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
              我们四处奔逃    ①让我来告诉你那种味道--战争散发出的味道。
                  ②这是6月,1941年的6月。往年,丁香花会在5月盛开,而那一年到了6月中旬才开放。就这样,战争的开始就让我与丁香花的芳香联系在一起,其间还混杂着稠李花的气息--对于我来说--这些芳香就是战争的气息。
                  ③我们生活在明斯克。父亲是军乐队的一名指挥,我跟着他参加过不少阅兵式。除了我,家中还有两个哥哥。他们都非常宠爱我,我是家中最小的,何况还是个小妹妹。夏天马上就要到了,很快就是暑假。这是让人非常快乐的日子。我喜欢经常到“红军之家”的游泳馆去游泳。很多人都羡慕我,我也有些骄傲自大,因为我游得非常出色。6月22日,是星期天,要举办“共青湖”的开放庆祝仪式。我打算作为第一批游泳者去那里游泳。
                  ④早晨,去买新鲜的面包。在路上,我遇到了一位朋友,她对我说,战争开始了。我们的街道上有许多花园,房子都淹没在鲜花丛中。我想了想:“什么战争啊?她在胡思乱想些什么?”
                  ⑤在家里,父亲摆好了茶炊,我什么还没有来得及说,邻居们就开始四散奔逃,所有人嘴里都重复着一个词:“战争!战争!”第二天早晨七点,有人给我大哥送来了去兵役委员会的通知书。白天他跑去上班,给他发了钱,算清了工资。他拿着这些钱回到家,对妈妈说:“我要去前线了,什么都不需要。你拿上这些钱吧,给卡佳买件新大衣。”我刚刚升入七年级,我曾经希望,能给我做一件蓝色波士顿呢子大衣,配着灰色的卡拉库尔羔羊毛领子。
                  ⑥明斯克开始遭到轰炸。我和妈妈搬到了邻居家的石头地窖里。我有一只可爱的小花猫,脾气很古怪,除了院子,它哪里都不去,但是,当轰炸开始,我从院子跑向邻居家的时候,这只小猫也跟在我的身后追着跑。德国人的炸弹伴随着某种轰鸣声飞落下来,像是尖厉的嗥叫。这些声音如此可怕,以至于我的两个手掌心都被汗水湿透了。
                  ⑦起初,是单独的一栋栋房子着火了,随后整个城市陷入了一片火海之中。那简直太恐怖了,大火从四面八方蔓延开来,天空和街道都弥漫着滚滚浓烟。
                  ⑧我们四处奔逃……
                  ⑨在通往乡间的道路上,人们送给我们面包和牛奶,谁也不提钱,而我们也没有钱。逃亡的人们像潮水般汹涌。
                  ⑩后来,有人传过话来,说前面的道路被德国人的摩托部队给截断了。我们赶紧往回跑,跑过那些村庄,跑过那些抱着牛奶罐子的大妈,跑回到自己城市的街道上--几天前,这里还是绿荫茂密,鲜花盛开,可如今一切都化为了灰烬:生长万物的黑色土壤不知到哪里去了,只剩下黄黄的沙土,一片沙土。就仿佛你站在了刚刚挖掘好的坟堆旁……
                  ⑪再也没有什么熟悉的东西了,整条街道都被烧毁了。烧死了许多老爷爷和老奶奶,还有许多小孩子,因为他们没有和大家一起逃跑,他们以为敌人不会碰他们的。
                  ⑫妈妈摘下自己的头巾,蒙住了我的眼睛。就这样,我们走到了那个几天前还坐落着我们家房子的地方。房子没了。奇迹般跑出来迎接我们的,是我们家那只瘦骨嶙峋的小花猫。它依偎到我的身边,便一动不动了。我们谁也不说话,小花猫也不叫唤,甚至有好几天它都一声不出。
                  ⑬我看到了第一批法西斯敌人,甚至不是看见了,而是听见了--他们所有人都穿着钉有铁掌的皮靴,发出喀喀的巨响,咚咚地踏过我们的小桥。我甚至觉得,当他们经过的时候,就连大地都会疼痛。
                  ⑭那年,丁香花就这样盛开了……稠李花也这样盛开了……
              (选自《我还是想你,妈妈》,有删改)【注】《我还是想你,妈妈》一书作者是白俄罗斯S•A•阿列克谢耶维奇。该书获得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卫国战争期间(1941-1945),数百万苏联儿童死亡;本书是幸存者的口述实录。
              (1)简析第③段在文中的作用。
              (2)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我要去前线了,什么都不需要。你拿上这些钱吧,给卡佳买件新大衣。
