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苏轼的故乡观
                综览苏轼关于故乡、异乡的众多文字表达,可以看出苏轼是一个有浓厚怀乡情结的人.故乡首先是地理意义的出生之所.对此苏轼有明确交代,多次说他的家在剑外之地、岷峨之间、蜀江之上.“吾家蜀江上,江水绿如蓝.”他虽总在异乡漂泊,但总忘不了其“蜀士”身份.其次,故乡是宗族意义的团聚地.在异地他乡,遇到两类人最易牵起怀思故乡的心肠.一是来自故乡的乡人.“我家峨眉阴,与子同一邦.相望六十里,共饮玻璃江.”那种共饮一江水的同里感觉让身在异乡的他难忘.二是到故乡去做官的人.苏轼总会夸故乡的山水、风物等:“胶西高处望西川,应在孤云落照边.”
                最后,故乡是文化心理的生活区.在异乡,苏轼常用故乡的山水、风物、典故来比照,在黄州见到美丽的海棠,他不禁发出是否来自故乡的疑问:“陋邦何处得此花,无乃好事移西蜀?”不仅如此,他还将故乡的文化移植到他乡,让异乡充满故乡的气息.他在湖州写的《何满子》词中的岷峨、江汉、当垆人等都是故乡的符号.
                不断怀念故乡的苏轼,事实上却是于三十三岁时第三次出川后,就再也没有回过老家.苏轼的后半生在贬谪流放中度过,长期处于“无家”的状态,“逐客如僧岂有家”,不得不忘记地理、家族和文化心理意义上的故乡,认他乡为故乡.
                但要认他乡为故乡,又要经历几个必要的思维阶段.首先将故乡具化,与异乡对立.苏轼常以比眉州更大的地名或山水、云月来代表故乡,如成都、青城、峨眉、岷江等.故乡的具化一定程度上就是迁移人对异乡的排斥,这既可发生在迁移初期的凤翔,又可发生在饱经迁移之苦的惠州.其次是将故乡泛化.不具述与眉山有关的地名,而只说“故园”、“故山”、“归路”、“归去”等泛化字眼,以表现对宦途世味的梦幻感受.此时的故乡是烦恼人生的虚化寄托,是对现实漂泊处境的抗衡工具,不再是地理意义上的眉山.然后是将故乡意念化.
                所谓意念化,就是不执泥于出生地的故乡,一切随缘,适意,将足之所履和心之所安处都视为故乡,“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此时的故乡只是一种意念,一种理想的旷达人生态度,不再与异乡对立.最后是,实现故乡的异乡化,甚至是异乡的故乡化.对苏轼而言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与异乡的和睦相处,把异乡变成要归去的“家”之所在地.如果异乡的风景足够好,苏轼甚至会“贬低”故乡:“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对异乡的山水、人情等的好感至极,苏轼就会用佛教思维,将异乡“前生”化为故乡:“生我已到杭州,到处长如到旧游.”另一种是受命运驱策打击,颠沛异乡,与魂牵梦萦的故乡阻隔时,扩大心胸,寓寄于物,发现异乡的种种优点.先将异乡寄托甚至实体化为身体和心灵栖息的故乡,最后实现对故乡和异乡阻隔的超越,以一种处处吾乡处处家的心态来对待每一次实际非常痛苦的贬谪经历.
                                                                       (选自《苏轼的故乡观》,有删改)
              (1)下列对于“苏轼故乡观”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乡的内涵之一是地理意义的出生之所,苏轼多次说他的家在剑外之地、岷峨之间、蜀江之上就是这种观点的体现.
              B.故乡是苏轼文化心理的生活区,在异乡见到美丽的海棠苏轼也要发出是否来自故乡的疑问,充分体现了他对故乡的依恋.
              C.故乡是苏轼烦恼人生的虚化寄托,是苏轼对现实漂泊处境相抗衡的工具,此时的故乡不仅仅是地理意义上的眉山.
              D.当故乡是个意念化的概念时,苏轼把足之所履和心之所安处都当作故乡,此时的故乡代表的是一种理想的旷达人生态度.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来自故乡的乡人和到故乡去做官的人往往会勾起苏轼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在其诗歌中都有所体现.
              B.苏轼虽然有浓厚的怀乡情结,但他在被贬谪远离故乡之后就对故乡的情感日益淡薄,乃至把他乡认作故乡.
              C.为了表现对宦途世味的梦幻感受,苏轼将故乡泛化,只说“故园”、“故山”、“归路”、“归去”等泛化字眼.
              D.“故乡的异乡化”是指苏轼把异乡变成要归去的“家”之所在地以及身体和心灵栖息的故乡.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吾家蜀江上,江水绿如蓝”中的“蜀江”是苏轼地理意义的故乡,“此心安处是吾乡”中的“吾乡”是意念化的故乡.
              B.苏轼对故乡的具化就是他对异乡的排斥,这既可发生在迁移初期的凤翔,又可发生在苏轼饱经迁移之苦的惠州.
