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南澳Ⅰ号考古发掘将重启   万件明代青花瓷将出水
                  时隔半年后,“南澳Ⅰ号”抢救性水下考古发掘重新启动。短短3个月内,将有上万件古瓷器打捞出水,专家认为,“南澳Ⅰ号”的考古价值丝毫不逊于此前出水的“南海Ⅰ号”。
                  4月7日,八级大风将汕头市南澳县东南海域搅扰得颇不宁静。曾经承担“南海Ⅰ号”探摸任务的广州打捞局打捞船“南天顺”号在6日顺利抵达指定位置后,就密切留意着“南澳Ⅰ号”古沉船位置的海风海况,广东水下考古队及各路考古大军也纷纷向2海里外的云澳镇集结。
                  时隔半年,“南澳Ⅰ号”抢救性水下考古发掘重新启动,在水下静静等待了400多年的古船即将撩开神秘的面纱。
                  明万历年间,一艘满载着粤东或者闽南及江西一带民窑瓷器的商船,沿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航行至南澳岛附近海域时,遇风暴沉没于南澳岛东南乌屿与半潮礁之间27米深海底,这就是今天的“南澳Ⅰ号”。
              广东水下考古队领队崔勇表示,目前水下考古队已经做好一切准备,只等天气许可,他们将立即开展“南澳Ⅰ号”水下考古发掘工作。就在不久前,“南澳Ⅰ号”水下考古发掘被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列为2010年“一号工程”。
                  崔勇介绍说,去年“南澳Ⅰ号”的考古发掘工作因为遭受季风、台风的双重影响被迫中断。这次,他们将利用4、5、6月三个月的水下考古黄金时间,赶在台风来到之前完成对“南澳Ⅰ号”水下探摸和文物打捞工作。
                  按国家文物局批准的方案,“南澳Ⅰ号”的考古发掘工作不同于阳江“南海Ⅰ号”的整体打捞发掘方式,而选择直接在海底的考古现场,对古船进行清理发掘。
                  汕头市文化局文物科科长辛国安介绍说,目前世界范围内水下考古大致三种方式:一是如“南海Ⅰ号”一样实施整体打捞;二是如“南澳Ⅰ号”一样实施船体和船载文物分开打捞;三是仅仅打捞船载文物,不打捞船体。
                  崔勇表示,本次“南澳Ⅰ号”的打捞活动,没有打捞沉船的计划,水下考古队员将在接下来的三个月完成对“南澳Ⅰ号”船载文物的清理打捞工作。
                  根据前期的考古探摸,“南澳Ⅰ号”上货物散布范围长约28米,宽约10米。据水下考古队员介绍,由于400多年的海水侵蚀,“南澳Ⅰ号”古船的上层结构已不存在,木船中部的隔舱裸露在海水中,里头整摞排列的瓷器清晰可见,估计整船将有万件以上瓷器出水。
                  而根据广东省文物鉴定站专家的鉴定,已出水的近200件瓷器大部分都是明万历年间粤东或闽南及江西一带的民窑青花瓷。
                  崔勇表示,“南澳Ⅰ号”是继“南海Ⅰ号”出水后,古海上丝绸之路上又一重要的实物例证。“南澳Ⅰ号”上出水的文物均是民窑的瓷器,没有官窑器皿,这些瓷器釉的厚度、胎的厚度,器形、器物,都能透露出中国古代远洋贸易、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丰富信息。
                  考古学家认为,“南澳Ⅰ号”上所发现的青花瓷在国内陆上考古鲜有大批量发现,它们将带给考古界许多信息。从这些方面讲,“南澳Ⅰ号”的考古价值丝毫不逊于“南海Ⅰ号”。
              (1)、下列对新闻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两项是    
              A.“南澳Ⅰ号”古沉船位置位于汕头市南澳县南澳岛附近海域,是有广东水下考古队在此前(2010年4月7日)的半年前发现的。
              B 号称“南澳Ⅰ号”古商船是一艘明万历年间沿古代海上丝绸航行的商船,它装载的主要是粤东或者闽南及江西一带民窑瓷器。
              C.广东水下考古队曾在去年尝试对“南澳Ⅰ号”进行考古发掘,但因为遭受季风、台风的双重影响被迫中断。
              D.“南澳Ⅰ号”的考古发掘工作选择直接在海底的考古现场,对古船进行清理发掘,并且仅仅打捞船载文物,不打捞船体。
              E.“南澳Ⅰ号”是古海上丝绸之路又一重要的实物例证,这就可以证明中国古代远洋贸易主要以瓷器贸易为主。
              (2)这则新闻的导语部分有着怎样的作用?
