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现代教育之父----南开中学创办人张伯苓    ①在我看来,张伯苓是中国现代教育的一座山,也是一座人格的丰碑。作为中国现代基础教育的奠基者,他还是一条泱泱大河,濡溉后人,泽被中华。
                  ②1904年,张伯苓和严范孙一起创办了南开中学。在后来成为名校的现代新式学校中,南开中学创办最早。在由封建传统教育进入近现代新式教育的转型时期,南开中学的诞生及其以后一系列的办学实践,确实起到了开一代先风的作用。
                  ③南开的办学理念是“人生以服务为目的”。20世纪30年代,在《南开双周》、《南开高中》、《南开校友》、《南开童子军》的创刊号上,张伯苓校长的题词是“以服务为目的”。
                  ④张伯苓在南开施行的人生教育和人格教育,就是和我们的许多学校相比,仍然是十分领先的。其中较著名的就是施行“四十字镜箴”。为了培养学生的文明行为,张伯苓特意在南开中学校门入口处立了一面一人高的大镜子,上面镌刻着严范孙书的四十字箴言“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暴、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这种做法在当时,赢得了极好的社会反响,甚至连来校访问的哈佛大学校长伊利奥都赞叹不绝,回国后四处宣传,“镜箴”及相关照片还上了美国的报刊。
                  ⑤亲历过“国帜三易”的张伯苓,一直将爱国热情同教育救国的理念融为一体。这是南开学校“人格教育”中一个极为闪光的特色和亮点。在每周三固定的修身课及不定期的各种集会上,都要对会场进行一番精心布置,讲台上必定高悬国旗,两旁大书“爱国”二字。1916年,张伯苓想起他几年前在美国看到美国学校的学生在校长的带领下向国旗行礼的场面,便决心也在南开仿效实行。于是学校每天都会在黄昏时吹响旗号,三三两两漫步校园或闲谈的学生,只要一听吹号声,都会不约而同地止步立正,面向国旗行注目礼。
                  ⑥张伯苓是现代学校体育教育最杰出的先驱者。这首先表现在他对体育精神的理解上。中国人向来私念重,缺乏公德意识,而体育可以帮助学生消除这种国民弱性,培养密切合作、集体为重的观念意识。他还认为,体育比赛能培养同学们公平竞争、以技取胜的观念,真正的体育精神乃是以积极向上的精神创造最佳成绩,以豁达乐观的情绪和心态来对待失败的态度。南开的体育场地设施,在当时是全国一流的。20世纪20年代中期,南开学校千余名学生,共有15个蓝球场,5个足球场,6个排球场,17个网球场。张伯苓大力提倡普及体育,他一直强调,每个学生都应该德、智、体、群四者并进,明确宣称:“教育里没有了体育,教育就不完全。”
                  ⑦张伯苓作为南开学校的校长,两袖清风,生活十分简朴。几十年中,先生四处奔走,努力募捐,靠“化缘”为南开挣下数百万产业。但是,他从没有在自已身上乱花一分钱。教育无小事,事事育人;教育无小节,处处楷模。张伯苓酷爱听戏,但为了教育学生不浪费学习时间和防止学生沾染不良习气,他从不进天津戏院听戏;他虽然和梅兰芳等名角颇有来往,但当他们在天津表演时,张伯苓决不前去捧场。张伯苓以身作则,行为师表的故事在南开有口皆碑。一次修身课上,张伯苓谆谆告诫学生不要抽烟,但有一个调皮的学生当场质问校长说:“您不许我们抽烟,您为什么自已还抽烟呢?”张伯苓顿时无话可说。沉思了一下,他便当场明确表态:“这个问提得好,现在我宣布马上戒烟。”说着,他就把随身带的烟杆折断了,在场的全体学生被感动了,报以热烈的掌声。凭着顽强的毅力,成功地戒除了烟瘾。在他人高尚人格的感召下,南开学校形成了铁的纪律和良好风尚。
                  ⑧作为一所私立学校校长,张伯苓因其名望功业得到社会和高度认可和尊重。他把毕生献给了南开和中国的现代教育。一所中学,出了周恩来、温家宝两位总理,拥有如此一流的时代骄子,在中国现代基础教育史上,很难有第二所中学可以匹敌。
                  ⑨一所私立学校,一位平民出身的校长,靠什么创造了如此辉煌的奇迹?还是用张伯苓校长的话说明吧:“既无天才,又无特长。我终身努力,小小成就,无非因为我对教育有信仰有兴趣而已。”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称张伯苓是“一条泱泱大河,濡溉后人,泽被中华”,其中原因之一是他创办了南开中学,并培养出了以周恩来、温家宝为杰出代表的一流学子。
              B.南开中学校门入口处所立的“四十字镜箴”令美国哈佛大学校长伊利奥赞叹不绝,正因为他四处宣扬,“镜箴”及相关照片才上了美国的报刊。
              C.南开中学每天都会在黄昏吹响旗号,学生们只要听到号声,就都会面向国旗行注目礼,这是南开学校“人格教育”中一个极为闪光的特色。
              D.张伯苓处处以身作则。他酷爱听戏,和梅兰芳等名角颇有来往,但为了教育学生不浪费学习时间和防止学生沾染不良习气,他从不进戏院听戏。
              E.本文运用平实自然的语言,精心选材,记述了张伯苓的办学实践和为中国现代基础教育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再现了一个现代教育家的光辉形象。
              (2)本文第一自然段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3)为什么说“张伯苓是中国现代教育之父”?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在张伯苓看来,一个人要创造辉煌的奇迹,需要“终身努力”。请结合全文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空中硬汉戴明盟
              李蕊娟
                  险情砺练成就“拼命三郎”
                  今年34岁的戴明盟身材高大匀称,他的飞行技术堪称一流,这是历经生死考验锤炼出来的。
                  1996年8月7日,戴明盟经历了最危险的一次生死考验。这天早晨,他驾驶一架歼六战机在呼啸声中穿越宁波市区上空来到东钱湖,突然油泵电门跳回,他马上用手去推,但不起作用,戴明盟内心没有慌乱,他清楚地知道飞机出了故障,自己必须立即返航。
