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何灌字仲源,开封祥符人。武选登第,为河东从事。经略使韩缜语之曰:“君奇士也,他日当据吾坐。”为府州、火山军巡检。辽人常越境而汲,灌亲申画界堠,遏其来,忿而举兵犯我。灌迎高射之,发辄中,或著崖石皆没镞,敌惊以为神,逡巡敛去。后三十年,契丹萧太师与灌会,道曩事,数何巡检神射,灌曰:“即灌是也。”萧矍然起拜。为河东将,与夏人遇,铁骑来追,灌射皆彻甲,至洞胸出背,叠贯后骑,羌惧而引却。张康国荐于徽宗,召对,问西北边事,以笏画御榻,指坐衣花纹为形势。帝曰:“敌在吾目中矣。”

              提点河东刑狱,迁西上阁门使、领威州刺史、知沧州。以治城障功,转引进使。诏运粟三十万石于并塞三州,灌言:“水浅不胜舟,陆当用车八千乘,沿边方登麦,愿以运费增价就籴之。”奏上,报可。未几,知岷州,引邈川水溉闲田千顷,湟人号广利渠。徙河州,复守岷,提举熙河兰湟弓箭手。入言:“若先葺渠引水,使田不病旱,则人乐应募,而射士之额足矣。”从之。甫半岁,得善田二万六千顷,募士七千四百人,为他路最。陪辽使射玉津园,一发破的,再发则否。客曰:“太尉不能耶?”曰:“非也,以礼让客耳。”整弓复中之,观者诵叹,帝亲赐酒劳之。迁步军都虞侯。金师南下,悉出禁旅付梁方平守黎阳。靖康元年正月二日,次滑州,方平南奔,灌亦望风迎溃。黄河南岸无一人御敌,金师遂直叩京城。灌至,乞入见,不许,而令控守西隅。背城拒战凡三日,被创,没于阵,年六十二。

              (节选自《宋史•何灌传》)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10分)

              (1)整弓复中之,观者诵叹,帝亲赐酒劳之。(5分)

              (2)灌至,乞入见,不许,而令控守西隅。(5分)

            • 2.

              翻译训练:1. 请同学们将昨天晚自习作业中的翻译训练的解析认真看完,将重点字词和语法的采分点抄在整理本上拍照上传。

              2.请将下面这个文言文小故事全文翻译出来,并请试试当出卷老师,画出这个文段中你觉得最重要的可以做翻译题的句子,将这两个句子中的采分点尽可能标注出来。

               

              练习2.伯乐相马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日立市,人莫之知。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日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1.将昨天翻译解析里重要字词抄在整理本上,拍照上传。
              2.在整理本上翻译全文、标注重要句子的采分点,拍照上传。


