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粉墨王侯”谭鑫培
                在中国艺术史上,“粉墨王侯”谭鑫培对京剧的贡献,不仅在于开创了一大流派谭派,更重要的是,他完成了将徽、汉、昆、梆子诸腔转化为成熟的京剧剧种的任务.
                在谭鑫培之前,尽管京剧在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时代已经创立,但草创时期的京剧杂有汉(腔)、京(腔)、秦(腔)、昆(曲)、梆(子腔)的特点.至谭氏时代,他以天纵之资,“联络五方之音,合为一致”(小铁笛道人《日下看花记》序),正式确立了以京、汉语音为主,包含湖广韵、中州调的“复合型”京剧音韵体系.
                谭鑫培对京剧的众多行当都有重要影响,尤以对老生行的影响最大.谭氏以前,老生行由“老生三杰”--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创立了一种兼济壮美(气势)、优美(韵味)的整体性风格.程、余时代,正值鸦片战争之后,国人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之下,对慷慨悲壮、充满阳刚之气的唱腔高度认同.因而这一时期的老生唱腔,古朴简练,圆洪庄重,平正无巧,拉长声,翻高唱,放悲音,直腔直调,激越饱满.应该说,程、余、张完成了京剧唱腔的第一次创制,但总体上仍不出以气势取胜的范围.随着京剧自身的演进和成熟,当时已经出现壮美(气势)和优美(韵味)分流演进的趋势.谭鑫培根据自己的嗓音条件,集长庚、二奎、九龄等人之长,广泛地从小生腔、青衣腔、大鼓腔、皮影腔中吸收营养,进行旋律、节奏的巧妙变化,使京剧从“老三杰”诸腔杂陈的阶段,走向音韵声腔统一、“唱念做打”全面发展、突出人物塑造的成熟时期,迈出了具有开创性和历史性的一步,“集众家之特长,成一人之绝艺,自皮黄以来,谭氏一人而已”(陈彦衡<旧剧丛谈》),实在不为过誉.谭鑫培完成了京剧由重壮美向重优美的风格转换,确立了百年京剧以韵味取胜的主导地位.
                从中国艺术史的角度考察,谭是继程长庚之后奠定京剧国剧地位的关键人物.程长庚之前或同时期的北京舞台,既不乏一些名伶名角,同时也是一个诸腔杂陈、多派竞争的时代,京剧还没有定型,尚有徽派、汉派、京派之分;同时昆曲、梆子等剧种也常和京剧同台争胜,还不能说程长庚身后的京剧就已经具备了他派艺术无可比拟的宗主地位.但历史的偶然性赋予了京剧一种历史的机缘:在程长庚身后又出现了一位能将徽、汉、京融于一体的后继者谭鑫培.谭氏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使上至太后、皇帝、王公贵族,下至贩夫走卒的各个阶层成为京剧的忠实观众.清末的北京街头,到处是对谭派唱腔的众口模仿:“家国兴亡谁管得,满城争说‘叫天儿’.”此后的百年光景,京剧迎来了一个高度普及化和大众化的新时代,成为大众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
              谭鑫培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社会影响力,将社会加于艺人身上的“下贱”意识大大扫除,有力推进了京剧艺术的职业化.在谭氏之前,艺人社会地位很低,艺人群体对自身社会地位也缺乏基本的认同.如享有盛名20年的郭宝臣终身不灌唱片、不教徒弟、不留影像,自谓“不愿自误误人”.即使是有“伶圣”之称的程长庚晚年也要让长子出京“寄籍正定,事耕读”,反映出其内心也不以演艺为高尚行业.但谭鑫培却从不把自己当“戏子”,即便是在王公大臣面前也不卑不亢,不以执业梨园为贱,还开创了世家梨园的传统.“四海一人谭鑫培,声名卅载轰如雷”这是百年前一代文坛骁将梁启超对谭鑫培的赞誉.伴随着百年来京剧的发展和对世界的影响,“伶界大王”谭鑫培之名,不仅没有消散于历史尘埃之中,反而熠熠生辉,至今回响不绝.
              【相关链接】
                ①谭鑫培早年曾演武生,武功根底坚实纯熟,身手矫健稳练,所以无论演靠把戏、箭衣戏或折子戏,都能做到身段灵活洒脱,干净洗炼…所演各剧,在剧词和表演艺术上多有加工改革之处.又能扬其所长,避其所短,他面形清癯,因此不常演王帽戏;演《定军山》的黄忠,不戴帅盔而戴扎巾,都是为了掩其所短而发挥其所长. 
                                                                                       (百度百科)
              ②谭鑫培是我国著名京剧老生表演艺术家,其创始的谭派是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个京剧艺术流派.他亲手培育了杨小楼、梅兰芳、余叔岩三位京剧大师.此外,他还主演了中国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在里面表演了自己的京剧拿手片段. 
                                                                                  (《北京青年报》)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文章第一段简要概括了谭鑫培对京剧做出的巨大贡献--开创流派、使剧种成熟,以及他的人格魅力和社会影响力,有总领全文的作用.
              B.谭鑫培以天纵之资,正式确立了以京、汉语音为主,包含湖广韵、中州调的“复合型”京剧音韵体系,从而完成了京剧的创立.
              C.在“气势”“韵味”两种风格流派分流演进的过程中,谭鑫培完成了京剧由重壮美向重优美的风格转换,确立了京剧以韵味取胜的主导地位.
              D.文章结尾引用了梁启超先生对谭鑫培的赞誉,梁先生的话不仅赞扬了谭鑫培在京剧界声名远扬、影响深远,而且也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E.文中大量使用了京剧专业术语,这不仅是行文的需要(从专业的角度较为详细地介绍传主在京剧方面的建树),而且也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2)文章多次提到程长庚,这对写谭鑫培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谭鑫培在奠定国剧地位方面做出了怎样的贡献?请简要回答.
              (4)你认为谭鑫培能够超越前人,在京剧艺术方面做出巨大贡献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张岱年:士林楷模
                  ①在《张岱年自传》前,他亲笔题写:“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好学深思,心知其意,言有物而心有恒.”这完全可以作为张岱年一生的写照了.以下一些小事可以使我们对张岱年有更深刻的了解.
                  ②1982年,张岱年与他的一个学生、清华大学的刘鄂培教授有过一次谈心.刘教授回顾往事时,说到自己在前半生的历次运动和改造中饱受磨锉,如今已经像河床中的鹅卵石一样,没有了棱角.而且还感叹道,要做一个正直的人是很难的.为了能够不随波逐流又不丧失良心,刘教授说希望自己今后能够像铜钱一样,内方外圆.张岱年听了这番话,沉默良久,提起笔来写下了“直道而行”四个字.刘鄂培教授看过这四个字,深感惭愧,他说:“岱年师与我有相同的坎坷遭遇,他的胸襟如此广阔,精神境界如此高尚.这四个字体现出他的刚正性格,亦即岱年师人格魅力之所在.”