              (3)新闻的主体部分包括几个部分?各部分交代了什么内容?
              (4)这则新闻的新闻价值主要体现在什么方面?谈谈你的看法。
            • 2. “731”罪证值得全人类反思    ①参观过“731”罪证陈列馆的人都会留下终身的记忆。
                  ②陈列馆馆长王鹏说,“731”的罪行不仅仅是杀人,它是进行30多项实验的目的是用于战争。用于实验的不光有中国人、朝鲜人,还有蒙古人、俄国人,一些从东南亚战场上抓来的美国、欧洲战俘也成了实验品,实验者要研究不同人种的耐受程度,以便将来在战场上有针对性的使用细菌武器。按照“731”部队生产细菌武器的能力,如果开足马力生产一年,足以毁灭人类。只是后来战况突变,大规模的细菌战没有来得及实施。所以“731”罪行是反全人类的,它不光是国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更值得全人类去关注和反思。
                  ③王馆长介绍说,这些年很多国外的媒体来拍摄专题片,而这些人以前对“731”的“罪行知之甚少”。一次王鹏告诉英国BCC电视台记者,“731”犯下的罪行比纳粹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所作所为还要严重,纳粹虽然也曾对活人做解剖实验,但数量和规模都远远不及“731”。被“731”用做实验的人在实验者看来不是人,而是“没有生命”的木头(日语称作“马路大”),这些“材料”要接受各种残害性的实验。例如冷冻试验,要把人冻成能敲得响的“木棒”,然后再用不同温度的水去解冻,有的被解冻后肌肉脱落,露出白花花的骨头。再如脱水实验,是要把活人烤干,变成一具木乃伊,以此实验人体里含水的准确分量。BCC电视台记者听了也不禁为此暴行咋舌。
                  ④陈列馆的解说员介绍说,一位日本老人参观“731”罪证陈列馆时,对“731”部队犯下的滔天罪行气愤之极,他看到展台上“731”部队的恶魔石井四郎像后,一脚踢碎了玻璃,但能参观和了解“731”罪行的外国人实在太少了。据陈列馆统计,在建馆20多年时间里,展馆和流动展出接待的参观者有300余万人,其中外国人不到十分之一。王鹏馆长说,陈列馆申报世界遗产,就是要扩大知名度,让更多的人来关注这段历史,更好的维护世界和平。
              (节选自《生活报》(1)比较一下,本文与《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一文在新闻素材获取途径方面有什么不同?
              (2)作者在第三段是怎样写“731”的严重罪行的?
              (3)一位日本老人参观“731”后“一脚踢碎了玻璃”,这一细节有什么典型意义?
