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狱中上母书

              (明)夏完淳

                  不孝完淳今日死矣,以身殉父,不得以身报母矣。痛自严君见背,两易春秋。冤酷日深,艰辛历尽。本图复见天日,________报大仇,恤死生,告成黄土。奈天不佑我,钟虐先朝。一旅才兴,便成齑粉。去年之举,淳已自必死,谁知不死,死于今日也!斤斤延此二年之命,菽水之养无一日焉。致慈君托迹于空门,生母寄生于别姓,一门漂泊,生不得相依,死不得相问。淳今日又溘然先从九京,不孝之罪,上通________天。

                  呜呼!双慈在堂,下有妹女,门衰薄,终鲜兄弟。淳一死不足惜,哀哀八口,何以为生?虽然,已矣。淳之身,父之所遗;淳之身,君之所用。为父为君,死亦何负于双慈?但慈君推干就湿,教礼习诗,十五年如一日;嫡母慈惠,千古所难。大恩未酬,令人痛绝。慈君托之义融女兄,生母托之昭南女弟。

                  淳死之后,新妇遗腹得雄,便以为家门之幸;如其不然,万勿置后。会稽大望,至今而极矣。节义文章,如我父子者几人哉?立一不肖后如西铭先生,为人所诟笑,何如不立之为愈耶!呜呼!大造茫茫,总归无后,有一日中兴再造,则庙食千秋,岂止麦饭豚蹄,不为馁鬼而已哉?若有妄言立后________,淳且与先文忠在冥冥诛殛顽嚣,决不肯舍!

                  兵戈天地,淳死后,乱且未有定期。双慈善保玉体,无以淳为念。二十年后,淳且与先文忠为北塞之举矣。勿悲勿悲!相托之言,慎勿相负。武功甥将来大器,家事尽以委之!寒食盂兰,一杯清酒,一盏寒灯,不至作若敖之鬼,则吾愿毕________。新妇结缡二年,贤孝素著,武功甥好为我善待之亦武功渭阳情也语无伦次将死言善痛哉痛哉!

                  人生孰无死?贵得死所耳。父得为忠臣,子得为孝子,含笑归太虚,了我分内事。大道本无生,视身若敝屣。但为气所激,缘悟天人理。噩梦十七年,报仇在来世。神游天地间,可以无愧矣。

              【注】  ①此文为作者在清顺治四年(1647)被捕后于南京狱中写给生母陆氏与嫡母盛氏的绝笔书。②夏完淳父夏允彝,崇祯十年(1637)进士,南都失守,与陈子龙等起兵松江,兵败沉水死。谥文忠。③西铭先生:即张溥。张溥无子,死后钱谦益等为他立嗣子,名永锡。此子未能继承张溥的遗风,为人诟笑。④诛殛:诛杀;顽嚣:顽固愚蠢。⑤若敖:指春秋时楚国的若敖氏。若敖氏的鬼将因灭宗而无人祭祀。比喻没有后代,无人祭祀。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画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 依次填入文中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本图复见天日,________报大仇  ②不孝之罪,上通________天③若有妄言立后________  ④则吾愿毕________

              (3) 文中画线部分,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 )
              (4) 下列各组句子中能表现夏完淳“贵得死所”的一组是 ( )

              ①去年之举,淳已自分必死,谁知不死,死于今日也

              ②为父为君,死亦何负于双慈

              ③有一日中兴再造,则庙食千秋,岂止麦饭豚蹄,不为馁鬼而已哉

              ④兵戈天地,淳死后,乱且未有定期

              ⑤含笑归太虚,了我分内事

              (5)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恤死 生  荣:使……荣耀
              B.淳已自 必死  分:料想
              C.门 衰薄,终鲜兄弟  祚:福分
              D.会稽大望,至今而 极矣  零:消失
            • 2.

