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寒食节比清明节早两天,但知道清明节的人不计其数,而知道寒食节的人寥寥无几
                  春秋时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国外,饥寒交迫之际,忠臣介子推割自己的肉给他充饥,帮助他①     了难关。后来重耳当上国君,犒赏天下,但淡于功名利禄的介子推已带着老母隐居绵山。晋文公知恩图报心切,便亲往绵山恭请,为迫介子推出山而放火。三日火熄,介子推与其母相抱死于枯柳树下。晋文公悲恸不已,遂厚葬介子推于绵山,并改绵山为介山。又要求国民在介子推身亡之日,不得生火煮作,②        吃冷食,以示纪念。此后相沿成俗,称为“寒食禁火”,便成了寒食节。
                  古人关于寒食节的诗词大都有应景伤怀之意。如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更有东坡先生被贬黄州时所作《黄州寒食诗》一帖二首,言人生苦旅之事,不胜感人。
                  唐朝孟云卿写道:“三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贫居往往断烟火,不独清明为子推。”这诗已不仅仅是个人伤怀,而是因寒食而关注到了民间的疾苦,又较其他高一层次。
                  固然,寒食节在当今人们的生活中渐去渐远,然而每当念起高风亮节铮铮铁骨的介子推先生,又想起体验人生伤痛、关注民间疾苦的古贤情怀,我总觉得,纪念寒食节还是有着其独特而可贵的③        意义。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赏(kào)     悲(dòng)     溪沙(wǎn)     一(tiě)
              B.赏(gāo)     悲(dòng)     溪沙(huàn)    一(tiē)
              C.赏(gāo)     悲(tòng)     溪沙(wǎn)     一(tiē)
              D.赏(kào)     悲(tòng)     溪沙(huàn)    一(tiě)
              (2)文中①②③处填入的词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度过   需   现时       B.度过   须   现实
              C.渡过   须   现实       D.渡过   需   现时
              (3)下面对文中画线成语替换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寥寥无几--寥若晨星          B.知恩图报--怀德报恩
              C.高风亮节--抗怀物外          D.铮铮铁骨--刚正不阿
              (4)寒食节是为了纪念介子推,但后世有许多诗人借寒食节抒发个人情怀,下面四首诗中不仅抒发个人情怀,还关注到社会现象的一首是    
              A.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寒食寄京师诸弟》
              B.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途中寒食》
              C.入门堪笑复堪怜,三径苔荒一钓船。
              惭愧四邻教断火,不知厨里久无烟。--《寒食日献郡守》
              D.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寒食》
            • 2. 青衣是京剧中的重要行当。《望江亭》中的谭记儿、《大登殿》中的王宝钏、《锁麟囊》中的薛湘灵……她们温良谨顺,支撑着岁月中【甲】(平淡/平凡)的日子。青衣是①,更是②;青衣不是③,而是④.青衣的脸上是凡尘女子的表情,有烟火气,有人情味儿。无论生计多么艰辛,她们总是以女子的A    (róu   rèn)和聪慧,让人觉得世间的岁月水远山长,【乙】(意趣/趣味)无限,B   (xī  jì)无限。然而艰辛毕竟是苦,青衣的苦,是出嫁离家的苦,是生儿育女的苦,是没米少柴的苦,是红颜渐凋的苦……是千百年来女子心底的苦。所以最【丙】(怜惜/疼惜)青衣的,恰恰是女人自己。青衣在舞台上轻移莲步,浅笑低颦,只不过带上了【顾影自怜/茕茕孑立】的苦涩意味。她们的戏,一半儿演给观众看,一半儿演给自己看。
                  人间很多的女人,历经岁月之后,都会成为青衣;很多的男人,阅尽红尘以后,都会爱上青衣。青衣最后的归宿,就在这些了解到人世C     (cānɡ  sānɡ)的人们的心里。
              (1)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A:     B:     C:    
              (2)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写词语,前后语意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女子的形    ②女子的魂    ③民间女子    ④天上的仙子
              B.①女子的魂    ②女子的形    ③民间女子    ④天上的仙子
              C.①女子的形    ②女子的魂    ③天上的仙子  ④民间女子
              D.①女子的魂    ②女子的形    ③天上的仙子  ④民间女子
              (3)依次填入文中甲、乙、丙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平凡   趣味   疼惜       B.平淡   意趣   怜惜
              C.平淡   趣味   怜惜       D.平凡   意趣   疼惜
              (4)根据语段内容,在横线中选填的成语及选择的理由都恰当的一项是    
              A.选择“顾影自怜”。理由:顾影自怜,望着自己的影子,自己怜惜自己。用在句中,表现了青衣非常了解自己的苦楚,因而在表演给观众看的同时,生发出对自己的怜惜之情。
              B.选择“茕茕孑立”。理由:茕茕孑立,孤零零一人站在那里,形容无依无靠。用在句中,既体现了青衣在生活中只能独立支撑家庭,也表现了她们因无人理解而感到孤独落寞。
              C.选择“顾影自怜”。理由:顾影自怜,自己照顾自己,自己怜惜自己。用在句中,表现了青衣虽然经历了人生中的种种艰辛,但依然能坚强自立,体现出青衣善良的一面。
              D.选择“茕茕孑立”。理由:茕茕孑立,孤零零一人站在那里,形容有一种与众不同的孤傲。用在句中,表现了尽管只能支撑平淡的日子,但青衣依然可以为自己的价值而骄傲。
              (5)下列各个句子的修辞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然而艰辛毕竟是苦,青衣的苦,是出嫁离家的苦,是生儿育女的苦,是没米少柴的苦,是红颜渐凋的苦……
              A.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B.我如烈火一样地燃烧!我如大海一样地狂叫!我如电器一样地飞跑!