              (4)本文写于2005年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731”罪证陈列馆是否应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问题曾在全国各界人士中引起不小的争论。请就此问题谈谈你个人的观点。
            • 3. 阅读下面一则报道,并按要求完成题目。
                  【路透社曼谷12月25日电】泰国总理巴育在对政府官员的年终讲话中把中国作为经济发展的典范。这位泰国前陆军总司令说,泰国应该“停止争吵”,向地区强国中国寻求灵感。部分西方国家在泰国发生政变后对泰国施加了制裁并疏远了与其关系,上周,泰国政府举行了一次地区峰会以证明国际社会恢复了对泰国的信心。巴育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他说,60年前中国曾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而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了世界经济强国。巴育说:“可是我们仍然在窝里斗。”在领导陆军通过政变平息危机并控制了国家后,巴育2015年面临的挑战包括振兴糟糕的经济、推出旨在防止前总理他信及其盟友卷土重来的法律修正案。目前,泰国经济虽然稍微复苏,仍不景气。
              (1)请给这则新闻报道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2个字)
              (2)请根据文意概括出巴育讲话的主要目的。(每点不超过8个字)
            •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从几内亚开始的新一轮埃博拉疫情正呈加速蔓延之势,目前已报告1323个确诊或疑似病例,其中729人丧生。有国际医疗组织指出,此轮疫情正面临进一步“失控”的境地。在历史上,此次埃博拉暴发是最严重的一次,但一直没有引起关注。可能的原因之一是,埃博拉一直没有走出非洲。尽管一些专家认为,埃博拉只会在非洲局部暴发流行,像SARS一样产生全球性感染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但是,埃博拉走出非洲也许只是早晚的事。
                  认为埃博拉不会在全世界流行的理由是,埃博拉感染的渠道是直接接触感染者的血液、精液、分泌物及其他体液,或者接触被感染对象的尸体。迄今尚未有确认通过空气传播的病例,因此,即使搭乘飞机或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遇到埃博拉感染者,感染的概率也十分低。
                  只有非洲当地人才会“谈埃色变”,因为埃博拉是迄今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死亡率在50%-90%之间。由于埃博拉的死亡率极高,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划归为病毒第四级,即在实验室里进行分离、实验微生物组织结构时安全隔离分级的最高等级。第四级病毒会造成致命疾病,并且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是不可救治的,死亡率最高。除了埃博拉,第四级病毒还有艾滋病病毒(HIV)和拉沙(lassa)病毒等。
                  然而,在病毒和疫情的凶险上,埃博拉可能是首屈一指的。由于埃博拉病毒在体内侵蚀和毁坏各种器官,就像绞肉机一样绞碎各种组织器官,使得病人不断把坏死的组织从口中吐出,当无数病人都因体内广泛性内出血而口吐鲜血和坏死的组织,并且七窍流血、脑部受损而挣扎着死亡时,连空气中都散发着血腥味和浓烈的臭味。
                  同为第四级病毒的HIV只是潜伏在人体的免疫T细胞中慢慢发作,并毁坏T细胞的免疫功能,虽然不能治愈,但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可以生存较长时间,不会马上死亡,而且如果终生服药,艾滋病病人还可以达到常人一样的寿命(可活到70岁),这是艾滋病与埃博拉的天壤之别。目前人们已经对艾滋病有了很多了解,也有了较多的药物疗法。但是,迄今,人们对埃博拉并不了解,包括对埃博拉病毒的生物学特性、传播途径、病理、流行病学特征等,当然更没有药物和其他治疗手段了。
                  不过,埃博拉与艾滋病或许有一个相似之处,就在于当初人们也认为艾滋病只是性传播疾病,只会局限在性乱的国家和地区,不会蔓延到世界各地。但是,由于艾滋病传播方式的多样性,迅速传遍全球。现在,人们只认定埃博拉有接触性传播,然而,即便只是这一项,也会广为传播,因此埃博拉向世界广泛传播也是时间问题。
                  埃博拉的悲剧也在于,尽管其死亡率极高和症状极为惨烈,但是它根本就没有得到重视。如果这一次埃博拉能走出非洲,当然可能是人类社会的不幸,但没准是一种大幸,因为埃博拉会像艾滋病一样得到人们的重视,从而了解它、研究它,并像控制艾滋病一样控制它,最终征服它。
              (摘编自“中国网”)(1)下列各项中,关于“埃博拉疫情”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目前已报告1323个确诊或疑似埃博拉病例,其中729人丧生,这说明从几内亚开始的新一轮埃博拉疫情正在呈现加速蔓延的趋势。
              B.因感染渠道是直接接触感染者的血液、精液、分泌物及其他体液,或接触被感染对象的尸体,所以埃博拉被认为不会在全世界流行。
              C.一些专家认为,埃博拉像SARS一样走出非洲而产生全球性感染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主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它只会通过接触性传播。