              ②生长万物的黑色土壤不知到哪里去了,只剩下黄黄的沙土,一片沙土。就仿佛你站在了刚刚挖掘好的坟堆旁……
              (3)本文通篇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试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4)本文的结尾意蕴深厚,请结合全文加以探究。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思想之河汩汩向前
                  李泽厚对哲学的最初兴趣,要追溯到12岁那年的一次“精神危机”。那年春天,他看到山花烂漫、春意盎然,却突然感到:“人是要死的,这一切还有什么意义呢?”这个人生之谜霎时间击中了他,使他倍感困扰与悲观。
                  1950年,李泽厚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大哲学系。虽然身在中国最高学府,他大学时代却主要靠“自学”。那时刚解放,大学里许多课程还未开,冯友兰等哲学教授还在“改造思想”,所以李泽厚没有上过中国哲学史课。
                  李泽厚从大一开始就自己搞研究,有时进课,有时上课看自己的书。他用老师的借书证借图书馆的线装书,每次借30函,要跑几趟才能全部扛走。有段时间他患病,一些活动不能参加,就把更多时间放在读书和写文章上。他找到一间废弃的屋顶阁楼,在这里做了大量笔记。他回顾说:“我最大缺点之一,是不喜欢问,总是自己摸索,走了许多弯路。”
                  他的第一个研究目标是谭嗣同,本以为很好研究,“当时看谭嗣同,人很重要,书又不多,就投入进去了,结果吃亏了,他因为思想不成熟,观点相互矛盾”,稿子下了很大工夫,写了五遍,直到毕业才完成。多年后一个哈佛博士将其译为英文,十分佩服他分析得那么细。这篇谭嗣同论后来收进了他的《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一书,影响很大。
                  虽然承认年轻时“走了许多弯路”,但李泽厚至今认为导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时间、书籍和不断从方法上总结经验”。
                  李泽厚虽然成名早,但因政治表现不突出,成了社科院下放劳动最多的人。“文革”时,在干校只准读“毛选”,李泽厚在行囊里偷偷带了英文版的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把“毛选”遮在上面掩护,还偷偷做了几万字的笔记。
                  蛰伏近二十年,1979年3月,34万字的《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出版了,令许多人大吃一惊。实际上,这不只是一本研究康德的书,通过“批判”,李泽厚在表达自己的哲学思想,他将康德与马克思相联系,从中表达了“人类学本体论”的初步构想。在思想大解放的上世纪80年代,此书产生了巨大影响,至今已再版6次。
                  4个月后,他的《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出版,同样引起囊动。
                  上世纪80年代,是李泽厚的著述高峰期,继上述诸书之后,他又出版了《美的历程》、《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和《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到80年代末,他完成并出版了《华夏美学》和《美学四讲》。
                  “那时,李泽厚每有新作发表,朋友间都要奔走相告。”时隔30年,易中天仍清晰记得《美的历程》带给他的震撼,“以十几万字的篇幅来完成这样一个‘美的历程’,高屋建瓴,势如破竹,在看似漫不经心的巡礼中触摸到文明古国的心灵历史,诚非大手笔不能为!”