            • 3.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王昭素,开封酸枣人。少笃学不仕,有至行,为乡里所称。常聚徒教授以自给,李穆与弟肃及李恽皆尝师事焉。乡人争讼,不诣官府,多就昭素决之。开宝中,穆荐之朝,诏召赴阙,见于便殿,时年七十七,精神不衰。太祖问曰:“何以不求仕进,致相见之晚?”对曰:“臣草野蠢愚,无以裨圣化。”赐坐。因访以民间事昭素所言诚实无隐上嘉之以衰老求归乡里拜国子博士致仕赐茶药及钱二十万留月余遣之年八十九卒于家。     (选自《宋史》,有删改)(1)下列选项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
              A.因访以民间事/昭素所言/诚实无隐上/嘉之/以衰老求归乡里。
              B.因访以民间事/昭素所言诚实无隐/上嘉之/以衰老求归乡里。
              C.拜国子博士/致仕赐茶药及钱二十万留月余/遣之/年八十九/卒于家。
              D.拜国子博士/致仕/赐茶药及钱二十万/留月余遣之/年八十九卒于家。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对曰:“臣草野蠢愚,无以裨圣化。”
              译文: ______
              ②乡人争讼,不诣官府,多就昭素决之。
              译文: ______
            •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完全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①破灭之也(规律) 赂秦耶(全都) 不在战矣(所以)
              ④思先祖父(他的,他们的) ⑤诸侯之所(灭亡) 有尺寸之地(才,从而)
              A.①③⑤B.①②⑤C.③④⑤D.②④⑥
              (2)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______
              A.赂秦力亏  而秦兵又至矣 B.破灭道也 暴秦欲无厌
              C.不赂者赂者丧 取之外 D.小获邑,大则得城 秦之所大欲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判:决定 B.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速:招
              C.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向:以前 D.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当:当……时候
              (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______
              A.暴秦欲无厌 杳不知其所
              B.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举匏尊相属
              C.是故燕虽小国后亡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耻学于师
              D.赵尝五战 青,取之蓝而青于蓝
              (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选文引用古人的话,以“抱薪救火”为例证,说明以地事秦必然导致灭亡的严重后果。
              B.选文以齐、燕、赵三国灭亡的进程,具体论证了“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的道理。
              C.这两段文字体现了苏洵文风特点:行文纵横恣肆,气势逼人;语言朴素简劲,富有表现力。
              D.两段文字均采用对比论证及事实论证的方法,论证文章中心论点,发人深思,令人警醒。
              (6)第二段文字运用的论证方法是______
              ①比喻论证    ②对比论证    ③类比论证    ④引用论证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②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8)“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个论断是以怎样的方式提出的?从哪几句话可以看出作者写此文的本意?
              (9)作者在第二段中已把赂秦之害阐述清楚,为什么又引用一句古人之言作结?
            • 5.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①余世居吴之北郭,十余年来,徐君幼文自毗陵、高君士敏自河南,唐君处敬自会稽,张君来仪自浔阳,各以故来居吴,而卜第适皆与余邻,于是北郭之文物遂盛______。余以无事,朝夕诸君间,或辩理诘义,以资其学;或赓歌酬诗,以通其志;或鼓琴瑟,以宣湮滞之怀;或陈几筵,以合宴乐之好。虽遭丧乱之方殷,处隐约之既久,而优游怡愉,莫不自有所得也。
                  窃尝以为,一郡一邑,有抱材之士而出于凡民者,皆其地之秀也。若诸君,其诸州之秀欤!与诸州之秀萃于一乡,吾里何幸哉!余不出闾閈,而获友之多如是,则非吾里之幸,而余之幸也。
                  然自前年士敏往云间,去年幼文往吴兴,今年处敬又将往嘉禾而仕焉。众客觞别于馀舍。酒半,余戚然曰:“诸君之居吾里,诚幸矣!今去者过半,而留者犹未可羁也。然则谁终与处此乎?”客有起者曰:“子毋戚。子单居寡侣时,不知有诸君之合也。及朋聚群游时,又岂知有诸君之离哉?合而离,离而合,其理无常,则他日之复合于此者,固未可知也。”言既,客又有起者曰:“君子所贵乎同者,道也;所喜乎合者,志也。古有尚友于千载、神交于千里者,以有所合而同尔,岂必生同时,居同里,连栋宇之密而接杖屦之勤乎?诸君能不以远而忘其好,不以疏而易其志,不以穷达而渝其久要之心,则虽限胡与越,而亦不异于北郭之近矣。”众客皆喜。
                  既醉而别,余善其言,遂录为送处敬序。
              【注】:(1)文物:指文人,文士
              (1)填入第①段方框处最恰当的虚词是______。
              A.耶 B.哉 C.也 D.矣
              (2)第①段划线句运用了排比的句式,试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3)下列对“若诸君,其其诸州之秀欤”一句理解恰当的一项是______。
              A.假如是他们,难道不是各州的杰出人才吗
              B.假如是他们,大概都是各州的杰出人才吧
              C.像他们各位,大概都是各州的杰出人才吧
              D.像他们各位,难道不是各州的杰出人才吗
              (4)对第②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作者认为杰出人才往往都来自于凡民
              B.作者认为个人的幸运大于乡里的幸运
              C.第一句承接上文写与诸友交往的乐趣
              D.写获友之多的幸运引出下文别友之悲
              (5)阅读第③段,说说是哪些道理让作者及朋友从“戚然”转为“皆喜”的?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耍孩儿】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若没些儿灵圣与世人传,也不见得湛湛青天。我不要半星热血红尘洒,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等他四下里皆瞧见,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刽子云)你还有甚的说话,此时不对监斩大人说,几时说哪?(正旦再跪科,云)大人,如今是三伏天道,若窦娥委实冤枉,身死之后,天降三尺瑞雪,遮掩了窦娥尸首。(监斩官云)这等三伏天道,你便有冲天的怨气,也召不得一片雪来,可不胡说!(正旦唱)
              【二煞】你道是暑气暄,不是那下雪天,岂不闻飞霜六月因邹衍?若果有一腔怨气喷如火,定要感的六出冰花滚似绵,免着我尸骸现;要什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
                  (正旦再跪科,云)大人,我窦娥死的委实冤枉,从今以后,着这楚州亢旱三年。(监斩官云)打嘴!那有这等说话!(正旦唱)
              【一煞】你道是天公不可期,人心不可怜,不知皇天也肯从人愿。做甚么三年不见甘霖降,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冤。如今轮到你山阳县,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
                  (刽子做磨旗科,云)怎么这一会儿天色阴了也?(内做风科,刽子云)好冷风也!(正旦唱)
              【煞尾】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三桩儿誓愿明提遍。(做哭科,云)婆婆也,直等待雪飞六月,亢旱三年呵,(唱)那其间才把你个屈死的冤魂这窦娥显。
              (1)窦娥的三桩誓言中引用了哪些传说?引用这些传说有什么作用?
              (2)具体分析窦娥临刑时发出的三桩誓愿,说明她所希望的是什么。
              (3)“煞”就是结尾的曲牌,元杂剧中多为一曲。为什么关汉卿要把“煞”分成【二煞】【一煞】【煞尾】三个曲牌呢?
              (4)本折结尾,窦娥许下的三桩誓愿应验了两桩是全局的高潮。假如你是导演,请描述一下当时的场景。
            • 7.