              D.人们虽然至今仍不了解埃博拉病毒的生物学特性、传播途径、病理、流行病学特征等,但还是可以采取积极手段对埃博拉进行比较有效的治疗。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此次埃博拉暴发在历史上是最严重的一次,但一直没有引起关注,有国际医疗组织认为此轮疫情正面临进一步“失控”的境地。
              B.因为迄今尚未有确认通过空气传播的病例,因此搭乘飞机或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的人遇到埃博拉感染者后感染的概率也非常低。
              C.尽管埃博拉与艾滋病病毒(HIV)和拉沙(lassa)病毒一样都属于第四级病毒,但埃博拉却是死亡率最高的。
              D.世界卫生组织将易致命的埃博拉划归为病毒第四级,即在实验室里进行分离、实验微生物组织结构时安全隔离分级的最高等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艾滋病与埃博拉的最大区别是,前者虽然不能治愈,但病人如果终生服药,就可以生存较长时间,不会马上死亡。
              B.埃博拉病毒在体内侵蚀和毁坏各种器官,使无数病人因体内广泛性内出血而七窍流血、脑部受损而挣扎着死亡。
              C.艾滋病因其传播方式的多样性迅速蔓延到全球各地,与之相似,即便只是接触性传播,埃博拉也会向世界广泛传播。
              D.这一次大范围的爆发终于使得埃博拉得到社会重视,人类会像对待艾滋病一样了解并研究它,最终控制和征服它。
            • 5. 阅读下列新闻,回答问题。
                  据《都市快报》报道,2014年2月12日早上9点半,鄞州鄞县大道后仓公交站附近,45岁的郑大姐为了赶公交车摔倒在路边,腿上的骨折旧伤复发。为了能让人扶一把,她用宁波话喊:我是本地人,是我自己摔倒的。大约20多分钟后,一名女子为她拨打了110,一名老汉尝试去扶她,之后,民警和120相继赶到。郑大姐在救护车上快哭了:“媒体报道了这么多好心人,为什么我一个都碰不到?”
              (1)给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字数不超过15个字)
              (2)请简要点评这种“扶与不扶”的社会现象。
            • 6.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①中国作家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举世瞩目。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已经成为中国文化自信与中国经验新的诠释点。
                  ②陈思和先生曾说,整个“五四”时期的文学都充斥着一种先锋精神,那时的文学本身就是先锋文学。的确,从鲁迅的《狂人日记》、胡适的《蝴蝶》、郭沫若的《女神》等,都表达了要与过去世界决绝的精神。向西方学习,向世界学习,在当时是正确的选择。莫言的《透明的红萝卜》也是那个时期先锋小说比较重要的收获。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作家在这种先锋场域中不断地崛起,又不断地受挫,是否可以说,至莫言处,中国作家终于找到了一种自己的方式?
                  ③直到今天,部分评论家仍然断言,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学最重要的收获就是《白鹿原》.《白鹿原》讲的是被不少人忽略了的传统的耕读文化。也是这时开始,中国经验这一特定时期的文学方向受到重视。莫言在小说里对家乡历史、地理、风物、人情进行了神秘探索,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这就是中国经验。此外,文学中的中国经验也许并不一定就是当下。描绘当下,往往会失真。文学的真实往往是内心的真实。也就是说,无论历史和当下,都要放在心海里澄一澄,放在想象中比对一下,再放在价值的天秤上称一称,那时,才可能会触及真实。而真实,恰恰也是文学意义上的中国经验最重要的内核。
                  ④从各地研讨会的召开和普通人对莫言的关注,以及整个世界对莫言小说的阅读,已经说明,莫言获奖带来的是中国人对自身文化自信力的上升。中国的作家始终在一种不自信中写作。从根本上来说,先锋文学之热就是自卑感导致的盲目崇拜。在那段时期,几乎没有作家去学习和继承中国文学的大传统。古典汉语写作的精神曾暗淡一时。近些年,中国的作家在国外有影响的越来越多,国外的汉学家也开始对当代文学给予更多的关注,也有很多作家和学者认为,中国有一些作家与世界上那些公认的文豪相比并不逊色。自去年茅盾文学奖评奖以后,一些学者就曾探讨过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认为中国作家对世界文学的了解要远远超过其他地区的作家,中国文学事实上一直是世界文学的一部分。这说明中国作家和学者的自信力实际上一直在攀升。
                  ⑤莫言的获奖只是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开始,中国文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文学自身如何发展?如何向世界展示中华文明的博大与丰富?这都是亟待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选编自《光明日报》2012年12月4日,作者:张晓琴)(1)下列对文学意义上的“先锋精神”、“中国经验”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先锋精神是中国作家从“五四”时期起一直延续到今天的学习西方、学习世界的精神。
              B.拥有先锋精神的中国作家曾经不断崛起,不断受挫,至莫言处,才找到了自己的方式。
