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幸存者
                                                 江  岸
                 朝阳背着一个帆布包,回到了阔别十年的黄泥湾.他惊奇地发现,村里原本清一色的板打墙黑瓦屋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拔地而起的小洋楼.他凭着记忆,在楼群里钻来钻去,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家.这个破败的院落,是村里唯一残存的板打墙黑瓦屋.院墙东倒西歪,墙头杂草丛生,院门上布满窟窿和裂缝.他迟疑地推开院门,门轴咯咯吱吱地夸张地响了几声.
                 娘坐在院子里.朝阳目不错珠地看着她.和印象里的娘相比,他感觉眼前的娘有些瘦,有些黑.娘一动未动,像极了一尊雕像,或者说,在这个瞬间,她凝固了.朝阳哆嗦着,想喊一声娘,但没有喊出声.他踉跄几步,向娘扑过去,猛地跪在娘的膝前.
                 他抬起头,已是满眼的泪水.娘缓过神来,眼泪也夺眶而出,一滴一滴浇在他仰起的脸上.他低沉地喊一声,娘!话音未落,娘紧紧抱住了他…
                 我爷爷、奶奶呢?
                 他们都走了.他们身体本来就不好,你出事以后,你奶奶没过半个月就走了,半年以后,你爷爷也走了.
              我…黄叔呢?
                 村里人容不下他,说他害了你,把你奶奶、爷爷都气死了,把他撵走了.
                 沉默像一座山,堆积在娘儿俩中间.朝阳不知道说什么好,呆呆地看着娘.小时候,他一直以为黄叔是自己的亲爹.可是,他叫张朝阳,黄叔叫黄秋生.长大以后,他才明白,黄秋生是他后爹.娘把什么都跟他说了.黄秋生是爹生前的战友,他们曾经一起在云南边境一个武警缉毒中队服役.他复员以后,没有回四川老家,来到了河南.他来的时候,朝阳才三岁.朝阳八岁的时候,爷爷、奶奶认黄秋生当了儿子,不久,在爷爷、奶奶的撮合下,他和朝阳的娘拜堂成亲.打那以后,朝阳有时候把他喊爹,有时候依旧把他喊黄叔.无论朝阳喊什么,他都兴高采烈地答应.为了朝阳,他们没有再要孩子.
              你还恨他吗?
                 我…
                 上囚车的时候,你说过,你要杀了他.
                 那时,我不懂事.
                 娘不由自主地想起十年前的那个傍晚.朝阳在城市打了几年工,一直灰头土脸的,没混出人样.可是有一次回来,突然光鲜了,出手也阔绰,一把给了娘两千元钱.这可是前所未有的事情.他再次回来的时候,是一个傍晚.他慌里慌张,喝水、吃饭都狼吞虎咽,吃饱喝足以后,他让娘给他拿些钱,他马上要走.这个时候,黄叔回来了,拦住了他.
                 你知道吗?他向派出所举报你,征求了我的意见,我同意的.
                 他怎么说的?
                 他问我,他是不是你的爹?我说,怎么不是?他说,那好,朝阳的事儿,我来处理.
                 他劝我去自首,我没有答应.
                 朝阳当然不会忘记,他在桥头接货,警察神兵天降,实施抓捕.他不要命地跑,好不容易逃掉了,逃回了家.黄叔把娘关在屋外,逼他说实话.朝阳只得如实说了.他在工地上认识一个朋友,朋友给他介绍了一桩生意,比打工赚钱,还累不着.开始的时候,只让他望风,没有让他参与行动.后来他参加行动了.这次在桥头接货,他被警察盯上了.
                 要恨,你恨娘吧…
                 我现在谁也不恨,要恨,只恨自己.
                 真的这样想?
                 其实,我应该感谢黄叔.
                 朝阳进了派出所以后,把所知道的情况竹筒倒豆子,和盘托出.因为陷的不深,且有提供线索的功劳,将功折罪,只被判了十年有期徒刑.后来从一个同籍的狱警嘴里,他陆陆续续地了解到,当年一起参与贩毒的同伙,不是因为吸毒抢劫杀人,就是因为贩毒数额巨大,都被处以极刑.他是唯一的幸存者.
              黄叔,现在,又成家了吗?
                 我们没有离婚.他说,你爷爷、奶奶入土为安了,他只完成任务的一半,照顾好我们娘儿俩,是他的另一半任务.
                 那你们…
                 他在城市打工.我哪里也不去,等你回家.他每月寄钱回来,我一分没花,都给你攒着.
                 娘劝过黄秋生无数次,村里人撵他走,他干脆回四川老家算了.他执意不从.他说,如果不是老班长纵身扑到了他,被毒贩打中的就不会是老班长,而是他黄秋生.老班长牺牲了,他的余生,就是替老班长活着了.令他难过的是,老班长死在毒贩手上,可他唯一的儿子,却阴错阳差地卷入了贩毒团伙.是他的溺爱,让朝阳养成了拈轻怕重、不能吃苦的习惯,从而导致了他的失足.他后悔莫及.
              以后有什么打算?
                 我想让黄叔带我们去一趟云南烈士陵园,我要给爹扫墓.
                 以后呢?
                 以后的事情,我都听黄叔的,他是一家之主.
                                                                           (选自《2015年度小小说》)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张朝阳的爷爷、奶奶是两位内心充满矛盾的老人,他们对待黄秋生和自己的孙子张朝阳都是爱恨交加,小说真实、形象而生动地刻画了一对农村老人形象.
              B.“沉默像一座山,堆积在娘儿俩中间”主要交代了母子二人因十年的时间而产生的陌生感,“堆积”说明这种陌生感的强烈性,这样写为了引出下文举报的情节.
              C.文本通过张朝阳的回忆介绍了张朝阳十年前被老黄举报被抓的事情以及在狱中知道的当年一起贩毒的同伙都被处以极刑,以此表现张朝阳不生老黄气的主要原因.
              D.“以后的事情,我都听黄叔的,他是一家之主”说明张朝阳已经把老黄当做自己的父亲了,特别是经过,十年的监狱生活,张朝阳更加成熟,知道了自己的错误根源.
              E.文本的题目“幸存者”指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当年老黄和张朝阳的亲生父亲一起缉毒时老黄是幸存的人,二是张朝阳所在的贩毒集团最终只有张朝阳活下来.
              (2)文章第一、二段额具体作用是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小说塑造“娘”这一形象的具体作用是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文本中黄秋生的形象给我们哪些有益的启示?请结合文本简要探究.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瓷瓶
                                                 薛长登
                  家中有一个宝物,顾林在8岁那年就知道了.宝物是一个瓷瓶.瓷瓶上画着一幅仕女图,人物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他用手机对着瓷瓶各个角度拍了照片.
                  他坐车来到市区的一个叫着“王记”的古董行.
