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汉字和书法美的关系看似简单,实则涉及书法艺术本体的根本性问题。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却又总粘连在一起。汉字具有形、音、意三美,音、意二美与书法没有必然联系。书法的书写文本,因文辞意义所产生的文学意蕴无关于书法美本身;唯有“形美”是通过视觉感知的,和书法的关系最为密切。书法美正是以汉字“形美”为基础的艺术升华。
                  书法作为视觉艺术,其所产生的美都是通过可视的形式体现出来的。书写的文本虽然直接参与到了书法作品的构建,但仅是作为表现对象、创作素材而已,并不直接关涉书法形式美本身。可见书写文本与书法审美本体无关,也并非书法美的内容。
                  把书写文本当作书法美的内容显然是说不通的,这样的认识也无利于书法艺术的健康发展。睿智的古人对于“书法美的内容”的认识是不曾混乱的,蔡邕在《笔论》中指出,书法要先入形,且要“纵横有可象”,这样的字才能称之为书法。可见书法的内容就是形式美的问题。人们又逐渐认识到只得其形还不够,还需要情感的介入。这个形不是汉字原始客观的形,而是寄寓书法家生命、情感、心性的,经过艺术升华的形。
                  造成书写文本与书法形式美本身在认识上混乱的重要原因就在于,汉字与书法的发展演化出现了重叠和交叉,致使汉字实用功能与书法艺术美不分。隶变前的古文字阶段,汉字与书法很难区分开来,基本上处于合二为一的窘境,书法美始终是依附于汉字实用功能的,其审美功能只是它更加广泛的社会功能的一部分。汉字字体演变终结后,书法获得了脱离汉字的实用功能而独立发展的契机,其艺术性得到不断增长,纯粹追求书法美的作品开始涌现,但在一段时间内书法仍难以脱离文字的实用功能。唐宋以后书法反映出突出艺术审美和情感表达的诉求,并有逐渐超越实用、走向纯粹艺术欣赏的趋势。具有纯粹供人欣赏的书法幅式的应用便是最有力的证明,如竖轴、匾额、对联等。这些幅式是长期展挂于开放的空间专门供人欣赏的。纯粹的艺术美成为书法的核心,甚至是唯一,这种美是“为自身而存在的美”,是对之前“附庸美”的超越,是对书法本体形式美的解放,从此之后书法逐渐变成了专供欣赏的纯粹艺术。
                  书法已成为纯粹的艺术,其功用就是表现美的、“有意味的形式”,这有益于汉字与书法美关系的区分。汉字先天具有的象形性、形式元素的丰富性、形体的可变性和再塑性以及寓情性等共同构建了汉字升华为书法艺术的契机,汉字为书法艺术的二度创作提供了初始的元形态,是书法美的基础。
              (1)下列关于“书法美”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______
              A.从起源看,在汉字发展的最初阶段,书法美是依附于汉字实用功能而存在的,书法并没有真正的审美功能。
              B.从发展看,汉字字体的演变使书法获得了独立发展的契机,唐宋以后书法美开始出现,逐渐成为纯粹的艺术。
              C.从表现看,竖轴、匾额、对联等专门供人欣赏的书法样式的存在,决定了书法的核心就是纯粹的艺术美。
              D.从本质看,书法是视觉艺术,书法美正是在汉字“形美”的基础上,融入创作者情感的艺术升华。
              (2)对于汉字与“书法美”关系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汉字和书法美既有本质的区别,又紧密联系在一起,不可分割,恰当处理两者的关系是书法艺术本体的根本性问题。
              B.书法讲究形式美,但这里的“形”并非汉字原始客观的形,而是经过艺术升华,寄寓着书法家的生命、情感、心性的形。
              C.汉字虽然是书法作品的构成部分,但它仅仅是作为表现对象、创作素材出现,并不直接关涉书法形式美本身。
              D.汉字是书法美的基础,因此先天具有象形性、形式元素丰富性、形体可变性和再塑性以及寓情性等诸多特点。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______
              A.汉字与书法的发展演化的重叠和交叉,使汉字实用功能与书法艺术美不分,这样导致了人们认识上的混乱。
              B.引用蔡邕《笔论》中关于书法的认识,是为了论证“古人对于‘书法美的内容’的认识是不曾混乱的”这一观点。
              C.汉字字体演变终结后,书法完全脱离汉字的实用功能,逐渐突出艺术审美和情感表达,开始成为纯粹的欣赏艺术。
              D.书法是纯粹的艺术,是“为自身而存在的美”,它并非汉字的“附庸美”,这一认识有益于汉字与书法美关系的区分。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文化的长度不能产生高度,文化的高度却能拓展宽度。美国只有二百多年的立国史,以我们的传统文化观衡量,可谓典型的“没文化”。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是,以技术和产品为形态的美国文化光斑,在世界上到处闪烁,这是文化的高度拓出的宽度。
                  在殖民时代已经远去的今天,文化以非武力方式实现其辐射与覆盖,或者叫文化输出,可以理解为“文化侵略”,也可以理解为先进文化对其他国家的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积极影响。匪夷所思的是,我们有些人仍然不知忧患,自我感觉甚好。有段时间,自鸦片战争后一直作为变革图强反动力量的“中国文化中心论”,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名义,在社会生活层面上异常活跃,仿佛“传统文化”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自主知识产权就在里面,足以解决钓鱼岛等问题。“弘扬传统文化”活动铺天盖地,“论坛”“讲坛”“大讲堂”,图书报刊“牛皮癣”,只要是“传统”都在大力弘扬之列。在科学技术主导世界的今天,用不能孕育现代科学技术因而和自主知识产权很难沾边的所谓“传统文化”影响和浸润国民的精神世界,是一件恐怖的事情。不妨回头看看其效果:偃旗息鼓没几年的“大师”们又纷纷出山,慧眼看风水,芒硝治百病,治死了不少人,有关部门查究起来难度还很大。奢靡之风盛行,豪宴豪宅豪车豪金,《诗经》里的官仓鼠穿越千年,由   “硕鼠”迅速长成“老虎”,国家周边闪着虎视眈眈的绿眼睛。
