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最近的一天
              马尔克斯
                  星期一清早,天气暖和,无雨。唐奥雷里奥•埃斯科瓦尔六点钟就敞开了诊所的门。他是一位没有营业执照的牙科医生,每天总起得很早。他从玻璃橱里取出一只还在石膏模子上装着的假牙,又把一束工具放在桌上,像展览似的由大到小摆好。他上穿一件花衬衫,颈部扣着一只金扣儿;下穿一条长裤,裤腰扎一根松紧带儿。他腰板硬实,身材细瘦,目光不轻易东张西望,像个聋子似的。
                  把所用的东西准备好后,他把磨床拉向弹簧椅。坐下来磨假牙。他好像没有考虑他在做的事情,手脚一直在不停地忙碌着,即使不使用磨床也一刻不停地蹬着踏板。
                  八点过后,他停了一会儿,从窗口望了望天空,看见两只兀鹰在邻居家的屋顶上沉静地晒太阳。他一面想着午饭前可能又要下雨,一面又继续干他的活计。他的十一岁的儿子的反常的叫声把他从专心致志的神态中惊醒:
              “爸爸!”
              “干吗?”
              “镇长问你能不能给他拔个牙?”
              “告诉他,我不在。”
                   他正在磨一只金牙,把牙拿到眼前,眯着眼睛察看着。他儿子的声音又从小小的接待室里传来。
              “他说你在家,他听见你说话了。”
                   牙科医生继续察看着那颗金牙,直到把活儿做完,把牙放在桌上后才说:
              “好多了。”
                  他又踏动了磨床。接着从一个小纸盒里取出一个安着几颗牙齿的牙桥,开始磨金套。那纸盒里盛着等着他做的活儿。
              “爸爸!”
              “什么事?”
                  他的神情依然如故。
              “他说你要是不给他拔牙,他就让你吃子弹。”
                  他停下蹬踏板的脚,①把磨床从椅子前推开,把桌子下面的抽屉拉出来,驳壳枪就放在抽屉里
              “哼!”他说,“让他进来对我开枪好了。”
                  ②他转了一下椅子,让自己面对大门,一只手按着抽屉沿儿
                  镇长出现在门口。
                  镇长已经把左脸刮光,右脸却有五天未刮了,看去又肿又疼。牙科医生从他那双黯淡无光的眼睛里看出,他准有许多个夜晚疼得不曾合眼了。他用手指把抽屉关上,温和地说:
              “请坐吧。”
              “早晨好!”镇长说。
              “早晨好。”牙科医生说。
                 当用具在沸水里消毒的时候,镇长把脑袋靠在了椅枕垫上,觉得好多了。他闻到一股冰冷的气息。这是一间简陋的诊室:一把旧木椅,一台脚踏磨床和一个装着圆形的瓷把手的玻璃橱。椅子对面的窗上挂着一幅一人高的布窗帘。当听到牙科医生走到他身边的时候,镇长脚后跟蹬地,张开了嘴。
                 唐奥雷里奥•埃斯科瓦尔把他的脸扳向亮处。察看过损坏的臼齿后,用手谨慎地按了按下颌。
              “你不能打麻药了。”
              “为什么?”
              “因为牙床化脓了。”
                 镇长望了望他的眼睛。
              “好吧。”他说,露出一丝苦笑。牙科医生没有说话。他把煮用具的浅口锅端到手术台上,用凉了的镊子把用具夹出来,动作还是不慌不忙。然后用脚尖把痰盂挪过来,又在脸盆里洗了手。做这一切时,他一眼也不看坐在椅子上的镇长。但是镇长却紧紧地用眼睛盯着他。
                  那是一颗下牙床上的智齿。牙科医生叉开双腿,用热乎乎的拔牙钳夹住臼齿。镇长双手抓着椅子的扶手,把全身的力量集中在脚上,觉得腰部一阵透心凉,但是他没有叹气。牙科医生只是扭动着手腕。他没有怨恨,更准确地说,他是怀着一种酸楚的心情说:
              “中尉,你在这儿杀了二十个人了。”
                  镇长感到下牙骨上发出一阵咯吱声,他的双眼顿时涌满了泪水。但是直到确知牙齿拔下来他才舒了一口气。这时,他透过朦胧泪眼看见了拔下来的牙。在痛苦之中,他觉得那颗牙齿是那么古怪,他怎么也不理解那五个夜晚会使他受到那般折磨。他把身子俯向痰盂,嘴里喘着粗气,身上渗出了汗水。他解开了军衣扣,又伸手到裤兜里摸手帕。牙科医生递给他一块干净布。
              “擦擦眼泪吧。”他说。
                  镇长擦了擦眼。他的痛苦减轻了。牙科医生洗手的时候,他看见了残破的天花板和一个落满灰尘、挂着蜘蛛卵和死昆虫的蜘蛛网。牙科医生一面擦手一面走回来。
              “你要记住,”他说,“回去要用盐水漱口。”
                  镇长站起来,没精打采地行了个军礼,大步向门口走去,军服的扣子也没扣。
              “给我记上账吧。”他说。
              “给你还是给镇公所?”
                 镇长没有看他,关上门,在铁栅栏外面说:
              “都一样!”
              (选自《外国微型小说300篇》,有删改)【注】①马尔克斯,哥伦比亚作家,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代表作《百年孤独》.其作品以描写混战动荡条件下的平民生活见长。
              (1)结合上下文,简析文中划线的句子表现了牙医怎样的心理状态?
