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粉墨王侯”谭鑫培
                在中国艺术史上,“粉墨王侯”谭鑫培对京剧的贡献,不仅在于开创了一大流派谭派,更重要的是,他完成了将徽、汉、昆、梆子诸腔转化为成熟的京剧剧种的任务.
                在谭鑫培之前,尽管京剧在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时代已经创立,但草创时期的京剧杂有汉(腔)、京(腔)、秦(腔)、昆(曲)、梆(子腔)的特点.至谭氏时代,他以天纵之资,“联络五方之音,合为一致”(小铁笛道人《日下看花记》序),正式确立了以京、汉语音为主,包含湖广韵、中州调的“复合型”京剧音韵体系.
                谭鑫培对京剧的众多行当都有重要影响,尤以对老生行的影响最大.谭氏以前,老生行由“老生三杰”--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创立了一种兼济壮美(气势)、优美(韵味)的整体性风格.程、余时代,正值鸦片战争之后,国人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之下,对慷慨悲壮、充满阳刚之气的唱腔高度认同.因而这一时期的老生唱腔,古朴简练,圆洪庄重,平正无巧,拉长声,翻高唱,放悲音,直腔直调,激越饱满.应该说,程、余、张完成了京剧唱腔的第一次创制,但总体上仍不出以气势取胜的范围.随着京剧自身的演进和成熟,当时已经出现壮美(气势)和优美(韵味)分流演进的趋势.谭鑫培根据自己的嗓音条件,集长庚、二奎、九龄等人之长,广泛地从小生腔、青衣腔、大鼓腔、皮影腔中吸收营养,进行旋律、节奏的巧妙变化,使京剧从“老三杰”诸腔杂陈的阶段,走向音韵声腔统一、“唱念做打”全面发展、突出人物塑造的成熟时期,迈出了具有开创性和历史性的一步,“集众家之特长,成一人之绝艺,自皮黄以来,谭氏一人而已”(陈彦衡<旧剧丛谈》),实在不为过誉.谭鑫培完成了京剧由重壮美向重优美的风格转换,确立了百年京剧以韵味取胜的主导地位.
                从中国艺术史的角度考察,谭是继程长庚之后奠定京剧国剧地位的关键人物.程长庚之前或同时期的北京舞台,既不乏一些名伶名角,同时也是一个诸腔杂陈、多派竞争的时代,京剧还没有定型,尚有徽派、汉派、京派之分;同时昆曲、梆子等剧种也常和京剧同台争胜,还不能说程长庚身后的京剧就已经具备了他派艺术无可比拟的宗主地位.但历史的偶然性赋予了京剧一种历史的机缘:在程长庚身后又出现了一位能将徽、汉、京融于一体的后继者谭鑫培.谭氏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使上至太后、皇帝、王公贵族,下至贩夫走卒的各个阶层成为京剧的忠实观众.清末的北京街头,到处是对谭派唱腔的众口模仿:“家国兴亡谁管得,满城争说‘叫天儿’.”此后的百年光景,京剧迎来了一个高度普及化和大众化的新时代,成为大众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
              谭鑫培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社会影响力,将社会加于艺人身上的“下贱”意识大大扫除,有力推进了京剧艺术的职业化.在谭氏之前,艺人社会地位很低,艺人群体对自身社会地位也缺乏基本的认同.如享有盛名20年的郭宝臣终身不灌唱片、不教徒弟、不留影像,自谓“不愿自误误人”.即使是有“伶圣”之称的程长庚晚年也要让长子出京“寄籍正定,事耕读”,反映出其内心也不以演艺为高尚行业.但谭鑫培却从不把自己当“戏子”,即便是在王公大臣面前也不卑不亢,不以执业梨园为贱,还开创了世家梨园的传统.“四海一人谭鑫培,声名卅载轰如雷”这是百年前一代文坛骁将梁启超对谭鑫培的赞誉.伴随着百年来京剧的发展和对世界的影响,“伶界大王”谭鑫培之名,不仅没有消散于历史尘埃之中,反而熠熠生辉,至今回响不绝.
              【相关链接】
                ①谭鑫培早年曾演武生,武功根底坚实纯熟,身手矫健稳练,所以无论演靠把戏、箭衣戏或折子戏,都能做到身段灵活洒脱,干净洗炼…所演各剧,在剧词和表演艺术上多有加工改革之处.又能扬其所长,避其所短,他面形清癯,因此不常演王帽戏;演《定军山》的黄忠,不戴帅盔而戴扎巾,都是为了掩其所短而发挥其所长. 
                                                                                       (百度百科)
              ②谭鑫培是我国著名京剧老生表演艺术家,其创始的谭派是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个京剧艺术流派.他亲手培育了杨小楼、梅兰芳、余叔岩三位京剧大师.此外,他还主演了中国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在里面表演了自己的京剧拿手片段. 
                                                                                  (《北京青年报》)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文章第一段简要概括了谭鑫培对京剧做出的巨大贡献--开创流派、使剧种成熟,以及他的人格魅力和社会影响力,有总领全文的作用.
              B.谭鑫培以天纵之资,正式确立了以京、汉语音为主,包含湖广韵、中州调的“复合型”京剧音韵体系,从而完成了京剧的创立.
              C.在“气势”“韵味”两种风格流派分流演进的过程中,谭鑫培完成了京剧由重壮美向重优美的风格转换,确立了京剧以韵味取胜的主导地位.
              D.文章结尾引用了梁启超先生对谭鑫培的赞誉,梁先生的话不仅赞扬了谭鑫培在京剧界声名远扬、影响深远,而且也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E.文中大量使用了京剧专业术语,这不仅是行文的需要(从专业的角度较为详细地介绍传主在京剧方面的建树),而且也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2)文章多次提到程长庚,这对写谭鑫培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谭鑫培在奠定国剧地位方面做出了怎样的贡献?请简要回答.
              (4)你认为谭鑫培能够超越前人,在京剧艺术方面做出巨大贡献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张岱年:士林楷模
                  ①在《张岱年自传》前,他亲笔题写:“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好学深思,心知其意,言有物而心有恒.”这完全可以作为张岱年一生的写照了.以下一些小事可以使我们对张岱年有更深刻的了解.
                  ②1982年,张岱年与他的一个学生、清华大学的刘鄂培教授有过一次谈心.刘教授回顾往事时,说到自己在前半生的历次运动和改造中饱受磨锉,如今已经像河床中的鹅卵石一样,没有了棱角.而且还感叹道,要做一个正直的人是很难的.为了能够不随波逐流又不丧失良心,刘教授说希望自己今后能够像铜钱一样,内方外圆.张岱年听了这番话,沉默良久,提起笔来写下了“直道而行”四个字.刘鄂培教授看过这四个字,深感惭愧,他说:“岱年师与我有相同的坎坷遭遇,他的胸襟如此广阔,精神境界如此高尚.这四个字体现出他的刚正性格,亦即岱年师人格魅力之所在.”
