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
              B.丧死无憾
              C.吾社之士先者
              D.而登,箕踞而遨
            • 2.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臣少多疾病,九岁
              B.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
              C.凌万顷之
              D.下而从六国破亡之
            • 3.

              论梁元帝读书

              清·王夫之

                   江陵陷,元帝焚古今图书十四万卷。或问之,答曰:“读书万卷,犹有今日,故焚之。”有恶其不悔不仁而归咎于读书者,曰:“书何负于帝哉?”此非知读书者之言也。帝之自取灭亡,非读书之故,而抑未尝非读书之故也。取帝之所撰著而观之,搜索骈丽,攒集影迹,以夸博记者,非破万卷而不能。于其时也,君父悬命于逆贼,宗社垂丝于割裂;而晨览夕披,疲役于此,义不能振,机不能乘,则与六博投琼、耽酒渔色也,又何以异哉?夫人心一有所倚,则圣贤之训典,足以锢志气于寻行数墨之中,得纤曲而忘大义,迷影迹而失微言,且为大惑之资也,况百家小道,取青妃白之区区者乎?

                     或曰:“读先圣先儒之书,非雕虫之比,固不失为君子也。”夫先圣先儒之书,岂佛徒之言,书写读诵而有功德者乎?读其书,察其迹,析其字句,遂自命为君子,无怪乎为良知之说者起而斥之也。

                    夫读书将以何为哉?辨其大义,以修己治人之体也;察其微言,以善精义入神之用也。乃善读者有得于心而正之以书者鲜矣,而如太子弘之读《春秋》而不忍卒读者鲜矣,而如穆姜之于《易》,能自反而知愧者鲜矣。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志定而学乃益,未闻无志而以学为志者也,以学而游移其志异端邪说流俗之传闻淫曼之小惠大以蚀其心思而小以荒其日月元帝所为,至死而不悟者也,恶得不归咎于万卷之涉猎乎?儒者之徒,而效其卑陋,可勿警哉?

                                                                                                                                                              (取材于清王夫之《论梁元帝读书》)

              注释:①六博投琼:古赌博游戏。 ②取青妃白:比喻卖弄文字技巧。

              (1) 下列语句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 下列各组加下划线虚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晨览夕 ,疲役于此        披:覆盖
              B.六博投琼、耽酒 色          渔:谋取
              C.且为大惑之 也              资:借口
              D.非 雕虫之比                  雕虫: 雕琢词句,用于贬义或自谦
            • 4.

              杜五郎传

              【宋】沈括

              颍昌阳翟县有一杜生者,不知其名,邑人但谓之杜五郎。所居去县三十余里,唯有屋两间,其一间自居,一间其子居之。室之前有空地丈余,即是篱门,杜生不出篱门,凡三十年矣。

              黎阳尉孙轸曾往访之,见其人颇萧洒,自陈:“村民无所能,何为见访?” 孙问其不出门之因,其人笑曰:“以告者过也。” 指门外一桑曰:“十五年前亦曾到此桑下纳凉,何谓不出门也?但无用于时,无求于人,偶自不出耳,何足尚哉 ?”问其所以为生,曰:“昔时居邑之南,有田五十亩,与兄同耕。后兄之子娶妇,度所耕不足赡,乃以田与兄,携妻子至此。偶有乡人借此屋,遂居之。唯与人择日,又卖一药,以俱粥,亦有时不继。后子能耕,乡人见怜,与田三十亩,令子耕之,尚有余力,又为人佣耕,自此食足。乡人贫,以医卜自给者甚多,自食既足,不当更兼乡人之利,自尔择日卖药,一切不为。”又问:“常日何所为?”曰:“端坐耳,无可为也。” 问:“颇观书否?”曰:“二十年前,亦曾观书。” 问:“观何书?”曰:“ 曾有人惠一书册,无题号。其间多说《净名经》,亦不知《净名经》何书也。当时极爱其议论,今亦忘之,并书亦不知所在久矣。”

