛诸矶至姑孰悦谢家青山欲终焉及卒葬东麓。元和末,宣歙观察使范传正祭其家,禁樵采。访后裔,惟二孙女嫁为民妻,进止仍有风范,因泣曰:“先祖志在青山,顷葬东麓,非本意。”传正为改葬,立二碑焉。 告二女,将改妻士族,辞以孤穷失身,命也,不愿更嫁。传正嘉叹,复其夫徭役。
                 文宗时,诏以白歌诗、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选自《新唐书·李白传》)

              (1) 

              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见白异之       异:诧异、惊讶
              B.与吴筠善       善:友善
              C.击剑,为任侠     任侠:抱不平,负气仗义
              D.进止仍有风范      进止:进退举止
            • 5.

              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

              (1)朝而夕设版焉    济:________

              (2)计不知所出耳    顾:________

              (3)拔剑切而之   啖:________

              (4)慈父见背   见背:________

              (5)且益坚    穷:________

              (6)二虫又何知  之:________

            • 6.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文言实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及时 遣归 谁肯 为言  

              B.上 加餐饭 五 绝句 

              C.邹忌 八尺有余 余虽好 姱以鞿羁兮

              D.使六国各爱其人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 7.

              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公孙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穆公之业,东复侵地,乃遂西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公与语,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语数日不厌。景监曰:“子何以中吾君,吾君之欢甚也?”鞅曰:“吾说公以帝王之道比三代,而君曰:‘久远,吾不能待。且贤君者,各及其身显名天下,安能悒悒待数十百年以成帝王乎?’故吾以强国之术说君,君大说之耳。”以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

              鞅说孝公伐魏,孝公以为然,使鞅将而伐魏。魏使公子卬将而击之。军既相距,鞅遗魏将公子卬书曰:“吾始与公子欢,今俱为两国将,不忍相攻,可与公子面相见,盟,乐饮而罢兵,以安秦、魏。”魏公子卬以为然。会盟已,饮,而鞅伏甲士而袭虏公子卬,因攻其军,尽破之以归秦。
              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徙告商君欲反,发人捕商君。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君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有删改)
              (1) 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 下列各组句子中画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公与语,数日不        厌:讨厌、厌恶
              B.故吾以强国之术说君,君大 之耳     说:通“悦’:高兴、喜欢。
              C.军既相        距:通“拒”,对峙
              D.吾始与公子      欢:友好,交好
            • 8.

              田单①将攻狄,往见鲁仲子。仲子曰:“将军攻狄,不能下也。”田单曰:“臣以五里之城,七里之郭,破亡余卒,破万乘之燕,复齐墟。攻狄而不下,何也?”上车弗谢而去,遂攻狄。三月而不克之也。田单乃惧,问鲁仲子曰:“先生谓单不能下狄,请闻其说。”鲁仲子曰:“将军之在即墨,坐而织蒉②,立则丈插③,为士卒倡曰:‘可往矣!宗庙亡矣,魂魄丧矣,归于何党矣!’当此之时,将军有死之心,而士卒无生之气。闻若言,莫不挥泣奋臂而欲战。此所以破燕也。当今将军东有夜邑④之奉,西有淄上⑤之娱,黄金横带,而驰乎淄、渑之间,有生之乐,无死之心,所以不胜者也。”田单曰:“单有心,先生志之矣。”明日乃厉气循城,立于矢石之所,乃援鼓之,狄人乃下。

              注:①田单:战国时齐人,以功封安平君。 ②蒉:草编的筐子。 ③丈插:即“杖锸”,拄着铁锹。④夜邑:地名。 ⑤淄上:地名。


              (1) “五里之城,七里之郭”指的地方是( )
              (2) “上车弗谢而去”中“谢”的意思是( )
              (3) “先生志之矣”中“志”的意思是( )
              (4) 以下例句中的“所以”,和“此所以破燕也”中的“所以”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5) “请闻其说”的正确意思是( )
              (6) “明日乃厉气循城”的正确意思是( )
              (7) 鲁仲子在战前预言:“将军攻狄,不能下也。”从原文来看,他这样说的主要依据是( )
              A.夜邑          
              B.即墨         
              C.淄上          
              D.淄、渑之间
            • 9.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 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1) 下列语句中划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抟:环旋着往上飞。
              B.而后乃今 风      培:凭借。
              C. 榆枋而止        抢:触、碰。
              D.而 于地而已矣      控:控制。
              (2) 下列语句中划横线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不知 几千里也    ② 远而无所至极邪
              B.①抟扶摇 上者九万里    ②我决起
              C.①则芥 之舟        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
              D.①海运 将徙于南冥     ②时 不至
              (3)下列有关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鹏鸟要在海动时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九万里,然后乘六月的巨风才能南飞。
              B.文章写鹏鸟南飞有所待,并以“野马”“尘埃”与之作对比,表明万物皆有所待。
              C.大舟飘浮有待深水,而芥草靠杯水就能负载,这是作者用来说明“小大之辩”的。
              D.蜩与学鸠飞不高,行不远,却自以为得到了逍遥,它们嘲笑鹏鸟高飞远行的壮举。
              (4) 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②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 10.

               杜畿字伯侯,少孤,继母苦之,以孝闻。年二十,为郡功曹,守郑县令。县囚系数百人,畿亲临狱,裁其轻重,尽决遣之,虽未悉当,郡中奇其年少而有大意也。举孝廉,除汉中府丞。会天下乱,遂弃官荆州,建安中还。荀彧进之太祖,拜河东太守。是时天下郡县皆残破,河东最先定,少耗减。畿治之,崇宽惠,与民无为。民尝辞讼,有相告者,畿亲见为陈大义,遣令归思之,若意有所不尽,更来诣府。乡邑父老自相责怒曰:“有君如此,奈何不从教?”自是少有辞讼。班下属县,举孝子、贞妇、顺孙,其徭役,随时慰勉之。渐课民畜牸牛、草马,下逮鸡豚犬豕,皆有章程。百姓勤农,家家丰实。畿乃曰:“民富矣,不可不教也。”于是冬月戎讲武,又开学官,亲自执经教授,郡中化之。韩遂、马超之叛也,弘农、冯翊多举县邑以应之。河东与贼接,民无异心。太祖西征至蒲阪,与贼夹渭为军,军食一仰河东。及贼破,余畜二十余万斛。太祖征汉中,遣五千人运,运者自率勉曰:“人生有一死,不可负我府君。”终无—逃亡,其得人心如此。魏国既建,以畿为尚书。事平,更有令曰:“昔萧何定关中,寇恂平河内,卿有其功,间将授卿纳言之职;顾念河东各股肱郡,充实之所,足以制天下,故且烦卿卧镇之。”畿在河东十六年,常为天下最。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十六》)

              (1) 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项是(    )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 不相同的一项是(     )

              (3) 以下句子分别编成四组,都属于杜畿“得民心”的措施的—组是( )

              ①少耗减 ②与民无为 ③复其徭役④渐课民畜牸牛、草马

              ⑤又开学官 ⑥余畜二十余万斛

              (4) 下列叙述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项是(     )

              A.遂弃官 荆州                   客:客居

              B.遣令归 思之                   谛:仔细

              C.举孝子、贞妇、顺孙, 其徭役   复:恢复

              D.于是冬月 戎讲武               修:学习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