                  ③张岱年为人谦虚谨慎.即使是对于《中国哲学大纲》这样一部得到学界公认的名著,他也总是会自觉地指出其中的不足,几次修订,每次书写序言,都会明确地指出书中的缺陷.你可以感觉到他的这种谦虚决不是刻意的造作,而是完全发自其内心的.
                  ④张岱年生活非常简朴,在衣食住行上从不讲究.他几次迁居,住房都很狭窄,而且房中几乎都堆满了书籍.每次有客人去拜访,走进他的书斋,几乎找不到地方可以坐下.以至于大陆以外的学者像台湾的陈鼓应等拜访张岱年时,对如此大师竟居于这样的陋室,深为惊讶,后来甚至直接上书邓小平要求为张岱年解决住房问题.可据说张岱年对此从不抱怨,好像挺满足,也很习惯的样子.
                  ⑤张岱年的穿着也是极为朴素,根本看不出他是一位大学问家,好像只是一位平凡的老者,过着平平常常的生活.他的一个学生曾忆道:“有一次我到他家去看望他,在路上碰到了张先生,张先生正好从小商店里买好了馒头之类的食品拎在手里走回家,张先生已是八十多岁的高龄,使我不由得肃然起敬,一位誉满海内外的大学者做着普通老百姓最平凡的事情,我想张先生这样恐怕在国内外学术界是少见的.”
                  ⑥张岱年对于中国哲学史料的熟悉,凡是熟悉他的人都赞不绝口.他的一个弟子曾回忆:先生“对中国哲学史的史料十分熟谙,每提及历史上一个著名哲学家的哲学思想材料,都能够做到背诵,从先秦到近代,先生如数家珍,使听课者感到先生对祖国优秀的哲学文化遗产充满了感情!每当张先生开始背诵时,教室里便鸦雀无声;背诵完毕,教室里便发出一片轻轻的唏嘘声”.
                  ⑦张岱年为人诚恳,对后学的培养和鼓励可以说是不遗余力.张岱年作为中国哲学界的泰斗,向他求教、请他审阅文章或者求他为自己的著作作序的人不计其数.他对此从不会拒绝,对于求教的稿子总是会认真修改,这占用了他大量的时间,以至于影响了正常工作,但他总是不厌其烦,可见对于后学一片爱护、提携之心.张岱年讲授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和中国哲学史方法论的时候,吸引了很多学者和学生来听课.中国人民大学有位教师叫姜法曾,很认真地听张岱年的课并做了详细的笔记.后来姜法曾把听课笔记做了细致的整理,张岱年后来出版的《中国哲学史史料学》便是以这个笔记为基础完成的.不幸的是,这位姜老师因为劳累过度,英年早逝,后来张岱年出版《中国哲学史史料学》的时候,就把大部分稿酬送给了姜老师的遗属,其余部分则购书送给每一个听这门课的学生,他自己则分文不取.
                  ⑧季羡林与张岱年在清华时是校友,工作后又在北大是同事.两人友谊深厚,相互了解也深.季羡林曾在为刘鄂培的《综合创新--张岱年先生学记》作的“序”中说,自己“对于先生的为人,则心仪已久”,并称赞张岱年“他奖掖后学,爱护学生,极有正义感,对任何人都不阿谀奉承,凛然一身正气,又决不装腔作势,总是平等对人.这样多的优秀品质集中到一个人的身上,再加上真正淡泊名利,为学是务,在当今士林中,真堪为楷模了”.
                                                              (摘编自任士英主编《20世纪国学大师档案》)
              【相关链接】
                  张岱年(1909-2004年),我国现代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和文化理论家.为中国现代哲学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为当代中国和世界的哲学和文化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
                                                                                          (国学网)
                  ②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文化是一个独立发展的体系,有一个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在这发展过程中,虽经常吸收外来文化的长处,但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因而成为世界上一个独特的文化类型,影响及于国外,对于世界文化作出过巨大的贡献.
                                                                 (选自张岱年《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张岱年先生在《张岱年自传》前亲笔题写的评价自己一生的几句话,表现了他自强不息、好学深思的为学与为人的品格.
              B.台湾学者陈鼓应直接上书邓小平要求为张岱年解决住房问题一事,突现了作为一代著名学者的张岱年先生生活上的简朴.
              C.“背诵完毕,教室里便发出一片轻轻的唏嘘声”,这里的“唏嘘声”表现了听课者对张岱年先生非凡的记忆力的赞叹.
              D.张岱年先生对中国文化有深刻的认识,他认为中国文化对外国文化有吸收也有巨大贡献,但它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
              E.季羡林在为刘鄂培的文章作的“序”中,既赞赏刘鄂培对张岱年为人的“心仪”,也从其他方面对张岱年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2)文章的第②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本文选择“一些小事”来写哲学界的泰斗张岱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4)张岱年被称为“士林楷模”,他的为人处世给了我们哪些启示?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梅汝璈:孤寂的大法袍
                有天晚上,北京顶银胡同停电.梅汝璈枯坐在家中吱吱作响的藤椅上.黑暗中他轻轻地哼起了清华学校早年的校歌:“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岿立中央.东西文化,荟萃一堂…”这一幕发生在上世纪60年代初.今天,梅汝璈的儿子梅小璈回忆自己的父亲时,一下就想到了这一幕.他对记者谈起父亲的晚年时,有些唏嘘.他用了这样一个形容词:“孤寂”.
                梅小璈说,虽然上世纪60年代初,父亲尚不足花甲之年,可他心知肚明,属于他的那个“东西文化,荟萃一堂”的时代已经逝去了.新中国在学科建制上完全照搬“老大哥”苏联,全国只有为数不多的几所大学保留了法律系,且讲授的内容都是苏联的社会主义法学.这让毕业于清华学校、留学于美国斯坦福大学、在芝加哥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的梅汝璈常常感到无所适从.他努力按照党对“旧知识分子”改造的要求,虔诚地学习俄语,试图不被形势甩下.据梅小璈说,现在他家还能找到父亲当年抄写俄文单词的小本.在苏联法学教材上,还有父亲留下的铅笔批注.
                作为一个留美法学博士,梅汝璈曾执著坚持的那些法学信念渐渐失去了依托--三权分立;司法独立…这是法哲学奠基人孟德斯鸠奠定的理论,又在杰斐逊等人的实践中加以完善的.显然,这一切已不合时宜.“文革”中,梅汝璈在一份“检查”里写道:“我实际上只是一本破烂过时的小字典而已.”
              “其实,他个人的小环境还是不错的,起码在物质上.如果以季羡林的《牛棚杂忆》为参照系,他并没有受太大的罪.”梅小璈在解释父亲晚年的孤寂心境时如是说,“但他的学科没有了,他的学术没有了.”