                  但在飞行途中,机舱已经起了烟雾,有的地方冒出了火花。塔台指挥员为了飞行员的安全,命令戴明盟跳伞。但他为避免出现可怕的后果,拉了一把操纵杆,使飞机避开了镇海炼化区域。这时拖着长长火焰的飞机直扑向骆驼镇,他再次冒着生命危险拉了一把操纵杆,使飞机偏离此处,紧接着自己也跳了伞,最终冒着浓烟、一团火似的飞机砸落在一片无人的水稻田里。
                  经历几次险情砺练后,戴明盟的心理素质更趋成熟,飞天的“翅膀”更加坚硬。几年后,在训练中堪称“拼命三郎”的戴明盟因飞行技术过硬,成了部队大名鼎鼎的人物。
                  成为中国航母首批舰载机飞行员
                  戴明盟是一位“身经百战”的优秀飞行员。2003年,作为“有潜力的好苗子”,戴明盟有幸被选派前往俄罗斯学习舰载机着舰技术。以优异成绩学成归来后,2006年,他又被上级领导任命为东海舰队“海空雄鹰团”一大队大队长。
                  后来随着中国首艘航母即将诞生,挑选舰载机飞行员的工作也在紧张进行中。戴明盟知道,驾驶飞机在母舰上着舰、起飞,是一项极为复杂且危险系数高的工作。虽然通常来说,航母整个飞行甲板面积相当于三个足球场,但飞行员着舰时,从空中看航母就像“一张小邮票”,要把飞机降落在“邮票大小”的地方,飞行员必须用小小的尾钩准确钩住甲板上的拦阻索。他做梦都想成为这种能肩负国家民族使命的超级猛士。
                 要成为首批舰载机飞行员,首先要符合上级制定的相当严格的选拔标准。比如“飞过至少5个机种,飞行时间超过1000小时,其中3代战机飞行时间超过500小时”等等。
                  其次要通过“身体关”的选拔。歼-15舰载机在钩住阻拦索的瞬间,飞行员会承受巨大的载荷,这对飞行员的颈椎、腰椎和脊柱都会产生影响。同时由于惯性的作用,血液加速向飞行员头部涌去,眼前会出现“红视”现象……
                  再次必须通过“心理关”的选拔。由于14度的滑跃倾角,飞行员在起飞时会产生加速撞墙的感觉;在着舰时,为了防止挂索失败,舰载机飞行员必须大油门下滑着舰,以保持“逃逸”速度……每一次起降,都是过“鬼门关”。
                  令戴明盟兴奋的是,作为海军航空兵精英的他,最终被千里挑一的选中。有幸成为中国航母首批舰载机飞行员!
                  驾“飞鲨”首降成功震动世界
                  几个月前,有西方媒体曾嘲笑没有舰载机的“辽宁号”不过是“移动的博物馆”。戴明盟暗中憋了一口气,一定要为中国人争口气,让航母早日拥有战鹰!
                  2012年11月23日,是戴明盟终身难忘的日子。上午7时许,身着七彩服装的航母舰员在甲板上一字排开,仔细排查飞行跑道上可能出现的异物。9时,戴明盟驾驶从陆地某机场起飞的歼-15飞机,飞临正在渤海谋海域中的辽宁舰的上空。
                  在完成对着舰环境的判断后,戴明盟从舰尾进入,调整航向,对准跑道,放下尾钩。“砰!”战机呼啸而落,滑行几十米后稳稳停住。漂亮,着舰一次成功。
                  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戴明盟驾“飞鲨”着舰时,尾钩准确钩住了第二根阻拦索。国际级功勋试飞员徐勇凌说:“其实这里面大有学问,首先表明飞行员对飞机的操控能力很强。”大中型航母上一般有四根阻拦索,战机降落时通常会选择挂在第二或第三根。因为如果对准第一根,飞机降落点太靠近甲板后缘。可能导致高度过低撞到航母尾部。如果对准第四根的话,留给飞机的减速空间就比较短。“可见,戴明盟他们事先通过大量的通场和触舰复飞等训练,把相关技术练到了家!”
                  曾有国外专家撰文称,中国航母是“徒有其表的一堆废物”。戴明盟用自己的行动,给了他们一记响亮的耳光。他成为我国舰载机首飞第一人,这位“超级牛哥”的名字,将被永远载入史册!
              (选自《辽宁青年》,有删节)(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驾驶歼六战机在空中遇险后,戴明盟能冒着危险避开炼化区域和骆驼镇,取决于他过人的勇气和高超的驾驶技巧。
              B.驾驶飞机在母舰上着舰,是一项极为复杂且危险系数高的工作,要想顺利钩住拦阻索着舰,飞行员技术娴熟是关键。
              C.飞机在母舰上降落时,飞行员会产生撞墙的错觉,眼前会出现“红视”现象,这对飞行员的心理素质是极大的挑战。
              D.西方媒体曾嘲笑“辽宁号”是“移动的博物馆”,恰恰说明舰载机的重要意义,进而突出了戴明盟等舰载机飞行员奋斗的价值。
              E.本文通过空中遇险、被选为舰载机飞行员、驾飞鲨首降、给外国专家一记耳光等具体事件,为我们刻画了戴明盟的硬汉形象。
              (2)本文题目为“空中硬汉戴明盟”,阅读全文后,请概括戴明盟的“硬”表现在哪些方面,并简要分析。
              (3)文章最后一部分引用了功勋试飞员徐勇凌的话,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空中硬汉戴明盟的事迹对你有哪些启示?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忆傅斯年先生
              何兆武
                  ①“五四”运动时,傅斯年先生还是北京大学的学生,就表现了他那深厚的学养和卓越的领导、组织才能。当时他所主编的《新潮》杂志,蔚为“五四”时期最有影响的刊物之一,它正式揭开了我国由传统大踏步而又不可逆转地进入近代化在思想上和文化上的序幕,其历史意义恰相当于西方的文艺复兴运动。傅斯年的名字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五四”运动中一个极为响亮的名字。
                  ②“五四”以后,傅斯年先生去德国留学,受到当时德国历史学派的影响,以史料翔实、考订精赅为其特色。回国后,傅斯年先生在北大任教,提出了历史学即史料学的口号,这条路线曾受到不少人的非难。不过,傅先生的本意似乎并非就是历史学止步于史料,而是主张历史学应该由史料出发,也就是说,没有材料就谈不到历史研究。这与他的老师也是终生挚友胡适先生的“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是一脉相通的。他一系列的主要名文如《性命古训辨证》《夷夏东西说》等,奠定了他在史学界的声誉和地位。中央研究院成立后,即由傅先生出任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历史学与语言学合在一起,亦足以见傅先生学术路线与德国学派的渊源。