              ①把磨床从椅子前推开,把桌子下面的抽屉拉出来,驳壳枪就放在抽屉里。
              ②他转了一下椅子,让自己面对大门,一只手按着抽屉沿儿。
              (2)小说在叙述中营造出了一种怎样的气氛?请结合情节简要分析。
              (3)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篇小说主题的认识及理由。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一生傲然苦不谐
                    在红学的道路上,沿着学术与大众接受、趣味阅读的交叉重合地带,他走出了一条奇异的人生之路,终成一代红学大家。这,有时看上去几乎是神话,令人难以置信。
                    比如,1947年,这是他在红学上扬帆起航的年代,他作为燕京大学的一名普通学生得到了大名鼎鼎的胡适的赏识和垂顾,他的第一篇红学论文充实了大家对曹雪芹的认识,使考证派获得文献上的新支持得以昂然前行,因此受到胡适的推崇。再比如,2005年已是年近八十八岁的他,一年中有八部著作出版,在耳聋目盲的情境下奋笔快写,超出了常人所能理解的程度,被称为是罕见的学术“大跃进”。他,便是周汝昌。
                     红学之路,是风雨路,也是显学之路,二者,周汝昌先生可谓兼得。他因研究《红楼梦》而处于聚讼纷纭、是非争议的中心,也因红学而成为少见的学术畅销书作家。从1953年他的《红楼梦新证》开始,他就处于红学的论争中心。他的文献资料总被引述,但他的观点也总是飞矢追逐的靶子。周汝昌先生曾不无自嘲地说,我的衣服已经被撕得褴褛不堪,但他们却是使用我提供的材料编制了自己的盛装。
                     周汝昌先生认为,他在为人之怪(乖僻)上,与曹雪芹相似,都是不同俗流,也不愿意从善如流,他们都是有满腔积愤难以自诉,需要发愤著书以自遣。这种自比,使他钻入曹雪芹的心灵深处,与曹雪芹展开了他人难以企及的对话,创作了无以收束的雄文。其实,我们不妨把周汝昌先生所有的红学著作都看作是与曹雪芹的心灵秘语,这里充满了对话的私语性。他自负与曹雪芹心灵相通,与曹雪芹所赞颂的人物一样,都是正邪两赋之人,出离于俗界凡间,一方面万人嘲谤,一方面又超于万万人之上。他曾在《红楼无限情--周汝昌自传》中如此描绘曹雪芹,“倘若细究起来,雪芹是大智慧者,他那话(“愧则有余,悔则无益”)含蓄的内情恐怕还深还厚得多。那‘无益’,也许并不是顽固不化,执迷不悟,死不回头;而是这种悔者,本来丝毫没做什么错事,倒是做极高尚极善美的事--可结果呢?做错事坏事的万人都功成名就,位高禄厚,洋洋乎自得,而这个做好事的曹雪芹,却落得‘万目睚眦,众口嘲谤’,一生忍辱负垢,受尽了欺侮贬抑、诬陷伤害。”“狂于阮步兵”的曹雪芹,孤怀难鸣,周汝昌自信是他的旷世知音。
                    正是他感觉到“世人待他太浅薄、太恶毒”,所以“要为雪芹鸣冤”,因此,“我不幸之至--当上了‘红学家’。”周汝昌在媒体界已经成为红学泰斗,而他则说红学正是他不幸的选择。为什么不幸?“受了那些魍魉蛇蝎的那么多的明枪暗钺,可谓遍体鳞伤,若不当红学家,何至于此?”
                    可是他又不后悔,并且“永远不悔”!正像在大多数场合他语气坚定、铿锵有力一样,个性倔强的他向来是一副坚毅面孔,傲然不群。他认定,因为不但是“悔则无益”,而是“为了给雪芹、脂砚洗雪奇冤,受了这等人的欺侮伤害又算得什么?”
                     周汝昌不愿意人们称他为红学家,还有一个原因是,他的观念超出了《红楼梦》小说的范围,“以红解红”不是他的路数。周汝昌“研红”给人的最大感受是诗性浪漫,这里抒情大于说理,心灵对话超越了形式逻辑,散论并不来自严格的层层推理。对于《红楼梦》的博闻强识,对于《红楼梦》相关文献的精研细读,使他能天马行空、左右逢源,余裕自如,触境生春!他以《红楼梦》为依托,追求的是崇情文化,一种新创的文化,一种存在于诗性创造中的文化。他在中华大文化的背景下,将一部小说和民族的历史、人生的价值、美好的信念等结合在了一起。他一直说,还有一个“真”的《红楼梦》,这个“真”的《红楼梦》存在在他的感悟里。
                    所以,与其称周是一位红学家,不如称他是一位诗人。其实,他更偏爱后一个名字!
                    诗人是个大艺术家,也时常有点儿“怪”,与世俗人不甚谐调。他总有被人误会和嘲谤的遭遇。
              (摘编自韦科《一生傲然苦不谐--纪念红学大家周汝昌先生》)(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周汝昌初出茅庐即蒙胡适垂顾,足见其作品的创新意义和学术价值;年近九旬,目盲耳聋,一年内能有八部著作出版,更见其超人意志与精力。
              B.面对学术异己的无端攻击,周汝昌自嘲对手是用从他身上撕下的碎片,为自己编制了华丽盛装,实指对手以学术争论之名,行学术剽窃之实。
              C.周汝昌不愿意人们称他为红学家,一个原因是,他的观念超出了《红楼梦》小说的范围,另一个原因是自己不幸之至,当了红学家,悔之已晚。
              D.周汝昌说还有一个“真”的《红楼梦》存在于他的感悟里,表明他“研红”诗性浪漫的特点,而这种诗性与浪漫并未脱离中华大文化的背景。
              E.本文通过记述周汝昌研究《红楼梦》的片断经历,以及他“研红”的方法与主要成就,表现了一位学术泰斗严谨科学、求真务实的伟大精神。
              (2)周汝昌自信他是曹雪芹的旷世知音,认为自己在好多方面与曹雪芹相似。请结合文本,概括说明。
              (3)周汝昌能够最终成就为一代红学大家,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文章题为“一生傲然苦不谐”,似乎“傲然”则“不谐”,“谐”则未必“傲然”,对此你有何看法?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齐白石与知己徐悲鸿    齐白石出生于湖南湘潭一个农民家庭,他从一个木匠而成为在世界上享有一定声誉的艺术大师,徐悲鸿起了重要作用。
                  徐悲鸿是江苏宜兴人,比齐白石小三十二岁。1919年,徐悲鸿赴法公费留学,并在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等多个国家,参观了艺术馆、博物馆,欣赏了许多世界级美术大师的佳作,还系统地学习了美术理论、美术史、解剖、透视等课程,成为我国早期少有的既有丰富的艺术理论又有精湛的绘画技艺的艺术大师之一。
                  1927年秋天回到中国后,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发展艺术教育事业。他和好朋友田汉一起筹办南国艺术学校,后来南京中央大学又聘请他担任教育学院艺术专修科教授。1928年底,徐悲鸿担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在北平大学,他开始酝酿教学改革。他认为,要提高高等院校的绘画教学水平,首先应该打破旧的传统观念,贯彻写实主义原则,创立“素描基础论”。他所希望的艺术学院的教员,应该是具有真才实学,在艺术上不墨守成规,具有鲜明的个性,敢于创新的人。他觉得如果聘请像齐白石这样充满生活激情的画家到学校任课,不仅能打破教员中陈陈相因的沉闷空气,而且也能给学生带来鲜活而生动的新内容。
                  这个时候,齐白石自创的红花墨叶大写意一派,已得到认可,具有很大影响。徐悲鸿所以看中齐白石,不仅因为他很欣赏齐白石的画,而且认为齐白石的见解和自己的主张是完全一致的。比如,齐白石的画,以日常能见的为多,而虚无缥缈的较少;他画的实物,不刻意求似,而在不求似中得似;他反对死临摹,而主张向大自然学习……经过三次邀请,齐白石终于答应了徐悲鸿。