                  这时他的手机响了,是母亲打来的,母亲告诉他医院催着交钱.他说,知道了,并叫母亲不要着急.
              “你们这里收古董吗?”顾林低声问正在电脑上忙着的一个男人,他是王经理.
              “你有什么古董?”王经理问.
                  顾林把手机上的照片翻给王经理看.
              “瓷瓶现在在哪里?”王经理问.
              “在家里.”
              “不知道是真品还是赝品?”王经理自言自语.
              “应该是真品.”顾林说.他有点心虚,其实他也不知道是真品还是赝品.母亲常对他说,那是你父亲一直为之骄傲的东西…
                  王经理打了一个电话,一个穿着唐装的60多岁的老人从楼上下来.人们都喊他“老教授”,他曾是一所名牌大学的教授.
                  顾林把手机送到老教授手里.老教授看到照片,眼睛突然睁大,后陷入深思,后又摇了摇头.
              “刚才听犬子说瓷瓶在你家里?能方便去看看吗?”老教授问.
              “能.”他说,“不一定卖.”
              “不妨.去观赏观赏.你不卖也不妨.”老教授说.
              “顾林啊,快点来啊,又催交钱了.”母亲电话再一次打来.他连连说,“知道了.”
              “胎骨薄匀,绘画细腻,不错.”老教授看到瓷瓶说.
                  老教授边看边摸.他时而嘴角露出一点微笑,时而蹙眉.
              “太像了.”老教授自言自语.“你认识顾开庭吗?”老教授问.
              “是家父.”他说.
              “他人呢?”老教授问.
              “他住院了,急需要钱,不是这样我还不卖.您怎么知道家父的名字?”
              “有过一面之缘.你打算卖多少?”
              “3--30万.”他说.
                  老教授沉思片刻,说,“好,30万就30万.”
                  到了古董店,老教授吩咐王经理付8万元现金给顾林,还开了一张22万元的支票,还亲自给他写了个条子.
              “你怎么有这么多钱?”母亲看到几捆钱后,惊奇地问.
              “卖了瓷瓶.”他如实说.
              “也罢.你快去交钱,省得再催.重症病房花钱多.你爸还没醒转过来,这次受苦了.”母亲说时眼里含着泪,“那个撞了他之后逃逸的人不知道能不能查出来?”
              “应该能.”顾林安慰母亲.
                  两天后,父亲醒了过来.
                  父亲出院后,问瓷瓶卖了多少钱.顾林说,“30万元.”
                  父亲说,“可以了.”
              “看过瓷瓶后,买家还提到你的名字.”顾林说.
              “他会认识我?不可能啊,这个瓷瓶的主人在江南啊,离这远着呢,而且又这么多年了.”父亲说.
                  年底的一天,顾林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约他到市黄海咖啡馆见面.
              “是您?”他一见面就认出老教授,陪同他的还有他的儿子王经理.
              “看到你的瓷瓶,我太喜欢它了,无论是真品还是仿品,我无所谓,看到它亲切啊.”老教授说,“你知道你家怎么会有这个瓷瓶的?”
                  顾林说:“我听母亲说,25年前,父亲在江南打工,在一个冬日里,他救了一个落水的孩子,还救了跳到水里救孩子的父亲.天冷,父亲自己差点送了命,这家是开古董店的,就送了这个瓷瓶,听母亲说父亲当时还不愿意要,嫌弃它不能吃,还易碎,人家开古董店的老板正好到江北有事,父亲带着瓷瓶顺便坐着人家雇的船回了家.”
              “你的父亲救了我和他啊.”老教授指着王经理说.
              “怎么这么巧?”顾林笑着感叹.
              “其实我那天一看到这个瓷瓶,我就感觉是以前送出去的那个瓷瓶.”老教授说,“当年我父亲在送瓷瓶之前,找人鉴定过的,说是后人仿造的,知道它并不值钱,可是当时我的家里的日子也不好过,我们还是把它送给你父亲.这些年我们一直愧疚啊,你父亲救了我家两条命,我们却给他一个不值钱的东西.为了这个瓷瓶,我们才在江北开了个分店,就想找到你父亲啊.”
              “原来是仿造的啊,那就不值钱了!”顾林说.
              “不是钱的事,”老教授说,“我们现在就去见你的父亲,瓷瓶我们也带来了,送出去的东西我们不敢再要回来.这次我找专家鉴定过了,是清代粉彩瓷真品.”
              “那值多少钱?”顾林问.
              “最少400万.”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4年第16期,略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瓷瓶”是贯穿小说全文的线索,“瓷瓶的真假”这一悬念直到小说结尾才见分晓,王家两送瓷瓶的情节安排深化了主旨.
              B.当年顾林父亲救人之后,不肯要老教授家送的瓷瓶,可见他并不是恩图报的人,不想因为救了别人就接受被救者的馈赠.
              C.顾林两次接到母亲打来的医院催款电话,这既交代了顾林家里当时所面临的困境,又铺垫了下文,为顾林去卖瓷瓶埋下伏笔.
              D.老教授鉴别古董的眼光非常犀利.他在顾林家里看到瓷瓶,边看边摸,立刻感觉到这是一件真品,于是以30万元顺利成交.
              E.顾林在对话中介绍了父亲当年救人的事情,这一细节的安排主要是为了塑造父亲的高大形象,同时也补充交代了瓷瓶的来历.
              (2)老教授提出去家里看看瓷瓶,顾林说他不一定卖.请结合文本分析顾林此时的心理.
              (3)小说中的王教授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4)小说以瓷瓶的真正价值“最少400万”收尾,这样结尾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分析.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风景树
                                            朱道能
                  当二货提着两瓶好酒,去看几年没有来往的幺爷时,一村人都把脖子抻得像大白鹅似的.
              “砰--砰”,幺爷院里突然传来两声玻璃的爆响.
                  不一会儿,二货跑出门,脸紫得像茄子:“你个老东西,就跟树过一辈子吧!”
                  一村人都明白,爷俩一定是为卖银杏树的事杠上了.
                  据幺爷讲,这棵银杏树是他爷爷的爷爷的爷爷…栽下的.只听这银杏湾的名字,就知道它早已是一村人的风景了.
                  夏日,郁郁葱葱的树冠,犹如一把绿色大伞,撑起一片阴凉.一村老少,便惬意地坐在树下,大人随意闲聊,小儿绕树嬉戏.
                  待到深秋,树下便是一地金黄.村人就捡拾回去,好生收藏.有长癣生疮的,熬水一洗;有破皮流血的,揉碎一按;有血高晕眩的,泡茶一饮…于是,常有人谢幺爷.他听了,一摆手:都是托先人的福哩!
                  眼下有人出高价,要买幺爷这棵银杏树.谁呢?就是村长大军.
                  大军原本在城里开公司,当老板.后来作为有经济头脑的能人,被招贤回乡,当上了村长.
                  大军一上任,立即带来一个致富项目:卖风景树.