              在那个年代,“梅汝璈”三字变成一个空洞的符号.充盈其间的,不是这个人的赤子情怀和渊博学识,而是一个随“形势”沉浮的抽象指称.有研究者曾这样评价这位外交部前顾问:“梅汝璈名字出现的频率和受关注的程度,基本上是中日关系的晴雨表.”在上世纪整个50年代和60年代初,一旦中日关系出现“问题”了,他就会被邀请出面撰写文章;而中日关系“良好”时,他的名字则不愿被各方的人们所提及.
                但梅汝璈注定名垂青史.这位晚年“孤寂”的大法官,曾书写过现代中国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1946年3月19日,受命担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法官的梅汝璈博士离开上海,远赴东京.当日,《中央日报》等中国最权威的媒体,同时在显著版面刊出标题:“清算血债: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官梅汝璈今飞东京”.
              东京帝国饭店,盟军最高统帅部中国联络官为梅法官举办接风宴会.宴会上,时任国民政府教育次长兼国立中央大学校长的顾毓琇,将一柄装饰华贵的宝剑赠予梅汝璈.梅汝璈深深鞠躬,双手过顶接剑.他说:‘红粉送佳人,宝剑赠壮士’.可惜我非壮士,受之有愧.”顾毓琇说:“你代表四万万五千万中国人民和千百万死难同胞,到这侵略国的首都来惩罚元凶祸首.天下之壮烈事,以此为最.君不为壮士谁为壮士!”听罢,梅汝璈拔剑出鞘,动情地表示:“戏文中常有‘尚方宝剑,先斩后奏’.如今系法治时代,必须先审后斩.否则,我真要先斩他几个,方雪我心头之恨.…对这些战犯必予严惩,非如此,不能稍慰千百万冤死的同胞.我既受国人之托,定将勉力依法行事,断不使战争元凶逃脱法网!”
                这位“壮士”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在这场历时达两年半之久、人类司法史上所罕见的大规模审判中,受审的28名日本甲级战犯,除两名病死狱中,1名因精神病终止审判外,东条英机、广田弘毅、松井石根、土肥原贤二、板垣征四郎、武藤章、木村兵太郎等7人被判处绞刑,梅津美治郎等16人被判处无期徒刑,判处有期徒刑者2人.今天,由梅汝璈亲属捐赠的东京审判判决书底稿和梅汝璈当时身穿的法袍,已被收藏于国家博物馆.
              这位慷慨激昂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大法官,曾经的一席话至今在我们耳边徘徊不去:“我不是复仇主义者.我无意于把日本帝国主义者欠下我们的血债写在日本人民账上.但是,我相信,忘记过去的苦难可能招致未来的灾祸.”
              相关联接:
              (1)东京审判中,一些法官们不赞成处以死刑,甚至有人主张以国家犯罪不应追究个人责任等原因无罪释放25名战犯.梅汝璈根据审判过程中两年来收集的日军暴行,主张对南京大屠杀主犯松井石根必须处以死刑,并全力争取将几个侵华首恶判决死刑.最后,表决结果以6票对5票的微弱优势,终于将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等七名罪恶累累的首犯送上了绞刑架!
              (2)在文革期间,由于极左意识形态操纵,高中历史课本都不记入南京屠杀.当时梅汝璈写的《关于谷寿夫、松井石根和南京大屠杀事件》遭到了莫须有的指责,被扣上煽动“民族仇恨”、“鼓吹战争报复”,还有人甚至从截然相反的方面指责文章夸耀侵略者的勇猛,为军国主义张目,迹近“汉奸”“卖国贼”.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A、面对新中国“苏联式”的学科建制和国内为数不多的大学保留法律系,且只讲授苏联社会主义法学的现实,梅汝璈无能为力,无可奈何,深深地失望.
              B、三权分立、司法独立等法学观念是以孟德斯鸠理论为基础,由杰斐逊等人在实践中完善的.曾在美国留学的梅汝璈曾执着坚持这些法学信念.
              C、以季羡林等人的遭遇为参考,梅汝璈没有遭遇身体上的痛苦和物质生活的匮乏,但是学科没有了,学术没有了,这使他遭受了精神的孤寂.
              D、梅汝璈对日本侵华这段历史的态度,至今对我们仍有启发.但是在一些历史时期,梅汝璈的观点和作品被误解和曲解.
              E、在长达两年半、人类司法史上规模罕见的东京审判中,梅汝璈孤军奋战,对28名日本甲级战犯,分别处以相应的惩罚.
              (2)作为一位法官,梅汝璈在东京审判中表现出哪些可贵的精神?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本文的题目“孤寂的大法袍”有怎样的含义?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一窗昏晓送流年
              --追记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童庆炳先生
                  2015年6月14日,北京的天空澄碧如洗,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资深教授、著名文艺理论家童庆炳离去了.先他而去的妻子曾恬曾在文章中这样描写自己的老伴儿:“他一直是个‘努力型’的人…他在10年前  就为自己的退休生活画了蓝图:写哪几本学术书,写哪几本小说,上午工作几个小时,下午工作几个小时,写的书名叫什么…也说退休后要加强锻炼,一周多爬一次香山,等等.他说,人如果有工作做,又有能力做,是福气;人若能做自己喜欢的工作,而且能有创造性地做,那就是人生的大享受,是大福气.”
                  20世纪80年代后期,北师大文艺学学科创始人黄药眠先生去世,文艺学学科遭受重创.危难之中,童先生辞去研究生院副院长一职,回到文艺学教研室担任学科带头人,与程正民老师一起带领一批中青年学者,使北师大文艺学学科走出低谷,并跻身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国家重点学科.
                  与他一起奋斗的学生们都记得被称为“四大战役”的学术创新活动:1986年到1992年,完成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中西比较文论研究”,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中西比较诗学体系》上下卷,这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中西比较诗学著作;1990年到1994年,完成国家社科“85规划”重点项目“文艺心理学研究”,“心理美学丛书”由百花文艺出版社陆续出版;1993年到1994年,撰写出版具有开拓性的“文体学丛书”和“文艺新视角丛书”;1990年到1997年,编写出观念更新的《文学理论教程》等教材,至今仍被国内高校广泛采用.
              “团队学术成就的取得,靠的正是坚硬如钢的顽强意志、毅力.北师大文艺学学科正是先后凭借黄药眠先生和童庆炳先生两代统帅的统领,建设起了全国学界独树一帜的文艺学学派.”时为北师大中文系教授的王一川说.
                  童先生在学术上通达开明,善于包容不同的见解,是学界素来称道的.他常常告诉学生,外来的新思想、新观念没有什么可怕的,千万不要视若洪水猛兽,关键是开放而有自己的主见,容纳新知而又有消化之功.