                  然而,齐白石登上大学讲台一事,却像不胫而走的花边新闻一样在社会上传播,引起了不小的波澜,支持者有之,但更多的却是反对之声。反对者认为,把一个没有受过任何正规教育、木匠出身的老头聘为教授,简直是对艺术的侮辱。他们群起而攻之,流言蜚语、明枪暗箭满天飞,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这时的徐悲鸿势单力薄,孤掌难鸣,不得不在第二年黯然离开北平南下。他向齐白石告别,老人黯然伤怀,为他画了一幅《月下寻归图》.画面上一位穿长袍的老人扶杖而行,并题了两首诗,一首是:“草庐三顾不容辞,何况雕虫老画师。海上清风明月满,杖藜扶梦访徐熙(南唐著名画家)。”另一首是:“一朝不见令人思,重聚陶然未有期。深信人间神鬼力,白皮松外暗风吹。”在第一首诗的最后,还附有一行小字:“悲鸿先生辞余出燕,余问南归何处?答:月满在上海,缺,在南京。”
                  1931年5月,为了扩大他的影响,徐悲鸿说服上海中华书局的主要负责人舒新城出版了《齐白石画集》,徐悲鸿亲自编辑并为之写序评说:“齐白石之长处,在有色彩,一往直前,无所顾忌,惟多红而少绿。或其性格所尚,写昆虫突过古人,其虾、蟹、雏鸡、芭蕉,以墨写者,俱体物精微,纯然独创。”1933年初,徐悲鸿携带中国著名画家的作品,到欧洲举行巡回展,让欧洲更多的国家认识和了解了中国的大画家齐白石和他的作品。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徐悲鸿回到北平,两位艺术大师在阔别十七年之后又得以重逢。他们常在一起作画,悲鸿画鸡,白石老人便补块石头;白石老人画蜻蜓,悲鸿便补束花草。在徐悲鸿纪念馆里,有一幅徐悲鸿画鸡、齐白石补石和兰草的画。据说在1947年的除夕夜,艺专有一位年轻的裱画工向徐悲鸿讨画,徐悲鸿欣然答应,顷刻间两只公鸡跃然纸上。正画在兴头上,突然停电了,只好改日补画。谁也没有料到,这一拖就是几年。后来徐悲鸿突然病逝了,裱画工想到了齐白石,在他的恳求下,已经九十多岁的白石老人答应了他的要求,看到徐悲鸿笔下两只公鸡似在对话,于是就在上面那只鸡的下边用浓墨补画了石与兰,一下子使这幅画更加生动可爱,这幅画也成为两位大师合作的绝响了。
                  新中国的成立,齐白石年事已高,主要是在家里画画,颐养天年。徐悲鸿此时五十四岁,正当盛年,但由于长期的奔波,身体很不好。然而他非常珍惜时光,常常带病工作。作为新中国第一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全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徐悲鸿担负着联络和团结全国美术工作者,培养和教育年轻的美术人才的重任。对于和自己有莫逆之交的齐白石,徐悲鸿更是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
                  1953年9月,徐悲鸿不幸脑溢血病复发而逝世。但在很长的时间内,周围的人谁也不敢把这个噩耗告诉齐白石,怕他老人家接受不了。老人问:“怎么不见徐悲鸿来?”大家只好推托说开会去了,出差去了,又出国去了。过去每年徐悲鸿院子里的桃子熟了,他俩都要相聚品尝,现在只有廖静文(徐悲鸿的夫人)一个人送来一篮子桃子……时间长了,老人也约略感到出了事,也就不再多问,只是一天天话越来越少了。徐悲鸿的学生吴作人回忆说:“有一次,我去他家探望,他一反平日沉默寡言的习惯,忽然对我说:我一生最知己的朋友,就是徐悲鸿先生……”
              (1)下列对传记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徐悲鸿聘请齐白石为教授,是因为齐白石的见解和自己一致,还因为齐白石是一个在艺术上不墨守成规,具有鲜明个性、敢于创新的人,其画作都贯彻了写实主义原则。
              B.齐白石敢于大胆用色,其昆虫画超过古人,独创了红花墨叶大写意一派;他的这些成就得到了徐悲鸿的欣赏,但人们反对他登上大学讲台则是因为他非科班的低微出身。
              C.17年后,两位大师久别重逢常在一起作画,其艺术合作和人生友情达到顶峰,徐悲鸿逝世后,齐白石补画了石、兰的雄鸡图,不仅是他们友谊的见证,更是艺术合作的绝响。
              D.文章按照时间顺序,截取了徐悲鸿和齐白石交往过程的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片段,叙写了他们的相知、共事、别离、重逢和绝别,表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感人至深。
              E.本文叙写了徐悲鸿和齐白石的交往和友情,记述了他们相互欣赏与合作的动人故事,展示了他们的艺术主张和艺术成就,歌颂了老一辈艺术家开阔的胸襟、高尚的品格。
              (2)徐悲鸿作为齐白石的“知己”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    
              (3)徐悲鸿“离开北平南下”,齐白石赠画赋诗并附字,其用意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4)当年徐悲鸿聘请齐白石担任大学教授曾引起轩然大波;近年武侠小说作家金庸被聘请为浙江大学文学院长、博士导师,超女李宇春登上北大百年讲堂也曾引起激烈争论。对此,请结合文本,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数学大师陈省身
              龙飞
                  陈省身1937年归国,这时芦沟桥事变已经发生。他心情沉重地登上旅途’经香港抵达长沙,在由清华、北大、南开三校组建的临时大学授课。陈省身从此开始了他的西南联大生涯。
                  西南联大精英荟萃,师资力量强大而充裕。陈省身、华罗庚、许宝禄等人最为出色。陈省身有机会开设一些高深的课,这些课是为硕士生开的,但实际已达到博士课程的水平。如“李群”、
                  “圆球几何学”、“外微分方程”等。陈省身还同华罗庚以及物理系教授王竹溪合开“李群”讨论班,这在国际上也是先进的。'
                  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吴大猷家每周末有两桌桥牌“牌战”。陈省身是常客之一。他在南开时即以善打桥牌著称。
                  战争期间,学校的图书设备奇缺^所幸的是陈省身常能收到嘉当从巴黎寄来的大量论文复印件。他可以充分苦读,把嘉当的理论搞得很熟,此理论后来成为近代数学主流之一。
                  陈省身每年都有论文在国外发表。这期间他的研究成果已被国际数学界所瞩目。因此,1943年美国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邀请他去做访问学者。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是当时的世界数 学中心,研究院创办之初就以数学为主要项目。并到世界各地聘请教授,第一个目标是爱因斯坦,第二个目标则是德国大数学家韦尔。在普林斯顿,和陈省身接触最多的是韦尔。他到了那里仅仅两个月,就完成了高斯一邦尼公式的证明。韦尔看完初稿,当即向他祝贺。陈省身也自认为这是他一生最得意的文幸。他的 证明有新见,解决了技术上的困难,并有许多新发展。这在科学研究上是很难得的。接着,他由此又引入以后被称之为“陈省身示性类”的著名工作,对数学乃至理论物理的发展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当代著名几何学家霍普夫,在一篇谈到陈省身的文章中写道微分几何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正当陈省身在普林斯顿取得辉煌研究成果的时候,抗日战争胜利了。他毅然决定回国,离开条件优越的普林斯顿,到清华任教,以实现振兴祖国近代數学的風志。