                  ③张岱年为人谦虚谨慎.即使是对于《中国哲学大纲》这样一部得到学界公认的名著,他也总是会自觉地指出其中的不足,几次修订,每次书写序言,都会明确地指出书中的缺陷.你可以感觉到他的这种谦虚决不是刻意的造作,而是完全发自其内心的.
                  ④张岱年生活非常简朴,在衣食住行上从不讲究.他几次迁居,住房都很狭窄,而且房中几乎都堆满了书籍.每次有客人去拜访,走进他的书斋,几乎找不到地方可以坐下.以至于大陆以外的学者像台湾的陈鼓应等拜访张岱年时,对如此大师竟居于这样的陋室,深为惊讶,后来甚至直接上书邓小平要求为张岱年解决住房问题.可据说张岱年对此从不抱怨,好像挺满足,也很习惯的样子.
                  ⑤张岱年的穿着也是极为朴素,根本看不出他是一位大学问家,好像只是一位平凡的老者,过着平平常常的生活.他的一个学生曾忆道:“有一次我到他家去看望他,在路上碰到了张先生,张先生正好从小商店里买好了馒头之类的食品拎在手里走回家,张先生已是八十多岁的高龄,使我不由得肃然起敬,一位誉满海内外的大学者做着普通老百姓最平凡的事情,我想张先生这样恐怕在国内外学术界是少见的.”
                  ⑥张岱年对于中国哲学史料的熟悉,凡是熟悉他的人都赞不绝口.他的一个弟子曾回忆:先生“对中国哲学史的史料十分熟谙,每提及历史上一个著名哲学家的哲学思想材料,都能够做到背诵,从先秦到近代,先生如数家珍,使听课者感到先生对祖国优秀的哲学文化遗产充满了感情!每当张先生开始背诵时,教室里便鸦雀无声;背诵完毕,教室里便发出一片轻轻的唏嘘声”.
                  ⑦张岱年为人诚恳,对后学的培养和鼓励可以说是不遗余力.张岱年作为中国哲学界的泰斗,向他求教、请他审阅文章或者求他为自己的著作作序的人不计其数.他对此从不会拒绝,对于求教的稿子总是会认真修改,这占用了他大量的时间,以至于影响了正常工作,但他总是不厌其烦,可见对于后学一片爱护、提携之心.张岱年讲授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和中国哲学史方法论的时候,吸引了很多学者和学生来听课.中国人民大学有位教师叫姜法曾,很认真地听张岱年的课并做了详细的笔记.后来姜法曾把听课笔记做了细致的整理,张岱年后来出版的《中国哲学史史料学》便是以这个笔记为基础完成的.不幸的是,这位姜老师因为劳累过度,英年早逝,后来张岱年出版《中国哲学史史料学》的时候,就把大部分稿酬送给了姜老师的遗属,其余部分则购书送给每一个听这门课的学生,他自己则分文不取.
                  ⑧季羡林与张岱年在清华时是校友,工作后又在北大是同事.两人友谊深厚,相互了解也深.季羡林曾在为刘鄂培的《综合创新--张岱年先生学记》作的“序”中说,自己“对于先生的为人,则心仪已久”,并称赞张岱年“他奖掖后学,爱护学生,极有正义感,对任何人都不阿谀奉承,凛然一身正气,又决不装腔作势,总是平等对人.这样多的优秀品质集中到一个人的身上,再加上真正淡泊名利,为学是务,在当今士林中,真堪为楷模了”.
                                                              (摘编自任士英主编《20世纪国学大师档案》)
              【相关链接】
                  张岱年(1909-2004年),我国现代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和文化理论家.为中国现代哲学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为当代中国和世界的哲学和文化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
                                                                                          (国学网)
                  ②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文化是一个独立发展的体系,有一个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在这发展过程中,虽经常吸收外来文化的长处,但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因而成为世界上一个独特的文化类型,影响及于国外,对于世界文化作出过巨大的贡献.
                                                                 (选自张岱年《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张岱年先生在《张岱年自传》前亲笔题写的评价自己一生的几句话,表现了他自强不息、好学深思的为学与为人的品格.
              B.台湾学者陈鼓应直接上书邓小平要求为张岱年解决住房问题一事,突现了作为一代著名学者的张岱年先生生活上的简朴.
              C.“背诵完毕,教室里便发出一片轻轻的唏嘘声”,这里的“唏嘘声”表现了听课者对张岱年先生非凡的记忆力的赞叹.
              D.张岱年先生对中国文化有深刻的认识,他认为中国文化对外国文化有吸收也有巨大贡献,但它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
              E.季羡林在为刘鄂培的文章作的“序”中,既赞赏刘鄂培对张岱年为人的“心仪”,也从其他方面对张岱年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2)文章的第②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本文选择“一些小事”来写哲学界的泰斗张岱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4)张岱年被称为“士林楷模”,他的为人处世给了我们哪些启示?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梅汝璈:孤寂的大法袍
                有天晚上,北京顶银胡同停电.梅汝璈枯坐在家中吱吱作响的藤椅上.黑暗中他轻轻地哼起了清华学校早年的校歌:“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岿立中央.东西文化,荟萃一堂…”这一幕发生在上世纪60年代初.今天,梅汝璈的儿子梅小璈回忆自己的父亲时,一下就想到了这一幕.他对记者谈起父亲的晚年时,有些唏嘘.他用了这样一个形容词:“孤寂”.
                梅小璈说,虽然上世纪60年代初,父亲尚不足花甲之年,可他心知肚明,属于他的那个“东西文化,荟萃一堂”的时代已经逝去了.新中国在学科建制上完全照搬“老大哥”苏联,全国只有为数不多的几所大学保留了法律系,且讲授的内容都是苏联的社会主义法学.这让毕业于清华学校、留学于美国斯坦福大学、在芝加哥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的梅汝璈常常感到无所适从.他努力按照党对“旧知识分子”改造的要求,虔诚地学习俄语,试图不被形势甩下.据梅小璈说,现在他家还能找到父亲当年抄写俄文单词的小本.在苏联法学教材上,还有父亲留下的铅笔批注.
                作为一个留美法学博士,梅汝璈曾执著坚持的那些法学信念渐渐失去了依托--三权分立;司法独立…这是法哲学奠基人孟德斯鸠奠定的理论,又在杰斐逊等人的实践中加以完善的.显然,这一切已不合时宜.“文革”中,梅汝璈在一份“检查”里写道:“我实际上只是一本破烂过时的小字典而已.”
              “其实,他个人的小环境还是不错的,起码在物质上.如果以季羡林的《牛棚杂忆》为参照系,他并没有受太大的罪.”梅小璈在解释父亲晚年的孤寂心境时如是说,“但他的学科没有了,他的学术没有了.”
              在那个年代,“梅汝璈”三字变成一个空洞的符号.充盈其间的,不是这个人的赤子情怀和渊博学识,而是一个随“形势”沉浮的抽象指称.有研究者曾这样评价这位外交部前顾问:“梅汝璈名字出现的频率和受关注的程度,基本上是中日关系的晴雨表.”在上世纪整个50年代和60年代初,一旦中日关系出现“问题”了,他就会被邀请出面撰写文章;而中日关系“良好”时,他的名字则不愿被各方的人们所提及.
