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大自然在反抗
              (美)雷切尔•卡逊
                  我们冒着极大的危险竭力把大自然改造得适合我们的心意,但却未能达到目的,这确实是一个令人痛心的讽刺,但是很少有人提及。
                  生物学家波里捷说:“昆虫世界是大自然中最惊人的现象:对昆虫世界来说,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
                  这种“不可能的事情”现在正在两个领域内发生。通过遗传选择,昆虫正在发生应变以抵抗化学药物,不过现在要谈到的一个更为广泛的问题是,我们使用的化学物质的大举进攻正在削弱环境本身所固有的、阻止昆虫发展的天然防线。
                  世界各地的报告很清楚地揭示了一个情况,即在用化学物质对昆虫进行了十几年控制之后,那些被认为已在几年前解决了的问题又回过头来折磨我们,而且只要出现一种哪怕数量很不显眼的昆虫,它们也一定会迅速增长到严重成灾的程度。我们已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现今一些地方,无视大自然的平衡成了一种流行的做法。今天的自然平衡所面临的状况好像一个正坐在悬崖边上而又盲目蔑视重力定律的人一样危险。人也是这个平衡中的一部分,有时这一平衡对人有利,有时它会变得对人不利,当这一平衡受人本身活动的影响过于频繁时,它总是变得对人不利。
                  人们在制定控制昆虫的计划时忽视了两个重要事实。第一是,对昆虫真正有效的控制是由自然界完成的,而不是人类。昆虫的繁殖数量受到限制是由于存在一种被生态学家们称为环境的防御作用的东西,这种作用从第一个生命出现以来就一直存在着。昆虫学家罗伯特•麦特卡夫说:“防止昆虫破坏我们世界安宁的最重大的一个因素是昆虫在它们内部进行的自相残杀的战争。”然而,现在大部分化学药物被用来杀死一切昆虫,无论是我们的朋友还是我们的敌人。
                  第二个被忽视的事实是,一旦环境的防御作用被削弱了,某些昆虫的真正具有爆炸性的繁殖能力就会复生。托马斯•赫胥黎曾计算过,一个单独的雌蚜虫在一年时间中所能繁殖的蚜虫的总量相当巨大。
                  没有一个人知道在地球上究竟有多少种昆虫,现在已经记录在案的昆虫已超过七十万种。这些昆虫的绝大多数都被自然力量控制着,而不是靠人的任何干涉。糟糕的是,往往在这种天然保护作用丧失之前,我们总是很少知晓这种由昆虫的天然敌人所提供的保护作用。
                  这种起天然保护作用的昆虫种类繁多。黄蚂蚁捕获那些不移动的蚜虫,并且用它们的汁液去喂养幼蚁。黄蜂在屋檐下建造了柱状泥窝,并且将昆虫充积于窝中,作为黄蜂幼虫将来的食物。黄蜂飞舞在正吃着料的牛群的上空,它们消灭了使牛群受罪的吸血蝇。大声嗡嗡叫的食蚜蝇,把卵产在蚜虫出没的植物叶子上,而后孵出的幼虫能消灭大量的蚜虫。瓢虫,也是一个最有效的蚜虫、介壳虫和其他吃植物的昆虫的消灭者。草蜻蛉靠捕食蚜虫、介壳虫或小动物为生,每只草蜻蛉都能消灭几百个蚜虫。
                  昆虫由于存在着这样的天然特性,因此它们一直都是我们在保持自然平衡使之倾向对我们有利一面的斗争中的同盟军。但是,现在我们却把炮口转向了我们的朋友。一个可怕的危险是,我们已经粗心地轻视了它们在保护我们免受黑潮般的敌人的威胁方面的价值。杀虫剂数量逐年增大,环境防御能力的全面持续降低正在日益明显地变成无情的现实。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可以预料昆虫的骚扰会更加严重,并且将超出我们已知的范围。
                  但你会说:“这种情况肯定不会真正发生--无论如何,在我这一辈子里将不会发生。”但是,它正在发生着,就在这儿,就在现在。如安大略的黑蝇在喷药后,其数量比喷药前增加了十六倍;在英格兰,随着喷洒一种有机磷化学农药而出现了白菜蚜虫的严重爆发。虽然有理由认为杀虫剂在对付要控制的那种昆虫方面是有效的,但它们却打开了整个盛放灾害的潘多拉盒子。
                  加拿大昆虫学家尤里特十年前曾说:“我们必须改变我们的哲学观点,放弃我们认为人类优越的态度。”
              (1)“大自然在反抗”体现在哪两个方面?导致“大自然反抗”的原因是什么?
              (2)文中写黄蚂蚁、黄蜂、瓢虫等昆虫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3)从全文看,作者写“大自然在反抗”的意图是什么?