              来俊臣,京兆万年人。父操,博徒也;与里人蔡本善,本负博数十万不能偿,操因纳其妻,先已娠___________生俊臣,冒其姓。

                  天资残忍,喜反复,不事产。客和州为奸盗,捕送狱,狱中上变,刺史东平王续按讯无状,杖之百。天授中,续以罪诛,俊臣上书得召见,自陈前上琅邪王冲反状,为续所抑。武后以为谅,擢累侍御史,按诏狱,数称旨。后阴纵其惨,胁制群臣,前后夷千馀族。生平有纤介,皆入于死。拜左台御史中丞,中外累息,至以目语

                  俊臣乃引侯思止、王弘义、郭弘霸、李仁敬、康韦、卫遂忠等,阴啸不逞百辈,使飞语诬蔑公卿,上急变。每擿一事,千里同时辄发,契验不差,时号为“罗织”,牒左署曰:“请付来俊臣或侯思止推实必得”。后信之,诏于丽景门别置狱,敕俊臣等颛按事,百不一贷。弘义戏谓丽景门为“例竟”,谓入者例皆尽也。俊臣与其属朱南山、万国俊作《罗织经》一篇,具___________支脉纲由,咸有首末,按以从事

                  俊臣鞫囚,不问轻重,皆注醯于鼻,掘地为牢,或寝以匽溺,或绝其粮,囚至啮衣絮以食,大抵非死终不得出。每赦令下,必先杀重囚乃宣诏。又作大枷,各为号:一、定百脉,二、喘不得,三、突地吼,四、着即臣,五、失魂胆,六、实同反,七、反是实,八、死猪愁,九、求即死,十、求破家。后以铁为冒头,被枷者宛转地上,少选而绝。凡囚至,先布械于前示囚,莫不震惧,皆自诬服。

                  俊臣知群臣不敢斥己,乃有异图,常自比石勒,欲告皇嗣及庐陵王与南北衙谋反,因得骋志。遂忠发其谋。初俊臣屡掎摭诸武太平公主张昌宗等过咎后不发至是诸武怨共证其罪有诏斩于西市年四十七。人皆__________庆,曰:“今得背着床瞑矣!”争抉目、肝、醢其肉,须臾尽,以马践其骨,无孑馀,家属籍没。

                  方俊臣用事,托天官得选者二百馀员,及败,有司自首,后责之,对曰:“臣乱陛下法,身受戮;忤俊臣,覆臣家。”后赦其罪。

              (节选自《新唐书·来俊臣传》)

                  (周)兴,少习法律,自尚书史积迁秋官侍郎,屡决制狱,文深峭,妄杀数千人。武后夺政,拜尚书左丞。天授中,人告子珣、兴与丘神勣谋反,诏来俊臣状。初,兴未知被告,方对俊臣食,俊臣曰:“囚多不服,奈何?”兴曰:“易耳,内之大瓮,炽炭周之,何事不承。”俊臣曰:“善。”命取瓮__________炽火,徐谓兴曰:“有诏按君,请尝之。”兴骇汗,叩头服罪。诏诛神勣而宥兴岭表,在道为雠人所杀。

              (节选自《新唐书·周兴传》)

                  【注】  ①颛:专门。②醯:醋。③匽:厕所。

              (1)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2) 依次填入文中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先己娠__________生俊臣  ②具__________支脉纲由,咸有首末

                  ③人皆__________庆        ④命取瓮__________炽火

              (3) 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 )
              (4) 下列各组全都能表现酷吏“凶残”特点的是 ( )

                  ①生平有纤介,皆入于死

                  ②自陈前上琅邪王冲反状

                  ③弘义戏谓丽景门为“例竟”,谓入者例皆尽也

                  ④以马践其骨,无孑馀,家属籍没

                  ⑤臣乱陛下法,身受戮;忤俊臣,覆臣家

                  ⑥屡决制狱,文深峭,妄杀数千人

              (5)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咸有首末,按以 从事  从事:僚属
              B.被枷者宛转地上, 少选而绝  少选:不久
              C.争抉目、 肝、醢其肉  擿:摘取
              D.诏来俊臣 状  鞫:审问
            • 3.