                但梅汝璈注定名垂青史.这位晚年“孤寂”的大法官,曾书写过现代中国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1946年3月19日,受命担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法官的梅汝璈博士离开上海,远赴东京.当日,《中央日报》等中国最权威的媒体,同时在显著版面刊出标题:“清算血债: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官梅汝璈今飞东京”.
              东京帝国饭店,盟军最高统帅部中国联络官为梅法官举办接风宴会.宴会上,时任国民政府教育次长兼国立中央大学校长的顾毓琇,将一柄装饰华贵的宝剑赠予梅汝璈.梅汝璈深深鞠躬,双手过顶接剑.他说:‘红粉送佳人,宝剑赠壮士’.可惜我非壮士,受之有愧.”顾毓琇说:“你代表四万万五千万中国人民和千百万死难同胞,到这侵略国的首都来惩罚元凶祸首.天下之壮烈事,以此为最.君不为壮士谁为壮士!”听罢,梅汝璈拔剑出鞘,动情地表示:“戏文中常有‘尚方宝剑,先斩后奏’.如今系法治时代,必须先审后斩.否则,我真要先斩他几个,方雪我心头之恨.…对这些战犯必予严惩,非如此,不能稍慰千百万冤死的同胞.我既受国人之托,定将勉力依法行事,断不使战争元凶逃脱法网!”
                这位“壮士”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在这场历时达两年半之久、人类司法史上所罕见的大规模审判中,受审的28名日本甲级战犯,除两名病死狱中,1名因精神病终止审判外,东条英机、广田弘毅、松井石根、土肥原贤二、板垣征四郎、武藤章、木村兵太郎等7人被判处绞刑,梅津美治郎等16人被判处无期徒刑,判处有期徒刑者2人.今天,由梅汝璈亲属捐赠的东京审判判决书底稿和梅汝璈当时身穿的法袍,已被收藏于国家博物馆.
              这位慷慨激昂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大法官,曾经的一席话至今在我们耳边徘徊不去:“我不是复仇主义者.我无意于把日本帝国主义者欠下我们的血债写在日本人民账上.但是,我相信,忘记过去的苦难可能招致未来的灾祸.”
              相关联接:
              (1)东京审判中,一些法官们不赞成处以死刑,甚至有人主张以国家犯罪不应追究个人责任等原因无罪释放25名战犯.梅汝璈根据审判过程中两年来收集的日军暴行,主张对南京大屠杀主犯松井石根必须处以死刑,并全力争取将几个侵华首恶判决死刑.最后,表决结果以6票对5票的微弱优势,终于将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等七名罪恶累累的首犯送上了绞刑架!
              (2)在文革期间,由于极左意识形态操纵,高中历史课本都不记入南京屠杀.当时梅汝璈写的《关于谷寿夫、松井石根和南京大屠杀事件》遭到了莫须有的指责,被扣上煽动“民族仇恨”、“鼓吹战争报复”,还有人甚至从截然相反的方面指责文章夸耀侵略者的勇猛,为军国主义张目,迹近“汉奸”“卖国贼”.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A、面对新中国“苏联式”的学科建制和国内为数不多的大学保留法律系,且只讲授苏联社会主义法学的现实,梅汝璈无能为力,无可奈何,深深地失望.
              B、三权分立、司法独立等法学观念是以孟德斯鸠理论为基础,由杰斐逊等人在实践中完善的.曾在美国留学的梅汝璈曾执着坚持这些法学信念.
              C、以季羡林等人的遭遇为参考,梅汝璈没有遭遇身体上的痛苦和物质生活的匮乏,但是学科没有了,学术没有了,这使他遭受了精神的孤寂.
              D、梅汝璈对日本侵华这段历史的态度,至今对我们仍有启发.但是在一些历史时期,梅汝璈的观点和作品被误解和曲解.
              E、在长达两年半、人类司法史上规模罕见的东京审判中,梅汝璈孤军奋战,对28名日本甲级战犯,分别处以相应的惩罚.
              (2)作为一位法官,梅汝璈在东京审判中表现出哪些可贵的精神?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本文的题目“孤寂的大法袍”有怎样的含义?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一窗昏晓送流年
              --追记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童庆炳先生
                  2015年6月14日,北京的天空澄碧如洗,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资深教授、著名文艺理论家童庆炳离去了.先他而去的妻子曾恬曾在文章中这样描写自己的老伴儿:“他一直是个‘努力型’的人…他在10年前  就为自己的退休生活画了蓝图:写哪几本学术书,写哪几本小说,上午工作几个小时,下午工作几个小时,写的书名叫什么…也说退休后要加强锻炼,一周多爬一次香山,等等.他说,人如果有工作做,又有能力做,是福气;人若能做自己喜欢的工作,而且能有创造性地做,那就是人生的大享受,是大福气.”
                  20世纪80年代后期,北师大文艺学学科创始人黄药眠先生去世,文艺学学科遭受重创.危难之中,童先生辞去研究生院副院长一职,回到文艺学教研室担任学科带头人,与程正民老师一起带领一批中青年学者,使北师大文艺学学科走出低谷,并跻身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国家重点学科.
                  与他一起奋斗的学生们都记得被称为“四大战役”的学术创新活动:1986年到1992年,完成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中西比较文论研究”,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中西比较诗学体系》上下卷,这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中西比较诗学著作;1990年到1994年,完成国家社科“85规划”重点项目“文艺心理学研究”,“心理美学丛书”由百花文艺出版社陆续出版;1993年到1994年,撰写出版具有开拓性的“文体学丛书”和“文艺新视角丛书”;1990年到1997年,编写出观念更新的《文学理论教程》等教材,至今仍被国内高校广泛采用.
              “团队学术成就的取得,靠的正是坚硬如钢的顽强意志、毅力.北师大文艺学学科正是先后凭借黄药眠先生和童庆炳先生两代统帅的统领,建设起了全国学界独树一帜的文艺学学派.”时为北师大中文系教授的王一川说.
                  童先生在学术上通达开明,善于包容不同的见解,是学界素来称道的.他常常告诉学生,外来的新思想、新观念没有什么可怕的,千万不要视若洪水猛兽,关键是开放而有自己的主见,容纳新知而又有消化之功.
              作为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文学组首席专家,童庆炳曾诚恳地指出,现在的文学理论界有种风气,认为西方的理论一定比中国的高明,因此不加辨别地搬用、套用西方理论,直接造成很多文章内容空洞,下定义者和推论者多,分析现实、讲道理者少,这不可取.西方文化传统、社会环境等与我们有很大差异,我们可以有所借鉴,但绝不能照搬照抄.