              C.苏轼长期过着贬谪流放的生活,处于“无家”状态,因此他有时贬低自己的故乡:“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D.泛化了的故乡让苏轼实现了对故乡和异乡阻隔的超越,使他能够以旷达的心态来对待每一次实际非常痛苦的贬谪经历.
            • 2. 有人说到“经”,便有意无意地把它等同于“经典”,而提起“中国经典”,就转换成“儒家经典”.这种观念有些偏狭.中国经典绝不是儒家一家经典可以独占的,也应当包括其他经典,就像中国传统是“复数的”传统一样.
                  首先,中国经典应当包括佛教经典,也应当包括道教经典.要知道,“三教合一”实在是东方的中国与西方的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不同的地方之一,也是古代中国政治世界的一大特色,即使是古代中国的皇帝,不仅知道“王霸道杂之”,也知道要“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教治身”,绝不只用一种武器.因此,回顾中国文化传统时,仅仅关注儒家的思想和经典,恐怕是过于狭窄了.即使是儒家,也包含了相当复杂的内容,有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有重视宇宙天地秩序的早期儒家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应当说,在中国古代,关注政治统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家,关注超越世界和精神救赎的佛教,关注生命永恒和幸福健康的道教,分到承担着传统中国的不同责任,共同构成中国复数的文化.其次,中国经典不必限于圣贤、宗教和学派的思想著作,它是否可以包括得更广泛些?比如历史著作《史记》《资治通鉴》、比如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甚至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那些名著佳篇.
                  经典并非天然就是经典,他们都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变成神圣经典的过程,这在学术史上叫“经典化”.没有哪部著作是事先照着经典的尺寸和样式量身定做的,只是因为它写的好,被(2页上部分)引用得多,被人觉着充满真理,又被反复解释,有的还被“钦定”为必读书,于是,就在历史中渐渐成了被尊崇、被仰视的经典.因此,如今我们重新阅读经典,又需要你把它放回产生它的时代里面,重新去理解,经典的价值和意义,也是层层积累的,对那些经典里传达的思想,原则甚至知识,未必需要亦步亦趋“照办不走样”,倒是要审时度势,活学活用,要进行“创造性的转化”.
                  阅读经典可以使人民了解从古至今“人类究竟面临哪些重大问题”,但古代经典并不是不可以违逆的圣经,毕竟历史已经翻过了几千年.因此,对于古代经典,就不必因为他不负传统望而视为累赘包袱,也不必因为他象征着传统而视为金科玉律,我的看法是:第一,经典在和口耳相传里面,他总会借尸还魂,第二,历史上的经典只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你不打开它,资源不会为你所用,而今天的社会现实和生活环境,是刺激经典知识是否以及如何再生和重建的背景,经典中的什么资源被重新发掘出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背景”召唤什么样的“历史记忆”,第三,经典在今天,是需要重新“解释”的,只有经过解释和引申,“旧经典”才能成为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世界中继续起作用的,呈现出与其他名族不同风格的“新经典”.
              (1)下列关于“中国经典”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经典一般意义上与“经”应该是一致的,将其转换成“儒家经典”的观念在作者看来则有些狭隘.
              B.中国经典的核心思想是“三教合一”,而“三教合一”正是中国与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为不同的地方之一.
              C.中国经典内容丰富,其中的儒、佛、道思想各有特色,共同构成中国多元的文化,并在古代中国发挥了重大作用.
              D.中国经典的认定,除了要考虑圣贤、宗教、学派的思想,还需要侧重考虑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名著佳篇.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古代中国的政治世界中,封建统治者并不仅仅使用一种思想工具实行统治,比如,用儒家思想治世,用佛教思想治心,用道教思想治身.
              B.儒家的思想内容比较复杂,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都关心社会伦理,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只关注政治秩序.
              C.能成为被人们尊崇和仰视的经典的,往往是那些被广泛引用、被认为充满真理、被一再解释的优秀著作,其中有的还曾被“钦定”为必读书.
              D.经典与我们中国的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其思想内容总是会留存在社会风俗、人们的日常行事和口耳相传中,如影随形,并不时地表现出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争取的一项是    
              A.经典不是天然形成的,它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到神圣经典的层层积累的经典化过程,这一过程正是经典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B.阅读经典时,如果将其放在那个产生它的历史时代里面去重新理解,我们就可以了解人类从古至今曾经面临的重大问题.
              C.经典知识如何再生和重建,经典中哪些资源被重新发掘和利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今社会现实、生活环境的需要.
              D.对“旧经典”进行重新解释和引申,是为了让它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呈现出与其他民族不同的风格.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有人会说,幸福这个东西很难说,好像是很主 观的感觉,很难有统一的标准.确实是这样,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但是,你若深入地问为什么会不一样,其实还是有标准的.一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从大的方面来说,其实是体现了价值观的,就是你究竟看重什么.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幸福是我们 一切行为的终极目标,我们做所有的事情其实都是手段.一个人想要赚钱赚得多一点,这本身并不是目的,他是为了因此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有人可能就要反驳了:我不要那么多钱,也可以幸福.比如说我读几本好书,就会感到很幸福.其实对后一种人来说,读书就是他获得幸福的手段.