            • 2.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问题。
                  早在中国文字诞生之前,我们的先人就开始了有目的诗创作活动,作为这种集体创作的记录,即中国第一部诗集《诗经》.《诗经》收录了我国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间的三百零五篇作品,故又称《诗三百》。
                  《诗经》以现实主义手法反映了我国北方人民众多的生活场面和生活希望,题材广泛,笔法多样,情调各异,涉及到劳动、祭祀、爱情、战争、阶级对立等诸多领域,深刻宽阔地显示出我们先人高度发达的审美意识和艺术创造能力,既具有巨大的认识价值,更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宝,在世界文学史上,放射出夺目的光芒。
              几乎与《诗经》的同时,在我国南方地区的人民创作了一种体裁的诗--楚辞(楚地之诗).与《诗经》基本上四行一句的格式不同,楚辞的写法较为灵活,句式参差多变,且注重想象,虚幻性强,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经由伟大诗人屈原之手,楚辞得以发挥和完善,形成了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与《诗经》的现实主义交相辉映,代表着中国诗的两大文学传统。
                  两汉时代,是我国诗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汉诗总的风尚,是对质朴的写实主义的推崇,不重华丽,反对空洞,因而,诗的现实性都很强,生活气息浓郁。这一时期,中国诗经历了从四言诗向五言诗的转折。多了一个字,既加大了容量,又多了一种表现形式,诗作的技巧也有了更多的经验。
                  魏晋南北朝时代,中国诗进入了另一个重要阶段。一方面,魏晋诗人继承了汉诗直面人生的艺术精神,产生了曹操那样慷慨悲歌的豪气诗人。另一方面,由于魏晋时的阶级斗争更加剧烈,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倾轧更为无情,稍有不慎,性命不保,因而,文人们表面上只谈玄学,从空到空,实则是痛不欲生,对现实极为不满。这就形成了魏晋诗凄苦闷郁的另一基调。这时期,对七言诗的探索已经出现。
                  从《诗经》、楚辞开始,中国诗经历了秦汉、魏晋南北朝时代,产生了一批伟大的诗人,诞生了许多不朽的诗篇。总的来说,这一时期楚辞的浪漫主义影响不很显著,杂言诗也不太多。《诗经》的影响却是一目了然的。这一阶段的诗,现实性都很强烈,其形式由四言发展到五言,且趋于完善,七言诗也出现,诗的创作在形式和技巧方面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唐朝诗人把这一阶段的诗统称为“旧体诗”或“古风”。这的确是一股神奇的、深邃的、美丽的古风,直到今天,它还在时时吹拂着我们,为我们的心灵注入清丽的奇思和幽深的玄想。
              (1)下列对《诗经》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集,是我们先人有目的诗创作活动的记录,它的创作早在中国文字诞生之前就开始了。
              B.《诗经》所收录的作品大约三百零五篇,这些作品是我国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年间的诗歌。
              C.《诗经》中的作品题材广泛,反映了我国北方人民的生活场面和生活希望,《诗经》从而成为中国诗现实主义风格的源起。
              D.《诗经》在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显著地位,它深刻宽阔地显示出了我们先人高度发达的审美意识和艺术创造能力。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楚辞的产生几乎与《诗经》同时,它是屈原创作的一种体裁,后来成为了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B.两汉时代,是我国诗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由四言到五言,虽只多了一个字,却代表了中国诗的转折。
              C.魏晋南北朝时代,诗风有两种走向,一方面是慷慨悲歌的风格,另一方面又形成了凄苦闷郁的基调。
              D.旧体诗的形式由四言发展到五言,最后五言诗趋于完善,又出现了七言诗,诗的创作形式和技巧也渐趋成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一项是    
              A.楚辞体诗相较《诗经》而言,写法较为灵活,句式参差多变,且注重想象,虚幻性强,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
              B.两汉时代,诗风质朴,作品现实性都很强,生活气息浓郁。因而,此时的诗不重华丽,推崇写实主义。
              C.魏晋时的文人们表面上只谈玄学,从空到空,实则对现实极为不满,谈玄论道只是他们内心苦闷的一种宣泄形式。