                  作为作家型的文艺理论家,童庆炳出版过两部长篇小说《生活之帆》和《淡紫色的霞光》.1988年,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与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联合开设了首届文学创作研究生班,童庆炳不仅担任了总导师,还为学生开设了“创作美学”课程.在某种意义上,这也得益于童先生作家与理论家兼备的特殊身份,也是他将文艺理论与创作实践结合起来的一次富有成效的实践.
                  在中国当代文坛,作家通常不把文学理论家当回事,理论家一般也对作家不服气.但在童先生看来,理论研究和文学创作是认知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前者是理性的、逻辑的,后者是审美的、直感的,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它们的合作,有助于推动彼此向更高水平发展.越是名作家的创作就越需要严格的批评,因为他们的作品影响很大,读者对他们期待很高.所以评论家不仅对艺术负有责任,而且对社会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评论家必须拥有自己的文学理念、生活信念和社会理想.
                  多年之后,人们还不时回忆:他学识渊博,授课深入浅出,流畅而不急切,精细而不烦琐,理性而不艰涩,论点阐释必结合实例分析,追根溯源之后又有理论提升.虽然是理论课,他却有许多贴近生活的比喻,他的声音回旋于静空,在学生们的心里形成共振.
              “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这是启功先生赠给童庆炳先生的墨宝.窗外绿树成荫,窗内书香迎面.想必,童先生是欢喜的.在另一个世界里,他依然会延续这样的日子.     
                                                             (摘编自《光明日报》,作者靳晓燕)
              相关链接:
                  ①童庆炳,1936年生,195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长期从事中国古代诗学、文艺心理学、文学文体学、美学方面的研究.童庆炳是中国文艺学理论领域的泰斗,培养出大批学者、作家,莫言、刘震云、余华、迟子建等知名作家都曾是他担任总导师的首届文学创作研究生班的学生,其中莫言、刘震云等在当时就已成名,其他的大多数则在学习期间起步,在毕业后才逐渐成为“大腕”作家.
                  ②童庆炳确认了文学的审美品质,把文学创作看作一种以审美活动为核心的精神活动后,还从社会现实、心理美学、社会学、文体学、语言学和文化学等诸视角,在与古今中西各种文学理论的对话和沟通中,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着自己以“审美特征”为中心的文学思想,而创建了一个以审美为核心的文艺学理论体系.
                                                         (吴子林《童庆炳与中国审美论文艺学的创构》)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在文章的第四自然段,作者不厌其烦地列举了童庆炳及其学术团队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陆续推出的一系列著作,具体而充分地表现了他们在学术上取得的成就.
              B.童庆炳认为西方的文学理论并不比中国的高明,他对当时的文学理论界照抄照搬西方理论的风气提出了批评,认为我们应该根据国情对其适当借鉴.
              C.文章引述童庆炳的妻子曾恬对丈夫的描写和北师大中文系教授王一川对童庆炳的评价,侧面表现了他的精神品质和学术贡献,丰富了文章的写作角度.
              D.针对当时作家和文学理论家互相轻视的现象,童庆炳认为,评论家对艺术和社会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从这个角度来看,评论家应该比作家具备更高的素质.
              E.“一窗昏晓送流年”是对童庆炳学者生活的诗意描述,但其中也流露出流年易逝的感慨,表达了对一代学术泰斗离世的深深惋惜之情.
              (2)童庆炳为把北师大文艺学学科建设成全国学界独树一帜的文艺学学派做出了哪些贡献?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3)童庆炳“作家与理论家兼备的特殊身份”对他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4)童庆炳在文艺学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原因是多方面的.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琐忆九叶诗人唐祈先生
                  唐祈先生生长于南昌,但他更喜欢说自己是苏州人,因为他家祖籍苏州,我们算是同乡.所以,我与他初次见面就显得挺热络.那时我们都远离江南故地,在大西北的兰州.
                  唐先生从小受到非常好的教育.他的母亲是位非常了不起的女性,非常喜欢写古体诗,舍得在孩子的教育上花费,先后给他请了两个家庭教师,一个给他讲国语、英文和数学,一个给他教国学,讲《孟子》、《诗经》.他的姑外婆经常来找他妈妈聊天,她们聊的内容,多是古体诗的写法.有一次,她们聊得起劲,没有想到边上的唐先生也听得津津有味.他的诗歌之路就这样迈步了.后来,全家随父亲来到兰州,正值抗日救亡高潮,他也加入到了这一大潮中,在写诗的同时,还从事了进步戏剧运动.这时,接触到了不少在兰州的诗人,也写了不少诗歌.
                  1987年,我们学校的诗社请唐祈先生来做讲座.那时的唐祈先生已经67岁了,但身子骨看上去相当硬朗.唐祈先生很健谈,而且记忆力好.那天的讲座主要是介绍性地阐述九叶的诗学主张,特别谈到苏州人性格和苏州文化品格.他说,外面人总是认为,我们苏州文人多,文人比较文弱,这是一种误解,或者说是对“勇敢”的片面理解.勇敢指的是文化气质的支撑和道义观念的表现.苏州历史上不乏仁人志士,有杀身成仁者,有为民请命者,有暴力起义者.
                  2001年8月上旬,我去参加第五届国际青海湖诗歌节.期间,居然遇到唐祈先生的一位老学生,蒙古族诗人阿海林.他是唐先生的嫡传弟子,我是庶出的.但是,在精神气度上,我觉得自己与唐先生颇有相似之处.唐祈先生是东西南北人.他生长于东南,到西北上大学,所以他经常说他是东西南北人或东南西北人.经常有人问我是什么地方人,我的回答和唐先生一样.我们俩共同的特征就在于这“南北通透”的个人性格与写作风格.唐祈的牧歌揭示了一位南方诗人对于西北草原生活的体验,体现出中国诗歌文化的南北融合.当然,在年轻时代,我是自己的选择,他是不得已的,东南故土已是日寇铁蹄下的焦土,他只能转向西北国统区.所不同的是,我只把西北作为一个炼钢炉,锻炼一下我的青春和意志;1991年甫一毕业,我就逃离了.而他1942年大学毕业后,留在了西北,任兰州省立工专教师.
                  中年之后,唐祈先生到西北也是自己的选择,而且比我更坚定.1979年,他做出了惊人的举动,毅然离开京城,远赴大西北扎根落户,乃至认西北为故乡.
                  有一个疑问曾经萦绕在我心头:大西北真正吸引唐祈的是什么?对这个问题,唐祈先生曾经自答:“到西北高原找回我年轻时写诗的‘基地’,找到曾哺育过我的诗的少数兄弟民族.”其实,他回到西北这一决定和举动并不仅仅是为故地重游,已经不再局限于个人意义;而是为“培养新一代少数兄弟民族青年诗人尽我微薄的力量”.他喜欢在“少数”和“民族”之间加上“兄弟”二字,他对少数民族的感情可见一斑.
                  从1979年到1989年整整10年间,他确实为少数民族尤其是民族诗歌尽了力--不是“微薄”的,而是很大的力,培养出了不少小有成就的少数民族青年诗人.唐祈先生那时候身体好,干劲足.他自己也觉得老当益壮,说:“这批青年诗作者也给予了我一种西北高原的青春的力量,鼓舞我同他们一道在诗歌的大路上向前走去.”