                  所谓风景树,就是漫山遍野的松树、柏树、杉树什么的.只要连根刨起,缠上草绳,运到城里一栽,就变成城里人的风景了.
                  一时间,寂静的山林里,野鸡惊飞,山兔乱窜.
                  再聚到银杏树下,村人的话题便出奇地一致:谁谁又卖了多少棵树,谁谁又挣了多少钱…正说得热闹,一直闷坐一旁的幺爷,冷不丁冒出一句:“一群败家子!”
                  村人面面相觑,然后讪着脸,散去了.
                  银杏树下,便陡然冷清了许多.
                  大军却常来,尽管问候十句,幺爷也难“嗯”上一声.
                  一天,大军神秘地压低声音:“幺爷啊,有人想买银杏树,给你出这个价--”他张开巴掌,五个手指伸得直直地.
                  幺爷吧哒着烟,望着地.
              “五千,五千啊!我的幺爷!”大军把手掌伸到幺爷脸前.
                  幺爷吧哒着烟,又去看天.
              “这样吧,再加一千…”
                  幺爷站起身.
              “七千,七千怎么样?不能再高了!”
                  幺爷终于开口了:“先回家问你爹,看你有没有祖宗.再去问你娘,看你是吃奶长大的,还是吃屎长大的!”
                  大军狠狠地朝银杏树踹去,旋即又龇牙咧嘴地抱脚乱跳.
                  这事让二货老婆知道了,脚跟脚地赶到大军家里.讲好一万元的价钱后,她一个电话,把在外打工的二货连夜叫了回来…
                  这一天,幺爷正坐在树下打瞌睡.大军来了,板着脸说:“我代表村委会正式通知你,咱们村最近招商引资了家化工厂,需要拓宽进村公路--这棵银杏树在规划线上,要限期移走,否则将采取强制措施…”
                  幺爷“霍”地站起身:“你敢--”
                  大军冷笑道:“我是不敢,但是上级领导敢.招商引资是头等大事,天王老子也要为它让道!”
                  没几天,施工队果真开进山来.
                  看着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一村人热血沸腾.就连蹲在茅坑上,也不忘拿根树棍,在地上划拉着征田补偿款的数目.
                  至于幺爷有多少天没出院门了,恐怕只有村医才清楚.
                  等再出门时,一向硬朗的幺爷,竟然拄起了拐杖.他锁上大门,颤巍巍地出了村子.
                  几天后,幺爷回来了.
                  再过几天,幺爷又走了.
                  当公路一步步向银杏树逼近时,幺爷回来了,身后还多了几个陌生人.
                  他们径直来到银杏树下,又是测量,又是拍照,一脸的兴奋.
                  村人先是疑惑地张望,恍然后便一下子围过来:哈,幺爷要卖银杏树了!
                  正在打牌的二货老婆,把麻将一推,反穿着鞋跑过来,嘴里直嚷:“卖多少钱?卖多少钱啊?”
                  来人笑了:“多少钱?无价之宝!我们是文物局的,专门来登记保护这棵活化石的…”
                  气喘吁吁赶来的大军,张着嘴巴,半天没换过一口气来.
                  幺爷走的时候,正是深秋.
                  村医像往常一样,背着药箱,过来给幺爷挂药水.因为化工厂刺鼻的怪味,幺爷一直咳嗽不止,远远就能听见.今天却异常安静,安静得让人心慌.
                  村医喊着幺爷,急急地推开院门…
                  当二货老婆打着哈欠过来时,村医拿出一张纸,是幺爷提前交给他的遗嘱:死后遗体火化,骨灰撒在银杏树下…
                  安葬骨灰的那天,来了许多人,有领导,有记者.因为幺爷是全县第一个自愿火化并树葬的农民.
                  银杏树下,面对镜头,大军侃侃而谈,谈在自己的带领下,银杏湾取得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涌现出了田有根(幺爷的大名)这样的村民典型…最后,领导把装有奖金的红包,递给死者家属.就在二货还在发愣的当儿,二货老婆从后面伸手抢过来,捏了捏,嘴角不由往上一翘.当发现镜头正在对准自己时,便用手捂着脸,大声悲号:“我的亲爹啊,您咋舍得抛下我们走了啊…”
                  树葬的小坑挖好了,装骨灰的布包缓缓打开.大军抢在镜头前捧起一把骨灰,边撒边念叨:“幺爷啊,咱银杏湾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您老就安心地去吧…”
              “噼噼啪啪…”为幺爷送行的爆竹,在银杏树下,骤然响起.一树的银杏叶,簌簌而下,如同漫天的纸钱,飘撒在幺爷的骨灰上…
                                                          (选自2008年《小小说选刊》第24期,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野鸡惊飞,山兔乱窜”生动形象地呈现了野生动物们受到惊扰慌乱逃窜的景象,以小见大,表现了“卖风景树”这一项目给当地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
              B.村医是小说中的次要角色,但作用不可小视,他在幺爷生病期间对幺爷的悉心照料,与二货夫妇对待幺爷的无情无义形成了鲜明对比.
              C.在幺爷的葬礼上,二货老婆“捏了捏”奖金红包,“嘴角不由往上一翘”,看到镜头对着自己,马上又“悲号”起来,这些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了她的见钱眼开、冷漠虚伪.
              D.病重的幺爷独自一人生活,死在家里也没人知道,生前寂寞,临终凄凉,葬礼上却热闹非凡,这种对比有力地讽刺了与会领导和记者的作秀行为.
              E.小说按时间顺序展开情节,从二货游说幺爷卖树,到大军利诱、威胁幺爷卖树,到幺爷找来文物局保下银杏树,到幺爷去世、大军表功等,事件繁多却有条不紊.
              (2)小说中幺爷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3)“银杏树”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4)村长大军是小说中的另一个重要人物,请结合他的种种表现,谈谈你对他的看法.
            •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大雪纷飞的日子
                                                                阿成
                 ①今年是黑龙江近二十年来最冷的一个冬天,最低气温达到零下三十多摄氏度,大雪一场连着一场.就是这样一个酷寒的天气,就是这般浑厚无涯的大雪,朋友打来电话,乐滋滋地说,我请你到乡下吃杀猪菜.
                 ②杀猪菜是黑龙江人的最爱,尤其是前辈者,对杀猪菜始终情有独钟,以至衍成了一折别样的梦想、另类的狂欢.当然,吃杀猪菜,普天之下,最佳的舞台是在乡下,倘若乡里有人家杀年猪,那便是乡党的盛大节日了,所有的人都会应邀到杀猪人家大啖一番.场面之火爆,气氛之热烈,香气之浓郁,天公亦动容也.