                  不加定语限制的“传统文化”是个巨大的矛盾集合体,内含积极和消极两种力量。“中国传统文化”是封建社会积累下来的两种力量的总和,糟粕与精华一体共生。应该大力弘扬的是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引领和推动民族走向文明进步的积极力量,而不是全部。如果“传统文化”等于“优秀文化”或“先进文化”,中华民族就不会有一部让人不忍卒读的近代史了,中国人民早就站起来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毛泽东的态度依然是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最高原则和唯一正确方法。
                  以所处时代为前提,文化的强弱标志是它在世界文化丛林中的高度。我们的传统文化长度足够骄人,但是把长度当成高度,不是脑子有问题就是心眼有问题。聂鲁达用诗歌为他“瘦长的祖国”忧虑,我们有一脉瘦长的传统文化,如果真爱它,最好用忧患和创造去爱,给它捉虫子浇汗水,让它粗壮高大起来,开出自主知识产权的花朵,强大美丽自己的同时,也为更多国家送去芳香。河伯没见到海之前,以为自己是世上最大的水是可以理解的,见了海还觉得自己最大,那就不好办了。河伯不这样,河伯见到海立刻知道了自己是谁,“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拥有漫长海岸线的中华民族,1840年才真正见到“海”,付出了那么大代价。民族复兴,需要警惕的仍然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老毛病:盲目自大、麻木不仁以及有了半亩地之后的沾沾自喜。
              (选自《齐鲁晚报》,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主旨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______
              A.警惕美国的文化输入,增强忧患意识,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
              B.反对不加辨别地弘扬传统文化,要提升中华民族文化的高度。
              C.重视自主知识产权,用现代科学技术充实和丰富传统文化。
              D.积极输出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解析:文章首段提出文化高度的问题,第二段论述满足于“传统文化”的表现及危害,第三段论述弘扬传统文化的原则和方法,第四段论述如何让传统文化“粗壮高大起来”,得出结论。全文以破促立,多方举例,首尾呼应,通过对传统文化长度与高度的辩证分析,表明了作者对提升民族文化高度问题的鲜明态度,故B项符合题意。
              (2)关于“弘扬传统文化”,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传统文化中,只有引领和推动民族走向科学、文明和进步的积极力量,才值得大力弘扬。
              B.在科学技术主导世界的今天,用传统文化影响和浸润国民的精神,其结果是非常可怕的。
              C.传统文化是一个巨大的矛盾集合体,弘扬传统文化必须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
              D.弘扬传统文化要有忧患和创造意识,不是骄傲于它的长度,而是不断提升其高度、拓展其宽度。
              (3)根据文意,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因为美国立国史较短,其产品和技术也较发达,所以美国的文化既有高度又有宽度。
              B.作者反对“论坛”之类的学术活动,因为它们在本质上是一种变革图强的反动力量。
              C.“传统文化”不等于“优秀文化”或“先进文化”,它不能够孕育出现代科学技术。
              D.直到鸦片战争之后,中华民族仍然不了解外部的世界,以致造成一部屈辱的近代史。
            • 3.
              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中国哲学精神的兴起、演进和繁荣,与先秦子学息息相关。雅斯贝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提出,不同的文明都经历了一个轴心时代。这是一个颇具启发的说法。至少对中国哲学而言,子学的兴起可以视作哲学的开创期,子学构成了轴心时代精神突破的核心内容。 先秦哲学家面对当时社会的空前危机,自觉反省夏商周以来的文化传统,对天人关系、内圣外王以及人生态度等问题作了深入探索, 从而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思想格局。 这是世界文化史上的重要遗产。当然,和其他的文明不同,中国的哲学突破自有其独特之处。先秦诸子大多着眼于人世,有浓厚的社会关怀,致力于理想世界的建设。孔子、孟子、荀子如此,老子、庄子代表的黄老学派同样如此, 其他各家也不例外。 中国哲学的基本性格就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并且深刻地影响了以后的历史发展。黑格尔说,欧洲人每想起希腊,就会有家园之感。 这句话,用在中国人之回想先秦,应该也是恰当的。
                  但是,先秦时期百家争鸣的思想格局并没有继续下去。秦王朝建立后,以法家思想为蓝本治理国家,采取严酷的文化政策,甚至于焚书坑儒,这是国家权力对思想的第一次压制。 到了汉代武帝时期,又开始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最终形成了经学一统的思想格局,这是国家权力对思想的第二次压制。自此后,中国哲学就在国家权力和正统意识的压制下迂曲而行,经学的地位日益无法挑战,多元思想被视为异端而屡受打击。唐代犹能三教共存, 而宋代之后,在政治权力的挟持下,“道统”成为思想压制的新武器。尤其是明清两代,陆续有各种迫害异端的惨剧发生,文祸不绝,士人寒心。集权制度下的社会慢慢僵化,集权意识下的思想慢慢退化。失去了多元力量之间的良性互动,思想文化的活力不断弱化,直到整个民族丧失创造力和改变自我命运的能力。