              贞观初,太宗与黄门侍郎王珪宴语,时有美人侍侧,本庐江王瑗之姬也,瑗败,籍没入宫。太宗指示珪曰:“庐江不道,贼杀其夫而纳其室,暴虐之甚,何有不亡者乎!”珪避席曰:“陛下以庐江取之为是邪,为非邪?”太宗曰:“安有杀人而取其妻,卿乃问朕是非,何也?”珪对曰:“臣闻于《管子》曰:齐桓公之郭国,问其父老曰:‘郭何故亡?’父老曰:‘以其善善而恶恶也。’桓公曰:‘若子之言,乃贤君也,何至于亡?’父老曰:‘不然。郭君善善而不能用,恶恶而不能去,所以亡也。’今此妇人尚在左右,臣窃以为圣心是之。陛下若以为非,所谓知恶而不去也。”太宗大悦,称为至善,遽令以美人还其亲族。

              贞观三年,李大亮为凉州都督,尝有台使至州境,见有名鹰,讽大亮献之。大亮密表曰:“陛下久绝畋猎,而使者求鹰。若是陛下之意,深乖昔旨;如其自擅,便是使非其人。”太宗下书曰:“以卿兼资文武,志怀贞确,故委藩牧,当兹重寄。比在州镇,声绩远彰,念此忠勤,岂忘寤寐?使遣献鹰,遂不曲顺,论今引古,远献直言。披露腹心,非常恳到,览用嘉叹,不能已已,有臣若此,朕复何忧!宜守此诚,终始若一。《诗》云:‘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古人称一言之重,侔于千金,卿之所言,深足贵矣。今赐卿金壶瓶、金碗各一枚,虽无千镒之重,是朕自用之物。卿立志方直,竭节至公,处职当官,每副所委,方大任使,以申重寄。公事之闲,宜观典籍。兼赐卿荀悦《汉纪》一部,此书叙致简要,论议深博,极为政之体,尽君臣之义,今以赐卿,宜加寻阅。”                                  (选自《贞观政要》)                                                               

              (1) 下列各项中对加下划线字解释有误的是( )
              (2) 下列各项加下划线字意义用法相同的是( )
              (3) 下列各项都能表明唐玄宗善于纳谏的是( )

              ①安有杀人而取其妻   ②太宗大悦,称为至善 ③比在州镇,声绩远彰  ④卿之所言,深足贵矣 ⑤今赐卿金壶瓶、金碗各一枚

              (4) 下列各项中,对文章分析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太宗 指示珪曰             指示:用手指点着,让……看
              B.臣窃以为圣心 之         是:认为正确
              C.大亮献之               讽:暗示
              D.在州镇                 比:相像
            • 4.

              程易田诗序

              [清]刘大槐

                 余性颛,知志乎古,而不知宜于时;常思以泽及斯民为任,凡世所谓巧取而捷得者,余皆不知其径术。以故与缙绅之士相背而趋,终无遇合。退而强学,栖迟山陇之间,虽非有苦,而亦未尝有乐也。年已晚暮,始为博士于黟。博士之官卑贫无势,最为人所贱简。而黟、歙邻近,歙尤多英贤,敦行谊,重交游,一时之名隽,多依余以相为蒯切。或抗论今时之务,注念生人之欣戚,慨然太息,相对歌。盖余生平之乐,无以加于此矣。

                 程子易田,尤所称著材宿彦,亦旦夕相从。其所为诗歌,掳词朴直而寄兴深至,尝谓其有陶潜之风。易田固信余,余亦甚易田也。虽然,余老矣,今年年七十有三,将归休于枞阳江上。而易田年逾四十,犹困诸生;家又贫,故里不足以自活,亦将餬其口于汝阴。念欲长与诸君子游处,不可得矣。