                  陈省身归心似箭,怀念慈祥的母亲,思想年迈的父亲,也想到自己的小家庭--新婚不久便分离的妻子,还有那个从未见过面的儿子……
                  回到上海后,陈省身奉命组建中央研究院数学所。
                  陈省身认为要办好研究所,最重要的是培养新人。他给国内各著名大学数学系写信,请他们推荐三年内毕业的最优秀的学生。招聘信发出后,应聘者十分踊跃。于是陈省身身边就有了 十几名活跃的年轻助理研究员,这些人后来都成了中国数学界的中坚力量。如今荣获2000年 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吴文俊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一个。
                  1949年,应芝加哥大学的聘请前去任教。在芝大,陈省身培养出10位美国历史上第一批高水平的几何博士。随后又应邀到正处于发展阶段的柏克莱加州大学任教。经过与同事的几 年努力,这里终于成为几何与拓扑的中心。由于他在整体微分几何上的卓越贡献,影响了整个数学的发展,他曾获美国数学学会的肖夫内奖,后又荣获国际数学界的最高奖--沃尔夫奖。
                  在纪念美国数学会成立100周年时,著名数学家奥塞曼指出:“使几何学在美国复兴的极有决定性的因素,我想应该是40年代后期陈省身从中国来到美国。”
                  陈省身的高足、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把他誉为是继世界数学大师欧几里德、高斯、黎曼、嘉当之后又一位划时代的巨匠。陈省身已功成名就,物质生活也十分富有。但他却更加怀念故园,报效中华的愿望也越加强烈。这位海外赤子时刻都在密切关注着国内形势的发展与变化。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刚刚开始解冻,陈省身便抓住时机,在这年秋天,偕夫人和女儿回国访问,朝拜魂牵梦萦的圣土。1985年南开数学研究所建成,聘请陈省身任所长。陈省身一向醉心于数学王国里,不愿担任行政工作,而这次却欣然接受了任命。
              (有删节)(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在西南联大时,虽然物质奇缺,但陈省费能创造条件,利用当时精英荟萃的条件,进行数学理论的研究。
              B、陈省身虽然是一个数学家,但他却时时具有童心,在两南联大,他的工作非常紧张,但常常到吴大猷家打桥牌。
              C.韦尔看完陈省身的高斯一邦尼公式的证明初稿,当即向他祝贺,认为这是陈省身生最得 意的文章。
              D、陈省身认识到培养人才的重要性,在组建中央研究院数学所时,聘请了许多后来成为中国数学界中坚力设的年轻助理研究员。
              E.陈省身一向不愿担任行政工作,但却担任南开数学研究所所长,其原因是他想振兴祖国的数学研究。
              (2)原文说“陈省身已功成名就”,请结合文本概括他在美国的功名。
              (3)这篇传记的传主是陈省身,可是为什么要写爱因斯坦和韦尔?
              (4)请结合本文,谈谈你对“大师”的理解。
            •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果戈理:不死的魂灵
              尤里•马恩
                  2009年4月1日,俄罗斯迎来了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果戈理的200周年诞辰。斯人已逝,但并未被世人所遗忘。
                  果戈理对文字的精准驾驭、对世事的洞察入微几乎是与生俱来的。他出生在渡尔塔瓦的一个小贵族家庭,父亲瓦西里年长母亲玛丽亚14岁,果戈理是他们浪漫爱情的结晶。果戈理的文学天才与幽默感遗传自父亲,而他敏感多思、淳朴善良甚至有些歇斯底里的性格,则继承自母亲。
                  父母的关爱和家乡旖旎的自然风光赋予年幼的果戈理以灵性,而乡村民谣诗赋的耳濡目染,更点燃了果戈理在文学创作方面的激情。
                  中学时代,他悄悄地创作了一首长诗,有些稚气但琅琅上口。到圣彼得堡后,他对诗作略加润色并寄给了出版社,童年时代的涂鸦之作变成了铅字。诗作开始在各大书摊发售,但内容的青涩和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做作旋即引来毫不留情的批评。果戈理一举烧毁了他的长诗原稿。
                  不过,这并非他首次焚稿,中学时代他就以这种方式处理了自己的处女作《特雏尔多斯拉维奇兄弟》。
              熟读果戈理作品的人都知道,作家非常善于勾勒女性之美。然而,他不幸的爱情生活却一直鲜为人知。在他看来,妖娆女子是世间最可怕的诱惑,必须有足够的自制力才能加以抗御。每次邂逅爱情、遇到美女,他都会惶惶然不知所措。
                  青年果戈理有过一段没有结果的恋情,那时他刚到圣彼得堡,经常去维耶利戈尔斯基伯爵家做客,对伯爵的掌上明珠安娜一见倾心。尽管才华横溢,但他在女性面前总是拙于言辞。他在给母亲的信中写道:“我们的社会地位差别太大,以至于我不想说出她的名字。”坠入爱河的果戈理经常给安娜写信,他在寄自莫斯科的一封情书中说:“我安顿下来了!吃住都不花钱。我并不需要钱。所以我从不去想它。”安娜的母亲在看过信后,觉得果戈理实在不善持家理财,所以并不支持这段感情。果戈理曾请安娜的姐夫帮他提亲,遭到了无情的拒绝,非但如此,他还被视为这个家庭不受欢迎的客人。后来,此事在上流社会传开,令果戈理感到莫大的羞辱,这也许正是他终身未娶的原因之一。
                  据说,莫斯科第一美女、著名诗人罗斯托普钦娜爱上了果戈理,女诗人曾经俘获过莱  蒙托夫等众多才俊的心,但却未能打动果戈理。果戈理去世后,女诗人曾独自夜探心上人灵柩,并每天差人往果戈理坟前送上二束鲜花,直至终老。
                  果戈理在圣彼得堡成名,对这座城市有着特殊的感情,但却没有购置任何一处房产。  年轻时,他便将继承自父亲的财产转移到母亲和姊妹的名下。自己选择了四海云游。成名后,朋友都视接待、收留果戈理为一种荣耀,但有时也难免会滋生嫌隙。
                  他曾经在《莫斯科人》杂志的总编波戈金处住过一段时间,两人的交流经常碰撞出智  慧的火花,但身为出版人,波戈金希望果戈理能将《死魂灵》第二部的若干内容先交给自己  发表,而果戈理并不急于将小说付梓。生性倔强的他从不奉旨填词,更不曲意逢迎,他觉得文学创作是水到渠成之事。因此,他与波戈金的关系变得相当微妙,只能搬出来另觅落脚之处。
                  1848年,他搬到了托尔斯泰伯爵处,爱才的伯爵给他腾出了两个房间。如今,这栋旧宅被辟为果戈理之家。
                  与安娜未果的恋情给了果戈理沉重的打击,他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创作中,他期待着《死魂灵》这部堪与但丁《神曲》相媲美的作品的问世。然而,由于后期沉迷于过去所无情  批判过的宗教,他的思想越来越矛盾,创作速度越来越慢,对已写成的文字越来越不满意。  最终,他决定将第二卷书稿付之一炬,从头再来。焚稿后的第十天,饱受病痛折磨和创作煎熬的他凄凉地离开了人世。这个冷眼观世界的智者,一生颠沛流离,临终时裹身的是一件被汗水浸透的、多日未换洗的袍子。他的遗言是:“不要去思考死魂灵,要想想自己鲜活的心!”