                  当然,无论怎样强大的专制,也无法真正统治人们的思想与精神世界,因为这违背了人的内在要求,也无法保障社会的健康发展。从历史上看,今文经学、古文经学,抑或经学的任一派别,在获取独尊地位后,都会逐渐陷于僵化停滞的状态,并进一步造成思想学术的普遍凋敝。 思想一统的局面在国家权力的扶持下还可勉强支撑, 而一旦经学思想丧失强制性的体系支持,就会迅速堕入溃败。此时,受压制的哲学思想往往会马上找到生长的空间。因而我们会看到,经学的凋敝经常会激发子学传统的复兴,或者某种新形态子学的兴起,这差不多是中国哲学历史的基本规则。东汉末年,经学为世家大族把持,成为烦琐的章句之学,又因为与谶纬之学结合而堕落为灾异神学,弊极而衰。于是从汉末开始,经学一蹶不振,而老庄强劲复兴,进而慢慢推动了魏晋时代子学的复兴,由此学术打开了一个新局面,文学、美学、艺术等各领域都进入了一个大创造的时代。这一格局延续了数百年。之后的时代同样如此,往往在独定一尊的专制思想衰落后,多元化思潮就会随之涌现,亦即由子学的复兴来重新焕发哲学的生机。明代理学一统天下,而傅山等发出质疑,并提倡与之相对的子学。清代思想专制解体后,又有清末的子学复兴。在某种意义上,“五四”精神亦复如是,它在西方思潮的推动下,对清代的思想专制进行了全盘的清理。一元衰而多元兴,子学正是凭借着其自有的坚韧生命力,在时间的长河中连绵反复,不断自我重生。
              (节选自2013年12月16日《光明日报》)
              (1)下列对“子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子学的兴起可以视作中国哲学的开创期,中国哲学精神的兴起、演进和繁荣,与先秦子学息息相关。
              B.子学在经历了国家权力对思想的两次压制后,日益无法挑战经学的地位,多元思想被视为异端而屡受打击。
              C.子学传统的复兴,或者某种新形态子学的兴起,往往是因经学的凋敝而被激发的, 这就是中国哲学历史的基本规则。
              D.子学凭借着其自有的坚韧生命力,衰而兴,兴而衰,不断自我重生,不断重新焕发中国哲学的生机。
              (2)关于子学对中国哲学思想的影响,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不同的文明都经历了一个轴心时代,子学构成了中国文明轴心时代精神突破的核心内容。
              B.先秦诸子大多着眼于人世,有浓厚的社会关怀,致力于理想世界的建设。中国哲学的基本性格就是在先秦形成的。
              C.汉代武帝之后,中国哲学就在国家权力和正统意识的压制下迂曲而行,子学对思想文化活力的影响受到了限制。
              D.从汉末开始,经学弊极而衰,而子学强劲复兴,由此学术打开了一个新局面,文学、美学、艺术等领域进入了大创造时代。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先秦时期百家争鸣的思想格局, 因为此后经学获取独尊地位, 并没有能够继续下去。
              B.思想一统的局面一旦丧失强制性的体系支持,就会迅速堕入溃败,受压制的哲学思想往往会马上找到生长的空间。
              C.无论怎样强大的专制,因为违背了人的内在要求,而无法真正统治人们的思想与精神世界。
              D.往往在独定一尊的专制思想衰落后,多元化思潮就会随之涌现,明代如此,清代亦如此。
            •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诗词”二字连在一起,成为一个语词,在现代人的文学常识中,它表示两种文学形式:一种是“诗”,它是从商周时代以来早已有了的韵文形式;一种是“词”,它是起源于唐、五代而全盛于宋代的韵文形式。但是在宋以前人的观念中,诗词二字很少连用。偶然有连用的,也只能讲作“诗的文词”。因为在当时,词还没有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的名称。
                  “词”字是一个古字的简体,原来是“辤”字,后来写作“辭(辞)”。所以,“诗词” 本来就是“诗辞”。到了宋代,词成为一种新兴文学形式的名称,于是“诗词”不等于“诗辞”了。诗是一种抒情言志的韵文形式,被谱入乐曲,可以配合音乐,用来歌唱,它就成为曲辞,或说歌辞,其实和现在的歌词是没有区别的。在当时,诗就是辞。不过从文学的观点定名,称之为诗;从音乐性的观点定名,就称之为曲辞或歌辞,简称为辞,例如楚地流行的歌辞--楚辞就是如此。
                  到了汉代,五言诗产生以后,诗逐渐与音乐分离成为不能唱的文学形式,于是诗与歌辞分了家。从此以后,凡是能作曲歌唱的诗,题目下往往带一个“辞”字。这个“辞”字,晋宋以后,都简化用作“词”字,一直到唐代,凡一切凉州词、竹枝词、横江词,这一切“词” 字,都只有歌词的意义而且是一个普通名词,并不表示它们是一种特有的文学形式。
                  在晚唐五代,新兴了一种长短句的歌词,它们的句法和音节更能便于作曲,而与诗的形式渐渐地远了,当时把这一类的歌词称为曲子词。每一首曲子词都以曲调名为标题,例如《菩萨蛮》等。从晚唐五代到北宋,这个“词”字还没有成为一种文学形式的固有名词。晚唐牛峤《女冠子》云“浅笑含双靥,低声唱小词”,类似的词字,也都是歌词的意思。北宋词家的集名,都不用词字。苏东坡的词集名为《东坡乐府》,周邦彦的词集名为《清真集》,没有一部词集称为“某某词”的。南宋初期,出现诗余这个名词,它指的是苏东坡、秦观、欧阳修的这些曲子词。无论乐府、长短句或近体乐府,这些名词都反映作者仍然把词作为诗的延伸和附属于诗的一种边缘文体。诗余这个名词,就明确地说明了当时把曲子词作为诗的剩余产物,试图把词从诗的领域中离析出来。不久后,当时的出版商编刊了六十家的诗余专集,绝大多数都改集名为“词”,例如《东坡乐府》改名为《东坡词》,《淮海居士长短句》改名为《淮海词》,《清真集》先改名为《清真诗余》,后又改名为《清真词》。从此以后,“词” 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形式的固有名称被确定下来。
              (1)下列关于“诗词”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在现代人的文学常识中,“诗词”作为一个语词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文学形式,这一观念至迟在宋代就已经产生了。
              B.诗是商周时代就已产生的文学样式,词是起源于唐、五代而全盛于宋代的文学样式,我们常把它们合称为“诗词”。
              C.虽然诗和词都采用了韵文的形式,但起初“诗词”这两个字很少连用,即使连用,也是用来指“诗的文词”。
              D.从字形演变的角度看,“诗词”本来等同于“诗辞”;由于宋代出现了新的文学样式,这两个词语就不再等同了。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______
              A.诗是抒情言志的韵文,可以谱入乐曲,配合音乐歌唱,这时的诗就是曲辞或者说是歌辞,和现在的歌词是没有区别的。
              B.汉代时,五言诗成为一种无法演唱的歌辞,从此,凡能作曲歌唱的诗的题目下常常带有“辞”字,后来简用做“词”字。
              C.唐代时,所有的凉州词、竹枝词、横江词都是可以作曲歌唱的诗,这里的“词”是指具有歌词意义的一个普通名词。