              气韵闲旷,言词清简,有道之士也。盛寒,但布袍草履,室中枵然,一榻而已。问其子之为人,曰:“村童也。然质性甚淳厚,未尝妄言,未尝嬉游,唯买盐酪,则一至邑中,可数其行迹,以待其归,径行径还,未尝傍游一步也。”

              予时方有军事,至夜半未卧,疲甚,与官属闲话,轸遂及此,不觉肃然,顿忘烦劳。

              (节选自《梦溪笔谈》)

              (1) 对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 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杜五郎父子处世卓异的一组是

                   ①杜生不出篱门,凡三十年矣          ②乃以田与兄

                   ③尚有余力,又为人佣耕              ④端坐耳,无可为也

                   ⑤唯与人择日,又卖一药,以俱粥      ⑥未尝傍游一步也

               

              (4) 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所居 县三十余里        去:距离

               

              B.所耕不足赡            度:估计,推测

               

              C.以告者 也                  过:经过
              D.径行 还                    径:直接
            • 5.

              徐恪,字公肃,常熟人。成化二年进士。授工科给事中。中官欲出领抽分厂,恪等疏争。中官怒,请即遣恪等,将摭其罪,无所得乃已。出为湖广左参议,迁河南右参政。陕西饥,当转粟数万石。恪以道远请输直,上下称便。

              弘治初,历迁左、右布政使。徽王府承奉司违制置吏,恪革之。王奏恪侵侮,帝赐书诫王。河徙逼开封有议迁籓府三司于许州者恪言非便遂寝。四年,拜右副都御史,巡抚其地。

                  故事,王府有大丧,遣中官致祭,所过扰民。成化末,始就遣王府承奉。及帝即位,又复之。恪请如先帝制,并条上汰冗官、清赋税、禁科扰、定赎例、革抽分数事,多议行。户部督逋急,恪以灾变请缓其事。御史李兴请于郧阳别设三司,割南阳、荆州、襄阳、汉中、保宁、夔州隶之。恪陈五不可,乃止。

              恪素刚正。所至,抑豪右,祛奸弊。及为巡抚以所部多王府持法尤严宗人多不悦。平乐、义宁二王遂讦恪减禄米、改校尉诸事。勘无验,坐恪入王府误行端礼门,欲以平二王忿。帝知恪无他,而以二王幼,降敕切责,命湖广巡抚韩文与恪易任。吏民罢市,泣送数十里不绝。属吏以羡金赆,挥之去。至则值岐王之国,中使携盐数百艘,抑卖于民,为恪所持阻不行。其党密构于帝。居一岁,中旨改南京工部右侍郎。恪上疏曰:“大臣进用,宜出廷推,未闻有传奉得者。臣生平不敢由他途进,请赐罢黜。”帝慰留,乃拜命。势要家滥索工匠者,悉执不予。十一年,考绩入都,得疾,遂致仕,卒。(《明史·列传第七十三》)