              对于什么是幸福,西方哲学史上主要有两种看法、两个派别.一派叫做“快乐主义”,其创始人是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近代以来,英国的一些哲学家,如亚当•斯密、约翰•穆勒、休谟对此也有所阐发.这一派认为,幸福就是快乐.但什么是快乐?快乐就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烦恼.身体健康、灵魂安宁就是快乐,就是幸福.他们还特别强调一点,人要从长远来看快乐,要理智地去寻求快乐.你不能为了追求一时的、眼前的快乐,而给自己埋下一个痛苦的祸根,结果得到的可能是更大的痛苦.另一派叫做“完善主义”.完善主义认为,幸福就是精神上的完善,或者说道德上的完善.他们认为人身上最高贵的部分,是人的灵魂,是人的精神.你要把这部分满足了,那才是真正的幸福.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苏格拉底、康德、黑格尔等,包括马克思,他们强调的是人的精神满足.
              这两派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 是,都十分强调精神上的满足.如伊壁鸠鲁强调,物质欲望的满足本身不是快乐,物质欲望和生命本身的需要是两码事.生命需要得到满足那是一种快乐,但是超出生命需要的那些欲望反而是造成痛苦的根源.约翰•穆勒则强调,幸福就是快乐,但是快乐是有质量和层次的区别的,一个人只有各种快乐都品尝过了,他才知道哪一种快乐更深刻、更持久、更强烈、更美好.
              在中国哲学里,我感觉,道家比较接近“快 乐主义”,尤其是庄子强调生命本身的快乐,还强调精神自由的快乐,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快乐.儒家比较接近“完善主义”,儒家认为人生的理想境界、最高的享受就是道德上的完善.
              也有哲学家认为,幸福是根本不可能的.最典型的就是德国哲学家叔本华.他说人是受欲望支配的,欲望就意味着匮乏,你缺什么往往就对什么有欲望,而匮乏意味着痛苦.所以,欲望没有满足的时候你是痛苦的,但是欲望满足以后,人是不是就快乐了呢?非也.欲望满足以后是无聊.叔本华说,人生就像钟摆一样,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幸福是不可能的.
              如果我们仅仅从满足身体的、物质的欲 望层面来理解的话,幸福确实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我们超越欲望层面来看幸福,这个观点就不成立了.比如你非常爱读书,你渴望去读那些好书,你知道一些好书在等着你读,那个时候你会痛苦吗?你不会.读完了以后你会无聊吗?不会.你感到丰富了自己的精神,你会因此快乐.这就进一步说明,我们谈幸福问题,一定要超越纯粹欲望的层面,要从价值观角度去谈.
              (摘编自周国平《幸福的哲学》)
              (1)下列有美“幸福”的表述,不符台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有人说,幸福好像是很主观的个人感觉.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不尽相同,对幸福的认识也就很难有统一的标准.
              B.按照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幸福是一切行为的终极目标,我们做各种事情其实都是获得幸福的手殷.
              C.亚当•新密、约翰•穆勒一派认为幸福是身体无痛苦和灵魂无烦恼,而黑格尔等人乃至马克思的主张则与之相反.
              D.西方“完善主义”认为,幸福就是精神上的完善,人们在满足自身灵魂、精神的需求后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幸福.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近代以来,英国哲学家休谟等人认为,幸福就是快乐,但你若只追求一时的、跟前的快乐,最终你得到的也许是更大的痛苦.
              B.伊壁鸠鲁认为,物质欲望的满足不能使人快乐,只有满足了生命本身需要的那种快乐才会更深刻、更持久、更强烈、更美好.
              C.叔本华认为人生充满着痛苦和无聊,人受欲望支配,欲望没满足的时候体是痛苦的,而满足以后则无聊,幸福是根本不可能的.
              D.在幸福这个问题上之所以众说纷纭,是因为每个人看重的不同.我们若仅从满足身体和物质欲望的层面理解.就不会有幸福感.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方“快乐主义”认为,身体健康、灵魂安宁让人们惑到很快乐很幸福,人们应该从长远的角度看待快乐,并理智地去寻求快乐和幸福.
              B.中国哲学强调生命本身的快乐,也强调精神自由的快乐,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属于“快乐主义”,庄子认为与天地精神往来快乐无限.
              C.中国的儒家思想认为人生的理想境界、最高享受就是道德上的完善,这种思想和西方哲学家苏格拉底、康德等人强调的精神满足比较接近.
              D.人们渴望得到幸福,但是想获得真正的幸福,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摆脱纯粹物质欲望的支配,丰富精神的世界,寻求心灵的满足.
            • 4.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年味越来越淡,越来越没意思--这是很多人过年的感受.甚至有人评论说,中国传统节日只是存留于父辈记忆里的尤物,已经成为国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压岁钱水涨船高,变成了负担,失去了原来祈福去灾的本意;庙会办到商场里边,实际就是商品交易;群发短信拜年,平均给每个人的情感又有多少?专家们认为,这一现象是传统节日的“异化”、“空洞化”、“物化”等原因造成的.要改变这样的现状,就要提高全民的文化自觉,让传统在现代社会得到很好的延续.