              D.从《诗经》到魏晋南北朝时代的诗,是先人留给后人的丰厚的文化遗产,直到今天,它还对我们有着深远的影响。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最近,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要求它所资助的研究从2014年10月起,都要使用同等 数量的雄性动物和雌性动物。该机构甚至要求在培养皿中进行的细胞研究也要做到性别平衡。这 也意味着今后雌鼠和雄鼠、雌猴和雄猴等都会在生物医学研究中获得两性平等的待遇。
                  NIH的负责人雅尼娜•克莱顿和弗朗西斯•柯林斯认为,细胞、动物与人类在研究中的性别不平等,可能是女性服用药物产生副作用的概率高于男性的一个原因。例如减肥药就是一个较典型的例子,服用减肥药的大部分是女性,而做试验的志愿者大部分又是男性。
                  在用动物进行的科学研究中,对动物使用的不平等其实由来已久,当然,这种不平等也是由人自身造成的。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系的欧文•扎克等人分析了2009年世界上在10个医学领域的42种期刊上发表的近2000个用动物做试验的研究文章,发现80%存在性别不平等,其中神经科学最突出,雄性与雌性之比为5.5比1;药理学次之,雄性与雌性之比为5比1,生理学再次之,雄性与雌性之比为3.7比1.此外,国际上3个被广泛引用的免疫学杂志中有75%的研究没有具体说明使用试验动物的性别。
                  药理学动物试验中的性别不平等排在第二位,这或许能解释为何减肥药会对女性造成更大的副作用。然而,科学试验中的动物性别不平等对人的影响远不止减肥药,还会有其他更多的影响。例如,焦虑和抑郁的女性患者比男性高两倍以上,但对这两种病的动物试验所采用的雌性动物比例不到45%;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发生卒中,但动物研究中只使用了8%的雌性动物;某些甲状腺疾病的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7-10倍,但只有52%的动物模型使用了雌性动物。
                  这就产生了一个极度矛盾的现象,在一些主要是女性患病的疾病中,对疾病的研究和治疗疾 病的药物大多是通过雄性动物试验获得的认知,并以这样的认知来研发药物和使用药物,以治疗疾病,这就会造成疾病诊治的误差。
                  不仅健康者有两性差异,就是在疾病上也体现了两性差异,比如有些疾病女性的发病率更高或更严重,有些疾病则是男性的发病率更高或更严重。例如,慢性疾痛、抑郁、自身免疫疾病等更青睐女性,而心脑血管病、吸毒成瘾等更多困扰男性。但是,无论是女性的多发病还是男性的多发病,对这些疾病探索和研究时使用的人体试验中,参与的受试者都是男性居多,女性较少。
                  这同样不可避免地会造成对男女性发病机理的认识不同和用药不同,从而影响对女性治病的疗效。美国的研究发现,女性参与医学试验少的原因同样是研究人员造成的,因为女性有月经、怀孕、围产期和哺乳等特殊阶段,这会影响到人体试验的时间、分析和结果。因此,只有13%的研究组将研究数据按性别进行了分类和析。
              (选自《南方周末》)(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目前医学动物试验中存在着明显的性别不平等,使用的试验动物大多数是雄性动物。
              B.在用动物进行的科学研究中,人为原因造成了科学研究中动物使用的不平等。
              C.现实中女性服用药物产生副作用的概率高于男性的原因是科学试验中的动物性别不平等。
              D.长期以来,雌猴和雄猴作为试验动物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受到了不平等的对待。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欧文•扎克等人的调查分析发现药理学动物试验中的性别不平等现象很突出。
              B.国际上3个被广泛引用的免疫学杂志中有大部分的研究没有具体说明使用试验动物的性别。
              C.科学试验中的动物性别不平等会影响到药物的研发和治疗疾病中药物的使用。
              D.在疾病上也有男女两性的差异,患抑郁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女性患者普遍比男性多。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减少疾病诊治的误差,医学研究者应该在医学动物试验中平等地使用雌性和雄性动物。
              B.服用减肥药的大部分是女性,而做试验的志愿者大部分又是男性,这说明了男女不平等,女性更受尊重。
              C.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已经对它所资助的研究在试验动物性别平等性方面作出了严格的要求。
              D.由于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参与医学研究的人数较少,所得出的研究结果、治疗方案等都有可能对女性不利。
            • 4. 论述类文本阅读,请完成问题