                  ③傅先生是第一个认真地把心理分析引入到史学研究的人。历史归根结底乃是人的活动,而人的活动归根结底乃是通过心理的这一环节。一般的历史学家们看问题往往只停留在社会分析的层次上,绝少论及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心灵深处。而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写到反叛的时候,往往会提到反叛者最后是由于“内不自安”而终于谋反。反叛是有野心的一面,但也有其内心受迫而扭曲的一面。这就更深一层地触及到了当事者的内心或灵魂深处,而比单纯地论述背景与客观形势要更深一步。
                  ④抗日战争后期,国内矛盾已日益突出,国民参政会遂组织了一个延安访问团,团员似是六位参政员,有傅斯年和黄炎培在内。在延安,毛泽东与访问团成员逐一谈过话,他与傅先生在“五四”时期当属旧识,大概也称道了傅先生在“五四”时期的功绩,所以傅先生就自称:“我们当日不过是陈胜、吴广而已。”
                  ⑤抗日战争结束后,北大校长蒋梦麟去重庆做官,校长由胡适继任。因胡适当时在美国,未能速返,在胡适回国以前,校长由傅先生代理。是年十二月一日西南联大学生因反对内战举行集会,遭到国民党当局镇压,打死四人,造成惨案,由此爆发了“一二一”运动。傅先生遂由重庆来昆明处理学潮。他慰问学生,见到学生代表时说,你们就是我的子女,打死我的子女我不能答应。一时曾博得不少同学的认同。但是傅先生当时的基本立足点却是无法认同学生的民主运动的,所以,不久他也和其他几位老师一样和大多数同学的主流拉开了距离。
                  ⑥抗战期间政府迁到重庆后,傅先生以参政员的身份曾在会上猛烈地抨击孔、宋豪门,博得了“大炮”的声誉,为一时物望所归。胡适回国任校长后,傅先生回南京史语所,当时战局动荡、经济崩溃,傅斯年在题为《论豪门资本之必须铲除》的文章中尖锐指出:“今天的官僚资本当然推孔宋两家”,“古人说‘化家为国’,现在是‘化国为家”’,“他(宋子文)的作风是极其蛮横,把天下人分为二类,非奴才即敌人”。在如此猛烈的大炮轰鸣声中,蒋介石有一次请傅先生吃饭,傅斯年毫不客气地对蒋介石说:“宋与国人全体为敌,此为政治主要僵局之一。”接着又在《世纪评论》上发表题为《这个样子的宋子文非走不可》的文章,各地报刊立即纷纷转载,轰动全国。在列举宋子文的各种胡作非为后,他说:“我真愤慨极了,一如当年我在参政会要与孔祥熙在法院见面一样,国家吃不消他(宋子文)了,人民吃不消他了,他真该走了,不走一切垮了。当然有人欢迎他或孔祥熙在位,以便政府快垮。‘我们是救火的人,不是乘火打劫的人’,我们要求他快走。”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宋子文只好黯然下台!
                  ⑦解放前夕,傅先生在台湾出任台湾大学校长,主要的班底仍是北大老人,如毛子水、姚从吾、刘崇、钱思亮各位先生,台大若干年来蔚为台湾的北大。1950年12月20日傅斯年因脑溢血猝死于台湾大学,享年54岁。
              (节选自《社会科学论坛》)相关链接:
              ①早在1946年初,蒋介石就与陈布雷商量,要让傅斯年先生做国府委员。结果,任说客说破了天,傅斯年坚决不肯。蒋介石转而想拉胡适进入政府,希望傅斯年能做说服工作,结果傅斯年也竭力反对。在给胡适的信中傅斯年说,两人一旦加入政府,就没有了说话的自由,也就失去了说话的分量。“一入政府,没人再听我们一句话”。他劝胡适要保持名节,其中有一句话极有分量:“借重先生,全为大粪堆上插一朵花。”
              ②傅斯年的教育思想的核心一是维护学术自由、教育特别是大学独立;二是大学工作必须以学术为中心。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后,国民党政府下令实行联保制度,一人因政治思想“不纯正”被判罪,其他人要连坐,傅斯年愤慨地对国民党当局声明,台大师生由他一人担保,发生问题,他负全部责任,从而迫使这个反动制度在台大无法推行。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在“一二一”运动中,傅斯年先生由重庆来昆明处理学潮,他对学生民主运动的认识一直博得不少学生的认同。
              B.傅斯年不做国府委员,也反对胡适做国府委员,其主要原因是两人一旦加入政府,就失去了说话的自由和分量,同时名节也会受损。
              C.傅斯年面对战局动荡、经济崩溃的局面,尖锐指出宋子文与人民为敌,“化国为家”,是当时政治主要僵局之一。
              D.傅斯年先生在北大任教,提出了历史学即史料学的口号,其本意不是历史学止步于史料,而是历史学应该由史料出发。
              E.历史学家们看问题往往只注重社会分析,不论及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心灵深处,傅斯年却独辟蹊径,注重心理研究。
              (2)作为一篇回忆性的文章,本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回答。
              (3)傅斯年先生在史学上的贡献有哪些?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概括。
              (4)傅斯年先生是著名学者,有其独特的人格魅力。请结合材料分析其人格魅力表现在哪些方面。
            •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大器晚成的“个性”歌后--西莎莉亚•艾芙拉
              宋佳烜