              作为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文学组首席专家,童庆炳曾诚恳地指出,现在的文学理论界有种风气,认为西方的理论一定比中国的高明,因此不加辨别地搬用、套用西方理论,直接造成很多文章内容空洞,下定义者和推论者多,分析现实、讲道理者少,这不可取.西方文化传统、社会环境等与我们有很大差异,我们可以有所借鉴,但绝不能照搬照抄.
                  作为作家型的文艺理论家,童庆炳出版过两部长篇小说《生活之帆》和《淡紫色的霞光》.1988年,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与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联合开设了首届文学创作研究生班,童庆炳不仅担任了总导师,还为学生开设了“创作美学”课程.在某种意义上,这也得益于童先生作家与理论家兼备的特殊身份,也是他将文艺理论与创作实践结合起来的一次富有成效的实践.
                  在中国当代文坛,作家通常不把文学理论家当回事,理论家一般也对作家不服气.但在童先生看来,理论研究和文学创作是认知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前者是理性的、逻辑的,后者是审美的、直感的,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它们的合作,有助于推动彼此向更高水平发展.越是名作家的创作就越需要严格的批评,因为他们的作品影响很大,读者对他们期待很高.所以评论家不仅对艺术负有责任,而且对社会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评论家必须拥有自己的文学理念、生活信念和社会理想.
                  多年之后,人们还不时回忆:他学识渊博,授课深入浅出,流畅而不急切,精细而不烦琐,理性而不艰涩,论点阐释必结合实例分析,追根溯源之后又有理论提升.虽然是理论课,他却有许多贴近生活的比喻,他的声音回旋于静空,在学生们的心里形成共振.
              “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这是启功先生赠给童庆炳先生的墨宝.窗外绿树成荫,窗内书香迎面.想必,童先生是欢喜的.在另一个世界里,他依然会延续这样的日子.     
                                                             (摘编自《光明日报》,作者靳晓燕)
              相关链接:
                  ①童庆炳,1936年生,195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长期从事中国古代诗学、文艺心理学、文学文体学、美学方面的研究.童庆炳是中国文艺学理论领域的泰斗,培养出大批学者、作家,莫言、刘震云、余华、迟子建等知名作家都曾是他担任总导师的首届文学创作研究生班的学生,其中莫言、刘震云等在当时就已成名,其他的大多数则在学习期间起步,在毕业后才逐渐成为“大腕”作家.
                  ②童庆炳确认了文学的审美品质,把文学创作看作一种以审美活动为核心的精神活动后,还从社会现实、心理美学、社会学、文体学、语言学和文化学等诸视角,在与古今中西各种文学理论的对话和沟通中,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着自己以“审美特征”为中心的文学思想,而创建了一个以审美为核心的文艺学理论体系.
                                                         (吴子林《童庆炳与中国审美论文艺学的创构》)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在文章的第四自然段,作者不厌其烦地列举了童庆炳及其学术团队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陆续推出的一系列著作,具体而充分地表现了他们在学术上取得的成就.
              B.童庆炳认为西方的文学理论并不比中国的高明,他对当时的文学理论界照抄照搬西方理论的风气提出了批评,认为我们应该根据国情对其适当借鉴.
              C.文章引述童庆炳的妻子曾恬对丈夫的描写和北师大中文系教授王一川对童庆炳的评价,侧面表现了他的精神品质和学术贡献,丰富了文章的写作角度.
              D.针对当时作家和文学理论家互相轻视的现象,童庆炳认为,评论家对艺术和社会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从这个角度来看,评论家应该比作家具备更高的素质.
              E.“一窗昏晓送流年”是对童庆炳学者生活的诗意描述,但其中也流露出流年易逝的感慨,表达了对一代学术泰斗离世的深深惋惜之情.
              (2)童庆炳为把北师大文艺学学科建设成全国学界独树一帜的文艺学学派做出了哪些贡献?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3)童庆炳“作家与理论家兼备的特殊身份”对他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4)童庆炳在文艺学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原因是多方面的.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琐忆九叶诗人唐祈先生
                  唐祈先生生长于南昌,但他更喜欢说自己是苏州人,因为他家祖籍苏州,我们算是同乡.所以,我与他初次见面就显得挺热络.那时我们都远离江南故地,在大西北的兰州.
                  唐先生从小受到非常好的教育.他的母亲是位非常了不起的女性,非常喜欢写古体诗,舍得在孩子的教育上花费,先后给他请了两个家庭教师,一个给他讲国语、英文和数学,一个给他教国学,讲《孟子》、《诗经》.他的姑外婆经常来找他妈妈聊天,她们聊的内容,多是古体诗的写法.有一次,她们聊得起劲,没有想到边上的唐先生也听得津津有味.他的诗歌之路就这样迈步了.后来,全家随父亲来到兰州,正值抗日救亡高潮,他也加入到了这一大潮中,在写诗的同时,还从事了进步戏剧运动.这时,接触到了不少在兰州的诗人,也写了不少诗歌.
                  1987年,我们学校的诗社请唐祈先生来做讲座.那时的唐祈先生已经67岁了,但身子骨看上去相当硬朗.唐祈先生很健谈,而且记忆力好.那天的讲座主要是介绍性地阐述九叶的诗学主张,特别谈到苏州人性格和苏州文化品格.他说,外面人总是认为,我们苏州文人多,文人比较文弱,这是一种误解,或者说是对“勇敢”的片面理解.勇敢指的是文化气质的支撑和道义观念的表现.苏州历史上不乏仁人志士,有杀身成仁者,有为民请命者,有暴力起义者.
                  2001年8月上旬,我去参加第五届国际青海湖诗歌节.期间,居然遇到唐祈先生的一位老学生,蒙古族诗人阿海林.他是唐先生的嫡传弟子,我是庶出的.但是,在精神气度上,我觉得自己与唐先生颇有相似之处.唐祈先生是东西南北人.他生长于东南,到西北上大学,所以他经常说他是东西南北人或东南西北人.经常有人问我是什么地方人,我的回答和唐先生一样.我们俩共同的特征就在于这“南北通透”的个人性格与写作风格.唐祈的牧歌揭示了一位南方诗人对于西北草原生活的体验,体现出中国诗歌文化的南北融合.当然,在年轻时代,我是自己的选择,他是不得已的,东南故土已是日寇铁蹄下的焦土,他只能转向西北国统区.所不同的是,我只把西北作为一个炼钢炉,锻炼一下我的青春和意志;1991年甫一毕业,我就逃离了.而他1942年大学毕业后,留在了西北,任兰州省立工专教师.
                  中年之后,唐祈先生到西北也是自己的选择,而且比我更坚定.1979年,他做出了惊人的举动,毅然离开京城,远赴大西北扎根落户,乃至认西北为故乡.
                  有一个疑问曾经萦绕在我心头:大西北真正吸引唐祈的是什么?对这个问题,唐祈先生曾经自答:“到西北高原找回我年轻时写诗的‘基地’,找到曾哺育过我的诗的少数兄弟民族.”其实,他回到西北这一决定和举动并不仅仅是为故地重游,已经不再局限于个人意义;而是为“培养新一代少数兄弟民族青年诗人尽我微薄的力量”.他喜欢在“少数”和“民族”之间加上“兄弟”二字,他对少数民族的感情可见一斑.
