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何灌,字仲源,开封祥符人。武选登第,为河东从事。经略使韩缜语之曰:“君奇士也,他日当据吾坐。”为府州、火山军巡检。辽人常越境而汲,灌亲申画界堠,遏其来,忿而举兵犯我。灌迎高射之,发辄中,或著崖石皆没镞,敌惊以为神,逡巡敛去。后三十年,契丹萧太师与灌会,道曩事,数何巡检神射,灌曰:“即灌是也。”萧矍然起拜。为河东将,与夏人遇,铁骑来追,灌射皆彻甲,至洞胸出背,叠贯后骑,羌惧而引却。张康国荐于徽宗,召对,问西北边事,以笏画御榻,指坐衣花纹为形势。帝曰:“敌在吾目中矣。”提点河东刑狱,迁西上阁门使、领威州刺史、知沧州。以治城鄣功,转引进使。诏运粟三十万石于并塞三州,灌言:“水浅不胜舟,陆当用车八千乘,沿边方登麦,愿以运费增价就籴之。”奏上,报可。未几,知岷州,引邈川水溉间田千顷,湟人号广利渠。徙河州,复守岷,提举熙河兰湟弓箭手。入言:“若先葺渠引水,使田不病旱,则人乐应募,而射士之额足矣。”从之。甫半岁,得善田二万六千顷,募士七千四百人,为他路最。陪辽使射玉津园,一发破的,再发则否。客曰:“太尉不能耶?”曰:“非也,以礼让客耳。”整弓复中之,观者诵叹,帝亲赐酒劳之。迁步军都虞候。金师南下,悉出禁旅付梁方平守黎阳。靖康元年正月二日,次滑州,方平南奔,灌亦望风迎溃。黄河南岸无一人御敌,金师遂直叩京城。灌至,乞入见,不许,而令控守西隅。背城拒战凡三日,被创,没于阵,年六十二。
                                                                              (节选自《宋史•何灌传》)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2)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何灌行事有成的一组是 (3分)        (    )

               ①灌亲申画界堠,遏其来 ②或著崖石皆没镞
               ③至洞胸出背,叠贯后骑 ④愿以运费增价就籴之
               ⑤得善田二万六千顷 ⑥陪辽使射玉津园,一发破的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辽人常越境而 汲:取水。
              B.灌 高射之,发辄中 迎:面对。
              C.敌惊以为神,逡巡 去 敛:躲藏。  
              D.铁骑来追,灌射皆 甲 彻:穿透。
            • 2.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吾独穷困 此时也           ②相与枕藉 舟中

              B.① 所以游目骋怀               ②此 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C.①登即 许和                 ②无物以

              D.①盖其又深,则其 又加少矣   ②尽吾志也而不能
            • 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于是相如前进缻, 跪请秦王   不如 而厚遇之 
              B.秦贪, 其强,以空言求璧         均之二策,宁许以 秦曲                                       
              C.赵使者蔺相如          左右或欲 相如去
              D.得璧,传之美人, 戏弄臣        赵王岂 一璧之故欺秦邪
            • 4.

                孔子曰:“六艺于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道义。”太史公曰:“天道恢恢,岂不大哉!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

              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于是乃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赏一人,诛一人,奋兵而出。诸侯振惊,皆还齐侵地。威行三十六年。语在《田完世家》中。

              威王八年,楚大发兵加齐。齐王使淳于髡之赵请救兵,赍金百斤,车马十。淳于髡仰天大笑,冠缨索绝。王曰:“先生少之乎?”髡曰:“何敢!”王曰:“笑岂有说乎?”髡曰:“今者臣从东方来,见道傍有禳田者,操一豚蹄、酒一盂,祝曰:‘瓯窭满篝,污邪满车,五谷蕃熟,穰穰满家。臣见其所持者狭而所欲者奢,故笑之。”于是齐威王乃益黄金千镒、白璧十双、车马百驷。髡辞而行,至赵。赵王与之精兵十万、革车千乘。楚闻之,夜引兵而去。