                  ①1941年8月27日,西莎莉亚•艾芙拉出生在西非国家佛得角圣文森特岛一个名为门蒂卢的小镇,她的父亲是一名小提琴手,母亲是帮佣,生活虽不富足,但与音乐为伴的童年令她收获了一生中难得的快乐。她曾幸福地说,那时到处都是音乐。然而,父亲过早的离世让家庭分崩离析。7岁的西莎莉亚不得不先后由祖父母和养父母抚养,直到被送到孤儿院。在孤儿院里,西莎莉亚加入了合唱团并开始学习唱歌。几年后,人们经常在门蒂卢小镇的酒吧、宾馆、港口过往的货船甚至街头,看到一个光着脚卖唱的小女孩。这个十五六岁、瘦小孱弱的小女孩有着阳光一般的眼神,光着脚在货船上又唱又跳的样子惹人怜爱。一曲唱罢,她伸出小手接下25个埃斯库多(约3.5元人民币)的卖唱钱。失去双亲后,身为姐姐的西莎莉亚担起了养活弟妹的重任。她用歌声糊口,也用歌声排遣着自己的压抑和悲伤。
                  ②由于演出场所一再拖欠演出费用,西莎莉亚的卖唱生活越来越拮据。不久,身心俱疲的她放弃了演唱,离开了让她又爱又恨的舞台。在20岁到35岁这段时间,西莎莉亚为了养家糊口,几乎断绝了与音乐的联系。同时,现实生活的巨大压力让西莎莉亚消沉,开始借酒消愁。“那是我生命中最暗无天日的时光。”多年后,西莎莉亚这样说道。
                  ③在西莎莉亚迷茫痛苦的时候,她后来的经纪人约瑟•达•席尔瓦叩开了她封闭的心门。“是他救了我。”西莎莉亚说。重新踏上音乐之路的西莎莉亚将她对生活的理解注入演唱,这个烟不离手却拥有动人声线的女歌手很快成为当地的明星。1988年,西莎莉亚赴法国录制了首张正式专辑《赤足天后》,在全球大获成功,这一年她已经47岁。这颗因贫穷而被埋没多年的巨星终于被挖掘出来,发出了夺目的光芒。2003年,西莎莉亚的专辑《爱慕之语》获得第46届格莱美最佳世界音乐专辑奖,她成为格莱美歌后。几年间,西莎莉亚六度获得格莱美提名,10张唱片全球累计销量超过400万张,更成为麦当娜和瑞奇•马丁等巨星眼中的偶像。
                  ④西莎莉亚的声名日盛,但当时已年届中年的她固执地坚持着自己的个性。从出道开始,西莎莉亚就在自己与欧美流行歌星间划出了一道明确的分界线:她拒绝用英语演唱,拒绝唱片公司的商业包装,拒绝激情动感的舞台表演和浓妆艳抹,坚持用属于佛得角的语言和音乐表达自我;她拒绝到财大气粗的巨商富贾家中演出,坚持回到家乡,同她的孩子们一起,在她生活的地方歌唱;她拒绝奢华的生活,担当着佛得角人“守护天使”的角色。
                  ⑤2010年10月10日,在一片欢呼声中,西莎莉亚走上了北京解放军歌剧院的舞台。她头上织满发辫,身着彩色条纹上衣和红色长裙,光着脚丫;眉宇间流露着坚毅的神情,充满自信的眼神扫视着观众。当她一张口,那被世界乐坛誉为“来自上帝的恩宠”的声音立刻让所有人臣服,剩下的就只有不断惊呼、拼命鼓掌和无限崇敬。
                  ⑥回想起这次演出,佛得角驻华大使儒利奥•德莫赖斯仍有几分激动:“我第一次邀请她来中国时,她说:‘这太疯狂了,去那么远的国家,那里的人们会喜欢我的音乐吗?’通过5年的努力,她终于来了,演出结束后,当我走到后台与她拥抱时,她高兴得像个孩子,兴奋地对我说:‘你说的没错,他们喜欢我的音乐,有那么多人来看我的演出,我太高兴了。’”2011年9月,由于身体原因,西莎莉亚宣布彻底退休,那次名为《佛得角吹来的海风》的演唱会成为她在中国内地的首唱和绝唱。
                  ⑦2011年12月17日,西莎莉亚在家乡门蒂卢病逝,享年70岁。儒利奥•德莫赖斯评价她说:“她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歌者,也是一位伟大的女性。她在门蒂卢的家,大门永远是敞开的。穷人们尤其是街头流浪的孩子随时都可以走进去,她的餐桌上永远都有为他们准备的热气腾腾的饭菜。”为了让自己不要忘记贫穷,也为了表示对家乡贫苦人民的尊重,西莎莉亚从来都是光脚上台演出。对佛得角人而言,他们失去的不只是一位歌坛巨星,更是一位楷模、一个骄傲和一份希望。
              (摘自《中国新闻网》,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西莎莉亚少年时期生活窘迫,为抚养弟妹,她不得不以卖唱为生;在她成人后的十多年时间里,她依然通过演唱来维持生计。
              B.如果没有经纪人约瑟叩开西莎莉亚封闭的心门,或许她还沉迷于迷茫痛苦中,更谈不上在47岁时凭借《赤足天后》而成为全球巨星。
              C.西莎莉亚无论在家乡表演还是在国外表演,一直都是坚持赤脚登台的,因为她觉得应该时刻提醒告诫自己,不能够忘记贫穷。
              D.经过5年之久西莎莉亚才决定来中国开演唱会,这是因为她觉得中国人民不喜欢她的音乐。事实上她在中国的演唱会赢得了许多的掌声。
              E.本文的语言朴实无华,读来自然酣畅;文中多处引用了传主和驻华大使儒利奥的话语,使西莎莉亚质朴纯真的形象跃然纸上。
              (2)西莎莉亚是位“个性”歌后。她的“个性”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3)为什么说“对佛得角人而言,他们失去的不只是一位歌坛巨星”?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4)中国古圣贤曾有“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说法,对“必先苦其心志”,你有何感悟?请结合本文及另一位名人的事迹作简要阐述。
            • 5.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曼德拉的光辉岁月    黄家驹有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叫《光辉岁月》,也许很多人不知道,这首歌正是黄家驹创作献给南非黑人人权精神领袖曼德拉的一首对自由的颂歌。歌中唱道:“风雨中抱紧自由,一生经过彷徨的挣扎,自信可改变未来,问谁又能做到。”这既表达了黄家驹对曼德拉的敬仰,也诠释了曼德拉的信仰。据说,有人曾经给曼德拉翻译《光辉岁月》的歌词,他听到最后潸然泪下。
                  南非前总统曼德拉于12月5日在南非比勒陀利亚逝世,享年95岁。这位南非“斗士”几乎用自己整个青春和壮年为代价,为抗争不公平的种族隔离奉献了全部力量,并最终获得国际社会的支持与敬意,成功推动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的废除。