                  从1979年到1989年整整10年间,他确实为少数民族尤其是民族诗歌尽了力--不是“微薄”的,而是很大的力,培养出了不少小有成就的少数民族青年诗人.唐祈先生那时候身体好,干劲足.他自己也觉得老当益壮,说:“这批青年诗作者也给予了我一种西北高原的青春的力量,鼓舞我同他们一道在诗歌的大路上向前走去.”
                  唐祈先生的诗歌创作起步于西北高原.唐祈对西北精神风貌的迷恋和向往,其实是一种文化自觉的选择.作为华夏文明中人,他自己敏锐地感觉到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语言方式需要刷新,但在汉语文化语境本身之中,他很难实现突破,除了向西方,尤其是西方现代主义寻找刺激性的资源外,他也在向周边少数民族汲取精神养料.就文本资源而言,他非常重视少数民族的民歌.我还记得,在他任主编的新版《中国新诗》杂志里,登载了不少那类民歌,比如青海的“花儿”.有一段时间,我去旁听了一些关于西北少数民族历史的课程,在诗歌创作中也有意化用少数民族文化的资源.就是因为受到了唐祈先生的影响.
                  运用西北少数民族刚健的精神资源和朴拙的文本资源,来更新或补充熟透了的汉语中心主义文明,唐祈先生是这个方面的老先锋,而且坚持得最久.
                                                                               (摘编自《环球人物》)
              【相关链接】
                  ①唐祈的创作以独特的牧歌意绪揭示了一位南方诗人对于北方人民生活的体验,由此体现出中国诗歌文化的南北融合,这种融合在唐祈的作品中主要体现为以南方人的心态和眼光打量北方风情、建构了独特的抒情话语,在情绪内涵上则是沉思、迷惑与希望的交织.
                                                                                       (百度百科)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唐祈先生祖籍苏州,生长于南昌,自称是苏州人,特别强调苏州文化的“勇猛”,是因为希望苏州人更多地发挥自己传统文化中勇毅的一面.
              B.唐祈先生青年时期从东南到西北,是因为热爱向往西北草原,希望体验西北草原的生活,从而形成了“南北通透”的个人性格和写作风格.
              C.“到西北高原找回我年轻时写诗的‘基地’,找到曾哺育过我的诗的少数兄弟民族.”这既写出了唐祈对西北高原的热爱,也表明他对西北兄弟民族怀有深厚的感情.
              D.唐祈先生非常重视少数民族的诗歌,不断地向周边少数民族汲取精神养料,是因为他认为在汉语文化语境中无法突破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语言方式.
              E.唐祈先生诗歌创作起步于西北高原,重视汲取西北少数民族歌谣的营养,把少数民族刚健的精神和东南的汉语文明融合,形成自己独特的诗歌风格.
              (2)唐祈先生成为优秀诗人有哪些方面的原因?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3)“我”这个人物在材料中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
              (4)为什么说唐祈先生是个“东西南北人”?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蒋梦麟在北大
                至1949年,在北京大学的历任校长中,蔡元培奠基,蒋梦麟造房,胡适封顶,北大的传统绵延不断.蒋梦麟承上启下,掌校时间最长,自然功不可没.他为什么会成为北大功臣呢?这与其在北大的所作所为有关.
                五四运动后,蔡元培悄然离开北大,委托蒋梦麟主持北大校务.蒋梦麟临危受命,“半年的欠款,六百饥饿教职员,三千惹祸的学生,交到我手里,叫我怎么办?”他出言谨慎,亮出低姿态,安戢人心,继续提倡民主和科学,使北大重回宁谧的书香氛围中.他认为“建设新国家于学校之中”,学生自治是必不可少的内容.让学生自治而不是“治自”,学校要依靠感情化导而不是严格的法纪,这就是蒋梦麟的办学理念.
                1920年10月,蔡元培出国考察,蒋梦麟再次代理北大校务.1923年,蔡元培因事愤然辞职,蒋梦麟第三次担任代理校长职务,直到1926年“三一八惨案”爆发后,蒋梦麟被北洋军阀列入黑名单,他只好离开北大逃到上海,结束了将近七年的北大生涯.
                作为蔡元培的继承人,蒋梦麟认为北大精神既是一种公共意志,又是一种学风.他认为:“社会能影响到政治,政治也能影响到社会;社会能影响到学术,学术也能影响到社会.无论哪一方面做起,都是有效的.”
              他还指出:现在的问题是“许多人看见实际问题解决的困难,知道唱几句社会和学术的高调,最容易缴卷,就把学术和社会的研究,作为避世的桃源.或者钻进学术和社会的研究里面,忘了应世的目的”.结果,不是“养成万恶的政治”,就是产生“一班不切世务的迂儒”.这对学术和社会,都有害无益.
                此外,蒋梦麟提出知识界参与政治不可忘记本职工作,否则就会失去自身的价值,也不可能改良政治;也不应参与维持现状的政治,不能因为参与政治而妨害学术研究.
                蒋梦麟在北大经历了北洋政府、国民政府(初期)和抗日战争三个时期,每个时期又恰好七年左右.1930年底,国民政府为了振兴北大,任命蒋梦麟为北京大学校长,他明确提出“教授治学,学生求学,职员治事,校长治校”的方针,将教政分开.实行教授专任制度,提高专任教授的薪酬待遇.蒋梦麟用人不拘一格.钱穆没有学历,他聘其为北大教授.他有魄力,有担当,勇于承担辞退旧人这一得罪人的事情.这除了职责之外,还与他的人格追求有关.因为他“以儒立身,以道处世,以墨治学,以西办事”.他尊重个人自由:凡个人行为之不涉及公众权益者,他绝不过问或批评;凡他的同事在分层负责的范围内所决定的事项,他从不挑剔或干预.他信服老庄的道理,对于屑细的是非之争与成亏之辨看得很淡.因此他能够超脱于复杂的人事纠纷之上.
                不幸的是,就在蒋梦麟组建的“新北大”刚刚开学之际,就爆发了震惊世界的“九一八”事变.1935年11月,蒋梦麟与北平各大学校长教授联名发表宣言,斥责冀东伪政府,反对华北“自治运动”.为此日本宪兵找上门来,“请”蒋梦麟去位于东交民巷的日本兵营进行解释.蒋梦麟毫无畏惧地深入虎穴之后,一个日军大佐居然想把他挟持到大连.面对危险,蒋梦麟冷静地说:“如果你们要强迫我去,那就请便吧--我已经在你们掌握之中了.不过我劝你们不要强迫我.如果全世界人士,包括东京在内,知道日本军队绑架了北京大学的校长,那你们可就要成为笑柄了.”