                 ③这天一大清早,朋友就开着他的吉普车来了,车窗上布满冷霜.我虽穿两层羽绒服,却仍觉冷飕飕的.雪路上的车一律甲壳虫般地爬着…车子终于爬出了城,驶上二级公路.这蜿蜒的路面上全是厚厚的冰,厚厚的雪,我亲眼所见,前方一辆超长的大货车上坡时,在冰雪路上痛苦地拧来拧去,艰难爬行,颇有命悬一线的样子.朋友并不认路,导航仪上也找不到那个乡名.不过,吉人天相,从一个不起眼的小道上拐进去之后,一问路,居然蒙对了.这就好,这就好.此刻已进入丘陵地带,道可道,非常道也.俨然爬山,一如越野的竞赛,左拐即右拐,右拐遂左拐,两边的雪色农舍也随着丘陵起起伏伏,如在雪海中航行一般.
                 ④终于到了“八拜”乡,接着,吉普车拐进一条更窄且倾斜着的雪路.风起雪扬,顿时一种《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感觉袭上心头.
                 ⑤我们去的那家院子很大,有两只凶恶的大狗见了吉普车便狂吠.我们将车停在院子一隅.一下车,冲入眼帘的便是那口垒在院子当中的大铁锅,野灶由陋坯垒成,大锅悍然屹立其上,锅底下几根粗大的糙柴烧得正好,风吹火势,呼呼兮,捧锅而燃.锅里面正嘟嘟地炖着满满的酸菜五花肉、狰狞棒骨和紫色血肠,热气腾腾,傲然兮不可一世.娘亲哪,这纯粹的土法烹饪真是久违啦!
                 ⑥几位被让到座里.而今的农村乡宅真的是好多了,虽然横看竖看,依然是乡下的风情,但城里人有的家电之类也一应俱全.入乡随俗,几位脱鞋上炕.东北的火炕就是好啊,热热乎乎,顿时城里人的矜持与警惕一扫而光了.人只有半卧在火炕上才知道此时此刻您是多么的需要火炕啊!
                 ⑦原以为就我们几个来吃杀猪菜,看到好几间屋子里都摆了桌子.才知道杀猪人家请了不少客人,我们不过是一桌中的半桌而已.抽烟抽烟,拱手拱手,喝茶喝茶,谢了谢了.跟着,各式杀猪菜就上来了.屈身一看,有喝白酒的护心肉、拼酒的拆骨肉、款客的“五花三层”、牛哄哄的大骨头棒、奸诈可爱的肥肠、干腻奇香的手掰肝儿,以及传统的酸菜粉条炖冻豆腐,满满一大桌子上就一个素菜一一拍黄瓜.女主人说,啤酒怕喝着凉,俺事先倒放在了火炕上一溜,热乎热乎再喝,好.随便一款放到口中一嚼,哥,真香啊!
                 ⑧几位正吃在兴头上,突然又拥进来一伙人,七长八短,或肥或瘦,个个的身上都喷着雪地的寒气.再加一桌!看官,您可记得春运时候的火车吗?拥挤之状就是如此.虽然彼此并不认识,但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坐下坐下,满上满上,不及款叙,开造!呱叽山响,酒声吱吱.虽然说现代人的保健意识强了,可是身临其境,无法自拔.便自我安慰说,没事儿,就一顿.
                 ⑨吃足了,便起身先撤了.这一撤,屋子里的后来者顿时解放般地宽松起来.来到屋外,见院子里人来人往,零下三十摄氏度严寒下,竟有穿短袖的小伙子大摇大摆地去院角处的厕所方便.但车子往外出就困难了,后来的车子已把我们堵在里面.于是,两个只穿着单衬衫的小伙子开始指挥调度.我不禁感慨起来,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国家啊!
                 ⑩临走时,杀猪人家让我们捎上一个亲属家的小孩.行驶的车上,我问他,小朋友,你怎么走了哇?他说,我以为有意思,其实没意思.然后他又问我,叔,你认为有意思吗?我说,太有意思了.他说,哦.
                                                             (选自《2013中国微型小说年选》,有删改)
              (1)概括“我”认为“太有意思”的内容.
              (2)简要分析第二段在文中的作用.
              (3)有人认为题目改作“杀猪菜”更恰当,你怎么看?为什么?
              (4)简述结尾处设置“与小孩对话”这一情节的妙处.
              (5)论者多以“新奇”评价阿成的语言,从文中选择至少一处语句作赏析.
            •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人和车厂的老板刘四爷快七十岁了;人老,心可不老实.年轻的时候他当过库兵,设过赌场,买卖过人口,放过阎王账.干这些营生所应有的资格与本领-力气,心路,手段,交际,字号等等--刘四爷都有.在前清的时候,打过群架,抢过良家妇女,跪过铁索.跪上铁索,刘四并没皱一皱眉,没说一个饶命.官司教他硬挺了过来,这叫作“字号”.出了狱,他开了个洋车厂子. 土混混出身,他晓得怎么对付穷人,什么时候该紧一把儿,哪里该松一步儿,他有善于调动的天才.车夫们没有敢跟他耍骨头(注:调皮捣乱)的.他一瞪眼,和他哈哈一笑,能把人弄得迷迷糊糊的,仿佛一脚登在天堂,一脚登在地狱,只好听他摆弄.到现在,他有六十多辆车,至坏的也是七八成新的,他不存破车.车租,他的比别家的大,可是到三节他比别家多放着两天的份儿.人和厂有地方住,拉他的车的光棍儿,都可以白住──可是得交上车份儿,交不上账而和他苦腻(注:软磨硬缠)的,他扣下铺盖,把人当个破水壶似的扔出门外.大家若是有个急事急病,只须告诉他一声,他不含糊,水里火里他都热心地帮忙,这叫作“字号”.
                  刘四爷是虎相.快七十了,腰板不弯,拿起腿还走个十里二十里的.两只大圆眼,大鼻头,方嘴,一对大虎牙,一张口就像个老虎.个子几乎与祥子一边儿高,头剃得很亮,没留胡子.他自居老虎,可惜没有儿子,只有个三十七八岁的虎女──知道刘四爷的就必也知道虎妞.她也长得虎头虎脑,因此吓住了男人,帮助父亲办事是把好手,可是没人敢娶她作太太.她什么都和男人一样,连骂人也有男人的爽快,有时候更多一些花样.刘四爷打外,虎妞打内,父女把人和车厂治理得铁筒一般.人和厂成了洋车界的权威,刘家父女的办法常常在车夫与车主的口上,如读书人的引经据典.
                  在买上自己的车以前,祥子拉过人和厂的车.他的积蓄就交给刘四爷给存着.把钱凑够了数,他要过来,买上了那辆新车.
              “刘四爷,看看我的车!”祥子把新车拉到人和厂去.
                  老头子看了车一眼,点了点头:“不离!”
              “我可还得在这儿住,多北方口语,什么时候.我拉上包月,才去住宅门!”祥子颇自傲地说.
              “行!”刘四爷又点了点头.