              C.莫言的中国经验是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D.描绘当下的文学作品因失真而丢掉了中国经验最重要的内容--内心的真实。
              (2)下列对原文思路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段阐述了中国文学学习世界的先锋精神由来已久,并有继承发展。
              B.第三段以《白鹿原》和莫言的作品为例,阐述了中国经验的基本特征。
              C.第四段以中国作家走出不自信说明中国作家和学者的文化自信力在攀升。
              D.全文论证严谨,结构严密,两个问题,引发读者思考,激发读者使命感。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莫言获奖,提升了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力,也是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开始。
              B.中国作家一直在不自信中写作,没有作家学习和继承中国文学的大传统。
              C.作者认为,新时期中国文学最重要的收获是涉及耕读文化的《白鹿原》。
              D.一些学者因莫言获诺贝尔奖而断定中国文学已经成为世界文学的一部分。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关羽崇拜
              李国文
                  关帝崇拜,在中国根深蒂固,清人赵翼在《陔余丛考》中感到奇怪:“鬼神之享血食,其盛衰久暂,亦若有运数而不可意料者。凡人之殁而为神,大概初殁之数百年,则灵著显赫,久则渐替。独关壮缪在三国、六朝、唐、宋,皆未有禋祀……”尤其怪的,由于崇拜,其身份也由侯而王而帝,一路上升,到清代达到最高峰。据说满清未入关前,就将《三国演义》一书译成满文,以为从政规范。
                  中国人好绝对化,好则全好,坏则全坏。伟大的人物绝对要一无瑕疵,而被否定的角色则一无是处,哪怕有一点点对的地方也是错的。一些历史人物总是盖棺论定不了,就因为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卷进了太多的感情用事的成分。欲美化者,恨不能连伟人放个屁也是香的,其错当然也就错得正确;同样,欲丑化者,那个绑在耻辱柱上的人,肯定是头顶生疮,脚底流脓,坏透了的货色了。
                  应该看到关羽所以成神,是有相当群众基础的:一、因为《三国演义》把他写成能敌万人,是仁义之师,是必胜之将。老百姓深知对付万恶的作威作福的统治者,还是青龙偃月刀最为管用。降魔压邪,扶善反恶,需要关羽这样有力量的神。二、在中国人的神鬼文化中,关羽是最具有人间色彩的神。在书中,他是“义”的化身,这个“义”,在老百姓看来,更多的是江湖义气的“义”。施之以恩,报之以德,款之以情,还之以义,这“义”,正是那些毫无安全感的小民们,所期求的相互之间的盟契基础。三、关羽的“义”与正义、大义,不完全是同一范畴的概念,而是以自身的价值观、利害观为标准的。无论你是谁,刘备也好,曹操也好,只要一片真心,以诚相待过我,那你在危急中,我必能拔刀相助,豁出身家性命,虽万死而不辞来回报。这也正是人们不敬别的神,独敬关羽的缘故。
                  从帝王的角度,需要这样忠心不二的神,来鼓舞民心,激励士气,实施统治;从百姓的角度,需要这样仗义正直的神,庇护弱者,保佑良善,得到信仰的力量。由此,也可以了解这部古典文学永盛不衰的原因了。“利用小说反党,是一大发明”的公案,已经是昨天的事情了,但是,小说造神,只有这部《三国演义》是当之无愧的成功范例。小说的一个人物,能够跳出小说文本,变成一个远比书本上所刻画的那个形象更高大、更威武的神灵,名垂万世,不能不说是作家创造出来的文字奇迹。
                  近数百年间,中国人信关帝、关圣、关公菩萨者,几乎与崇敬孔夫子的人数等量。全国各地都有关帝庙,但未必都有文庙。而一般人家礼拜孔夫子的,远远没有供奉关羽的多。这种被万民景仰的程度,真使那些生前恨不能成为上帝、死后便被人努力忘记者,在九泉下难以瞑目。造神,本是中国人最爱玩的一种骗人游戏。在封建社会里,统治者造神来愚弄老百姓,或者索性造自己为神,鼓吹个人迷信,让大家顶礼膜拜。但不论造得多么神乎其神,终究有倒牌子的一天。
              (节选自《光明日报》2011年10月19日)(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帝崇拜在中国根深蒂固,清人赵翼也感到奇怪,在其书《陔余丛考》一书中说,许多神刚开始时很受人崇拜,但到后来就衰微了,但关羽却不是这样。
              B.清军未入关前,就将《三国演义》一书译成了满文,并将其作为从政规范,关羽的地位也因此而达到了最高峰。
              C.中国人喜欢绝对化地看人,要么全好,要么就全坏,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有许多感情用事的成分,这不是一种理性看待历史人物的态度。
              D.中国许多历史人物无法盖棺论定,与中国人看问题绝对化的方法有关,欲美化者就一切都好,欲丑化者就一切都丑。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能说明“关羽所以成神,是有相当群众基础”的一项是    
              A.《三国演义》把关羽塑造成能敌万人,仁义而必胜,老百姓可以用他这样强有力的神来降魔压邪,扶善反恶。
              B.在中国人的神鬼文化中,关羽是最具有人间色彩的,他身上表现出来的“义”正是那些毫无安全感的小民们所期求拥有的。
              C.无论你是谁,只要对我真心相待,那你在危急中,我必能拔刀相助,这其实体现的是人与人的一种利害观,也是人们独敬关羽的缘故。
              D.《三国演义》对这个人物的塑造,跳出了小说文本,变成一个远比书本上所刻画的那个形象更高大、更威武的神灵,名垂万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帝崇拜可以历经几百年而不衰,是有其深刻的社会因素的,不能仅仅归结于统治者的推崇与造神。
