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对句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苟合”是一个古今异义词,在古代汉语中,它指曲意逢迎。
              B.“舅姑”指丈夫或妻子的父母。
              C.古代男子18岁时举行加冠礼,叫做冠。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20岁才为成年。
              D.“易”指的是《周易》,它是儒家重要经典,是六经之一。
            • 2.

              下列句子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词是一种有一定格律的韵文,初时称“曲子”“杂曲子”和“曲子词”,也叫长短句,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代。
              B.“沁园春”“采桑子”是词牌,“长沙”“重阳”是题目;词牌不可以改变,题目则可以随意而定。
              C.词的标题和词牌不是一回事,标题关涉内容,词牌限定格式等方面。
              D.词的标题和词牌是一回事,都是指一首词词调的名称。
            • 3.
              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B.“稽颡”(qǐsǎng)是古代一种跪拜礼,屈膝下拜,以额触地,表示极度的虔诚。      
              C.“左迁”“左迁”指降职。迁谪”谓官吏因罪降职并流放,其中“迁”指官员的调动,有升有降。
              D.“忧”,文中指“丁忧”,“以母忧”是指遭逢母亲丧事。即“丁母丧”。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谓之“丁忧”。“丁”指男丁。“忧”意为“居丧”。
              E.“赠”又叫“追赠”,指古代皇帝为已经去世的官员及其亲属给予的加封。
            • 4.
              下列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与闻一多一手奠定了中国新诗的基础.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等.
              B.戴望舒是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1928年发表成名作《雨巷》,因此诗获得“雨巷诗人”的称号.诗集有《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
              C.词是我国古代一种可配乐歌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名长短句、曲子词、乐府等.它成于唐,盛于宋.
              D.《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所著.《烛之武退秦师》就选自此书.《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被称作“春秋三传”.
            • 5.
              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浩如烟海,二十四史乃是中华文化遗产的精华,而“前四史”,是二十四史中的精华。“前四史”是指(  )
              A.《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B.《国语》、《左传》、《战国策》、《史记》
              C.《左传》、《战国策》、《史记》、《资治通鉴》
              D.《战国策》、《史记》、《汉书》、《后汉书》
            • 6.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李凭箜篌引》中“李凭中国弹箜篌”一句赞美李凭弹奏技艺的高超,在整个中国无与伦比。
              B.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人,妙解音律,善于作词。他立意新奇,用词瑰怪,自成一家,有“词家之冠”“词中老杜”之称。
              C.《种树郭橐驼传》是柳宗元早年在长安任职时所作的寓言体传记。柳宗元与韩愈共同倡导了唐代的“古文运动”,其中传记、山水游记和寓言类散文创作的成就最大。
              D.诗歌曲调和谐才有韵味,因此讲究押韵。所谓押韵,就是韵脚的字必须同韵。绝句和律诗押韵严格,绝句第一句、第二句和第四句一定要押韵;律诗的第一句则可押韵可不押韵,但偶数句则一定要押韵。
            • 7.
              下列常识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楚辞》收集战国时代楚国屈原、宋玉和汉代贾谊、刘向等人的诗赋。这些诗歌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后世因此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或“骚体”。
              B.《春江花月夜》作者张若虚,扬州人,初唐诗人。与贺知章、张旭、包融齐名,被誉为“中兴四大诗人”。他一生仅留下两首诗,也因《春江花月夜》,“孤篇横绝,竟成大家”。
              C.《夜归鹿门歌》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孟浩然,是盛唐诗人中终身不仕的一位作家。他是继谢灵运之后,唐代第一个大量写山水诗的著名诗人。他与王维合称“王孟”。
              D.词采华丽、节奏鲜明、气势酣畅是“赋”共同的特点,赋多用排比、对偶、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句式多为骈散相间,整散结合,长短不拘,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在这一点上,《阿房宫赋》堪称典范之作
            • 8.
              下列对文章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白居易《长恨歌》中,“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采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唐玄宗逃往西南的路上,四处是黄尘、栈道、高山,日色暗淡,旌旗无光,秋景凄凉,这是以悲凉的秋景来烘托人物的悲思。
              B.《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人完全摆脱了诗律的束缚,随着梦境的变化、情感的运行而遣词造句。这种句法、韵法适应了李白狂放的性格,奇绝的想象,忽高忽低的情感流程,达到了内容和艺术形式的高度统一。
              C.杜甫《登岳阳楼》首联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用“昔闻”为“今上”蓄势,归根结蒂是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
              D.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在记述山川景物、名胜古迹过程中,随时融合抒情和议论,并将有关的传闻轶事、前人诗句信手拈来,还随笔写出郡县沿革、地形防戍等情况,丰富了作品内容,使写景游记更有思想深度。
            • 9.
              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行,又叫“歌行”,源于汉魏乐府。篇幅较长,句式灵活,讲究平仄与对仗,用韵富于变化,可多次换韵。歌、行、引(还有曲。吟。谣等)本来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它源于汉魏乐府,是乐府曲名之一,后来成为古代诗歌中的一种体裁。《琵琶行》是一首长篇抒情诗。
              B.《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大的部头最重的一本。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
              C.李商隐,晚唐著名诗人。擅长骈文写作,诗作文学价值也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D.《红楼梦》曾被评为中国最具文学成就的古典小说及章回小说的巅峰之作,“中国四大名著”之首,原名《石头记》,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全书共120回,后40回文字一般认为是高鹗所补。
            • 10.
              下列对加点词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乐》久已失传,这是沿用古代的说法。又称作“六经”。另也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
              B.,奉皇帝之命建造。敕,本来是通用于长官对下属、长辈对晚辈的用语,南北朝以后作为皇帝发布诏令的专称。
              C.,古代以木星绕日一周(12年)为一纪,四纪为四十八年。
              D.,绿色单衣,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为绿色。后人常用“司马青衫”形容悲伤凄切的情感。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