                 居稽也,弦诵也,欣欣而忘倦也。欢聚未几,离散随之,余于此其犹能独乐焉否耶?夫以生平未尝有乐之人,徒以与诸君子游处而乐,今复聚之不常而不乐生焉。回忆独居时,虽无所乐,而亦非有不乐也。则是今日之不乐,由前日之乐而来也。夫造物之于人,安能使其长乐哉?因取易田之诗,所谓“濠上吟”者。反复咀吟,益叹其文章之古,与其人之心貌相称。属其板刻之,以与四方之知言者共读焉,而余为之如此。

              (选自《刘海峰诗文集》)

              (1) 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3) 以下各句子中,全都表现作者“生平之乐”的一组是( )

              ①退而强学,柄迟山陇之间

              ②年已晚暮,始为博士于黟

              ③一时之名隽,多依余以相为蒯切

              ④慨然太息,相对而歌

              ⑤掳词朴直而寄兴深至

              ⑥居稽也,弦诵也

              (4) 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余性 颛愚,知志乎古   颛(zhuān)愚:愚蒙
              B.敦行 ,重交游   谊:同“义”,道义
              C.余亦甚 易田也   重:尊重
              D.余为 之如此   序:序文,用作动词
            • 5.

              张翰,字季鹰,吴郡吴人也。父俨,吴大鸿胪。翰有清才,善属文,而纵任不拘,时人号为“江东步兵”。

                 会稽贺循赴命入洛,经吴阊门,于船中弹琴。翰初不相识,乃就循言谭,便大相钦悦。问循,知其入洛,翰曰:“吾亦有事北京。”便同载即去,而不告家人。齐王同辟为大司马东曹掾。同时执权,翰谓同郡顾荣曰:“天下纷纷,祸难未已。夫有四海之名者,求退良难。吾本山林间人,无望于时。子善以明防前,以智虑后。”荣执其手,怆然曰:“吾亦与子采南山蕨,饮三江水耳。”

                 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著《首丘赋》,文多不载人。俄而同败,人皆谓之见机。然府以其辄去,除吏名。

                 翰任心自适,不求当世。或谓之曰:“卿乃可纵适一时,独不为身后名邪?”答曰:“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时人贵其旷达。性至孝,遭母忧,哀毁过礼。年五十七卒。其文笔数十篇行于世。

              《晋书·文苑列传·张翰》

                 顾彦先平生好琴,及丧,家人常以琴置灵床上。张季鹰往哭之,不胜其恸,遂径上床,鼓琴作数曲,竟。抚琴曰:顾彦先颇复赏此不?”因又大恸,遂不执孝子手而出。

              《世说新语·伤逝》

              [注]①顾彦先:即顾荣,西晋吴郡吴县(今属江苏)人。彦先为其字。

              (1) 对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3) 下列句子分编四组,全都能够体现张翰“纵任不拘”性格的一组是( )

              ①翰曰:“吾亦有事北京。”便同载即去,而不告家人。

              ②子善以明防前,以智虑后。

              ③俄而同败,人皆谓之见机。

              ④或谓之曰:“卿乃可纵适一时,独不为身后名邪?”

              ⑤张季鹰往哭之,不胜其恸,遂径上床,鼓琴作数曲,竟。

              ⑥因又大恸,遂不执孝子手而出。

              (4) 对上面两段文言文阅读材料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善 文   属:连缀
              B.夫有四海之名者,求退 难   良:很,甚
              C.时人 其旷达   贵:尊贵
              D.鼓琴作数曲,    竟:完,结束
            • 6.