              ①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②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③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④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 根据文中的有关内容,可以归纳出哪两个四字成语?
              (2)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2)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3) 本文是一则寓言故事,它采用了对比手法写河神认识的前后变化。从这些对比中,我们可以获得哪些有益的启示呢?
            • 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1)  解释文中加 下划线词语。

              梦亦同                                (2)始指之              

              踞而遨                                (4)外与天际              

              (2)  把文中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2分)

              (3)  作者描写了西山的什么特点?主要运用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节选自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1) 翻译划线的句子。
              (2) 有人认为结尾一句“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包含着悲观消极的思想,你是否同意?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理由。
            • 10.

              上孝宗皇帝第一书

              陈亮

              臣窃惟中国天地之正气也,天命之所钟也,人心之所会也,衣冠礼乐之所萃也,百代帝王之所以相承也。虽挈中国衣冠礼乐而寓之偏方①,天命人心犹有所系,岂以是为可久安而无事也!天地之正气,郁遏而久不得骋,必将有所发泄,而天命人心,固非偏方之所可久系也。

              恭惟我国家二百年太平之基,三代之所无也;二圣北狩之痛,汉、唐之所未有也。方南渡之初,君臣上下,痛心疾首,誓不与敌俱生,卒能以奔败之余,而胜百战之敌。及秦桧倡邪议以沮之,忠臣义士斥死南方,而天下之气惰矣!三十年之余,虽西北流寓,皆抱孙长息于东南,而君父之大仇,一切不复关念,自非海陵②送死淮南,亦不知兵戈之为何事也。况望其愤故国之耻,而相率以发一矢哉!

              陛下以江、淮之师为金人侵轶之备,而精择一人之沈鸷有谋、开豁无他者,委以荆、襄之任,宽其文法,听其废置,抚摩振厉于三数年之间,则国家之势成矣。

              石晋失卢龙一道,以成开运之祸,盖丙午、丁未岁也。明年,艺祖皇帝始从郭太祖征伐,卒以平定天下。其后契丹以甲辰败于澶渊,而丁未、戊申之间,真宗皇帝东封西祀,以告太平,盖本朝极盛之时也。又六十年,而神宗皇帝实以丁未岁即位,国家之事于是一变矣。又六十年而丙午、丁未,遂为靖康之祸。天独启陛下于是年,而又启陛下以北向复仇之志。今者去丙午、丁未,近在十年间尔。天道六十年一变,陛下岂可不有以应其变乎?此诚今日大有为之机,不可苟安以玩岁月也。今乃驱委庸人,笼络小儒,以迁延大有为之岁月。臣不胜愤悱,是以忘其贱而献其愚。(选自《钦定四库全书·龙川集卷一》,有删节)

              [注]①偏方:这里指南宋管辖的江南地区。②海陵:指金废帝完颜亮,亦称海陵王。

              (1)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秦桧倡邪议以沮之,忠臣义士斥死南方,而天下之气惰矣!

              (2)又六十年,而神宗皇帝实以丁未岁即位,国家之事于是一变矣。

              (3)此诚今日大有为之机,不可苟安以玩岁月也。

              (2) 请简要概括最后两段中陈亮给宋孝宗的治国建议。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