                  在这之前,美学史的论著基本是教科书式的编年史,只有归纳,没有独创,更谈不上自己的理论体系,除了让人得到些“知识”,完全无助于提高审美能力。“当时我也看过好些文学史美术史,不满意。所以这本书,每章每节,我都有些新东西。”
                  《美的历程》让年轻人看到了“原来学问可以这样做”:讲哲学,可以不套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争的既定框架;讲文艺,也不一定要套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帽子,完全可以从作品和自己的感受出发。冯友兰先生称赞此书是对中国美学、中国文学以至于中国哲学的精练概括,“一部死的历史,你讲活了”。
                  当时,正有一股自下而上的“美学热”袭来,青年人对美学有一种近乎狂热的兴趣,《美的历程》更成了青年学子的架上之书、枕边之物。1986年,《人民日报》一篇文章标题即为《请听北京街头书摊小贩吆喝声“李泽厚、弗洛伊德、托夫勒……”》。
                  虽说《美的历程》为李泽厚赢得巨大声望,但他说:“这在我写的书里,第三本也算不上!”在他看来,1988年出版的《华夏美学》更重要,因为叩问美的本体、解开美的哲学之谜,才是他真正的美学抱负!《华夏美学》在“儒道互补”的思路下提出了“儒”所派生的“情本体”美学、“乐感”美学,极大地拓展了中国美学精神的深度与广度,也为他后面的哲学研究打开了新的通道。
                  1989年,他的另一部重要美学专著《美学四讲》出版,他的美学观点主要集中在这本书中。时隔二十年后,2010年2月,美国最权威的世界性古今文艺理论选集《诺顿理论与批评文选》第二版,收录了李泽厚《美学四讲》“艺术”篇中的第二章“形式层与原始积淀”。这套文集由柏拉图的论著选起,一直选到当代。李泽厚是进入这套一直由西方理论家统治的文论选的第一位中国学人。
                  (节选自《文汇报》,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文章在介绍李泽厚哲学、美学思想和论著的同时,还借助他人对其论著的高度评价,突出了李泽厚在中国当代哲学、美学领域开创性的贡献。
              B.12岁的一次“精神危机”使李泽厚对人生倍感困扰与悲观,却也使他对哲学产生了兴趣,这可以视为其思想之河的源头。
              C.上世纪80年代是李泽厚的著述高峰期,他相继出版了《美的历程》《中国古代思想史论》《美学四讲》等专著,在中国掀起了一股美学热。
              D.《华夏美学》一书叩问美的本体、解开美的哲学之谜,表达了李泽厚真正的美学抱负,他的美学观点也主要集中在这部专著中。
              E.2010年2月,由西方理论家统治的权威文论选收录了李泽厚的《美学四讲》,这足以说明李泽厚的美学研究所达到的高度。
              (2)请简要概括李泽厚学术研究的历程。
              (3)《美的历程》为李泽厚赢得巨大声望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分析。
              (4).虽然承认年轻时“走了许多弯路”,但李泽厚至今认为导师并不重要。你对“导师并不重要”这个观点有何看法?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我如何做大学校长
              --台湾清华大学原校长刘炯朗访谈(节选)
              戴志勇
                  南方周末:你一直在提倡大学通识教育,不知道有没有意愿在大陆办一所高校,从体制上让这个理念落地?
              刘炯朗:也许你期待我的回答是愿意或不愿意,并不是那么单纯。办一所高校,有很多项目要做,目前讨论最多的是通识教育。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大学教育跟职业教育、专才教育绑在一起。现在发现,当社会、经济环境、全球化的动力把我们往前推时,大学教育就必须跳出狭窄的视野,培养的学生可以做领导人,是一个有学问、有道德、有用的人,在很多方面都可以做出贡献。
                  我们希望学生有创新能力,有领导能力,有口才,有聆听的习惯,有幽默感。怎样做?就是三个字,多读书,读很多有用、有趣的书。这就跳出了专业范畴,通识教育扮演这个角色。
              通识教育不是跟专业教育背道而驰,不是互相争夺资源、地盘,而是相辅相成。千万不要把通识教育看成点缀的功课。
                  大学教育是通才教育,有两个层次,一是除了专业,还要学很多不同的东西,二是对自己的专业有非常广的背景和基础,深入的专业研究可以在硕士班、博士班里继续往前走。
                  南方周末:具体落地要体制保证。比如,北大有元培计划,中大有博雅学院,武大也有实验班。有的不尽如人意,如北大元培,在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之间有很大张力。低年级选很多课,三四年级分流,融入其他专业,会出现不衔接的情况。这要整个学校的力量重新设计课程,需要校长的主动性,一个院系的力量往往不够。你会怎样设计?
                  刘炯朗:专业跟通识齐头并进,也许目前碰到最大的问题是通识教育拿去了专业教育若干时间,学生专业训练不够,将来不能马上帮企业做他们期待的事。
                  其实,在本科,专业训练也应是通才训练,是基础训练。比如我学的资讯科学,里面有很多专业领域,但最重要的是在本科时段,给学生打好非常广的基础,这样他们毕业后到企业可以深入了解企业的要求。有位非常有名的教授跟一个企业老板讲,假如您要的是今天报到明天就能帮您从事生产设计的人,这肯定是一个十年后你不要的人。
                  我也希望企业能体会到这个理论,他们希望从我这里得到的不是 很小很小的一块钻石,而是很大的一块已准备好但没有完全雕琢的美玉。
                  南方周末:这种可以不断的自我学习、自我突破的人,这要教育家、企业家一起朝这个方向走。你在台湾清华大学做过四年校长,在美国有四十多年从教经验,你认为做大学校长最重要的是什么?