              D.曲子词是一种长短句的歌词,句法和音节便于作曲,以曲调名作为标题。如《菩萨蛮》就是依“菩萨蛮”曲调填的歌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作为楚地民众中流行的歌辞,“楚辞”是从音乐性的观点来定名的。如果从文学的观点来定名的话,楚辞是可以称为“楚诗”的。
              B.北宋词家的集名,都不用“词”字,如苏东坡的词集名为《东坡乐府》,可见在当时的作者观念中,词只是诗的延伸和附属。
              C.南宋初期,开始用“诗余”指称苏东坡、秦观、欧阳修等人的曲子词。“诗余”这一名词的出现,使词从诗的领域中脱离出来。
              D.南宋时的出版商在编刊诗余专集时,将绝大多数专集都改名为“词”,应该是意识到了“词”可以作为这种新兴文学形式的名称。
            •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
              冯友兰
                  人们开始读中国哲学著作时,第一个印象也许是,这些言论和文章都很简短,没有联系。打开《论语》,你会看到每章只有寥寥数语,而且上下章几乎没有任何联系。打开《老子》,你会看到全书只约有五千字,不长于杂志上的一篇文章,可是从中却能见到老子哲学的全体。习惯于精密推理和详细论证的学生,要了解这些中国哲学到底在说什么,简直感到茫然。他会倾向于认为,这些思想本身就是没有内部联系吧。当真如此,那还有什么中国哲学?因为没有联系的思想是不值得名为“哲学”的。
                  可以这么说:中国哲学家的言论、文章没有表面上的联系,是由于这些言论、文章都不是正式的哲学著作。照中国的传统,研究哲学不是一种职业。每个人都要学哲学,正像西方人都要进教堂。学哲学的目的,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其他的学习(不是学哲学)是使人能够成为某种人,即有一定职业的人。所以过去没有职业哲学家,非职业哲学家也就不必有正式的哲学著作。在中国,没有正式的哲学著作的哲学家,比有正式的哲学著作的哲学家多得多。若想研究这些人的哲学,只有看他们的语录或写给学生、朋友的信。这些信写于他一生的各个时期,语录也不只是一人所记。所以它们不相联系,甚至互相矛盾,这是可以预料的。
                  以上所说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哲学家的言论、文章没有联系,还不能解释它们为什么简短。有些哲学著作,像孟子的和荀子的,还是有系统的推理和论证。但是与西方哲学著作相比,它们还是不够明晰。这是由于中国哲学家惯于用名言隽语、比喻例证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老子》全书都是名言隽语,《庄子》各篇大都充满比喻例证。甚至上面提到的孟子、荀子著作,与西方哲学著作相比,还是有过多的名言隽语、比喻例证。名言隽语一定很简短,比喻例证一定无联系。
                  因而名言隽语、比喻例证就不够明晰。它们明晰不足而暗示有余,前者从后者得到补偿。当然,明晰与暗示是不可得兼的。一种表达,越是明晰,就越少暗示;正如一种表达,越是散文化,就越少诗意。正因为中国哲学家的言论、文章不很明晰,所以它们所暗示的几乎是无穷的。
                  富于暗示,而不是明晰得一览无遗,是一切中国艺术的理想,诗歌、绘画以及其他无不如此。拿诗来说,诗人想要传达的往往不是诗中直接说了的,而是诗中没有说的。照中国的传统,好诗“言有尽而意无穷”。所以聪明的读者能读出诗的言外之意,能读出书的行间之意。中国艺术这样的理想,也反映在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里。
                  中国艺术的理想,不是没有它的哲学背景的。《庄子》说:“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道家认为,道不可道,只可暗示。言透露道,是靠言的暗示,不是靠言的固定的外延和内涵。言一旦达到了目的,就该忘掉。诗的文字和音韵是如此,画的线条和颜色也是如此。
                  《论语》《老子》中简短的言论,都不单纯是一些结论,而推出这些结论的前提都给丢掉了。它们都是富于暗示的名言隽语。暗示才耐人寻味。你可以把你从《老子》中发现的思想全部收集起来,写成一部新书。不管写得多么好,它也不过是一部新书。它可以与《老子》原书对照着读,也可以对人们理解原书大有帮助,但是它永远不能取代原书。
              (1)下列关于原文前三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论语》每章只有寥寥数语,上下章在思想上也几乎没有任何联系,因为它不只是一人所记,所以彼此不相联系是可以预料的。
              B.照中国的传统,研究哲学不是一种职业,表达哲学思想也就不必非有正式的哲学著作,而是可以散见于日常的交谈和书信之中。
              C.西方哲学著作采用系统的推理和论证表达思想,而中国哲学家惯于用名言隽语、比喻例证表达思想,所以思想的表达不够明晰。
              D.《庄子》各篇大都充满比喻例证,这些比喻例证之间可以没有相互联系,不像西方哲学著作中的推理论证那样有密切联系。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______
              A.诗意往往不直接表达,而是通过暗示让人领会。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比如名言隽语和比喻例证,正是一种诗意的表达方式。
              B.明晰的表达固然值得肯定,但富于暗示的表达则更耐人寻味,只有聪明的读者才能发掘出诗的言外之意和书的行间之意。
              C.照中国的传统,好诗言有尽而意无穷,因为其意可由读者读出。同理,中国哲学家的言论、文章正因为语言简短,才能读出更多新意。
              D.中国艺术的理想,当然不是只为中国艺术所独有,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就体现了这种理想,《老子》堪称范例。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固然反映了中国艺术的理想,但从根本上说还是由中国哲学自身的认知特点决定的。
              B.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体现了中国哲学对言意关系的独特认识,那就是认为语言难以直接、完全地呈现思想。