                  为什么汉字是方块字,这个问题虽然没有明确的考证,但从古人观察世界的方式中便可窥见一斑。《淮南子》说:“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在古人心目中,“天圆地方”,地是方形的,而且在这四方形地的尽头,还有撑着的柱子。从甲骨文可以看出,汉字基本上是方形。到了西周末年,汉字一字一方格的特点已经完全成形了。此后,春秋战国时从篆书到隶书,汉字完成了一次飞跃,表现在字形上,就是从以前的圆润瘦长变成了方方正正的方块字。这种方方正正的写法,体现了中国古人所追求的客观美--稳重、端庄、平衡对称,有一种周正之美。
                  虽然后来有了“龙飞凤舞”的草书,但每个朝代的正体字,仍然沿袭着工整的书写模样。最早的金文,即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都写得规规矩矩,在当时写字是件极其庄重严肃的事。到了周朝后期,各国纷争,文字异性,但距离周国最近的秦国,其正体字仍然是规正的篆体字。秦国灭六国,建立秦朝之后,正式立小篆为正体字。但在官方规定的正体字之外,秦简上还出现了一种辅助性书体,即后来的隶书,到汉代汉武帝年间,隶书逐步取代篆书成为正体字。此后,在魏晋南北朝年间,楷书盛行,成为官方认可的正体字,一直流传至今。
                  虽然书写方式不同,但对平衡对称、周正之美的追求却一直没变。唐朝时用科举制选拔人才,开了各种考试科目,书法就是其中一科。但是,不管是考哪一科,都要求“楷书字体,皆得正详”,文字与书写并重。因为文字书法的优劣关系到个人的功名和人生出路,所谓“升沉是系”,所以仕进者非常重视。当时颜元孙《干禄字书》的影响很大,这本字书是在颜师古的“颜氏字样”的基础上完成的,字分俗体、通体、正体三种写法。科举考试,官府文书,写字必遵正体。后来颜元孙的侄子颜真卿在湖州做官,将《干禄字书》书写上石。要想通过科举求仕进,就必须学习这样的干禄字。之后,端正秀丽的干禄字楷书成了一种程式化的写法,千字雷同,明朝时,为皇帝书写诏诰的宫廷书家,以沈度最著名,都擅长一笔这样的字,人称“台阁体”,清朝叫“馆阁体”。
                  不过,这样过分求统一的书写方式却破坏了书法的灵魂--对“势”的追求。古人写字,讲求一个“势”字,不仅指通篇的气势,更指每一笔的手势动作。把字写“活”,就是这个道理,有口气顶着,才能透出字里的精气神,这便是“见字如见人”的所指。书写动作连贯,做到下笔不悔,一气呵成,才能气韵生动。而要达成这样的功力,日积月累的训练便不可缺少,使肌肉也形成记忆。这种日复一日的临摹、书写,培育了中国古人最早的美学情趣,甚至成为一种人格训练。所谓“字如其人”,虽然后来多从道德层面解读,但其本意仍是强调一种认真的精神,写字如是,做人亦如是。
              (节选自《汉字为什么是方块字》,有删改)(1)下列对方块字发展历史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方块字与古人观察世界的方式有关,因为在古人心目中,天圆地方,地是方形的,而且在四方形地的尽头,还有撑着的柱子。
              B.甲骨文中的汉字基本上是方形,到了西周末年,汉字一字一方格的特点已经完全成形,春秋战国时,汉字完成了字形从圆润瘦长到方方正正的一次转变。
              C.秦朝时,小篆为正体字,到汉代汉武帝年间,隶书逐步取代篆书成为正体字,魏晋南北朝年间,楷书成为官方认可的正体字。
              D.古人写字讲求一个“势”字,要求书写连贯,下笔不悔,一气呵成。这是书法的灵魂,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气韵生动的效果。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方块字方方正正的写法,体现了中国古人平衡对称、周正之美的追求,这种审美追求并没有因书写方式的不同而有所改变。
              B.虽然草书是“龙飞凤舞”的形态,但每个朝代的正体字仍然是工整的,即使是最早的金文,都写得规规矩矩。
              C.因为文字书法的优劣关系到个人的功名和人生出路,所谓“升沉是系”,所以仕进者非常重视。如果学好端正秀丽的干禄字,就可以参加科举考试谋求仕途发展。
              D.干禄字楷书在明朝时被称为“台阁体”,在清朝时被称为“馆阁体”,虽端庄秀丽,但写法程式化,千字雷同,破坏了书法对“势”的追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淮南子》中关于女娲补天的传说是用来说明古人观察世界的方式的,我们可以从这种方式中了解“汉字是方块字”的部分原因。
              B.唐朝时选拔人才重视书法,要求“楷书字体,皆得正详”,文字与书写并重。颜师古创立的干禄字几经发展,成为科举考试、官府文书必遵的书写正体。
              C.古人写字,不仅讲求通篇的气势,而且讲求每一笔的手势动作,即把字写“活”,透出字里的精气神,这便是“见字如见人”的所指。
              D.在书写上,要达成气韵生动的功力,就必须进行日积月累的训练,使肌肉也形成记忆。这种训练也成为一种人格训练,体现了一种认真的精神。
            •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小题。
              诗与直觉
              朱光潜
                  无论是欣赏或是创造,都必须见到一种诗的境界。这里“见”最紧要,凡所见皆成境界,但不必全是诗的境界。一种境界是否能成为诗的境界,全靠“见”的作用如何。