              (摘编自200 9年4月8日《参考消息》)(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果戈理出生于小贵族家庭,完全继承了父亲、母亲身上的优点和缺点,这使他  从小就能精准地使用文字,对世事洞察入微。
              B.果戈理中学时代开始创作诗歌,作品虽然得以出版并大量发售,但还是招来尖  锐的批评,因为这些早期诗作写得并不成熟。
              C.虽然果戈理“非常善于勾勒女性之美”,但他的爱情生活却屡遭挫折,未果的恋情对他的打击是沉重的,使他对婚姻爱情心灰意冷。
              D.作家一般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早日发表,但果戈理却不同意将《死魂灵》第二  部提前付梓,这表现了果戈理的迂腐和不通人情世故
              E.本文通过对果戈理文学创作、爱情遭遇及其他点滴生活事件的叙述,真实地表  现了果戈理倔强的性格和鲜活的人生,读后令人惑慨和深思。
              (2)综观全文,果戈理在文学创作上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3)果戈理与伯爵女儿安娜的恋爱为什么失败?请简要说明。
              (4)果戈理一生曾几次将自己辛勤创作的作品付之一炬,对他这种做法,你是赞同还是反对?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顶着橡树的牛犊    索尔仁尼琴一生跌宕起伏,因对斯大林的不敬而劳改8年,因处女作获赫鲁晓夫批示发表而声名鹊起,又因诺贝尔文学奖流亡国外20年,晚年回国后还因对叶利钦批判和对普京的赞誉而饱受非议。无论被推崇还是被鞭笞,他永远只为“正义”说话,挥舞着“战笔”,为国家的前途开出“良方”。
                  1965年,处女作中篇小说《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的发表给他带来巨大声誉。这部描写苏联劳改营生活的小说引起重视,主要在于索尔仁尼琴提出了一个本质性的问题:人对人的不人道、人类心灵中的邪恶是一个永恒的世界性主题。随着赫鲁晓夫的下台,小说遭到公开批判。1967年,索尔仁尼琴抗议苏联的报刊检查制度,要求“取消对文艺创作的一切公开的和秘密的检查制度”,而苏联作家协会通过了谴责他是苏联作家叛徒的决议。1968年写成暴露莫斯科附近一个政治犯特别收容所的长篇小说《第一国》及叙述苏联集中营历史和现状的长篇小说《癌症楼》,均未获准出版。无奈之下在法国发表,两部作品一问世,立刻获得了国际性声誉。1969年他被开除出苏联作家协会,这引起国际上一些著名作家的抗议。
                  随着作品在欧洲的出版,索尔仁尼琴在世界文坛的声誉日隆。1970年,因为“在追求俄罗斯文学不可或缺的传统时代所具有的道义力量”,索尔仁尼琴获得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索尔仁尼琴受到苏联当局的警告:出去后就别想再回国。没有选择主动流亡的索尔仁尼琴致信斯德哥尔摩,出于个人原因放弃诺贝尔奖。1973年,以揭露十月革命以来“非人的残暴统治”为主旨的《古拉格群岛》第一卷在巴黎出版,集中体现了索尔仁尼琴反对强权和暴力、追求正义和真理的思想,继承了雨果和托尔斯泰的人文传统,堪称20世纪最伟大的著作之一。4年后,作为国际知名人士的索尔仁尼琴还是被迫出走他乡,从联邦德国,瑞士一直流亡到美国。
                  美国当局以为他不喜欢极权主义,向往西方的民主自由,可以利用他的影响力,在意识形态的斗争中揶揄苏联。1974年2月的美国《时代》周刊上,索尔仁尼琴被拍成了卡什镜头下的海明威一样。线条坚毅而粗犷,面部稀疏的白色胡渣和沧桑的皱纹,像一只老狮子,副标题是“从艺术家到流亡者”。同年10月,美国参议院授予他“美国荣誉公民”称号。但他们惊恐地发现,索尔仁尼琴对资本主义持批判态度:他始终是一个异见者。在一次受邀出席哈佛大学的毕业典礼上,他在演讲中不认为西方式的自由民主有着普世价值,称美国陷入了庸俗的物质消费主义,这样的言论让邀请者很尴尬。事实上,即使受到西方各国的优待,索尔仁尼琴依然像自传《牛犊顶橡树》中牛犊那样,横冲直撞。
                  1994年,受叶利钦总统邀请回到俄罗斯,原来遭禁的作品陆续在国内出版。归来的他发表了一连串抨击时政的言论,让当局异常难堪,1998年拒领叶利钦颁发的圣安德列勋章。在索尔仁尼琴心中没有权威,只有正义和真理。叶利钦在回忆录中写道:“索尔仁尼琴的笔是受上帝指挥的。”俄罗斯女作家尤利兹娅说:“索尔仁尼琴是上一代作家中最后一位代表良知的作家,他能够改变社会进程,至少影响了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在俄罗斯,之所以能产生像索尔仁尼琴、帕斯捷尔纳克等伟大的文学巨人,其原因就是有这样一群具有“强烈的尊严意识和人道主义倾向”的知识分子,并在普通百姓中获得广泛支持。也因如此,1994年之后的索尔仁尼琴一度被视为俄罗斯未来的先知。“他能得到俄罗斯百姓认同主要是在于他的使命感,在大家不敢说的时候他说了真话。”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文学专家陈建华这样评价索尔仁尼琴。
                  2007年俄罗斯国庆节,索尔仁尼琴获得了俄罗斯国家奖。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37年之后,索尔仁尼琴终于在自己的祖国获得了肯定。“全世界成千上万人把索尔仁尼琴的名字和创作与俄罗斯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他的研究和杰出的文学著作,事实上是他全部的生命都献给了祖国”,普京在颁奖典礼上说。总结自己的一生,索尔仁尼琴在《牛犊顶橡树》中说:“只要还活着,或者直到牛犊顶到橡树上折断了脖颈时为止,或者是橡树被顶得吱吱响,倒在了地上为止。”他这个“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牛犊,总是很不明智地、数十年如一日地用自己的脑袋和犄角狂热地顶向枝干庞大根基深厚的橡树。
              (摘编自《索尔仁尼琴:俄罗斯良知》)    【注】亚历山大•伊萨耶维奇•索尔仁尼琴(1918年-2008年).苏俄著名作家,政论家、社会活动家。1970年,他以揭露抨击苏联时政的《古拉格群岛》一书,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1974年,被当局驱逐出境。1994年返回俄罗斯,1997年当选俄罗斯科学院院士,2007年获俄罗斯国家奖。2008年逝世,享年89岁。被誉为“俄罗斯良知”。
              (1)本文开头一段文字,有什么作用?