                  唐祈先生的诗歌创作起步于西北高原.唐祈对西北精神风貌的迷恋和向往,其实是一种文化自觉的选择.作为华夏文明中人,他自己敏锐地感觉到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语言方式需要刷新,但在汉语文化语境本身之中,他很难实现突破,除了向西方,尤其是西方现代主义寻找刺激性的资源外,他也在向周边少数民族汲取精神养料.就文本资源而言,他非常重视少数民族的民歌.我还记得,在他任主编的新版《中国新诗》杂志里,登载了不少那类民歌,比如青海的“花儿”.有一段时间,我去旁听了一些关于西北少数民族历史的课程,在诗歌创作中也有意化用少数民族文化的资源.就是因为受到了唐祈先生的影响.
                  运用西北少数民族刚健的精神资源和朴拙的文本资源,来更新或补充熟透了的汉语中心主义文明,唐祈先生是这个方面的老先锋,而且坚持得最久.
                                                                               (摘编自《环球人物》)
              【相关链接】
                  ①唐祈的创作以独特的牧歌意绪揭示了一位南方诗人对于北方人民生活的体验,由此体现出中国诗歌文化的南北融合,这种融合在唐祈的作品中主要体现为以南方人的心态和眼光打量北方风情、建构了独特的抒情话语,在情绪内涵上则是沉思、迷惑与希望的交织.
                                                                                       (百度百科)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唐祈先生祖籍苏州,生长于南昌,自称是苏州人,特别强调苏州文化的“勇猛”,是因为希望苏州人更多地发挥自己传统文化中勇毅的一面.
              B.唐祈先生青年时期从东南到西北,是因为热爱向往西北草原,希望体验西北草原的生活,从而形成了“南北通透”的个人性格和写作风格.
              C.“到西北高原找回我年轻时写诗的‘基地’,找到曾哺育过我的诗的少数兄弟民族.”这既写出了唐祈对西北高原的热爱,也表明他对西北兄弟民族怀有深厚的感情.
              D.唐祈先生非常重视少数民族的诗歌,不断地向周边少数民族汲取精神养料,是因为他认为在汉语文化语境中无法突破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语言方式.
              E.唐祈先生诗歌创作起步于西北高原,重视汲取西北少数民族歌谣的营养,把少数民族刚健的精神和东南的汉语文明融合,形成自己独特的诗歌风格.
              (2)唐祈先生成为优秀诗人有哪些方面的原因?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3)“我”这个人物在材料中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
              (4)为什么说唐祈先生是个“东西南北人”?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蒋梦麟在北大
                至1949年,在北京大学的历任校长中,蔡元培奠基,蒋梦麟造房,胡适封顶,北大的传统绵延不断.蒋梦麟承上启下,掌校时间最长,自然功不可没.他为什么会成为北大功臣呢?这与其在北大的所作所为有关.
                五四运动后,蔡元培悄然离开北大,委托蒋梦麟主持北大校务.蒋梦麟临危受命,“半年的欠款,六百饥饿教职员,三千惹祸的学生,交到我手里,叫我怎么办?”他出言谨慎,亮出低姿态,安戢人心,继续提倡民主和科学,使北大重回宁谧的书香氛围中.他认为“建设新国家于学校之中”,学生自治是必不可少的内容.让学生自治而不是“治自”,学校要依靠感情化导而不是严格的法纪,这就是蒋梦麟的办学理念.
                1920年10月,蔡元培出国考察,蒋梦麟再次代理北大校务.1923年,蔡元培因事愤然辞职,蒋梦麟第三次担任代理校长职务,直到1926年“三一八惨案”爆发后,蒋梦麟被北洋军阀列入黑名单,他只好离开北大逃到上海,结束了将近七年的北大生涯.
                作为蔡元培的继承人,蒋梦麟认为北大精神既是一种公共意志,又是一种学风.他认为:“社会能影响到政治,政治也能影响到社会;社会能影响到学术,学术也能影响到社会.无论哪一方面做起,都是有效的.”
              他还指出:现在的问题是“许多人看见实际问题解决的困难,知道唱几句社会和学术的高调,最容易缴卷,就把学术和社会的研究,作为避世的桃源.或者钻进学术和社会的研究里面,忘了应世的目的”.结果,不是“养成万恶的政治”,就是产生“一班不切世务的迂儒”.这对学术和社会,都有害无益.
                此外,蒋梦麟提出知识界参与政治不可忘记本职工作,否则就会失去自身的价值,也不可能改良政治;也不应参与维持现状的政治,不能因为参与政治而妨害学术研究.
                蒋梦麟在北大经历了北洋政府、国民政府(初期)和抗日战争三个时期,每个时期又恰好七年左右.1930年底,国民政府为了振兴北大,任命蒋梦麟为北京大学校长,他明确提出“教授治学,学生求学,职员治事,校长治校”的方针,将教政分开.实行教授专任制度,提高专任教授的薪酬待遇.蒋梦麟用人不拘一格.钱穆没有学历,他聘其为北大教授.他有魄力,有担当,勇于承担辞退旧人这一得罪人的事情.这除了职责之外,还与他的人格追求有关.因为他“以儒立身,以道处世,以墨治学,以西办事”.他尊重个人自由:凡个人行为之不涉及公众权益者,他绝不过问或批评;凡他的同事在分层负责的范围内所决定的事项,他从不挑剔或干预.他信服老庄的道理,对于屑细的是非之争与成亏之辨看得很淡.因此他能够超脱于复杂的人事纠纷之上.
                不幸的是,就在蒋梦麟组建的“新北大”刚刚开学之际,就爆发了震惊世界的“九一八”事变.1935年11月,蒋梦麟与北平各大学校长教授联名发表宣言,斥责冀东伪政府,反对华北“自治运动”.为此日本宪兵找上门来,“请”蒋梦麟去位于东交民巷的日本兵营进行解释.蒋梦麟毫无畏惧地深入虎穴之后,一个日军大佐居然想把他挟持到大连.面对危险,蒋梦麟冷静地说:“如果你们要强迫我去,那就请便吧--我已经在你们掌握之中了.不过我劝你们不要强迫我.如果全世界人士,包括东京在内,知道日本军队绑架了北京大学的校长,那你们可就要成为笑柄了.”
                在这位大义凛然的北大校长面前,无计可施的敌人只好把他放了.
                抗日战争爆发后,北大、清华与南开组成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在抗战争期间,三所大学合作,为中华民族保存了文化学术的火种,谱写了弦歌不绝的佳话.这一切,如果没有蒋梦麟的努力和坚持,是不可能的.
              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他出任行政院秘书长,从此离开了他服务多年的北大.