                在这位大义凛然的北大校长面前,无计可施的敌人只好把他放了.
                抗日战争爆发后,北大、清华与南开组成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在抗战争期间,三所大学合作,为中华民族保存了文化学术的火种,谱写了弦歌不绝的佳话.这一切,如果没有蒋梦麟的努力和坚持,是不可能的.
              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他出任行政院秘书长,从此离开了他服务多年的北大.
                                                      (节选自智效民《蒋梦麟对北京大学的贡献》,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北洋政府时期,经常拖欠教育经费.虽然政治上狂风暴雨迭起,北大却引满帆篷,安稳前进.图书馆的藏书大量增加,实验设备也大见改善.国际知名学者如杜威和罗素,相继应邀担任客座教授.(蒋梦麟《西潮•新潮》中对自己服务北大时期的回忆)
                ②现北大教授陈平原感叹:“偶然得到若干三十年代(蒋梦麟任北大校长期间)老北大的课程表及教学规划,比照一番,令我辈后学汗颜不已.”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从“蔡元培奠基,蒋梦麟造房,胡适封顶,北大的传统绵延不断”一句中可以知道,蒋梦麟尽管有功于北大,但作用比不上蔡元培和胡适.
              B.五四运动之后,蒋梦麟临危受命,临时代理北大校长,让北大走上教授治校,学生自治的发展之路.
              C.1930年底,国民政府任命蒋梦麟为北大校长,他的办学理念使北大得以生存和壮大,一些办学规划和制度几十年之后还让后人自叹不如.
              D.蒋梦麟在北大经历了北洋政府、国民政府(初期)和抗日战争三个时期,共二十一年左右,为北大的发展呕心沥血,抗战时期尤其居功至伟.
              E.蒋梦麟运用儒道思想立身处世,运用墨家思想及西方科学理论治学办事,这是他的人格追求,也是他事业上取得成功的一个条件.
              (2)蒋梦麟为什么能够从日军的魔掌中脱身?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原因.
              (3)为什么说蒋梦麟先生是“北大的功臣”?请简要回答.
              (4)蒋梦麟认为知识分子应该怎样正确处理“研究学问”与“参与实际事物”的关系?请结合材料与现实生活,谈谈你的理解.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中国职业教育的先驱--黄炎培
                  1903年春,川沙小学举行开学典礼,这是黄炎培教育生涯的发端.作为校长,黄炎培只尽义务,不领薪水.他还亲自上讲台,每天讲课3小时.在他的努力下,这所小学办得如火如荼,人们以自己的孩子能入川沙小学为荣.
                  1906年,黄炎培创办了浦东中学.从设计蓝图到监督施工,黄炎培都冲在第一线.所有教师的遴选、聘用,都由他把关、拍板.黄炎培在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提出了“勤、朴、诚”人生修养三要点.革命家张闻天、文学家叶君健、物理学家王淦昌、翻译家卞之琳、教育家夏坚白、会计专家潘序伦、历史学家范文澜、导演谢晋以及蒋介石的两个儿子蒋经国、蒋纬国,都曾就读于浦东中学.该校在当时享有“北南开,南浦东”的盛誉.
                  辛亥革命后,黄炎培任江苏省教育司长,在充分的调查研究基础上,拟出了科学、严谨、可行的《江苏今后五年间教育计划书》,全力以赴进行落实,使得江苏省很快成为中国最有成就的省份,为教育界树立了楷模.
                  黄炎培从中国的实际需要出发,在国内外进行多方考察.1914年2月,他以《申报》记者身份在安徽、江西、浙江考察教育,历时95天,写成《黄炎培考察教育日记》第一集.同年9月,他又到山东、北京、天津考察教育,历时36天,写成《黄炎培考察教育日记》第二集.1915年,他又随中国实业考察团在美国考察了25个城市52所学校,历时三个月,广泛接触各界人士(包括总统威尔逊、大发明家爱迪生),尤其注重考察美国的职业教育.1917年,他还到日本、菲律宾考察,历时两个月.黄炎培由此获得了“中国教育界的徐霞客”的美誉.
                  黄炎培考察的重大收获是更加肯定了职业教育的战略意义,他下定决心要在中国大力推行职业教育.1917年5月6日,中华职业教育社在上海正式成立,黄炎培担任办事部主任.职教社诞生以后,逐渐形成一个完整、宏大、有机的体系,它的触角伸展到许多领域,成果之丰硕,实属罕见.光是一个中华职业学校,从1918年创立到1952年被轻工业部接管,培养毕业生多达7000人以上,其中不乏名人,包括数学家华罗庚、社会活动家徐伯昕、经济学家顾准、演员秦怡等等.
                  在长期致力于职业教育实践的基础上,黄炎培不断地发展、深化着自己的职业教育思想.
                  黄炎培于1913年发表《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之商榷》,批判封建教育脱离生产的弊病,提倡教育与学生生活、学校与社会实际相联系,倡导重视实物教学、直观教学.这篇文章是黄炎培对于自己教育主张的第一次系统阐述,成为黄炎培职业教育的理论雏形.
                  后来,在实用主义基础上,黄炎培进一步提出了“大职业教育主义”,即办职业教育必须联络和沟通教育界和职业界,参与全社会的活动和发展,积极地寻求职业教肓对于外部环境的适应.至此,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基本成熟.
                  黄炎培的教育思想散发着浓厚的平民气息.他认为,社会的组成,以人民为基本和主要的力量.要使社会健全,必先注意人民的教育.
                  黄炎培崇尚简朴生活.他从不添置家产,卧室就是会客室.国难当头之时,黄炎培要求职教社同志勤俭节约,不浪费一滴水一度电,用过的信封还要使用背面.抗战胜利后,职教社总社迁回上海,由于国统区物价飞涨,民不聊生,黄炎培不得不卖藏书、字画以资生活.杜月笙听说了,送来两千大洋资助他,黄炎培却把这笔数目不小的钱全部捐给了职教社,自己依旧卖字.
                  黄炎培的朋友江恒源,曾经用“侠骨慈肠、锦心绣口”一语评价他.对此评价,黄炎培当之无愧.终其一生,他淡泊从容地面对人世沧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他的心中居于重要地位的永远是国家、人民、职业教育.他用一生的执著追求和光辉事业,完美地诠释了“利居众后,责在人先”八个字.
                                                            (摘编自《从中小学讲坛成长起来的杰出人物》)
              【相关链接】
                  ①黄炎培始终如一地将爱国主义灌输于日常教导之中.中华职业教育社章程的第一条是:“同人认此为救国家救社会唯一方法,矢愿相与始终也.”
                  ②黄炎培始终秉持一个坚定的志向:拒不做官.北洋政府两次任命他为教育总长,他坚辞不就,矢志不渝,埋首教育事业.