              其实式微的不只是春节,元宵、端午、七夕、中秋等传统节日也在日益淡化,这是不争的事实.要究其原因,很多专家都归咎于物质的发展、城乡的转变和洋节的挤兑.在笔者看来,这都是表面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是文化在“异化”和“物化”.“节日和人一样都是有灵魂的”,当灵魂越来越缺乏依附的载体,节日就会越来越淡,越来越没意思.比如,春节文化是一个典型的教育、敬神、祭祖、尊老爱幼,通过一系列仪式来完成的.而现在几乎没有人在敬神、祭祖,由于无法团聚的人越来越多,尊老爱幼也成了“隔空对话”,春节还有什么文化味道啊?取而代之的是,春节越来越物质化,越来越热闹,但越来越没有文化.
              传统节日值得我们缅怀,但对传统节日的式微我们也无可奈何,因为社会在发展,原来传统节日所承载的东西,不再是人们的必须,那么传统节日就会发生变化,甚至是质的变化.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吕品田指出:“原来的传统节日是有大量的丰富的民俗活动的,这些节俗活动是在历史中形成的一些民俗的讲究或者说生产生活的习俗紧密关联在一起,和节气、时令、气候、水土这些东西关联在一起,和祭祀、主导、祈祷、敬仰、吟诵等民俗事项关联在一起,有着缅怀、祝愿、庆贺、祈愿、敬祭等种种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节日所承载的内涵和文化都在发生变化.现在的节日,几乎都没有祈祷和敬祭等内容,失去了庄严的文化氛围.而且,人们对一些不接地气的节日越来越淡化,相反对产生于国外的又接地气的节日情有独钟.当传统节日越来越没有文化味道,自然就会式微.
              尽管传统节日式微是文化在“物化”的结果,但文化是需要传承的.很多传统节日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需要保护的,是需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地予以传承的,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节日也会增加新的民俗活动和新的文化内涵.我们应该正确地看待传统节日的式微.在笔者看来,节日式微的内容多是不贴近现实生活或不被当今社会人们的价值观、审美观所认可的不合时宜的传统内容.但是,我们应该通过我们的努力,让传统节日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在现代社会中得以传承.我们应反思,为什么在美国华人聚居区还有年夜饭、守岁、压岁钱和拜年问候的声音,在华埠的商店里为什么还有红灯笼、红福字、红爆竹、红蜡烛、红色年糕和红色唐装?或许韩国对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视和保护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总之,传统节日是需要保护和传承的文化遗产,切不可在我们手中消失.
              (有删节)
              (1)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不属于中国传统节日式徽现象的一项是    
              A.随着人们生活走向富裕,压岁钱水涨船高,节日的经济意味越来越浓.
              B.随着通讯的现代化,过节时大家己习惯了编发短信互贺,进行“隔空对话”.
              C.传统节日现在已不再有丰富的民俗活动,庙会也成了商品交易的载体.
              D.国内不少人对产生于国外的、接地气的节日越来越情有独钟.
              (2)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对中国传统节日式徽真正原因的理解,符合原意的一项是    
              A.传统节日的“异化”、“空洞化”、“物化”.
              B.物质的发展、城乡的转变和洋节的挤兑.
              C.传统节日越来越没有文化味道,越来越趋向物质化.
              D.传统节日不合时宜的内容得不到今天人们的认可.
              (3)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传统节日是需要保护和传承的文化遗产”?请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对保护与传承传统节日的看法.
            •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题.
              时尚浅说
              黄毓璜
              辞典上“时尚”直白的释义就是一时风尚.作为社会流变、生活迁移、价值更迭驱动下的潮汐式性相,主要是审美旨意、心理趋向在公众与日常的表征.其公众性、盲动性、愉悦性以及可仿效性的自身特质,决定了它浪打浪般的生长,成就其推进演化的广度、强度和速率;还不妨说,时尚作为时代的情感表征,乃是一个时代的种种合力使然.虽然其行也不远,此起彼落,时有变更,却不随一己好恶而兴废,不因拒之纳之而行止,称得上是一位无翼而飞、天生天杀的主儿.
              同时,时尚也并非可以简单地一面而论.其本身也具备种种包容的可能:既可孕育诞生之契机,亦可成为溃靡之温床,事情确实存在两面性.“因势利导”因而成为可能,“圣者时也”的名言,“我行我素”的标榜,也因而都在大本大宗的道理之内,是从不同侧面说明了人在“自然化”了的客体面前的主观选择和临世态度.
              不妨说,“趋时”是人类的天性,要不然“ok”、“bye bye”也不至于那么频频挂到男男女女的嘴边.这一方面说明人的“顺变”能力,另一方面呢,也说明了人的“从众”心理--他那样说的时候,未见得自己多么酷爱英语.可见,“趋时”大体指向外部关涉,关涉“面子”上的事,跟自己内心的好恶关系不是太大的.这原本毋庸置疑,须得一议的是:这里的时尚很可能成为一种压力,压迫人们划一了心志和产生超水平的企求.诸如就业上某些职岗的过冷过热,诸如婚嫁时房子、车子被列为必要前提--面对种种时尚如骛趋之或心理失衡,人们有理由拒绝“安分守己”、“安贫乐道”的慰勉,也同样有必要顾及具体的现实条件和属于自己的选择.