              C.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决定了它所表达的思想是难以还原的,因为读者所发现的思想包含他自己的体会。
              D.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强调暗示,体现出对语言作用的排斥,因为思想无法靠语言的固定外延和内涵来表达。
            • 6.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悲剧产生于社会的矛盾、两种社会力量的冲突。冲突双方分别代表着真与假、善与恶、新与旧等对立的两极,却总是以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的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因为他们的力量还比较弱小,还无法与强大的旧势力或邪恶力量抗衡,正义的要求不能实现,于是形成了悲剧。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描写了比现实中更美好同时又是“与我们相似的”人物,通过他们的毁灭“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感情得到陶冶”,即产生净化的作用。
                  然而,悲剧不仅表现冲突与毁灭,而且表现抗争与拼搏,这是悲剧具有审美价值的最根本的原因。鲁迅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种毁灭是抗争、拼搏以后的毁灭,抗争与拼搏体现了人的一种精神。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从天上盗取火种,触怒了主神宙斯,被锁在高加索山崖上,每日遭神鹰啄食肝脏,但普罗米修斯毫不屈服,最后坠入深渊。罗丹的大理石雕塑《马身人首》中,人臂绝望地扑向一个它所抓不到的目标,而马足则陷于尘土不能自拔,表现出人性与兽性的冲突,象征着灵与肉的斗争,具有强烈的悲剧性。可以说,没有抗争就没有悲剧,冲突、抗争与毁灭是构成悲剧的三个主要因素。
                  悲剧的审美价值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因为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美好事物的毁灭是令人伤悲的,因此现实中的悲剧不能作为直接的审美对象来欣赏,否则人就是泯灭了人性的人了。现实中的悲剧只能激起人的同情、义愤,迫使人采取严肃的伦理态度和实践行动。民主革命时期,在演出歌剧《白毛女》的过程中,曾多次出现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打甚至险遭枪击的事件,这是人们以实际的道德评价代替了审美活动。现实的悲剧只在客观上具有悲剧的审美性质,它们必须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成为欣赏的对象,美学上所谓的“以悲为美”才能实现。
                  悲剧成为审美对象只能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原因在于它需要建立悲剧事件与人的心理距离。不仅遥远的时间会使过去的现实悲剧的悲惨因素淡化,就是很近的时间间隔也可以使人不陷入现实。这里还有一个空间的间隔,悲剧艺术展现的毕竟是一个人们不熟悉或有点陌生的空间,这就使人们不容易介入其中,而能够客观、超然地看待。当然,在欣赏中审美主体可以“审美地”加入悲剧冲突,体验悲剧客体的巨大和狂暴、悲剧主体的抗争和悲痛,从而感受到强烈的震撼和刺激,获得悲剧感和审美愉悦。
                  悲剧表现的不是人生的欢乐或全然的幸福,而是悲剧主体对待痛苦和死亡的方式,这是人类社会和人类活动中十分重要、严肃的一面。悲剧在表现对伟大和崇高的人的摧毁的同时,更表现出无法摧毁的人的伟大和崇高。
              (摘编自王晓旭《美的奥秘》) (1)下列各项中,其性质不属于原文所论悲剧的一项是 ______
              A.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中,祝英台女扮男装外出求学,为追求爱情自由,面对封建势力的巨大压力,拒绝委曲求全,最后触碑殉情,化成蝴蝶。
              B.在甲午海战中,清军致远舰在中弹累累、舰身倾斜、弹药耗尽的情况下,开足马力,冲向日本吉野舰,最后被鱼雷击中,沉入海中,200多名官兵壮烈殉国。
              C.在电影《狼牙山五壮士》中,五位八路军战士为了掩护大部队撤退及当地群众安全转移,阻击了3 000多名日寇的多次进攻,弹尽粮绝之后,跳下悬崖。
              D.老舍笔下的祥子,纯朴善良,勤劳能干,有着骆驼般坚忍的精神,在饱受旧社会、旧制度的沉重打击之后,沦为自甘堕落的行尸走肉。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______
              A.在悲剧冲突中,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总是以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即悲剧主体,而其对立面则是悲剧客体。
              B.在罗丹的《马身人首》雕塑中,人首和人臂是人、灵和人性的象征,马身和马足则是兽、肉和兽性的象征,兽性和人性的矛盾构成了人间的悲剧。
              C.当悲剧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悲剧事件与观众或读者之间就会具有一定的心理距离,这样人们就不至于获得悲剧感,从而不至于介入悲剧冲突之中。
              D.悲剧主体的死亡意味着肉体力量的失败,却并不意味精神力量的失败,所以说悲剧在表现伟大和崇高的人被摧毁的同时,更表现出人的无法摧毁的伟大和崇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具有“净化”作用。他所说的“净化”,不是指受众在生理上的发泄,如呼喊、哭泣等,而是指他们道德、精神和情感的提升。
              B.悲剧在表现冲突与毁灭的同时,也表现抗争与拼搏,因此双方力量越是悬殊,主体的抗争越是艰难,所体现的精神就越强大,悲剧的审美价值也越高。
              C.在歌剧《白毛女》的演出过程中,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激愤的观众殴打的事件,说明人们的实际道德评价是不可能把现实的悲剧作为审美对象的。