              威王大说,置酒后宫,召髡赐之酒。问曰:“先生能饮几何而醉?对曰:“臣饮一斗亦醉,一石亦醉。”威王曰:“先生饮一斗而醉,恶能饮一石哉!其说可得闻乎?”髡曰:“赐酒大王之前,执法在旁,御使在后,髡恐惧俯伏而饮,不过一斗径醉矣。若亲有客,髡帣韝鞠跽,侍酒于前,时赐余沥,奉觞上寿,数起,饮不过二斗径醉矣。若朋友交游,久不相见,卒然相睹,欢然道,私情相语,饮可五六斗径醉矣。若乃州闾之会,男女杂坐,行酒稽留,六博投壶,相引为,握手无罚,目眙不禁,前有堕珥,后有遗簪,髡窃乐此,饮可八斗而醉二参。日暮酒,合尊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错,杯盘狼藉,堂上烛灭,主人留髡而送客,罗襦襟解,微闻芗泽,当此之时,髡心最欢,能饮一石。故曰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言不可极,极之而衰。”以讽谏焉。齐王曰:“善。”乃罢长夜之饮,以髡为诸侯主客。宗室置酒,髡尝在侧。(节选自《史记·滑稽列传》)

              (1) 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2) 下面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 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所持者狭而所欲者      奢:多

              B.黄金千镒             赍:赏赐

              C.日暮酒                阑:将尽

              D.合尊 坐               促:紧挨
            • 5.
              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下划线字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冉有、季路 于孔子②子 夫子乎  ③不患 而患不均④时有 疟疾者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 6.

              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字与例句加下划线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蒙拔擢,宠命优渥。

              A.闻大王有意督 之      
              B.不宜有所 ,今公子故过之
              C.今书来,言者皆大     
              D.花过而采,则根色黯恶
            • 7.

              每组加横线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今太子迟之, 辞决矣 军中无以为乐, 以剑舞
              B.孰与君 长 愿大王 假借之
              C.谨斩樊於期头, 献燕之督亢之地图 方急时,不 召下兵
              D.因击沛公于        项王则受璧,置之
            • 8.
              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夫人之力不及此②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计不知所出耳④荆轲笑武阳

              A.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也不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D.①②相同,③④不相同
            • 9.

              与例句加下划线字的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例:北山愚公者,年九十

              A.穷 益坚,不附青云之志   
              B.存者 偷生,死者长已矣
              C.臣死 不避,卮酒安足辞
              D.不者,若属皆 为所虏
            • 10.

              李沆传

              李沆,字太初,洺州肥乡人。太平兴国五年,举进士甲科。后入翰林为学士。

              会契丹犯边,真宗北幸,命沆留守,京师肃然。一夕,遣使持手诏欲以刘氏为贵妃,沆对使者引烛焚诏,附奏曰:“但道臣沆以为不可。”其议遂寝。帝以沆无密奏,谓之曰:“人皆有密启,卿独无,何也?”对曰:“臣待罪宰相,公事则公言之,何用密启?夫人臣有密启者,非谗即佞,臣常恶之,岂可效尤?”

              沆为相,王旦参政事,以西北用兵,或至旰食。旦叹曰:“我辈安能坐致太平,得优游无事耶?”沆曰:“少有忧勤,足为警戒。他日四方宁谧,朝廷未必无事。”后契丹和亲,旦问何如,沆曰:“善则善矣,然边患既息,恐人主渐生侈心耳。”旦未以为然。沆又日取四方水旱盗贼奏之,旦以为细事不足烦上听。沆曰:“人主少年,当使知四方艰难。不然,血气方刚,不留意声色犬马,则土木、甲兵、祷祠之事作矣。”沆没后,真宗以契丹既和,西夏纳款,遂封岱祠汾,大营宫观,蒐讲坠典,靡有暇日。旦乃以沆先识之远,叹曰:“李文靖真圣人也。”遂谓之“圣相”。

              景德元年七月,沆疾作而薨,年五十八。上闻之惊叹,趣驾而往,临哭之恸。废朝五日,赠太尉、中书令,谥文靖。

              沆性直谅,内行修谨,言无枝叶,识大体。居位慎密,不求声誉,动遵条制,人莫能干以私。家人劝治居第,未尝答。弟维因语次及之,沆曰:“身食厚禄,时有横赐,计囊装亦可以治第,但念内典以此世界为缺陷,安得圆满如意,自求称足?今市新宅,须一年缮完,人生朝暮不可保,又岂能久居?巢林一枝,聊自足耳,安事丰屋哉?”

              (节选自《宋史》,有删节)

              【注】①封岱祠汾:封泰山、祭汾阴。②蒐:同“搜”。③坠典:指已废亡的典章制度。

              (1) 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议遂                     寝:停止,搁置
              B.以西北用兵,或至 旰食        旰食:晚食,事务繁忙不能按时吃饭
              C.驾而往                    趣:趋向,奔赴
              D.身食厚禄,时有 赐          横:出乎意料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