              如果说人除了是一种“物质”存在还分明是一种“精神”存在,那么,“与时俱进”跟“顺时迁变”就不能是一回事.而且,执著于精神性的人还往往抱持跟时尚“对视”的姿态,所谓“不随俗沉浮”,大体描述了在物性和物化了的时尚面前保持一份心灵的高傲.
              “不合时宜”归根结底是一种精神境界,是“抗尘走俗”与“超尘脱俗”的起始点.我们无法在普遍的层面上要求人们都成就为精神上的“庞然大物”,可以肯定的则是:一个精神强健的人,一个有作为的人,一个不失尊严的人,无论是在春风得意中走马,还是在艰难困顿中蹒跚,都不能是一个失落自我而为时尚左右的人.           (摘编自《啄木鸟》)
              【注】性相:梵语,“性”是事物内在的本质,“相”是事物外观的表相.
              (1)下列对文章所说的“时尚”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一个时代的种种合力所形成的一时风尚,主要是审美旨意、心理趋向在公众与日常的表征.
              B.其公众性、盲动性、愉悦性和可仿效性特质,决定了其演化的广度、强度和速率的不断推进.
              C.流行时间虽然不长,但不管人们是喜欢、接纳,还是厌恶、拒绝,也只能追随它的发展方向.
              D.存在两面性,既可以成为淘汰旧事物、孕育新生事物的契机,也会成为酿造腐朽奢靡的温床.
              (2)文章说,“‘趋时’是人类的天性”.请简要阐述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应如何正确面对“时尚”?请简要概括文章的观点.
            • 6.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捧与挖
                                                     鲁迅
                  中国的人们,遇见带有会使自己不安的朕兆的人物,向来就用两样法:将他压下去,或者将他捧起来.
                  压下去就用旧习惯和旧道德,压不下时,则于是乎捧;以为抬之使高,餍之使足,便可以于己稍稍无害,得以安心.
                  凌厉的人们,自然也有谋利而捧的,如捧阔佬,捧戏子,捧总长之类;但一般粗人捧的“动机”,大概是不过想免害.即以所奉祀的神道而论,也大抵是凶恶的;观音菩萨倒还可爱,然而那是从印度输入的,并非我们的“国粹”.要而言之,凡有被捧者,十之八九不是好东西.
                  既然十之八九不是好东西,被捧后那结果便自然和捧者的希望适得其反了.不但能使不安,还能使他们很不安,因为“人心”本来不易餍足.然而人们至今没有悟,还以捧为苟安之一道.
                  记得有一部讲笑话的书说,当一个知县的寿辰,因为他是子年生,属鼠的,属员们便集资铸了一个金老鼠去做贺礼.知县收受之后,另寻了机会对大众说到:明年又恰巧是贱内的整寿;她比我小一岁,是属牛的.其实,如果大家先不送金老鼠,他决不敢想金牛.一送开手,怕他的姨太太也会属象.象不在十二生肖之内,但知县当然别有我们所莫测高深的妙法在.
                  民元革命时候,S城来了一个都督.他虽然也出身绿林大学,但还算顾大局,听舆论的,可是自绅士以至于庶民,又用了祖传的捧法群起而攻之了.这个拜会,那个恭维,今天送衣料,明天送翅席,捧得他连自己也忘其所以,渐渐变成老官僚一样,动手刮地皮.
                  最奇怪的是北几道的河道,竟捧得河身比屋顶高得多了.当初自然是防其溃决,所以壅上一点土;殊不知愈壅愈高,一旦溃决,那祸害就更大.于是就“抢堤”咧,“严防决堤”咧,花色繁多,大家吃苦.如果当初见河水泛滥,不去增堤,却去挖底,我以为决不至于这样.
                  有贪图金牛者,不但金老鼠,便是死老鼠也不给.那么,此辈也就连生日都未必做了.单是省却拜寿,已经是一件大快事.
                  中国人的自讨苦吃的根苗在于捧,“自求多福”之道却在于挖.其实,劳力之量是差不多的,但从惰性太多的人们看来,却以为还是捧省力.
              一九二五年十二月十日
              (选在《鲁迅全集•华盖集》)
              (1)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
              (2)文中的例证分别揭示了“捧”的什么后果?例证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递进关系?
              (3)鲁迅在文章结尾提出的“挖”,包含哪些深意?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人生的四种境界      张世英
                  按照人的自我发展历程、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人生境界可分为四个层次,即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和审美境界.
                  最低境界为“欲求境界”.人生之初,在这种境界中只知道满足个人生存所必需的最低欲望,故以“欲求”称之.当人有了自我意识以后,生活于越来越高级的境界时,此种最低境界仍潜存于人生之中.现实中,也许没有一个成人的精神境界会低级到唯有“食色”的欲求境界,而丝毫没有一点高级境界.以欲求境界占人生主导地位的人是境界低下而“趣味低级”的人.