                  诗的“见”必为“直觉”。有“见”即有“觉”,觉可为“直觉”,亦可为“知觉”。直觉必须是对于个别事的知,“知觉”必须是对于诸事物中关系的知,亦称“句理的知”。例如,看见一株梅花,你觉得“这是梅花”,“它是冬天开花的木本植物”,“它的花是香的,可以摘来插瓶或送人”等等。你所觉至的是梅花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这就是它的“意义”。意义都从关系见出,了解意义的知都是“名理的知”,都可用“A为B”公式表示出来,认识A为B,便是知觉A,便是把所觉对象A归纳到一个概念B里去。就名理的知而言,A自身无意义,必须与B、C等发生关系才有意义。我们的注意不能在A本身停住,必须把A当作一块踏脚石,跳到与A有关系的事物B、C等等上去。但是所觉对象除开它的意义之外,尚有它本身形象。在凝神注视梅花时,你可以将全副精神专注于它本身的形象,就像注视一幅梅花画似的,无暇思索它的意义或是它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这时你仍有所觉,这就是梅花本身形象在你心中所体现的“意象”。这种“觉”就是克罗齐所说的“直觉”。
                  诗的境界是用“直觉”见出来的,它是“直觉的知”的内容而不是“名理的知”的内容。比如说崔颢的《长子曲》,你必须在一顷刻中所它所写的情境看成一幅新鲜的图画,或是一幕生动的戏剧,让它笼罩住你的全部意识,使你聚精会神的观赏它,玩味它,以至于把它以外的一切事物都暂忘去。在这一顷刻中你不能同时起“它是一首唐人五绝”、“它用平声韵”、“横塘是某处地名”、“我自己曾经被一位不相识的人认为同乡”之类的联想。这些联想一发生,你立刻就从诗的境界迁移到名理世界和实际世界了。
                  这番话并非否认思考和联想对于诗的重要。作诗和读诗,都必用思考,都必起联想,甚至于思考愈周密,诗的境界愈深刻;联想愈丰富,诗的境界愈完美。但是在用思考起联想时,你的心思在旁驰博骛,决不能同时直觉到完整的诗的境界。思想与联想只是一种酝酿工作。直觉的知常进为名理的知,名理的知亦可酿成直觉的知,但决不能同时进行,因为心本无二用,而直觉的特色尤在凝神注视。读一首诗和作一首诗都常须经过艰苦思索,思索之后,一旦豁然贯通,全诗的境界于是像灵光一现似的突现在眼前,使人心旷神怡,忘怀一切。这种现象通常被人称为“灵感”。诗的境界的突现都起于灵感。灵感亦并无神秘之处,它就是直觉,就是“想象”,也就是禅家所谓的“悟”。
                  一个境界如果不能在直觉中成为一个独立自足的意象,那就还没有完整的形象,就还不成为诗境界。一首诗如果不能令人当作一个独立自足的意象看,那还有茏杂凑塞或空虚的毛病,不能算是好诗。古典派学者向来主张艺术须有“整一”,实在有一个深埋在里面,就是要使在读者心中能成为一种完整的独立自足的境界。
              (本文有删改)(1)根据文意,下列说法错误的两项是    
              A.事物之间存在着联系。从事物间的联系中概括出来的意义,都不属于“直觉”。
              B.“知觉”可用“A为B”的公式表示,就“名理的知”而言,A自身没有意义。
              C.“‘直觉的知’的内容”的获得并非易事,全靠读者的思考与联想来完成。
              D.灵感就如同禅家所说的“悟”一样,常常突现于眼前而非艰苦思索的结果。
              E.在古典派学者看来,“独立自足的境界”应当包含在艺术须有的“整一”之中。
              (2)下面对诗的赏析,符合“直觉的知”的一项是    
              A.在欣赏《诗经•蒹葭》时,注意到了韵脚变化和重章叠唱的特点。
              B.在欣赏曹操《观沧海》时,领悟到了诗人当时的志向与理想。
              C.在欣赏杜甫《望岳》时,感觉到了泰山的巍峨高大,雄伟壮丽。
              D.在欣赏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时,体味到了西湖深厚的文化积淀。
              (3)在“诗的境界”形成的过程中,只能有“直觉的知”而不能有“名理的知”。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4)“见”升华为“诗的境界”涉及哪些方面的内容?
            • 6. 人真是由猿进化来的吗?    人脑的变化,是进化论的重要依据。进化论认为人的聪明程度跟脑容量的多少有关,新人的脑容量比古人多,古人比猿人多,因而人类就逐渐聪明起来。
                  我们不说考古学家往往根据一两颗牙齿、半片头盖骨化石作为依据,进行推论,难免有人为因素掺杂其间,未可全信。苏格兰一些3.7亿年前的化石,以前的研究者都视为鱼类化石,而后经考证,这些骨骼具有四足动物的特征。单说根据现代医学论证,人的聪明程度并不完全取决于脑容量的多少,脑容量较少,甚至无脑的聪明人不断见诸报端,而脑容量超出常人重的白痴也不乏例子。
                  根据考古学材料可知,新人的脑容量与现代人不相上下,那么新人就该同现代人一样聪明。换句话说,5万多年来,人类似乎并没有进化。如果进化,那么现代人的脑容量应该是最重的。也就是说,按进化论观点,人的脑容量永远也不会有相同的时候。我们按进化论的观点推论开去,势必会有这样的结论:人类的脑容量相同,则说明这段时间人类没有进化;若进化,则脑容量不应该相同。所以,新人与现代人的脑容量相同,恰好证明进化论站不住脚。
                  现代医学证明:人脑的使用,只发挥了百分之几的潜能。这就使我们奇怪了,按进化论观点,现代人的智慧是以前的人无法比的,而脑潜能只使用了百分之几,那么新人肯定还没有达到这个水平,我们不得不问:新人何以将脑潜能进化到这种程度而不使用?这些没有使用的潜能是如何进化来的?因为按进化论来说,人类的各种器官的进化都是劳动的结果,由于劳动的刺激,器官就逐步进化。可是如此众多而搁置不用的脑潜能又是通过什么刺激进化而成的呢?