                  于是,祥子找到了包月,就去住宅门;掉了事而又去拉散座,便住在人和厂.
                  不拉刘四爷的车,而能住在人和厂,据别的车夫看,是件少有的事.因此,甚至有人猜测,祥子必和刘老头子是亲戚;更有人说,刘老头子大概是看上了祥子,而想给虎妞弄个招门纳婿的“小人”.这种猜想里虽然怀着点妒羡,可是万一要真是这么回事呢,将来刘四爷一死,人和厂就一定归了祥子.
                  这个,教他们只敢胡猜,而不敢在祥子面前说什么不受听的.其实呢,刘老头子的优待祥子是另有笔帐儿.祥子是这样的一个人:在新的环境里还能保持着旧的习惯.假若他去当了兵,他决不会一穿上那套虎皮,马上就不傻装傻地去欺辱人.在车厂子里,他不闲着,把汗一落下去,他就找点事儿做.他去擦车,打气,晒雨布,抹油…用不着谁支使,他自己愿意干,干得高高兴兴,仿佛是一中极好的娱乐.厂子里平常总住着二十来个车夫;收了车,大家不是坐着闲谈,便是蒙头大睡;祥子,只有祥子的手不闲着.初上来,大家以为他是向刘四爷献殷勤,狗事巴结人;过了几天,他们看出来他一点没有卖好讨俏的意思,他是那么真诚自然,特就无话可说了.刘老头子没有夸奖他一句,没有格外多看他一眼;老头子心里有数儿.他晓得祥子是把好手,即使不拉他的车,他也还愿意祥子在厂子里.有祥子在这儿,先不提别的,院子与门口永远扫得干干静静.虎妞更喜欢这个傻大个儿,她说什么,祥子老是用心听着,不和她争辩;别的车夫,因为受尽苦楚,说话总是横着来;她一点也不怕他们,可是也不愿多搭理他们;她的话,所以,都留给祥子听.当祥子去拉包月的时候,刘家妇女都仿佛失去一个朋友.赶到他一回来,连老头子骂人也似乎更痛快儿慈善一些.
              (节选自老舍《骆驼祥子》第四章,有删改)
              (1)第一段中划线部分突出的语言特色是什么?请举例分析.
              (2)第二段开通对刘四爷的肖像描写,在本文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简要概括祥子这一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4)你认为本人的主要人物是哪一个?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魔    盒
              (英)大卫•洛契佛特
              在一抹缠绵而又朦胧的夕照的映衬下,我四周高耸着的伦敦城的房顶和烟囱,似乎就像监狱围墙上的雉堞.从我三楼的窗户鸟瞰,景色并不令人怡然自得--庭院满目萧条,死气沉沉的秃树刺破了暮色.远处,有口钟正在铮铮报时.
              这每一下钟声仿佛都在提醒我:我是初次远离家乡.这一年,我刚从爱尔兰的克尔克兰来伦敦碰运气.眼下,一阵乡愁流遍了我全身--这是一种被重负压得喘不过气来的伤心的感觉.
              这是我一生中最沮丧的时刻.接着突然响起敲门声.
              来人是女房东贝格斯太太.刚才她带我上楼看房时,我们只是匆匆见过一面.她身材纤细,银丝满头;我开门时她举目望了望我,又冲没有灯光的房间扫了一眼.
              “就坐在这样一片漆黑中,是吗?”我这才想起,我居然懒得开灯.“瞧,还套着那件沉甸甸的外衣!”她带着母亲般的慈爱拉了拉我的衣袖,一边嗔怪着,“你就下楼来喝杯热茶吧.噢,我看你是喜欢喝茶的.”
              贝格斯太太的客厅活像狄更斯笔下的某一场景.…她一边准备茶具一边说,“你进屋时我注意到了你手提箱上的标签.我这一辈子都在接待旅客.我看你的心境不佳.”
              当我坐下和这位旅客的贴心人交谈时,我的忧郁感渐渐被她那不断地殷勤献上的热茶所驱散了.
              随后,我告诉贝格斯太太我必须告辞了.然而她却坚持临走前给我看一样东西.她在桌上放了一只模样破旧的纸板盒--有鞋盒一半那么大小,显然十分“年迈”了,还用磨损的麻绳捆着.“这就是我最宝贵的财产了,”她一边向我解释,一边几乎是带有敬意地抚摸着盒子,“对我来说,它比皇冠上的钻石更为宝贵.真的!”
              我估计,这破盒里也许装有什么珍贵的纪念品.是的,连我自己的手提箱里也藏有几件小玩意--它们是感情上的无价之宝.
              “这盒子是我亲爱的母亲赠给我的,”她告诉我,“那是在1912年的某个早上,那天我第一次离家.妈妈嘱咐我要永远珍惜它--对我来说,它比什么都珍贵.…“这盒子已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了.”贝格斯太太继续说:“1917年凯撒的空袭,后来德国法西斯的轰炸…我都把它随身带到防空洞里.房屋损失了我并不在乎--我就怕失去这盒子.”
              我感到十分好奇,贝格斯太太任然津津乐道地说:“此外,我从来没有揭开过盖子.”她的目光越过镜片好笑地打量着我:“您能猜出里面有什么吗?”
              我困惑地摇了摇头.无疑,她最珍惜的财产当然是非凡之物.她忙着又给我倒了点热气腾腾的茶,接着端坐在安乐椅上,默默地注视着我--似乎在思索着如何选词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然而,她的回答却简单得令人吃惊--“什么也没有,”她说,“这里头空空如也,什么也没有!”
              一个空盒!天哪,究竟为啥将这么一个玩意当做宝贝珍藏,而且珍藏达40年之久呢?我隐隐约约地怀疑起来,这位仁慈的老太太是否稍稍有点性格古怪?
              “一定感到奇怪,是吧?”贝格斯太太说,“这么多年来我一直珍藏着这么一个 似乎是无用的东西.不错,这里头的确是空的.”
              这时我朗声大笑了起来--我不想再将此事刨根究底地追问个水落石出.
              “没错,是空的.”她认真地说,“40年前,我妈将这盒子合上捆紧,同时也将世上最甜蜜的地方--家的声响、家的气味和家的场景统统关在里头了.自此以后,我一直没将盒子打开过.我觉得这里头仍然充满了这些无价之宝呢.”
              这是一只装满了天伦之乐的盒子!和所有纪念品相比较,它无疑既独特又不朽--相片早已褪色,鲜花也早已化作尘土,只有家,却依然如自己的手指那么亲近!
              贝格斯太太现在不再盯着我了,她注视着这陈旧的包裹,指头轻抚盒盖,陷入沉思之中.
              又过了一会儿--还是在那晚,我又一次眺望着伦敦城.灯火在神奇地闪烁着,这地方似乎变得亲切得多了.我心中的忧郁大多已经消失.我苦笑着想到:这是被贝格斯太太那
              滚烫的茶冲跑的.此外,我心中又升腾起一个更深刻的思想--我明白了,每个人离家时总会留下一点属于他的风味;同时,就像贝格斯太太那样,□□□□,这也是完全办得到的.
