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马永,字天锡,迁安人。生而魁岸,骁果有谋。习兵法,好《 左氏春秋》。嗣世职为金吾左卫指挥使。正德时,从陆完击贼有功,进都指挥同知。守备遵化,寇入马兰峪,参将陈乾被劾,擢永代。战柏崖、白羊峪,皆有功。十三年进都督佥事,充总兵官,守备遵化,寇入马兰峪,参将陈乾被 ,擢永代,镇守蓟州。尽汰诸营老弱,听其农贾,取佣直给健卒,由是永所将独雄于诸镇。武宗至喜峰口,欲出塞,永叩马谏。帝注视久之,笑而止。中路擦崖当敌冲,无城堡,耕牧者辄被掠。永令人持一月粮,营崖表,版筑其内。城廨如期立,乃迁军守之。录功,进署都督同知。
                上书为陆完请恤典,且乞宥议礼获罪诸臣。帝大怒,夺永官。巡按御史丘养浩言:“ 永仁以恤军廉以律己固边防却强敌军民安堵资彼长城闻永去遮道乞留且携子女欲遂逃移。永徒感国士知,欲效区区之报。不负知己,宁负国家?祈曲赐优容,俾还镇。”顺天巡抚刘泽及给事、御史交章救之,俱被谴。永竟废不用。永杜门读书,清约如寒士。久之,用荐佥书南京前府。大同军再乱,廷臣交荐。召至,已就抚,复还南京。
                十四年,辽东兵变。罢总兵官刘淮,以永代之。大清堡守将徐颢诱杀泰宁卫九人。部长把当孩怒,寇边,永击斩之。其族属把孙借朵颜兵报雠,复为永所却。已,复入犯。 中官王永战败,永坐戴罪。辽东自军变后,首恶虽诛,漏网者众。 悍卒无所惮,结党叫呼,动怀不逞。广宁卒佟伏、张鉴等乘旱饥,倡众为乱,诸营军惮永无应者。伏等登谯楼,鸣鼓大噪,永率家众仰攻。千户张斌被杀,永战益力,尽歼之。事闻,进左都督。

              永畜士百余人,皆西北健儿,骁勇敢战。辽东变初定,帝问将于李时。时荐永,且曰:“其家众足用也。”帝曰:“将须文武兼,宁专恃勇乎?”时曰:“辽土新定,须有威力者镇之。”至是,竟得其力。都御史王廷相言:“永善用兵,且廉洁,宜仍用之苏镇,作京师藩屏。”未及调,卒。辽人为罢市。丧过苏州,州人亦洒泣。两镇并立

              永为将,厚抚间谍,得敌人情伪,故战辄胜。雅知人,所拔卒校,后多至大帅。尚书郑晓称永与梁震有古良将风。

              (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列对文中加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永仁以恤军/廉以律己/固边防/却强敌/军民安/堵资彼长城/闻永去遮道/乞留且携子女/欲遂逃移
              B.永仁以恤军/廉以律己/固边防/却强敌/军民安堵/资彼长城/闻永去/遮道乞留/且携子女欲遂逃移
              C.永仁以恤军/廉以律己/固边防/却强敌/军民安堵资彼/长城闻永去/遮道乞留且携子女/欲遂逃移
              D.永仁以恤军/廉以律己/固边防/却强敌/军民安堵资彼/长城闻永去/遮道乞留/且携子女欲遂逃移
            • 2.

              下面成语与人物搭配理解正确的是 ( )

              A.图穷匕见——荆轲 投笔从戎——班固
              B.韦编三绝——庄子 负荆请罪——廉颇
              C.焚书坑儒——秦始皇 羽扇纶巾——诸葛亮
              D.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 莼鲈之思——张翰
            • 3.

                  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春秋》文成数万,其指数千,万物之散聚皆在《春秋》。《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故曰“臣弑君,子弑父,非一旦一夕之故也,其渐久矣”。

                  故有国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前有谗而弗见,后有贼而不知。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守经事而不知其宜,遭变事而不知其权。为人君父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蒙首恶之名。为人臣子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陷篡弑之诛,死罪之名。其实皆以为善,为之不知其义,之空言而不敢辞。夫不通礼义之旨,至于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君不君则,臣不臣则诛,父不父则无道,子不子则不孝。此四行者,天下之大过也。以天下之大过予之,则受而弗敢辞。故《春秋》者,礼义之大宗也。夫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法之所为用者易见,而礼之为禁者难知。

                  壶遂曰:“孔子之时,上无明君,下不得任用,故作《春秋》,垂空文以断礼义,一王之法。今夫子上遇明天子,下得守职,万事既具,咸各序其宜,夫子所论,欲以何明?”太史公曰:“《春秋》采善贬恶,推三代之德,褒周室,非独讥刺而已也。汉兴以来,臣下百官力诵圣德,犹不能尽其意。且士贤能而不用,有国者之耻;主上明圣而德不布闻,有司之过也。且余尝掌其官,废明圣盛德不载,灭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业不述,堕先人所言,罪莫大焉!余所谓述故事,整齐其世传,非所谓作也,而君比之《春秋》,谬矣。”

