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各题。
              采桑女
              唐彦谦
              春风吹蚕细如蚁,桑芽才努青鸦嘴。
              侵晨采桑谁家女,手挽长条泪如雨。
              去岁初眠当此时,今岁春寒叶放迟。
              愁听门外催里胥,官家二月收新丝。
              【注】①唐彦谦,唐末诗人。②初眠,据《蚕书》记载,蚕卵孵化成虫后九日,开始蜕皮,蜕皮期间不食不动称“眠”,七日一眠,经过四眠,蚕虫才吐丝结茧。
              (1)这首诗语言朴素生动,“桑芽才努青鸦嘴”一句写景状物精细传神,试赏析。
              (2)诗人通过采桑女的遭遇表达了怎样的主题?试结合全诗分析。
            • 2.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问题。
              清平乐•博山道中即事
              辛弃疾
              柳边飞鞚,露湿征衣重。宿鹭窥沙孤影动,应有鱼虾入梦。
              一川明月疏星,浣纱人影娉婷。笑背行人归去,门前稚子啼声。
              【注释】:①飞鞚(kòng):鞚是马勒,飞鞚即纵马疾驰。
              (1)词的上片中“宿鹭窥沙孤影动,应有鱼虾入梦”一句写得饶有风味,请简要分析。
              (2)词的下片描写了怎样的一个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3.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其一)[注]
              苏轼
              行歌野哭两堪悲,远火低星渐向微。
              病眼不眠非守岁,乡音无伴苦思归。
              重衾脚冷知霜重,新沐头轻感发稀。
              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
              【注】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十一月,苏轼奉命前往常州等地赈灾途中。
              (1)这首诗的前六句,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
              (2)结合尾联,简要赏析“嫌”字的妙处。
            • 4.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
              曾幾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1)颈联中“应”、“最”二字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
              (2)结合全诗,简析作者的情感。
            • 5.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早行
              (宋)刘克庄
              店妪明灯送,前村认未真。
              山头云似雪,陌上树如人。
              渐觉高星少,才分远烧新。
              何烦看堠子,来往暗知津。
              【注】①堠(hòu)子:标记里程的土堆。
              (1)本诗颔联运用    的修辞手法,写出早行途中景物    的特征。
              (2)本诗围绕一个“真”字落笔,反写正写,构思巧妙,试作简要分析。
            • 6.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按要求回答下列各题。
              南邻
              杜甫
              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栗未全贫。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
              【注释】:锦里:成都地名。航:小船。
              (1)诗歌的颔联营造了    的氛围,从全诗看,诗人的邻居锦里先生是个    的人(至少写出两点)。
              (2)这首诗歌表达了哪些情感?试联系诗歌内容进行分析。
            • 7.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夕阳楼
              李商隐
              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
              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
              (1)“花明柳暗绕天愁”一句运用了什么手法?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
              (2)有人说本诗最后两句最具表现力,请从诗句选用意象的角度作简要分析。
            • 8.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泊平江百花洲
              (宋)杨万里
              吴中好处是苏州,却为王程②得胜游。
              半世三江五湖棹,十年四泊百花洲。
              岸旁杨柳都相识,眼底云山苦见留。
              莫怨孤舟无定处,此身自是一孤舟。
              【注释】①平江,府名,治所在江苏苏州,百花洲是当地的一个沙洲。这首诗是诗人从临安赴建康(今南京)江东转运副使的途中所作。②王程:为王事奔走的旅程。
              (1)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2)后人在评价这首诗的颈联时说它“无理却有趣”,结合该联,谈谈你对“无理却有趣”这一评价的理解。
            • 9. 阅读下面的清诗,回答问题。
              江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注】:本诗为杜甫到成都后草堂初成时所作。
              (1)请从写景和传情两方面简要分析首句中“抱”的妙处。
               (2)“事事幽”是统摄全诗的核心,请结合二、三两联简要说明诗人是如何来表现“幽”的。
            • 10.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题李世南画扇
              蔡肇
              野水潺潺平落涧,
              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知村近,
              隔坞闻钟觉寺深。
              【注】①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②蔡肇:(?-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③瓮:这里指水瓮。④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凹的地方。
              (1)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
              (2)古人的题画诗往往会阐发画面以外的意趣,你觉得这首诗还描写了画面以外的哪些意趣?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