              (本文有删节)
              (1)概括第一段所写景物的特点并简析其作用.    
              (2)指出三处画线词语“似乎”在句中所起的作用.
              似乎①:    
              似乎②:    
              似乎③:    
              (3)联系全文,在“□□□□”内写一句话,要求连贯、生动,能揭示主旨.(不超过15字)    
              (4)有人建议把标题“魔盒”改为“贝格斯太太”,你认为哪一个合适,谈谈你的看法.    
              (5)赏析文中贝格斯太太的形象.(不超过100字)    
            • 7. 阅读下面这篇小说,完成下列题.
                                                     想     像
                                                (英国)凯.杰罗姆
                  记得那天,我到大英博物馆去查阅有关接触性枯草热治疗方面的资料,我猜我大概得了这种病.
                  取下一本医书,我一口气读完了所有的相关内容.然后,我懒散地胡乱翻着书页,粗略地研究起疾病来.没等着看完一连串的病症征兆,我便意识到自己得的就是这种病.
                  我坐在那里呆呆地发愣,陷入绝望之中.过了好一会儿,我又拿起那本书,翻了起来.翻到伤寒--仔细看了它的各种症状,我发现我又得了伤寒,想必我得此病已经好几个月了,竟然还茫然不知.不知我还患有其他什么疾病?
                  翻到舞蹈病,我发现,正如我预先料想的那样,我也患有这种疾病.我开始对自己的病情产生了兴趣,并决定一查到底.我开始按字母顺序逐个检查--翻到疟疾,我知道自己已经出现了疟疾的某些症状,两个星期后进入急性发作期;翻到肾小球肾炎,我心中稍微感到一丝安慰--我得的只是其中较轻一种,就目前状况而言,我还可以活上几年.此外,我还染上了霍乱,并伴有严重的并发症.而白喉对我来说似乎是与生俱来的疾病.我不厌其烦地按照26个字母统统检查了一遍,结果发现,惟一没有得上的疾病就是髌前囊炎.
                  起初,我对此颇有些伤感,心中似有几分失落.为什么我没有得上髌前囊炎呢﹖不过,过了一会儿,我的心渐渐变得开朗起来.我想,从药理学讲,我不是已经得了其它各种常见的疾病了吗﹖没有得上髌前囊炎那就算了吧!反正痛风已经处于恶性晚期了.
                  我陷入了沉思.我想,从医学角度来说我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病例,对于医学院学生来说,我更是一个极为难得的病例!如果学生们有了我,他们也就无须到医院去实习了--我就是他们的“实习医院”.他们所要做的就是在我身上研究研究,然后就可以拿到他们的毕业文凭了.
                  我不知道自己究竟还能活多久,我得做一番自我检查.我摸了摸自己的脉搏.起初,我什么也摸不着,不久那脉搏又突然跳了起来.我掏出怀表,测算脉搏的次数,大概每分钟147次.我又摸了摸心脏,竟然发现它已经停止跳动了!后来,我渐渐意识到我的心脏还在那里,想必也没有停止跳动.只是我对此无法解释而已.我看了看自己的舌头--我尽量把舌头伸得长长的,闭上一只眼睛,用另一只眼来检查.我只能看见自己的舌尖,得到的惟一收获是:我比以前更加确信我得了猩红热.
                  走进阅览室的时候,我是一个健康快乐的人,出来的时候我变成了拖着衰弱病躯的重症病人.
              于是,我去看了医生.他是我的一位好友,他摸了摸我的脉搏,又看了看我的舌头,后来不知怎么地谈起了天气.之后他问:“你究竟哪里不舒服﹖”
                  我说:“老兄,我不会告诉你我得了什么病,让你白费那么多时间.不过,我可以告诉你我没有得什么病--我没有得髌前囊炎.除此之外,什么病我都有.”
                  我还把自己是如何发现这些疾病的过程如实告诉了他.
                  随后他解开我的衣服,紧握着我的一只手腕,在我胸部一阵乱敲;又把脑门贴到我的身上.最后他坐了下来,开了一个处方,然后把它叠起来递给我.我接了过来,随手揣进衣兜里,走了出去.
                  我径直来到一家最近的药店,药剂师看了看处方,又将它退了回来.
                  他说他不收这种处方.
              “你不是药剂师吗﹖”我问.
              “我是药剂师.如果我经营一个合作商店兼营家庭旅馆的话,我倒是可以为你效劳.可我只是一个药剂师,我无能为力.”
                  我看了看那处方,上面写道:“一磅牛排,外加一品脱苦啤酒,每隔6小时服用一次;每天早晨散步10英里;每天晚上11点上床睡觉.此外,不要满脑子都装些你不明白的东西.”
              (1)小说主人公称自己是“实习医院”,请谈谈它的意思和表达效果.答:    
              (2)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是怎样展开的?请概括回答. 答:    
              (3)这篇小说的细节描写有何作用?请结合文中画线部分作简要分析.答:    
              (4)结合小说主旨,你怎样理解医生为“我”开出的“处方”?小说以“处方”作结有何妙处?
              答: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林冲见差拨
                  只说公人将林冲送到沧州牢城营内来,营内收管林冲,发在单身房里听候点视.却有一般的罪人,都来看觑他,对林冲说道:“此间管营,差拨,都十分害人,只是要诈人钱物.若有人情钱物送与他时,便觑的你好;若是无钱,将你撇在土牢里,求生不生,求死不死.若得了人情,入门便不打你一百杀威棒,只说有病,把来寄下;若不得人情时,这一百棒打得个七死八活.”林冲道:“众兄长如此指教,且如要使钱,把多少与他?”众人道:“若要使得好时,管营把五两银子与他,差拨也得五两银子送他,十分好了.”
                  正说之间,只见差拨过来问道:“那个是新来的配军?”林冲见问,向前答应道:“小人便是.”那差拨不见他把钱出来,变了面皮,指着林冲便骂道!“你这个贼配军!见我如何不下拜,却来唱喏!你这厮可知在东京做出事来!见我还是大刺刺的!我看这贼配军满脸都是饿纹,一世也不发迹!打不死,拷不杀顽囚!你这把贼骨头,好歹落在我手里,教你粉骨碎身!少间叫你便见功效!”把林冲骂得一佛出世,那里敢抬头应答.众人见骂,各自散了.
