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忆秦娥•听戍者言

              周纶

              天涯路,荒荒野日黄云暮。黄云暮,年年笳吹,征衣如故。
              君恩不到边庭戍,乡心空结将军树。将军树,平安烽报,翠围深固。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上片一、二句,描写一幅荒凉的边塞景象,荒野落日,黄云孤飞,天涯迟暮。
              B.笳是一种古乐器,汉代流行于西域一带少数民族间,也称胡笳,其声音悲凉,常用来形容边塞。
              C.上片三、四、五句,“征衣”二者扣题中的“戍者” “年年”言守边之久,“如故”言朝廷不关心士卒,不给他们洗换的征衣。
              D.词的结句以“翠围”联想家乡,与开首“黄云”描绘边塞,两相映衬,既突出思乡的主题,又使全篇的结构浑成圆融。
              E.词的下片,是作者以自己戍边的亲身感受与经历,发出了“君恩不到”,“乡心空结”的叹息。
            • 2.

              望 蓟 门

              祖 咏

              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 )( )
              A.蓟门:在今北京西南,唐时属范阳道所辖,是唐朝屯驻重兵之地。现在的北京,古称蓟。辽朝时为陪都,称燕京,金称中都,元称大都,明永乐年间才正式叫作北京,或称京师,经清延用到辛亥革命后。1928年,将北京改称北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为首都,又改称北京。
              B.笳:汉代流行于塞北和西域的一种类似于笛子的管乐器,此处代指号角。“汉将营”实指唐兵营,比如“汉皇重色思倾国”“汉家山东二百州”等。唐朝人仰慕大汉雄风,在文学创作中常常以汉称唐。
              C.“三边曙色动危旌”,三边:古称幽、并、凉为三边。这里泛指当时东北、北方、西北边防地带。句意是边塞的曙光照耀着倾倒的旗帜,一片凄凉。 
              D.全诗紧扣一个“望”字,写望中所见,抒望中所感,格调高昂,感奋人心。诗中多用实词,全然没有堆砌之感;意转而辞句中却不露转折之痕,于笔仗端凝之中,有气脉空灵之妙。
              E.尾联诗人连用两个典故,东汉时定远侯班超的“投笔从戎”,西汉时济南书生终军向皇帝“请缨”,描写抒情,淋漓尽致地阐释了“燕台一望客心惊”的景象。
            • 3.
              岁暮

              白居易

              穷阴急景坐相催,壮齿韶颜去不回。
              旧病重因年老发,新愁多是夜长来。
              膏明自爇①缘多事,雁默先烹②为不才。

              祸福细寻无会处,不如且进手中杯。


              【注】①爇(ruò):焚烧。②雁默先烹:雁,鹅;出自《庄子》“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 故人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

               

              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古代以春夏为阳,秋冬为阴,冬季又是一年中最后一个季节,故称“冬尽年终之时”为“穷阴”。 
              B.首句中的“催”字形象地写出了光阴似箭的情形,也写出诗人的感受,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C.“雁默先烹”引用了典故,不鸣叫者先被杀,比喻有才能的人因遭到嫉妒而先被淘汰。
              D.“不如且进手中杯”与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都是借酒表达诗人丰富而复杂的情感。
              E.平实易懂是白居易诗歌语言的基本特点,本诗语浅意深,言近旨远,体现了白诗一贯的风格。
            • 4.

              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

              吴文英

              山远翠眉长,高处凄凉。菊花清瘦杜秋娘。净洗绿杯牵露井,聊荐幽香。乌帽压吴霜,风力偏狂。一年佳节过西厢。秋色雁声愁几许,都在斜阳。

              [注]①吴见山:吴文英词友,常有唱酬相和。②吴文英:宋代词人,号梦窗,一生未第,游幕终生。

              下列对这首宋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浪淘沙”是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又称《卖花声》。南唐李煜变为长短句,一般多用于长调。后来由柳永、周邦彦等人演变为“浪淘沙慢”。
              B.诗歌中的“一年佳节“指的是重阳节,重阳节在农历九月初九,一般有登高、赏秋、饮菊花茶、佩戴茱萸等习俗。它与除夕、清明节、中秋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
              C.西厢,就是指西厢房。传统四合院中一般北面是正房,东西两面都是厢房,南面是倒座。东西南北都是房子,中间是天井。
              D.本词表现出词人多种感情,既有对时光飞逝,自己已入暮年的感慨,又不乏羁旅在外的哀愁,还借助重阳这一主题寄托了思亲怀乡的苦闷。
              E.“秋色”“雁声”和“斜阳”是词人对景思亲及其人生感慨,如周邦彦有“雁背夕阳红欲暮”之叹,李商隐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哀伤。
            • 5.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古代兄弟排行以伯、仲、叔、季为序,故“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中的“季父”是韩老成的四叔。
              B.古代礼俗称幼年丧父为独,老而无夫为寡,老而无子为孤,老而无妻为鳏。
              C.祭文是祭奠死者的一种文体,《祭十二郎文》是韩愈为侄儿韩老成而作,其感情深挚,凄恻动人,与清代袁枚的《祭妹文》并举。
              D.祭文虽记叙的是家庭、身世和生活琐事,但作者把抒情与叙事结合在一起,字字是泪,后人称为“祭文中千年绝唱”。
              E.韩愈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创始人,也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其他几位散文家是:柳宗元、王安石、范仲淹、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 6.
              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阿Q正传》中,小D为了革命,用砖砸开了静修庵,砸了静修庵里“皇帝万岁万万岁”的龙牌,并顺手拿走了观音娘娘座前的宣德炉.
              B.《边城》中老船夫说翠翠“在梦中被一个人的歌声浮起来,上悬崖摘了一把虎耳草”,这个唱歌的人其实就是二佬傩送.
              C.抄检大观园时,司棋掀翻了自己的箱子并当面冲撞领头抄检的王善宝家的,体现了她对封建主子及其帮凶的蔑视和自尊自重、敢于反抗的强烈个性.
              D.《药》的结尾部分用阔人祝寿时的馒头比喻坟头,意味深远,小说全篇笼罩着沉重阴冷的气氛,这是作者为突出人物和主题营造出来的,使吃人血馒头的故事更具有震撼人心的悲剧效果.
              E.《老人与海》中年轻的男孩马诺林,象征着力量和希望,海明威借这个形象表明老人的事业后继有人.
            • 7.

