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此地空余黄鹤楼”和“白云千载空悠悠”中都有一个“空”字,试比较这两个“空”字的意义作用有何不同。
              (2)从情景关系的角度简要赏析第三、第四联。
            • 2.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晓入郡城
              朱彝尊
              轻舟乘间入,击缆坏篱根。
              古道横边马,孤城闭水门。
              星含兵气动,月傍晓烟昏。
              辛苦乡关路,重来断客魂。
              【注】①郡城:指作者的家乡秀水(今嘉兴).宋时为嘉禾郡,故称。顺治二年清兵南下,南明灭亡,作者离开家乡躲避兵火,第二年返回家乡时作此诗。②朱彝尊(1629年-1709年),明末清初诗人、词人、经学家。③边马:清兵的战马,因清兵来自东北关外,故称边马。
              (1)诗人“晓入郡城”时看到的是怎样的景象?请简要描述。
              (2)尾联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返归家乡,诗人为什么说“断客魂”?
            • 3.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中田园作
              王维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杨,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思远客。
              (1)请简要分析首联写景的特色及其效果。
              (2)诗中无论是人是物都满怀“春”的憧憬,请结合颔联和颈联简要分析。
              (3)作者“临觞”为什么“忽不御”,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
            • 4.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1)~(2)题
              京口月夕书怀
              [南宋]林景熙
              山风吹酒醒,秋入夜灯凉。万事已华发,百年多异乡。
              远城江气白,高树月痕苍。忽忆凭楼处,淮天雁叫霜。
              (1)你认为《京口月夕书怀》的诗眼是什么?请结合具体诗句说明理由。
              (2)有人说,第二联与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有异曲同工之妙,请说说两者的异同。
            • 5. 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好事近
              魏夫人
              雨后晓寒轻,花外早莺啼歇。愁听隔溪残漏,正一声凄咽。
              不堪西望去程赊,离肠万回结。不似海棠阴下,按《凉州》时节。
              【注】①魏夫人:北宋女词人,襄阳人。②按:弹奏。
              (1)请从情一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愁听隔溪残漏,正一声凄咽”。
              (2)下阕表达了词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回答。
            • 6.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注释】
              襄水:也叫襄河,在湖北襄阳西北。
              迷津:迷失方向,找不到渡口,喻找不到出路。
              “迷津欲有问”,化用《论语•微子》孔子使子路问津的典故。长沮、桀溺是隐者,而孔子则是积极想从政的人。长沮、桀溺不说津(渡口)的所在,反而嘲讽孔子栖栖遑遑、奔走四方,以求见用,引出了孔子的一番慨叹。
              (1)本诗首联选取了哪些意象?所描绘的景象有怎样的特征
              (2)本诗尾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赏析。
            • 7.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孟浩然
              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
              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注解】①这首诗写在长安落第之后。“远上人”为作者的高僧友人,名远。②三径:指退隐家园。
              (1)从诗的内容看,作者“悲”的原因有哪些?
              (2)诗的尾联在写景方面有何特点?
              (3)简析这首诗的抒情方法。
            • 8.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释】
              冬至:冬至日,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在这个节日里,朝廷里放假,民间互赠饮食,穿新衣,贺节,一切和元旦相似。
              (1)从诗句内容看,诗人思家的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写出三点。
                  ; ②    ;③    
              (2)诗歌中有一个特写镜头,形象地描写了诗人的孤寂之感,思家之情。请找出这一诗句。
              (3)三四两句写“思家”独具匠心,请赏析。
            • 9.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梦微之
              白居易
              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川湓水断相闻。
              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梦见君。
              酬乐天•频梦微之①
              元稹
              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
              我今因病魂颠倒,惟梦闲人不梦君!
              【注】:①唐宪宗元和十二年(即公元817年)三月,元稹贬通州(今四川达川);八月,白居易贬江州(今江西九江).此诗为该年十二月元稹接白居易《梦微之》而酬和次韵之作。
              (1)白居易诗“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梦见君”,写法独特,谈谈你的认识。
              (2)两首诗都写了“梦”,但梦境内容与表述的情感有所不同,试作简要说明。
            • 10.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海盐官舍早春
              刘长卿
              小邑沧洲吏,新年白首翁。一官如远客,万事极飘蓬。
              柳色孤城里,莺声细雨中。羁心早已乱,何事更春风。
              【注】:①海盐:苏州属县,今浙江海盐。至德三年春,刘长卿以长洲尉摄海盐令,诗即此时作。②官舍:县衙或官邸。③沧洲吏:沧洲,滨水的地方,唐代不在京城为官,被调出任郡县,无意于利禄的官吏常以“沧洲吏”自称。
              (1)本诗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而哪些因素使得这种感情更加浓烈?请梳理并简述。
              (2)诗歌的颔联和颈联,分别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来抒发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