                  1918年7月,曼德拉生于南非东开普省一个村庄里的一个显赫家庭。他先是在教会学校学习,然后进入福特哈尔大学(Fort Hare),当时这所大学是专门为南非黑人设立的为数不多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但他因参加一场抗议活动(与一学生团体选举的争议有关)而被学校开除,后来他逃到约翰内斯堡,在那里学习法律,成为科班律师。他和他的朋友、同为斗争英雄的奥利弗•坦博创办了南非第一家黑人律师事务所。
                  在约翰内斯堡的日子里,他开始积极参与政治以及反对歧视和种族隔离的斗争。1944年,他成为解放运动组织非国大青年联盟的创始成员之一,并在1961年非国大的武装组织民族之矛(Umkhonto we Sizwe)成立后成为该组织的领袖。
                  一年后,他因“非法越境”和“煽动工人罢工”的罪名被捕,被判监禁五年。1964年,还在服刑的他与非国大其他活动分子在臭名昭著的“瑞佛尼亚审判”(Rivonia Trial)上被控阴谋颠覆,被判终身监禁,随即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铁窗生涯。在监禁期间,他曾与种族隔离政府官员秘密谈判,最终于1990年2月11日被释放。在此九天前,南非解除了对非国大的禁令。
                  1991年,南非议会投票废除了一系列作为种族隔离制度重要基础的法律;1993年,曼德拉与南非种族隔离制度时期最后一位白人总统德克勒克共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1994年,南非首次组织不分种族的全国大选,曼德拉领导的非国大获胜,他本人也以62.2%的支持率当选为南非首位民选黑人总统。
                  曼德拉宽广的心胸,推动饱经种族压迫之苦的南非超越仇恨、走向和解。和平实现了民主过渡。1995年,他签署《促进民族团结与和解法》,宣布成立真相与和解委员会,为南非此后的稳定与和解奠定了基础。
                  1999年6月14日,任满一届的他履行诺言,功成身退,自此过起了漫长的退休生涯。
                  南非官方曾用一种独特的形式,将曼德拉的政治生命“法定”为67年。
                  2009年11月11日,第64届联大通过决议,将曼德拉生日--7月18日定为“曼德拉日”,以表彰曼德拉为“和平与自由”所作的贡献,2010年曼德拉92岁诞辰,成为第一个“曼德拉日”,一个人的自然生命符号,就此和政治、历史戏剧性交织。
                  即便反对曼德拉的人也承认,曼德拉有感染力、号召力和顽强的斗志,在漫长的67年政治生命中,他不畏挫折,不受威逼利诱,执着地追求和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种族隔离制度在南非已存在了漫长的3个世纪,且南非历史上从未有过统一的、多种族平等相待的国家,他的政治目标曾被认为迂阔而不切实际,不同色彩和谐共处的“彩虹国”,仿佛注定只能存在于幻想中。谁又能想到,他和同时代无数黑人、白人、其它有色人种中仁人志士的不懈努力,顽强奋斗,竟真的能让“彩虹国”从天上降临人间?
                  正如BEYOND乐队的致敬之曲《光辉岁月》中所唱的那样,这位传奇政治家“是一生奉献,肤色斗争中”,历尽艰难,为废除种族隔离制度做出了杰出贡献,“问谁又能做到?”
              (摘编自《网易新闻》)(1)下列各项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A.作为南非黑人人权精神领袖,曼德拉的一生为黑人权利奔走呼号,历尽艰辛,他或许有过彷徨,但他从不退缩,终于赢得世人敬仰。
              B.在曼德拉年轻的时候,他就开始积极参与政治以及反对歧视和种族隔离的斗争,成为解放运动组织非国大青年联盟的创始人。
              C.曼德拉与南非种族隔离制度时期最后一位白人总统德克勒克共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他本人也当选为南非首位黑人总统。
              D.鉴于曼德拉为“和平与自由”所作的贡献,7月18日,从此和政治、历史产生了联系,不再只作为他个人的自然生命符号而存在。
              E.曼德拉是新南非的缔造者、非洲人民的骄傲,文章运用插叙的手法回顾了曼德拉的传奇一生,表达了对曼德拉一生丰功伟业的赞美。
              (2)请简要概括曼德拉为追求“光明和自由”所作的努力。
              (3)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引用了黄家驹的《光辉岁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曼德拉的逝世是巨星的陨落,他的“光辉岁月”给了我们哪些人生启示?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 6.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被诗打败的人
              [智利]巴勃罗•聂鲁达
                  在我的少年时代,我是那种身披黑斗篷的学生诗人,同当时所有的诗人一样消瘦和缺乏营养。我刚刚出版了诗集《晚霞》,体重比一根黑羽毛还轻。
                  我同我的朋友们一起走进一家简陋的下等酒馆。那是探戈舞风靡和流氓横行的时代。跳舞突然停止,探戈舞曲就像酒杯砸在墙上似的突然中断。两个臭名昭著的流氓在舞池当中龇牙咧嘴地互相辱骂。当一个上前打对方时,对方就退却,桌子后边的一群音乐迷也随着向后躲闪。那场面就像两个未开化的野人在原始森林的空地上跳舞。
                  我没有多加考虑就走上前去,不顾自己又瘦又弱,责骂他们:“不要脸的坏蛋,狼心狗肺的家伙,下贱的渣滓,别吵大家了!大家是来跳舞的,可不是来看你们演闹剧的!”他们吃惊地对看一眼,好像不能相信他们听到的话。身材较矮的那个以前曾是拳击手,他朝我走来,想揍死我。若不是极准的一拳猛地把这个猩猩般的汉子打倒在地,他准能达到目的。是他的对手终于决定给他一拳。
                  当这个战败的斗士被人像搬麻袋似的抬出去时,当坐在桌旁的人向我们递来酒瓶时,当舞女们向我们投来热情的笑声时,那个打出致命一拳的大汉理所当然地想分享这次胜利的欢乐。但是,我严词责骂道:
              “滚出去!你跟他是一路货!”