                  ③黄炎培先生的爱国思想、民主思想和教育为国家建设服务的思想,贯串在他一生的业绩之中,是很值得传诸后人的.
                                                                          (孙起盂1988年11月6日题词)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之商榷》批判封建教育不让人从事农业生产的弊病,是黄炎培对于自己教育主张的第一次系统阐述.
              B.黄炎培获得“中国教育界的徐霞客”的美誉,是因为他不但经常深入各地考察,而且善于根据考察见闻写出自己的考察日记.
              C.黄炎培创办的浦东中学,由于有张闻天、叶君健、王淦昌、卞之琳、蒋经国、蒋纬国等名人在那里就读,使该校享有“北南开,南浦东”的盛誉.
              D.黄炎培的一生对职业教育倾注了无数心血,他认为兴办职业教育可以拯救国家和民族,他也因而成为中华民族职业教育的伟大先驱.
              E.1914年以后,黄炎培历时多天,在国内外进行了多方考察,他的考察都是从中国的实际需要出发,了解各地职业教育发展状况.
              (2)黄炎培在教育实践中有哪些重大贡献?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3)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4)黄炎培的人格魅力在生活和工作中有许多体现,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侯伯宇:一个高级知识分子的风骨
                1930年9月11日,侯伯宇生于天津.从少年时起,侯伯宇就在父亲爱国思想的影响下,立志“科学救国,作出更好的武器”.
                建国前夕,侯伯宇放弃了台湾大学的学业和出国的机会,辗转回到北京.1951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正在清华大学读书的他,毅然投笔从戎,报名参加志愿军,并将父亲给他的四年学费、生活费1000美元全部捐出.1953年,新中国“一五”计划工业建设急需懂外语又有数理基础的人,侯伯宇放弃了回清华继续深造的机会,赴鞍山黑色冶金设计院当了一名俄语翻译.1956年国家号召“向科学进军”,他积极响应,考取了西北大学物理系.1973年,侯伯宇主动投身西部建设,并最终在西北大学扎根,一干就是37年.其间,国内外很多高校和科研单位以优厚的条件邀请他去工作,他都一一谢绝.他说:“西部更需要我,这里的学生更需要我.”
                侯伯宇一生致力于理论物理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国际领先的研究成果,做出了很多开创性的贡献.上世纪50年代后期,侯伯宇致力于群论在物理学中应用的研究,解决了苏联国际权威未能证明的重要公理和量子化学权威未能提出的重要公式.1983年,侯伯宇与美国学者合作推导出一系列非定域守恒流的结果,运用对偶变换找到了给出所有无穷多个守恒流生成元的办法.这一研究成果被国际学术界称为“侯氏理论”,是当时世界上以中国人姓氏命名的20项现代科技成果之一,被誉为“中国的骄傲”.
                侯伯宇一生成果卓著,在国际理论物理学界名气很大,但他却从不接受新闻媒体对他的采访和宣传.有一次,他的学生在帮助他整理申报科学院士材料时,发现他居然舍弃了发表在影响非常大的学术刊物上的论文,反而收录了一些发表在普通期刊上的论文,非常不解.他解释说,有些论文,虽然发表的期刊档次很高,但实际上的学术价值却不及另一些论文,我要选择那些更具生命力的文章.
                上世纪80年代,侯伯宇一手创办西北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重点培养硕士研究生、博士生.在教学过程中,侯伯宇十分重视教学研究,努力寻找有利于学生接受的教学法,非常注重创新和提高课程起点,把授课内容与研究课题密切结合,把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介绍给学生,讲授国际上正在发展的最新、最先进的内容.他认为“学生必须对本学科的全局有通盘的了解,这样才能判断学科生长点,选择能带动学科的课题”.
                侯伯宇注重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经常邀请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到物理所来为学生上专业课,千方百计送学生到国内外著名高校或研究机构访学进修.在他的努力下,西北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1985年获批为全国首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很多诺贝尔得主和国际著名物理学家相继前来访问,建立交流合作关系,为学生作报告、开讲座,实现人才培养的创新性和国际化的很好结合,培养的学生具有国际意识,有能力参与国际交流和国际前沿研究.
                30多年来,侯伯宇培养出了一批高水平的学生,许多人在读研究生期间就在现代物理前沿取得了一系列创造性的成果.如今,多数学生的研究都处于国际学术领域的前沿水平,其中李卫、顾樵的研究成果被学术界冠名“侯--李变换”和“顾效应”.中国科学院院士戴元本说:“侯伯宇为我国理论物理队伍培养了一大批人才,特别是对于得到广泛认可的我国理论物理‘西北军’的形成,做出了重大贡献.”(《陕西日报》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1950年,20岁的侯伯宇第一次递交了入党申请书.1980年,先后三次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的侯伯宇,在50岁之际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青年报》)
              ②“我誓要以创新湮灭顽疾之苦痛,以创新来消灭死.誓以我有生之年,在国际竞相攀登科研高峰中顽强登顶,以作为最后的礼物.”(《侯伯宇自传》)
              ③在学界,大家都知道侯伯宇有两“怪”:一是出去开学术会议,无论国内国外,从不参加游玩,总是抓紧时间在宾馆看文献;二是不当官、不退休,晚年依然坚持在科研第一线.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侯伯宇因与美国学者合作推导出当时世界上以中国人姓氏命名的20项现代科技成果之一的“侯氏理论”,被誉为“中国的骄傲”.
              B.侯伯宇在申报科学院士的材料中收录了一些发表在普通期刊上的论文,是因为他认为论文的学术价值与学术刊物的档次水平没有关系,有些档次并不高的期刊上刊发的论文更有学术价值.
              C.侯伯宇的多数学生的研究都处于国际学术领域的前沿水平,这是因为他注重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经常邀请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到物理所来为学生上专业课.
              D.尽管侯伯宇一生成果卓著,但这并未影响他把在国际竞相攀登科研高峰中顽强登顶作为有生之年的奋斗目标.
              E.本文摘取侯伯宇的若干人生片段,记叙了他刻苦钻研理论物理、献身科学和教育事业的经历,介绍了一位杰出物理学家的重要成就和贡献.
              (2)请简要概括侯伯宇的先进的教学理念.
              (3)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侯伯宇在物理学方面的主要贡献.