              青莲阁记

              汤显祖

                 李青莲居士为谪仙人,金粟如来后身,良是。“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心神如在。按其本末,窥峨嵋,张洞庭,卧浔阳,醉青山,孤纵掩映,止此长江一带耳。风流遂远,八百年而后,始有广陵李季宣焉。

                 季宣之尊人乐翁先生,有道之士也。处而神清,休然穆然,《五经》师其讲授,六德。宗其仪表。达人有后,爰发其祥。梦若有持清都广乐,徘徊江庭以祝将之,曰:“以为汝子。”而生季宣,以名。生有音质,就傅之龄,《骚》《雅》千篇,殆欲上口。弱冠,能为文章。云霞风霆,藻神逸气,遂拜贤书,名在河岳。公车数上,尊人惜之,曰:“古昔闻人雅好鸣琴之理,子无意乎。”

                 季宣奉命筮仕,授以山东济阳长。资事父以事君,亦资事君而事父也。三年,大著良声,雅歌徒咏。然而雄心未奔,侠气犹厉,处世同海鸟,在俗惊其神骏。遂乃风期为患之媒,文字只招残之檄矣。君慨然出神武门,登泰山吴观而啸曰:“使吾一饮扬子中泠水,亦何必三周华不注耶!且亲在,终吾臣而为子矣。”则归而从太公。群从骚牢,夷犹乎江皋,眺听壶觞,言世外之事,颓如也。

                 起而视其处,有最胜焉。江南诸山,翠微浥晔几席,欣言外之。夷堂发凶,层楼其上。望远可以赋诗,居清可以读书。书非仙释通隐丽娟之音,皆所不取。然季宣为人伟朗横绝,喜宾客。而芜城真州,故天下之轴也,四方游人,车盖帆影无绝,通江不见季宣,即色沮而神懊。以是季宣日与天下游士通从,相与浮拍跳踉,淋漓顿挫,以极其致。时时挟金、焦而临北固,为褰裳蹈海之谈。故常与游者,莫不眙愕相视,叹曰:季宣殆青莲后身也。”相与颜其阁曰:“青莲”。

                 季宣叹曰:“未敢然也。吾有友,江以西清远道人,试尝问之。”道人闻而嘻曰:“有是哉!古今人不相及,亦其时耳。世有有情之天下,有有法之天下。唐人受陈、隋风流,君臣游幸,率以才情自胜,则可以共浴华清,嬉广寒。令白也生今之世,滔荡零落,尚不能得一中县而治,彼诚遇有情之天下也。今天下大致灭才情而尊吏法,故季宣低眉而在此。假生白时,其才气凌厉一世,倒骑驴,就巾试面,岂足道哉!”海风江月,千古如斯。吾以为《青莲阁记》。

              (选自季国平《汤若士小品》)

              [注释]①李季宣,名祝,仪征人。曾任山东济阳令,后辞官归里。②六德:六项道德标准,即“知、仁、圣、义、忠、和”。


              (1) 对下列各句加下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3) 下列对本文主人公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4) 下列对文本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生季宣   觉:省悟
              B.处 而神清   嬉:喧哗
              C.为 患之媒   贾:招致
              D.终 吾臣而为子矣   致:致仕
            • 7.

              太仓公者,齐太仓长,临菑人也,姓淳于氏,名意。少而喜医方术。高后八年,更受师同郡元里公乘阳庆。庆年七十余,无子,使意尽去其故方,更悉以禁方予之,传黄帝、扁鹊之脉书,五色诊病,知人死生,决嫌疑,定可治,及药论,甚精。受之三年,为人治病,决死生多验。

                 齐王侍医遂病,自炼五石服之。意往过之,遂谓意曰:“不肖有病,幸诊遂也。”即诊之,告曰:“公病中热。论曰‘中热不溲者,不可服五石’。石之为药精悍,公服之不得数溲,亟勿服。色将发臃。”遂曰:“扁鹊曰‘阴石以治阴病,阳石以治阳病’。夫药石者有阴阳水火之齐,故中热,即为阴石柔齐治之。中寒,即为阳石刚齐治之。”意曰:“公所论远矣。扁鹊虽言若是,然必审诊,起度量,立规矩,称权衡,合色脉表里有余不足顺逆之法;参其人动静与息相应,乃可以论。论曰‘阳疾处内,阴形应外者,不加悍药及石’。夫悍药入中,则邪气辟矣,而宛气愈深。”告之后百余日,果为疽发乳上,入缺盆,死。