                  第二种境界为“求知境界”.在这一境界,自我作为主体,有了进一步作为认知客体之物的规律和秩序的要求.有了知识,掌握了规律,人的精神自由程度、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就大大提升了一步.所以,求知境界不仅从心理学和自我发展的时间进程来看在欲求境界之后,而且从哲学与人生价值、自由之实现的角度来看,也显然比欲求境界高一个层次.
                  第三种境界为“道德境界”.他和求知境界的出现几乎是同时发生,也许稍后.就此而言,把道德境界列在求知境界之后,只具有相对的意义.但从现实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角度和实现精神自由的角度而言,则道德境界之高于求知境界,是不待言的.发展到这一水平的“自我”具有了责任感和义务感,这也意味着他有了自我选择、自我决定的能力,把自己看做是命运的主人,而不是听凭命运摆布的小卒.但个人的道德意识也有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当独立的个体性自我尚未从所属群体的“我们”中显现出来之时,其道德意识从“我们”出发,推及“我们”之外的他人.
                  人生的最高精神境界是“审美境界”.这是因为此时审美意识超越了求知境界的认识关系,它把对象融入自我之中,而达到情景交融的意境;审美意识也超越了求知境界和道德境界中的实践关系.这样,审美境界即超越了认识的限制,也超越了功用、欲念和外在目前以及“应该”的限制,而成为超然予现实之外的自由境界.
                  在现实的人生中,这四种境界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很难想象一个人只有其中一种境界而不掺杂其他境界,只不过现实的人,往往以某一种境界占主导地位,其他次之.于是我们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区分出某人是低级境界、低级趣味的人,某人是高级境界、高级趣味的人,某人是以道德境界占主导地位的道德家,某人是以审美境界占主导地位的真正诗人、真正的艺术家…
              (节选自2009年12月31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关于“人生境界”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他存在于人的自我发展历程中,体现着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
              B.得它由四个层次组成,从幼年到成年,人的每一个时期都要经历这四个层次.
              C.现实的人生中,它是一个整体,是由从低到高的四种境界错综复杂的交织在一起的.
              D.每个人的人生境界表现错综复杂,不同层次的人生境界分别主导着人生的不同阶段.
              (2)对于“求知境界”与“道德境界”关系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者把“道德境界”列在“求知境界”之后,并不意味着前者就一定比后者出现得晚.
              B.达到了“求知境界”,人具备了知识,掌握了规律,为“道德境界”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C.责任感与义务感使“道德境界”不同于“求知境界”,并高于“求知境界”.
              D.“求知境界”虽也把“自我”作为主体,但这个“自我”却不同于“道德境界”中的“自我”.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欲求境界”是人生的最低境界,这种境界是任何一个具有高级境界的人所极力排斥的.
              B.“求知境界”中的“自我”已不再仅满足于个人生存所必须的最低欲望,而对规律与秩序有了认知的要求.
              C.“道德境界”中的人不再关注自我,而已经有意识地把“我们”作为自我选择、决定时的中心了
              D.“审美境界”是人生最高的精神境界,到了这一境界就能自由地超越并崛起其他三种境界.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题.
              在古代文论中,我们常常见到“文”和“质”这一对词语.它们被用来评论作家作品,概括一定时代的文学风貌,还被用来说明文学的发展等,因此准确理解它们的含义十分重要.
              “文”字的本义是指线条交错或者色彩错杂,由此引申出华丽、有文采的意思.而“质”字,凡事物未经雕饰便叫做“质”,犹如器物的毛坯、绘画的底子,因此含有质朴、朴素的意思.这一对词语最初不是用于评论文学,而是用来评论人物的.《论语•雍也》记载,孔子曾说过“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话.这段话中的“文”、“质”,人们一般解释为:“质”是指“诚”一类内在的道德,“文”则是指文化知识一类外在的东西,“文”和“质”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其实按孔子原意,这里的“文”、“质”是指文华和质朴,都是就一个人的文化修养、言谈举止、礼仪节操而言的.一个人若是缺少文化修养,言辞拙朴,不讲礼仪,便如同“草野之人”;相反,若是过分地文饰言辞,讲究繁文缛礼,就如同那些掌管文辞礼仪的史官了.这里不存在本末内外的关系.
              以“文”、“质”二字论文学、论社会政治生活,与用它们来论人物有着密切关系.《韩非子•难言》论述向国君进谏之难:“繁于文采,则见以为史.…以质信言,则见以为鄙.”这句话可能就是本诸《论语》.其中“繁于文采”即“文”,“以质信言”即“质”,分别指两种不同的语言风格.再后来,东汉班彪说《史记》“辩而不华,质而不俚,文质相称,盖良史之才也”,很可能也是从《论语》的话而来.“质而不俚”是说文风质朴而不至于俚俗鄙野.“文质相称”是说文饰润色恰到好处,无过与不及之弊.魏晋以后文论中用“文”、“质”二字,多数情况下也都是指作品的外部风貌而言;只有少数场合可理解为近似于今日所谓的形式和内容.
