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临江仙•暮春
              赵长卿
              过尽征鸿来尽燕,故园消息茫然。一春憔悴有谁怜?怀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
              见说江头春浪渺,殷勤欲送归船。别来此处最萦牵。短篷南浦雨,疏柳断桥烟。
              (1)“过尽征鸿来尽燕”中“尽”字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3)结尾两句运用了怎样的手法?请简要分析。
            • 2.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
              岁暮到家
              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回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注】:①及辰:及时,指在年底前赶到家。②低回:这里指回答母亲问话时委婉曲折。
              (1)三、四两句中的“密”和“新”生动传神,请赏析其妙处。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 3.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歌,按要求作答。
              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寿阳曲•潇湘夜雨
              [元]马致远
              渔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碎。
              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清泪。
              (1)两首诗歌所抒发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2)高诗“客心何事转凄然’’一句中,“转”字用得极妙,请简要分析。
              (3)从抒情方式角度赏析马致远的“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清泪”一句。
            • 4.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
              夕次盱眙县
              韦应物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
              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
              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注】①盱眙县:地名,在淮水南岸。
              (1)诗歌中间两联写景很有特点,请简要分析。
              (2)诗人未眠的原因有哪些?从全诗看,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完成下列各题。
              一落索
              周邦彦
              眉共春山争秀,可怜长皱。莫将清泪滴花枝,恐花也、如人瘦。
              清润玉箫闲久,知音稀有。欲知日日倚栏愁,但问取、亭前柳。
              (1)请结合词句,分析词中的人物形象。
              (2)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选择两种,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 6.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下列各题。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戴叔伦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1)清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请体会并说出“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古人写诗讲究“炼字”,“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两句中哪两个字用得最好?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 7.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西江月
              苏轼
                 玉骨那愁瘴雾,冰肌自有仙风。 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幺凤
              素面常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注释】①这首词据传是苏轼贬谪惠州时悼念侍妾朝云之作。②瘴雾:惠州一带的湿热之气。③倒挂绿毛幺凤:(使者是)倒挂树上的绿毛小鸟。幺凤:鸟名。④涴(wò):沾污。⑤“不与”句:苏轼自注“诗人王昌龄,梦中作梅花诗”。王诗中有“梦中唤作梨花云”句。
              (1)概括上下阕中梅花的形象特点。(每一点均在四字以内)
              (2)下列对词的理解最不恰当的一项是    
              A.“瘴雾”既写出当地气候特征,也渲染了仙风。
              B.运用比拟,谓即使梅花谢了,而梅叶仍有红晕。
              C.反其意而用典故,慨叹自己已经不再梦见梅花。
              D.整首词借花喻人,借咏梅倾诉了对朝云的思念。
              (3)从侧面描写的角度,赏析上阕画线句。
            • 8.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扫花游•秋声
              王沂孙
                  商飙乍发,渐淅淅初闻,箫箫还住。顿惊倦旅。背青灯吊影,起吟悲赋。断续无凭,试立荒庭听取。在何许。但落叶满阶,惟有高树。
                  迢递归梦阻。正老耳难禁,病怀凄楚。故山院宇。想边鸿孤唳,砌蛩私语。数点相和,更著芭蕉细雨。避无处。这闲愁、夜深尤苦。
              【注释】①商飙:秋风。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词开头三句,使用“乍发、渐、初闻、还住”这一系列词语,把“秋声”起伏错落的听觉形象写得张弛有致。
              B.“背青灯吊影”一句说,作者在不绝于耳的“秋声”中,身单灯孤,形影相吊,内心充满孤寂不堪的羁旅之苦。
              C.“迢递归梦阻”一句,是针对上片“顿惊倦旅”的进一步铺陈,原来“秋声”惊断的梦境是萦绕心间的“归梦”。
              D.本词结尾的“这闲愁,夜深尤苦”,一个“闲”字,在悲愁的氛围中透出了一种自嘲,流露出闲暇轻松之感。
              (2)说说本词“想边鸿孤唳,砌蛩私语。数点相和,更著芭蕉细雨”几句营造了这样的意境?
            • 9. 阅读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点绛唇•县斋愁坐作葛胜仲秋晚寒斋,藜床香篆横轻雾。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云外哀鸿,似替幽人语。归不去,乱山无数,斜日荒城鼓。
                  【注】公元1108年,葛胜仲由礼部员外郎被贬歙州休宁,这首词便作于此时。县斋:县衙斋室。
              (1)本词抒发了词人哪些愁绪?
              (2)“乱山无数,斜日荒城鼓”一句运用了什么抒情手法?请简要分析。
            • 10.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宿彭蠡馆
              罗隐
              孤馆少行旅,解鞍增别愁。
              远山矜薄暮,高柳怯清秋。
              病里见时态,醉中思旧游。
              所怀今已矣,何必恨东流。
              (1)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颔联。
              (2)作者在诗中流露的情感有哪些?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