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陶渊明《桃花源诗并记》是文学史上的经典,其中塑造的“桃花源”成为无数读者流连的精神家园。《桃花源记》与《桃花源诗》两篇作品关系独特,它们在内容、主题方面多有关联,共同构成了一幅静谧的画面,实乃不可分割的艺术整体,二者也有多处文字,若合符契。职此之故,虽然《记》与《诗》篇分为二,实应以一视之。然而仔细品读,在其传世的文本之中却又夹杂了某种不和谐。因为《记》中说“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诗》却言“衣无新制”,《记》与《诗》的表述存在着明显的矛盾。王维《桃源行》诗曰:“居人未改秦衣服。”看来,此中必有
                  在《记》中,渔人进入桃花源后所见无非是一些普通的生活劳作场景,土地、屋舍、良田、池塘、田间路、往来农人,这些应是他在桃花源外常见之物,故并无值得十分诧异之处。但其后却写道“见渔人,乃大惊”,此六字极生动,刻画出了桃花源中居民见到渔人后,生活所掀起的巨大波澜。在未有任何言语交接的第一眼相视后,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巨大的心理震荡?较合理的解释就是渔人与桃花源中居民着装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就是因为这种外形上的明显差异,才引起他们的心理诧异。因此,笔者推测,《记》中“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之“如”乃“异”之讹字,陶公此处原句当作“男女衣着,悉异外人”。
                  其实,王叔岷先生曾提出过此种设想。在《陶渊明诗笺证稿》中他说“昔年岷曾谓‘悉如外人’疑当作‘悉异外人’(颇有从岷此说者)。”但是后来王叔岷又对自己的说法提出了修正,他说“然‘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文意一贯。‘男女衣着,悉异外人’固与《诗》相合。而往来种作,自与外人无异,是又当作‘悉如外人’矣。因思‘男女衣着,悉如外人’着(当为“者”之误,笔者按),盖谓其中男女皆衣着,亦如外人皆衣着,非就衣制之新旧今古而言。如此解说,则与诗不抵触矣。”诚如王氏所言,这样一来,《诗》与《记》确实是不再了,但笔者却深感疑惑。因为自从告别原始社会以来,穿衣早已成为人类社会共同的生活规范,以“文体省净,殆长无语”(锺嵘《诗品》论陶诗)著称的陶公岂会在此郑重其事地告诉读者,桃花源中居民与外面的人一样是穿着衣服的?
                  “悉异外人”的文本在现存的陶集各版本中确实是找不到文献支持的,但仅此一字之易却将上述《记》与《诗》中存在的矛盾彻底消除。从学理上看,校勘学上有所谓“理校”之法,所以,改“如”为“异”是可行的。程千帆所撰《校雠广义•校勘编》中说:“理校,即推理的校勘,是校勘工作的补充方法。当我们发现了书面材料中的确存在着错误,可是又没有足够的资料可供比勘时,就不得不采用推理的方法来加以改正。”王氏以为改作“男女衣着,悉异外人”后再与前句“其中往来种作”连读便语义不畅。其实,陶公在此处描写中运用了三个视角:“土地平旷,屋舍俨然”乃从整体着眼;“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是局部呈现;“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乃细节描写。三个视角彼此独立又相互关联,层次井然。所以,此处“其中往来种作”断句时应归入第二层次局部呈现之中。纵横交织的田间路上,耕种的农夫穿梭,远处的村中传来依稀可闻的鸡鸣犬吠,这是一幅富有生活气息的田间耕作图。
                  陶渊明《移居》诗:“奇文共赏析,疑义相与析。”以上谨就《桃花源记》“悉如外人”一句略陈,期能符陶公之本意。
              (1)依据文本内容,以下对于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桴鼓相应:意即相互附应、紧密配合。“桴鼓”即是指“鼓槌与鼓”。
              B.待发之覆:即“待研究明确的知识、问题等”。“发覆”即“去其遮蔽”。
              C.抵牾:此处指文本内容的晦涩不畅。“抵牾”的本义指“牛角相抵触”。
              D.管见:作者自谦见闻不广,所见浅窄。“管见”即“管中窥物之所见”。
              (2)作者以王维诗证述观点,联系文本的内容推断,以下诗句出自王维《桃源行》诗的一项是 ______
              A.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B.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
              C.玉沙瑶草连溪碧,流水桃花满涧香。
              D.桃花流水依然在,不见当年劝酒人。
              (3)作者认为《桃花源记》中的“悉如外人”应是“悉异外人”之误,有哪些依据?请简要概括。
            • 2.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知耻则有所不为