              D.人们之所以喜欢欣赏悲剧,是因为悲剧会引起人的悲伤、畏惧、怜悯,使人在强烈的痛苦中获得一种快感,所谓“以悲为美”的意思全在于此。
            • 7.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留住它们,才能留住乡愁。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
                  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极型的留住乡愁。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让原来的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满生机活力。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需要发展教育、医疗、商业、娱乐休闲产业等,使乡村记忆在新的时空条件下产生新的凝聚力。
              (摘编自陆邵明《留住乡愁》)(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新型的城镇化建设,如果在建设之余还能兼顾人文保护,就不会留下“乡痛”。
              B.乡村记忆是居民情感所系和乡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完好保存下来。
              C.在城镇化过程中,定期维修乡村的集体记忆场所,是呵护乡村记忆的一种方式。
              D.活化乡村记忆是指赋予乡村记忆新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围绕着乡村记忆的保护,文章逐层递进地论证了留住乡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B.文章将乡村记忆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并论及了二者的有机联系。
              C.文章提出以综合甄选的方式选择保留哪些乡村记忆,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
              D.认为乡村与人的情感、记忆密切相关,这是文章论述城镇化与乡愁关系的前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如果能留住乡愁,就有可能避免城乡变迁中物质空间变化与人的情感发生冲突。
              B.如果游子在城镇化的故乡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就说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
              C.为了保护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到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
              D.能对乡村记忆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说明乡村记忆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的。
            • 8.
              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①优美是人类最早把握的一种美的形态。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人们对于美的最初认识,都是“美在于和谐”,都强调美只能存在于事物的多样统一之中,这种多样性的统一就是和谐,也就是优美。
                  ②优美的基本特征是和谐,是一个事物的各种对立因素的统一。它首先表现为感性形式的和谐统一。优美的事物往往是小巧的,光滑的,逐渐变化、不露棱角,娇弱以及颜色鲜明而不强烈等等。其次它还表现为内容的完整与统一。亚里士多德就强调美的事物应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他说:“美与不美,艺术作品与现实事物,分别就在于美的东西和艺术作品里,原来零散的因素结合成为统一体。”再次,它还表现为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即形式能够完美地适合于内容,内容和形式处于交融无间、互相适应的状态,既不是形式压倒内容,也不是内容溢出于形式。另外,这种和谐还表现为主客体之间的关系的和谐,即个体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在这种和谐状态中,主体感到了他同外部世界的统一,外部世界成了他的自我的肯定,从而产生一种审美的愉快。
                  ③优美的这一基本特征是由优美的本质决定的。美的本质和根源在于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是真和善、规律性和目的性的矛盾统一,而优美、崇高、喜剧、悲剧等等便是这种矛盾统一的各种具体不同的形态。优美以比较单纯直接的形态表现了这一本质,它表现为现实对于实践的单纯的肯定,而不是二者的对立、冲突和斗争;表现为对于丑的排除,而不是美丑并存的局面;表现为实践的静态成果,而不是实践的艰苦历程。在这里,现实与实践、真与善、规律性和目的性似乎是处在交融无间、相对统一的状态中,所以在形式上它呈现为和谐与相对稳定,给人们的审美感受也是单纯平静的。
                  ④优美的这一本质还可以在它的各种具体形态中得到进一步说明。社会生活中的优美往往表现为人们之间的一种融洽的关系与和平宁静的生活氛围,像体现着无私的友谊、贞洁的爱情、亲子之爱等等的各种场景与行动。自然中的优美往往是那些为人们所熟悉所把握了的对象,如花颜月色、珠光宝气、鸟兽虫鱼等等,以及山明水秀的自然景色,甚至野外的荒郊小径。艺术中的优美是现实中的优美的能动反映。优美的艺术所反映的社会矛盾和斗争一般不具有严峻对立、不可调和的性质,而且往往以大团圆为结局;而优美的诗歌和散文,则是往往摄取一些日常生活小景,集中地表现,在形式上也力求完美和谐。
              (1)根据文章内容,下列不属于“优美”范畴的一项是 ______
              A.春日的傍晚,父母带孩子在公园里放风筝,满怀爱意地看着孩子欢快地奔跑。
              B.贵州黄果树瀑布飞流急湍,直落千尺;虎啸雷鸣般的轰鸣,震耳欲聋。
