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古典诗歌鉴赏
              八声甘州
              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1)这首词塑造了一位    形象,深刻地抒写了词人思乡怀人、异乡漂泊以及    之情。
              (2)上片“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三句,笔墨平淡,却极有表现力,连一向鄙视柳永的苏轼也称赞“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请简要赏析。
            • 2. 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注释】①挑:捉。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叫蛐蛐儿。②篱落:篱笆。
              (1)作者在诗中抒发了多种感情,请选取一种加以分析。
              (2)这首诗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选取一种,作具体分析。
            • 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渔家傲•寄仲高
              陆  游
              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
              寄词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行遍天涯真老矣。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
              【注】:这首词是陆游宦游西蜀时所作。仲高是其堂兄,有文名。红桥在其家乡山阴。
              (1)说明“写得家书空满纸”一句中“空”字的含意。
              (2)请指出词作叙事抒情的艺术手法,并简要分析。
              (3)诗人因何“愁”而“无寐”?
            • 4.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下题。
              武昌阻风
              方泽
              江上春风留客舟,无穷归思满东流。
              与君尽日闲临水,贪看飞花忘却愁。
              (1)诗人采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    
              (2)前后两层意思是否相悖?这样写妙在何处?
              答:    
            • 5.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蟾宫曲•九日
              张可久
              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注】①九日:重九,中国人素有登高思乡习俗。②金杯错落:酒桌上觥筹交错。
              (1)诗有“诗眼”,词有“词眼”,曲也有“曲眼”,这首曲子的曲眼是什么?请结合全曲简要分析。
              (2)全曲最后三句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6.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
              元 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山中与元九书
              白居易
              忆昔封书与君夜,金銮殿后欲明天。
              今夜封书在何处,庐山庵里晓灯前。
              笼鸟槛猿俱未死,人间相见是何年?
              【注】①元稹,字微之,世称元九。写此诗时元稹被贬为通州(今四川达县)司马。②幢幢(chuáng):晃动的样子;昏暗不明的样子。
              (1)两首诗表达出什么共同的情感?
              (2)两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请结合诗句分析。
            • 7.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望九灵山
              【元】戴良
                  九灵眇何许,连峰高不极。依稀接远雾,仿像起寒色。我家是山下,别来岁频易。屋庐闲鸟声,冢墓遗兽迹。可望不可至,空多故乡忆。
              (1)诗里两个动词        呼应了题目中的“望”字。
              (2)“屋庐闲鸟声,冢墓遗兽迹”一句蕴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结合全诗分析。
            • 8.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清平乐
              李 煜
              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注】①本词是李煜亡国之前的作品,是李煜请求宋太祖放还他的七弟李从善而不可得的时候写的。
              (1)请简析“砌下落梅如雪乱”句中“乱”字的妙处。
              (2)作者之“伤”的具体内涵是什么?说说作者是怎样描写“触目之伤”的。
              (3)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
            • 9. 古代诗歌阅读,并完成下列各题
              浣溪纱
              (清)纳兰性德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注】①本词是纳兰为怀念其早逝的妻子卢氏而作。②被酒:醉酒。③赌书泼茶:为李清照、赵明诚的典故,形容伉俪情深,志趣相投。
              (1)词的上阕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如何刻画的?请作简要分析。
              (2)本词运用多种手法表现亡妻之痛,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 10.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注】①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柳宗元初任柳州刺史之时。柳宗元当时因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运动而遭贬。②(zhǎn):吹动。③共来:指与柳宗元一同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运动而同时被贬到漳州的韩泰、汀州韩晔、封州陈谏、连州刘禹锡。④百越文身地:指当时五岭以南各少数民族地区,即蛮荒之地。文身:身上刺花纹,是古时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习俗。
              (1)从全诗来看,诗人的茫茫愁思因何而起?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2)本诗颔联两句十分精妙,沈德潜对其评论是“言在此而意不在此”,请简要赏析。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