              总之,古代文论中经常出现的“文”、“质”这对词语,大致上具有一以贯之的含义.古代批评家要求文学作品能够呈现出一种文质彬彬的动人风貌.当他们不满于文坛风气过于靡丽时,便强调“质”的方面;而当文风过于质朴时,又有人出来强调“文”的方面.“文”、“质”这对概念,体现了古人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要求和他们对文学发展规律的认识.
              (摘编自王运熙《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文质论》)
              (1)下列有关“文”和“质”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和“质”这一对概念在评论作家作品、概括时代文学风貌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必须准确理解它们的含义.
              B.在中国古代,“文”是华丽有文采之意,“质”含有质朴、朴素之意,这两个字从一开始就是用来评论人物的.
              C.人们一般认为,“文质彬彬”就是形式和内容互相协调,其中“质”是指内在的道德,“文”是指外在的表现.
              D.孔子认为,“文”有文华之意,“质”是质朴之意,“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就是文华与质朴相配得当才能成为君子.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这里“文”和“质”是就一个人的文化修养等而言的,“野”和“史”也没有本末内外的关系.
              B.韩非子说“以质信言,则见以为鄙”,其中“以质信言”是指以质朴的语言进谏,“鄙”则与孔子话中的“野”意思相同.
              C.班彪说《史记》“文质相称”,这可能是借用了《论语》的意思,从文学角度对《史记》外部风貌作出了高度评价.
              D.魏晋以后文论中“文”、“质”二字的含义也大都沿用了孔子的意思,只是少数场合可以大体理解为形式和内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非子•难言》指出,如果分别采用“文”或“质”不同风格,就无法达到向国君进谏的目的.这是“文”、“质”涉及社会生活的一个例子.
              B.“文”和“质”这一对概念的含义,不但在古代文论中大致上是一以贯之的,它跟最初评论人物时的意义也是一脉相承的.
              C.从古代文论来看,如果人们在文学创作中兼用华美和质朴的语言,那就会使文学作品呈现出一种文质彬彬的动人风貌.
              D.当古代批评家不满于文坛风气,要求加强“文”或“质”的时候,就意味着当时文坛可能已经过于质朴或过于靡丽了.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人类对技术的乐观或悲观倾向由来已久,但普林斯顿大学历史学家爱德华•泰讷的说法可能会使你大吃一惊:技术不仅没有给人类缔造福祉,反而极大地报复了人类.
                 泰讷写道:就在我们欢庆又把自然世界的混乱削减了几分之时,我们制造的新机器开始脱离我们的控制,获得自身生命,通过“报复效应”让我们尝到屈辱的教训.
                报复效应与副作用不同:副作用是坏的影响,例如,服用抗抑郁药会导致腹泻.而报复效应的影响也很坏,但坏得让人啼笑皆非:抗抑郁药让人变得更加抑郁.核能发电是一种有效的能源,但它会产生污染,这是一种副作用;然而切尔诺贝利核反应堆爆炸的发生,却是由于该电站在试验一种新的安全防护系统,这就是典型的“报复效应”.
                 泰纳拿出了许多事实证明他的论断
                 火蚁是生活在美国东南部的一种毒蚁,因人被这种蚁咬伤后,会产生烧灼般的痛感,故名.伴随着DDT及其他强力杀虫剂的发明,美国政府曾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东南部地区大量喷洒杀虫剂,试图一举灭绝火蚁.但30年后,政府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失败.由于杀虫剂杀死了火蚁的各种天敌,事实上反而帮助了火蚁的繁衍.在这场人类技术对火蚁的大战中,技术被证明是它自身最大的敌人.
                 美式足球的头盔,最初设计时是用来在激烈的对抗中保护运动员头部的,但在引进赛场之后,却造成了大量脊柱受伤的事故,原因是运动员们自动地把他们的新装备当作进攻的工具.旨在使足球运动更安全的技术实际应用起来,反而增加了该运动的危险性.
                 最熟悉的例子也许莫过于抗菌素的使用了.本世纪早期,在抗菌素研制方面所取得的突破使一些人乐观地预测说,长期以来困扰人类的一些古老疾病将被彻底消灭.而现在,抗菌素的大量使用使细菌的抗药性空前提高,我们面对一波又一波致命的“超级虫”,却拿不出新的抗菌素来击败它们!根据同样的逻辑,围绕着一个城市所修建的道路越多,交通就越拥挤.
                 据澳大利亚的一份报告,在过去10年,电脑技术非但没有像人们期待的那样创造出无纸办公室,反而使纸张的耗费量增加了4倍.这份报告说,每名办公室人员平均一年要用掉30公斤纸.为了满足商界对纸张的需求,1995年澳洲有165万棵树被砍伐.报告说,70%的普通办公用纸被扔掉后,没有得到循环利用,而是被当作填埋凹地的垃圾.
                 技术反噬人类的事例,还可以举出许多.但我们与其把泰纳的说法当成一种绝望的声音,不如把它视为一种警告.日益复杂的技术文明常常会带来无法预料的结果,这些结果与人们当初的良好愿望大相径庭.然而无论如何,科学要向前发展,人类也日益进步.
              (1)根据文意,下列对“报复效应”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技术不仅没有给人类缔造福祉,反而极大地报复了人类.