              C.王实甫《西厢记》中张君瑞与崔莺莺几经波折,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
              D.江南园林中绿树掩映着亭台楼榭,湖塘倒映着灰瓦白墙,修竹遮掩着小桥流水。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东西方都认为事物的多样统一才能构成优美,事物的单一因素不会给人以优美的享受。
              B.优美的基本特征是和谐,其感性形式是和谐统一的,因此大的、有冲突的事物不会形成优美。
              C.真和善、规律性和目的性的矛盾统一,可以表现为优美、崇高、喜剧、悲剧等不同形态。
              D.对于丑的排除、实践的静态成果和现实对实践的单纯肯定,带给人们的审美感受是单纯平静的。
              (3)下列关于文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文章第二段引用亚里士多德的话是为了说明美与不美、艺术作品与现实事物的区别。
              B.本文论证说理方法灵活多样,既有举例分析,也有对比说理和比喻论证。
              C.文章结构严谨,层次清晰,从对优美的认识到其特征、本质,逐层展开,逻辑严密。
              D.本文语言形象优美,生动活泼,富有表现力,很好地阐明了“优美”这一美学概念。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谈谈现代散文    中国现代散文,发端于伟大的“五四”新文化运动。郁达夫曾说:“‘五四’运动的最大成功,第一要算‘个人’的发现。”正是这种“发现”,沟通了我国新文学和世界现代文学的精神联系,奠定了“自我”在现代散文中的主体地位,激活了“散文的‘心’”,具有划时代意义。散文的写作从此变得面貌一新:不仅由“白话”替代了“文言”,在“文字媒体”的使用上完成了一次全新的转换;而且,由“代圣贤立言”变为“表现自己”,从内容记写上实现了和世界文学的同步对接;同时,“文章”上升为“文学”,则又极大地提升了散文的“审美品位”。现代散文石破天惊般的辉煌发展与巨大业绩,是继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之后散文史上又一次思想、文体的大解放、大突破!
                  在散文里,真实而独特的写作“主体”居于极其重要的地位。郁达夫所说的“‘个人’的发现”云云,其实指的正是走进散文之中的那个活生生的“自我”。在郁氏看来,文学作品都是变化了的作家之“自叙传”,散文当然更不例外。据此他指出:“现代的散文之最大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从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他这里所说的“个性”,还有林语堂此前所说的“性灵”,指的也都是这种“自我”。
                  散文是一种“实”“虚”结合、因“实”出“虚”的艺术。所谓“实”,指的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物、景等真实的客观外物。写作“主体”生活在社会现实里,处身于这些人、事、物、景的现实生活环绕之中,他自然会有所观照、感应,并产生出一系列的“生理--心理”反应。因此,在散文中写出这些激活“主体”精神映射的“实生活”来就显得很有必要;它实在是营造作品精神家园不可或缺的“基石”,是构筑整座情感大厦必不可少的“铺垫”。
                  在散文的“实生活”层面上,作者所做的是“生活运动”。在这里,“真实”是绝对的要求。其记写应准确无误,取信后世,力戒虚构编织、矫情伪饰。散文的这种“纪实性”,是“文体”和读者之间千百年来所达成的一种信任“默契”,是不可率性改动的。
                  散文需要写“实”,但写“实”并非终极目的。散文的真正用意或精神是在铺垫好这些“基石”后,向情感、精神等“形而上”的领域大胆进发,构建出一个精神或心灵的大厦!而这就是写“虚”。写“虚”,又可向两方面发展:一是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着力,走客观、向外的路,主“理”,重哲理感悟,求思想深邃,以理智的深刻、明澈取胜--杂文、随笔等走的就是此路;二是在“人类自身”的观照上着力,走主观、向内的路,主“情”,重人性开掘,求心灵净化,以情感的明净、深沉动人--艺术散文走的就是此路。
              (有删改)(1)下列对“现代散文”的有关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郁达夫认为现代散文是作家心灵的真实流露,它比以前的任何散文都更能体现作家的个性。
              B.现代散文以白话代替了文言,在文字形式上实现了大的变革,从而和世界文学同步对接。
              C.现代散文大大提升了散文的审美品位,使散文这种文体获得了思想的大解放而走向辉煌。
              D.“五四”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个体对“自我”的发现,使现代散文不再只是“代圣贤立言”的文章。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______
              A.散文是虚实结合的艺术,它既要建立在作家的生活基础之上,又要写出作家的情感、精神。
              B.现实生活是作家营造精神家园的“基石”,散文应该真实地表现这种生活,而不能矫情、虚构。
              C.散文的用意是表现出人的精神感悟和情感世界,并以此打动人,所以写实并不是散文的终极目的。
              D.杂文和随笔着力于表现“人与社会”的关系,艺术散文则着力于表现作家自身的情感世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现代散文由于对“自我”的肯定而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古代散文“自我”的地位并不突出。
              B.郁达夫认为,文学作品都是变化了的作家的“自叙传”,因而他的散文都是其生活的真实再现,没有虚构和想象的成分。
              C.以开掘人性、净化心灵为要务的散文深沉动人,这样的文章虚实结合,有着特殊的艺术魅力。
              D.现代散文之所以广受读者喜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作品能依据“纪实性”原则,反映真实的生活,表达真挚的感情。
            • 10.