                  另外,人种问题也是进化论难以说清的现象。现在世界上主要有白、黄、黑、棕色四大人种。经科学证明,这不是变异的结果,也不可能是变异,而是从来如此。因为变异毕竟是少数,更不可能如此集中、统一。可是进化论则认为只有一支猿猴进化成了人类,至于到底是进化成了何色人种,进化论根本难以说清,即使说得清,那另外三支人种又是什么进化而来?如果承认人类都是古猿进化而来,则至少有4支古猿进化成人类,也就是古猿进化成人类就不是偶然而是必然了。因此所有的猿类都该进化成人类,可是现在地球上的猿类同4万年前没有多大差别,尚无进化成人类的迹象。
              (摘自《来自太空的报告:鲜为人知的宇宙奥秘》)
              (1)下面四句话中,不能直接证明进化论错误的一项是    
              A.考古材料证明,新人与现代人的脑容量不相上下。
              B.人类的各种器官的进化都是劳动刺激的结果。
              C.现代医学发现人脑的使用,只发挥了非常少的潜能。
              D.现在世界上主要有白、黄、黑、棕色四大人种,不是变异的结果。
              (2)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进化论认为人的聪明与脑容量多少有关,现代人是最聪明的。
              B.如果根据进化论的理论来推断,就会得出古猿进化成人类就不是偶然而是必然的结论。
              C.新人脑潜能的进化与劳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D.进化论根本难以说清人种问题。
              (3)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脑容量较少,甚至无脑的聪明人不断见诸报端,而脑容量超出常人重的白痴也不乏例子,证明聪明不完全取决于脑容量。
              B.考古学家往往根据牙齿、头盖骨化石作为依据,进行推论,可能有先入为主的主观因素。
              C.如果用进化论理论来推论,那么地球上的猿类也应该进化成人,可事实却不是这样。
              D.进化论认为人是由一支古猿进化来的,可是实际上人类是由4支古猿进化而成的。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植物也反恐
                  进入一个危险地方,带一只专门嗅炸弹的警犬,还不如带片叶子更好使。因为研究发现,目前植物对炸药的探测能力与狗相当,甚至更好。
                  植物在整个生物界中是最基础的一类生物,它们为人类提供了食物和能量来源,装点并美化了人类的生存环境。最近,美国科学家又发现了植物的新用途,把植物的基因改造后用来反恐,可以发现那些隐蔽的炸弹。
              培育出反恐植物的是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女生物学家居恩•梅德福特等人,她利用植物的自卫反应机制找到了探测炸弹的新方法。梅德福特表示:“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人类因为对环境的适应性强而不断发展壮大。然而,人类也因此失去了对环境的敏感性,不能预测来自周边环境的危险。为此,人们不得不借助一些外界的力量,比如器械和其他生物。”
                  虽然植物没有像动物一样的感觉器官,也不能像动物一样四处奔跑,但是它们也能感知环境,并能趋利避害,人们可以用植物的这种特性来监测环境。研究人员还通过基因工程改变了植物的自然示警程序,使植物在发现空气中或土壤中有特定化学物质时,能以叶子变色的方式向人们报警。
                  梅德福特表示:“植物不会主动躲避威胁,它们只能发展出复杂的系统,探测和回应四周的环境。”梅德福特通过改变植物的基因,令植物能探测到人们指定的物质,并以人人都看得见的方式回应。在植物DNA中有一种受体蛋白,在感受到具有威胁性的刺激物时,就能释放萜烯类化合物,使叶子的表皮增厚,叶片的颜色也随之改变。
                  目前,梅德福特培育出一批能反恐的拟芥兰,可检测由黄色炸药制成的炸弹。经过测试,这些植物在检测到空气中哪怕一丁点的黄色炸药时,就会出现变色反应,大部分拟芥兰的叶片变黄。也有少部分拟芥兰的叶片变成白色,这是梅德福特认为的最佳变色效果。在测试中,当炸弹拆除之后,植物又会由白色变为绿色。
                  研究人员利用电脑软件重新设计植物的受体蛋白质基因。使其能对特定的污染物或炸弹做出反应。一旦植物发现危险物后,内部信号就会促使叶子转变为白色。反恐植物并不需要特定的植物,通过基因改造后的植物都可以顺利地完成任务,能同时探测多种化学物质。
                  尽管反恐植物目前对于周围环境中的炸弹需要几个小时才有反应,但研究人员正在不断完善对反恐植物的基因设计,希望能使反应时间减少到几分钟。梅德福特的研究成果吸引了军方和环境等多部门的关注,军方希望用反恐植物来探测炸弹,而环境部门则希望用反恐植物来监控环境污染……目前,美国军方为这个项目增加拨款,希望研究人员缩短植物对炸弹的响应时间,并让更多的反恐植物变白而不是变黄。
              将来,人们进入危险区域,只要带株反恐植物,就可以预知来自炸弹的威胁。美国国土安全部的官员表示,这项新技术几年后可能就会应用于各大机场。美国海军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则表示:“设计用于检测炸药的植物哨兵,最终可能会帮助军队免受简易爆炸装置袭击。”
              (1)下列说法中不能体现“反恐植物变色原理”的一项    
              A.基因工程改变了植物自然示警程序,使得植物接触化学物质时,改变了叶子的颜色,向人示警。
              B.因为植物不会跑,无法躲避威胁,就进化出非常复杂的系统以探测和回应周围的环境。
              C.植物DNA中的受体蛋白,在感受到威胁性的刺激物时而释放萜烯化合物,从而使叶子表皮增厚,叶色改变。
              D.反恐植物对特定污染物或炸弹将会作出反应,一旦发现危险,内部信号就会使叶子转变颜色。
              (2)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因为人类既失去了对环境的敏感性,也不能预测来自周边的危险,也就迫使人类对环境的适应性不断增强壮大。
              B.梅德福特认为拟芥兰叶片变成白色比变成黄色的效果要好,主要的原因是白色比黄色更耀眼。
              C.无论是何种植物,只要通过基因改造,都能够在一些地方,例如在反恐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
              D.利用植物特性进行反恐这项技术将在几年后应用于各大机场,届时,机场的安检技术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3)根据文意,分条概述“反恐植物”为何会受到人们的青睐。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视觉文化在现代引起了很多学科领域的学者的重视,艺术家、社会学家、美学家、哲学家都从不同的角度尝试理解这一文化现象。
                  从事某一艺术领域创作和研究的艺术家和学者,对视觉文化投以了较早的青睐。虽然他们从事艺术创作和研究的领域不一,但是他们都认为视觉观看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而是主动发现的过程。英国著名的美术理论家、艺术家贡布里希认为,看就是图式的透射,一个艺术家决不会用“纯真之眼”去观察世界,否则他的眼睛不是被物像所刺伤,就是无法理解世界。
                  美国“9•11”事件发生后,我问上海同济大学从事艺术设计的一位教授,当看到世贸大楼被袭击的电视画面有什么感想。他说,看着双子大楼倒下的画面,他感觉:“双子大楼象征着男人,它的倒塌就像一个男人被摧毁了,这将是美国永远的痛。”这是多么独特敏锐的视觉感受!