                  耻感文化是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它萌芽于早期国家形成的尧舜禹时期,至春秋战国时期形成,对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传统的耻感文化,立足于人的个性修养,延展到整个社会的道德评价机制,具体表现为向内和向外两个层面。从向内的方向看,首先,它强调个人的修身,要求内省、慎独、反求诸己,通过正己而达到正人,这一点构成了耻感文化的核心内容。其次它激发人的奋斗精神,“行已有耻”,它使人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道德实践而积极进取,不屈不挠,形成奋发有为的民族精神。孔子有言:“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在这天下三德中,知耻居于最深层次,它对好学、力行乃至其他种种行为发挥着重要影响。孟子进一步发挥了孔子的思想,倡导“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修养方法。由孔孟所倡导的人生理想和实践,为中国历代志士仁人所认同,成为他们立身行事的楷模,造成中国历史发展中的刚正之气,形成一种刚直不阿、特立卓行、奋发有为的民族精神。再次它崇尚操守,褒扬气节。由于耻感文化能使人从内心控制自己的行为,因而形成中国古代崇尚操守、不媚时俗的道德品格,其具体内涵就是指廉洁正直、守志不辱的人生品行,最终则是在这种价值追求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气节观。
                  从向外的方向看,耻感文化对人的一个基本行为要求就是改过迁善,见贤思齐。这是建立于耻感文化基础上的内省机制的外化,“知耻则有所不为”,进一步做到改过迁善、见贤思齐、最终而达到“至善”的崇高境地。其次是建立于耻感文化基础上的社会道德评价机制。特定社会中的道德规范是耻感发生的外在依据,因而“以何为耻”是个具有鲜明时代性的问题,它与整个社会的价值体系和价值观念有着密切联系。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凡是缺乏道德、丧失廉耻之人都会遭到全社会的谴责,无德、无耻之徒都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耻感文化的生理基础在于人的物质个体对外界的反映和反应;它的心理基础在于人们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它的社会基础在于人们对社会行为规范所达成的共识。中国之所以特别强调礼、义、廉、耻,是由于古人早已认识到人的内省和自律对控制人的行为有着巨大的作用,因而才有“知耻而勇”“知耻则有所不为”的论断;也认识到无耻之徒为一已私利而不惜、不怕损害社会的利益,因而也违背了人们共同认可的社会公德和普遍的行为规范。所以,必须发掘人的羞耻之心,从根本上使人达到道德上的完善,这在今天尤其值得大力继承和弘扬。
              (选自《光明日报》)(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以强调个人的修身为核心内容的中国传统耻感文化,对数千年以来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B.中国传统的耻感文化包括人的个性修养和整个社会的道德评价机制,具体表现为向内和向外两个层面。
              C.孔子所提出的好学、力行、知耻被称为天下三德,其中知耻很重要,它对好学和力行都有很大的影响。
              D.耻感文化能激发人的奋斗精神,使人为实现人生理想和道德实践而积极进取,是奋发有为的民族精神。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______
              A.耻感文化起源于尧舜禹时期,是优秀的文化传统,它要求个人要内省、慎独、反求诸己,通过正己来正人。
              B.违背了共同认可的社会公德和普遍的行为规范的人,都会遭到全社会的谴责,并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C.耻感文化既强调个人修身,又崇尚操守,褒扬气节,在对耻感文化追求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气节观。
              D.中国古代之所以能形成崇尚操守、不媚时俗的道德品格,是因为耻感文化能使人从内心控制自己的行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中国之所以特别强调礼、义、廉、耻,是因为我们传统文化中有“知耻而勇”、“知耻则有所不为”的论断。
              B.由孔孟所倡导的人生理想和实践,为中国历代志士仁人所认同,是中国传统耻感文化内向层面的展示。
              C.改过迁善、见贤思齐的行为要求,以及整个社会公认的道德评价机制,是中国传统耻感文化外向层面的展示。
              D.《世说新语》中周处除三害的故事说明耻感文化对中国人的行为有着巨大的作用,有助于人道德上的完善。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