                  林冲等他发作过了,去取五两银子,陪着笑脸告道:“差拨哥哥,些小薄礼,休言轻微.”差拨看了道:“你教我送与管营和俺的,都在里面?”林冲道:“只是送与差拨哥哥的;另有十两银子,就烦差拨哥哥送与管营.”差拨见了,看着林冲笑道:“林教头,我也闻你的好名字.端的是个好男子!想是高太尉陷害你了.虽然目下暂时受苦,久后必然发迹.据你的大名,这表人物,必不是等闲之人,久后必做大官!”林冲笑道:“总赖顾.”差拨道:“你只管放心.”又取出柴大官人的书礼,说道:“相烦老哥将这两封书下一下.”差拨道:“即有柴大官人的书,烦恼做甚?这一封书直一锭金子.我一面与你下书.少间管营来点你,要打一百杀威棒时,你便只说你‘一路有病,未曾痊可’.我自来与你支吾,要瞒生人的眼目.”林冲道:“多谢指教.”差拨拿了银子并书,离了单身房,自去了.林冲叹口气道:““有钱可以通神,”此语不差!端的有这般的苦处!”
                  原来差拨落了五两银子,只将五两银子并书来见管营,备说林冲是个好汉,柴大官人有书相荐在此呈上,本是高太尉陷害配他到此,又无十分大事.管营道,“况是柴大官人有书,必须要看顾他.”便教唤林冲来见.
                  且说林冲正在单身房里闷坐,只见牌头叫道:“管营在厅上叫唤新到罪人林冲来点名.”林冲听得唤,来到厅前.管营道:“你是新到犯人,太祖武德皇帝留下旧制:新入配军须吃一百杀威棒.左右与我驮起来.”林冲道:“小人于路感冒风寒,未曾痊可,告寄打.”牌头道:“这人见今有病,乞赐怜恕.”管营道:“果是这人症候在身,权且寄下,待病痊可却打.”差拨道:“见天王堂看守的,多时满了,可教林冲去替换他.”就厅上押了帖文,差拨领了林冲,单身房里取了行李,来天王堂交替.差拨道:“林教头,我十分周全你.”林冲道:“谢得照顾.”
              (选自《水浒传会评本》第八回,有删节)
              (1)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A、小说写了林冲发配沧州、初入牢营的一段情节,作者将笔墨集中在林冲见差拨的细节描写上.
              B、由于被高太尉陷害,林冲一进牢营就得到了“一般的罪人”的同情和关照,却遭到差拨的辱骂和恐吓.
              C、差拨一见林冲就破口大骂,是因为林冲只是唱喏,没有及早把柴大官人给管营等的书礼拿出来.
              D、小说通过对管营、差拨、牌头等人相互勾结欺压犯人的具体描写,形象的反映了牢营的黑暗现实.
              E、小说借“有钱可以通神”这句话,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世态人情,也表达了林冲的感慨和无奈.
              (2)小说第一段写林冲刚到牢营,就有犯人介绍牢营的情况,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差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刻画这个人物?请简要分析.
              (4)对第三段“林冲等他发作过了,去取五两银子,陪着笑脸告道”这句话,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金圣叹评点道:“虽是播出奇文,然亦实是林冲身份.”依据小说内容,探究“亦实是林冲身份”指的是林冲的哪一种身份,表现的是林冲什么样的性格和心理.
            • 9.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喂自己影子吃饭的人
              [阿根廷]莱•巴尔莱塔
                  晚饭时,饭店里走进一位高个儿,面容和蔼,脸上的笑容矜持而又惨淡.
                  他风度翩翩走上前台,朗声说道:
              “诸位,敝人十分愿意应邀在此介绍一种奇迹,迄今无人能窥见其奥妙.近年来,敝人深入自己影子的心灵,努力探索其需求和爱好.兄弟十分愿意把来龙去脉演述一番,以报答诸位的美意.请看!我至亲至诚的终身伴侣--我的影子的实际存在.”
                  在半明半暗的灯光中,他走近墙壁,修长的身影清晰地投射在墙上.全厅鸦雀无声,人们一个个伸长脖子,争看究竟.他像要放飞一只鸽子似的,双手合拢报幕:
              “骑士跳栏!”
                  骑士模样的形状在墙上蹦了一下.
              “玉兔食菜!”
                  顿时,出现一只兔子在啃白菜.
              “山羊爬坡!”
                  果然,山羊模样的影子开始步履艰难地爬一个陡坡.
              “现在我要让这昙花一现的形象具有独立的生命,向大家揭示一个无声的新世界.”
                  说完,他从墙壁旁走开,影子却魔术般地越拉越长,直顶到天花板上.
              “诸位,为了使影子能脱离我而独立生活,敝人进行过孜孜不倦的研究.我只要对它稍加吩咐,它就会具有生命的各种特征…甚至还会吃东西!我马上给诸位表演一番.诸位给我的影子吃些什么呢?”
                  一个炸雷般的声音回答说:
              “给,给它吃这块火鸡肉冻.”
                  一阵哄堂大笑.他伸手接过递来的菜盘,走进墙壁.他的影子随即自如地从天花板上缩了回来,几乎贴近他的身子.人们看得清清楚楚,他的身子并未挪动,那影子却将纤细的双手伸向盘子,小心翼翼地抄起那块肉,送到嘴里,嚼着,吞着…
              “简直太神了!”
              “嗯,你信吗?”
              “天哪!夫人,我可不是三岁的小孩!”
              “可是,您总不会否认这把戏确实很妙,是吗?”
              “给它这块鸡脯.”
              “梨!看着它如何吃梨一定妙不可言.”
              “很好.诸位,现在先吃鸡脯.噢,劳驾哪位递给我一条餐巾?谢谢!”
                  所有人都兴致勃勃地加入了这场娱乐.
              “再给它吃点饼,你这影子可有点干瘦呵!”
              “喂,机灵鬼,你的影子喝酒不?给它这杯酒,喝了可以解愁.”
              “哎呦,我笑得实在受不了喽”.
                  那影子又吃、又喝,泰然自若.不久,那人把灯全部打开,神情冷漠而忧郁,脸色显得格外苍白.他一本正经地说到:
              “诸位,敝人深知这般玄妙的实验颇易惹人嘲讽、怀疑,但这无关紧要.总有一天,这项旨在使自己的影子独立于本人的实验,必将得到公认和奖励.临走前,敬请凡有疑问者前来搜一下敝人的衣服,以便确信我绝没有藏匿任何物品.诸位的慷慨惠赠,无一不为我影子所食.这如同敝人叫巴龙•卡米洛•弗莱切一样千真万确.十分感谢,祝大家吃好,晚安!”
              “见鬼去吧!”
              “谁要搜你的身子!”
              “幻术玩够了吧,来点音乐吧!”
                  卡米洛•弗莱切,真名叫胡安•马力诺,他面朝三方,各鞠了个躬,神态庄重地推出了餐厅.穿过花园时,突然有人一把抓住他的胳膊.
              “你给我滚!”警察厉声吼道,“下次再看到你,就让你和你的影子统统蹲到警察局过夜去.”
                  他低下头,慢慢地走出去.拐过街角,他才稍稍挺直身子,加快脚步回家.