              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人们在评判历史时,往往首先承认那些已经“死亡的”物质形态,即文物。古代的长城作为一道军事防御线,今天已失去原有的功能,成为“死亡的”历史创造,而大运河仍然“活着”,发挥着其原有的部分功能。随着世界遗产申报工作的深入,传统的文化观念逐步发生改变,人们发现今天仍然在使用的活态历史创造也是一种文化遗产。现有的文化遗产理念认为,过去的创造不是现代化的包袱或者障碍,而是积极参与现代化甚至有着非凡价值的文化成就。
                  大运河申遗张扬了开放、共享的价值。东西走向的长城和南北走向的大运河构成了两个反差巨大的文化遗产类型,前者是防御的、静止的,后者是开放的、流动的。与走向封闭与隔离的长城不同,大运河把多种地域文明形态串联起来,增强了文明的流动性和文化的共享性。它发挥的作用不仅是中国的,还是世界的,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文化纽带。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推进人类发展的是流动开放的文明形态,固守防御的创造只在一定历史时期内起作用。
                  大运河申遗改变了我们对古代文化的审美观念。以往的遗产申报重视宫殿、都城、帝陵等所谓精英层面的文化形态,而忽视了那些由普通人创造、供普通人使用、服务于人们日常生活的遗产形态。虽说大运河的出现跟隋炀帝的个人意志紧密相关,但它主要是地方政府和普通劳动人民建造起来的,是用于生活而非为特定政治行为服务的水利和交通工程。
                  大运河的长远保护之路更为漫长。大运河沿岸有着多种不同类型的文化遗产形态,既有城镇、乡村、集市和码头,也有商业、工业、交通和水利设施。可以说,大运河在文化遗产形态上的整合性、复杂性和利益的多边凝聚性,把历史与现在乃至未来有机结合起来的交融性,超越了我国其他所有的文化遗产类型。大运河的保护与发展必然涉及运河两岸的土地使用和环境保护等问题,牵涉水利、交通和文化等诸多部门,更与沿岸地区的人民对大运河文化遗产体系这种历史创造的认知度息息相关。
                  大运河是一个活态的遗产,是一个活着的生命机体,我们应该允许在对其保护的前提下进行修复。据我所知,很多工程主要是出于安全而修复两岸的驳岸和码头,并且在修复的时候,尊重它原有的结构、机理和材料。
                  重新开掘山东以北的大运河河段,恢复通航,这是大运河的复兴,是值得赞赏的。因为南北大运河本来就是连通的,后来因为公路、铁路和航空等现代交通方式的兴起,传统运河的使用价值渐渐衰退,造成北河段的废弃。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发现水运其实是一种环保且成本低廉的交通方式,而且对于北方而言,大运河的复兴在用水、排水、绿化和生态方面的价值也逐渐凸显。所以,我们复兴大运河,既是对历史的一种复活,也是对古代创造的古典价值的重新认识与利用。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还需要肩负保护大运河文化价值的责任,如航线的选择及运河的形态,都要尽量尊重原貌。
              (有删改)(1)下列各项中,有关大运河的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今天仍在使用的活态历史创造--大运河是一种文化遗产,不是现代化的包袱或者障碍,而是积极参与现代化甚至有着非凡价值的文化成就。
              B.大运河申遗开放、共享的价值体现了人类发展过程中的流动开放的文明形态,大运河申遗改变了人们对古代文化的审美观念。
              C.对于大运河,应该允许在对其保护的前提下进行修复,如出于安全修复两岸的驳岸和码头时,都要尊重它原有的结构、机理和材料。
              D.虽然大运河的建设跟隋炀帝的个人意志紧密相关,但它主要由地方政府与普通劳动人民建造,是用于生活而非为特定的政治行为服务的。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______
              A.东西走向的长城和南北走向的大运河构成了两个反差巨大的文化遗产类型,而作为防御的、静止的历史创造,长城已经丧失了原有的功能。
              B.大运河把多种地域文明形态串联起来,如今仍然“活着”,依然像以前一样,发挥着其沟通南北经贸文化交流的功能,促进了文明的流动和文化的共享。
              C.大运河作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文化纽带,将历史与现在乃至未来有机结合起来,其交融性超越了我国其他所有的文化遗产类型。
              D.大运河是用于生活的水利和交通工程,它的申遗说明人们开始重视那些由普通人创造使用、服务于人们日常生活的遗产形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大运河沿岸具有多种不同类型的文化遗产形态,复兴大运河既是对历史的一种复活,也是对古代创造的古典价值的重新认识与利用。
              B.大运河是一个活态的遗产和生命机体,保护大运河跟沿岸人民对大运河文化遗产体系这种历史创造的认知度息息相关。
              C.由于水运是一种环保并且成本低廉的交通方式,在经济发达的今天,恢复大运河的通航是造福两岸人民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D.大运河保护工作任重道远,我们要肩负起保护大运河文化价值的责任,如航线的选择及运河的形态等,都要尽量尊重原貌。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