              B.关羽成神,既要看到历代统治者的需要,也要看到老百姓的心理依托,不能简单地把关帝崇拜归结为封建迷信而加以全盘否定。
              C.在封建社会中,不论神造得多么神乎其神,终究有倒牌子的一天,从这一点上讲,关羽把自己神化也是他自己的一种悲哀。
              D.近数百年间,信奉关公的人类几乎与崇敬孔圣人的人数相同,这也体现了关帝崇拜在中国的普遍程度。
            • 8.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禽流感病毒研究将重启    有关H5N1禽流感如何获得在人群中轻易传播能力的研究现在已经开禁。
                  近一年前,在研究引发争议之后,约4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自愿决定暂停他们的工作。这次暂停是为了让政府有时间重新考虑生物安全性的问题并应对公众的焦虑。
                  “已经进行了很多讨论,因此我认为这一自愿暂停的必要性已经不存在了,”圣祖德儿童研究医院的病毒学家理查德•韦在23日的一个新闻发布会上说。
                  另一名之前同意暂停工作的研究人员、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河冈义裕(音)也说,现在很有必要继续开展变异禽流感病毒的研究。
                  “我们想重新开始H5N1传播的研究,因为我们相信这一研究对于流行病的应对非常重要。我们对禽流感如何适应哺乳动物的研究将有助于监控和防疫工作,”河冈义裕说:“不进行研究的风险才更大。”
              2012年12月,有关河冈义裕和荷兰伊拉斯谟医疗中心的罗恩•富希耶尚未公布的实验室工作的消息引发了争议。两个实验室通过不同的技术改造了禽流感基因,使其可以通过飞沫在白鼬中传播。这些研究的目的是看看病毒能够如何自然进化从而在人类中大规模传播。
                  有人担心,变异的病毒可能会无意中流传出来,或者重要的信息会落入恐怖分子之手,外界因此呼吁终止研究或者不对公众发布重要信息。
                  不过最终,《科学》和《自然》杂志还是刊登了全部的研究内容。
                  富希耶在新闻发布会上说,生物安全性并不是暂停研究的主要原因。
                  与安全官员的讨论表明,“研究原始资料被怀有恶意的人滥用的可能性非常非常小,假如不说可以忽略不计的话,”他说。
                  并不是所有相关的研究都得到了解禁。河冈义裕说,在美国,联邦卫生官员还没有制定出规范这类研究的最终准则。
                  因此,由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资助的H5N1传播研究尚无法重启。这其中就包括河冈义裕自己的传播研究和富希耶的一部分研究。
              《参考消息》
              (1)对“禽流感病毒”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禽流感病毒是一种可在哺乳动物中传播的病毒。
              B.禽流感病毒在传播的过程中是可以轻易获得传播能力的。
              C.对禽流感病毒的研究有利于禽流感的监控与防疫,也可能被恐怖分子所利用。
              D.禽流感病毒通过变异在人类中进行大规模传播。
              (2)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A.富希耶在之前同意暂停研究工作之后,于一年后,又重新启动了工作,他认为病毒研究被坏人利用的可能性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
              B.40位科学家出于对生物安全性问题的考虑以及应对公众焦虑心态的需要,积极主动地暂停了研究工作。
              C.禽流感病毒可以通过改变基因的方式,借助飞沫在人类中大规模地传播。
              D.由于政府官员对安全性的担忧及部分科学家的积极配合,对禽流感病毒的研究停滞了近一年。
              (3)依据文章,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河冈义裕与富希耶的研究之所以引发争议,原因是他们通过改变基因的方式制造出了新的禽流感病毒,有人担心这些病毒可能会无意流传或重要信息落入恐怖分子手中。
              B.虽然禽流感病毒研究已经重启,但在没有制定出此类研究规范的准则的情况下,各国的研究仍难以进行。
              C.借助人工改变基因的研究方式,是目前研究禽流感病毒如何在人群中大规模传播的唯一可行的方式。
              D.禽流感病毒可以通过自然变异的方式,在人群中进行大规模的传播,因而引发政府及公众的关注。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别了,“不列颠尼亚”
              周婷  杨兴
                  在香港飘扬了150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后,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总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
                  英国的告别仪式是30日下午在港岛半山上的港督府拉开序幕的。在蒙蒙细雨中,末任港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25任港督的庭院。