                  关于视觉文化,对世界产生相当影响的美国学者阿尔温•托夫勒在他的成名作《第三次浪潮》中,用“三种文盲”的概念给予最好的解释。他说,随着社会的演进和科技的发展,人类将产生“文字文化文盲、计算机文化文盲和影像文化文盲”。文字文化文盲是农业社会的产物,而计算机文化文盲、影像文化文盲则是工业社会,特别是后工业社会的产物。
                  文艺美学家对视觉文化的论述更为系统和深刻。在这方面,英国的文艺美学家伊格尔顿的大声疾呼颇为强烈。他指出,我们正面临着一个视觉文化时代,文化符号趋于图象霸权已是不争的事实。图象生产深刻地涉及现代社会的政治、科技、商业、美学四大主题。
                  中央电视台某年度全年的广告收入为近90亿,而世界著名的传媒集团维亚康姆的MTV一个频道一年的广告收入就近这数字,这个让许多人不解:为什么一个仅是播放MTV的频道会受到这么多人的关注?这就是视觉文化社会带来的必然结果。它所反映的深层问题是,在视觉文化时代,人们需要一种视觉快感。MTV从时间转向空间,从深度转向平面,从整体转向碎片,这一切正好契合了视觉快感的要求。
                  哲学家们在这方面的论述就可以称得上有些振聋发聩了。当然,这种振聋发聩效应的获得绝非是学术“呐喊”所致,而是学术“深刻”所在。
                  海德格尔在上世纪30年代就曾说过: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世界图象时代……世界图象并非意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象,而是指世界被把握为图象了。”
                  法国哲学家居伊•德波。他在《景象社会》一文中,就大胆宣布了“景象社会”的到来。尔后,他在这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奠定了他在这一研究领域的地位。他认为世界转化为形象,就是把人的主动的创造性的活动转化为被动的行为;在景象社会中,视觉具有优先性和至上性,它压倒了其他观感,现代人完全成了观者。
              (选自孟建《视觉文化时代的来临》有删改)(1)下列对同济大学这位教授的视觉感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种视觉感受是观看者以专业的敏锐视觉来感受世界的结果。
              B. 双子大楼被袭击而倒下的画面深深地刺伤了这位教授的双眼。
              C.世贸大都的标志意义是这位艺术设计教授理解美国疼痛的关键。
              D. 这种视觉感受现象可以看做是贡布里希所指的“图式的透射”。
              (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本文认为视觉文化时代的视觉观看,是一个需要系统研究、深刻反思的复杂文化现象。
              B. 本文引入多个学科的知识,从多维视角来考察视觉文化与现代社会各方面的广泛联系。
              C.随着社会的演进和科技的发展,后工业社会必然产生只有“纯真之眼”的影像文化文盲。
              D.为了商业利益,视觉文化时代的图象生产必须平面化、碎片化,才能契合视觉快感要求。
              (3)文中既说视觉文化中的观看是“主动发现的过程”,又说“景象社会”把“人的主动的创造性的活动转化为被动的行为”,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矛盾,为什么?