                  刘炯朗:在一个电视节目上,主持人问三个观众:您觉得什么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发明?一个说是电视,可以看到世界上任何地方发生的事。第二个说是飞机,可以到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第三个说是热水瓶。主持人讶异地问为什么。他说:当我们把热东西放进去,它保温,把冷东西放进去,它保冷,你要告诉它,它自然就会做对。这不是很了不起吗?
                  有人问一个大学校长,你们学校了不起,把有文学才华的人培养成文学家、艺术家,把有科学才华的人变成诺贝尔奖得主,把有体育才华的学生变成杰出的体育运动员,请问您的秘密是什么?大学校长说,大学就像是一个热水瓶,作为校长,唯一要做的就是提供非常好的环境,让学生跟学生、学生跟教授、教授跟教授互相激荡,让他们彼此学习、一起进步,自然就是一个了不起的大学。
                  南方周末:能和家长、孩子们分享你是怎么做到文理均衡发展的吗?
                  刘炯朗:我4岁从广州搬到澳门,在澳门完成小学、中学教育,在蔡高学校。那时没有念大学的可能,没有升学的压力,但我们在老师的诱导、鼓励下,都非常努力读书,这是非常重要的。第二,学校的确是培养我们非常广泛的兴趣,文和理是并重的。我也不知道要考物理,还是考国文,我这两个都念,这的确是我个人的经验,到今天还受用不浅。
                  那时,不但就读书态度跟方法打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很多东西,特别是中国的诗词古文我现在还记得。写文章、演讲,我讲到诗词、国文,有人很客气地恭维我为什么你中文的底子这么好,我说这都是我在小学、在澳门蔡高中学打下的底子。
                  小学和初中,读书的内容是不重要的,中小学教育是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读书的态度、发现读书的快乐。你给我一个爱读书的学生,到了高中、大学,我一定可以把他培养出来,成为一个人才。
                  南方周末:天性要自由发展,但要有一个比较宽阔的出口,如果在高考环节卡住,受到限制,天性就会扭曲了。
                  刘炯朗:是,现在是不考不学,不考不教,的确要慢慢打破这个做法。
                  南方周末:是不是要有充分的社会自由办学空间,有各种各样办学理念出来,中小学才有足够选择空间?
                  刘炯朗:选择的空间不见得是一个最有效的答案。很多年前,台湾看到升学的压力,就说要广设大学,但广设大学不能解决压力问题。以前是僧多粥少,是不是可以改成僧多粥多?但当僧多粥多时,有人就问僧多佛少,那是不是可以改成僧多佛多呢?极其优质的教育,总是稀缺的。
                  光是很多选择,不见得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教育心态、社会心态要改变过来,教育的环境和具体做法要改变过来,整个社会气氛,从家庭到学校、到政府、到公司,都要让人的天性自由发展,那才是最基本的改进。
              (1)请简要概括通识教育的特点。
              (2)“我也希望企业能体会到这个理论,他们希望从我这里得到的不是很小很小的一块钻石,而是很大的一块已准备好但没有完全雕琢的美玉。”“大学就像一个热水瓶。”这两个划线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各是什么?请具体说明。
              ①很小很小的一块钻石:
              ②没有完全雕琢的美玉:
              ③热水瓶:
              (3)给社会充分的自由办学空间是否能够解决中小学的选择空间问题?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访谈)
              从生活体验到心灵体验
              --访作家陈忠实
              高晓春
                  陈忠实,中国西部文坛代表作家之一。长篇小说《白鹿原》获茅盾文学奖。现为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
                  高:您自己说,您是在一种十分沉静的心态下写作《白鹿原》的,请问您是如何把握这种心态的?