              (2)索尔仁尼琴为什么被誉为“俄罗斯良知”?
              (3)材料中几处引用别人对索尔仁尼琴的评价,有什么作用?
              (4)“顶着橡树的牛犊”作为文章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系列各题。
              与命运搏斗的天才残疾人女作家海伦•凯勒(节选)      海伦•凯勒在出生18 个月后,一场大病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但凯勒与逆境展开了搏斗,并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她在医生沙利文①小姐指导下,刻苦学习,努力康复,最终学会了战胜失明、耳聋和口哑的技能:她能够十分敏锐地“看”和“听”,学会了与人交谈以及跳狐步舞或华尔兹,甚至上了大学。
                   大学毕业后,海伦开始走向社会。她走遍了工业贫民区,看到的情景让她开始真正思索社会问题。在走访中,作为一个失去视力和听力的残疾人,她自然对穷人中失明的高发生率特别关注,因为她跟他们有相同的感受,这坚定了她关注社会问题、投身公益事业的信念。沙利文小姐的丈夫约翰•梅西是一位社会问题评论家,海伦经常与他交谈,也开始对社会问题感兴趣。当她1908年读到韦尔斯的著作《代替旧世界的新世界》时,又进一步向社会主义靠近。
                    这些因素促使她阅读起德文盲文版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来。1909年,她加入了马萨诸塞州的社会主义政党。很多年间,她是一位活跃的党员,撰写言词尖锐的文章维护社会主义,发表演说支持自己的党,支持工会和罢工,反对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她也是一位欢迎1917年俄国布尔什维克革命的社会主义者。
              1921年以后,凯勒小姐主要为美国盲人基金会做募捐筹资的工作,虽然她的社会主义活动减少了,但仍然一直响应社会主义党和共产党的号召,帮助反对压迫或剥削劳工的事业。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人们的文学兴趣发生变化,凯勒小姐从写作中得到的收入也日益减少。为了增加收入,她开始演轻歌舞剧。在沙利文小姐的帮助下,她获得了惊人的成功。在拉德克利夫学院毕业生中,还没有人在杂耍方面比她演得更出色。杂耍剧的经纪人哈里力排众议,让她在一场20分钟的剧中担任角色。此剧于1920至1924年在全国巡回演出。她从戏剧的演出中得到极大的享受。她认为,她的演出是对盲人事业的帮助。
                     在凯勒演出的剧中,幕布徐徐上升,一间客厅映入观众眼帘,法式窗户外面有一个花园。伴随着门德尔松《春之声》的乐曲,沙利文小姐走上舞台,讲了一些有关凯勒小姐的事迹。接着,海伦分开幕布,来到台前,讲了好几分钟。对凯勒小姐在大剧院的初次演出,《时代》评论说:“海伦•凯勒又一次大获全胜。星期一下午在大剧院看戏的观众,是世界上最挑剔、最会讥笑人的观众,但他们都被海伦征服了。”
                     凯勒小姐已经结识了几十位著名人物。而在随轻歌舞团巡回演出过程中,她又结交了索菲•塔克、查利•卓别林、恩赖科•卡鲁索、贾卡•海费茨和哈波•马克思等名人。
                    20世纪20年代期间,凯勒小姐、沙利文小姐和她的丈夫以及汤姆森小姐(她1914年加入这个家庭),从马萨诸塞州的伦瑟姆市搬到了纽约的福里斯特希尔斯。凯勒小姐以这个家作为她进行广泛旅行为美国盲人基金会募捐的基地。直到逝世,她一直是美国盲人基金会的顾问。为了募捐,她在天主教堂、犹太教堂以及市镇礼堂进行演说。她不仅筹集资金,而且谋求改善盲人的居住和工作条件。许多年来,盲人常常得不到教育,住在救济院里。海伦的努力对于改变这些状况,起了重要的作用。这也是她一生中取得的一项重要成功。
                    凯勒小姐是位不知疲倦的旅行者。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些年里,她与沙利文小姐、汤姆森小姐周游了世界。每到一处,她都代表盲聋人发表演说。因此,她会见了各地的重要人物。她还抽空写作:1927年发表了《我的宗教》,30年代发表了《中流--我的后来生活》,1932年发表了《黄昏的宁静》,1938年发表了《海伦•凯勒日记》,1955年发表了《老师》,成为一位有名的残疾人女作家。
                    由于凯勒小姐一直积极地为盲聋人的利益而工作,全世界众多的大学和机构授予她荣誉称号。从格里弗•克利夫兰到肯尼迪,每位总统都接见了她。尽管她的名气越来越大,晚年生活在受人敬畏的浓厚氛围之中,凯勒小姐仍然保持自己一贯的个性特点,坚信她对生活的乐观态度是正确的。
                    1968 年6 月1 日,在康涅狄格州韦斯特波特家中,凯勒小姐安详地死于睡眠中,享年87 岁。
                  【注】:①沙利文小姐担任海伦的翻译并照料她的生活事务,一生相伴。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海伦•凯勒关注社会主义,阅读了大量德文盲文版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成为一位优秀的社会主义活动家。
              B.海伦•凯勒关心社会问题,一直帮助反对压迫或剥削劳工的事业,比如,她为美国盲人基金会募捐筹资做了大量的工作。
              C.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海伦•凯勒曾广泛旅行,途中代表盲聋人发表演说,不仅继续为残疾人呼吁奔走,募集资金,同时还不断进行创作。
              D.沙利文小姐夫妇都对海伦•凯勒事业的成功起到了重要作用,并且与海伦成为挚友,像一家人一样生活在一起,照顾她的生活,帮助她工作。
              E.文章撷取海伦•凯勒的种种社会活动,表现了她活跃、积极的奋斗历程,展现了她崇高的社会使命感,以及自强不息、乐观向上的人格魅力。
              (2)根据文意,请简析海伦•凯勒对社会问题越来越关心,而且阅读起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来的原因。(6分)
              (3)海伦•凯勒这位“与命运搏斗的天才残疾人女作家”一生有哪些成就?