              B.我们制造的新机器开始脱离我们的控制,让我们尝到屈辱的教训.
              C.旨在解决现实问题的技术,反而使这些问题更加难以解决,并带来无法预料的后果.
              D.切尔诺贝利核反应堆由于试验一种新的安全防护设施,反而引起核反应堆爆炸.
              (2)文章第四段说“泰讷拿出了许多事实来证明他的论断”,下列各项,不能证明他的论断的一项是    
              A.美国政府试图用杀虫剂灭绝火蚁,反而帮助了火蚁的繁衍.
              B.旨在使足球运动更安全的技术实际运用起来,反而增加了该运动的危险性.
              C.围绕着一个城市所修建的道路越多,交通就越拥挤.
              D.澳洲70%的普通办公用纸被扔掉后,没有得到循环利用,而是被当作填埋凹地的垃圾.
              (3)下列对“我们与其把泰讷的说法当成一种绝望的声音,不如把它视为一种警告”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不能因为泰讷的说法而对技术绝望,但应对技术可能带来的无法预料的后果保持警惕.
              B.泰讷的说法表现出对技术绝望的悲观倾向,我们对科学技术的看法应该是乐观的,但也应该吸取泰讷说法中的有益因素.
              C.我们一旦把泰讷的说法当成一种绝望的声音,也就起到了它的警告作用.
              D.泰讷的说法不是对技术绝望,而是对人类滥用技术的严厉警告.
              (4)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技术是人类创造的,最终却将毁灭人类.
              B.技术的报复效应虽然无法预料,却不能阻挡科学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
              C.人类创造的每一项技术,都不可避免地产生报复效应与副作用.
              D.如果电脑技术进一步普及,将给澳大利亚的森林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大运河保护迫在眉睫
              长达一千多公里的京杭大运河,与绵延的万里长城,作为举世闻名的古代中国人创造的伟大工程,都是华夏民族的历史丰碑和永远的骄傲.长城早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跻身于《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而大运河的文物保护问题至今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大运河在广开海运之前是我国古代的一条重要交通命脉,开凿运河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进行沟通交流.大运河在开凿过程中利用了春秋时代吴王夫差开通的沟,在隋炀帝时最终完成,唐宋繁盛一时,元代截住夺取直,明清屡加疏通.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大运河一直是一条南粮北运、商旅交运、水利灌溉的生命线.
              大运河涉及黄河与长江这两个古代文化、文明的核心地区,连接着燕文化、齐鲁文化、吴越文化等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文化区域,其沿岸是古代中国人口集中、文化遗址密集的地区.各个时代,大运河贯穿之地都留下了丰富的文化古迹,被誉为“古代文化长廊”,其文物价值与意义非同寻常.不仅如此,大运河在开凿的长度、年代上还创下了傲视环宇的纪录,特别是沿岸几十座城市有着独特的人文景观和民俗风韵,保存了极其特色的内河文化.
              但是,作为华夏先民智慧与创造力结晶的大运河,今未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法无偏见肯定和保障它的历史地位.
              大运河的保护现状确定令人忧虑.除千百年来河堤决口、泥沙淤塞、水量匮乏等自然因外,更有乱开支渠、截住流用水、客理不善等人为因素.由于不少河段利用了天然湖泊和自然河流,很多人认识不到大运河也是文化遗产或文物古迹三岁时出于局部利益考虑随意改拆遗存的现象时有发生,分省分段的管理体制也使大运河的保护无法形成综合性的全盘规划.
              大运河虽然历尽沧桑,却衰而未亡,江南河段仍然泽被今人;已开工的南水北调工程也涉及到大运河的保护、管理和利用.因此,亟需通过文物调查与文化保护研究.提交完整的大运河总体调研与保护报告.
              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载体和人类历史上伟大的水利工程之一,大运河及其沿岸相关古迹不仅应在南水北调工程中得到有效保护,而且也应作为一个整体来中援世界文化遗产.
              (1)从原文看,下列关于大运河保护迫在眉睫原因的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A.河堤决口,泥沙淤窝,河段缺水,大运河已经是衰败不堪.
              B.乱开支流,截流用水,管理不善,大运河的保护现状令人忧虑.
              C.出于局部利益的考虑,大运河沿岸的文物古迹常被随意改拆.
              D.分省分段的管理,使大运河的 本调研与保护报告无法提交.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大运河实际上下连结中国古代几个重要文化区域的桥梁和纽带
              B.从开凿时间和规模上看,大运河是世界同类工程所无法企及的.
              C.部分河段借用湖泊和河流,影响到大运河的文化遗产地.
              D.大运河的文物价值不能超过今没有得到专门的法律法无偏见的肯定和保护.
              (3)依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将有利于提升沿岸文物古迹的文化价值,传扬其“古代文化长廊”的美誉.
              B.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后,大运河将更有利于沟通交流,昔日南粮北运、商旅交通的胜景将得以恢复.
              C.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将有利于大运河沿岸文物古迹的保护,从而加速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进程.
              D.申报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以后,历史上极具内河文化特色的大运河将会呈现出新的人文景观和民俗风韵.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