                                                      (节选自智效民《蒋梦麟对北京大学的贡献》,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北洋政府时期,经常拖欠教育经费.虽然政治上狂风暴雨迭起,北大却引满帆篷,安稳前进.图书馆的藏书大量增加,实验设备也大见改善.国际知名学者如杜威和罗素,相继应邀担任客座教授.(蒋梦麟《西潮•新潮》中对自己服务北大时期的回忆)
                ②现北大教授陈平原感叹:“偶然得到若干三十年代(蒋梦麟任北大校长期间)老北大的课程表及教学规划,比照一番,令我辈后学汗颜不已.”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从“蔡元培奠基,蒋梦麟造房,胡适封顶,北大的传统绵延不断”一句中可以知道,蒋梦麟尽管有功于北大,但作用比不上蔡元培和胡适.
              B.五四运动之后,蒋梦麟临危受命,临时代理北大校长,让北大走上教授治校,学生自治的发展之路.
              C.1930年底,国民政府任命蒋梦麟为北大校长,他的办学理念使北大得以生存和壮大,一些办学规划和制度几十年之后还让后人自叹不如.
              D.蒋梦麟在北大经历了北洋政府、国民政府(初期)和抗日战争三个时期,共二十一年左右,为北大的发展呕心沥血,抗战时期尤其居功至伟.
              E.蒋梦麟运用儒道思想立身处世,运用墨家思想及西方科学理论治学办事,这是他的人格追求,也是他事业上取得成功的一个条件.
              (2)蒋梦麟为什么能够从日军的魔掌中脱身?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原因.
              (3)为什么说蒋梦麟先生是“北大的功臣”?请简要回答.
              (4)蒋梦麟认为知识分子应该怎样正确处理“研究学问”与“参与实际事物”的关系?请结合材料与现实生活,谈谈你的理解.
            • 7.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罗曼•罗兰
              徐志摩
              ①罗曼•罗兰,这个美丽的音乐的名字,究竟代表些什么?
              ②他是一个音乐的天才,在幼年音乐便是他的生命.他妈妈教他琴,在谐音的波动中他的童心便发现了不可言喻的快乐.莫扎特与贝多芬是他最早发现的英雄.所以在法国经受普鲁士入侵而产生最强烈的爱国主义的时候,这位年轻的圣人正在“敌人”的作品中尝味最高的艺术.他的自传里写着:“我们家里有好多旧的德国音乐书.德国?我懂得那个词的意义?在我们这一带我相信从没有人见过德国人.我翻着那一堆旧书,爬在琴上拼出一个个的音符,这些流动的乐音灌溉着我的童心.莫扎特与贝多芬的快乐与苦痛,想望的幻梦,渐渐的变成了我的肉的肉,我的骨的骨.我是它们,它们是我.要没有它们我怎过得了我的日子?我小时生病危殆的时候,莫扎特的一个调子就像爱人似的贴近我的枕衾看着我.长大的时候,每回逢着怀疑与懊丧,贝多芬的音乐又在我的心里拨旺了永久生命的火星.每回我精神疲倦了,或是心上有不如意事,我就找我的琴去,在音乐中洗净我的烦愁.”
              ③要认识罗兰不仅应读他神光焕发的传记,还得读他的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在这书里他描写他的音乐的经验.
              ④他在学堂里结识了莎士比亚,发现了诗与戏剧的神奇.他早年的朋友是克洛岱尔等近代法国三大诗人.瓦格纳是压倒一时的天才,也是罗兰与他少年朋友们的英雄.但在他个人,更重要的一个影响是托尔斯泰.他早就读他的著作,十分的爱慕他,后来念了他的《艺术论》,那只俄国的老象,走进了艺术的花园里去,左一脚踩倒了一盆花,那是莎士比亚,右一脚又踩倒了一盆花,那是贝多芬.这时候少年罗曼•罗兰走到了他的思想的歧路了.莎氏、贝氏、托氏,同是他的英雄,但托氏愤愤地申斥莎氏、贝氏,说他们的艺术都是要不得的,不是真的人道的艺术--他早年的自己也是要不得的.对罗兰这个热烈的寻求真理者而言,这就好似晴天里的一个霹雳;他再也忍不住他的疑虑.他写了一封信给托尔斯泰,陈述他的冲突的心理.他那年22岁.几个星期后的一天,罗兰接到一封写满38页纸的长信.那六旬老人说:“我接到你的第一封信,我深深的受感在心.我念你的信,泪水在我的眼里.”下面说他艺术的见解:我们投入人生的动机不应是为艺术的爱,而应是为人类的爱.只有经受这样灵感的人才可以希望在他的一生实现一些值得一做的事业.这还是他的老话,但少年的罗兰受深彻感动的地方是在这一时代的圣人竟然这样恳切地同情他,安慰他,指示他,一个无名的异邦人.他那时的感奋我们可以约略想象.因此罗兰这几十年来每逢少年人写信给他,他没有不亲笔作复的,用一样慈爱诚挚的心对待他的后辈.这样一来受他的灵感的少年人更不知多少了.这是一件含奖励性的事实.我们从中可以知道凡是一件不勉强的善事就如春天的熏风,它一路散布着生命的种子,唤醒活泼的世界.
              ⑤但罗兰那时离着成名的日子还远,虽则他从幼年起就不懈地努力.他还得经尝种种精神的苦痛,才能实受他的劳力的报酬--对他天才的认识与接受.他写了12部长篇剧本,3部最著名的传记,10卷本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这时代里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但他的名字还是在灰堆里掩着--直到他将近50岁那年,这世界方才开始惊讶他的异彩.贝多芬有几句话,我想可以一样适用到一生劳悴不怠的罗兰身上:“我没有朋友,我必得单独过活;但是我知道在我心灵的底里上帝是近着我,比别人更近.我走近他我心里不害怕,我一向认识他的.我从不着急我自己的音乐,那不是坏运所能颠扑的,谁要能懂得它,它就有力量使他解除磨折旁人的苦恼.”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A.罗兰在生病危殆时听莫扎特的音乐,在怀疑与懊丧时听贝多芬的音乐,这主要说明罗兰对他们音乐的接受是有选择的.
              B.罗兰把自己的音乐经验融入到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中,这表明他对音乐的热爱为其文学创作提供了帮助.
              C.第④段中以老象进入艺术花园踩倒花盆作比,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托尔斯泰给罗兰带来的思想冲击和精神影响,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D.“这是一件含奖励性的事实”意指:罗兰传递了托尔斯泰的火炬,以慈爱诚挚的心来散布生命的种子,唤醒活泼的世界,更多的年轻人因此受益.
              E.作者认为贝多芬的话同样适用于罗兰,是因为罗兰能够像贝多芬一样,以音乐作品的力量来解除磨折旁人的苦恼.
              (2)为什么在法国经受普鲁士入侵时,罗曼•罗兰却醉心于“敌人”(德国)的音乐艺术?请结合原文第②段内容作简要分析.
              (3)罗曼•罗兰“这个美丽的音乐的名字”究竟代表些什么?请结合原文作简要概括.
              (4)罗曼•罗兰的经历说明,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英雄”的影响.我们从中可获得哪些启示?请结合原文并联系现实加以探究.
            • 8.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问题.