              (4)海伦•凯勒身有残疾,却取得了惊人的成就。有人说她的成功缘于她自己不懈的努力;也有人说没有沙利文等人的帮助,就没有海伦的成就。你认同哪个观点?请谈谈你的认识。
            • 8.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孤独者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曾说:“我实在是个孤独的旅客,我未曾全心全意地属于我的国家,我的家庭,我的朋友,甚至我最亲近的亲人。在所有这些关系面前,我总是感到一定距离并且需要保持孤独。”
                  由于相对论的创立触动了占统治地位的经典物理学,引起传统观念和势力的阻挠。先是物理学界和哲学界,后来又加上政治势力,都对爱因斯坦和他的相对论进行排斥和反对。科学被卷进了政治。在普鲁士科学院的会议厅里,爱因斯坦身旁的两把椅子是空的,没有人敢靠近他。他这样一个物理学家,被视为危险分子,他的周围充满了敌意。1933年,希特勒成为德国国家元首,从此,德国反对相对论的运动更加气势汹汹。正在美国的爱因斯坦对德国的最后一线希望破灭了,他公开宣布终生不再回德国。
                  爱因斯坦没有忘记自己的社会责任,保持了自己的操守。在一个为军国主义的暴行辩护的《文明世界的宣言》上,有93个科学家签名,另一个反战宣言《告欧洲人书》,只有4个人签名,其中之一,就有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的家庭和朋友也并不能成为他心灵的栖息地。爱因斯坦从不按传统习俗行事。传统习俗很浪费时间和精力,而爱因斯坦的工作首先要求他的却是时间和精力的付出。所以,他身上有许多不为人理解的怪癖:他常常忘记带家里的钥匙,即使在结婚当天,婚礼结束后,他和新娘返回住所也不得不喊房东开门。在生活上,他不修边幅,头发蓬乱,以致来求见他的年轻人不敢相信他就是大名鼎鼎的爱因斯坦。移居美国后,生活有了很大改观,但是装束依然不变:一件浅灰色的毛衣,衣领上别着一支钢笔,甚至连面见罗斯福总统时也不穿袜子。
                  爱因斯坦永远不能理解的一个难题是他的名声。他创立的理论十分深奥,只能使当时很有限的少数科学家感到激动,但是他的名字却在文明世界家喻户晓。他对自己造成的这种现象困惑不解。他说:“我有过好主意,其他人也有过。但是我的幸运在于被接受了。”
                  社会公众如同洪水暴雨似地对他表示关注使他感到困惑。人们想会见他,陌生人在大街上会停步向他凝视和微笑,科学家、政治家、学生和家庭主妇写信给他,甚至他身上的东西,哪怕一颗扣子,也成了别人的圣物。以色列人民还请他去当总统。他永远不能理解为什么他受到这种关注,为什么要把他作为与众不同的人突出出来。
                  一头卷曲的白发,一件普通毛衫加一只烟斗,加州理工学院人人都知道这个形象是谁。由于要求他写自传的人络绎不绝,爱因斯坦只好要求冯。卡门想个办法让他避开。卡门为他在洛杉矶奥列薇拉大街安排了一个住处,那是条艺术街,街上行人以留长胡子、穿羊毛衫而远近闻名,因此,他走在大街上从未碰上过麻烦。结果谁也没有认出这个人就是举世闻名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
                  后来他同爱尔莎结婚。她喜欢招待朋友到家里来喝茶,有时为了让爱因斯坦休息一下也会叫他下楼和他们一起聊天。他的回答往往是粗暴的声音:“不!不!我不!再这样打扰我,我简直受不了了!”爱因斯坦并不需要这些,他需要的是宁静的思考,而不是丰富多彩的生活。他差不多独自生活在小阁楼里,那才是他自己的天地,他在那里几乎与世隔绝,全身心地和他研究的宇宙结合为一体。
                  1955年4月18日,76岁的爱因斯坦与世长辞。弥留之际,他在昏迷中含糊又痛苦地用他的母语急促地说着什么,这是他最熟悉最自然的语言,也是心底里最感温暖和痛苦的东西。
              (1)第五自然段说“爱因斯坦永远不能理解的一个难题是他的名声”,应如何理解?
              (2)简述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出爱因斯坦的“孤独”的。
              (3)作者不写爱因斯坦的伟大成就,却花了不少笔墨来描写爱因斯坦“许多不为人理解的怪癖”,这样写的用意何在?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晚年雷诺阿    
              肖复兴   
                  ①在法国戛纳的家中,晚年的雷诺阿,枯叶一样萎缩在轮椅上,那情景会让所有看到的人感到吃惊。雷诺阿本来个子就矮小,萎缩在轮椅里显得越发的瘦小,银须飘飘、老态龙钟、瘦骨嶙峋的样子,实在让人不敢相信这就是印象派的伟大画家雷诺阿。
                  ②雷诺阿47岁开始患病,70岁时已经半身不遂,无法行走,只好坐上了轮椅。就是这样老病缠身的雷诺阿,内心却依然如同一座火山一样,充满那样旺盛的创作力。作画时,他要把画笔绑在手臂上,穿着类似医生白大褂一样的画衣,衣服上沾满了油彩,显得脏兮兮的。他的手臂如同枯枝,骨节变形的手指上长满节瘤,贴着胶布,缠着绷带,每画一笔都要比一般人费劲了不知多少倍,为了免去换画笔的麻烦,他不得不使用同一支画笔,每用完一次油彩后,在旁边的松节油里涮一涮,接着再画。画架前的那种老迈、迟缓与艰难,和画面上画出的那些明亮的色彩,那些充满生气的人物,那些几乎都是阳光照透的树木花草湖水的景物,对比得那样的醒目,甚至触目惊心,似乎有意在展示人生艰难与美好的两种面貌。
                  ③特别让人吃惊的是,雷诺阿的一双眼睛,竟然是那么的明亮。已经是一个快80岁的老人了,居然还能有这样明亮的眼睛,实在是奇迹。或许,正是因为有这样明亮的眼睛,才让他洞悉世界,将他所画的这个世界一样的明亮起来吧?
                  ④一个瘫痪在轮椅上的老人,一个画笔要绑在手上的画家,还能够画出这样多的画作,实在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做到的。这需要才华,需要勇气,需要毅力,更需要对于命运斗争的信心和力量。命运对于每个人其实都会有阴阳两面,这两面其实就是都会有成全你的一面和折磨你的一面。一般人,很容易在前一面春风得意,而在后一面垂头丧气。雷诺阿和我们一般人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他在面对后一面的时候,没有垂头丧气,而照样昂起了头来,依然把画笔绑在手上作画。在这样的倔强面前,命运再桀骜不驯,也对你垂下头来。
                  ⑤这样的命运考验,早在雷诺阿37岁的时候,就已经来过一次了。那时,他右手腕骨折,无法握笔作画,他不甘心,不服输,用左手作画,照样让命运向自己垂头。那时候,他画出的《海女》《抱着猫打瞌睡的女子》,都获得好评。所以,当这一次,命运更沉重的打击到来的时候,他一样坦然面对。
                  ⑥所以,晚年坐在轮椅上的雷诺阿对朋友说:“我这样足不能出户,真是幸运,我现在只有画画了!”对于这样在我们平常看来是不幸的事,他没有抱怨,却称自己:“我是个幸福的人。”
                  ⑦雷诺阿说得最为让人吃惊的是“画画是不需要手的”这句话。画画怎么可以不需要手呢?雷诺阿对于他所钟爱的绘画艺术有着与众不同的理解,他只是想强调,当病痛的折磨使得他的手无法直接自如挥洒的时候,他可以用眼睛,用心,一样能够创造奇迹。
                  ⑧有意思的是,晚年雷诺阿画的大多是女人的身影,那里的女人无一不是肥硕的,健康的,美丽的;而且,无不都是像小孩子一样天真的,清纯的,活泼的;每一个人,每一株树,每一棵花草,都是那样的金光闪耀。在《音乐会》这幅画中,雷诺阿画了两个肥硕的女人正在穿衣打扮,准备去听音乐会,那两个女人占天占地,占满整幅画框,满怀的喜悦之情,几乎要把画框冲破。看画的人似乎能够听见那动人的音乐,也能够听见来自雷诺阿心中的那动人的心曲。那种心曲的主旋律,不是悲伤和哀怨,而是对日常平易而琐碎生活的热爱和憧憬,是战胜病痛和困难的达观和乐趣,是生活的希望和期冀。让人感受到,似乎越是艰难的生计和不如意的生活,越是老迈的病身和苍凉的心态,越是让雷诺阿能够在自己的作品中彰显他敏感而张扬的心。
              (选自《格言》2012年第11期,有删改)(1)请简要分析第①段中“枯叶一样萎缩在轮椅上”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2)雷诺阿为什么说“我是个幸福的人”?
