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和王中丞闻琴
              【南朝齐】谢朓
              凉风吹月露,圆景动清阴。蕙风入怀抱,闻君此夜琴。
              萧瑟满林听,轻鸣响涧音。无为澹容与,蹉跎江海心。
              【注】①圆景:指月光。②容与:徘徊、踌躇不进。
              (1)这首诗前六句是怎样描写琴声的?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2)诗人听了琴声后产生了怎样的感慨?请简要分析。
            • 2.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下列各题。
                     元代马致远的杂剧《汉宫秋》第三折戏,汉元帝在灞桥送别王昭君初赛和亲时,有下面一段曲词。
              《汉宫秋》第三折【双调】【梅花酒】
                    呀!俺向着这迥野悲凉。草已添黄,兔早迎霜。犬褪得毛苍,人搠起缨枪,马负着行装,车运着糇粮,打猎起围场。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蜇①;泣寒蜇,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
              【注】①寒蜇:寒蝉。
              (1)【双调】是这折戏的    ,【梅花酒】是这折戏的    ,元杂剧每折有    个宫调。
              (2)有人赞赏《汉宫秋》的词曲“写景写情,当行出色”。这段曲词描写了汉元帝所见、所想的哪两种情景?表现了汉元帝什么样的感情?
            • 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其四)
              韦庄
              劝君今夜须沉醉,尊前莫话明朝事。
              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
              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
              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
              【注】韦庄,字端己,唐末诗人,唐朝花间派词人,有《浣花词》流传。曾因战乱避祸于江南,后入蜀。本词作于晚年侍蜀期间,此时韦庄为蜀掌书记,甚受蜀主王建器重,而中原正值晚唐与后梁政权交替之际,韦庄处于有家归不得的困境。
              (1)这首词上阕以主人口吻,下阕以客人口吻来写,都用了“须”和“莫”,这样叠用表达的感情是什么?请结合内容分析。
              (2)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说“韦端己词,似直而纡,似达而郁,最为词中胜境”,本词是如何体现这一风格的?请简要阐述。
            • 4.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  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访隐者不遇
              贾  岛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1)李诗的五、六两句各有什么表达特色?请作简要概括。
              (2)贾诗是剪裁诗人与童子对话而成的,在二、三句间补出省略掉的一句问话。
              (3)两诗表达了访人不遇的失落感,简析它们的结句是如何表达这种情感的。
            •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明史•史可法传(节录)
                  大清兵薄城下,炮击城西北隅,城隧破。可法自刎不殊,一参将拥可法出小东门,遂被执。可法大呼日:“我史督师也”。遂杀之。
              桃花扇•沉江(选曲)
                  【普天乐】撇下俺断篷船,丢下俺无家犬;叫天呼地千百遍。归无路,走又难前。那滚滚雪浪拍天,流不尽湘累怨。胜黄土,一丈江鱼腹宽展。摘脱下袍靴冠冕。累死英雄,到此日看江山换主,无可留恋。
                  【古轮台】走江边,满腔愤恨向谁言。老泪风吹面,孤城一片,望救目穿。使尽残兵血战,跳出重围,故国苦恋,谁知歌罢剩空筵。长江一线,吴头楚尾路三千,尽归别姓。雨翻云变,寒涛东卷,万事付空烟。精魂显,《大招》声逐海天远。
                              
              【注释】①【普天乐】史可法冲出扬州,行至南京附近,遇老赞礼,知南京自已失,决意沉江殉国。【普天乐】为史可法沉江独唱曲。②【古轮台】侯方域、柳敬亭、陈贞慧、昊应箕自金陵狱中逃出,路遇老赞礼,知史可法沉江,众对史可法衣冠“拜哭”吊唁。【古轮台】为五人合唱曲。
              (1)对史可法的结局,《沉江》的描述与正史的记载有何不同?作者为什么要做这样的艺术处理?
              (2)两支曲子表现了剧中人物怎样的心情?曲词与《哀江南》套曲有何共同点?
            • 6.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夜筝
              白居易
              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闇低容。
              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
              【注】闇(àn),黯淡。
              (1)“弦凝指咽声停处”是《琵琶行》中哪两句诗的化用?
              (2)请简要概括这首诗的内容。
            • 7.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菩萨蛮
              晏几道
              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
              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燕。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
              ①这首词描写的是一种什么景象?主要内容写的是什么?
              ②词里集中对什么做了描写?精妙之处在哪里?就你有体会的一点谈谈自己的见解。
            • 8.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
              韩愈
              荆山已去华山来,日出潼关四扇开。
              刺史莫辞迎侯远,相公新破蔡州回。
              【注】①此诗写在淮西大捷后作者随军凯旋途中。当时唐军抵达潼关,即将向华州进发。张十二阁老使君:即张贾,时任华州刺史,故称使君。②荆山:又名覆釜山,在潼关之东,距潼关西面的华山二百余里。
              (1)诗的前两句写凯旋大军抵达潼关的壮丽图景。请简要赏析这幅壮丽图最。
              (2)诗的后两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 9.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陆 游腐儒碌碌叹无奇,独喜遗编不我欺。
              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高梧策策传寒意,叠鼓冬冬迫睡期。
              秋夜渐长饥作祟,一杯山药进琼糜     【注释】①这首诗写于乾道元年(1165)秋天,陆游初任隆兴(治所在今江西南昌)通判时,当时41岁。二鼓尽,二更结束。②琼糜:琼浆玉液,比喻精美的食品。糜,糊状食物。
              (1)全诗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2)“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被认为是最精彩的两句,请你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具体分析其妙处。
            • 10.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
              荻港避风
              (清)宋荦
              春风小市卖河豚,薄暮津亭水气昏。
              不住江涛崩获岸,俄惊山月照松门。
              渔樵有泪游兵过,钟磬无声古庙存。
              明发扬龄更东下,杜鹃啼处几家村?
              (1)这首诗的前两联重在    ,第三联略叙见闻,而尾联则是    天明后继续乘船东下的情景。
              (2)从后两联可以看出诗人是怎样表达内在情怀的?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