              “你不回来,小家伙们不愿睡,他们可真累人呵!”
                  两个金发的孩子在一旁玩耍着,兴高采烈地迎接他.
                  小姑娘走过来,缓声问道:
              “带回来什么没有?”
                  他没吱声,从衣服里掏出一方叠好的餐巾,从里面取出一块鸡脯,几块饼,还有两把银质钥匙.
                  她把食物切成小块,放在盘里同她的两个兄弟吃了起来.
              “你不想吃点什么?爸爸.”
              “不,”他头也不回地说到,“你们吃吧,我已经吃过了.”
                  马里诺面朝窗子坐下来,茫然失神的凝望着沉睡中城市的屋脊,琢磨着明天该去哪里表演他的奇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马里诺说影子是有独立生命的实际存在,是让观众相信他对影子的研究成果,也表明他的表演技艺的高超.
              B.马里诺离开饭店前,请客人上前搜身,以证明他没有带走任何物品,这表明他品行端正,爱惜自己的名声.
              C.马里诺谢幕时,有人发出“幻术玩够了,来点音乐”的呼声,这呼声暗示客人们看穿了幻术,需要更多的娱乐节目刺激.
              D.马里诺穿过花园时,遭到了警察的威胁和警告,表明马里诺的影子表演缺乏新意,已经让警察感到厌烦了.
              E.小说对马里诺在家中茫然失神状态的描写,真实的反映了一个江湖艺人的现实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这类人物的同情.
              (2)“影子”对小说的艺术表现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小说主人公马里诺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4)小说前半部分侧重写马里诺的影子表演,后半部分侧重写马里诺的现实生活.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保护人
              【法】莫泊桑
                  玛兰做梦见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好的官运!
                  有天早上,他从报上看到从前一位同学新近当了议员.玛兰重新成了他那位同学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朋友.
                  不久议员摇身一变当了部长,半年后玛兰就被任命为行政法院参事.
                  起初,他简直有点飘飘然了.为了炫耀,他在大街上走来走去,仿佛别人只要一看见他,就能猜到他的身份.后来出于一种有权势而又有宽宏大量者的责任感,他油然萌生一股压抑不住要去保护别人的欲望.无论在哪里遇到熟人,他都高兴地迎上去,不等人家问,就连忙说:“您知道,我现在当参事了,很想为您出点力.如有用得着我的地方,请您甭客气,尽管吩咐好了.我在这个位置上,是有权力的.”
                  一有机会,他对任何人都主动给予无限慷慨的帮助.他每天都要给人写十封、二十封、五十封介绍信,他写给所有的官吏.他感到幸福,无比幸福.
                  一天早上,他准备去行政法院,屋外已经下雨了.
                  雨越下越大.他只好在一个房门口躲雨.那儿已有个老神父.在当参事前,他并不喜欢神父.自一位红衣主教在一件棘手的事情上客气地向他求教以后,他对他们也尊敬起来.他看看神父,关切地问:“请问您到那一区去?”
                  神父有点犹豫,过了一会儿才说:“我朝王宫方向去.”
              “如果您愿意,神父,我可以和您合用我这把伞.我到行政法院去.我是那里的参事.”
                  神父抬起头,望望他:“多谢,我接受您这番好意.”
                  玛兰接着说:“您来巴黎多半是为散心吧.”
                  神父回答:“不,我有事.”
              “哦!是件重要的事吗?如果您用得着我,尽管吩咐好了.”
                  神父好像挺为难.吞吞吐吐地说:“啊!是一件无关紧要的私事…一点小误会.您不会感兴趣的.是…是一件内部的…教会方面的事.”
              “哎呀,这正属行政法院管.您尽管吩咐我好了.”
              “先生,我也正要到行政法院去.您心肠真是太好了.我要去见勒尔佩、萨翁两位先生.说不定还得见珀蒂帕先生.”
              “哎呀,他们都是我最好的朋友,刮刮叫的同事.我都恳切地去替您托托关系.包在我身上好了.”
                  神父嘟囔着说了许多感恩的话.
                  玛兰高兴极了.“哼!您可碰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神父.瞧吧,瞧吧,有了我,您的事情解决起来一定非常顺利.”
                  他们到了行政法院.玛兰把神父领进办公室,请他坐在火炉前面,然后伏案写到:“亲爱的同事:请允许我恳切地向您介绍德高望重的桑蒂尔神父,他有一件小事当面向您陈述,务请鼎立协助.”
                  他写了三封信,那受他保护的人接了信,千恩万谢地走了.
                  这一天平静地过去了.玛兰夜里睡得很好,第二天愉快地醒来,吩咐人送来报纸.他打开报纸念到:
                  有个桑蒂尔神父,被控告做过许多卑鄙龌龊的事…谁   知他找到一位叫玛兰的行政法院参事做他的热心辩护人,该参事居然大胆地替这个披着宗教外衣的罪犯,给自己的同事们写了最肯切的介绍信…我们提请部长注意该参事令人不能容忍的行为…
                  他一下就蹦起来去找珀蒂帕.
                  珀蒂帕对他他说:“唉!您简直疯了,居然把那老阴谋家介绍给我.”
                  他张皇失措地说:“别提了…您瞧…我上当了…他这人看上去那么老实…他耍了我…卑鄙可耻地耍了我.我求您,求您设法狠狠地惩办他一下,越狠越好.我要写信.请您告诉我要办他,得给谁写信?…对,找总主教!”
                  他突然坐下了,伏在珀蒂帕的桌子写道:“总主教大人:我荣幸的向阁下报告,最近有一个桑蒂尔神父欺我为人忠厚,用尽种种诡计和谎言陷害我.受他花言巧语哄骗,我竟至于…“
              他把信封好,扭转头对同事说:“您看见了吧,亲爱的朋友,这对您也是个教训,千万别再替人写介绍信了.”(据郝运译文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由于同学的帮助,玛兰才当上了行政法院参事.因此他无论在哪里遇到熟人,都主动 向对方提供帮助,这是他回报的方式.
              B.在当参事前,玛兰并不喜欢神父,但是在一位红衣主教向他请教以后,“他对他们也尊敬起来”.这样描写达到了照应上文的目的.
              C.玛兰被珀蒂帕训斥后,急于为自己辩解,并马上归罪于桑蒂尔神父.这足以看出他似乎很想保护别人,但实际上更关心自己的利益.
              D.给总教主写信后,玛兰告诫同事要牢记自己的教训,“千万别再替人写介绍信了”.这表明他力图文过饰非,变被动为主动.
              E.桑蒂尔神父起初并不想用“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麻烦玛兰,因此他回应玛兰的请求时吞吞吐吐,这种神情表现了他内心的犹豫.
              (2)小说中的玛兰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3)小说后半部分引用了报纸上的一段报道,作者这样写对情节安排有那些作用?
              (4)这篇小说以“保护人”为题,有主题思想、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