              送子由使契丹

              苏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林春。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

              [注]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
              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
              C.从李揆的典故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
              D.苏轼告诉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
              E.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
            • 8.

              野  望①

              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②,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③。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①本诗作于诗人定居草堂的第二年,即上元二年(761年)。②三城戍:岷山三城的堡垒,与吐蕃临界,为蜀边要塞。③涓埃: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A.诗分古体和近体,这是一首七言古体诗,前三联皆对仗工整,不同于常见的中间两联对仗,颇显诗人的诗律功底。
              B.首联扣题中“望”字,视角由近及远:从终年积雪的岷山、重兵驻防的三城到清澈见底的锦江和横跨江面的万里桥。
              C.颔联的“海内风尘”指战乱,切合首联的“三城戍”;“天涯涕泪”切合与离别相关的“万里桥”。
              D.尾联最后点出深沉的忧虑:三城列兵防戍,蜀地百姓赋役沉重,杜甫深为民不堪命而对世事产生日转萧条的隐忧。
              E.此诗前三联写“野望”,由向内审视转为向外观察,尾联才指出由这一变化的原因,艺术结构上颇有控纵自如之妙。
            • 9.

              元日田家①      薛逢

              南村晴雪北村梅,树里茅檐晓尽开。 蛮榼②出门儿妇去,乌龙③迎路女郎来。

              相逢但祝新正寿,对举那愁暮景催。 长笑士林④因宦别,一官轻是十年回。 

              【注】①本诗作于作者贬官四川之时。  ②蛮榼:酒器。   ③晋朝时,民俗以“龙”字为家犬命名。后世以乌龙泛指犬。   ④士林:此处指读书人。


              下列选项中对这首诗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本诗首联描写了南村和北村不同的风景。在元日这天,家家户户很早就打开了家门。 
              B.诗歌前三联写出当地淳朴的民风。元日百姓的生活热闹却又不失田园生活特有的宁静。 
              C.“但”字写元日这一天百姓相逢之后只彼此祝福健康长寿,也暗含了诗人对自己的告诫。 
              D.“元日”即今天的元旦,是“新正”第一天,别名有元朔、元正、正旦、端日等等。 
              E.“暮景”一词含义丰富,既指一日之“暮”,也指一年之“暮”,亦可指一生之“暮”。 
            • 10.
              下列各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正确的两项是(  )
              A.在高老太爷的生日宴会上,冯乐山把自己的侄孙女许配给觉民,高家接受了这门亲事。觉民知道此事后,坚决不同意,甚至不惜顶撞高老太爷而离家出走。最后,临终前的高老太爷答应取消婚约,觉民逃婚胜利。(《家》)
              B.齐卢战争时,几个积年老“乡绅”都躲到上海租界里了,孙传芳的军队过境,几乎没有“人”招待,是吴荪甫挺身而出,伺候得异常周到,于是他就挤上了家乡的“政治舞台”。他的盘剥农民的“高利贷网”于是更快地发展。(《子夜》)
              C.张飞一路平定蜀中郡县,巴郡太守严颜依靠城池的坚固进行抵抗,张飞强攻却是打不下。最后,孔明用计活捉了严颜。张飞对他以礼相待,严颜感其恩义,于是投降。随后,严颜一马当先,打下了他所管辖的地方。(《三国演义》)
              D.金钏儿因王夫人认为她与宝玉调笑,被赶出贾府,含羞赌气投井自尽。她死后,王夫人心里不安,给了银子让她家处理后事;宝钗安慰王夫人,说金钏儿是自己失足落井而死。(《红楼梦》)
              E.查理给葛朗台带来了自己父亲给伯父葛朗台的一封遗书,信的内容是:查理的父亲因病过世。临死前打发查理来投奔伯父,让葛朗台照顾查理的前程。((《欧也妮•葛朗台》)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