                  陈:《白鹿原》一共写了四年。在这四年的时间里,我始终与书上的故事和人物保持着一种距离和一种完全理性的思考,因此进入了这种沉静的写作心态。
                  这种写作心态产生的原因之一是故事中的那段历史已经过去。比如《白鹿原》描述的那段历史对于当代中国人,包括当代作家,一般来说都能脱离个人的情感因素,都能采用一种冷静的、理性的眼光去审视。原因之二是我完全处于一种艺术创作的心态。在写作开始,我就有了一种非常清醒的认识,那就是要体现恩格斯所讲的现实主义创作原理的精髓--我所编织的故事要完全让人物自己去说话,作家要说的话、要表达的情感,应全部付诸自己所塑造的人物。原因之三是处于一种对自身生命的感受。我写《白鹿原》时四十六岁,完稿时五十岁。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五十岁是老年人的界线了。在跨入老年这个行列后,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体现我的思想情感和艺术追求。
                  高:文学与现实、历史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
                  陈:每位作家都在自己的生活位置上经历、感受生活。以前我们遵从毛主席的教导:作家要深入生活,直接到基层去体验、感受生活。这揭示了文学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反映了作家创作与生活的关系。那时候提倡的是作家直接到生活的某一具体场地去深入体验,比如到农村、到大工厂、大工地,现在仍有一部分作家这么做(挂职锻炼).我以为作家深入生活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到某一生活场地去深入;另一种则是在自己的生活位置上全身心地感受生活,感受社会,接触各种人物、事件。这两种都是可取的,作家可以选择属于自己的深入生活的方式。
                  至于历史,我们只能间接地去体验、感受了。把握历史,对于当代作家来说,关键在于要有一定的系统的历史知识,尽可能准确地把握住那个时代特定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心理的真实。鲁迅先生的《风波》是这方面的经典之作。是因为鲁迅把握住了“剪辫子”这一具有历史特征的细节,并写出了人物的心理真实--没辫子还怎么生活?怎么见人?留辫子时代的社会心理秩序被打乱了,剪了辫子,心理上有了恐慌,需要重新建立新的秩序,这就推动了新的社会秩序、道德、审美标准的诞生。
                  从“文革”时期的“本本主义”到改革开放初期的喇叭裤,再到如今的信息时代,无不是人的心理秩序的打乱、重组、适应、平衡、又打乱……的过程,从这个层面讲,所谓历史,就是人的心理秩序不断被打破,又不断寻找到新的平衡的历史。感受历史,就应该是把握住那个时代社会心理的真实。虽然对心理真实的感受因人而异,但从根本上说人性是相通的,因为人性是沟通任何一个时代的人的最基本的支点,也是沟通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的情感的最基本的支点。我们为什么喜欢外国的那些最优秀的作品(尽管我们不了解他们的生活)?就是因为我们通过读书,能够感受到于连的情感、安娜的情感。所以好的文学作品应该是:它不应该给读者带去阅读上的障碍,它应该与阅读它的每一位读者沟通。如果达不到这种沟通,只能说是作家的感受层次浅,或者说是艺术的表现能力差。
                  高: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一部好作品就应该在阅读过程中,完成作家与读者的沟通与交流?
                  陈:从作家的角度讲,他把对生活的独特体验、对艺术的创作理想诉诸文字之后,最基本的目的就是要与同时代的人,甚至与未来时代的人完成一种沟通与交流。而读者读书的目的--如果他经历了书中所描述的生活,他所经历的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又通过这部书得到验证,并且在更深层次上给了他启示,他们了解了自己的生活,而且也了解了作品中的历史。那么,他就肯定了作品中的故事,并且在心里肯定作品,欣赏作品,从而完成了作家与读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作家永远不要抱怨读者,作家只能努力加深对生活的体验,争取从生活体验进入到一种更高层次的心灵体验,争取读者的最终认可和接受。作家其实就是活在读者这片土壤中的,读者不喜欢你的书,你所创造的价值就自然会被否定,尽管这是很残酷的。
              (1)陈忠实所说的“沉静的心态”指什么?
              (2)根据文本的对话内容,说说一个作家怎样才能创作出优秀的文学作品。
              (3)如果说“一部文学作品优秀与否,最终还是取决于读者的认可程度”,那么对于具体的作品而言,它的读者数量越多,它的文学成就与价值也就越高吗?请结合文本,试举例谈谈你的看法。
            • 5. 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出口寒流中的中国制造特约记者 李 坚    中国制造正身处10年来最寒冷的季节
                  7月和8月,原本是传统的出口旺季,出口却连续两个月低增长,9月数据虽冲高,但估计与企业赶在“最长黄金周”前交货“圣诞订单”不无关系。
                  外部市场的萎缩,并非依靠单纯的政策工具所能化解,拿什么保外需?中国制造的转型之路怎么走?