            • 9.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孤岛智力”的待解之谜    自闭症是人类精神医学史上的难解之谜,宛如包裹在不可知的重重迷雾之中,是一个孤独而奇异的心理世界。形容或描述自闭症的智力状况,经常有“孤岛智力”这样的词语出现。“孤岛智力”是指智能状况的发展极不平衡,在其他各种能力方面都宛如一个“白痴”的汪洋大海中,高耸着一座超凡的智力“孤岛”,这个孤岛有时表现为一种特殊的暗记能力,或者是计算、观察独创等能力。对于自闭症研究,目前仍有不少待解之谜,这将成为今后重要的研究课题。
                  关于自闭症的流行病学问题。在全世界范围内,自闭症的发生是不分民族、不分国度,每1万名新生婴儿中就有3-4名孩童会罹患此症,而且男孩与女孩的比例是3:1或4:1,这种现象已为世界卫生组织和各国专家所认可,但造成这种发病现象背后的因素和依据是什么?今后这种比例会不会发生变化?答案仍属于一个谜。
              与此相关,自闭症的遗传学、基因分析等研究何时才能有决定性的突破,而且一旦遗传和基因密码的破译有了决定性的突破,人类能不能事先预防儿童自闭症的发生,或者能不能改选已有自闭症患者的基因,使之运用于治疗领域?这也尚属翘首以盼的未知数。
                  从世界各国专家所发表的经典案例来看,有的自闭症儿童在日后症状会逐渐消除,但有的自闭症患儿尽管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接受各种治疗和教育,到了成年却反而有症状加重的现象。这种症状的消除和加重,究竟受到何种因素的影响,现在仍是一团迷雾。特别是大约每4个自闭症患儿中,至少有1个到青春期会出现癫痫似的发作症状,其中发作的原因仍不得而知。
              自闭症既然是一种神经系统和脑器质性障碍的话,那么应该纳入医学处理的范畴之内,但是与世界性的针对的像艾滋病或SARS这样大型的传染性疾病而进行的药物研发相比,治疗自闭症的药物研发可谓是“蜗牛爬行”,发展的步伐是最为迟缓甚至干脆是停滞不前的。随着今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达,自闭症的药物治疗前景究竟如何呢?
                  自闭症患儿也享有作为“人”的权利,谁也没有资格剥夺他们受教育的义务和权益。但是,比较适合自闭症儿童的正确而有效的教育构造和课程,目前仍在黑暗中摸索。儿童自闭症教育的“黎明曙光”何时能照到这些孩子身上,是留给我们的又一个重大课题。
                  近年来,“心的理论”或“心理理论”在解释自闭症本质性障碍上,运用“心理功能缺陷论”进行因果分析和说明,取得了不少新的研究成果,例如对自闭症三个核心症候--人际交流障碍、语言障碍和行为障碍的解析非常有效,但是对自闭症其他障碍的解析却束手无策,处于无能为力的局面。例如,为什么自闭症儿童会有非常狭窄的兴趣发生?为什么会出现刻板的强迫倾向?对“孤岛智能”倾向如何解释?对自闭症患儿具有超凡的机械记忆力如何解释?对自闭症患儿着迷于事物的局部细节又如何解释?以上各条是诊断自闭症障碍的重要特征,而且与心理学问题密切相关,但是目前用“心的理论”却不能作出解释。“心的理论”是否有效?还是真正的理论目前尚未被发现呢?这是理论和认知方面的谜。
                  自闭症的世界是神秘的、狭小的,但因此也是“深刻的”、多方面的、广阔的。相关的研究必须在自闭症的“孤岛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架起一座“贯通的桥梁”。相信人类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解开自闭症之谜,并且攻克由这个顽症构筑的“堡垒”。
              (摘自《“雨人”的秘密》徐光兴著)(1)下列和“孤岛智力”相关的说法,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孤岛智力”是指自闭症患儿智力发展极不平衡,很多方面宛如“白痴”,但却又都拥有极为特殊的暗记、计算和观察独创能力。
              B.在自闭症患者中,拥有“孤岛智力”倾向的男孩是女孩数量的3到4倍。
              C.近年来,“心的理论”或“心理理论”尽管在解释自闭症的本质性障碍上有所收获,但在解析“孤岛智力”的问题上却束手无策。
              D.一部分自闭症患者成年后,病症逐渐消除,他们特殊的智能也随之而消失。
              (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世界卫生组织和各国专家认可在新生儿中自闭症的发病率为万分之三到万分之四,但他们无法肯定这一比例是否会保持不变。
              B.从现有的经典案例来看,自闭症儿童在成年后要么症状逐渐消除,要么在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接受各种治疗和教育后症状反而加重。而症状消除和加重的原因,现在仍一团迷雾。
              C.与大型传染病的药物研发相比,治疗自闭症的药物研发的发展步伐极为迟缓甚至是停滞不前。
              D.设计开发适应自闭症儿童的教育构造和课程,是保障他们享有基本人权的重要工作。但这一工作目前还处于较低水平的探索阶段。
              (3)根据文中已有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人们关注程度的提高,自闭症研究中的诸多不解之谜将成为今后重要的研究课题。
              B.当病症的遗传学和基因分析取得决定性的突破时,自闭症将得到有效的预防和治疗。
              C.一旦真正的理论被发现,现有心理理论对自闭症患者伴随的“孤岛智力“、兴趣狭窄等症状无从解释的局面将得以改变。
              D.现行的相关研究在自闭症的“孤岛世界”和现实世界架起了一座“贯通的桥梁”相信人类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攻克自闭症这一难题。
            0/40

            进入组卷