                  4时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根据传统,每一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旗仪式。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4时40分,代表英国女王统治了香港5年的彭定康登上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最后一次离开了港督府。
                  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近一个半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陈迹。
                  晚6时15分,象征英国管制结束的告别仪式在距离驻港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东面举行。停泊在港湾里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临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此时,雨越下越大。查尔斯王子在雨中宣读英国女王赠言说,“英国国旗就要降下,中国国旗将飘扬在香港上空。150多年的英国管制即将结束。”
                  7时45分,广场上灯光渐暗,开始了当天港岛上的第二次降旗仪式。156年前,是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当然,最为世人瞩目的是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终结。
                  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两分钟前,“威尔士亲王”军营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开始接管香港防务。
                  0点40分,刚刚参加了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港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156年5个月零4天,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周树春 胥晓婷 杨国强 徐兴堂)
              新华社香港1997年7月1日电
              【相关链接】
                  ①香港回归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1997年7月1日的香港政权 交接仪式吸引了世界各大媒体的目光。为了记下这一盛事,四位新华社记者通力合作,真实、准确地描绘了这难忘的时刻。在众多关于香港回归的报道中,《别了,“不列颠尼亚”》是最别致的一篇,作者没有写交接仪式现场多么庄严,也没有写欢庆回归的人们多么激动,而是选择了英方撤离时的情景,并且把末代港督乘英国皇家游艇“不列颠尼亚”号撤离香港这一事件放在一个历史的背景中,更加突出了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②消息一般由导语和主体两部分组成。导语放在开头,由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者依托新闻事实的精辟议论组成;而主体则具体展开新闻事实的叙述。本文就是以这样一种结构组织材料的。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文章以抒情的笔调叙述了香港回归这一重大的历史时刻,字里行间流露出强烈的自豪感,文章中港督府的沧桑巨变暗示了香港的百年变迁,也反映出中国的日益强大。
              B.“‘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描写出王子和末任港督乘船驶离香港的情形,暗示这艘船及船上的人永远不能再以征服者的姿态出现在这片土地上。
              C.彭定康“最后一次离开了港督府”,这“最后一次”既回答了彭定康“面色凝重”的原因,又写出了中国人民收复香港的兴奋和英国失去香港的失落。
              D.文章中英国的告别仪式之所以被称为“日落仪式”,是因为“象征英国管制结束的告别仪式”发生的时间是在“晚6时15分”。
              E.最后一段采用今昔对比的形式,陈述了香港殖民统治开始和结束的时间。“156年5个月零4天”,说明中国人民对香港回归期盼之深,直接抒发了胜利的自豪之情。
              (2)请举例说明文中现实场景和背景材料两方面是如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
              (3)文章结语“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有什么深刻含义,请从手法和情感角度加以分析。
              (4)这篇新闻获第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你认为它胜在什么地方?请从标题、选材、细节中任选两个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 10. 阅读下面的问题,完成下列各题。
              “她只能活七小时”[注]
              [美]保罗•舍恩斯坦
                  本市新闻编辑台上电话机的指示灯闪烁着微弱的白光,时间是下午3点40分。
                  本市新闻主编接了电话,他听到这些内容:“我的小女儿在路德医院。医生说她只能活7小时,除非得到新药青霉素。这是她唯一的希望。医生已经使用了磺胺以及他每一种药。我必须找到某人有足够能力的人帮她。你能帮我吗?”
