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曲江(其二)
              杜甫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注】曲江:唐代长安城名胜。此诗写于乾元元年(758年)暮春,杜甫时任“左拾遗”,因上疏触怒肃宗而被疏远。
              (1)这首诗前两联写出了诗人什么样的人生境况?请简要概括。
              (2)请赏析这首诗颈联的艺术技巧。
              (3)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 2.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下列各题。
              题君山 
              (唐)雍陶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忆钱塘江
                     (宋)李觏
                      昔年乘醉举归帆,隐隐前山日半衔。
                       好是满江涵返照,水仙齐着淡红衫。
              (1)雍诗中“沉沉”和李诗中“隐隐”各自描写了什么? 
              (2)两诗结句都用了哪一种修辞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3)从动与静的角度看,两诗的描写各有侧重,请对此作简要分析。
            • 3.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春中田园作
              (唐)王维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
              (1)这首诗前四句描写了怎样的春景图?
              (2)尾联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 4.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自兴国往筠宿石田驿南二十五里野人舍
              苏轼
              溪上青山三百叠,快马轻衫来一抹。
              倚山修竹有人家,横道清泉知我渴。
              芒鞋竹杖自轻软,蒲荐松床亦香滑。
              夜深风露满中庭,惟见孤萤自开阖。
              (1)简析首联运用的修辞手法及表达的情感。
              (2)诗中哪些方面可见“野人舍”的特点?
            • 5.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烛下和雪折梅
              梅兄冲雪来相见,雪片满须仍满面。一生梅瘦今却肥,是雪是梅浑不辨。
              唤来灯下细看渠,不知真个有雪无?只见玉颜流汗珠,汗珠满面滴到须。
              (1)本诗描绘了怎样的梅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2)诗人主要运用了哪种艺术手法来写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 6.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客中初夏
              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注】: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司马光在洛阳闲居15年之久,但他不忘国事,撰写《资治通鉴》,此诗是当时所作。
              (1)诗中描写的初夏景色有什么特点?诗人用了什么手法技巧来描绘这种景色。
              (2)联系诗人的生活经历,简析三、四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诗人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及其表现效果。
            • 7.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绝句六首》(其五)
              杜甫
              舍下笋穿壁,庭中藤刺檐。
              地晴丝冉冉,江白草纤纤。
              【注】:绝句也叫“截句”,意指绝句是截取律诗中的两联四句成诗。‚《绝句六首》,是诗人住在成都垸花溪草堂时,听闻“安史之乱”平息以后写的一组描写草堂周围景色的诗歌。
              (1)本诗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古人向来重视炼字,请从两联中各找一个生动传神的词,结合诗句分析其精妙之处。
            • 8.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②题。
              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
              宋  苏轼
              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崖崩路绝猿鸟去,惟有乔木搀天长。
              客舟何处来?棹歌中流声抑扬。沙平风软望不到,孤山久与船低昂。
              峨峨两烟鬟,晓镜开新妆。舟中贾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注】:①李思训:唐代著名画家,重视意境创造,画中有诗。②大孤小孤:指大孤山和小孤山,世俗转“孤”为“姑”。③搀:刺入。④彭郎:指澎浪矶,与小孤山遥遥相望,传说为小姑的夫婿。
              ①下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五句诗描绘长江和两座孤岛,对画面的内容进行了总体的概括。
              B.“抑扬”写出了桨声的忽高忽低,“低昂”写出了山与水的高低错落。
              C.“峨峨两烟鬟”一句将烟波之中的大小孤山想象为美女高耸的发髻。
              D.这首题画诗构思缜密,层次分明,将无声的画境转化为有声的诗境。
              ②“舟中贾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两句妙趣横生,请自选角度进行分析。
            • 9.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
              鹊踏枝
              〔五代〕冯延巳
              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注】①青芜:丛生的草。
              (1)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词的首句对表达这种情感有什么作用?
              (2)“河畔青芜堤上柳”同“新愁”有什么关系?“独立小桥风满袖”表现了怎样的情景?请简要分析。
            • 10.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下列各题。
              花下醉【唐】李商隐寻芳不觉醉流霞,倚树沉眠日已斜。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1)清人马位评论本诗说:“‘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有雅人深致。”全诗刻画了一个怎样的“雅人”形象?请简要分析。
              (2)有人说本诗诗眼是一个“醉”字,请结合本诗,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