              何容何许人也
              老  舍
              粗枝大叶的我可以把与我年纪相仿佛的好友们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因经济的压迫或别种原因,没有机会充分发展自己的才力.第二类差不多都是悲剧里的角色.他们是旧时代的弃儿,新时代的伴郎.这些人们带着满肚子的委屈,而且还得到处扬着头微笑,好像天下与自己都很太平似的.何容兄是这样朋友中的一位代表.
              他没有一点“新”气,更提不到“洋”气.他的“古道”使他柔顺像个羊,同时能使他硬如铁.当他硬的时候,不要说巴结人,就是泛泛的敷衍一下也不肯.在他柔顺的时候,他的感情完全受着理智的调动:比如说友人的小孩病得要死,他能昼夜的去给守着,而面上老是微笑,希望他的笑能减少友人一点痛苦;及至友人们都睡了,他才独对着垂死的小儿落泪.反之,对于他以为不是东西的人,他全任感情行事,不管人家多么难堪.
              怎样能被他“承认”呢?第一个条件是光明磊落.所谓光明磊落就是一个人能把旧礼教中那些舍己从人的地方用在一切行动上.而且用得自然单纯,不为着什么利益与必期的效果.光明磊落使他不能低三下四的求爱,使他穷,使他的生活没有规律,使他不能多写文章--非到极满意不肯寄走,改、改、改,结果文章失去自然的风趣.作什么他都出全力,为是对得起人,而成绩未必好.可是他愿费力不讨好,不肯希望“歪打正着”.他不常喝酒,一喝起来他可就认了真,喝酒就是喝酒;醉?活该!在他思索的时候,他是心细如发.他以为不必思索的事,根本不去思索,譬如喝酒,喝就是了,管它什么.他的心思忽细忽粗,正如其为人忽柔忽硬.他并不是疯子,但是这种矛盾的现象,使他“阔”不起来.对于自己物质的享受,他什么都能将就;对于择业择友,一点也不将就.他用消极的安贫去平衡他所不屑的积极发展.无求于人,他可以冷眼静观宇宙了,所以他幽默.他知道自己矛盾,也看出世事矛盾,他的风凉话是含着这双重的苦味.
              是的,他不像别的朋友们那样有种种无法解决的,眼看着越缠越紧而翻不起身的事.以他来比较他们,似乎他还该算个幸运的.可是我拿他作这群朋友的代表.正因为他没有显然的困难,他的悲哀才是大家所必不能避免的,不管你如何设法摆脱.他的默默悲哀是时代与个人都微笑不语,看到底谁能再敷衍下去.①他要想敷衍呢,他便须和一切妥协:旧东西中的好的坏的,新东西中的好的坏的,一齐等着他给喊好;自要他肯给它们喊好,他就颇有希望成为有出路的人.他不能这么办.同时他也知道毁坏了自己并不是怎样了不得的事,他不因不妥协而变成永不洗脸的名士.怎办呢?他只交下几个好朋友,大家到一块儿,有的说便说,没的说彼此就愣着也好.他也教书,也编书,月间进上几十块钱就可以过去.他不讲穿,不讲究食住,外表上是平静沉默,心里大概老有些人家看不见的风浪.真喝醉了的时候也会放声的哭,也许是哭自己,也许是哭别人.
              他知道自己的毛病,所以不吹腾自己的好处.不过,他不想改他的毛病,因为改了毛病好像就失去些硬劲儿似的.努力自励的人,假若没有脑子,往往比懒一些的更容易自误误人.何容兄不肯拿自己当个猴子耍给人家看.好、坏,何容是何容:他的微笑似乎表示着这个.
              他喜爱北平,大概最大的原因是北平有几位说得来的朋友.
              一九三五年十二月
              (1)“他们是旧时代的弃儿,新时代的伴郎.”请分析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答:    
              (2)文章多处描述了何容身上“矛盾的现象”,请分别从交往、生活、心理三个方面加以概括.
              答:    
              (3)联系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请分析“好、坏,何容是何容:他的微笑似乎表示着这个”这句话,并说明它表现了何容什么性格特点?
              答:    
              (4)“他喜爱北平,大概最大的原因是北平有几位说得来的朋友.”探究文章最后一句的内涵.
              答: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下列各题.
                                                  梁宗岱先生
                                                    温源宁
                  ①像宗岱那样禁不住高高兴兴的人,我从来没见过,他那种高兴劲儿有时候把我吓一大跳,即使他确实知道灾祸临头,我敢说,他还是过那种无忧无虑的快活日子,他会特别重视仅有的那一丁点儿阳光,因而完全忘掉美景背后的一大堆影子和黑暗.宗岱热爱人生,热爱得要命.对于他,活着就是上了天堂.他一息尚存,便心满意足.他笑着过生活.我们许多人,因为对生活有求而不得,也只好笑一笑,宗岱呢,因为对生活无所求,所以笑得最好.
                  ②这种高高兴兴的性情,在他的脸上不是表现为一团笑纹的微笑,就是表现为欢快地扬眉张口,似乎急于把人生献给他的一切狼吞虎咽地吃下去,再用咂得乱响的双唇像回声一样说着全能的上帝所说的话:“看哪,这很好!”他那轮廓鲜明的相貌和锐利的眼睛,透露出来高超的智慧,它渴望对心灵作深入的探险.
                  ③宗岱有运动员的体格.中等身材,稍有些瘦,哪一天他都可以当个马拉松健将.实际上,他是个出色的善于跑路的人.他洋洋得意说他走路比汽车或者比飞机还快.他也爱游泳,在这方面,他认为他的勇敢大大超过了实际的限度,我不大相信,不过,我敢说,必然可以超过一点儿.此外,为了保健,他操练孙唐锻炼功法等等下了苦工夫.
                  ④宗岱喜好辩论.对于他,辩论简直是练武术,手、腿、头、眼、身一齐参加.若一面走路一面辩论,他这种姿势尤为显著:跟上他的脚步,和跟上他的谈话速度一样不容易,辩论得越激烈,他走得越快.他尖声喊叫,他打手势,他踢腿.若在室内,他完全照样.辩论的缘由呢,为字句,为文体,为象征主义…而最难对付的往往就是为某两位诗人的功过优劣,要是不跟宗岱谈话,你就再也猜不着一个话题的爆炸性有多大.多少简单的题目,也会把火车烧起来.因此,跟他谈话,能叫你真正筋疲力尽.说是谈话,时间长了就不是谈话了,老是打一场架才算完.
                  ⑤对文学,宗岱最有兴趣.他崇拜的是陶渊明、法雷芮、蒙坦、莎士比亚、拉辛和巴斯如.他们的著作,他读起来永远放不下.法雷芮的诗,他极喜欢,但我们若听他朗读,却往往无法注意诗句的美妙,而全被他朗读的架势吸引了--令人很容易幻想着自己正在听一个宗教狂的狂热宣传.