                  我的得意时刻不久就结束了。我们穿过狭窄的过道之后,看见一个虎背熊腰的家伙堵住出口--那个被我呵斥的胜利者,他堵住我们的去路,等着进行报复。
              “老子正等着你呐。”他对我说。
                  他轻轻一推,把我推往一扇门,这时我的朋友们都慌里慌张地跑了。我急忙扫一眼,看看能抓到什么东西进行自卫。没有,什么东西都没有。沉重的大理石桌面、铁椅子,我都举不起来。没有花瓶,连一根别人忘记带走的不值钱的手杖都没有。
              “咱们谈谈。”那人说。
                  我明白,任何反抗都是徒劳的;我还想到,他大概像面对一只小鹿的美洲豹,在吞下我之前要打量我一番。我知道,我所能进行的全部自卫,只不过是不让他知道我的恐惧感。我回手也推他一下,但是动不了他一丝一毫。他简直是一堵石墙。
                  他忽然向后扬起头,他那双凶恶的眼睛换了一种神色。
              “您是诗人巴勃罗•聂鲁达吗?”他问。
              “是的。”
                  他低下头,继续说道:“我太不幸了!我现在就在自己衷心钦佩的诗人面前,而当面骂我坏蛋的竟是他!”
                  他两手抱着头,悲痛地说:“我是个坏蛋,跟我打架的那个人是可卡因贩子。我们是世上最卑贱的人。可是,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样纯洁的东西,那就是我的未婚妻,我的未婚妻所给予的爱。巴勃罗,您看看她,您看看她的相片。我一定要告诉她,您亲手拿过这张相片。这事儿准会使她高兴。”
                  他把那张笑吟吟的少女的相片递给我。
              “她是由于您,是由于我们背诵过您的诗才爱我的。”
                  他没头没脑地朗诵起来:“一个像我一样悲伤的孩子,跪着从你眼睛深处看着我们……”这时候,门给撞开了。那是我的朋友们带着武装的援军回来了。我看见一张张惊讶的脸挤在门口。
              我缓缓地走出门去。那人独自留下,连姿态都没变,继续朗诵道:“为了将要在她血管里燃烧的生命,我这双手不得不杀人。”
                  他被诗打败了。
              【注】巴勃罗•聂鲁达(1904--1973),智利著名诗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19岁出版了第一部诗集《晚霞》,20岁发表了成名作《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奠定了他在智利乃至世界诗坛的地位。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A.本文是作者的一篇回忆性散文,却以浓烈的感情和丰富的形象,表现了诗歌对野蛮的胜利,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魅力。
              B.“我急忙扫一眼,看看能不能抓到什么东西进行自卫”“我所能进行的全部自卫,只不过是不让他知道我的恐惧感”,从中不难发现“我”的懦弱无助。
              C.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如“那场面就像两个未开化的野人在原始森林的空地上跳舞”,生动地描绘出这两个蛮汉斗争时的荒唐可笑。
              D.“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样纯洁的东西,那就是我的未婚妻”“她是由于您,是由于我背诵过您的诗才爱我的”,说明了爱情的力量要远胜于诗歌。
              E.本文在故事情节上一波三折,张弛有度,酒馆中的局面出现紧张--缓和--再次紧张--最后缓和的变化,引人入胜,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2)文章第一自然段看似与故事情节无关,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请从细节描写的角度,说说“被诗打败的人”的心理变化过程。
              (4)为什么拳击手竟会“被诗打败了”?试从人物与主旨两方面进行探究。
            • 7.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攻玉之石:韩石山
              --访著名作家、文学批评家韩石山先生
              桑眉
                  记者:读您的自传《既贱且辱此一生》颇多感慨,你们那代人经历太曲折,对生命的脉搏也把握、体会得深刻些,这一方面是否也为您的创作提供了不竭的”矿源”?
                  韩石山(后文简称韩):更多的是给了我一种坚忍不拔的志气。写小说时还有点用处,做学问就没什么关系了。五年大学,只读了半年书,怎么都不能说是好事。
                 记者:您1972年就开始发表作品,首先是以写小说为读者熟知。曾有人说您的小说能打八九分,但却没特别突出的……这话在理吗?你自己怎么看?
                  韩:这话是评论家阎纲先生说的,时间在1980年。他的看法是对的。那时候兴解放思想,突破禁区。我“出身”不好,多年受熬煎,写作的主要目的,主要是改变自身的处境,绝不会有“突破禁区”的胆量。只能在艺术上多下些功夫,自然也就难以达到“十分”的地步。
                  记者:在读者感觉中,批评家是凌厉、严肃、公正的,是对文学有引导作用的,您是以文学批评“闻名”却不喜欢“批评家”这个头衔,反倒喜欢人物传记,为什么?
                  韩:我确实不喜欢人家叫我“批评家”。因为这是我用力最少的一个门类,可说是“见义勇为”吧。再就是,我觉得,一个文化人,不能光当批评家。那就等于,一天到晚吃饱了没事干,专门找别人的茬儿。或是一个人不去上班,天天在马路上等着“见义勇为”。批评家最好是兼职,有自己的主业,且在主业上有成就,这样你说的话,才能说到点子上,人家才会服气
                  记者:在部分人印象中工历史的大多“迂腐”,但你却显得开明。您传记的主角都是“时代先锋”--《徐志摩传》《李健吾传》《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我个人认为,喜欢徐志摩或研究徐志摩的人,必是良善、浪漫,具有诗人气质的。您似乎也喜欢诗歌?
                  韩:这话说得好,我爱听。虽说没有学好历史,但我是个有“历史癖”的人,爱读历史书,爱穷究历史上的事。我写《李健吾传》《徐志摩传》,还有最近出版的《张颔传--一位睿智的学者》,都是当作史书写的。先做年谱,再写传文。《徐志摩年谱》写了五六十万字,传文不过三十几万。工历史的大多迂腐,是有这个说法,但好的历史学家,却难说迂腐,你看唐德刚先生的史学著作,比如《袁氏当国》,写得多活泛。我喜欢旧体诗,新诗嘛,只喜欢徐志摩等少数人的。
                  记者:打石成玉。生活的磨砺其实也是一个拣选的过程,您们那代人,挺过来的皆为攻玉之石,既不卑不亢亦不愤世嫉俗,反倒乐观率性!比如您,作文章活泼、幽默、率性,写字如行云流水……看到您和外孙皮皮的生活照特别温馨,您的真性情由此也可见一斑……这些应该都是您受到广大读者喜欢的重要原因之一吧?对读者有什么寄语么?