                 齐王故为阳虚侯时,病甚,众医皆以为蹷。意诊脉,以为痹,根在右胁下,大如覆杯,令人喘,逆气不能食。意即以火齐粥且饮,六日气下。即令更服丸药,出入六日,病已。

                 文帝四年中,人上书言意,以刑罪当传西之长安。意有五女,随而泣。意怒,骂曰:“生子不生男,缓急无可使者。”于是少女缇萦伤父之言,乃随父西。上书曰:“妾父为吏,齐中称其廉平,今坐法当刑。妾切痛死者不可复生,而刑老不可复续,虽欲改过自新,其道莫由,终不可得。妾愿入身为官婢。以赎父刑罪。使得改行自新也。”书闻,上悲其意,赦之。此岁中亦除肉刑法。

                 太史公曰:女无美恶,居宫见妒;士无贤不肖,入朝见疑。缇萦通尺牍,父得以后宁。故老子曰美好者不祥之器”,若仓公者。可谓近之矣。

              (选自《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有删节)

              [注]①臃:疮肿。②缺盆:锁骨上窝,此处有“缺盆穴”。


              (1) 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淳于意医术高明的一组是( )

              ①知人死生,决嫌疑

              ②为人治病,决死生多验

              ③告之后百余日,果为疽发乳上

              ④众医皆以为魇。意诊脉,以为痹

              ⑤此岁中亦除肉刑法

              ⑥缇萦通尺牍,父得以后宁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使意尽 其故方   去:抛弃
              B.意往 之   过:嫌隙
              C.扁鹊虽言若    是:这样
              D.出入六日,病    已:痊愈
            • 8.

              冯唐孝著,为中郎署长,事文帝。上既闻廉颇、李牧为人,良说,而搏髀曰:“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唐曰:“陛下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上怒,起入禁中。良久,召唐曰:①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

                 当是之时,匈奴新大入朝那,杀北地都尉卯。上以胡寇为意,复问唐曰:“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唐对曰:“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而推毂,曰‘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军功爵赏皆决于外,归而奏之。此非虚言也。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委任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遣选车千三百乘,彀骑万三千,百金之士十万,是以北逐单于,破东胡,灭澹林,西抑强秦,南支韩魏。当是之时,赵几。其后会赵王迁立,其母倡也。王迁立,乃用郭开谗,卒诛李牧,令颜聚代之。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出私养钱,五日一椎牛,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虏曾一入,尚率车骑击之,所杀甚众。②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安知尺籍五符。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莫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之。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臣愚,以为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且云中守魏尚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由此言之,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臣诚愚,触忌讳,死罪死罪!”③文帝说,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而拜唐为车骑都尉,主中尉及郡国车士。

                 七年,景帝立,以唐为楚相,免。武帝立,求贤良,举冯唐。唐时年九十余,不能复为官,乃以唐子冯遂为郎。遂字王孙,亦奇士,与余善。

              (选自《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1) 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3)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都能反映冯唐“有识见,性耿直”的一项是( )

              ①冯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事文帝

              ②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

              ③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

              ④上怒,起入禁中

              ⑤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

              ⑥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良久,召唐 曰   让:责备
              B.当是之时,赵几    霸:称霸
              C.且云中守魏尚 上功首虏差六级   坐:获罪,犯罪
              D.文吏以法 之   绳:捆绑
            • 9.

              上枢密韩太尉书

              苏辙

                 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

                 辙生十有九年矣。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恐遂汩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至京师,仰观天子宫阙之壮,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之巨丽。见翰林欧阳公,听其议论之宏辩,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而辙也未之见焉。

                 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辙之来也,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于人见欧阳公,而犹以为未见太尉也。故愿得观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壮,然后可以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者矣。

                 辙年少,未能通习吏事。向之来,非有取于斗升之禄,偶然得之,非其所乐。然幸得赐归待选,使得优游数年之间,将归益治其文,且学为政。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1) 对下列各句加下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3) 下列句子分编四组,全部有助于作者写好文章的一组是( )

              ①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

              ②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

              ③仰观天子宫阙之壮,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之巨丽。

              ④见翰林欧阳公,听其议论之宏辩,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

              ⑤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

              ⑥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问豪俊交游。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史公 天下   行:游历
              B.其居家所与 者   游:游览
              C.不 其大   志:立志
              D.将归 治其文   益:更好
            • 10.