                  于是论次其文。七年而太史公遭李陵之祸,幽於缧绁,乃喟然而叹曰:“是余之罪也夫!是余之罪也夫!身毁不用矣。”退而深惟曰:“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于是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自黄帝始。

              节选自《史记·太史公自序》

              【注】  ①渐:渐进发展。②经事:常规之事。③论次:论述编次。

              (1) 下面句子中加画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 下列句中加画线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3) 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春秋》者,礼义之大宗也”的一组是 ( )

              ①《春秋》文成数万,其指数千

              ②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

              ③夫不通礼义之旨,至于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

              ④上无明君,下不得任用,故作《春秋》

              ⑤《春秋》采善贬恶,推三代之德

              (4)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5) 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君不君则   犯:作乱
              B.之空言而不敢辞  被:遭受
              C.垂空文以断礼义, 一王之法  当:适合,恰当
              D.犹不能 尽其意  宣:颂扬
            • 4.

              老师准备向学生介绍一些描写祖国山川风物的文学作品,打算按照所写的地域编为两个专题:甲、巴山蜀水岭南;乙、骏马秋风塞上。下列作品与专题名称对应恰当的一项是

              (1)《锦江春色来天地——都江堰》        (2)《李清照的汴京情结》

              (3)《不教胡马度阴山——呼和浩特>       (4)《共来百越文身地——柳州》

              (5)《烟波浩渺岳阳楼》                      (6)《秦时明月汉时关——天水》

              (7)《锦官城外柏森森》                      (8)《遥梦敦煌》

              A.甲:(2)(5)(7)  乙:(3)(4)(8)                  
              B.甲:(1)(4)(7)乙:(3)(6)(8)
              C.甲:(1)(5》(8) 乙:(3)(6)(7)                
              D.甲:(1)(2)(5)乙:(4)(6)(8)
            • 5.

              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组是( )

              A.“青青子衿”中的“子”是对对方的尊称,“衿”是古代衣服的衣领,“青衿”是周代读书人的服装,这里指代有学识的人。
              B.“谨庠序之教”中的“庠”“序”都是学校,商代叫“序”,周代叫“庠”;“因入京师,观太学”中的“太学”是古代设在京城的全国最高学府。
              C.“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中的“彭泽”“邺水”“临川”分别是指王维、曹植、谢灵运。
              D.“庖丁解牛”中的“庖丁”是人名,其中“庖”是职业,“丁”是名字,这种取名的方法在先秦颇为普遍,如“弈秋”“轮扁”“盗跖”等。
            • 6.

              选出文学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 ( )

              A.马致远的散曲《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B.巴金的作品有:激流三部曲、爱情三部曲、抗战三部曲。
              C.中国科举分为童生试、乡试、会试、殿试,童生试的应试者年龄相对较小,合格后,获取秀才资格。
              D.泰戈尔,印度作家,是第一个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作家,主要作品有《暮歌》《晨歌》。
            • 7.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李杜以后的大诗人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他创作的《长恨歌》和《琵琶行》,都是久为传诵的作品。
              B.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革新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介甫,号半山,他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C.莫泊桑是19世纪后半叶英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生写了300余篇短篇小说和6部长篇小说,被称为“短篇小说之王”。
              D.加西亚·马尔克斯是魔幻现实主义最杰出的代表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的《百年孤独》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制”。
            • 8.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李白的《将进酒》采用了汉乐府旧题。“陈王昔时宴平乐”一句引用了曹植的典故。
              B.自居易,中唐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写下了《新乐府》、《秦中吟》为代表的“讽喻诗”。
              C.李贺为唐朝王室后裔,终身抑郁不得志,27岁早逝。“江娥啼竹素女愁”一句引用了湘夫人以泪挥竹和素女鼓瑟的传说。
              D.《左传》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属于“十三经”之一。
            • 9.
              下面文中“后主”指的是(   )

              尼采谓:一切文字,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王国维《人间词话》)

              A.李璟                                   
              B.赵佶           
              C.李煜                                   
              D.纳兰性德
            • 10.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体诗又称“古风”,《诗经·氓》《归园田居》都是其中的名篇;近体诗在唐朝达到鼎盛,二者都对平仄和押韵有严格的限制。
              B.纪传体史书以人物立传的方式来记叙历史事件,反映史实,东汉司马迁的《史记》开创了我国史传文学的先河。
              C.《兰亭集序》和《滕王阁序》同为诗序,前者骈散相间,清新质朴,后者以骈句为主,辞采华美,都是文质兼美的千古名篇。
              D.《高老头》《装在套子里的人》是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作者分别是法国的莫泊桑和俄国的契诃夫。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