              C.夜色从二十四层高楼上挂下来,如同一幅垂帘。
              D.在你搭好了灶火之后,在你拍去了围裙上的炭灰之后,在你尝到饭已煮熟了之后,在你把乌黑的酱碗放到乌黑的桌子上之后……
              (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屈原的《离骚》是我国古代最早的长篇抒情诗,也是《楚辞》的代表作。《楚辞》是西汉刘向所辑,收录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
              B.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是宋代婉约派词人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女作家之一。陆游号放翁,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多产诗人,其诗风雄浑,而词风哀婉,因此他与李清照一起被视为宋代婉约词派的代表。
              C.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等,是盛行于宋代的一种文学体裁,在唐、五代就已经出现。温庭筠、韦庄是唐代词人的杰出代表,五代时期的赵崇祚选录了温庭筠、韦庄等十八家的词编辑为《花间集》,《花间集》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词集。
              D.陶渊明是东晋时期著名诗人,其诗风朴素平易而意境深远,其诗内容多以歌咏田园风光为主,被称为田园诗。南朝谢灵运的诗作多以描绘山水为主,他的创作和陶渊明一样有脱略世事、放逸高蹈的一面。后世将二人并称为“陶谢”。
            • 3. ①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和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②不仅如。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1)对上面第①段文意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A.马克思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有了不同以往的发现
              B.马克思发现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历史规律
              C.马克思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发现同进化论一样具有划时代意义
              D.马克思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新发现推翻了过去错误的理论
              (2)第②段中加点的代词分别指代的是:
              ①此:                ②这里:    
              (3)下面是一句有关祥林嫂的肖像描写,你认为这一描写的主要目的是    
                  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 4.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我看到了不屈不挠、生命飞扬的自然景象                                    那间,我感动不已。
                  我在       (琢磨/捉摸)中再次抬起头,仰望古塔上的一团绿荫以及翱翔在它周围的鸟儿,我分明感觉飞鸟才是给这树、这塔以生存的与者。因为塔内堆积的鸟粪给盘根错结的根蔓提供了        (必要/必须)的养分,使宛若蛇的根茎不断        (延伸/延续).而且推而远之,这存活塔顶的绿色华盖,也不知道是仰仗何年何月何只鸟雀,衔落于塔顶的树种造就了这棵树的最初生命。日复一日,由于树的根须不断渗入塔的缝隙吸取大地的精华,于是又营造了塔内湿润的空间。鸟、树和塔是如此的相互厮守、依存,难割难舍,最终在天地之间顶托了一道丽的风景与和谐统一的煌煌气象,这是天意?这是缘分?我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几乎要双手合十向这座古塔顶礼模拜了。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A.(shà)那间   厮守    B.施(yú)      盘根错结
              C.蛇(qiú)     翱翔      D.(nóng)丽    顶礼模拜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琢磨   必须   延续         B.捉摸   必须   延伸
              C.捉摸   必要   延续         D.琢磨   必要   延伸
              (3)依次填入原文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这本无生命的石头恐怕早已坍塌于荒野下
              ②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古塔完全被树根抬举起来
              ③终于觉察古塔是被树根簇拥着、裹挟着
              ④感叹之余,围绕着古塔,我转了一圈
              ⑤假如没有众多的树根以顽强之力护卫古塔
              A.⑤①④③②B.③①②⑤④C.④③②⑤①D.②⑤③④①
            • 5.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以前,春联是用毛笔书写的,稍为讲究的用上好墨汁,书写出来的春联字体光洁明亮,还散发出□□墨香。那时,在一个村的大门或者祠堂所张贴的春联,无论是内容还是书写都颇为讲究,多数由该村具有文化且毛笔字写得好的族人来□□,因为张贴在村门口或祠堂的春联是代表该村或家族是否有文化的象征。村与村之间书写的春联内容□□□□地形成一种竞争,串门走亲访友看到那些春联,书写内容和字体都是不拘一格,如同看当今的书法展一样,是一种美的享受。如今,          
              (1)在上文方格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清淡 操刀 心照不宣B.清新 主笔 不约而同
              C.清淡 主笔 心照不宣D.清新 操刀 不约而同
              (2)以下语句是从上文中划横线处抽出来的,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春联只剩下“华丽的空壳”                  
              ②而没有了“魂”
              ③张贴春联在不少人心目中只不过是一种形式    ④缺乏生气和美感 
              ⑤印刷体的春联给人千联一面之感
              A.④⑤①②③B.⑤④①②③C.③①②⑤④D.⑤④③②①
            • 6. 阅读《在酒楼上》节选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我先前并不知道她曾经为了一朵剪绒花挨打,但因为母亲一说起,便也记得了荞麦粉的事,意外的勤快起来了。我先在太原城里搜求了一遍,都没有,一直到济南……”
                  窗外沙沙的一阵声响,许多积雪从被他压弯了的一枝山茶树上滑下去了,树枝笔挺的伸直,更显出乌油油的肥叶和血红的花来。天空的铅色来得更浓,小鸟雀啾唧的叫着,大概黄昏将近,地面又全罩了雪,寻不出什么食粮,都赶早回巢来休息了。
              请分析节选文段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