              (3)文中多次写到“吃惊”一词,有何作用?
              (4)从雷诺阿的艺术创作经历中,你能得到哪些人生启示?
            • 10.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施蛰存:逝去的风度
              徐百柯
                  施蛰存(1905~2003),浙江杭州人,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学者。
                  2003年11月25日,巴金老人百岁诞辰,文坛学界隆重纪念,盛誉曰“见证文学史的世纪老人”。此前6天,11月19日,小巴金一岁、同在上海华东医院的施蛰存寂寞辞世,中国现代文学史鲜为人知的“另一面”随(www.)--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之凋零。
                  当时有人写下“巴金的热闹与施蛰存的孤寂”之语,伴以长长一声叹息。
                  哈佛大学教授李欧梵拜访施蛰存,问他喜欢看美国什么杂志,他出口说道:“Vanity Fair(名利场)”,于是李欧梵返美后寄了几本给他。问他看了没有,施蛰存摇摇头,淡淡地说:“看了,大不如前了!”李欧梵恍然,当年---上世纪30年代---施先生爱看的这本文化杂志,品位比现在“高出许多”。
                  后来又见施蛰存,李欧梵又问他喜欢看美国什么杂志,他说:“寄几份看过的《纽约时报》书评和星期日特刊吧。”这次,李欧梵迟迟没有寄出,“原因无他,怕施先生较前次更失望”。
                  上世纪30年代,施蛰存主编《现代》杂志,法文译名意为“当代人”,指能够和世界文艺潮流同步的人。李欧梵称:“现在再翻开这个杂志的内容,特别是内中介绍的西方文学,仍然令我咋舌,惊异不止,在当时的环境下,竟然如此‘识货’,几乎所有的西方重要现代作家都介绍了。”
                  在《现代》上亮相的,包括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还有当时只是美国“文坛新秀”的海明威、福克纳等人。文学史家评论: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新时期”,中国当代作家才通过汉语译本“重新发现”了这批作家,并从中找到灵感和自己的文学偶像。“当人们在80年代手捧艾略特的《荒原》为其深刻地反映这个时代的本质而感慨万千时,殊不知,早在50年前,《现代》杂志早已介绍过这位诗人的这部作品,只不过,以自己长着一个希腊式的鼻子而自傲的邵洵美把这部大著的名字译成了貌不惊人的《荒土》而已。”
                  施蛰存早年就读于教会大学,故英语、法语皆佳,加上上世纪30年代上海滩开放的文化风气,使他能轻易快捷地看到各国最新出版的文艺杂志和书籍,从中建立自己的文学创作、批评以及编辑的标准,“实际上,他所建立的标准,正与当时世界文学潮流的标准相接轨”。
                  他的小说,《将军的头》、《石秀》、《梅雨之夕》、《魔道》、《夜叉》……几乎每一篇都是实验性极强的作品。与李欧梵谈论西方现代文学,他对任何“冷门”问题,都如数家珍,对答如流,以至于李欧梵自愧:“我多年身在美国,购书和借书都甚方便,为什么施先生说的书名和作者大多对我仍然陌生?”李曾对自己的学生说,“我们这一大堆学者,集全部精力研究西方现代文学,恐怕还比不上30年代的一个年轻人--施蛰存先生。”
                  施蛰存去世后,有杂志刊文:拥有“中国现代派鼻祖”和“中国现代小说的先驱者”称誉的施蛰存,以冷眼笑看着发生在21世纪新新人类身上的一切,“今天的一些女作家,爱用‘身体’写作,施老说,这些不新鲜,30年代的左翼都玩过……”
                  早年专注于现代主义文学的探索,后来长期担任大学教授,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和金石碑帖,施蛰存堪称传奇的经历表现在个人魅力上,形成一种奇妙的混合体,被赞叹为“包含着中国古典温雅气息与西方文化绅士情调”。
                  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的作家李劼回忆起与施先生的交往:“我后悔当初没有早点登门拜访你。我一直误以为,你像其他前辈一样,被几十年的思想改造弄得面目全非。再说,我所在的那个中文系,你是被人谈论得最少、少到了几乎要被人遗忘的老前辈。”
                  后来,李劼无意中听到在系资料室做了几十年的老资料员偶尔说起施先生:当年挨批斗时被打翻在地,镇定自若站起来,理理衣衫,拾起被打飞的帽子,掸去尘土,戴在头上,重新站直了继续听凭折腾。老资料员感慨:“施先生当时的风度好极了。”
                  于是,李劼立即前去拜望,因为那种“清清淡淡的悠远,不是皎皎者易污,也非峣峣者易折”。
              (1)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文章开头巴金老人百岁诞辰的隆重与施蛰存的寂寞辞世形成对比,意在说明施蛰存作为一个中国短篇小说大家却遭长期冷遇。
              B.作为一名学者,施蜇存的文化品位是很高的,这从他对《名利场》的批评可以看出。
              C.施蛰存的鉴别力很强,他主编的《现代》早已介绍了几乎所有的西方重要现代作家。中国当代作家能得以“重新发现“乔伊斯、艾略特等作家,都得益于他。
              D.施蛰存还是一位富有个性和探索精神的作家,他去世后被誉为“中国现代派鼻祖”。
              E.本文用倒叙的手法,打破时空顺序,增加了历史纵深感,向我们展现了施蛰存虽孤寂一生却始终默守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尊严。
              (2)文中说“施先生当时的风度好极了”,这句话对叙写传主有什么作用?请根据文本简要说明。
              (3)本文为“一个百年孤独的灵魂”施蛰存立传,有何现实意义?请结合文本谈你的看法。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