              (4)为什么说侯伯宇具有“一个高级知识分子的风骨”?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材料一
                  今年以来,我国部分著名旅游景区的门票价格上涨,引起社会各界关注,一些专家认为应该采取“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路,从更宏观的层面找到问题的本质。
                  从旅游业发展的阶段看,当前我国公众对景区门票价格的空前关注,是我国旅游消费全面释放的报喜鸟,说明我国旅游正大踏步进入大众消费阶。旅游正日益成为我国更多居民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人把旅游视为自身必需的常规消费品,在此情况下,大家自然像关注柴米油盐等生活必需消费品价格一样,关注旅游景区价格。从这个角度看,业内外人士应当更多从正面的、积极的角度看待和应对当前出现的旅游景区门票价格上涨的现象。       
              (摘自2010年8月18日新华网)
              材料二
                  进入9月以来,国内多家景区纷纷上调门票价格。9月1日起,广东丹霞山景区和卧龙冈景区分票制整合为一票制,门票价格由原来平日160元、节假日180元统一调整为200元(不分节假日):9月3日,保定涞源十瀑峡景区调价方案获得通过,门票从35元上调至50元。
                  这只是今年以来新一轮景区门票涨价的缩影。
                  其实,2007年国家发改委曾下发通知,规定“旅游景区门票价格调整频次不低于3年”,但景区门票似乎落入了“3年必涨”的怪圈,往往3年时间一到,景区调价的消息就不绝于耳。
                  面对不断上涨的景区门票价格,一方面,民众叫苦不迭,发出“玩不起”的感叹;另一方面,景区面对民众对高票价的不满,也以自身运营压力大为由而大倒苦水。如此来看,景区门票涨价陷入了“两头叫苦”的尴尬境地。
              (摘自2014年9月18日中新网)
              材料三
                  “一家三口出游,一张景区通票动辄一两百元,相当于大多数人两天的工资,再加上餐饮、交通费的支出,低收入人群还真是玩不起。”江西某旅行社负责人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说。
              今年进入了国家发改委规定的旅游景区票价三年一调整的第二个“三年解禁”期。记者采访发现,伴随着新一 轮旅游旺季到来,在三年大限到期后,全国部分景区门票已开始上调。未来数月内,全国将有超过20个知名景区门票涨价,涨幅从20%到60%不等。
                  部分旅游景区票价为何会进入“三年必涨”怪圈,记者为此进行了调查。
                  据公开信息显示,以江西井冈山景区为例,近三年该景区年度平均运营维护成本为11582.95万元,按年度平均游客接量77.59万人次计算,人均成本为149.29元,成本已经超过其现行门票价格。
                  记者采访发现,一些景区尤其是新开发的旅游景区,产品结构单一,除了简单的景区景色外,配套的饮食住宿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依靠单一的门票收益成为维持景区发展的唯一手段。
                  部分知名景区对旅游资源具有垄断性,涨价底气十足,加上部分“以旅游立市”的地方政府,存在“外地人的钱不赚白不赚”的短视心理,地方财政长期依赖门票收入,为景区提价大开“方便之门”。
                  还有一点不容忽视,一些景区看到同级或者次一级景区上调门票价格,就出现了“比较涨价”心理,也随之跟风申请涨价。
                  专家认为,旅游景区价格一再飙高,一味把运营成本增加都转嫁到游客身上,势必造成恶性循环,将更多的游客挡在景区之外,最终景区也会失去自己的竞争力和吸引力,这种行为将危害我国旅游业的长远发展。
              (摘自2012年4月25日《经济参考报》)

              材料四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再这样下去,连徐霞客也会变成宅男的。”这是网友针对连连上涨、纷纷突破百元大关的全国旅游景区票价的调侃。对于公众非常关心的景区门票价格问题,“经济之声”采访了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刘思敏。下面是访谈记录。
                  经济之声:面对愈演愈烈的景区门票上涨之势,国家层面出台了平抑价格的政策性文件,请问是什么?
                  刘思敏:国务院近期发布了《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指出利用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等公共资源建设的景区门票以及景区内另行收费的游览场所、交通工具等项目的价格,要实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要充分体现公益性,严格控制价格的上涨。
              经济之声:在严控门票价格上涨方面,政府如何指导和调控,进而充分体现公益性?
                  刘思敏:这是关键问题。在我国各地旅游市场的高速成长中,门票经营起到了重要的拉动旅游经济发展的基础作用,并导致在不少地方的景区企业以及政府部门对门票收入的依赖现象十分严重,旅游经济蜕化为“门票经济”。所以,要让景区经营走出“门票依赖症”的怪圈,关键还在于激发地方府的主动性。
                  上级政府部门要通过法律法规,制定专门规划,防止地方政府过分迷信景区对目的地经济的作用,将关注点从纯粹景区建设转向整体旅游休闲环境建设。
                  同时,地方政府要对公益性旅游景区开发给予一定财政性支持,进一步完善旅游经济的产业结构,通过发展和旅游密切相关的周边服务产业,推动门票之外收入的增长,使旅游从“观光经济”过渡到“度假经济”,从而拓展旅游产业体系。
                  另外,针对运营成本压力,景区可以通过各种方式降低成本,例如适当削减工作人员,适当开展志愿者服务来解决人力问题,从而保障景区可以在低成本、低盈利的空间内运行。
                  经济之声:2003年,西湖实行免费后,获得了更大的整体利益,还带动了杭州的旅游经济的新增长。有数据显示,景区每年直接减少门票收入2530万元,但公园免费带动了景区商业网点经营价值的提升。通过拍卖、出租或承包景区商业网点经营权等市场化手段,不仅抵补了损失的门票收入,而且使景区管理部门增收逾亿元,带动了杭州旅游产业新增经济效益上百亿元。但十几年来,西湖模式却一直难以复制,这是为什么?
              刘思敏:实际上从根本来说杭州西湖的免费模式是一个伪命题。西湖有围墙吗?西湖没有围墙也修不了围墙,你怎么收费?净慈寺、雷锋塔、岳王坟等等这些外地游客非常愿意去的著名景点都在西湖边上,而且归西湖风景名胜区管辖,但是它们都收门票,而且门票贵,从来在收,何来西湖免费?所谓的西湖免费实际上在2012年的时候,杭州市政府把西湖边上的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那几个城市公园给免费了,这几个城市公园并不是西湖的核心价值所在。
                  虽然西湖免费的模式不能复制,但其思路是可以借鉴的。
                  经济之声:我们还了解到,国外一些国家公园,其建设和维护经费来自于国家的专门机构,还有一些经费是由社会团体、基金会或者是私人捐赠,这样的模式对我们有启发吗?
                  刘思敏:当然有启发了,像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就是由美国联邦政府对它的经营管理开发的成本兜底买单,而我们的成本都是由地方政府来承担的,这是最根本的区别。国外在由中央政府兜底买单的同时还鼓励社会力量的赞助,也鼓励资源的参与,事实上就是减轻中央政府的负担。实际上我们中央决定要推行国家公园体制就是受到这样的启发。
              (摘自2014年0月1日中国广播网)
              (1)阅读材料三,简要概括景区门票上涨的主要原因。
              (2)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比较二者在主要内容和报道角度方面的异同。
              (3)为什么刘思敏认为“杭州西湖的免费模式是一个伪命题”?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4)部分景区门票价格上涨一时间引起各方热议,如何通过加强对景区的管理和建设使景区门票价格更趋向于合理,请结合文本分别给政府部门和景区管理处提些建议。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