                  ⑥旁人看来,宗岱的翻译简直是件苦差,纸上的文字仿佛都和他有仇,他一个一个地计较,死盯着不放,不独一字字地译,连节奏和用韵都力求和原作一致.他这样难为自己几近傻气,但他译的蒙坦的随笔及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是公认的接近原著,只怕无人能与之媲美的.
                  ⑦法雷芮的格言“要行动,不要信念”,是宗岱衷心信服的.但宗岱的人生哲学还不止于此.实际上,他并相信上帝、天路历程和永生.无疑,他就是可恋.文学可真,女人可爱.如果有人长期埋头于硬性的研究之中,忘了活着是什么滋味,他应该看看宗岱,便有所邻会.如果有人因为某种原因灰心失望,他应该看看宗岱那双眼中的火焰和宗岱那湿润的双唇的颤动,便可唤醒自己对世界应有的兴趣.我整个一辈子也没见过宗岱那样的人,那么朝气蓬勃,生气勃勃,对这个荣华世界那么充满了激情.他活了多少年,我一定相信多少年,相信激情、诗情和人生是美妙的东西--不,应该说是人回老家以前所能得到的最美妙的东西.
              [注]①梁宗岱(1903-1983):广东新会人,诗人、翻译家.  ②孙唐:德国体育家.
              (选自《一知半解及其他》,南星译,有删改)
              (1)请分别指出文中③④段画线部分所用的修辞手法,并具体说明这些修辞手法在文中的表述效果.
              ①他走路比汽车或者比飞机还快.
              ②对于他,辩论简直是练武术,手、腿、头、眼、身一齐参加.
              (2)④⑤⑥三段文字写出了梁宗岱在文学活动中的哪些性格特点?
              (3)如何理解第⑦段中画线部分的内容?请结合全文回答.
            •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黄遵宪的外交活动
                  作为清朝第一任驻日使馆参赞,黄遵宪表现出很强的历史责任感.除协助公使处理外交事务外,他“既居东二年,稍稍习其文,读其书,与其士大夫交游”.黄遵宪不愿埋首经籍,主张“识时贵知今,通情贵阅世”,走经世致用之路.为了澄清过去封建士大夫对日本的糊涂观念,“遂发凡起例,创为《日本国志》一书”.该书以“史家纪述,务从实录”为指导思想,力求客观地向中国人全面、准确地介绍日本的历史及现状,“详今略古,详近略远,凡牵涉西法,尤加详备,期适用也”.显然,黄遵宪想要通过叙述日本明治维新的改革历史,为中国的改革提供借鉴.书中以叙述日本历史为经,以评论古今得失为纬,用“外史氏曰”的形式,阐发他的见解,从而把自己的改革思想糅合进日本史的叙述之中.
                  1891年11月1日,黄遵宪被任命为清政府驻新加坡总领事.到任后,他详察南洋各岛情形,体察侨民疾苦,并着手改善侨胞待遇.当地英国殖民者设立的华民政务司“名为护卫华人,实则事事与华人为难”,甚至敲诈勒索.黄遵宪一面与英国殖民主义者斗争,一面将《大清律例》中有关财产各条抄出,并译成英文,要求总督交给华侨聚居地承审官“一体遵办”,以保护华侨的财产.同时,黄遵宪还提倡发展华文教育,改会贤社为图南社.他亲任社长,拟定学规,每月设定课题,鼓励南洋诸生学习中国文化,研究地方礼俗,关心民事民瘼.当他卸任归国时,门生潘百禄在《送黄观察公度夫子返国》一诗中,用“遂令蛮貊文明开”、“无异岭表韩公来”表达对老师的赞誉之情.
              《马关条约》签订后,准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中日双方进行具体交涉时,黄遵宪受委派主持苏、杭两地谈判事宜.他谈判的对手是日本著名外交家珍田舍己.当时,珍田摆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势,要求在苏、杭开埠,专界专管,并且蛮横地说:“奉本国政府接收专管租界之命,但求按约指地.”黄遵宪毫不示弱,不为其气势所慑.他援引《马关条约》条文,指出“新约所评,只许通商,遍查中文、日文、英文,并无许以苏州让给一地,听日本政府自行管理之语”,拒绝了珍田的无理要求.他又亲自草拟《商埠议案》,凡是《马关条约》文本语焉不详的地方,只要是有利于挽回中国自主权利的,“无孔不钻”,“无微不至”,从而有理有利有节地挫败了珍田舍己的嚣张气焰,在国家民族危亡的情势下为中国争了口气.
                  黄遵宪在《上某星使论外交家尽职书》中,把他十几年间处理外交事务的经验总结为“挪展之法”、“渐展之法”和“抵制之法”,其中最重要的是“抵制之法”.因为在他看来,当时清朝处于列强环视之下,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已祸害多年,在对外交涉中只图能多挽回些利权,以保国民生计.又因为在弱肉强食的竞争原则下,弱国无外交,与帝国主义的斗争就不能不讲究策略.他阐述说:“于固执己见,则诿以彼国未明我意;于争夺己权,则托于我国愿同协力;于要求己利,则谬谓两国均有利益.不斥彼之说为无理,而指为难行;不以我之说为必行,而请其酌度.”即在谈判中千万不能感情用事,把事情弄僵,贻误全局.一定要掌握好谈判的分寸,应想方设法达到自己的目的,同时又不至于使对方下不了台,交不了差.黄遵宪继续阐述说:“不以彼不悦不怿而阻而不行.言语有时而互驳,而辞气终不愤激;辞色有时而受拒,而请谒终不惮烦;议论有时而改易,而主意终不游移.将之以诚恳,济之以坚贞,守之以含忍.”黄遵宪认为,凡此种种交涉手段和谈判策略,最终是要达到使“吾民受护商之益”,即保护并发展民族工商业的目的.
              (摘编自郑海麟《黄遵宪传》)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为了纠正封建士大夫对日本的错误观念,实现他“识时贵知今,通情贵阅世”的主张,黄遵宪一到日本,就开始了《日本国志》的编撰.
              B.黄遵宪从新加坡卸任回国时,他的学生潘百禄在《送黄观察公度夫子返国》一诗中,把他比作唐代曾在岭南蛮荒之地传播文明的韩愈.
              C.在中日两国关于苏州、杭州作为通商口岸的谈判中,珍田舍己要求专界专管,按约指地,以挽回自主的权利,而且态度蛮横,盛气凌人.
              D.黄遵宪根据他十几年间处理外交事务的心得,归纳出“挪展之法”、“渐展之法”、“抵制之法”,从而把他的实践经验上升为外交谈判策略.
              E.本文通过对黄遵宪外交活动及其思想的记述,反映了他外交思想中的爱国主义精神,也刻画了他阅历丰富、见识广博且勤于著述的外交官形象.
              (2)黄遵宪所撰《日本国志》一书具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3)从文中看,作为清政府驻新加坡总领事,黄遵宪的主要功绩是什么?请简要论述.
              (4)黄遵宪认为,在当时的形势下,外交谈判应该坚持“诚恳”、“坚贞”、“含忍”三项原则.请选择其中一项,并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