              (1) 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 河徙逼开封/有议迁籓府三司于许州者 / 恪言非 / 便遂寝。  
              B. 河徙逼开封有议迁籓府 / 三司于许州者 / 恪言非便 / 遂寝。   
              C. 及为巡抚 / 以所部多 / 王府持法尤严 / 宗人多不悦。  
              D. 及为巡抚 / 以所部多王府 / 持法尤严 / 宗人多不悦。
              (2) 下列对文中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故事:旧日的制度;例行的事。如“奉行故事”“虚应故事”。《六国论》 中“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之下矣”中的“故事” 即此意。
              B. 中官:中官在古代含义较多。最初是古官名,后来还可指宫内。朝内之官。 本文的“中官”指宦官,又称阉人。内官。内臣等。
              C. “出为湖广左参议”中的“出”指京官外调。《琵琶行》中的“予出官二 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中的“出官”也是这个意 思。
              D. 巡抚是中国明清时地方军政大员之一,又称抚台。巡视各地的军政。民政 大臣。清代巡抚主管一省军政。民政。以“巡行天下,抚军安民”而名。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成化末年,王府有大丧,朝廷派中官致祭,所过之处骚扰百姓。皇帝即位, 恢复过去的做法,就地派王府承办。
              B. 徐恪上奏,请求汰除冗官。清查赋税。禁止科扰。制定赎例。革除抽分等 几件事,这些事经过讨论大多得以施行。
              C. 御史李兴请求在郧阳分别设置三司,割南阳。荆州。襄阳。汉中。保宁。 夔州隶属它。徐恪陈述五点理由反对,此事最终被罢止了。​
              D. 徐恪被调任南京工部右侍郎。他以“大臣晋升任用,应出于朝廷推荐”为 理由请赐罢黜。皇帝宽慰挽留,他才接受任命。
            • 6.

              李膺字元礼,颍川襄城人也。膺性简亢,无所交接,唯以同郡荀淑、陈寔为师友。

                 南阳樊陵求为门徒,膺不受。陵后以阿附宦官,致位太尉,为节志者所羞。荀爽尝就谒膺,因为其御,既还,喜曰:“今日得御李君矣。”其见慕如此。

                 再迁,复拜司隶校尉。时,张让弟朔为野王令,贪残无遗,至乃杀孕妇,闻膺厉威严,惧罪逃还京师,匿兄让第舍,藏于合柱中。膺知其状,率将吏卒破柱取朔,付洛阳狱。受辞毕,即杀之。自此诸黄门常侍皆鞠躬屏气,休沐不敢复出宫省。帝怪问其故,并叩头泣曰:“畏李校尉。”

                 是时,朝廷日乱,纲纪颓弛,膺独持风裁,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后张俭事起,收捕钩党,乡人谓膺曰:“可去矣。”对曰:“事不辞难,罪不逃刑,臣之节也。吾年已六十,死生有命,去将安?”乃诣诏狱。死,妻子徙边,门生、故吏及其父兄,并被禁锢。

              (选自《后汉书·李膺传》)

                 李膺恒以疾不送迎宾客,二十日乃一通客。唯陈寔来,辄乘舆出门迎之。

                 膺居阳城时,门生在门下者,恒有四五百人。膺每作一文出手,门下共争之,不得堕地。陈寔初令大儿元方来见,膺与言语讫,遣厨中食。元方喜,以为合意,当复得见焉。膺同县聂季宝,小家子,不敢见膺。杜周甫知季宝不能定名,以语膺。呼见,坐置砌下牛衣上。一与言,即决曰:“此人当作国士。”卒如其言。

                 膺党事,与杜密、荀翊同系新汲县狱。时岁日,翊引杯曰:“正朝从小起。”膺谓曰:“死者人情所恶,今子无吝色者何?”翊曰:“求仁得仁,又何恨也?”膺乃叹曰:“汉其亡矣,汉其亡矣!夫善人天地之德,而多害之,何以存国?”

              (选自《太平广记》)

              [注释]①亢:高傲。②张让:东汉末年专权的宦官。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是( )
              (3) 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部表明李膺“性简亢”的一组是( )

              ①无所交接,唯以同郡荀淑、陈寔为师友

              ②南阳樊陵求为门徒,膺谢不受

              ③膺知其状,率将吏卒破柱取朔,付洛阳狱

              ④死者人情所恶,今子无吝色者何

              ⑤李膺恒以疾不送迎宾客,二十日乃一通客

              ⑥膺与言语讫,遣厨中食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南阳樊陵求为门徒,膺 不受   谢:辞谢,推辞
              B.死,妻子徙边   考:通“拷”,拷打
              C.膺 党事,与杜密、荀翊同系新汲县狱   坐:因犯……罪
              D.求仁得仁,又何 也   恨:痛恨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