                  打电话的人通报了他的身份,他叫劳伦斯•马隆,职员,家住杰克逊海茨,第34大道第83号。濒临死忙的小孩是他的女儿,叫帕特立夏,两岁,先就诊于路德医院,在曼哈顿,第144街和康文特大道交汇处。
                  找到青霉素并非易事。因为这个被医学界誉为“创造奇迹”的奇药是如此的稀少,以几乎不能找到它。即使是军方,也只能得到他们所需的一小部分。
                  然而,这位父亲恳求帮助两分钟之后,本市新闻编辑台决定开始投入这项救援工作。这是一场残酷的斗争。“只能活7小时,除非……”
                  电话打到路德医院,证实了那个小孩几乎不能活了,她患的是一种罕见的血液病,即葡萄球菌引起的败血症,一种血液中毒。磺胺制剂已用过了,输了两次血,都无济于事。有人提出青霉素是唯一的希望。
                  通过电话向华盛顿的美国公共卫生局局长托马斯•帕伦请示,并详细调查了纽约的药品公司后得知,施贵宝公司生产青霉素。
                  打给帕伦博士的电话被A.N.理查兹博士听到了,他在华盛顿负责科学发展局的研究工作。“新泽西州新布伦瑞克的施宝贵实验室能提供青霉素。”查理兹博士说,“我将打电报,请他们立即定量发放。”
                  与此同时,人们获悉斯特•基弗博士这位波士顿外科医生和战时生产委员会委员有直接命令发放民用珍贵药物。他是由路德医院的外科医师丹特•柯利蒂大夫通过电话取得联系的。
                  “你将得到青霉素。”基弗大夫向柯利蒂大夫许诺。那是下午4点钟。医生们对在红头文件的作用下找到青霉素的来源并被予以发放的速度感到惊异。
                  现在,计划正在实施之中,由两个州的警察护送青霉素这个仁慈的东西从新布伦瑞克运到这个奄奄一息的女孩的床头。下午6点30分,柯利蒂大夫在霍兰隧道的入口处碰到了一群焦急的记者。当那辆仁慈之车停在施贵宝实验室前面时。时间是下午7点30分。
                  3个卫兵等在那里。其中一个走向汽车:“是柯利蒂大夫吗?给你青霉素。”
                  柯利蒂大夫接过那硬纸匣,由冰裹着的青霉素放在里面。“现在,”他说,“我们有了一个战斗的机会。”
                  最后一段路程是从霍兰隧道到路德医院,只用了8分钟,这是创纪录的速度,行驶在西区高速公路时,车速器始终指向65英里/小时。汽车就要停在医院门口之前,柯利蒂大夫说:“今天,你们做了一件世界上所有的医生都做不了的事。”
                  “也许是。”一个记者说,“但是从现在起。大夫,靠你了。”
                  此后,记者们踮着脚尖走进四楼那个失去知觉的孩子房间,他费力地呼吸着,但在蓬松的丝一般的棕发下面的小脸上,并没有痛苦的表情。“她是个可爱的病孩子。”一个护士低声说。
                  帕特丽夏•马隆的父母哭了。
                  “谢天谢地。”凯瑟琳•马隆低语着,“至少,我的小丫头又有了一次机会。”
              (选自《普利策新闻奖名篇快读》,有删改)【注】这篇报道发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43年8月,获1944年普利策新闻奖。
              (1)这篇报道以顺叙的方式写作,并特别突出时间,有什么好处?
              (2)柯利蒂大夫为什么说“今天,你们做了一件世界上所有的医生都做不了的事”?
              (3)这篇报道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请结合文本和新闻背景谈谈你的理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