                  韩:现在退休了,还挂着一个山西省作协副主席的空名,过去当过县委副书记(挂职),当过刊物主编,但我觉得,到了这个年纪,我的最高职务和最高职称,不是别的,而是这个“姥爷”,也可以写成“老爷”。这些日子,女儿有事,每天下午都是我去接孩子放学,一边走一边与外孙说说笑笑,那感觉之美,可说此生少有。寄语嘛,我要说,年轻时一定要审时度势,努力上进,做好自己能做好的事情,不去做自己做不好的事情。
              (选自《上层》2010年第6期,有删改)(1)文章主标题中的关键词“攻玉之石”有何作用?试简要分析。
              (2)统观这篇访谈,采访者所提的问题可以归纳为哪几个方面?
              (3)纵观全文,从韩石山的言谈中,可以看出哪些因素有助于作家创作出优秀作品,请简要归纳。
            • 8. 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影画合璧”的发明者刘伟忠
                  陈复礼的画意摄影思想可以溯源到他的童年。1916年7月20日,他出生在广东潮安县官塘镇石湖村,其父陈必名先生饱读诗书,喜爱潮州音乐、戏曲,尤其醉心于笔墨丹青。陈复礼出生于这样的家庭,一方面具有天然的艺术基因,一方面从小就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陈复礼八岁启蒙,上了六年小学后,又读了一年私塾,读完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左传》《古文观止》《千家诗》等古籍。1931年,15岁的陈复礼就读于潮州韩山“广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又称韩山师范,以“总评甲等”的成绩毕业。之后迫于战乱,离开家乡到越南谋生。
                  “潮汕一向有艺术之乡的美誉。自小耳濡目染,受影响非常大。举一个例,潮汕的屋脊,那些画,门口的那些画,尽管是农民的画,工匠的画,但都有一定艺术的造就。我自小看这些,深深理解潮汕乡土文化,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自自然然,不知不觉跟着这条路走。”陈复礼说。
                  在漫长的摄影生涯中,陈复礼将中国传统文化因素与现代摄影技术有机结合起来,讲究中国画意,中国气派,形成了独特的“陈氏风格”。“陈氏风格”的精髓是:写实与画意结合,写实为摄影根本目的,画意为表现手段,画意讲求的是中国画意。
                  国学大师王国维将词的境界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以之形容摄影,“陈氏风格”恰洽是有我之境居多,偶有无我之境。
                  中国画意是陈复礼摄影作品的重要标签。几十年来,陈复礼创作出大量彰显民族特色的摄影作品。陈复礼镜头下的华夏美景、中国画意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陈复礼回忆说:到越南后,为生存奔波无暇学画,后来在一本法国杂志上看到了台湾摄影家郎静山的摄影作品,感受到摄影也可以如此富有画意,便开始对摄影着迷。因为画画需要安稳的环境,而摄影却比较灵活,比较适合他当时的生活状态。从这个角度说,陈复礼的摄影一开始就是为了弥补不能绘画的不足,是天然的画意摄影。
                  陈复礼最初对暗房套放技术深感兴趣,后来进一步仿照郎静山先生的集锦摄影,即运用中国传统绘画的理法,撷取多张底片的精华,重新组成富有诗情画意的“画幅”。
                  随后,陈复礼摆脱暗房技术的拘泥,尝试风光摄影,并在这个领域取得了他最大的艺术成就。在这个阶段,陈复礼大力提倡在风光摄影中揉进画意,并强调中国画意。
                  中国画与西洋画的分别之一是画面布局,西洋画极少留白,中国画中则多留白,以此产生深度,营造境界,引发联想。陈复礼认为,在风景摄影里,也可以运用空白,只要掌握中国画法的原则,也会收到一定的效果。
              在色调运用方面,陈复礼意识到,中国山水画主要是用墨线来区分物体的,与黑白摄影运用单色来表现物体的质感和立体感相似。越是简化色彩,拍摄物所体现的精神和性格就越强烈。这正是中国传统绘画去粗取精、删繁就简、虚实相间、藏露结合的精华。
                  陈复礼鼓励摄影者,在透视问题上,只要有足够的胆识来创作,以中国画的散点透视构图,放弃地平线的限制,可以做成无比广阔的画面,使观者仿佛置身照片之上,尽收天下于眼底。
              1955年移居香港后,进军摄影沙龙的陈复礼凭借着一手画意摄影的绝活,连续两年取得香港摄影学会甲级月赛全年最高成绩。
                  在风光摄影彰显中国画意的基础上,陈老进一步吸收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配套元素,将书法、篆刻、诗歌等以题句、落印的方式融入到照片中。这个时候,“中国画意”已经不足以概括他的作品风格,而只能形容为“中国气派”。高扬着“中国气派”的旗帜,沿着吸收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道路阔步向前,陈复礼收获了他的另一大发明一“影画合璧”。
              (摘编自2013年6月6日《光明日报》)(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陈复礼的父亲陈必名先生饱读诗书,喜爱潮州音乐、戏曲,尤其醉心于笔墨丹青,这对陈复礼的影响深远。
              B、引用王国维的“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之说,意在表明陈复礼早期作品的特点,尚未达到“无我之境”。
              C、陈复礼对暗房套放技术深感兴趣,之后他开始尝试集锦摄影。后又尝试风光摄影,在这一领域取得最大的艺术成就。
              D、陈复礼认为越是简化色彩,拍摄物所体现的精神和性格就越强烈,所以他的作品总是把色彩简约到极致。
              E、本文通过对陈复礼摄影艺术几个阶段变化的描述,塑造了一个不拘一格、勇于创新的典型的艺术家的形象。
              (2)陈复礼在自己的摄影艺术上自觉借鉴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哪些方法?请概括作答。
              (3)陈复礼的摄影艺术取得辉煌成就,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请选择其一,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亚伯拉罕•林肯是美国第十六任总统。在他任期内,美国①       了内战,史称“南北战争”。以林肯为首的北方美利坚联邦最终获胜,维护了国家统一。
                  林肯刚当选总统时,遇到过一件尴尬的事。林肯的父亲是个鞋匠,参议院大部分议员却出身名门望族,很多人桀骜不驯,优越感十足。有人打算在林肯来参议院演说时狠狠羞辱他,以渲泻心中的不满。林肯刚刚走上演讲台,一位议员就站起来,傲慢地说:“林肯先生,别忘了时刻提醒自己,你是鞋匠的儿子。”在场的议员哄堂大笑。林肯坦然地说:“非常感激您的提醒,您使我想起我的父亲。虽然他已经去逝了,但我会永远记住我是他的儿子。当然,我也会时刻告诫自己,做总统一定要像父亲做鞋匠那样出色!遗撼的是,我可能难以做到!”参议院一片静默,林肯继续对那个②       的参议员说:“小时候耳提面命,我也学会一些做鞋的手艺,今后如果您的鞋不合脚,我可以帮您修。”然后他转头对所有参议员说:“如果你们的鞋有问题,我也一定尽可能帮忙。”林肯的坦诚深深打动了议员们,嘲笑声变成了热烈的掌声。