               自古明王圣帝,犹须勤学,况凡庶乎!此事遍于经史,吾亦不能郑重,聊举近世切要。以启寤汝耳。士大夫之弟,数岁已上,莫不被教,多者或至《礼》,《传》,少者不失《诗》、《论》。及至冠婚,体性稍定,因此天机,倍须训诱。有志尚者,遂能磨砺。以就素业;无履立者,自兹堕慢,便为凡人。人生在世,会当有业,农民则计量耕稼,商贾则讨论货贿,工巧则致精器用,文士则讲议经书。多见士大夫耻涉农商,羞务工伎,射则不能穿札,笔则才记姓名,饱食醉酒,忽忽无事,以此销日,以此终年。或因家世余绪,得一阶半级,便自为足,全忘修学,及有吉凶大事,议论得失,蒙然张口,如坐云雾。公私宴集,谈古赋诗,塞默低头,欠伸而已。有识旁观,代其入地。何惜数年勤学,长受一生愧辱哉!

                 梁朝全盛之时,贵游子弟,多无学术,至于谚曰:“上车不落则著作,体中何如则秘书。”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驾长檐车,从容出入,望若神仙;明经求第,则顾人答策;三九公宴,则假手赋诗,当尔之时,亦“快士”也。及离乱之后。朝市迁革,铨衡选举,非复曩者之亲;当路秉权,不见昔时之党。求诸身而无所得,施之世而无所用,被褐而丧珠,失皮而露质,兀若枯木,泊若穷流,鹿独戎马之间,转死沟壑之际,当尔之时,诚驽材也。有学艺者;触地安。自荒乱以来,诸见俘虏。虽百世小人,知读《论语》、《孝经》者,尚为人师;虽千载冠冕,不晓书记者,莫不耕田养马。以此观之,安可不自勉耶?若能常保数百卷书,千载终不为小人也。

                 有客难主人曰:“吾见强弩长戟,诛罪安民,以取公侯者有矣;文义习史,匡对富国,以取卿相者有矣;学备古今,才兼文武,身无禄位,妻子饥寒者,不可胜数,安足贵学乎?”主人对曰:“夫命之穷达,犹金玉木石也;修以学艺,犹磨莹雕刻也。金玉之磨莹,自美其矿璞;木石之段块,自丑其雕刻。安可言木石之雕刻,乃胜金玉之矿璞哉?不得有学之贫贱,比于无学之富贵也。且负甲为兵,咋笔为吏,身死名灭者如牛毛,角立杰出者如芝草;握素披黄,吟道咏德,苦辛无益者如日蚀,逸乐名利者如秋茶,岂得同年而语矣。且又闻之:生而知之者上,学而知之者次。所以学者,欲其多知明迭耳。必有天才,拔群出类,为将则暗与孙武、吴起同术,执政则悬得管仲、子产之教,虽未读书,吾亦谓学矣。今子即不能然,不师古之踪迹,犹蒙被而卧耳。”

              (节选自《颜氏家训——勉学篇》)

              (1)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2)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3) 下面全都属于“不勤学”所导致的后果的一项。( )

              ①议论得失,蒙然张口,如坐云雾

              ②身无禄位,妻子饥寒者,不可胜数

              ③射则不能穿札

              ④三九公宴,则假手赋诗

              ⑤兀若枯木,泊若穷流

              ⑥上车不落则著作

              (4) 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此事遍于经史。吾亦不能 郑重   频繁(列举)
              B.塞默低头, 欠伸而已   打哈欠
              C.非复 曩者之亲   从前
              D.被褐而丧珠,失皮而露质   盖上衣服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