              旺季不旺    中国海关总署统计的数据,可以管窥到今年西方消费形势不容乐观。7月份,中国出口比去年同期仅仅增长了1%.1~7月7.1%的进出口额增速距离全年10%的增长目标尚有差距。而8月情况也没有好转,中国进出口总值同比仅仅增长了0.2%,其中出口同比增长了2.7%,进口下降了2.6%.9月中国出口规模意外冲高,出口1863.5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9.9%,单月出口规模创历史新高。
                  不过,有企业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与赶在“最长黄金周”之前交货有关,随着国际贸易摩擦增多以及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中国外贸依然会遇到比较大的困难。
                  当前,欧美市场需求依旧疲软,而欧美日也都在积极扩大出口,重振制造业,越南。印度等亚洲国家也在蚕食着中国制造的订单,全球贸易竞争空前激烈。
              竞争力减弱?    一边是国际市场疲软,一边是中国制造成本不断攀升,双面夹攻,近年来全球供应链在不断调整中。继2009年耐克关闭在中国唯一一家鞋类生产工厂--太仓工厂后,另一体育用品巨头阿迪达斯今年也准备关闭在华唯一自有工厂。此外,阿迪达斯还在华终止了与敏恒实业有限公司等多家供应商的合作合同。
                  “我们的客户在不断地要求我们到东南亚设厂,就像当年强烈要求我们到中国大陆设厂一样。”广州创信鞋业董事长吴振昌坦言,生产成本不断上涨已影响到其企业竞争力。他在1990年将台湾的工厂全部迁移到广州,因有耐克、ELLE等知名品牌客户力撑,一度发展到近2万名员工。年出口额超1亿美元的规模。但由于种种原因,工人人数一减再减,目前维持在5000人左右。“我们不缺资金,订单也还是有,问题是有些订单不赚钱,何苦去接呢?”
                  不仅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连电子产业的日子也不好过。深圳福来宝总经理蔡洁荣说:“今年劳动力成本依然在上涨,大约涨了15%.而现在外需不景气,订单减少,电子产品利润空间越来越有限,有新产品的企业还过得去,今年靠老产品的企业都很惨。”
                  商务部研究院院长霍建国说,要警惕中国制造业因为成本压力竞争力逐渐削弱的现状。他说,当前中国出口企业负担重,包括原材料成本。税负以及投资信贷环境等多重因素,成本压力导致的出口企业竞争力减弱这一问题严重于外部需求疲弱的现状。
              自我救治    “人口红利”逐渐丧失,这不断倒逼着中国制造企业换一种活法,或转移,或转型升级。
                  陆续有一些企业不再扮演为他人作嫁衣裳的角色。从事制鞋产业20多年的东莞华宏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小平,因珠三角的制造优势加速丧失,近年开始朝对产业链上游的设计研发延伸,并在西班牙注册自主品牌GOLDEN PARTY,完成从OEM(贴牌生产)到ODM(自主设计)再到OBM(自主品牌)的转型。
                  内销是近年来外贸企业转型过程中的路径之一,但这并非容易。东莞琪胜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尹积琪拿着收购意大利“迪宝、阿治奥”品牌来拓展内销,整整花了8年,才把国内月销量从起初60双鞋子发展到上万双,实现扭亏为盈。
                  不过,更多代工企业因无法承受漫长的烧钱过程而对打造自主品牌止于行动。
                  在调整过程中,也有部分外商选择外迁,东南亚地区是热门之地。目前,还出现一种小众化的转移模式--逆向转移。香港一贸易机构负责人告诉记者,少数在粤的港资企业回流,虽然香港制造的成本比内地高,但香港制造的品牌效应比内地好些,可以卖出更高的价格。
                  不管是转移,还是升级转型,都已经说明了这个国家制造业依赖低成本竞争优势“出口包打天下”的时代,正在宣告远去。
              (本文节选自2012年10月31号第22期《南风窗》,有删节)(1)本文开篇即说“中国制造正身处10年来最寒冷的季节”,根据全文内容,请概述“中国制造”正面临怎样的困境。
              (2)举例法和列数据是新闻调查常用的最突出的两种写作方法,请简要分析本文是如何运用这两种方法的?其作用是什么?
              (3)面对“出口寒流”,中国制造该怎样寻找出路?请分条列出。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