              (1)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文中横线①、②处,恰当的一项是    
              A.①爆发  ②无礼       B.①暴发  ②无礼
              C.①爆发  ②无理       D.①暴发  ②无理
              (2)文中画线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名门望族    B.桀骜不驯    C.哄堂大笑    D.耳提面命
              (3)文中加点的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渲泻    B.去逝    C.告诫  D.遗撼
              (4)从语法角度看,下列流行歌曲的歌词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纽扣住一个家的幸福,爱着你风雨无阻。
              B.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一去不回,来不及道别。
              C.我的老家就住在这个屯,我是这个屯里土生土长的人。
              D.直到和你做了多年朋友,才明白我的眼泪,不是为你而流,也为别人而流。
              (5)下列楹联中,适合悬挂于司马迁纪念馆的一项是    
              A.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B.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
              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C.至义原不朽,游于逍遥论以齐物;
              大用岂无功,超乎象外得其环中。
              D.弃彭泽微官,松翠菊黄,琴书而外醉三斗;
              开田园诗派,韵真辞朴,千百年来第一人。
            • 10.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贾平凹:一个农民的书写
              舒晋瑜
                  “我就这样做一辈子农民吗?”在自家泥楼子上的14岁少年贾平凹发狠说。他细细的脖子上顶着一个大脑袋,脑袋的当旋上有一撮毛儿高高翘起。
                  他的梦想是上大学。可是“文革”改变了命运,中学毕业后当了农民,下地却连正经农活都干不来。他发誓要离开,剥掉这个“农民皮”。1971年,偶然的机会,他上了西北大学。
                  他以为结束了自己的农民生涯,满怀着从此踏入幸福之门的心情到陌生的城市去。可是,20年后他才明白,忧伤和烦恼在离开的那一瞬间就开始了。
                  在贾平凹30余年的创作历程中,几乎所有重要的创作素材都来自他的家乡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棣花村。从《浮躁》、《土门》、《高老庄》,到《怀念狼》、《秦腔》、《高兴》,从土地承包改革到市场经济对农村的冲击……他的笔下有对故乡的无比依恋和怀念,也有对人离开土地之后怎么办的迷茫和追问,更有面对商业化浪潮冲击下人性异化扭曲时充满批判的矛盾心情。“作为一个作家,没有更大的能力帮助他们,也想不出解决办法,我只能写作,把我看到的、想到的、迷茫的东西写出来。”贾平凹说。
                  他对家乡的感情越来越复杂。在他的心里,故乡因父母的存在而存在。那时,贾平凹经常回去,愿意早早看到迎在半路的父亲,愿意听熟悉的那一声“平回来了!”可是现在的家乡对他而言,越来越是一个“概念”。故乡所呈现的形态对他而言,越来越陌生。“像是有了疤的苹果,腐烂,如一泡脓水,或许它会淤地里生了荷花,愈开愈艳,却不再属于我。”他清醒地发现,自己所熟悉的农村在一步步消失,农村的文化传统在渐渐淡出。他不知是该歌颂还是去批判。他能做的,是用《秦腔》为故乡的过去树一座纪念的碑子,借主人公夏风,他似乎有意识地谴责自己离开土地后精神上的背叛,也记录了乡村变化中的哀伤。
              《秦腔》后来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从1978年《满月儿》获第一届全国短篇小说奖起,他常常以获奖者的身份出现于各种颁奖典礼。他的头衔越来越多: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作协主席、书法家等。他自称不善交际,不会说话,实际上,浓厚纯正的陕南方言,却被越来越多的读者熟知,他的作品以多种文字翻译,走出国门,抵达广泛的阅读领域。
                  所有这些,于他只是风清云淡。即使获奖,也如“过河遇到了桥,口渴遇到了泉,路是远的,还要往前走”。在他心里,自己就是手艺人:文章写得好,就是活儿做得漂亮。他体味写作里边的甘苦,如同农民种田耕作时的欢乐和满足。在他这份憨厚朴素下,掩藏着万丈雄心,那就是剖析这片土地所呈现出的人性的种种缺陷,同时让笔下的世界充满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浑然之气,意象氤氲。
                  多年前,村里生产队的公房要处理,他的父亲让他置办一套。他有点不屑:谁还回来再住那个东西!他走得那么决绝洒脱。可是现在他发现,不管走得多远,自己身体里始终流淌着农民的血液,从孩子时起就具有的农民德性,根深蒂固,永远无法真正地褪去。他的视线也自始至终没有离开过农村。即使现在,也经常有老家人来西安找他,或看病求医,或想办个希望小学,甚至要个修路的资金……家乡人在城里打工的也会到他这里来。
                  贾平凹接纳并沉浸其中。似乎这样,才更能唤醒自己的农民本色。在他的《六棵树》中有一棵痒痒树,一旦移入城市,就失去了根和生命。他何尝不是这样的一棵树。不过,这棵树虽然深深扎根于生他养他的棣花村,却又超越于此,怀着悲悯之心一次次地回望并反思。他的出生和成长环境决定了他写作的民间视角。正是以这样的身份认同和视角,他探究并关怀着时下的中国,给我们提供着一卷卷不可替代的、厚重朴素的历史记录。
                  如此,农民贾平凹的书写,是棣花村的幸运,是农民的幸运,又何尝不是读者与中国文坛的幸运?
              (有删节)(1)文章第一段对少年贾平凹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2)“20年后他才明白,忧伤和烦恼在离开的那一瞬间就开始了”,“忧伤和烦恼”在文中有什么含义?
              (3)文中两处画线句子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4)请结合文意和现实生活,谈谈你对“农民贾平凹的书写何尝不是读者与中国文坛的幸运”这一看法的理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